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免疫病合并严重冠脉病变.ppt_第1页
风湿免疫病合并严重冠脉病变.ppt_第2页
风湿免疫病合并严重冠脉病变.ppt_第3页
风湿免疫病合并严重冠脉病变.ppt_第4页
风湿免疫病合并严重冠脉病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湿免疫病合并严重冠脉病变,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张抒扬,免疫病心血管受累概述,免疫病CAD与早发AS,临床表现与诊断,发病机制探讨,治疗与预后,part I,part 2,part 3,Part 4,part 5,免疫病的心血管受累,风湿免疫病,以多系统、多器官受累及和炎性表现为主要特征, 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脏受累。,Part 6,各免疫病CV受累(协和数据),免疫病分类,按发病机制分类,CTD & CAD,Evidence of premature atherosclerosis in autoimmune diseases Mechanism of premature atherosclerosis Identifying patients at risk Management strategies,免疫病心血管受累的特点,心脏所有组织均可受累,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存在较高的死亡率,受累范围与程度与不同免疫病发病机制相关,异质性大,目前研究的热点,有大量流行病学数据支持,心脏受累是免疫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免疫病心血管受累,心律失常,免疫病早发动脉粥样硬化 与冠心病,流行病学,PUMCH总结了未绝经女性疑诊CAD患者71例,确诊冠心病47例,其中非原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18例。 非原发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冠脉病变中,免疫疾病占了44.4%。,田然,张抒扬等,未绝经女性患者冠状动脉事件临床特点分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4:334-338,SLE患者冠脉受累,Manzi等人的研究表明: SLE女性患者CAD的发病与普通人群相比增加5-10倍 其中3544岁的SLE女性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是Framingham研究中同年龄对照人群的52.4倍。,Manzi s, et al. Am J Epidemiol,1997,145:408-415,SLE冠脉病变原因,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 25-45%,功能性或微血管病变 25-30%,不稳定斑块或血栓(ACS) 10%,动脉炎 Rare?,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等免疫病中,不同原因冠脉受累的比例是类似的。,SLE 患者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在不同年龄层中,比较SLE患者与对照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Mary J,et al, N Engl J Med 2003;349:2399-2406.,SLE 与RA患者高发动脉粥样硬化,比较SLE患者、RA患者与对照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Jane E, et al. Am J Med. 2008 October ; 121(10 Suppl 1): S3S8.,女性RA患者心血管高危性研究,Age-Adjusted and Multivariable Relative Risks for Cardiovascular End Points According to Presence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Nurses Health Study,免疫病相关CAD的临床表现与诊断,Case1 SLE患者冠脉病变,王X,女,16岁 因“间断发热4年,再发7月,活动后胸闷5月”入院 诊断SLE,激素治疗有效。治疗2年后突发夜间不能平卧,伴有刺激性干咳,体力明显下降,上二楼即呼吸困难。 ECHO:左心增大,左室为著,左室舒张末内径66mm,射血分数36%,左室后壁、下壁基部、侧壁中部变薄无运动,后间隔基部运动减低;二尖瓣见中量返流束。,Case1 SLE患者冠脉病变,Case1 SLE患者冠脉病变,Case1 SLE患者冠脉病变,Case2 大动脉炎患者冠脉病变,徐XX,女,28岁 因“发作性头晕、视物模糊8年,反复胸痛2年,加重1个月”入院。 血管超声:左侧颈总、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左侧锁骨下动脉狭窄,右侧椎动脉开口处狭窄,左侧肾动脉狭窄 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 药物治疗过程中,反复胸痛伴心肌酶升高,Case2 大动脉炎患者冠脉病变,Case2 大动脉炎患者冠脉病变,Case2 大动脉炎患者冠脉病变,Case2 大动脉炎患者冠脉病变,Case2 大动脉炎患者冠脉病变,Case3 RA患者冠脉病变,47岁女性,患有严重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非ST段抬高性心梗,并发肺水肿,冠脉造影可见严重冠脉病变,左前降支闭塞、回旋支90%狭窄(图A),后降支40%狭窄、 后外侧支6070%狭窄(图B)。,诊断方法,影像学技术 无创:超声心动,运动平板试验 半有创:经胸负荷超声心动(冠脉血流储备),经食道超声 冠脉CTA,心脏核磁 介入技术:冠脉造影 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颈动脉IMT、PWV、ABI等 可能的生物标志物:ADMA,IMT的测量,正常的颈动脉内中膜,颈动脉内中膜IMT增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SLE与普通人群的IMT对比,Yiu, Tse, Mok and Lau. Nature Rev Rheumatol 2011,早发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机制探讨,传统危险因素与疾病相关因素,D. P. M. & Gabriel, S. Nat. Rev. Rheumatol. 7, 399408 (2011),对传统危险因素校正后,CAD和AS的发病率仍高于普通人群,免疫病特异危险因素,激活的补体,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自身抗体:内皮细胞抗体、抗磷脂抗体、抗ox-LDL抗体,血脂氧化-抗氧化平衡失调,循环免疫复合物,炎症反应,CRP、细胞因子、MMP-9、IL-6、ET-1,特异 危险因素,免疫病早发AS与CAD危险因素,传统危险因素与特异危险因素共同作用、互为因果,评估、治疗与预后,心血管风险评估、预测,吸烟史 家族早发心血管事件 体力活动 血脂及血糖水平 监测血压(3次/天) BMI,动脉僵硬度增加 颈动脉内膜增厚 肱踝指数 CT冠脉钙化积分,早期动脉粥样硬化预防,提高内科医师的认识 控制传统危险因素 吸烟、饮食、运动、体重、血脂、糖尿病 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 迅速控制疾病相关并发症 避免卵巢功能早期衰竭 早期发现血管病变 明确心血管疾病早期发生的预测指标 治疗干预如他汀,治疗原则,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生物制剂,戒烟 降血压 降血糖 调血脂 减轻体重,传统危险因素控制,原发病治疗,他汀的抗炎作用,短期大剂量他汀(辛伐他汀80mgQd8天)可降低难治性SLE肾病患者的蛋白尿水平,阿托伐他汀40mgQd可以有效地降低RA患者疾病活动度(DAS28),McCarey DW, et al. Lancet. 