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生态修复项目林草植被修复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灾后生态修复项目林草植被修复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灾后生态修复项目林草植被修复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灾后生态修复项目林草植被修复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灾后生态修复项目林草植被修复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项目提要1.1、项目名称广元市利州区灾后重建生态修复建设林草植被恢复项目(第一期)1.2、项目性质新建(恢复重建)1.3、项目主管部门广元市利州区林业局1.4、规划依据与原则1.4.1、规划依据1、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令第526号);2、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22号);3、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实施方案(川府发电200881号);4、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灾后重建规划组);5、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四川省林业损失专项评估报告(四川省林业厅2008年6月);6、四川汶川地震灾后生态修复重建规划(四川省林业厅2008年6月);7、省林业厅在全省地震灾后林业恢复重建培训会上的讲话8、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9、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163-2004);10、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1995);11、育苗技术规程(gb/t6001-1999);12、造林经营环境保护规程(db51/t380-2003);13、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ly5141-1999);14、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11607-2003);1.4.2、规划原则1、坚持科学规划、总体部署、依法重建、突出重点、确保急需、因地制宜,难易结合的原则;2、坚持尊重自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兼顾,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生态功能区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2、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相结合的原则;3、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造、封并举,乔、灌、草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适地适树适种源的原则,以优良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引种成功的外来树种,大力营造混交林;5、采用先进实用的营造技术和科研成果,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第一;1.5规划实施范围生态修复建设林草植被恢复项目,规划覆盖受灾区域东坝、大石、工农、河西、宝轮等17个镇办乡及国有森林管理和利州经济开发区。1.6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实施方案围绕生态修复这一核心,着力解决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完善和稳定性,使受损森林植被得到初步恢复和改善,从而达到生态功能逐步修复、生态环境逐渐改善的目标。第一期林草植被恢复:将采取人工造林的方式恢复林草植被面积27652亩总计264个小班。其中:新造27091亩,共计234个小班;补植561亩,共计30个小班。1.7建设期限项目一期工程建设期为2年,即20092010年。1.8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项目建设总投资2067.748万元。资金来源全部使用中央财政基金。工程建设按投资类型划分,直接生产费用1858.525万元,其他经费209.223万元。1.9规划方案技术线路根据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实施方案(川府发电200881号)和四川汶川地震灾后生态修复重建规划(四川省林业厅2008年6月)等文件精神的有关要求,结合全区生态环境受损情况,该实施方案按照以下技术路线进行。第一、做好生态修复实施方案编制前期准备工作。成立实施方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布置规划任务,组织规划人员,进行专项规划技术培训。第二、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深入灾区调研,以村、组为单位进行,调查清楚灾区生态环境现状、资源受损状况、存在问题,广泛征求林区群众对林草植被恢复的意见。第三、组织林业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现场勘测设计,针对受损林地的具体情况,提出林草植被恢复的技术措施。第四、科学投资估算,并落实资金来源。第五、编制项目年度实施计划和年度资金计划。第六、分析项目投资效果,论证目标实现的程度。第七、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第八、编制规划实施方案,组织评审、上报审批立项。第二章规划背景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灾害,使我区17个乡镇办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创伤,全区房屋、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均有不同程度受损,仅林业直接经济损失就达33827万元。地震灾害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省市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直接指挥下,我区各级党政部门及广大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已取得阶段性成效。