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的测定.ppt_第1页
微量元素的测定.ppt_第2页
微量元素的测定.ppt_第3页
微量元素的测定.ppt_第4页
微量元素的测定.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微量元素的测定,本章内容,1概述 2 有机物破坏法 3 各种元素的测定,11-1概述,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包括金属和非金属两部分。在这些微量元素中,有很多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所以这些元素都是我们必测的项目,尤其是Pb、Cu、As、Zn、Cd、Hg。,根据元素茬食品中含量的高低,可将其分为以下四类: 大量元素 包括碳、氢、氧、氮。 常量元素 包括钾、钠、钙、镁、铁、硫、磷等元素 。 微量元素 包括锰、锌、铜、钼、锂、铝、铬、镍、硅、氟、氯、碘等元素 。 痕量元素 包括汞、铅、银、镉、硒、铍、砷等元素,根据食品中各种成分元素进入人体后的作用,可将其分为以下三大类: 营养元素 包括碳、氢、氧、氮四种元素,是供给人体能量和修补机体组织的主要原料。 必需元素 包括钾、钠、钙,磷、镁、铁、碘、铜、锰、锌、钴、镍、钒、硅、氟、氯等元素 。 有害元素 包括汞、铅、铬、镉、砷等元素 。,11-2有机物破坏法,食品中重金属的分析和其他分析一样,关键在于如何将重金属从其他干扰其测定的物质中分离出来。一般是用湿法灰化或干法灰化的手段将食品中的有机物破坏、除去,至于湿法或干法的选择,要以不致丢失所要分析的对象为原则。,常用于有机物破坏的方法有两种 1. 湿化法(湿法破坏)主要用硫酸来破坏有机物 2. 消化法 HNO3-H2SO4消化法 H2SO4-H2O2消化法 H2SO4-HCLO4消化法,3.灰化法(干法灰化),将样品灰化。用灰分来测定这些元素。 干法灰化又分 1.直接灰化法(用于含Cu、Pb、Zn样品中的有机物破坏) 2.Ca(OH)2法(用于含砷有机样品的破坏) 3.NaOH法(适用于含锡样品的有机物破坏),一、直接灰化法,固体样5g500马福炉灰白色冷却加1:1 HCL 2ml水浴加热至干加水定容到50ml的容量瓶中 液体样 25ml蒸发皿水溶至干入马福炉同上,Ca(OH)2法 (含砷样),称5g样+5g Ca(OH)2于蒸发皿加少量水均匀保温炭化500马福炉灰白色冷却加6N HCL溶解定容50ml,NaOH法 (含锡样品),称样5g +10% NaOH 3ml蒸发皿水溶蒸干低温600灰化为灰白色冷却加5ml水蒸干加10ml浓HCL溶解10ml移入50ml容量瓶用1:1 的HCL定容,二、湿法破坏,1HNO3-H2SO4 HNO3-H2SO4 消化法适用于含Pb、As、Cu、Zn等样品分析。 样品于K瓶加水10ml+ HNO3 15ml+ H2SO410ml K瓶溶液呈棕色时加HNO3 2-5ml有机物完全分解不再有棕色气体产生时迅速加热呈微黄色冷却水5ml定容50ml(作空白),2.H2SO4-H2O2消化法,此法用于含Fe含脂肪高的食品的破坏: 糕点、罐头、肉制品、乳制品等。 样品+10ml H2SO4低温至黑色糊稠状升温加3%的H2O2 2ml溶液呈透明液体加热10分钟冷却定容50ml(作空白),3.H2SO4-HCLO4消化法,适用于含Sn、Fe 有机物的破坏 样品+10ml H2SO4低温至黑色糊稠状升温滴加HCLO4 2ml至溶液呈透明液体加热20分钟冷却加10ml水定容50ml,湿法破坏和干法破坏的优缺点,湿法破坏 干法破坏 化时间快 消化时间很慢 需温度低,挥发少,时间短 要求温度高,挥发快,时间长对样品性不敏感 对样品有选择性 较多的监视(需人看管) 不需监视 试剂空白大 试剂空白小 不能处理大量样品 能处理大量样品,11-3各种元素的测定方法,一、铅的测定 铅用于制造蓄电池,另外也用于制造四乙醛 ,铅用于汽油的防冻剂,铅还可以用于印刷、油漆、陶瓷、农药及塑料等工业这样就给工业带来了铅的污染,它很容易被水作物,农作物吸收积累,从而污染食品,其次是工厂的设备和器皿,表面涂优铅的器皿也容易污染食品,铅不是人体必须的,铅通过食品,消化道进入人体,积累则会产生铅中毒。,目前测定铅的方法有 a.双硫腙比色法测定铅、锌、铜、汞 b.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c.离子选择电极测铅 d.极普法测铅,一)双硫腙比色法测定铅、锌、铜、汞,原理:双硫腙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容于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物溶剂中,在一定的平H值下,双硫腙可与不同的金属离子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在加入掩蔽剂和其他消除干扰的试剂后调节平H.