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发电厂220th锅炉燃烧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资金申请报告 (2).doc_第1页
某发电厂220th锅炉燃烧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资金申请报告 (2).doc_第2页
某发电厂220th锅炉燃烧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资金申请报告 (2).doc_第3页
某发电厂220th锅炉燃烧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资金申请报告 (2).doc_第4页
某发电厂220th锅炉燃烧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资金申请报告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 目目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项项目目总论总论1 1.1 项目背景.1 1.1.1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1 1.1.2 项目单位概况.1 1.1.3 可行性研究编制的依据.1 1.2 项目提出的背景.3 1.2.1 项目提出的宏观背景.3 1.2.2 项目提出的微观背景.5 1.3 项目概况.6 1.3.1 项目总资金.6 1.3.2 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6 1.3.3 建设规模及目标.7 1.4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8 1.4.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8 1.4.2 主要结论.9 第二章第二章 项项目目实实施的必要性及意施的必要性及意义义10 2.1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0 2.1.1 国家节能战略规划实施的需要.10 2.1.2 电力行业发展需要.18 2.1.3 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21 2.1.4 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23 2.2 项目实施的意义.24 2.2.1 节能改造内容简述.24 2.2.2 项目实施的意义.24 第三章第三章 建建设规设规模与目模与目标标27 - - 3.1 建设规模.27 3.2 建设目标.28 第四章第四章 建建设设条件条件29 4.1 建设用地.29 4.2 厂址建设条件.29 4.3 企业技术、管理条件 30 4.4 外部配套协作条件.31 第五章第五章 设备设备及技及技术术方案方案33 5.1 技术方案.33 5.1.1 改造前生产工艺分析.33 5.1.2 改造后生产工艺分析.33 5.2 主要设备方案.34 5.3 关键技术和具体措施.36 5.3.1 关键技术.36 5.3.2 具体措施.37 第六章第六章 节节能措施能措施39 6.1 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39 6.2 改造前后能耗需求及能耗指标.39 6.3 相关节能措施.40 6.3.1 管理措施.40 6.4.2 技术措施.42 6.4.3 节能效果评价.43 第七章第七章 环环境影响境影响评评价价47 7.1 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47 7.1.1 地理位置.47 7.1.2 气候条件.48 - - 7.1.3 地形、地质条件 48 7.1.4 环境现状.48 7.2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49 7.2.1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49 7.2.2 营运期间环境影响分析.49 7.3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51 第八章第八章 劳动劳动安全安全卫卫生与消防生与消防52 8.1 安全隐患.52 8.2 预防措施.52 第九章第九章 企企业组织业组织机构和人机构和人员员配置配置54 9.1 组织机构.54 9.2 人员配置.54 9.3 员工培训计划.55 第十章第十章 项项目目实实施施进进度度56 10.1 总则.56 10.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56 10.2.1 项目实施进度.56 10.2.2 项目实施计划表.56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投投资资估算估算57 11.1 投资估算范围与依据.57 11.2 建设投资估算.57 11.3 流动资金估算.58 11.4 资产形成.58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融融资资方案方案59 12.1 资本金筹措.59 12.2 债务资金筹措.59 - - 12.3 融资方案分析.59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财务评财务评价价60 13.1 财务分析方法及说明.60 13.2 财务效益与费用.60 13.2.1 成本、费用估算 60 13.2.2 财务效益分析.61 13.3 财务效益评价.61 13.4 财务评价结论.67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风险风险分析分析68 14.1 技术风险分析.68 14.2 管理风险分析.68 14.3 建设条件风险分析.69 14.4 环保政策变化的风险.69 14.5 外部环境和政策风险分析.70 14.4 风险对策.71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结论结论72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附件和附附件和附图图73 - 1- 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 1.项目名称:220t/h 锅炉燃烧器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2. 项目单位:de 发电有限公司 3. 项目单位企业类型:中外合作企业 4. 注册资本: 5. 项目单位法人代表: 6. 组织机构代码: 7. 项目负责人: 8. 联系电话: 9. 项目建设地址:广东省 f 市 d 区 gk 村 1.1.2 项目单位概况 1. 