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物理习题解答.ppt_第1页
原子核物理习题解答.ppt_第2页
原子核物理习题解答.ppt_第3页
原子核物理习题解答.ppt_第4页
原子核物理习题解答.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实验测得某元素的特征K 线的能量为7.88 keV,试求该元素的原子序数Z 。,又,所以,1-2 用均匀磁场质谱仪,测量某一单电荷正离子,先在电势差为1000V的电场中加速。然后在0.1T的磁场中偏转,测得离子轨道的曲率半径为0.182m。试求(a)离子速度,(b)离子质量,(c)离子质量数。,解:(a),(b),(c),1-3 质子通过1.3106 V的电势差后,在0.6 T的均匀磁场中偏转,如果让4He核通过2.6106 V的电势差后,在均匀磁场中偏转与以上质子具有相同的轨道,问磁场应为多少T?,已知:,带入上式得,1-4 计算下列各核的半径: 设r0 = 1.45 fm。,则,1-5 实验测得241Am和243Am的原子光谱的超精细结构由六条谱线组成,已知相应原子能级的电子总角动量大于核的自旋,试求241Am和243Am核的自旋。,所以F 有2I +1个值,即 2I +1 = 6 所以 I = 5/2,1-6 试求半径为 核的1/3的稳定核。,所以,该稳定核为 。,1-11、核磁共振时原子核吸收磁场的能量引起能级间跃迁,这种跃迁时核能级间的跃迁吗?为什么? 答:不是。在磁场中,由于核磁矩具有不同的取向,原来的一个能级将分裂成2I1个子能级。根据选择定则 ,原子核在两相邻子能级间跃迁。,2-1 已知224Ra的半衰期为3.66 d,问一天和十天分别衰变了多少份额?若开始有1 g,问一天和十天中分别衰变掉多少原子?,1)衰变份额:,剩余核数:,衰变掉的核数:,2)衰变原子数:,2-2 已知 222Rn 的半衰期3.824 d,问1 Ci和103 Bq的 222Rn 的质量分别是多少?,A = 1 Ci = 3.7 104 Bq 时,算得 m = 6.505 10 12 g。 A = 103 Bq 时,算得 m = 1.758 1013 g。,2-3 已知 210Po 的半衰期138.4 d,问1 g的210Po,其放射性活度为多少Bq?,2-4 用加速氘轰击55Mn来生成56Mn,56Mn的产生率为5108 s1,已知56Mn的半衰期为2.579 h,试求轰击10 h后56Mn的放射性活度。,2-5 用中子束照射197Au来生成198Au,已知197Au的半衰期2.696 d,问照射多久才能达到饱和放射性活度的95%?,要使,算得 t = 11.652 d,2-6 实验测得纯235U样品的放射性比度为80.0 Bq/mg,试求235U的半衰期。,代入数据得,2-8 假设地球刚形成时, 235U和 238U 的相对丰度 为1:2,试求地球年龄。,解: 已知,解得,2-9 经测定一出土古尸的14C的相对含量为现代人的80%,求该古人的死亡年代。,又 已知,所以,或者,2-10 已知人体的碳含量为18.25%,问体重为63 kg的人体相当于活度为多少贝克勒尔和微居里的放射源。,解:12C与14C含量比为 1:1.21012 ,所以,2-11 某一长毛象肌肉样品0.9 mg,用超灵敏质谱计测量189 min,得到14C/12C的原子比值6.9810-14(7%),试问长毛象已死了多少年?若用放射性测量,达到与上法相同精度(7%),至少要测量多长时间?,(1)14C的衰减服从指数规律,又,则,,代入上式,得:,(2)若用放射性测量,要达到7%的精度,则需测量的计数,又 0.9 mg样品中14C的放射性活度为,则所需测量时间,2-12 试由质量过剩求出下列核素的结合能和比结合能:2H,40Ca,197Au和252Cf。,2-14 130Te可以经双 衰变生成130Xe,试计算此两核素基态的能量差。,解:此题意即求此双 衰变过程的衰变能,则,2-15 试估算一下,1 kg 235U吸收中子完全发生裂变可释放多大能量(单位用MeV)?相当于多少吨煤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每吨煤燃烧所放出的能量是3.41010 J)?,解: 1 kg 235U的裂变能:,相当于煤:,2-16 从13C 核中取出一个中子或质子,各需多少能量?,解:取一个中子,取一个质子,2-18 试由 稳定线的(2.7-1)式分别确定57Ni和140Xe 经 衰变生成的 稳定性核素,并分别写出它们的 衰变链。,A = 57 时, Z = 26 稳定,A = 140 时, Z = 58.4,2.20.任何递次衰变系列,在时间足够长以后,将按什么规律衰变? 对于任何递次衰变系列,不管各放射体的衰变常量之间的相互 关系如何,其中必有一最小者,即半衰期最长者,则在时间足 够长以后,整个衰变系列只剩下半衰期最长的及其后面的放射 体,它们均按最长半衰期的简单指数规律衰减。 2.21.为什么在三个天然放射系中没有见到+放射性和EC放射性? 