2008年5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指出,“要认真做好灾后重建前期工作,统筹规划、科学评估、分步实施,抓紧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对口支援机制,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5月21日、23日、24日,温家宝总理分别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13次会议、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对灾后重建规划作了重要指示。6月9日,国务院颁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法律保障。条例指出:“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应当包括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农村建设规划、城乡住房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规划、市场服务体系规划、防灾减灾和生态修复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明确灾后恢复重建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方针。10月底,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和水利部五部委下发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特急 发改厅20082691号),界定本次生态修复实施规划范围。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地震受灾损失情况和指导灾区恢复重建,四川省委、省政府灾后迅速安排部署,先后下发文件,并派出地震灾情核查工作组到我区对灾害损失、灾区地质地理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经济集中度进行评估,为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提供了依据。按照中央提出的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总体要求,为尽快恢复我区林草植被,区林业局组织相关技术力量于2009年7月份编制了广元市利州区灾后重建生态修复建设林草植被恢复项目(第一期)实施方案(送审稿),完成了本实施方案规划设计工作。第三章灾区基本概况3.1自然地理概况3.1.1地理位置利州区位于四川省北部,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上游。东邻旺苍县,南连剑阁县、元坝区,西接青川县,北界朝天区,处于广元市腹心,为四川的北大门,是进出四川的咽喉重地,自古以来都是川陕甘三省六地(市)十八县(区)的物资集散地,素有川北金三角之美誉。地理坐标界于东经10522201060941,北纬321705324048之间。全区幅员面积153739.2公顷(国土局提供的最新利州区国土面积),辖3个乡、7个镇、10个办事处、1个国有林场和821厂。3.1.2地形地貌全区地势呈东北、西北高,中部低,形成北部中山区,中部河谷浅丘及平坝区,南部低山区的地形地貌,全区70的面积属山地地貌,西北部的黄蛟山、龙池山海拔均在1700m以上,最高点白朝乡的黄蛟山海拔1917m,最低点南部嘉陵江边的牛塞坝海拔454m。全境被嘉陵江、白龙江、清江河、南河4个水系划割为大光、艮台、黄蛟、云台、南山5个小山系。境内山峰属米仓山脉西、岷山脉东,龙门山脉东北三尾端的余脉。区境东西宽约74公里,南北长约44公里。3.1.3气候根据中国气候区划,利州区城北属秦巴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城南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二者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光热适宜,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7,生长期平均310天,无霜期共263天,年日照时数1342小时。光热资源丰富,热量集中在4至9月,能满足多种农作物生产。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698毫米,年内降雨量集中在5至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5以上,形成了冬干、春旱、夏洪、秋涝的一般现象。3.1.4河流水系境内河流均为嘉陵江水系。嘉陵江由北至南横贯全区,流程长90余公里。嘉陵江、白龙江流经境内有清江河、南河、潜溪河、羊模河等27条支流,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15条,互成格子状和羽状展布。境内河流总400多公里,河网密度0.24公里/公里2,年径流总量11.17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0364万千瓦,水力开发量8273万千瓦,已开发量5289(千瓦)92处。3.1.5森林土壤利州区境内土壤有紫色土,冲积土、山地黄壤及少量黄棕壤、黄色灰土等。低山下部及河谷浅丘平坝区分布着紫色土和冲积土,紫色土主要分布在海拔在1000m以下的低山区,母岩以紫色砂岩为主。由于基岩的影响,土壤有稳定的紫色,土壤层次不明显。质地主要为砂壤土、轻壤土、和中壤土。紫色土基岩矿物成分复杂,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较弱,故成土过程快,土壤矿物营养丰富。紫色土易流失,故一般表层土较浅薄,且土壤发育大多处于幼年阶段,常反映出母质的特征。低山中上部和中山地带为山地黄壤和棕壤,基岩为砂岩、石灰岩及少量的黄色泥岩、页岩。部面通体呈黄色,质地以中壤土和重壤土为主,有少量的砂壤土和轻壤土。化学性质呈酸性或微酸性反应,ph值一般在5.66.0左右,土层厚度一般多在40100cm,表土层多530cm左右,土壤无碳酸盐反应。3.1.6森林植被利州区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属四川东部湿润森林植被区常绿阔叶植被带。由于纬度偏北,易受寒冷气流影响,地势又较高,故热量条件不及其它盆缘植被地区,气候显得较为温凉。植被的垂直带谱结构有常绿阔叶林带、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亚高山常绿针叶林带。植被的主要特征是常绿阔叶林带的种类以能耐寒为主。在垂直带谱中,以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的分布幅度最大,而且落叶树种占了乔木层的第一层片,常绿树种屈居第二层。