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赤峰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杂合子杂交的后代全是杂合子B. 杂合子自交的后代全是杂合子C. 两种纯合子杂交,其后代仍是纯合子D. 纯合子自交的后代仍是纯合子【答案】D【解析】【分析】1、纯合子是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纯合子能稳定遗传。2、杂合子是指同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不相同的基因型个体。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3、通过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而取得某些双亲基因重新组合的个体的方法。【详解】A、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是杂交,比如杂合子Aa与aa杂交,后代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如Aa和aa,错误;B、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并有纯合子出现,如Aa自交后代会出现AA和aa,错误;C、纯合子与纯合子杂交,后代不一定为纯合子,如AA和aa杂交后代为Aa,错误;D、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配子,所以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后代还是纯合子,正确。故选D。2.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的表现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B. 由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C. 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D. P中白果的基因型是aa【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可知黄果如为显性则为杂合,再结合可知黄果为隐性,A正确。由出现性状分离可知白果是显性性状,B正确。P中白果基因型为Aa,F1中黄果(aa)占1/2;白果(Aa)也占1/2,F1中黄果自交得到的F2全部是黄果,F1中的白果自交得到F2中,黄果:白果1:3,所以F2中黄果与白果理论比例是(1/2+1/21/4):(1/23/4)5:3,C正确。P中白果基因型是Aa,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和判断能力及计算能力。3.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 自交实验不用进行图中的操作过程B. 该图所显示的实验,高茎植株为母本C. 正交实验的子代和反交实验的子代表现型不同D. 和操作过程中先进行后进行【答案】C【解析】【分析】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因此在自然状态下获得的后代均为纯种。2.豌豆的不同性状之间差异明显、易于区别,如高茎、矮茎,而不存在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高度。3.孟德尔还发现,豌豆的这些性状能够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用这些易于区分的、稳定的性状进行豌豆品种间的杂交,实验结果很容易观察和分析。4.豌豆一次能繁殖产生许多后代,因而人们很容易收集到大量的数据用于分析。5.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授粉。【详解】A、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在自交实验中不需要进行图中的传粉操作,正确;B、图示实验中,对高茎植株进行了去雄操作,将矮茎植株的花粉传给了高茎植株,这个过程中高茎植株作为母本,正确;C、孟德尔遗传实验中涉及到的豌豆性状都不是伴性遗传,且豌豆是雌雄同株的植物,不存在性染色体的概念,所以豌豆杂交实验中,正交实验和反交实验的子代的表现型相同,错误;D、杂交实验中先去雄才能授粉,正确。故选C。4.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A. 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B. 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 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D. 黑色长毛兔与白色长毛兔交配,后代出现比例相等的黑色长毛兔和白色长毛兔【答案】D【解析】【分析】性状分离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个体大部分表现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即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详解】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属于性状分离,错误;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免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属于性状分离,错误;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绿色和白色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错误;D、白色长毛兔在亲代和子代中都有,黑色色长毛兔与白色长毛兔交配,后代出现比例相等的黑色长毛兔和白色长毛兔,不是性状分离,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性状分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性状分离的概念,明确性状分高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再根据概念准确判断各选项是否属于性状分离。5. 在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甲、乙两个小桶分别放入二十个彩球,其中两种彩球各十个,一种彩球标记D,另一种彩球标记d。分别同时从甲小桶和乙小桶抓取小球50100次,统计小球组合为DD的比例为A. 1/4B. 1/3C. 1/2D. 1/5【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分别模拟雌雄生殖器官,每只小桶中的两种彩球分别模拟F1产生的两种配子,随机从甲小桶内抓出D的概率为1/2,从乙小桶内抓出D的概率也为1/2,所以小球组合为DD的比例为1/2x1/2=1/4。考点:本题考查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掌握模拟实验的原理和方法。6.下面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 A. B. C. D. 【答案】A【解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AaBb产生4种比例相当的配子:1AB:1Ab:1aB:1ab,即等位基因(A与a,B与b)分离、非等位基因(A与B,A与b,a与B,a与b)自由组合形成不同类型的配子。7.在完全显性条件下,个体 AaBbCcDd 与个体 aaBbccDD 杂交,四对基因均是相互独立的,那么,子代中性状类型不同于双亲的占( )A. 1/4B. 1/2C. 3/4D. 5/8【答案】D【解析】【分析】解答本题最简单的方法是拆分法,即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详解】基因型分别AaBbCcDd 和 aaBbccDD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在四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可以把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Aaaa,其后代显性性状(A)占1/2,隐性性状(aa)占1/2,BbBb,其后代显性性状(B)占3/4,隐性性状(bb)占1/4,Cccc,其后代显性性状(C)占1/2,隐性性状(cc)占1/2, DdDD,其后代显性性状(D)占100%,子代中表现型和亲本AaBbCcDd和aaBbccDD相同的占1/23/41/2+1/23/41/2=3/8,所以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本的个数占全部子代的1-3/8=5/8。故选D。8.一种鹰的羽毛有条纹和非条纹、黄色和绿色的差异,已知决定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子不能存活。下图显示了鹰羽毛的杂交遗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绿色对黄色完全显性绿色对黄色不完全显性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遵循分离定律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题干中的性状分离比为6:3:2:1,与9:3:3:1接近,据此推知,F1中绿色非条纹为双杂合子,绿色对黄色为显性,非条纹对有条纹为显性,两对性状在遗传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详解】设控制条纹、非条纹的等位基因为B-b,控制颜色的等位基因为A-a,由题意可知,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能存活。