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四单元 通信与生活 2《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案2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四单元 通信与生活 2《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案2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四单元 通信与生活 2《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案2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四单元 通信与生活 2《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案2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学目标:1.了解过去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2.知道通信发展的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主要通信方式。3.体会随着人们生活的需求科技的发展,未来的通信方式将会更加发达。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调查了解(1)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2)近代通信是怎么发展的?2.完成课本80页的调查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每当过年过节的时候老师总能收到许多贺卡,今年过年马老师收到咱们同学给我发的电子贺卡,当时别提有多开心了,你瞧这就中咱们班傅雪怡给老师发的贺卡,多漂亮呀!(课件出示电子贺卡)2.指名傅雪怡,问:这张贺卡你是通过什么发的呢?发送后多久老师就能收到?(互联网,几秒钟就能收到)3.师总结:是呀,现在有了互联网通信多快呀,那古代人们是怎么传递信息的呢?(课件出示烽火台传递信息)图片配音说明:传说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修建了万里长城。但是,由于不能提前预报敌情,万里长城也形同虚设,被敌军屡屡攻破。后来,秦国大将袁牧看到几十里外人家的炊烟,受到了启发,就在长城上加修了烽火台。烽火台里备上干柴火种,安放大鼓,一有发现敌情,就点燃烽火,擂响大鼓,借助浓烟和鼓声,一站一站地将消息传到王宫。4.师总结:古代人们就是利用烽火台来传递信息的,今天我们要学习就是从烽火台到互联网。(课件出示课题)二.通信的过去1.古代的人们除了使用烽火台来传递信息外,你还知道古代有哪些通信方式吗?谁能用不同的方式来把你的知道的告诉大家?(表演,猜一猜,简笔画等)2.师追问:这种传递方法需要多长时间,与其他的相比有什么好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导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3.说到驿站骑马送信还可以杨贵妃吃荔枝的故事4.师补充外国古代的通信方式“会拼字的城墙”和“树枝做的地图”(课件出示)会拼字的城墙:自古以来,人们使用了许多不同的寻常方法来传递信息。古希腊人在城墙顶上的不同地区点亮火光,以此来传递信息。每一处墙代表一个字母,接受信息的人能够据火光来拼出字。树板做的地图:500多年前,有些沿海地区的人们用树枝做成树枝地图,用来告诉别人,附近的岛屿在哪里,海湾的情况怎么样。小贝壳被当成岛屿,而弯曲的树枝则代表海流。5.师总结:古代人们书信传递的速度很慢,难怪诗人陆游就留了这样的诗句“书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课件出示这两句诗,截取书上的图片出示)6.学生谈感受,了解了这么多古代人通信方式你有什么感受?(太慢了)7.师过渡提问:是呀,随着人们对于通信速度要求越来越高,古代的人为尽可能快地传递信息,想出了不少好办法。你还知道后面都出现了哪些通信方法吗?(15世纪用邮政送信、19世纪80年代后期,铁路邮件,电发明后电报等)8.讲到邮政送信时说一个邮筒来历的故事:相传在1488前,由葡萄牙一位名叫迪亚士的航海家率领船队在海上遇险,除了他本人乖坐的那只船得以幸免外,其余船只全部沉入大海,船员也下落不明。迪亚士返航前,命令部下给可能生还的同胞写了一封信,放在一只靴子里,挂在距遇险地不远的一个海岛的树枝上。一年后,葡萄牙的另一位航海家途经此地,意外地“收”到了“邮筒”里的那封信。为了纪念遇难的同胞,他便在当地修建了一座小教堂。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教堂附近兴起了一个村镇,靴子“邮筒”的故事也被广为流传。此后,利用邮筒投寄信件这一方法就被人们确定下来,并相沿至今。9.现在人有哪此通信方式,简单介绍(电话(可视电话)、手机、传真、电子邮件、QQ等)三.运用通信1.师:同们学已经对古今的通信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是如运用这些通信方式的呢?让我们通过一个事例来研究一下吧!2.师:我们把全班分成两个大组,一组为古代组,另一组为现代组。请各组另用自己那个时代的通信方式,说一说从北京到南昌,古代的人和现代的人们分别可以利用哪些通信方式进行联系呢?3.师:大家知道北京离南昌有多远吗?(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北京与南昌路程的遥远,其中北有秦岭相隔,东有长江,相距1300千米左右)4.师:古代小组的同学认为远在北京和南昌的两位朋友可以利用什么通信方式进行联系呢?利用这种通信方式大概要用多少时间?现代社会通信技术十分发达,你认为远在北京和南昌的两位朋友可以利用什么通信方式进行联系,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问题)5.学生分小组讨论研究,活动时间为三分钟6.全班展示交流,交请古代小组同学发言,注意引导说出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7.师总结提问:古人传递信息真难啊!现代又可以利用哪些通信方式呢?重点引导每一种方式的特点,以便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选择。8.指名生交流回答9.师总结提问:可见,通信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迅猛地发展着!马老师也带了一些关于通讯方式发展的资料。请看(课件出示课本79页“将一个信息从伦敦送至纽约”的表。)10.问:伦敦是哪个国家的城市?(英国)纽约呢?(美国)11.师:它们之间相隔一个大西洋,距离十分遥远。12.(老师与学生一起研究表中的内容)从这张表里,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速度越来越快)13.师总结过渡:通信方式的演变,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还不只表现在速度的提高,还有其他许多方面。四.飞速发展的通信网络(视时间而定可不上)1.指名生交流调查表,近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