企业概况 1.1.3 可行性研究编制的依据 1编制依据 (1)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 (国家发改委第 40 号令) ; (2) 广东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修订版) (粤府办 200515 号) ; (3)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2006 年版) ; (4) 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07 年 4 - 2- 月)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007 年 10 月 28 日) ; (6)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2 年 3 月出版) ; (7) 国家及地区的有关政策、法令和法规; (8) fde 发电有限公司提供的部分企业内部资料。 2. 编制原则 (1)认真总结国内外电力行业先进节能技术,做到节能高效、 技术先进可靠、方案优化合理,保证长周期稳定、高效益生产; (2)充分依托项目建设地区现有的公用设施,以节约建设资金, 提高经济效益; (3)工厂生产要遵守环境保护法,执行 iso14000 国际环保体 系,且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以期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 社会效益的统一; (4)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本项目投产后符合 职工安全卫生的要求,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5)本项目符合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纲要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产业政策; (6)充分利用 de 发电有限公司现有的各种设施和人力资源, 以节省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范围 本技术改造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严格遵循与我国电力生产行业 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针对该项目提出的各种目标、项目单位实际 状况、行业的发展特点及其未来走向展开。主要包括:研究电力行 业节能现状及国家相关政策,评估该项目建设的意义;调查项目拟 - 3- 建地各项技术指标(包括地理、气候及社会经济环境等) ,对项目能 源的消耗情况进行评估;研究该项目单位的技术水平、组织结构状 况;对该项目建成后的各项能耗指标、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相关设备 进行综合评估;研究该项目的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融资方案和财 务评价,分析可能存在的各项风险等。 1.2 项目提出的背景 1.2.1 项目提出的宏观背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能源消费长期高速增 长。目前我国能源供给已呈现出紧张局面。大力推进节约降耗,缓 解资源瓶颈制约,实现能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用 能工作的核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把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 进一步指出要在“十一五”时期单位 gdp 能耗降低 20%左右,凸显 了节能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2006 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 耗仅下降 1.23%,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不降反升,节能减排 两大指标均未能完成。经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 2007 年我国单位 gdp 能耗下降了 3.27%,虽然这比 2006 年只完成下降不到 2%的情况大有 好转,接近完成年 4%的降幅,但离“十一五“期间单位 gdp 能耗下降 20%的目标还有差距。因此,国家发改委已经将 2008 年作为单位 gdp 能耗目标完成的攻坚之年,有关节能减排的各项投资和政策支 持力度会进一步加大,以确保国家“十一五“规划,这一约束性指标 的按时完成。 - 4- 为确保国家“十一五“规划,这一约束性指标的按时完成同时实 现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国家积极鼓励促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积极 鼓励企业产学研相结合,鼓励企业采用节能、环保的机器设备及生 产技术,以应对能源短缺及环保带来的挑战。 广东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的通知 (国发200715 号)精神,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友好型社会,确保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推动全省经济 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自身实际,制订了广东省节能减排综合广东省节能减排综合 性工作方案性工作方案 。 方案方案第八条“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对电电 力行业的热电联产力行业的热电联产做出了说明与规定,指出:“着力抓好我省十大 重点节能工程, “十一五”期间形成 2000 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在电力、有色、石化、纺织、食品、医药、建材等行业实施电在电力、有色、石化、纺织、食品、医药、建材等行业实施电 机系统节能工程机系统节能工程;在冶金、石油石化、化工、医药、建材等行业组 织实施能量系统优化工程;建设珠江三角洲天然气利用管网,配套 建设一批液化天然气(lng)电厂;建设和改造热电联产机组建设和改造热电联产机组; ”凸显了广东省对电力行业的热电联产节能减排工作重视程度。 本次技术改造项目符合广东省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广东省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第四项 “节能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节能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中第二小项“重点工程重点工程”第 1 条 “区域热电联产工程区域热电联产工程” , “十一五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新建工业园区期间重点发展新建工业园区 热电联产和现有工业园区热电联产技术改造热电联产和现有工业园区热电联产技术改造”中的条款。 