由图可知,亲代条纹与非条纹杂交,子一代全为非条纹,说明非条纹对条纹为显性;子一代杂交得到子二代,子二代中羽毛的颜色之比为绿色:黄色=2:1,说明绿色对黄色为显性;非条纹:条纹=3:1。杂交过程如下: 由上述可知,绿色对黄色为完全显性;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后代比均符合分离定律,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因此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其特点:9. 果蝇的体细胞含有4对染色体.假如每对染色体上各有一对杂合的基因,且等位基因间都具有显隐性关系,在果蝇形成的卵细胞中,全部都是显性基因的配子出现的几率是( )A. 1/2B. 1/4C. 1/8D. 1/16【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理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由于果蝇体细胞含4对(共8个)染色体,而每对染色体上又各只有一对杂合的基因,所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对等位基因分离,产生的配子中含显性基因的几率为,所以4对杂合的等位基因形成的卵细胞中,全部是显性基因的配子出现的几率是故选:D考点: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10.孟德尔在研究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让基因型为Dd的个体自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中DD、Dd、dd的比例是( )A. 233B. 323C. 441D. 12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Dd个体自交,F1中Dd占1/2,DD占1/4,dd占1/4;F1自交得到F2,F2中Dd1/4,DD为3/8,dd为3/8,因此DD:Dd:dd=3:2:3,选B。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11. 某种药用植物合成药物1和药物2的途径如下图所示:基因A和基因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基因型为AAbb或Aabb的植株能同时合成两种药物B. 若某植株只能合成一种药物,则必定是药物1C.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D. 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能合成药物2的个体占3/16【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基因组成是AA、Aa的植株能合成药物1,基因组成是bb的植株能合成药物2,所以基因型是AAbb或Aabb的植株能同时合成两种药物,A正确;若某植株只能合成一种药物,则必定是药物1,因为如果不产生药物1就没有药物2,所以要产生药物2就必须有药物1,B正确;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3种表现型:产生2种药物、只产生药物1、不产生药物,C错误;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A_B_(药物1),A-bb(2种药物),aaB_(不产生药物),aabb(不产生药物)=9:3:3:1,后代中能合成药物2的个体占3/16,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2.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为 BbCc 的个体与“个体 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 3311。.“个体 X”的基因型是( )A. BbCcB. BbccC. bbCcD. bbcc【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是由子代推知亲代。由于子代有卷毛白色的双隐性个体,故个体X至少含有一个b和一个c。【详解】只看直毛和卷毛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直毛:卷毛=(3+1)(3+1)=1:1,属于测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Bb bb;只看黑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黑色:白色=(3+3):(1+1)=3:1,属于杂合子自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Cc Cc。亲本的杂交组合为BbCc bbCc,所以可以知道“个体X”的基因型应为bbCc。故选C。13.在玉米中,有色种子必须同时具备 A、B、D 三个显性基因,否则无色,现有一个结有色种子的植株与已知基因型的三个植株杂交,结果是:有色植株aabbDD50%有色种子;有色植株aabbdd25% 有色种子;有色植株AAbbdd50%有色种子;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 )A. AABBDDB. AABbDDC. AaBBDdD. AaBbDD【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知:在玉米中,有色种子必须同时具备 A、B、D 三个显性基因,否则无色,现有一个结有色种子的植株,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D_,与已知基因型的三个植株杂交,这样可以通过子代的表现型来推断亲代的基因型。【详解】项,MaabbDD,子代中有50%有色种子(A_B_D_),其中aabbDD个体提供abD型的配子,要形成有色种子,M必提供了AB配子,因此M的基因型为A_B_,又因为子代中有50%的有色种子,M的A_和B_两对基因只能有一对杂合,M中的基因组成必为AABb或AaBB。项,Maabbdd,子代中有25%的有色种子(A_B_D_),aabbdd个体只提供abd配子,而子代中有A_B_D_个体,说明M必有D基因,且有色子代占25%,说明M有两对杂合基因,综合前面分析的结果,M的基因型为AABbDd或AaBBDd。项,MAAbbdd,AAbbdd个体提供Abd配子,子代中有50%的有色种子,说明M在B_和D_这两对基因中只有一对是杂合的,故M的基因型只能为AaBBDd。故选C。【点睛】自由组合定律及其特点:14.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分裂 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着丝粒在后期一分为二减数分裂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DNA 数目不变 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配对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的末期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精子形成过程:减数分裂间期:精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都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期开始不久,初级精母细胞中原来分散的染色体进行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随后,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附着在纺锤丝上,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配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在两组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的时候,细胞分裂开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了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第二次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也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这两条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并且随着细胞的分裂进入两个子细胞。这样,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就形成了四个精细胞。【详解】项,减数分裂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两次细胞分裂,故正确。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分离,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故错误。项,着丝点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分二,故错误。