-.时铅离子可与双硫腙形成双硫腙铅,可被三氯甲烷萃取出来,根据三氯甲烷呈现颜色与标准比色,540mm测定,双硫腙可与许多金属元素反应,在周期表中可与多种金属反应,所以我们就应该排除干扰离子,否则会影响测定效果。 排除干扰离子的方法有 调溶液的平H值(最理想的方法) 改变金属离子的价数 加入掩蔽剂使干扰元素不与双硫腙反应,使干扰离子生成稳定的络合物,二Ca的测定,Ca是人体中的重要元素之一,Ca参与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并各种有机物结合在一起,体内Ca总量存在于骨骼组织及牙齿内。婴儿,儿童,妊娠期的妇女及哺乳期的母亲都需要大量的钙。因此,测定食品中的钙具有非常重要的营养学意义。,Ca的测定法 a.KMnO4滴定法 b.乙二胺四乙酸滴定法 这两种方法比较简单,测定速度也快,是常用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处理样品是这样的:采用H2SO4-HCLO4破坏法进行消化。,EDTA测定步骤: 准确吸收消化液5ml加水20ml用2N NaOH中和用水稀释50ml加氢化钾滴,NaOH 2mlCa指示剂g用 EDTA标液滴定至兰色,同时做空白。,三As的测定,As为非金属元素,砷化物毒性很强,最常见的砷化合物有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或白霜),三氧化二砷为白色,无味无嗅的粉末。若含量不纯三氧化二砷为橘红色,俗称砒霜。砷的分布很广,如天然颜料、矿石、土壤、食盐、水、动植物体内。,砷的中毒有以下三种类型:(1)胃肠型:中毒后-小时即出现症状,快者几十分钟即可出现。开始咽喉有灼烧感觉、口渴、流涎、恶心,接着出现腹痛、呕吐,同时出现腹泻、小便稀少、心慌、眩晕、休克。 (2)神经型:头痛、头晕、抽搐、知觉丧失、出现昏迷状态,最后因呼吸麻痹及心血管中枢麻痹而死亡,(3)混合型:具有胃肠型和神经型的症状,对于慢性中毒为面色苍白、黄疸、消化不良、发炎、落发、眩晕、头痛、烦躁不安、兴奋、运动发生障碍等。 砷的中毒很强,服用.-.克可引起及性中毒,服用.-.克可以致死。,As的测定方法目前有 .古蔡氏砷斑法 .二乙基二硫代氨醛甲酸银比色法(DDC-Ag) 3.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测定砷器发生比色法 .原子吸收光度法,古蔡氏砷斑法,.原理,在酸性条件下,用氯化亚锡将五价的砷还原为三价砷,在利用锌和酸反应产生原子态氢,而将三价砷还原为砷化氢。当砷化氢气体碰到溴化汞试纸时,根据不同的砷量而产生有黄色至黄褐色的砷斑,斑点颜色的深浅与砷的含量成正比,可根据颜色的深浅比色定量,同时在测定的过程中用醋酸铅试纸和棉花去生成的砷化氢气体,从而去除干扰。,反应式如下: As2O5 +2SnCL2+4HCLAs2O3+2SnCL2+2H2O As2O3+6Zn+12HCL2AsH3+3H2O+6ZnCl2 AsH3+6HBrAs(HgBr)3+3HBr(黄色) 2 As(HgBr)3+ AsH33AsH(HgBr)2(黄褐色) AsH(HgBr)2+ AsH33HBr+As2Hg3(棕色),2.方法: 样品的处理 准确称取样品5g于10g瓷坩埚中加氧化镁粉2g加10%硝酸镁10ml于水浴蒸干小火上炭化后移入550灼烧到灰白色冷却后加10ml浓HCL溶解残渣移入100ml容量瓶定容 样品分析 取七个100ml的三角瓶编号,编号 1 2 3 4 5 6 7 砷液1mg/ml 0.0 1.0 2.0 3.0 4.0 5.0 20ml(标液) 20%碘化钾 5ml 40%SnCL2 2ml 浓HCL 15ml 15ml 15ml 15ml 15ml 15ml 13ml 加水 总体积达45ml,放置10分钟后,加入锌粒5g迅速装上溴化汞试纸,醋酸 铅棉花和滤纸的测砷管。25-30避光处放45分钟,取出试纸,将样 品与标准色斑比色比较,求出样品溶液中的含砷量。 3.计算:砷(mg/kg)=c/w*1000 C-相当于砷的标准量(mg);w-测定时样液相当于样品的重量(g),注意事项: (1)吸收溶液的量可按样品中含砷量而定,最后总体积达45ml即可。 (2)样品色斑相当于砷的量应扣除空白液的色斑相当于砷的量。 (3)试剂空白只允许呈现极浅的淡黄色(一般不显色)砷斑,如空白显色应找出原因。 (4)对试剂的要求纯度高,必须是无砷Zn粒,一级盐酸。,(5)装入醋酸铅棉花时不要太紧和太松,松紧要合适。 (6)加入锌粒时,加完一个,立即盖上醋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