由于只有稳定线右下部的核素即缺中子核素具有+放射性和EC放射性。而三大天然放射系的母体都是具有稳定性的核,有放射性,衰变后质子数和中子数都减少2,而具有稳定性核素的中质比随着质量数增加而增加,因而三大天然放射系中的核素不会有缺中子核,因而在三个天然放射系中没有见到+放射性和EC放射性。,5-1 实验测得210Po的粒子能量为5301 keV,试求其衰变能。,作业,5.3 、 衰变到 ,有两组粒子,其能量分别为E(0)6621KeV,E(1)6274KeV。前者相应为母核基态衰变至子核基态,后者相应为母核基态衰变到子核激发态。试求子核激发态的能量,并画出衰变纲图。 解:,作业,亦可以这样直接计算,5.4 、 衰变至 ,已知粒子的动能为E5.988MeV。试计算反冲核214Pb的动能,并求出衰变能Ed。 解:,作业,5-4 218Po衰变至214Pb,已知粒子的动能Ek 为5.988 MeV,试计算反冲核214Pb的动能,并求出衰变能Ed。,5.5、一块质量为0.5kg的核燃料纯239Pu,试计算这块核燃料存放时由于衰变放出的功率为多少瓦?(T1/224110a,E()5156.59KeV) 解: 代入数据可求得:,作业,代入数据计算:,6-1 计算3H 3He的谱的最大能量Em。,作业,6-2 47V 既可产生+ 衰变,也可产生K 俘获,已知+ 的最大能量为1.89 MeV,试求K俘获过程放出的中微子的能量E 。,作业,6-4 设标状下的2.57 cm3 的氚气(T1/2 = 12.33 a )样品中,发现每小时放出0.80 J的热,试求:(a)衰变率D;(b) 粒子的平均能量 ,(c) 与谱的最大能量Em之比。,(a) 衰变率即放射性活度。故,作业,(b),(c) 由题6-1,则,6-5 的衰变能Ed =0.87 MeV,试求7Li 的反冲能 ER。,注意:严格地讲 m A,作业,6-6 32P的粒子最大能量Em = 1.71 MeV,计算放出粒子时核的最大反冲能ERe和发射中微子时核的最大反冲能ER。,放出粒子须考虑相对论效应,由(6.2-2)式,由(6.2-7)式,作业,6-7 放射源 74As 有: (a) 两组 电子,其最大能量和分支比为0.69 MeV,16% 和 1.36 MeV,16%,后者为相应至 74Se 基态之衰变;(b) 两组 电子,其最大能量和分支比为0.92 MeV,25% 和 1.53 MeV,2.8%,后者为相应至 74Ge 基态之衰变;(c) 两组单能中微子: 1.93 MeV,38% 和 2.54 MeV,2.2%。试作出 74As 的衰变纲图,并求该放射源所放出的 射线的能量。,忽略反冲能,0,0,0.61,0.67,作业,6-10 对于 ,查表得 ,并已知子核的能级特性为0+。试求 log fT1/2 值,并以此判断母核的能级特性。,为容许跃迁。其选择定则为,故母核的自旋、宇称可能为 0+ 或 1+。,6-12 已知 15N的结合能为115.49 MeV,15O的 衰变能为1.73 MeV,中子的 衰变能为0.78 MeV,试求15O的结合能。,作业,作业,7-1 原子核69Zn处于能量为436 keV的同核异能态时,试求放射 光子后的反冲能ER 和放射内转换电子后的反冲能ERe 。若69Zn处于高激发态,可能发射中子,试求发射能量为436 keV的中子后的反冲能ERn 。,7-2 试计算 1 g 重的 137Cs 每秒放出多少个 光子(已知137Cs 的半衰期为30.07 a, 衰变至子核激发态的分支比为93%,子核 跃迁的内转换系数分别为 ),(6.1-4),(6.1-5),7-3,7-4,0+,2+,1+,E2,7-5,E1,E1,E4,8-1,1p3/2,1d3/2,1f7/2,1f7/2,1g9/2,2p3/2,1g9/2,2f7/2,2d3/2,8-2,查P197图8-7知,87Y基态的自旋宇称为1/2- 同质异能态的自旋宇称为9/2+ 则其同质异能跃迁的 I = 4, = 1,为M4(E5)跃迁,又由公式(7.2-8)可解出 M(4) 经内转换系数后,可估算出半衰期。,8-3 根据壳模型判断下列跃迁的级次:,(1),(2),(3),(4),1d3/2 1d3/2,I = 0; = +1,为容许跃迁。,2p1/2 2d5/2,I = 2; = 1,为唯一型一级禁戒跃迁。,1g9/2 2d5/2,I = 2; = +1,为二级禁戒跃迁。,2f7/2 1g7/2,I = 0; = 1,为一级禁戒跃迁。,8-5,这是奇A核,且,可见,这是以 K=5/2 为带头的转动带能级。 所以,第一、二激发态的 I 依次为: 7/2 , 9/2, 跃迁级次如右图:,0,78.7,179.5,E2,M1(E2),M1(E2),8-6,这是以 K=3/2 为带头的转动带能级。,9-1 试求 的反应能Q和阈能Eth。,9-2 试求中子与16O、17O核作用时发生(n,2n)反应的阈能E1和E2,并解释两个阈能值的巨大差别。,则,原因: 16O为幻数核,结合紧,不易发生核反应,故阈能大。,9-4 210Po,又由Q方程,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