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六单元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单元训练(B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备战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六单元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单元训练(B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备战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六单元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单元训练(B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备战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六单元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单元训练(B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备战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六单元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单元训练(B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B)第十六单元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美国自1991年月份以来经济增长幅度达到了4%,而失业率却从6%降到了4%,通胀率也在不断下降。如果食品和能源不计在内的话,美国1999年的消费品通胀率只有1.9%,增幅为34年来的最小值。”材料反映了美国A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B“混合经济”取得了积极成效C经济“滞胀”局面未能扭转D“新经济”模式带来了新效应2“(二战后)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按家庭津贴原则,国家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还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障,使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6%;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西欧国家的上述措施A稳定了社会秩序B开启了福利业C阻碍了经济发展D调动了人们工作热情3法国政府于1946年正式颁布“国有化”法令,国有化企业涉及煤炭、电力和运输等基础工业。在金融业中,国家控制了60070的银行业务和40%的保险业务。这表明A法国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B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C法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D公有制成为法国经济的主体4在经济危机发生以前,苏联被排斥、孤立,很难得到西方国家贷款,1929年危机发生后,英国开始实行对苏出口的信用保证制度,1930年,意大利提供国家担保对苏2亿里拉的贷款,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大危机给苏联工业化提供了有利时机B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C西方国家由此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影响D西方国家放弃了对苏联的敌视51930年,美国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美元贬值41%,以增强美国对外贸易竞争,1931年,英国颁布紧急进口税条例,对进口货物征税的70,这些举措A有利于世界秩序的稳定B加剧世界经济的混乱C有利于摆脱经济大危机D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6伯顿小福尔索姆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下列各项中能为作者的观点提供依据的是A失业人口增多B金融市场被扰乱C政府财政赤字加剧D民主制度遭破坏719291933年,在胡佛担任总统期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亿美元,是1900年以来到1929年总和2.5亿美元的近3倍;在此期间37000英里的公路在联邦政府的资助下建成、国家公园增长40%、国家森林面积扩大了250万英亩、亚利桑那州的胡佛水坝于1930年动工等。胡佛总统的这些做法A放弃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在新政中得以延续和扩大C体现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D赢得了美国民众广泛认可8英国于1948年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以来,每年福利开支由65.7亿升至615亿英镑,1951年至1986年期间,英国有32年出现财政赤字,累计赤字高达1209亿英镑。这一现象说明“福利国家”A扩大了社会消费B激化了社会矛盾C强化了国家机器D加重了财政负担9解读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的主要措施是GNP年增长失业率物价指数年增长率19681972年4.3%3.2%4.8%19731975年2.4%5.3%9.4%A大力发展“混合经济”B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扩大政府的财政支出D增加社会福利开支10二战后,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在西方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密切相关。新中产阶级“居主导地位”的原因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B中产阶级划分标准发生改变C西方社会的贫富差距缩小D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11罗斯福新政时期,许多立法几乎都不是由国会创始而仅交给国会审议。1933年以后的10年内,总统发布的行政命令高达3556项,联邦行政官僚机构扩大了5倍。这说明新政时期的美国A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危机B分权制衡机制已经瓦解C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D国会已成为总统的附属12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大约在200万到300万之间,而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小说是最大的受益者,西部小说和轻松杂志的读者都逐渐增加。这一现象A表明美国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形成B体现了新政中公共开支的大幅增多C反映了广大民众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D说明后现代主义文学得到民众认同131933年,美国国会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授权政府招募失业者从事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建设和资源保护,该法案主要目的是A提高公共事业水平以稳定社会秩序B拉动国内就业以恢复社会经济C扩大政府支出以平息公众不满情绪D加强资源保护以合理配置资源14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A缓和社会矛盾B改善劳资关系C刺激社会消费D重塑政府形象15“当前全球化逆动是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其推动的全球化主动收缩特别是近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退出TPP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这表明A发达国家已丧失经济技术优势B西方国家对当前利益分配不满C贫富分化引发了反全球化运动D反全球化成为无法逆转的趋势16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这一观点认为全球化A导致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B增加发达国家的经济风险C引起全球政治局势的动荡D拉大全球发展的贫富差距172015年12月25日,由中国倡议、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虽然美国没有加入,但它的主要盟友几乎都是其成员。这表明A美国与盟友矛盾加剧B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D多极化政治格局形成181999年底,在美国西雅图召开世界贸易组织第三届部长会议期间,反全球化运动者掀起“西雅图风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世贸组织违背多数国家意愿B经济全球化的弊端不容忽视C在多数国家全球化弊大于利D反全球化运动成为时代主题192000年4月,77国集团自1964年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首脑会议在古巴召开,会议主要议题是经济全球化、南南合作、南北关系等,会议通过了最后声明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南方国家的目标和应采取的措施。