主要树种有:铁杉、柏木、日本落叶松、马尾松、华山松、油松、栎、栗、石栎、麻栎、栓皮栎、水青冈、桦木、野胡桃、椴树、杨树、枫杨、槭树、化香、鹅耳枥、四照花、灯台树、桤木等。下木主要有:铁仔、映山红、黄荆、马桑、火棘、胡秃子、木竹、箭竹、盐肤木、黄栌等。区域内复杂多样的生境为各种类群物种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全区基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由南向北过渡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原生的天然植被,其野生植物,且种类繁多,分布面广。其种类全区现有木本植物320种,其中乔木184种,灌木104种,藤木22种,竹类10种,草本植物255种,蕨类植物24种。高山区主要生产天麻、杜仲、川芎等名贵药材和菌类;主要林产品有油桐、生漆、核桃、木耳、棕片、茶叶、水果等。3.1.7野生动物区域内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植被类型较多,复杂多变的气候、高差悬殊的地势,给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创造了良好条件。据调查,辖区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野生哺乳动物主要有林麝、穿山甲、金猫、大灵猫、青猴、猢狲、刺猪等;鸟类主要有贝母鸡、长尾鸡、金鸡、羊角鸡、红腹锦鸡、斑鸠、啄木鸟、燕子、画眉猫头鹰等;爬行动物主要有乌龟、鳖、壁虎、黑眉锦蛇、乌梢蛇、眼镜蛇等;两栖动物主要有大鲵、蟾蜍、泽蛙、黑斑蛙、花奥蛙等;鱼类主要有四川百甲、宽口光唇鱼、鲫鱼、中华裂腹鱼、草鱼、红鳞裂腹鱼、鲢鱼、鳙鱼、花鳅、泥鳅、黄鳝、鲶鱼等。3.2经济社会概况3.2.1区划、人口利州区位于川、陕、甘三省结合部,是广元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共17个乡镇办,到2008年末,全区总人口47.25万人,其中男24.07万人,女23.18万人。非农业人口27.38万人,占总人口的57.9%,农业人口20.06万人,占总人口的42.2%。农业劳动力11.35万人,常年作物种植面积约20万公顷,能从事工副业的富余劳力较多,为各种林业经营活动提供丰富的劳力资源。利州区现在有27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26个,有回、藏、满、羌、苗、壮、白、蒙古、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散居,以回族较多。3.2.2国民经济概况2008年,利州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9.03亿元,财政收入1.49亿元,社会(区本级)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6.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340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49元。区本级工业总产值实现34.7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到16家,实现销售收入1.86亿元,完成增加值5212万元。引进和建设了伟华纺织、四川上炭、瑞峰模具、亿通不锈钢纤微丝等一批工业项目,初步形成矿冶、建材、轻纺、能源、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重点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初步建成10万亩无公害蔬菜、锐昌生态农业科技开发园种猪和龙潭30万头仔猪、白龙湖1万吨无公害珍稀鱼类养殖、1.1万亩岩桂和3.6万亩油橄榄种植基地。大石、龙潭被列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乡镇。培育市、区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建立农村专业协会45家。发展种养大户2134户,将连抓五年,使全区种养大户达到10000户。新村建设连续3年名列全市第一。第三产业健康发展。旅游经济特别是“农家乐”、假日旅游快速发展。3.2.3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状况利州区处于广元市中心位置,近可辐射广元周边县区以及巴中、南充、汉中、陇南,远可连接西安、兰州、重庆、成都,是连接大西南、大西北两大片区的战略要地。宝成铁路由东北至西南纵穿全境,境内长度达65公里,车站5处。国道108线、212线纵横其境,国道108线由东北至西南纵穿全境,国道212线由西北向东南横穿全境。广旺铁路由西向东横贯全境,境内长度30公里,车站两处。全区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的村组都有公路或机耕道贯通,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组组通公路。嘉陵江、白龙江两大水系在利州区境内通航里程长达86公里。广元机场已于2000年建成通航。随着宝成复线、成广高速的建成和兰渝铁路、兰渝高速、川陕高速公路的即将开工建设,广元的交通优势将更加突出。兰渝铁路、兰渝高速的建成,将使广元成为四川唯一拥有铁路与高速公路双x线的地级市。全区乡镇通程控电话率达到100%,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区城乡。第四章林业与生态环境受灾情况及特点“5.12”汶川大地震是建国以来我国最大的一次地震,破坏强度高,波及范围广,灾害损失大,历史罕见。由于利州区距“512”汶川大地震震中仅300公里,加之地形对地震破坏的放大作用,导致我区境内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频发,受害十分严重,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巨大,交通、电力、通讯、水利等生命线工程遭受严重破坏,工农业生产受灾严重。地震对我区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的同时,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导致灾区区域内生态平衡被破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损严重,给当地乃至嘉陵江流域下游的生态安全带来巨大威胁。4.1林业与生态环境受灾情况地震灾害给全区森林生态系统和林业基础设施,林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毁坏和较大的经济损失。据调查统计,林业系统直接经济损失33827万元。其中:毁坏林地林木等生态资源面积3.4121万亩。占全区林地总面积的2.2%。损失森林面积1.324万立方米。