2010年土地市场变化与展望研究(60页) .ppt_第1页
2010年土地市场变化与展望研究(60页) .ppt_第2页
2010年土地市场变化与展望研究(60页) .ppt_第3页
2010年土地市场变化与展望研究(60页) .ppt_第4页
2010年土地市场变化与展望研究(60页)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土地市场变化与展望 -从土地供应看房地产市场,国土资源部 胡存智 2010年1月31日,一、房地产供地量可随各城市 政府的目标适度调控,虽然影响土地供应有多种因素,但目前影响房地产供地量的主要因素是城市政府对房地产用地的调控。,(一)当前土地市场供应的途径和特点,1、土地供应的来源和渠道 两个来源 新增建设用地的供应 农用土地转换为建设用地的用途 未利用地转换为建设用地的用途 存量建设用地的供应 原有城、乡建设用地的释放和再利用 三个渠道 政府供应主渠道 军地释放,政府协调零星供应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府批准新渠道,2.土地供应正成为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手段,可控的土地供应量可以有效地影响房屋的供应量,影响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与发展 土地供应价格对房屋市场有重要的指标作用,从而影响社会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涨落。 土地供应的方式和附加要求影响房屋的建造布局和风格,引导房屋建设的水平和风格的变化趋势,3、土地供应由政府统一控制和协调,原因之一供地方式变化 法律规定有偿使用的土地都实行了有偿,形成较完善的土地一级市场。 有偿方式供地量在供地总量中:从 2% 增至 50%以上。 经营性用地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地。 招拍挂出让面积占出让面积的比重,由1999年的2.38%上升到2008年的83.93%; 招拍挂出让价款占出让总价款的比例,由2001年的37.96%上升到2008年的93.09%。 原因之二集中统一供地基本形成 供地方式变化使供地渠道集中统一,供地方主要是政府。 城市土地供应主体逐步集中为市级政府的机构,供应量影响市场。,4、房地产的土地可按市场需求供应,增减新增建设用地对城市房地产用地影响不大 房地产用地只占城市用地的20-30% 限量供应新增建设用地并非限制房地产用地 各城市可按市场需求,自主分配房地产供地的比例 存量土地的供应更无房地产用地的比例限制 结论:在基本满足各类需求的用地总规模下,每年下达的用地指标都是可以优先用于满足房地产用地需求的。指标增减,对 “重增长,轻民生”的城市政府如何确定房地产供地比例确实是个挑战,同时对于少数不了解情况的专家和媒体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炒作”自己空间。,(二)土地市场供应计划的特征,1、新增建设用地计划 按国发200428号、国发200631号文件的规定: 国家下达各级政府按计划分解: 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农地转用、占用耕地三项指标的年度计划 城镇村建设用地指标 单独选址的基础设施建设指标,2、土地市场的供应计划,城市政府将自行确定城镇土地供应年度计划 计划总量:下达指标+存量建设用地利用 已下达的农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增量指标 现有建设用地重新利用的存量指标,二、从土地供应看房地产市场的发展,2010年在延续今年经济回暖的形势下,可以预期: 由于房地产供地量仍由各城市政府按gdp综合增长需要和财政目标自行调控,房地产供地变量不会出现过大变化,在宏观的金融和财政政策不出现大调整前提下,房地产市场不会出现大起大落。,(一)今年土地供应指标及使用状况,1、2009年和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保增长、扩内需是2009年的宏观调控目标,2010年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扩内需、调结构、推进城镇化。 在09年三项指标的基础上,年度计划均有所增加: 新增建设用地总量 610万亩(2008,580万亩) 农地转用 461万亩(2008,400万亩) 占用耕地 315万亩(2008,280万亩),2、09年用地计划指标使用情况,年度计划的三项指标累计使用为: 新增建设用地安排使用521.6万亩。(批出总量864万亩,同比增加44.6%) 农地转用安排使用443.8万亩。(批出总量610.5万亩,同比增加 50.7%) 占用耕地安排使用287万亩。(批出总量360万亩,同比增加 38.2%),3、土地供应量充裕但结构需调整,总量充足,但基础设施项目土地用量多,拉动内需的一般项目用地相对少 城镇土地供应年度计划由城镇政府自定,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这一趋势。 房地产市场回暖,但应关注使其基本稳定,(二)2010年土地市场及房地产预期,1、新增量稳定,存量建设用地供应增加 土地新增建设用地量基本维持稳定,因各项土地改革存量建设用地有一定增加。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 征地制度改革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2、供地多样化,市场操作空间增加,随改革推进: 土地供应主体多样化 供地区域有新的拓展 特定项目供地方式灵活度增加 房地产市场的市场运作出现新的空间。,3、土地稳定、金融和财政政策正常调控不会引起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流动性下降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稳定。 2007年贷款总额5万亿,市场为升势 2008年贷款总额4万亿,市场由升转降 2009年贷款总额10万亿,市场由降转升 2010年只要贷款总额在6-8万亿, 扣除09年投资所需接续资金,流动性不会过高,房地产市场基本稳定。 土地基本稳定。 由于房地产供地量仍由各城市政府按gdp综合增长需要和财政目标自行调控,房地产供地变量不会出现过大变化。