从这一现象可看出A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B南方国家和北方国家矛盾激化C经济全球化深入到亚非拉国家D原有的经济秩序受到冲击20进入21世纪,国家的独立性正在削弱,没有任何国家能够行使真正独立的经济政策,任意发动战争;各国得遵守全球在财政、环保和法律上的标准;民族主义正在迅速失去地位。导致世界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美苏两极格局的瓦解B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C全球气候变化的要求D国际政治经济逐步趋同21如图为载于2019年4月环球时报的一幅漫画,题为“不平等的贸易”。漫画反映了A区域贸易的排他性B知识产权的垄断性C“自由贸易”的危害性D欧美之间的平等性22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自2003年到2010年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速度,每年都比发达经济体高出4个百分点以上,最高达到5.6个百分点。另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2017年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率为4.6,远高于发达经济体。这表明A发达经济体终将走向衰落B经济全球化趋势受到阻碍C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快发展D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23从1996年到2005年的十年间,加入WTO的发达国家有4个,发展中国家有31个。截止2005年,WTO成员国数量达到149个,约占全球国家总数的63%.这表明A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B国际旧政治格局遭到冲击C新兴独立国家数量猛增D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推进24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二战后一再鼓吹欧洲联合,但他不特别关心把一般的原则变为现实,因为他不愿意直接参与其事而放弃世界帝国地位,他鼓吹欧洲联合,同美国一样,主张着眼于同苏联抗衡。丘吉尔的主张A推动英国成为欧洲联合的动力B给欧洲一体化进程埋下隐患C意在维护英国的欧洲霸主地位D有利于构建欧俄均衡的世界第II卷本卷包括25、26、27三个大题,共计52分,考生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作答。2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20分)材料一 1768年艾登条约免除了英法之间的一些贸易关税英国先后取消了520种关税。1851年彻底废止航海条例。高德步著世界经济史材料二 1930-1933年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的措施 1930年5月美国通过法案,将全部关税的总平均水平从33%提高到40%1931年英国制订紧急关税法,对棉纱和棉纺织另征收50%的重税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实行英镑贬值1933年4月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50%据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整理材料三 1947年“关贸总协定”成立,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美国与欧共体在“关贸总协定”进行了七轮激烈的谈判。到1979年完成“东京回合”,决定发达国家将关税都降至5%的水平,2002年至2005年,中国进行了4次较大幅度的降税,关税总水平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从15.3%降至9.9%,降幅高达55%。新华网(1)材料一时期英国实行何种贸易政策?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出台的原因。(6分)(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30年代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贸易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贸易政策对世界局势的影响。(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国家间不断降低关税对世界经济有何作用?对此你有何启示?(8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攫取了大量财富,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而后在欧美各国出现。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材料二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等44个国家的代表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材料三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周年之际,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素帕猜接受采访时曾说:“回顾中国经济这两年的表现,我想它超出了我以前最乐观的估计。中国正从世界第五大贸易国转变为第四位,很可能会上升到第三位。我刚刚得知中国进口额已居世界第三位,仅在美国、德国之后。”(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建立的因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意义。(4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1933年5月,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1935年8月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改变了过去由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了美国的“福利主义”实验。陈庆军世界近代现代史精要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了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即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摘自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1)根据材料一,说明美国社会福利改革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改革的积极意义。(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福利制度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4分)(3)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有何认识。(6分)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B)历 史 答 案第卷1【解析】材料中描述的高增长、低通胀现象,可知这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经济”,选项D正确;资本主义“黄金时期”是二战后至1973年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选项A;“混合经济”是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模式,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选项B;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摆脱了“滞胀”危机,选项C排除。【答案】D2【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大力推行社会福利政策,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选项A正确;罗斯福新政时期首创社会保障制度,开启了福利业,选项B排除;材料中未反映福利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排除选项C;福利制度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调动人们的工作热情,选项D排除。【答案】A3【解析】法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与“法国政府于1946年正式颁布国有化法令”相符。故答案为C项。