森林和林地直接经济损失8530.25万元。毁坏林木种苗基地、采种基地、母树林、种子园3050亩,直接经济损失599万元。林区公路451公里,防火通道32公里,水电通讯线路供水管道102.9公里,各类生产生活用房、公共用房1.3938万平方米,职工住房5.7377万平方米等林区生产生活设施,直接经济损失24435.75万元。其它经济损失262万元。利州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也是全省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的重点实施区,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地震灾害使生林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直接影响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受地震影响,灾区地貌部分形态破碎,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次生灾害。对林木、林地、林区基础设施构成持续的破坏,对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构成严重威胁。地震对林业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直接影响林区职工群众收入,也使林业管理能力削弱,严重影响林区正常工作的有序开展。4.2灾情特点汶川地震灾害和大量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给我区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4.2.1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灾害发生嘉陵江流域独有的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富集区,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土保持区,也是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实施区,是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生态服务功能十分突出,生态保护价值巨大。灾害和频繁发生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使林草植被、野生动物栖息地等严重受损,局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下降,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水源涵养能力下降,生态系统功能衰退,区域生态状况急剧恶化。4.2.2加剧了对珍稀物种濒危程度和对自然保护区的威胁灾区位于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是珍稀动植物重要栖息地和自然保护区密集分布区。灾害直接造成野生动植物的重大损伤和毁坏,生物链结构改变,有的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同时,灾害形成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导致区域生态系统的连通性显著降低,加剧对珍稀动物栖息地的隔离,局部被隔离的种群由于不能进行有效基因交流,形成“生殖孤岛”。4.2.3引发的次生灾害对生态系统的持续影响不容忽视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频繁,具有危害广、周期长的特点,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构成持续的破坏。发生的次生灾害导致山区形成的松散堆积废弃物进入河道和供水水源地,许多河流堵塞、减水、脱水、断流,水质污染风险进一步加大。由于灾区林木损毁严重,林下可燃物载量骤增,远远超过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可燃物的临界线,加上森林防火设施损毁,大大增加了森林火灾隐患,火险等级处于最为严峻的时期。由于受灾林木树势衰落,林木抗病能力降低,潜在的病虫害、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防控形势严峻。灾区化工、制造、冶炼等行业的部分企业由于破坏严重,可能释放出剧毒、高腐蚀性的危险化学物质,从而造成新的环境风险。以上因素都严重威胁着灾区生态健康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4.2.4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损毁特别严重长期以来,我区林区多分布在偏远山区,由于房屋、交通、供电、供水等基础条件较差,山区办公用房、职工住房以及管护用房年久失修,抗灾设防能力差,难以抗击地震破坏。受灾林区基层单位丧失了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环保设施的破坏使受灾区环境监管存在失控的风险,一些企业的治污设施丧失处理能力,加之区域的治污设施大量受损,增加了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性。地震造成灾区水土保持设施严重损毁,山洪灾害爆发的危险性增加;同时,地震形成的许多堰塞湖并没有最终排险,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第五章灾后生态环境分析与评价生态环境是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汶川地震在我区受灾区域引起了一系列地质灾害,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直接表现为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水土流失等。同时,地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间接性、潜在性和长期性的特点,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会时间的延续和其它诱发因素(如降雨)的发生而加重和扩大,从而对区域生态功能造成多方位的巨大影响,其结果将导致各种生态系统对人类服务的价值降低。5.1对森林生态的影响我区是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区,也是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实施区,森林面积大、蓄积量高,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对维护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生态安全和整个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512”汶川特大地震致使全区受毁坏林地林木等生态资源面积3.4121万亩。