本项目同时符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40 号产业结 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中第一类(鼓励类)第四款第四款“电力电力” 第第 3 3 条条“采用采用 3030 万千瓦及以上集中供热机组的热电联产,以及热、万千瓦及以上集中供热机组的热电联产,以及热、 电、冷多联产电、冷多联产”和第二十六款第二十六款“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第第 3434 条条“节能、节水、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开发、应用及设备节能、节水、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开发、应用及设备 - 5- 制造制造”的政策条款范畴。 本改造项目针对原锅炉设计能耗高、效率低的实际情况,把原 有 1 台 220t/h 煤粉炉的直流型煤粉燃烧器改造成新型燃烧器喷 口带百叶窗稳燃型,可以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有效地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项目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宏观政策, 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节约能源,同时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具有 积极影响。 1.2.2 项目提出的微观背景 1. 项目实施的各项条件 (1)技术条件 de 发电有限公司地处 f 市 d 区 g 镇,于 1995 年建厂,现有在 职员工 200 多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 80 多人,主营业务为发电、供 热。e 公司现有 1 台 50mw 非调整抽汽机组,配置有 1 台 220t/h 高 温高压燃煤蒸汽锅炉,供汽能力为 50 t/h,年发电量近 4 亿千瓦时。 (2)资金条件 本次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计划投入资金 105 万元人民币,主要来 源于企业多年经营盈余的自有资金,资金来源有保障。 (3)管理制度 为响应国务院提出的“建立节约型社会和循环经济”战略目标, 项目单位在注重生产的同时,也注重企业的能源的管理,详细制定 了质量管理体系和能源管理制度。 2. 项目实施的理由 e 公司的 220t/h 锅炉,系杭州锅炉厂生产的单汽包自然循环煤 粉炉,型号为 ng-220/9.8-m10。锅炉采用两级喷水减温系统来辅助 汽温调节,配备两套制粉系统。球磨机为河南焦作矿山机械厂生产 - 6- 的 dtm2941 型球磨机,锅炉配 50mw 汽轮发电机组,1995 年 12 月试运投产。近两年来,由于锅炉燃用煤种与设计煤种存在较大差 异,运行中锅炉排烟温度远远高出设计排烟温度值;排放烟气中飞 灰可燃物含量高,项目单位经济效益差。为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 de 发电有限公司于 2007 年委托梅州市华欣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对燃烧器进行改造,同时在炉膛内部燃烧器附近水冷壁管上增设了 190卫燃带,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本项目通过把项目单位原有的1台220t/h煤粉炉的直流型煤粉燃 烧器改造成新型燃烧器喷口带百叶窗稳燃型, 不但能有效地确 保低负荷下燃烧稳定和不会发生因着火提前而烧坏喷口,而且增加 了一次风喷口出口处的煤粉(挥发分)浓度,从而有效地强化了燃 烧,提高燃料的燃烬率,使燃料的燃烧更加完全,提高炉膛内的温度 水平,形成均匀温度场和空气动力场;使锅炉排烟温度和机械不完 全燃烧热损失大幅度降低。可以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地增强企 业的市场竞争力。 1.3 项目概况 1.3.1 项目总资金 项目总投资 105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05 万元,包括设备 投资 60 万元,改造工程费用 30 万元,公用辅助工程费 15 万元。 1.3.2 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 本项目新增投资 105 万元。建设期 8 个月,从 2008 年 5 月开始 建设,2008 年 12 月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 本项目固定投资 105 万元在 8 个月内完成,2008 年计划投资完 - 7- 成。 详见表 11 投资估算表。 表 1-1 投资估算表 序序 号号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投资估算投资估算 1设备投资60 2改造工程费30 3公用辅助工程费15 总 计105 1.3.3 建设规模及目标 1. 建设规模 本项目总投资 105 万元,其中设备投资 60 万元,改造工程费用 30 万元,公用辅助工程费 15 万元。本项目对项目单位原有的 1 台 220t/h 煤粉炉的直流型煤粉燃烧器进行技术改造,具体内容为: (1)将两层一次风喷口更换为新型燃烧器喷口带百叶窗稳 燃器。并将原二层中二次风移作上二次风,将原下二次风喷口移至 上、下一次风之间(即作中二次风) ,将原上二次风移作下二次风, 各喷口出口截面积保持不变。 (2)在百叶窗喷口的上(或下)壁配有乏气风口,并在三次风 喷口内加装竖钝体以确保能分流 1020%的制粉乏气(三次风)接 入乏气风口,用球阀(或闸阀)调节接入的乏气量,不但能有效地 确保低负荷下燃烧稳定和不会发生因着火提前而烧坏喷口,而且增 加了一次风喷口出口处的煤粉(挥发分)浓度烬率。 - 8- (3)用钢板和耐火灌注料将风箱与一次风喷口之间的间隙封堵; (4)在三次风喷口内加装竖钝体。 (5)为保证煤粉在燃烧器出口迅速着火,在燃烧器附近区域水 冷壁上涂刷 130m2远红外涂料作为卫燃带,以提高炉膛温度。 项目实施后,项目单位年可节约原煤 4821.6 吨,折合标准煤 3444.08 吨,节能收益约 361.62 万元,同时可减少废气废渣的排放。 2. 建设目标 为做好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的节能减排工作,项目单 位对现有的 1 台锅炉燃烧器进行技术改造,以达到提高能源有效利 用率、降低经营成本的目的,同时可减少废气废渣的排放。 1.4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1.4.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 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指标和数据名称单位指标和数据备注 1 项目总投资万元 105.00 1.1 固定投资万元 105.00 1.2 流动资金万元 0.00 2 项目产生总效益万元 361.62 正常年份 3 改造后总成本万元 9.98 正常年份 4 所得税万元 87.91 - 9- 5 税后净效益万元 263.73 正常年份 6 盈利能力分析 6.1 财务内部收益率 全部投资所得税前 3.44 全部投资所得税后 2.61 6.2 财务净现值 全部投资所得税前万元 1926.38 ic=10% 全部投资所得税后万元 1435.32 ic=10% 6.3 动态投资回收期不含改造期 全部投资所得税前年 1.32 全部投资所得税后年 1.42 6.4 总投资收益率 3.35 6.5 资本金净利润率 2.51 1.4.2 主要结论 本项目技术先进,节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本项目符合 相关政策法规,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和产业政策, 项目可行 建议项目单位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按项目计划尽快进行,在 项目建设和投产的过程中,计划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并根据经济环 境的变化和企业现实状况适应性地调整项目计划,并极力执行。 - 10- 第二章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及意义 2.1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2.1.1 国家节能战略规划实施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 “十一五” 规划纲要进一步把“十一五”时期单位 gdp 能耗降低 20%左右 作为约束性指标,凸显了节能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节能是 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1. 我国能源发展情况 二七年四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能源发展“十一五” 规划 。该“规划”主要阐明国家能源战略,明确能源发展目标、开 发布局、改革方向和节能环保重点,是未来五年我国能源发展的总 体蓝图和行动纲领。其中指出, “十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现况、 面临的主要问题,挑战和能源发展的目标: (1)我国能源发展现况 能源生产快速增长,供需矛盾趋于缓和。2005 年,我国一次 能源生产总量 20.6 亿吨标准煤,消费总量 22.5 亿吨标准煤,分别 占全球的 13.7%和 14.8%,是世界第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煤炭产 量突破 22 亿吨,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石油天然气产量稳步增 长,西气东输工程顺利建成,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等西部油 气田开发取得重要进展。发电装机容量超过 5 亿千瓦,实现了跨越 式发展,电力供应紧张状况明显缓和。见下页“十五”时期能源发 展主要指标表。 - 11- 表 2-1 “十五”时期能源发展主要指标 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上大压小”取得成效。大型煤炭基地建 设、中小煤矿联合改造、落后小煤矿关闭淘汰稳步实施。大型电站 建设步伐加快,火电“上大压小”继续推进。西电东送等重点输电 工程进展顺利,农网改造基本完成,六大电网联网加强。新能源和 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快。风电装机容量达到 126 万千瓦,太阳能光伏 发电装机容量约 7 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 8000 多万平方 米、居世界第一位。生物质燃料乙醇年生产能力 102 万吨,煤炭液 化和煤制醇醚、烯烃等煤基多联产示范工程稳步推进。 技术创新取得进步,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煤炭工业已具备装 备千万吨级露天煤矿和日产万吨矿井工作面的能力,建成了一批具 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煤矿。石油天然气复杂区块勘探开发、提高 油田采收率等技术跨入国际领先行列。三峡工程顺利投产,标志着 - 12- 我国水电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大型火电机组投入运行;形 成了比较完备的 500 千伏和 330 千伏主网架,750 千伏示范工程建 成投运,800 千伏直流和 1000 千伏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开始启动。 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市场机制逐步完善。煤炭企业战略性重 组步伐加快,产业集中度提高。煤炭上下游产业融合趋势明显,一 批产权多元化,煤电、煤钢、煤焦化一体化的综合能源企业正在发 展壮大。煤炭市场价格机制趋于完善,区域煤炭交易市场发展态势 良好。石油天然气产业形成了几个上下游、内外贸一体化的大型企 业集团。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建设取得进展。电力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厂网分开基本完成,电力市场建设开始起步。 能源效率有所提高,环境保护得到加强。2005 年,全国煤矿 平均矿井回采率比 2000 年提高了约 10 个百分点。在难采储量不断 增加的情况下,原油采收率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火电供电标准煤 耗从 2000 年的 392 克/千瓦时下降到 2005 年的 370 克/千瓦时;烟 尘排放总量比 1980 年减少 32%;部分水资源缺乏地区实现了废水 “零排放” ;单位电量二氧化硫排放比 1990 年减少了 40%。 (2)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新时期新阶段能 源发展既有新的机遇,也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消费需求不断增长,资源约束日益加剧。我国能源资源总量 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特别是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7.7%和 7.1%。随着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乡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能源消费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资源约束矛盾 更加突出。 结构矛盾比较突出,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目前,煤炭消费 - 13- 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 69%,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42 个百分点。以煤 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比较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许多环境 和社会问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国际市场剧烈波动,安全隐患不断增加。