项,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减半,DNA数也减半,故错误。项,同源染色体分离会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减半,故正确。项,染色体复制后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故错误。项,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故错误。综上所述,因为正确,错误。故选C。【点睛】卵细胞形成过程: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的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细胞,大的叫做次级卵母细胞,小的叫做极体;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和一个小的极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形成的极体也分裂为两个极体。15.下图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某物质的变化曲线,对此曲线分析正确的是( )A. 曲线AB段正在进行DNA复制B. 曲线BC段完成了着丝粒分裂C. 曲线DE段可能出现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现象D. 曲线FG段细胞内的着丝粒数目和体细胞一致【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曲线AB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此时正在进行DNA复制,A正确;曲线BC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该过程中没有着丝粒的分裂,B错误;曲线DE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该过程中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因为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错误;曲线FG段细胞内的着丝粒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D错误考点:减数分裂16.人体的下列细胞中,一定存在Y染色体的是( )A. 男性的红细胞B. 次级精母细胞C. 初级精母细胞D. 精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精子的形成过程为:精原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初级精母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次级精母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或精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或精子(性染色体组成为X或。【详解】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也就不存在Y染色体,错误;B、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所以次级精母细胞中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错误;C、初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仍含同源染色体,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Y,所以肯定含有Y染色体,正确;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精细胞中所含性染色体为X或Y,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错误。故选C。【点睛】精子形成过程:减数分裂间期:精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都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减数第一次分裂:分裂期开始不久,初级精母细胞中原来分散的染色体进行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随后,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附着在纺锤丝上,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配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在两组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的时候,细胞分裂开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了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第二次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也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这两条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并且随着细胞的分裂进入两个子细胞。这样,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就形成了四个精细胞。17.如图是甲、乙两种雄性高等动物的体细胞分裂模式图,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乙动物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3 个、4 个B. 甲动物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乙动物体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C. 图示两种细胞中染色单体数和 DNA 分子数之比均为 11D. 图示两种细胞都能在各自的精巢中找到【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乙细胞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详解】A、甲细胞有3条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则其体细胞有6条染色体,乙细胞有8条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所以其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错误;B、甲、乙动物体细胞中都有同源染色体,错误;C、甲细胞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均为1:2,乙细胞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均为1:1,错误;D、精巢中的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正确。故选D。18.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 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 绵羊的白毛和黑毛D. 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答案】C【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形式,A、B、D选项中是不同性状。19.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内容B. “对F1(Dd)测交的产生子代为 (Dddd1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C. “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D. “测交实验”的目的在于对假说及演绎推理的结论进行验证【答案】A【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1)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2)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3)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4)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5)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孟德尔根据几组不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的实验结果,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错误;B、“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2种配子(Dddd11)”属于推理内容,正确;C、“决定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正确;D、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正确。