占全区林地总面积的2.2%。损失森林蓄积1.324万立方米。森林和林地直接经济损失8530.25万元。毁坏林木种苗基地、采种基地、母树林、种子园3050亩,直接经济损失599万元。相应的一些生态监测设施设备和森林防火设施设备。地震使灾区林木、林地破坏严重,使林分结构破坏,局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下降,直接影响灾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服务价值。5.2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汶川地震对区域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大,不仅直接使一些珍稀动植物瞬间伤亡,而且造成区域内植被大量破坏、地貌分割,野生动物栖息地毁损,廊道区域损伤,形成大量“岛屿式”斑块,造成生境隔离,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大隐患,如不治理,最终也将导致生物量减少,生物的多样性降低。本次地震造成大量的林地因受损而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对于在该环境内栖息的各类生物造成威胁。植被破坏后,部分地带会形成荒芜的迹地,导致该区域内的部分动植物生境将丧失,威胁当地动植物特别是珍稀动植物资源的生存和生长。5.3对农田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地震农田及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主要有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使得农田周边生态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削弱了水土保持能力,降低了农田肥力。5.4生态修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以上灾区生态环境各方面受损现状和分析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结论,汶川地震利州灾区生态环境受损严重,生态修复势在必行,从所处生态区位来说,其必要性和紧迫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5.4.1是维护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需要规划区属于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生态的水源区,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其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对长江流域和全国水资源的保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本次地震灾害中我区受破坏最为严重的地区。这一区域地质结构复杂,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汶川地震对我区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破坏巨大,引发的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造成该区大量的森林与农田周边环境受损,大面积植被被推移埋压、破坏,大量滑坡、崩塌物质在沟谷堆积,不仅改变了区内泥沙补给条件,加大了面状侵蚀程度,加剧了水土流失,而且对河流水环境安全,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影响深远。这种因地质灾害导致的突发性受损,造成生态环境局部损失严重,受损后系统自我恢复困难。因此,尽快采取有力措施,促使这一区域生态系统恢复良性循环,充分发挥流域生态安全屏障作用,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5.4.2是保护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需要我区是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生态关键区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重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不仅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条件,而且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核心和物质基础。我区地震重灾区处于这一关键区,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环境最为敏感的地区。地震造成区域内植被大量破坏、地貌分割,野生动物栖息地毁损,廊道区域损伤,区域生态系统景观的连通性显著降低,景观破碎程度显著增加,形成大量“岛屿式”斑块,造成了严重的生境隔离,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大隐患。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地震造成的生态破坏,加快震后生态系统修复刻不容缓。5.4.3是实现生态良好、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众所周知,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防止地质灾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震灾害发生在我区森林生态系统良好、生态区位极为重要嘉陵江流域及白龙江一级支流、生态十分脆弱。灾区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生态服务功能十分突出,生态保护价值巨大。地震造成了大量山体松动、滑坡、崩塌、泥石流和河道淤积,林草植被等严重受损,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干扰和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极大地削弱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生态状况恶化和倒退,给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进一步保护好灾区现有森林植被,重建和恢复灾区森林生态系统,对维护三峡水库安全,确保长江上游流域和我国国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5.4.4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民生的需要受灾区是我区重要的集体林区和国有林密集分布区,大部分森林是当地林农和林业职工赖以生存和发展之本。