,三、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带来土地供应类型的新变化,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 “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经批准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性项目,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开发经营并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改革征地制度,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 ,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和农民合理补偿, 。”,(一)集体土地改革使集体建设用地纳入土地供应的合法渠道,目前饱受非议的“城乡土地产权二元结构” 问题,并非两种土地产权制度不平等造成,而是因为集体土地市场化改革滞后引起。今明年的改革将使集体土地进入市场,成为土地供应的新类型。,怎样改革?,明晰产权 所有权? 最清晰的是私有产权 集体所有也是一种公有,具有公有产权的共同问题 十五年来改革探索斩获甚微 另辟蹊径 土地使用权! 与所有权相对分离 集中突破建设用地使用权,1、改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的设计,由于国有土地的产权制度在进行改革前与集体土地的产权制度是一样的,所以只要肯定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是成功的,集体土地的改革就完全可以仿照国有土地改革的方式进行制度迁移。 改革的核心是要摒弃“所有权情结”的纠缠,淡化所有权、强化使用权,全力解决使用权的权益、使用主体、取得方式、流转途径等问题,模仿国有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实行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有偿使用制度。 总体思路:对集体土地产权制度重新设计,从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方式入手,创新集体土地使用权取得、有偿使用和流转制度。,2、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的要点,(1)建立新型的集体建设用地产权体系,构建与国有土地产权相衔接的集体土地产权制度。 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细分为: 集体划拨土地使用权 集体出让土地使用权 集体作价出资(入股)土地使用权 集体出租土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的要点,(2)按照各类集体建设用地现实具有的权利内涵、不同的取得方式,分类归为不同的使用权。 对基于集体成员权而实行福利分配的土地设为划拨土地使用权; 农村宅基地、 免费提供的农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用地, 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设为出让、出租、作价出资(入股)土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的要点,(3)构建新型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按照现有各类集体建设用地不同的流转特点,分类设计流转制度。 对宅基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用地,由集体经济组织以划拨方式提供,不实行流转。 对工业、商业、旅游、娱乐等经营性用地,以出让、租赁或作价出资(入股)方式提供,可以转让、出租和抵押。,-摘自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 (送审稿),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可以以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方式,用于非公益性项目, 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非因企业破产、兼并等情形不得转让。 法律规定的划拨国有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设施建设使用的本集体所有建设用地除外。,(二)征地制度改革使集体建设用地纳入土地供应的合法渠道,征地制度改革一方面限制了征地权的滥用,另一方面也使城镇建设范围外的集体建设用地可以供给非公益性的项目使用。改革将使这部分集体土地进入市场,成为土地供应的新类型。,1、征收是城乡用地空间转换的方式 中国特色 表面与所有制有关,实际不是问题的核心 因为宪法的规定,城乡土地所有制不同,城镇化就必须通过征地来转换城乡空间。征是必然的,差别只在征多征少 征收、征购、购买三者的差别并不是剥夺农民与否。而在于:是否市场价格,是否带有强制性?,应遵循中国特色进行征地制度改革,改革不应增大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的不可预见性 保护产权的核心是确保权益,当前提高征地补偿,同地同价是核心。 要同时保护社会各方和产权人的权益,征地中土地增值应该回归社会。 按照规划的城镇建设范围内外进行有区别的征地是今后改革的方向。,2、征收要确定范围更要划分空间,规划的城镇建设范围内统一征收 新的土地用途不同,只有统一征收才具可行性 保持与宪法规定相一致 规划的城镇建设范围外分类处理 公益类用地征收 非公益类由农民通过市场提供,修订土地管理法(送审稿)中的新规定,第七十条【征收土地范围】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进行下列建设,需要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依法征收为国有: (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国家实施城市规划等进行建设; (二)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进行基础设施、公共管理和服务设施、军事设施等公益性项目建设。 