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监测与应急控制.ppt_第1页
登革热监测与应急控制.ppt_第2页
登革热监测与应急控制.ppt_第3页
登革热监测与应急控制.ppt_第4页
登革热监测与应急控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革热监测及应急控制,主要内容,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 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是我国传染病法规 定的乙类传染病。,一、疫情概况,登革病毒,型,型,型,型,登革病毒型夏威夷株,登革病毒型新几内亚株,登革病毒型H87株,登革病毒型H241株,血清分型,登革病毒,DENV-1分5型:型即美洲、非洲、东南亚株;型即斯里兰卡株;型即日本株;型即东南亚、南太平洋、澳大利亚、墨西哥株;型即中国台湾、泰国株,DENV-2分5型:型即加勒比、南太平洋、中美洲及拉丁美洲株;型即亚洲及西太平洋株;型即亚洲及加勒比株;型即亚非地区株;型即非洲株,DENV-4分2型:型即菲律宾、泰国和斯里兰卡株;型即印度尼西亚、塔希提岛、加勒比群岛及中南美洲毒株,DENV-3分4型:型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南太平洋株;型即泰国株;型即斯里兰卡、印度、非洲、萨摩亚群岛株;型即波多黎各、塔希提岛1965株,基因分型,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在流行期间,隐性感染者的数量可达全体人群的1/3,可能是最重要的传染源,流行病学,人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并非人人发病。 由于对不同型别毒株感染无交叉免疫力,因此可以发生二次感染。 感染一种病毒型产生的免疫对同型病毒免疫力可持续14年,而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则短。,人群易感性,全球流行概况,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南亚地区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流行较为严重,大部分国家全年均有病例,流行高峰往往与雨季相一致。 登革病毒-型所引起的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均有流行,流行过程中有三种或四种血清型同时存在而成为地方流行区。,亚洲流行概况,泰国最早在1958年发现登革热,1963-1992年共报告登革出血热632206例,死亡8336例;2002年近20万人发病,2003年发病62767例,2004年发病39367例,2007年发病超过32000例,死亡33例。,越南1960年发病200万人,1991年发病111368例,死亡445例,1997年发病108000例,死亡245例,2003年发病35853例,2004年发病60000例,2006年发病数超过77800例,68例死亡,2007年发病90749例,78例死亡。,印度尼西亚1968-1990年共报告登革出血热122911例,死亡5122例,有四次较大流行,其中1983-1989年连续流行,发病63038例。2003年发病51934例,2004年发病78690例,2006年发病106425例。,报告发病数(例),1991-2008年全国登革热报告发病数,黄点表示1990-2007年登革热流行或暴发的地区,绿点表示1928-1989年 登革热流行或暴发的地区,中国白蚊伊蚊地理分布(2006),二、监测,病例发现与报告 个案调查 血清学诊断 对象: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 内容:早期血清:IgM 双份血清: IgG 病原学监测:急性期血清 对象:临床诊断、疑似病例 内容: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序列测定 人群抗体水平调查:100份血清,病例监测,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15天到过流行区 或发病后从流行区回来 临床表现 潜伏期315天(常见58天) 发热、颜面潮红、肌肉骨关节疼痛、 皮疹、出血等 血常规 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疑似病例的发现,采集血液标本检测登革病毒抗体,样本采集要求: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3-5ml,普通非抗凝采血管。,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接到疫情报告后,要及时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注意发病前2周至发病后5天的活动地点,活动情况、被蚊子叮咬史、就诊经过等。 采集病例急性期(发病5天内)和恢复期(发病15天以上)双份血清,区县疾控中心采集或者督促医院采集送检。 必要时采集密切接触者或周围人群血清标本 -20冷冻保存送检。,个案调查与采样,急性期血清 采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阳性进行病毒分离 检测登革热IgM抗体 急、恢复期双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