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英美各国的做法A. 为解决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B. 有力地刺激了各国产品的出口贸易C. 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D. 客观上调节了各国的贸易纠纷,推动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1929-1933年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是为了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压力,但这种做法不但无法缓解危机,而且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故C项正确,A项错误;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不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各国经济的发展,故BD项错误。2.胡佛在任期间大幅度提高了税收,同时将政府支出增加了六倍。在增加公共工程的同时,联邦政府组建了金融复兴公司,向濒临破产的银行和铁路公司提供救助,那些经营还过得去的公司则得不到这样的优惠。说明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A. 积极推行以工代赈B. 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C. 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 措施的实施效果显著【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大幅度提高了税收,同时将政府支出增加了六倍。在增加公共工程的同时,联邦政府组建了金融复兴公司,向濒临破产的银行和铁路公司提供救助”,说明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C项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胡佛采取的措施对摆脱危机没有效果,排除D项。3.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的订货;1931年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约50%为苏联所购买。它客观反映了A. 美国寻求商品销售市场的迫切希望B. 美苏两国贸易关系相对稳定C. “斯大林模式”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D. 美国出现国家干预经济模式【答案】A【解析】据材料“19291930年,美国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的订货设备出口总量的约50%为苏联所购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美国处于经济危机时期,迫切希望寻求商品销售市场,苏联的订货满足了美国的这一需求,故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1929到1931年美苏的机器设备贸易,无法说明两国贸易关系相对稳定,故B项错误;当时美国寻求出口的原因也不是“斯大林模式”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故C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才出现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当时还没有罗斯福新政,故D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材料关键信息“1929到1931年美国机器设备出口”,学生应该可以联系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推理出美国迫切希望寻求商品销售市场的结论,据此即可正确判断。4.面对大萧条,罗斯福总统采取了扩大政府开支、一定程度顾及民生等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其政策也遭到大资产阶级的反对。他们可能会极力反对A. 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规定B. 改革银行体系C. 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D. 兴办公共工程【答案】A【解析】罗斯福新政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这保障了工人阶级利益,不利于资产阶级利益,故可能遭到大资产阶级的反对,故A正确;改革银行体系属于金融领域,对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冲击并不大,故B错误;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属于农业领域,与农民利益相关,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兴办公共工程,并没有损害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故D错误。故选A。5.美国总统经济史评述到:“新政中流传久远的部分是积极利用财政政策来保证有足够的总需求,致力于解决低收入人口的分配问题,以及加强对某些经济部门的管制。”下列属于“解决低收入人口的分配问题”的举措是A. 开展蓝鹰行动B.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C. 实行美元贬值D. 鼓励农民减耕减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低收入人口的分配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决低收入人口的分配问题”的举措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故B项正确;A项是工业复兴的措施;C项是金融方面的措施;D项是农业方面的措施。6.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卷认为:“从根本上讲,罗斯福新政并未实行主要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而是为了革新和完善处于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这说明罗斯福新政A. 使美国转向一种混合体经济 B. 是运用政府的权力对经济进行干预C. 局部调整了美国的生产关系 D. 从根本上改变美国资本主义所有制【答案】C【解析】混合体经济是二战后建立的资本主义经济,排除A项;B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根据“并未实行主要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而是为了革新和完善处于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可知罗斯福新政以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以适应生产力,故C项正确;罗斯福新政由于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所以不能从根本上变革生产关系,排除D。点睛:罗斯福新政只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即“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7.二战后,法国政府以“改革”为基调,通过实现关键部门的“国有化”和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性”,使国民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增长性恢复。这些措施A. 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 B. 适应了全球化发展的需要C. 促使了法国走出滞涨 D. 发挥了指令性计划的优势【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干预经济,所以才出现了“国有化”、“计划性”等,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些措施和全球化发展无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强调促使了法国国民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增长性恢复而非走出滞涨,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计划性”并非指令性计划,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确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以罗斯福新政为榜样干预经济,还要知道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性”不等于斯大林模式的指令性计划。8.自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以来,每年的社会保障支出已由657亿英镑攀升至615亿英镑,1951年至1986年,英国出现财政赤字的年份有32年,累计赤字达1209亿英镑。这表明福利政策A. 严重制约了社会消费B. 激发人们工作积极性C. 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D. 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福利国家”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赤字,说明国家财政支出严重超过收入,因此福利政策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故C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社会福利政策是从社会收入再分配的角度增加了人民的收入,会刺激社会消费;B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英国“福利国家”的建立抑制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D选项错误,“福利国家”政策不利于刺激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不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正确答案为C选项。