公益性项目用地目录由国务院制定。未列入目录的项目建设,确需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由项目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组织论证并公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国务院审批。,3、征地制度改革对土地供应的影响,征地补偿不分今后用途而趋统一 城镇建设范围内 由于征地时无法区分今后的用途,以及农民对低增值类用地地低补偿的抵触,使统一征地形成统一补偿价。 城镇建设范围外 由于非公益类建设用地由农村集体通过市场提供,其价格必将对公益类用地的征地补偿价格其标杆性作用,使今后各种用途建设用地不加区分趋向统一补偿价。,征地制度改革对土地供应的影响,由于集体建设用地的价格和征地的补偿价格逐步趋同,征地除具有强制性外,低补偿特性将逐步消失。 随着集体建设用地的改革和流转,征地与不征地的差别主要集中在强制与非强制的区别上,各类地价格趋同,淡化了在征地中严格区分公益与非公益用途的作用。 城镇建设规模范围外的、村庄内的集体建设用地将成为住宅用地供应的新类型。,四、城乡统一市场将带来土地供应 主体的多样化,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必须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一)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目前需要做四件事: 1、形成 “两种所有权,同一个市场”。 2、统一土地市场运行规则 3、均衡土地收益分配关系 4、规制建设用地规模和运行空间,1、 形成“两种所有权,同一个市场”。,经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可以实现两种土地除了所有权主体不同外,土地的使用权的权益、使用主体、取得方式、流转途径是完全相同或对应的。 参照国有建设用地市场流转的相关制度,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共同遵循相同的流转和管理规则,可以在土地有形市场中自主交易、流转 两种不同所有权的土地在同一个市场进行配置、交换、流转,实行同地同价、同地同权,真正实现“两种所有权,同一市场”要求,也使城乡土地“二元结构”的现象得以消除。,2、统一土地市场运行规则,对于通过划拨方式确定给用地者使用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入市进行转让、出租、抵押。 如需开发或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必须符合规划,向集体经济组织补交出让金或租金,转为出让或出租土地使用权后,方可进入土地市场。 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工业、商业、旅游、娱乐等经营性用地的,应当采用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通过市场公开确定用地者和地价、租金。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用于入股、基础设施及非招拍挂用途、划拨土地补办出让手续的,可以协议出让,但不得低于协议出让最低价,并要公开出让过程,公布出让结果。 通过出让、租赁等方式取得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转让、出租和抵押等方式入市交易。,3、均衡土地收益分配关系,1)统一国有和集体的土地收益名称,以出让或出租方式提供集体土地使用权所获得的土地收益,参照国有土地收益的管理规则,也称为“土地出让金”或“土地租金”。 2)按照“初次分配基于产权”的原则,凡出让、出租集体土地的,土地出让金或租金由集体土地所有权人收取;转让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收益由集体土地使用权人收取。 3)为了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全社会应分享的土地增值收益,国家可以按比例对集体土地的出让金收取土地增值税 通过土地增值税将属于全社会的土地增值收益大部分回收。,4、规制建设用地规模和运行空间,如何以用途管制的原则,协调两种建设用地的终极规模和运行空间,也是建立统一土地市场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1)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之外,按照明确产权的要求,逐一界定各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建设用地范围,明晰在规划期内集体建设用地的最终规模,统一确定需要征收和无需征收的集体土地比例,从规划上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权益的实现空间。(广东8-10%) 2)在后期办理农用地征收和转用的同时,按比例、同步落实集体建设用地,并且在无需征收的集体建设用地范围内,实施留地安置、土地入股等多种征地安置措施。,(二)统一市场带来的新变化,1、统一土地市场的土地供应多样化 土地供应主体从单一变为多样 市场供地主体从城市的一级政府,逐步转变为政府和多个集体经济组织,多个供地主体一并供地的趋势 土地供应渠道增加集体经营性用地 市场供地渠道从城市的国有土地,逐步增加为国有土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形成多渠道供地的趋势,2、统一市场有利于解决历史违法用地问题,在以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变革过程中,构建产权明晰、统一规制、同权同价的土地市场运行制度,对于建立统一、公平、竞争、有序的城乡土地市场,无疑具有积极的正效应。 只需模仿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按市场的要求,就可顺利破解“以租代征”、“小产权房”等难题。 