故选A。20. 以下为某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正确的描述是( )A. 纺锤丝牵引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B. 纺锤丝牵引着同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C.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D. 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答案】C【解析】是减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是减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是减中期,同源染色体以四分体状态排列在赤道板上;是减中期,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21.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2N,图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有丝分裂中期1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和2个DNA,为图像,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减半,无单体,1条染色体含1个DNA,为图像,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22.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可用蝗虫卵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B. 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中,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C. 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 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答案】D【解析】蝗虫卵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都有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所以可用蝗虫卵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A正确;由于花药中精母细胞数量远多于雌蕊中的卵母细胞,所以用雄蕊观察减数分裂更好,B正确;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所以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C正确;洋葱根尖只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出现减数分裂特有的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错误。【考点定位】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23.如图表示细胞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 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那么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位于图中( ) A. AB 段B. BC 段C. CD 段D. DE 段【答案】B【解析】【分析】如图表示细胞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时每条染色体 DNA 含量变化的情况,没有经过复制时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条染色单体,DNA:染色体=1:1,复制之后,彻底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之前,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DNA:染色体=2:1。【详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DNA:染色体=2:1,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位于图中BC段。故选B。24.如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 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 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 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以知道:图示为某雄性动物细胞内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根据染色体的颜色可以判断图中这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即基因重组。【详解】A、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图示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正确; B、因为发生交叉互换,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不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错误; C、B与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其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正确;D、因为发生交叉互换,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不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正确。故选B。25. 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B.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C.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D.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答案】A【解析】图示染色体没有姐妹染色单体,所以该图应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图像,又细胞每一极都有相同的染色体,可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考点定位:考查减数分裂图像相关内容。26.人体下列细胞中,一般含有同源染色体的一组是( )口腔上皮细胞 精原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成熟红细胞 心肌细胞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它们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次级性母细胞及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不含同源染色体,其他细胞均会同源染色体。【详解】口腔上皮细胞属于体细胞,其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正确; 精原细胞是特殊的体细胞,其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正确;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错误; 人的成熟血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含染色体,错误; 心肌细胞是体细胞,有同源染色体,正确;正确。 故选D。27.某同学观察了雌性果蝇(2N=8)体内的处于分裂后期的 3 个细胞并作如下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细胞同源染色体X染色体的数目着丝点分裂情况a有4?b有2?c无2?A. 细胞 a 中同源染色体数目与细胞 b 相同B. 可推测细胞 c 是卵细胞或极体C. 三个细胞中核 DNA 分子数分别是 16、16、8D. 表格中的“?”