最近几年,国际石 油价格大幅震荡、不断攀升,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多方面的影 响。我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应对供应中断能力较弱; 影响天然气电力安全供应的因素趋多;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维护能源安全任务艰巨。 能源效率亟待提高,节能降耗任务艰巨。与国际先进水平比 较,我国能源效率还有很大差距。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 2010 年单位 gdp 能耗降低 20%左右的目标。一方面,从我国产业结构调 整和技术管理水平提高潜力看,经过努力,实现上述目标是可能的。 另一方面,我国尚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历史阶段,高耗 能产业在经济增长中仍将占有较大比重,转变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 提高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科技水平相对落后,自主创新任重道远。科技发展是解决能 源问题的根本途径。与世界先进国家比较,我国在能源高新技术和 前沿技术领域还有相当差距,能源科技自主创新任重道远。 体制约束依然严重,各项改革有待深化。煤炭企业社会负担 沉重,竞争力不强。完善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市场体系,还有大 量需要解决的问题。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确定的各项改革措施有待进 一步落实。 农村能源问题突出,滞后面貌亟待改观。农村能源存在的主 要问题,一是生活用能商品化程度偏低。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西 部农村普遍存在能源不足问题,东中部山区和贫困地区用能状况也 - 14- 需要进一步改善,全国尚有 1000 多万无电人口。加快农村能源建设, 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用能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 求。 (3)能源发展的目标 消费总量与结构。2010 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 为 27 亿吨标准煤左右,年均增长 4%。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电、 水电、其他可再生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 66.1%、20.5%、5.3%、0.9%、6.8%和 0.4%。与 2005 年相比,煤炭、 石油比重分别下降 3.0 和 0.5 个百分点,天然气、核电、水电和其 他可再生能源分别增加 2.5、0.1、0.6 和 0.3 个百分点。 生产总量与结构。2010 年,一次能源生产目标为 24.46 亿 吨标准煤,年均增长 3.5%。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电、水电、其 他可再生能源分别占 74.7%、11.3%、5.0%、1.0%、7.5%和 0.5%。与 2005 年相比,煤炭、石油比重分别下降 1.8 和 1.3 个百分点,天 然气、核电、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分别增加 1.8、0.1、0.8 和 0.4 个百分点。 2. 我国能源消耗情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 (1)我国能耗情况。2005 年,我国 gdp 占全球 gdp 的 5%,但 一次能源消耗量占世界的 14.7%(煤炭则占 36.9%),钢材消耗量占世 界的 27%,水泥消耗量占世界的 50%。2006 年,我国 gdp 占全球 gdp 的 5.5%,但能源消耗量占 15%,钢材消耗量占 30%,水泥消耗量占 54%。多年来,能源的过度消耗使我国能源日显短缺,越来越依靠进 口,导致主要矿产品对外依存度从 1990 年的 5%提高到现在的 50%左 右。原油、铁矿石、氧化铝、精铜矿等 40%甚至 50%以上要依靠进口。 - 15- 能源消费量大幅度增加。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从改革开放到 2000 年的 0.5 以下跃升为“十五”期间(20012005 年)的 1.0 以上。如 下表 2-1 所示: 表 2-2 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时时期期gdp 增增长长率率 能源消能源消费费增增长长率率 能源消能源消费弹费弹性系性系 数数 1981-1990143640.44 1991-2000162320.2 1996-200048.800 2001-20055862.31.07 20018.33.40.41 20029.16.00.66 20031015.31.53 200410.116.11.59 200510.410.61.02 200610.79.30.87 注: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 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6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人民日报2007 年 3 月 1 日。 2006 年,单位 gdp 能耗降低 1.23%,但没有实现年初确定降 低 4%的目标。 “十一五”能源规划提出,到 2010 年,我国能源消费总 量控制在:27 亿吨标准煤左右,即在 2005 年消费总量 22.5 亿吨标 准煤基础上,每年增加 4%,每万吨 gdp 能耗从 1.22 吨标准煤降到 0.98 吨标准煤。2006 年经济增速达 10.7%,消费的标准煤达 24.57 亿吨,消费量增长达 9.3%。按照这样的速度,我国“十一五”规划 纲要所指出的,在“十一五”期末控制的 27 亿吨标准煤指标将提前达 到。 (2)我国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生态和环境不断 恶化。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能耗高往往带来环境污染加重。 近年来,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上升。如,二氧化硫排放总 - 16- 量 2006 年比 2001 年上升 33.2%,已占世界总排放量的 14%,成为 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排放国。2006 年,七大水系的 408 个水质监测 断面中只有 46%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类标准、28%的断面为 v 类水质、超过 v 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占 26%,全国农村尚有近 3 亿人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 356 万平方 公里,占国土面积的 37%;沙化土地面积 174 万平方公里,且有扩 展之势;草原超载过牧、退化草原面积已占草原面积的 90%。