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高效整合教学案(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1页
高考历史复习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高效整合教学案(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2页
高考历史复习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高效整合教学案(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3页
高考历史复习第六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高效整合教学案(含解析)岳麓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纵向梳理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点方面特点农耕模式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男耕女织为主要生产模式,以个体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实行精耕细作土地制度地主土地所有制、小农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等多种形式并存工商业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等多种经营模式并存,其中以家庭手工业最为普遍。工商业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而存在,但在农耕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条件下,工商业的发展曾处于长期领先世界的历史发展阶段经济重心经历了由西向东、从北到南的转移过程,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不断变化经济思想农本商末是中国古代长期奉行的经济思想,在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环境下,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思想,冲击了农本传统思想对点训练(教师用书独具)1(2018广东中山测试)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纸币都迅速贬值,明朝中期,政府基本放弃纸币。最终,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成为主要支付工具。这一时期纸币的兴衰表明 ()A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C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A材料“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纸币都迅速贬值”,说明政府控制市场失败,故A项正确;明朝中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官府限制民间贸易,故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及表现1原因(1)客观环境: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2)政治条件: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历代统治者制定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土地政策、赋税政策。(3)科技条件: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进步、科技著作的颁布、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成为经济恢复发展的科技条件。(4)国内外交流条件: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相互学习、中外交往的加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5)群众条件: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2表现(1)农业生产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农作物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2)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都得到发展,而且在纺织、冶金、陶瓷等方面取得重要的成就。(3)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商品经济发达;对外贸易也得到发展。对点训练(教师用书独具)2(2018中原名校质检)北宋仁宗时一改前代食盐政府专卖的做法,创立了“盐钞法”,“令商人就边郡入钱四贯八百售一钞,至解池请盐二百斤,任其私卖,得钱以实塞下,省数十郡搬运之劳”。此做法 ()A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B推动了民间私盐的发展 C适应了商业经济的发展 D保证了盐业市场的稳定C政府不再专卖食盐,但商人向政府购买盐钞,实际上是向政府预交商业营业税,不一定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商人凭盐钞到指定地点换取食盐进行销售,而非违反政府禁令的民间私盐贸易,故B项错误;此做法反映出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政府改变了食盐的经营方式,适应了商业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商人自由销售食盐,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市场波动,故D项错误。三、影响中国农耕经济向近代化变革的因素1制度性因素(1)土地私有制: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土地制度是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各国通过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贯穿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经济基础。(2)土地私有制的负面影响:土地私有制必然导致土地兼并。土地兼并现象使得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始终在低水平的状态下运行,很难实现社会经济财富的积累,无法使财富转化为商业资本。2政策性因素(1)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于战国时期,其目的在于鼓励农耕经济的发展,以促进国家财富的积累,服务于当时兼并战争的需要。后来为历代王朝所沿用,成为古代中国的基本国策。但到封建社会后期它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阻碍了社会进步。(2)“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这两种政策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3经济结构因素古代中国经济是以小农经济为核心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主要特点是封闭性、分散性等,不利于市场的发育。小农经济的生产主要满足自我消费和交纳赋税。由于沉重的赋税,小农经济无法实现量的积累,也无法实现农业经济的商品化。4思想观念因素自战国以来,古代中国以“农本”作为立国的经济思想,历代统治者始终对工商业采取压制政策,导致民间资本大量流向土地,而非用来经营工商业。对点训练(教师用书独具)3(2018太原二模)据测算,清顺治十八年,全国耕地总面积为733万顷,乾隆十八年已增至993万顷,嘉庆十六年又增至1 051万顷;从乾隆至道光年间,种植玉米的地区已扩展至20省354府州县。这些现象反映了()A清朝政府大力扶持垦荒 B中西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传统农业转型动力不足 D种植结构发生根本变化C中国古代主要经济结构是农耕经济,明清时期虽然商品经济较为发达且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未占据社会主导,题干反映耕地总面积的增加,即拓荒,玉米种植比水稻种植的温度、水利要求低些,而究其实质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未转化为现代农业,故C项正确。中外关联近代前夜中西方对比项目中国西方政治君主专制日益强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英、美、法爆发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代议制在少数国家建立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西方资本主义产生并逐步发展,英美等国相继完成向工业资本主义的转变。国际贸易日益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思想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出现早期民主思想,传统儒学受到批判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文化呈现文学艺术繁盛、科技停滞的双重时代特征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的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对外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开始了早期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进行原始积累,并开拓了市场;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对点训练(教师用书独具)4(2019亳州质检)17世纪中期,清政府多次颁布禁海令;同一时期的英国政府则颁布航海条例,积极保护海外贸易。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A经济结构的差异B中央集权的强弱C思想解放的程度 D海军实力的高低A中国以小农经济为基础,英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