9.有学者认为俄国的某项政策“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其中“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的是A. 余粮收集制B. 固定粮食税C. 农业集体化D. 生产合作社【答案】A【解析】从“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可以判断出这一政策是俄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中“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的是余粮收集制,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C、D选项与战时共产主义无关,故排除。点睛:解答本题有两个关键词需要注意,一个是“取缔市场”,一个是“农民”。从第一个关键词中我们基本上可以确定这一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第二个关键词我们就可以确定出是余粮收集制。10.斯大林在1929年宣称:“大约在三年之内,我们的国家将成为全世界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之一,甚至就是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苏联为实现“粮食产量最高”采取的途径是A. 实行余粮收集制 B. 征收固定的粮食税C. 开展农业集体化 D. 扩大农场的自主权【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苏联为实现“粮食产量最高”采取的途径是开展农业集体化,C项正确;A项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排除; B项征收固定的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排除B;D项扩大农场的自主权与农业集体化置于国家管理体制之下不符,排除。所以选C11.下表为苏联在“七五计划”和“十一五”计划期间,年平均增长速度指标。对其变化理解正确的是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速度196119658566862364198119853332371131A. 形成了重型化国民经济结构B. 赫鲁晓夫改革成效显著C. 斯大林模式阻碍了经济发展D. 苏联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答案】C【解析】勃列日涅夫执政时间为1964-1982年,大致相当于苏联在第八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观察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苏联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等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不断下降,从十一五计划开始,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根据所学可知主要是由于斯大林模式阻碍了经济发展,故C正确;材料是增长率,无法体现轻重工业比重,故A项错误; B项与史实不符,而且材料中也不能得出这一结论,故B项排除。1981-1985比1961-1965增长率都下降,图表主体反映的不是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故排除D。点睛:图表类的题目,首先要阅读表头,找出该图标反映的主要内容“年平均增长速度指标”。然后,比较图表各项之间的关系,找出正确答案。12.196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教授詹姆斯托宾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十年来我们在收支平衡中能够允许亏空,是因为我们的债券普遍地被作为货币接受。”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B.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C. 关贸总协定的制定D. 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实现【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主要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造成的,故B项正确;A项是政治措施;CD项是国际贸易政策。13.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到关贸总协定的签署,再到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反映出二战后的世界经济逐渐走向A. 多元化B. 整体化C. 国际化D. 制度化【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从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到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再到世贸组织的建立,有利于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法制化方向发展,故D项正确。二战后的世界经济不是走向多元化,而是制度化,排除A。二战后的世界经济不是走向整体化,而是制度化,排除B。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已经走向国家化,排除C。14.在一份国际文件中有如下表述:“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实行最终包括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该文件描述的组织是A. 欧洲联盟B. 亚太经合组织C. 不结盟运动D. 北美自由贸易区【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实行最终包括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结合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相关所学可以看出这个组织应该是一个经济、军事和政治多方面合作的联盟组织。只有欧盟符合这一条件,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不是联盟;C选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奉行的是不结盟政策,不是联盟组织;D选项错误,北美自贸区是一个经济合作的自由贸易区,不是联盟组织;因此正确答案为A选项。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具特色的国际组织相继成立。如图所示,国际组织的共同特征是A. 发达国家加强合作B. 区域一体化的发展C. 倡导建立政治合作D. 成员国经济均衡发展【答案】B【解析】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两极格局的解体,加速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进程,促进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左图是北美自由贸易区,为美、加、墨三国三国,并非都是发达国家,属于经济区域集团,排除AC;无论是北美自由贸易区还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发展是不均衡的,排除D。经济区域组织有利于在经济上形成互补,促进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故选B。16.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非常迅速,大大促进了国际资本流动,把各国经济紧密地联系起来。此外,跨国公司在解决东道国就业问题、促进东道国和母国的经济增长、推动全球贸易的扩张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此可见,跨国公司A. 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B. 缩小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C. 消除了各国间的贸易壁垒D. 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的秩序【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把各国经济紧密地联系起来”可知它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跨国公司有助于解决东道国就业问题、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增长,但不能据此推断跨国公司缩小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跨国公司虽然推动了全球贸易的扩张,但消除了各国间的贸易壁垒不符合现实,各国间的贸易壁垒依然存在;D选项错误,跨国公司不是金融机构,它不能稳定世界金融货币的秩序。因此正确答案为A选项。17.孔子曾说:“为国以礼”。在古代社会,孔庙的祭祀之礼被视为国典,不仅是对祖先的庙祭,还是对天地诸神的社祭。材料反映孔庙“祭祀之礼”的主要作用是A. 礼仪教化与政治分离B. 凸显宗族、亲族关系C. 以礼制巩固国家制度D. 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答案】C【解析】根据“为国以礼”“孔庙的祭祀之礼被视为国典”说明孔庙“祭祀之礼”体现以礼制治理国家、巩固统治的作用,故C正确;A不符合“为国以礼”,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名师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为国以礼”“孔庙的祭祀之礼被视为国典”即可。18.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这说明孟子A. 背离孔子理念B. 具有民本思想C. 推崇德治主张D. 