2005 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 全球 144 个国家和地区排序中,我国位居 133 位。 (3)综上可以看出,我国要通过抓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增长方 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使经济、社会进入科学发展 的轨道。 3. 本项目符合国家节能战略规划和政策 de 发电有限公司是从事电力生产和区域供热的热电联产企业,从事电力生产和区域供热的热电联产企业, 主要产品有电力和供热蒸汽主要产品有电力和供热蒸汽,年发供电电量 30000 万千瓦时,每年向 热用户供热约 34.3 万吨。年可节约原煤 4821.6 吨,折合标准煤 3444.08 吨,节能收益约 361.62 万元,同时具有可减少废气废渣的 排放的功能。 (1 1)本项目符合的)本项目符合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本项目符合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第八条“加快实施加快实施 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中的相关内容。 方案第八条具体内容为: “着力抓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十一五期间形成 2.4 亿吨标准煤 的节能能力。今年形成 5000 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重点是:实施钢 铁、有色、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余热余压利用、 - 17- 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以及工业锅炉 (窑炉)改造项目共 745 个;加快核准建设和改造采暖供热为主的改造采暖供热为主的 热电联产和工业热电联产机组热电联产和工业热电联产机组 1630 万千瓦万千瓦;组织实施低能耗、绿色 建筑示范项目 30 个,推动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 改造 1.5 亿平方米,开展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与改造示范, 启动 200 个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示范推广项目;推广高 效照明产品 5000 万支,中央国家机关率先更换节能灯。 ” (2)本项目符合)本项目符合中国节能政策大纲(中国节能政策大纲(2006) 中国节能政策大纲(2006) 中第 5 款“城市与民用节能” 第 1 项“城市供热和制冷技术”第 1 小项“发展集中供热技术”指 出:发展热电联产、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技术发展热电联产、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技术,取代小型、分散锅 炉供热。合理选择集中供热方式,提高热电比重。需用电供热时, 应发展蓄热技术,利用低谷电。 江南发电厂位于 f 市 d 区 gk 村,是从事电力生产和区域供热的 热电联产企业,为附近有居民和工业园区提供电力和供热蒸汽。项 目单位,本次对锅炉燃烧器的技术改造锅炉燃烧器的技术改造,是响应国家节能政策和执 行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举措,符合中国节能政策大纲中国节能政策大纲 (2006) 中的中的“发展热电联产技术发展热电联产技术”条款。 (3)本项目符合本项目符合广东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广东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广东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第八条“加快实施十大重加快实施十大重 点节能工程点节能工程” ,对电力行业的热电联产电力行业的热电联产做出了说明与规定,指出: “着力抓好我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十一五”期间形成 2000 万吨标 准煤的节能能力。在电力在电力、有色、石化、纺织、食品、医药、 建材等行业实施电机系统节能工程等行业实施电机系统节能工程;在冶金、石油石化、化工、医 药、建材等行业组织实施能量系统优化工程;建设珠江三角洲天然 - 18- 气利用管网,配套建设一批液化天然气(lng)电厂;建设和改造建设和改造 热电联产机组热电联产机组” 。 (4)本项目符合)本项目符合广东省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广东省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广东省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指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 一项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也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高度重视并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 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规划还对广东省常规能源情况作出 了详细说明,指出:广东省常规能源资源十分匮乏,全省煤炭、油 页岩、油气和水能等一次常规能源储量折算成标准煤约 29.45 亿吨, 仅占全国 7020 亿吨的 4%,是国内常规能源资源最短缺的省份。 规 划对电力行业的热电联产工程的发展和技术改造做出了详细指示。 本项目符合其第四项“节能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节能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中第二小项 “重点工程重点工程”第 1 条“区域热电联产工程区域热电联产工程” “十一五十一五期间重点期间重点 发展新建工业园区热电联产和现有工业园区热电联产技术改发展新建工业园区热电联产和现有工业园区热电联产技术改 造造”的条款。 2.1.2 电力行业发展需要 1. 电力行业发展现状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国民经 济的第一基础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 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和基础产业, 电力行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与社 会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是关系国家经济安 全的战略大问题,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密切相关。