A项,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法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其中一项内容是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但不是实行计划经济,排除;B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与材料“国有化企业涉及煤炭、电力和运输等基础工业。在金融业中,国家控制了60070的银行业务和40%的保险业务”不符,排除;D项,通过国有化,发达国家改变了单一所有制形式,在私有制外出现部分国有制,但并非公有制成为主体,排除。【答案】C4【解析】据所学,经济危机期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缓解危机刺激消费,纷纷加大对外资本与商品输出,客观上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机会,故A项正确。B项时间上与材料内容不符。C、D项与史实不符。【答案】A5【解析】根据材料时间1930年可知当时正处于经济危机时期,美国和英国显然进行了贸易战,这导致经济危机更加严重,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混乱,选项B正确,选项C排除;英美做法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不利于世界秩序的稳定,选项A排除;贸易战不利于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而且经济全球化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认可,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选项D。【答案】B6【解析】材料中“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强调的是罗斯福新政的消极影响,C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罗斯福新政促进了就业,选项A排除;罗斯福新政稳定了金融市场,选项B排除;罗斯福新政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选项D排除。【答案】C7【解析】由材料可知,在美国“大萧条”时期,胡佛修建了公路、国家公园、水坝等公共工程。B项,罗斯福新政时期兴建了大量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因此,胡佛兴建公共工程的做法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重要借鉴,在新政中得以延续和扩大。故B项正确。A项,材料反映了危机期间胡佛政府兴建公共工程的做法,不体现胡佛总统放弃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面对危机,胡佛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胡佛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导致危机不断加深,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并没有赢得美国民众的广泛认可。故D项错误。【答案】B8【解析】从材料“1951年至1986年期间,英国有32年出现财政赤字,累计赤字高达1209亿英镑”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福利国家”是靠政府增大政府支出,增加财政赤字获得的,从而加重了财政负担,答案为D。材料表示国家负担加重,而不是扩大了消费,A错误。“福利国家”是缓和了社会矛盾,B错误。材料没有显现强化了国家机器,C错误。【答案】D9【解析】图表中的数据信息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的史实。针对该现象,各国立即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逐渐发展出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故答案为A项。BCD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此三项都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A10【解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导致传统制造业衰落,服务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信息,故项错误;此时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并没有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没有体现出西方社会贫富差距缩小的信息,错误。【答案】D11【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在经济危机期间总统行政权力的上升,这主要是由于国内外危机造成的,如国内的法西斯势力猖獗,故A项正确;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依然奉行 三权分立,分权制衡机制并未瓦解,故B项错误;材料提供了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政治的运作情况,与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无关,故C项错误;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依然奉行三权分立,国会立法权独立,并未成为总统的附属,故D项错误。【答案】A12【解析】根据材料时间19291933年,正处于经济危机时期,美国人借书人数增加,阅读时间增加,尤其是西部小说和轻松杂志读者增加,可见广大民众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选项C正确;1933年罗斯福刚执政,尚未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选项A排除;材料未涉及新政内容,选项B排除;西部小说和轻松杂志不属于后现代文学,且选项D脱离材料主旨,排除。【答案】C13【解析】依据材料“招募失业者从事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建设和资源保护”可以看出材料涉及的是以工代赈,其目的是解决就业问题,恢复社会经济,故B项正确。当时社会最突出的是失业问题,人们没有工作,无法维持温饱,提高公共事业水平也无济于事,排除A;扩大政府支出并不必然会平息公众不满情绪,也有可能会加剧社会的不满,排除C;D与A项同理,排除。【答案】B14【解析】根据材料“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福利国家制度的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故A正确。改善劳资关系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福利国家制度的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B错误。刺激社会消费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福利国家制度的影响,而不是目的,C错误。重塑政府形象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福利国家制度的影响,而不是目的,D错误。【答案】A15【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美发达国家逆全球化行为反映其对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的利益分配的不满,选项B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发达国家掌握技术优势,排除;材料中英美的逆全球化行为并不是贫富差距导致,选项C排除;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趋势,选项D排除。【答案】B16【解析】依据材料“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既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又使全球经济的发展更加不平衡,南北财富分配不均,贫富悬殊,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认为全球化“没有为环境服务”,但不能据此得出全球化导致了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B选项错误,由于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等问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经济风险增加,并未增加发达国家的经济风险;C选项错误,材料认为全球化“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但不能据此说明全球化反而引起全球政治局势的动荡。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答案】D17【解析】亚投行创始会员国遍布全球五大洲,中国成为亚投行最大股东,这说明多极化的世界进一步发展,故C正确。亚投行的建立并不能说明美国和其盟友之间矛盾加剧,故A错误;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瓦解,故B错误;国际经济新格局至今尚未正式形成,故D错误。【答案】C18【解析】根据材料“西雅图风暴”主要是反全球化,而造成这一运动的原因是因为全球化弊端,因此不能忽视全球化的弊端,选项B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排除;发达国家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全球化利弊俱存,因此选项C错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选项D排除。