修订土地管理法列入2009年立法计划,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改革举措将在法律中体现,昭示了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形成的新时期。,五、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将使存量建设用地供应增加,以城乡用地增减挂钩为核心的农村土地整治,在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工作平台的同时,也为土地市场建设用地供应提供了新的来源。在土地整治中,城乡建设用地得到转换,村庄存量建设用地得到释放,土地市场的存量建设用地供应量增加。,(一)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核心和内涵 全称: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 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城乡增减挂钩、用地指标周转,城乡建设用地挂钩与农村土地整治,农村土地整治: 土地开发:未利用地开垦为农用地的活动。 土地复垦:矿山、砖窑等废弃建设用地重新开垦为农用地的活动。 土地整理:将田、水、路、林、村等土地进行调整、连片、平整、重新布局的活动。 目前社会关注的土地整治-城乡用地增减挂钩: 核心:建设用地整理活动。 扩展:可结合农地整理共同开展,形成有利于集中农村现有建设资金的统一工作平台,形成全方位的城乡统筹建设。,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的核心,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新拆旧规划进行的土地整理工作 (在城乡增减挂钩项目区内,封闭运行的,进行建设用地重新布局、开展城乡统筹的具体建设。) 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 以项目区内的城镇与农村建设用地增减平衡为原则,进行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 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2、挂钩周转的关键项目区,在项目区内进行建新拆旧,才符合规划和农用地转用计划审批的管理,项目区内使用挂钩周转指标不会造成建设用地总规模增加。 只有对项目区整体审批,才不违反农地转用审批的法律规定,项目区是挂钩周转用地方式合法性及合规性的唯一载体。 项目区内进行建新拆旧,才不涉及新增建设用地和减少耕地,不涉及与用地有关的各种税费。,挂钩周转的关键项目区(2),挂钩周转的关键项目区(3),在项目区内进行指标周转操作,才能实现对周转指标的逐区独立核算,封闭运行,并在规定时间内用拆旧地块复垦出来的耕地面积归还。 在项目区内进行建新拆旧,才能将零散、复杂的拆旧与有规划的建新组成一个整体,可以用工程的方式进行系统建设和精细化管理。 只有按项目区进行操作,才能为采用各种组织方式和各种经营机制、引入各种投资主体提供一个良好平台,调动各方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3、挂钩周转的控制周转指标,规模控制和管理下达一定数量的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周转指标 挂钩周转指标专项用于项目区内建新地块的面积规模控制,并在规定时间内用拆旧地块复垦出来的耕地面积归还 按挂钩周转指标面积动用项目区内的耕地,在三年内分年度用拆旧地块复垦出来的耕地面积归还指标, 指标在项目区内封闭运行,独立核算,不能到区外另行使用。 归还的耕地面积数不得少于下达的挂钩周转指标。,国 土 资 源 部 文 件 国土资发2005207号,关于印发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 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推进土地集约节约。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二)增减挂钩的意义和作用,1、促进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 资源再配置解决城乡地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 土地经济杠杆解决城乡共享繁荣的经济分配 易地建设、疏减密度解决提升村庄建设水平 解决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载体和平台,挂钩周转的意义和作用,2、城乡用地布局优化 促进乡村重新合理布局,集中建设 消除过时的、散乱差的乡村用地形式 促进组团式的城镇建设布局 形成更为合理的城、乡用地比例,挂钩周转的意义和作用,3、节地在周转、流动中集约用地 周转结束时建设用地总量和耕地总量无增减,用地布局、密度、比例合理,人均用地水平提高 在流动中(非静止)完成节约、集约用地 同时从新、旧两方面,双倍实现集约用地 以循环、周转的方式持续实现集约用地,挂钩周转的意义和作用,4、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土地战略空间 “借地发展” 扩大了经济建设的空间, 增加了经济运行、回旋的战略纵深 建设、拆迁和复垦同时加大了城乡经济建设总规模 城镇获得用地新空间,农村释放闲置土地资源,农民提前获得未来的土地增值收益 先建新,后拆旧的运作模式,提高了城乡社会稳定和社会安全水平,挂钩周转的意义和作用,5、实施规划、国土整治的最佳政策工具 汇集了实施规划的社会动力 可以按国土整治原则引导城乡布局调整 以工程方式运行使国土整治有了工程载体 可采用各种模式组织实施规划 构建了可以运用新机制、引入各类资金的投资平台,(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影响,1、把握城乡增减挂钩的条件和时机 注重城乡统筹建设,兼顾社会经济一体化。 不仅仅是城镇以钱换地 也不仅仅是农村、农民以地换钱 具备条件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