随 - 19- 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电的需求量不断扩大,电力销售市场的扩大 又刺激了整个电力生产的发展 截至 2007 年底,发电设备容量达 7.13 亿千瓦,同比增长 14.4%。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全国电力装机实现了从 6 亿千瓦到 7 亿千瓦的飞跃。截至 2007 年底,全国 220 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 长度达 33.38 万公里,增长 17.45%;220 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达 11.60 亿千伏安,增长 19.59%。电力建设规模持续历史高位水平。 全年基本建设新增(正式投产)发电设备容量基本与 2006 年持平, 为 10009 万千瓦。电网新增输电线路长度和变电容量均达到历史最 高水平。新增 220 千伏及以上电网输电线路 41334 公里,比 2006 年 增加 6490 公里;变电容量 18830 万千伏安,比 2006 年增加 3482 万 千伏安。 “十一五”期间,中国将迎来电网建设的新高潮。到 2010 年, 国家电网在跨区域电网建设方面,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规模将 达到 4200 千米,变电容量达到 3900 万千伏安,跨区送电能力达到 7000 万千瓦;在城乡电网建设方面,220 千伏及以上交直流输电线 路要超过 34 万千米,交流变电容量超过 13 亿千伏安。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至 2007 年底,全国发电设备容量仍然保持了快速增长趋势, 但是局部地区、局部时段缺电的情况将依然存在,煤电衔接、电价 改革、电源与电网的协调等仍是行业发展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电力结构不合理依然突出。新增发电装机中火电达到 882,全国平均单机容量不足 7 万千瓦,火电装机中近 30为 10 万千瓦及以下小机组,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 - 20- 能源发电所占比重较小。 (2)电网建设与电源建设不协调。输配电建设严重滞后于电源 建设,城乡配电网建设滞后于主网建设,负荷中心受端电网建设滞 后于送端电网建设。厂网分开后,电网建设速度虽然加快,但相当 长时间内仍存在有电输不出的现象。 (3)科技含量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目前, “高投入、高消 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问题较为突出,我国每千瓦时平均 供电煤耗比发达国家约高 50 克标准煤,线损率比发达国家高 23,火电厂耗水率每千瓦时比国际先进水平高 40多,主要 电力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不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三分之一。 (4)电力体制和发展机制没有完全理顺。电力规划和产业政策 执行乏力,电力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尚未建立, 电力监管还较为薄弱,电力工业有效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可持 续发展机制尚未形成。 3. 面临的主要问题 同时,国家“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实施和物价的不断上涨,给 电力生产行业带来了具大压力,行业发展临近拐点。电力工业面临 的主要问题有: (1)煤炭价格两年来已每吨上涨 150 元左右,煤炭大约占电力 成本的 70%,对发电企业影响巨大,很多发电企业因此挣扎在微利 或亏损边缘。据中电联发布的2008 年 1-2 月份电力工业经济利润 情况简要分析报告显示,1-2 月份,电力企业亏损企业明显增加, 进入国家统计局统计范围的规模以上电力企业 4773 家中就有 1990 家企业亏损。报告显示,在成本上升、收入增速放缓的双重压力下, 电力行业利润下滑十分明显。1-2 月份,电力行业利润总额由 2007 - 21- 年同期的 216.10 亿元下降到 95.41 亿元,同比下降了 55.85%,低于 煤炭行业利润增速(66.8%)122.85 个百分点。由于煤价大幅上涨,导 致火电企业利润仅为 25.49 亿元,同比下降了 75.39。 (2)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把减少污染排 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作为宏观调 控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任务还很艰巨。 国务院高度重视,2007 年初作出了上大压小、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 的重要决策,明确提出了全国“十一五”关停 5000 万千瓦、今年关 停 1000 万千瓦的目标。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是电力工业加快结构 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实现节能减排,走科学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和重要举措。经初步测算,这些小火电机组关停后,一年可节约原 煤 1450 万吨,减排二氧化硫 24.7 万吨,减排二氧化碳 2900 万吨。 综合我国能源发展状况及“十一五”节能规划目标,采取综合 措施、多管齐下大力推动燃煤锅炉节能工作的实施,其中,大力推 广应用新型节能技术、对落后的锅炉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是火电发电行业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必要措施。 2.1.3 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1. f 市区域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情况 近年来,由于 f 市电源建设滞后、广东省电源机组发电所必需 能源原煤和水的缺乏、油价的不断上升、电网建设的受阻、贵州和 湖南冰灾的影响、等原因,导致西电和三峡电送广东大幅减少,再 加上 f 市经济的快速增长,f 市缺电情况已成定局,供电形势严峻。 预计,2008 年 f 市最高用电负荷为 720 万千瓦左右,负荷缺口最高 将达 160180 万千瓦。上半年,西电和三峡电供应恢复以前,用电 缺口将超过 200 万千瓦,最大错峰负荷可达 106.0 万千瓦。今年第 - 22- 二季度,广东省电网下达给 f 的网供电指标为 510 万千瓦,f 地方 电厂“出力”预计为 66 万千瓦。根据预测,四、五、六月 f 电网最 高负荷分别为 603.7 万千瓦、643 万千瓦、685 万千瓦,预计 6 月份 供电缺口将进一步拉大。