许多林农在实施退耕还林和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不惜投入大量资金甚至借贷营造经济林和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由于林木损失惨重,导致其收入大幅下降,部分林农因灾致贫;一些国有林区由于森林受损,开展生态旅游等收入来源被切断,使这些本来就十分困难的林场及职工雪上加霜。而且由于林木受损,以及种苗、防火、病虫害等设施毁损,林业生产保护能力降低,不仅使灾区林农当年的收入大幅度减少,还将影响到林农今后35年的收入,农民再生产投入能力降低,直接对我区民生问题产生不利影响。综上所述,灾后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事关民生、事关安定、事关社会。在我国当前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下,为保证到2010年实现胡锦涛总书记在apec会议上承诺的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及我国确定的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切实保障全区广大灾区农民切身利益,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必须及时恢复重建森林、做好灾区环境治理,保障国民经济及各项改革发展的稳步推进。因此,我区开展灾后生态修复非常必要,十分紧迫。第六章指导思想、原则、目标6.1指导思想坚持突出重点、确保急需、难易结合,统筹兼顾,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生态功能区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坚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以自然修复为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全面恢复林草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重要生态环境功能,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6.2基本原则6.2.1统筹规划、科学重建。充分认识生态恢复与重建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立足当前,着眼可持续发展,适度超前考虑,统筹安排,遵循植被演替规律,采取封山育林和人工促进自然恢复的技术路线,主要依靠自然力实现恢复重建。6.2.2、因地制宜、分步实施。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合理确定植被等恢复重建模式和优先领域,做到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恢复重建。6.2.3、调整结构、优化功能。坚持恢复重建与发展提高相结合、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恢复重建与区域农村发展、经济建设相结合。植被恢复以选择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草种为主,优化树种结构,确保森林植被和生态修复高质量、高效益。6.2.4、科学论证,遵循程序。认真贯彻国家灾后重建及生态环境建设的方针政策,将规划具体落实到项目上,既要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和项目管理规定,进行严密的科学论证,同时充分征求和吸收有关方面的意见,确保规划的质量和实施的效果。6.3、建设目标用2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全区森林植被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主体工程,使水土流失得到一定控制。重建结构稳定、效益显著、质量优良的森林生态系统,达到生态功能逐步修复、生态环境改善的目标。积极消除威胁生态环境隐患,保护灾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七章建设内容与任务71总体布局 根据项目实施原则,一期工程建设分布在利州区东坝、大石、工农、河西、宝轮等17个镇办乡及国有森林管理所。通过人工造林实施林草植被恢复面积共计27652亩264个小班。其中:新造27091亩,234个小班;补植561亩,30个小班。(详见小班一览表)。7.2建设内容与任务我区林草植被恢复人工造林,设计面积27652亩,其中2009年度实施25001亩,2010年度实施2651亩。该项目建设期为2年,即20092010年(详见后分项目年度安排规模附表) 7.3建设工程规划7.3.1工程建设的技术线路和模式充分考虑地震造成的滑坡、崩塌等各种破坏类型,以及森林恢复的立地条件特点,采用先恢复、后提高的原则,循序渐进地推进。在恢复方式上优先考虑人工造林模式,增加植被覆盖度。对稳定性较差的滑坡体等地段,植被恢复较难,应采取爆破、土方铺填等工程措施,实施人工植树。7.3.2林种设计根据灾区自然条件和林地破坏情况以及农民生产现状,在林种安排上,须以公益林为主,特殊地段结合我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生态经济林,恢复发展区域农村发经济,以逐步实现生态改善和灾区群众尽快增收致富的目标。设计林种比例详见下表。第一期林草植被恢复林种结构比例规划表 单位:亩林种项目合计公益林工业原料林生态经济林面积%面积%面积%面积%规划面积2765210017486.3405914.72184579.07.3.3造林模型设计根据我区在“5.12”地震中造成的不同立地条件划分了9个立地类型(详见立地类型表),共编制了7个造林模型。其中:新造林林地按不同地类不同树种编制了6个造林模型。补植地块编制了1个造林模型。具体为:核桃、油橄榄、枇杷生态经济兼容林(耕地模型1);马尾松(藏柏)、桤木、杨树混交林(采伐迹地模型2);马尾松(藏柏)、桤木、杨树混交林(难利用地模型5);日本落叶松、桦木、杉木、杨树混交林(模型3);杨树纯林(模型4);马尾松(藏柏)、桤木混交林(未成林造林地模型6)洋槐、水麻栎混交林(宜林地模型7)(详见后附表)。适应立地类型:山地黄壤、紫色土。立地条件:海拔600-1500m,土壤质地类型为中壤,土层厚度超过40cm(详见附表5)。