2004;363(9426):2015-21.,Abud-Mendoza C, et al. Lupus. 2003;12(8):607-11.,他汀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辛伐他汀20mgQd可以有效降低RA患者的动脉硬化程度(PWV), 同时改善内皮功能(FMD),Mki-Petj KM,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7;50(9):852-8.,他汀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延缓hsCRP升高的SLE青少年患者CIMT的进展,Ardoin SP, et al. Ann Rheum Dis. 2014;73(3):557-66.,他汀:一石二鸟的治疗,总结,合并心血管疾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目前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但是过度的炎症反应扮演了重要角色 识别高风险患者尤为重要 预防和治疗策略选择仍在探索中,他汀的作用值得重视,不同免疫病的心血管受累 (协和数据),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心脏受累,研究纳入1999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年龄18岁的SLE患者共2877例,其中男性363例,女性2514例。 对在SLE发病之后并发冠状动脉疾病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中2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SLE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疾病年龄2374岁,平均(50.712.8)岁,SLE和冠状动脉疾病发病间隔平均(8.07.1)年。男性SLE患者冠状动脉疾病发生率有高于女性的趋势2.48 (9/363)VS 0.95 (24/2514),P=0.022。,继发抗磷脂综合征(APS)患者冠状动脉疾病发生率明显增加5.76(8/139)比0.91(25/2738),P0.001。 24例患者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表现为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可见血管闭塞、狭窄、瘤样扩张和急性血栓形成,75.0(15/20)的病例为多支病变。,杨静,徐东,沈珠军,张抒扬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382-385,SLE的心脏受累,继发抗磷脂综合征(APS)患者冠状动脉疾病发生率明显增加5.76(8/139)比0.91(25/2738),P0.001。 24例患者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表现为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可见血管闭塞、狭窄、瘤样扩张和急性血栓形成,75.0(15/20)的病例为多支病变。,杨静,徐东,沈珠军,张抒扬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382-385,SLE的心脏受累,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与风湿免疫科合作 多中心横断面及前瞻性队列研究 明确中国SL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SLE心脏保护研究,横断面研究结果,P0.001,横断面研究结果,对照组及狼疮组患者baPWV随年龄增长趋势,SLE患者,对照人群,系统性硬化症 Systemic Sclerosis,系统性硬化症,总结1991-2008年PUMCH 246例SSc住院患者 心脏受累的为61例,占24.8 肺动脉高压41例 心律失常12例 心包积液9例 瓣膜关闭不全14例 冠心病4例 死亡12例,林松柏,谢洪智,系统性硬化症心脏受累61例临床分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525-527,系统性硬化症,病例对照研究: 48例SSc与46例对照组 SSc组PAD明显低于普通人群,Zeng Y, Zhang S, et al. Clin Exp Rheumatol. 2012 Mar-Apr;30(2 Suppl 71):S76-80.,P0.001,系统性硬化症,多因素分析提示SSc为下肢动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Zeng Y, Zhang S, et al. Clin Exp Rheumatol. 2012 Mar-Apr;30(2 Suppl 71):S76-80.,变应性嗜酸性肉芽肿血管炎 Churg-Strauss Syndrome,Churg-Strauss syndrome,心脏受累以心肌和心内膜受累为主 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变、心功能不全、瓣膜病变、房室传导阻滞等。 1990-2009年PUMCH住院患者, CSS 53例,其中10例出现心脏受累,1例猝死,田庄,方全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心脏受累的临床和病理表现,中华内科杂志,2010.8:684-687,干燥综合征 Sjogren Syndrome,干燥综合征,总结2004-2007年PUMCH 124例干燥综合征患者: 心包积液(20.2)其中1例出现心包填塞 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13.7) 肺动脉高压(12.9) 瓣膜关闭不全(8.0) 左心房增大(7.3) 主动脉增宽(5.6) 左心室增大(2.4) 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0.8),叶益聪,曾勇,张抒扬等,干燥综合征的心血管损害,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327-331,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Polymyositis/ Dermatomyositis,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总结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