广东省电网供电方面,由于电源增长速度明 显落后于负荷增长速度,加之电厂缺少原煤、液化石油气、水等多算 因素影响,f 市供电量将无法达到预期水平。地方电厂“出力”方 面,地方电厂受机组故障、油价高涨等因素影响,“出力”不稳定,加 上部分电厂由于小火电关停政策将在 2008 年年底前关停,“出力” 将进一步降低。预计未来 3 年,f 市电力紧缺的局面不会改变。 2. f 市区域经济发展对蒸汽的需求情况 de 发电有限公司 2004 年热蒸汽用户平均用汽量为 60t/h 左右, 热蒸汽用户主要有 fd 恒星染整厂有限公司、广东赛特纺织工业有限 公司、f 市 d 侨海造纸有限公司、f 市 d 区 g 镇太平村委会。2004 年 8 月与 g 纺织产业基地内的 f 南方印染股份有限公司、f 市新光 针织有限公司、f 华丰纺织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新的供汽合同, 于 2005 年 10 月向其四家企业供应蒸汽,供汽量最高达 120t/h。 随着中国加入 wto 的步伐,纺织企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g 纺 织产业基地凭借其率先升级的示范效应、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雄厚的 实力,使得基地内的纺织企业发展迅速。2008 年初,又有 11 家热 用户与 de 发电有限公司签定供汽合同,最大用汽量达到 500 t/h 左 右,其中的供热缺口由 de 发电有限公司在建的 de 发电有限公司广 东 g 纺织基地供热扩模工程的 670t/h 水煤浆锅炉来弥补。计划至 2010 年,de 发电有限公司总规划供热 622t/h,以满足 g 纺织基地规 模不断扩大的要求。 虽然,f 市对电力、蒸汽供应量的需求不断加大,对 e 公司有着 - 23- 具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广东省的能源资源的特点决定了项目单位同 时也面临着能源紧缺的状况。广东省的能源资源的特点为:广东省 的常规能源资源十分匮乏,全省煤炭、油页岩、油气和水能等一次 常规能源储量折算成标准煤约 29.45 亿吨,仅占全国 7020 亿吨的 4%, 是国内常规能源资源最短缺的省份。 同时,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广东省对电力、 陶瓷、纺织、有色等十大耗能行业节能工作的要求,项目单位积极 对研发节能技术、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不但可以为该单位带来具大的 经济效益,而且也是项目单位响应国家政策的重要举措。 2.1.4 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de 发电有限公司建厂于 1995 年,现有在职员工 200 多人,其 中工程技术人员 80 多人,主营业务为发电、供热,现有 1 台 50mw 非调整抽汽机组,配置 1 台 220t/h 高温高压燃煤蒸汽锅炉,供汽能 力为 50 t/h,年发电量近 4 亿千瓦时。曾先后荣获“f 市先进集体” 、 d 区“双文明”单位、f 市纳税超千万元企业、d 区节能示范单位等 多项荣誉称号。 e 公司的 220t/h 锅炉,系杭州锅炉厂生产的单汽包自然循环煤 粉炉,型号为 ng-220/9.8-m10。锅炉采用两级喷水减温系统来辅助 汽温调节,配备两套制粉系统。球磨机为河南焦作矿山机械厂生产 的 dtm2941 型球磨机,锅炉配 50mw 汽轮发电机组,1995 年 12 月试运投产。近两年来,由于锅炉燃用煤种与设计煤种存在较大差 异,运行中锅炉排烟温度远远高出设计排烟温度值;排放烟气中飞 灰可燃物含量高,项目单位经济效益差。为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 de 发电有限公司于 2007 年委托梅州市华欣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对燃烧器进行改造,同时在炉膛内部燃烧器附近水冷壁管上增设了 - 24- 190卫燃带,来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本次技术改造是对项目单位的 220t/h 锅炉燃烧器进行节能技术 改造,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可以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地增强 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大影响。 2.2 项目实施的意义 2.2.1 节能改造内容简述 本改造项目针对原锅炉设计能耗高、效率低的实际情况,通过 分期进行技术改造,主要内容为:改造原有 1 台 220t/h 煤粉炉的直 流型煤粉燃烧器改造成新型燃烧器喷口带百叶窗稳燃型,;并用 钢板和耐火灌注料将风箱与一次风喷口之间的间隙封堵;在三次风 喷口内加装竖钝体;同时,为保证煤粉在燃烧器出口迅速着火,在 燃烧器附近区域水冷壁上涂刷 130m2远红外涂料作为卫燃带,以提 高炉膛温度。 2.2.2 项目实施的意义 1. 贯彻国家资源节约的战略 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 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改革开放 25 年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 针指引下,国家制定了节约能源法等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大了 以节约降耗为主要内容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开发推广先进 适用的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等,节能、节水、 节地、节材等资源节约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不少行业、企业和产 品的能耗和物耗水平不断降低,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提高。 - 25-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 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 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通过技术改造,推行节能降耗工作,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的具体体现,对于缓解资源瓶颈制约,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 的资源约束,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资源节 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具体体现,是缓解当前资源约束 矛盾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选择,是发展 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