7.3.4造林树种设计在树种选择上优先考虑抗逆性强的树种,特别要注重优良乡土树种的使用,根据生态修复建设目标及要求的需要,本着适地适树、速生丰产、有利于培育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经济双赢的原则,造林小班设计为针阔混交或阔阔混交或纯林,针叶树种设计为马尾松、杉木、日本落叶松、柏木;阔叶树种为核桃、杨树、桤木、枇杷(大五星)等,混交比例为5:5,少量适宜地块设计为纯林。对局部造林难度大,条件差的,则需另作专项技术处理。模型1和模型5按纯林栽植,株行距4*5米;模型2为混交林,株行距2*2米,品字型配置,混交比例5:5;模型3为混交林,株行距2*2米,品字型配置,混交比例5:5;模型4按纯林栽植,株行距2*3米;模型6为混交林,株行距2*2米,品字型配置,混交比例5:5,模型7为混交林,株行距2*2米,品字型配置,混交比例7:3(详见附表12、13、14)7.3.5种苗规划完成生态修复一期工程林草植被恢复造林需苗木173.5939万株,其中:核桃需嫁接苗72.0885万株, 107、108杨树8.2639万株,杉木11.3618万株,桤木15.1368万株,马尾松24.8895万株,日本落叶松16.1932万株,桦木22.7329万株,藏柏0.6255万株(详见种苗需求量表)。马尾松、藏柏均为国家级以上营养袋苗木,其它树种均为国家级以上标准的裸根苗。本项目所需苗木均采用政府采购制。广元市利州区生态修复建设项目林草植被恢复分树种、分年度、分面积种苗需求量表单位:亩、株单位树种类别合计2009年2010年 造林面积需苗量造林面积需苗量(含补植)造林面积需苗量(含补植)利州区合计276521735939 250011303076 2651432864 核桃2184572088521845720885杨树744.582639.5744.582640 杉木618.5113618.45618.5113618 桤木824151368.8536 98371 288.552997 马尾松1350.9248895.131062.4 195898 288.552997 水麻柳29.4700029.47000 洋槐35.6689935.66899 女贞559118559118 落叶松881.5161931.55704.0 129325 177.532607 桦木1237.5227328.75704.0 129325 533.598004 藏柏30.1625530.1 6255 7.3.6林草植被恢复造林技术措施(1)整地时间及规格:a、常规整地:2009年春、夏、秋季,2010年春、秋季整地,根据立地条件,采用穴状整地的方式,其规格为80cm80cm60cm(模型1、4、5);40cm*40cm*30cm(模型2、3、6),整地时生土作梗,熟土回填。b、爆破整地:对造林难度大,条件差的难造林地和岩石裸露地于2009春、夏季采用爆破整地,爆破后运出石块,让部分生土风化,栽植前客土回填。经调查统计需爆破整地面积982亩,涉及40个小班。预计需爆破打窝163994个。整地规格40cm*40cm*30cm(模型2)。(2)栽植:春秋栽植,苗木出土后及时栽植。植前用abt生根粉泥浆沾根,埋土时深送高提(避免窝根),扶正、浇水、踏实。用于栽植、补植造林的苗木质量等级必须符合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规定的、级苗木标准(详见后附表)。裸根苗造林:做到苗正根伸,分层复土,分层压实,使苗木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栽植深度一般比原根痕深1-3厘米,填土时先用湿润的表土埋根,当埋土至2/3左右时,把苗木略向上提,使苗根顺畅,然后踏实,最后覆盖上一层松土,达到“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技术要求。营养袋苗造林:剪平去掉营养袋,用于托营养团轻放植苗穴中,分层复土,在营养团周围压实。(3)幼抚:造林后连续幼抚3年和施肥,第一年2次,以后每年1次,除草除萌。造林后要及时加强管护,制定管护措施,落实管护人员和责任,防止牛羊践踏和人为破坏,同时,要搞好宣传,加强群众思想教育、组织护林机构、发动群众封山育林,巩固造林成果,确保造一片,活一片,成林一片。及时中耕松土,不伤及幼树。(4)补植:造林后对死亡、缺窝的,应于次年合适的造林季节及时进行补植补造。7.4环境保护规划7.4.1工程实施区生态环境现状地震后产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导致区域生态系统景观连通性显著降低,景观的破碎程度显著增加,原有生态系统被进一步分割、隔离。这将十分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发展,特别是形成了一些“岛屿式”斑块,可能产生的孤岛效应,濒危动植物的濒危程度会被进一步突显。同时,地震后导致区域生态系统的破碎程度加剧,其生态系统多样性发展形式则更加严峻。从地震前后的变化来看,区域以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山地灌丛生态系统破坏尤为突出。7.4.2项目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项目建设能有效增加项目区森林植被,除对项目区产生绿化、美化作用外,对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质量也有重要作用。项目建设本身也是一项生态工程,但部分生产环节如处理不当,也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林地清理、整地、抚育等活动,将不同程度的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会引起水土流失。化肥、农药施用不当,将会导致环境污染。如引进苗木检疫环节失误,将可能引起病虫害传播,造成新的病虫害的发生。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如施工整地不当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等)。7.4.3环境保护措施为尽量减轻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采取以下主要防止措施:水土和土壤肥力保持措施。执行四川省造林经营环境保护规程,分坡度级确定恰当的整地方式,不在雨季清林整地,沿等高线整地,“品”字型栽植,坡长超过50m的造林地,分段开挖排水沟,并沿等高线设置植被保留带或种生物绿篱,尽可能减少新的水土流失;在幼林、成林抚育过程中,尽量减轻对林地植被和地表的破坏。提倡使用有机肥,尽量不使用化肥,避免地表撒施,尽量采用低毒、残留期短的农药和生物制剂,既保障林木生长,也减少化肥农药污染。林内的枯枝落叶要加以保护,不得采收,发挥持水功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严格种苗检疫制度,减少病虫传播机会。认真执行种苗“一签两证”制度,确保良种壮苗,上山造林,防止病虫害传入。7.4.4项目实施对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小,只要环境保护措施在设计、施工、运营各期得到落实,可以消除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或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工程建设及运营带来的影响是区域自然环境体系可以承受的。