倡导人性本善【答案】B【解析】“爱护人民为先”是典型的民本思想,所以材料说明说明孟子具有民本思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孟子不背离孔子理念,选项A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推崇德治主张的是孔子,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人性本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史实的备选项。19.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德治;孟子游说诸侯,推行仁政;墨子聚众讲学,抨击暴政;韩非著书立说,开创法家;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A. 顺应变革潮流厚古薄今B. 铲除周制弊端加强集权C. 辅佐各国诸侯富国强兵D. 改善君王统治出谋划策【答案】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声誉动荡时期,百家争鸣学派思想家纷纷从自己的立场出发,主要是为君王统治出谋划策,故D正确;A中厚古薄今说法错误;孔子是维护周礼,故B错误;C中辅佐说法错误。20.董仲舒认为,天意要大一统。皇帝受命于天;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思想A. 强化了男尊女卑观念B. 体现了宗法分封原则C. 体现了敬天法祖观念D. 服务于专制集权制度【答案】D【解析】材料中论述的是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思想,主要是服务于大一统专制通知的需要,D正确;A中男尊女卑不符合材料主旨;宗法制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C仍属与宗法制内涵。21.南宋孝宗年间,左相陈俊卿向孝宗皇帝上奏,直言其“臣不敢改词以迎合意指,不敢依违以规免罪戾,不敢侥幸以上误国事,惟陛下察之。”此举A. 体现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B. 履行了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C. 意在规劝孝宗皇帝遵守法律D. 反映了君臣之间的权力之争【答案】A【解析】 “臣不敢改词以迎合意指,不敢侥幸以上误国事,惟陛下察之”说明陈俊卿从国家大局出发,为国家前途命运着想,体现出了社会责任感的意识,故A项正确;丞相不符合具体的监察事务,故B项错误;材料中是丞相不想迎合皇帝的意愿,不是规劝孝宗皇帝遵守法律,故C项错误;丞相并没有对皇权进行争夺,故D项错误。点睛: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品格起了积极作用。22.陆九渊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他提出求理的方法是A. 格物致知B. 心即理也C. 发明本心D. 致良知【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陆九渊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强调内心的反省,故排除B,C项正确。格物致知是朱熹求理的方法,排除A项。致良知是王阳明的求理方法,排除D项。23.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这两部著作所反映的主要共同点是A. 批判君主专制、保证人民基本权利B. 构建未来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C. 反对封建礼教、强调人人生而平等D.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答案】A【解析】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从明亡的历史看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因此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阐述了“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的思想,提出了封建专制是舒服自由的镣铐,据此分析可知两部著作的主要共同点是都批判封建专制、提出民主思想,故A项正确;B项符合卢梭,排除;CD项符合黄宗羲,排除。24.顾炎武认为:天子、君主,都是一种职位,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称号。在古代,“君”是上下之通称,天子称“君”,人臣、诸侯、卿大夫亦称君,甚至奴婢称其主人,女称其父,妇称其舅,皆为“君”。天子只是“君”中的一种。材料中顾炎武A. 倡导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B. 呼吁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C. 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D. 痛斥了君主专制的弊端【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顾炎武从古代“君”的含义与称呼入手,否定了“君”是天子的专有称号,这实际上是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故C正确;材料并没有反映倡导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的主张,故A错误;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顾炎武主张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故B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痛斥君主专制的弊端,而是从古代历史入手否定君主专制,故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5题28分,第26题12分,共40分。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 父止于兹,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李贽焚书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李贽藏书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 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2)材料二 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3)依据材料三 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答案】(1)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大一统。适应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2)主张:“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或写宣扬封建纲常、封建道德规范)。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合理性。(3)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4)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趋时更新。【解析】试题分析:(1)主张:由材料一中的“天子受命于天”、“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可知是指君权神授(天人合一)、由“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可知主张大一统。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当时汉武帝时期适应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2)观点:由材料二中的“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可以得出其观点是“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或宣扬封建纲常、封建道德规范)。目的:结合材料二中的“能使天下顺治”和中国所处的封建制时代可以知道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合理性。(3)主张:由材料三中的“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可知李贽主张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原因:结合李贽所处的时代,明朝末年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其原因。(4)材料中强调的是儒家的发展特点,通过所学我们可以分析汉代董仲舒的新儒学融合了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理学产生于宋代是因为魏晋时期三教并行,儒学吸收了道教和佛教的思想。由此可以得出儒学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李贽的离经叛道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经济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劳动力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机会,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也有利于减少国际冲突据统计,1965年世界上7个最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7个最贫穷国家的19倍,而1995年这一差距扩大到38倍。贸易自由化所创造的财富中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往往处于本国战略利益的考虑,为了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不受污染,而把大量的污染源工业都家里在海外,既消耗了他国的资源,还污染了他国的环境摘编自高中历史必修二阅读理解材料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