【答案】B19【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会议是在两极格局已经瓦解的背景下召开的,从会议涉及到“提出了南方国家的目标和应采取的措施”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次会议正在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努力,对原有的经济秩序造成一定的冲击,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出A项中所涉及到的这一趋势,排除A项;材料中有会议有利于缓和矛盾,而不是加剧矛盾,排除B项;材料并非强调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排除C项;【答案】D20【解析】两极格局瓦解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而材料反映的是21世纪的现象,A错误。之所以在21世纪国家独立性受到削弱,民族主义失去地位,任何国家都不能真正的有独立的经济政策,随意发动战争,主要是由于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强,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B正确;全球气候的变化和材料无关,C错误;国际政治逐步趋同表述不符合事实,D错误。【答案】B21【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自由贸易区存在着不平等的贸易现象,材料反映的是自由贸易的弊端,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不是强调区域经济贸易排他性,A选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出知识产权的垄断性,B选项排除。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欧美之间是不平等的,D选项排除。【答案】C22【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率快速增长主要和国际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有关,D选项符合题意。发达经济体终将走向衰落的说法不符合现实,A选项排除。材料不能体现经济全球化趋势受阻,B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经济区域集团化,C选项排除。【答案】D2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要求学生结合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来分析。从材料的数据明显可以看出,WTO不断的向前发展,加入的国家越来越多,表明世界各地经济联系不断的加强,选项A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旧的政治格局遭到冲击,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选项B排除。材料看不出新兴独立国家数量增加,只能看出加入WTO的国家增多,选项C排除。经济全球化不是曲折而是发展,选项D排除。【答案】A24【解析】根据“他不愿意直接参与其事而放弃世界帝国地位”,“主张着眼于同苏联抗衡”等信息可以看出,丘吉尔的这些主张对于欧洲的联合是存在隐患的,不利于欧洲的联合进程,故B正确;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英国不会成为欧洲联合的动力,排除A;二战后英国霸主地位已经不存在了,故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到俄国,此时已经是苏联,关没有俄国,且也不可能均衡,排除D项。【答案】B第II卷25(20分)【解析】(1)政策:从材料一“1768年艾登条约免除了英法之间的一些贸易关税英国先后取消了520种关税”可见英国实行的是自由主义政策。原因:结合所学,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进一步扩大英国的国际市场,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政策:由材料二“美国通过法案,将全部关税的总平均水平从33%提高到40%”“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实行英镑贬值”等可见当时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提高关税、货币贬值以转嫁危机。影响:可以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分析各国经济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经济上:导致各国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经济局势进一步恶化;加剧了国际局势紧张,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抬头,并最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3)作用:从材料三“关税总水平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从15.3%降至9.9%,降幅高达55%”和所学知识,可以从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国际贸易和促进整体世界经济发展方面来分析。启示: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有言之有理即可。主要从保护的弊端,开放合作的好处去说明。【答案】(1)政策:自由主义(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进一步扩大英国的国际市场,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政策:为了应对经济危机,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提高关税、货币贬值以转嫁危机。影响:经济上:导致各国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经济局势进一步恶化;加剧了国际局势紧张,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抬头,并最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3)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拓展市场;促进商品流通和国际贸易,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启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贸易保护只会两败俱伤,只有坚持互惠互利;开放合作的原则才能取得合作共赢;促进世界经济健康良性发展。26(16分)【解析】(1):因素:根据材料信息“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攫取了大量财富,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可知,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以及西欧经济迅速发展推动世界市场形成;根据材料“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可知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因素是工业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2):评价: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个角度分析。进步性:根据材料“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可知该体系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货币体系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扩大世界贸易;推动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局限性,该体系是美国主导的,最终确立的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有利于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命脉;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为美国确立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3)意义:从中国和世界两个角度回答。对中国:根据材料“中国正从世界第五大贸易国转变为第四位”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加入世贸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对世界:中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答案】(1)因素: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海外贸易;西欧经济迅速发展;工业革命;生产力发展。(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