第八章实施步骤和进度安排建设进度应结合项目区实际、建设内容的紧迫性及难易程度、建设规模的大小来安排。建设期限为2年(20092010年)。8.1.2009年主要建设内容森林植被恢复-人工植苗造林(包括重造)25001亩,年度投资为1926.722万元。8.2、2010年主要建设内容森林植被恢复-人工植苗造林(包括重造)2651亩,年度投资为141.026万元。8.3、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根据国家项目建设程序,本项目建设中主要步骤涉及以下内容:规划编制与审批、实施方案设计、招投标、工程监理、项目验收、竣工验收和项目后期评估等,按照规划建设年限,各项内容实施进度计划(见表8-3)利州区地震灾后生态修复规划林草植被恢复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序号 年度项目 2009年2010年1实施方案编制与评审 7月2实施方案立项与审批8月3招投标9月中旬4前期准备9月底1月5整地打窝(包括爆破整地)10月中旬2月6植苗造林10-11月3-4月7工程监理8项目验收12月9月9项目(管)维护10竣工验收2010年9月2011年6月11项目后期评估8.4年投资进度安排按照先急后缓,量力而行的原则安排林草植被恢复第一期人工造林建设任务,并确定年投资进度,具体为:2009年投资为1926.722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38.5 %;2010年投资为141.026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2.8%第九章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9.1概算指标编制原则及依据9.1.1编制原则一期工程投资概算采用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指标”的制定是根据实际操作中的概算指标,并分别不同林种和不同整地规格制定,按2009年价格计算编制。指标包括直接生产费用和其它生产费用两部分。直接生产费用包括林地清理、整地打窝(含爆破)、种苗、栽植、补植、工程措施、病虫防治、幼抚和管护。其它生产费用包括规划设计、检查验收、招投标、工程监理和预备费用。9.1.2编制依据(1)林业局总体设计工程概算编制办法lbd-87;(2)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3)林业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方法;(4)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林业厅关于转发财政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川财投2007281号)(5)爆破炸材料报价单(6)市场询价及地震灾害四川林业损失评估报告和四川灾区道路交通条件等实际情况确定估算依据。9.2投资概算利州区生态修复项目建设任务人工造林27652亩,总投资概算2067.748万元,按造林费用划分:直接费用1858.525万元,其它间接费用209.223万元(详见投资规模分年度汇总表)。93资金筹措利州区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建设总投资2067.748万元全部来源于中央财政基金投资。9.3.1工程建设费用构成情况项目建设总投资2067.748万元。其中:直接费用1858.525万元,其它间接费用209.223万元人工新造林投资2039.709万元。未成林造林地补植投资28.039万元。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本项目工程建设预算其他费用209.223万元。勘察设计费75.960万元。工程建设管理费30.030万元。工程咨询、监理、招投标、检查验收等其他费用103.223万元。第十章建设效益评价10.1生态效益生态效益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人类的保证人类生活质量的功能。生态修复重建的生态效益是使生态系统恢复或具备更加完善服务功能。10.1.1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森林覆盖率。通过项目建设,可恢复森林面积27652亩,项目区森林覆盖率将提高0.6个百分点,森林健康水平和质量将会进一步提高,区域地震次生灾害将得到进一步控制10.1.2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最重要的生态价值之一,也是完善系统功能、保护生态平衡和系统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利州区灾后生态恢复重建项目第一期完成后,可恢复重建林地27652亩,将有效地促进灾区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发展,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10.1.3涵养水源涵养水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主要表现在植物具有截留降水、减少蒸腾、增强土壤水分下渗、抑制蒸发、调节地表径流、改变积雪融雪状况等功能,这些功能使陆地生态系统对河川径流产生重要的调蓄作用,直接影响河流的水文情势。我区地处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重要区域,生态系统肩负着涵养水源的重任。地震灾害造成的破坏使水源涵养区侵蚀面加大、河流补给受损,河流水环境安全受到影响。通过项目实施,恢复森林面积27652亩,对区域内饮用水源污染进行防治,不仅保证了灾区群众的饮用水安全,而且每年水源涵养量近200万m3。10.1.4水土保持地震造成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对植被的破坏,加剧了区域水土流失。项目实施恢复重建森林并对受损或破坏的水土保持设施进行维修或重建,可有效防治灾区水土流失。10.1.5其它环境效益生态恢复重建的其它环境效益主要表现在有害生物控制、吸收污染物,阻滞粉尘、净化空气,净化水源,降低噪音等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还可以提高景观休闲功能等10.2经济效益灾后生态系统恢复的最终目标是恢复并维持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直接经济价值来自于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生态系统产品以及服务价值。项目实施后,灾区可增加林木面积27652亩,生长到成熟林后预计可增加森林蓄积55.68万立方米,产生经济效益1.67亿元,一期工程生态经济型林营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