处填写的均为分裂【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以知道:三个细胞a、b、c都处于细胞分裂的后期,其中细胞a中有同源染色体,且含有4个染色体组,说明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b中有同源染色体,且含有2个染色体组,说明细胞a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c中无同源染色体,且含有2个染色体组,说明细胞c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细胞a中同源染色体数目是细胞b中的2倍,错误;B、细胞a、c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所以细胞a、c中可能含有2条同型的Y染色体,错误;C、因为雄性果蝇正常体细胞内含8条染色体,8个核DNA,所以细胞a、b、c中核DNA分子数分别是16、16、8,正确;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不分裂,所以表格中的“?”处填写分裂的是a、c,错误。故选C。28.下面是两个有关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其中两个家系的7号个体色盲基因分别来自代中A. 甲的2号,乙的2号和4号B. 甲的4号,乙的2号和4号C. 甲的2号,乙的1号和4号D. 甲的4号,乙的1号和4号【答案】B【解析】分析甲家系可知,7号是男患者,致病基因来自其母亲6号个体,由于6号的父亲3号正常,无色盲基因,因此6号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代中的4号;分析乙家系可知,7是女患者,致病基因来自其父亲5号和母亲6号个体5号的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代中的2号;6号的父亲3号正常,无色盲基因,因此6号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代中的4号。【考点定位】伴性遗传【名师点睛】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有:隔代遗传或交叉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女性患者父亲、儿子都是患者。29. 已知玉米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它类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 AABBB. AABbC. aaBbD. AaBb【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产生的配子类型为AB,不论另一亲本基因型如何,后代一定从该玉米获得AB基因,所以后代不会出现含有隐性纯合基因的情况(基因突变除外),故子代不会有aaBb基因型。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遗传定律和受精作用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0.下列符号代表精子的染色体,a和a、b和b、c和c为同源染色体,下列来自同一精原细胞的精子是A. abc、abc、abc、abcB. abc、abc、abc、a bcC. abc、abc、abc、abcD. abc、abc、abc、abc【答案】D【解析】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两种两两相同的四个精子,不同的配子组合在一起和体细胞相同,所以D选项正确。31.对某种植物进行测交实验,后代有四种表现型,其数量分别是49、52、50、51,这株植物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A. MmNnPPB. mmNnPpC. MmNNPPD. MMNnPp【答案】C【解析】【分析】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分析题干信息:后代有四种表现型,其数量分别是49、52、50、51,则约为1:1:1:1。【详解】A、MmNnPPmmnnpp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且分离比约为1:1:1:1,与题意相符,正确;B、mmNnPpmmnnpp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且分离比约为1:1:1:1,与题意相符,正确;C、MmNNppmmnnpp后代有两种表现型,且分离比约为1:1,与题意不符,错误;D、MMNnPpmmnnpp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且分离比约为1:1:1:1,与题意相符,正确。故选C。32.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A. 4和9B. 4和27C. 8和27D. 32和81【答案】C【解析】F1的基因型为AaBbCc,对于它产生的配子就相当于拿出一个A或a,一个B或b,一个C或c,他们之间自由组合,为2的三次方,可总结为对于n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它产生的配子种类为2的n次方 F2的基因型种类为27种,F2为AaBbCc自交的结果,一对一对等位基因进行分析,Aa进行自交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为AA、Aa、aa三种,以此类推Bb自交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也为三种,所以最后的结果为27种。33.现有高茎(T)无芒(B)小麦与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为3:1:3: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 TtBb和ttBbB. TtBb和TtbbC. TtBB和ttBbD. TtBb和ttBB【答案】A【解析】由“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为3131”可知:高茎矮茎(3+1)(3+1)11,亲本基因型为Tttt;无芒有芒(3+3)(1+1)=31,亲本基因型为BbBb。因此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TtBb和ttBb。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解答这一类题目,一般是把两对等位基因分开,一对一对地加以考虑,然后再把两部分结果组合起来。34.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内容之一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C. 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 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有性生殖生物中的一切遗传现象【答案】D【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1)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2)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3)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4)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5)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孟德尔在做碗豆杂交实验时,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得F1,然后让F1自交,发生性状分离,经思考提出问题,因此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疏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正确;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内容是”性状是遗传因子控制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的,配子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其中核心内容是“性状是遗传因子控制的”,正确;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正确;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只能解释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现象,错误。故选D。35.小麦的粒色受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 )A. 4种B. 5种C. 9种D. 10种【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自由结合定律,因为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本题是是9:3:2:1的变式。【详解】子一代的基因型为R1r1R2r2,自交得到子二代,子二代基因型为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r1r1r2r2,共可能有9种,R的数目可能有0、1、2、3、4五种,则若麦粒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表现型共可能有5种。故选B。36.下列有关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有些生物没有X、Y染色体B. X、Y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C. 伴性遗传都一定表现交叉遗传的特点D. 若X染色体上有雄配子致死基因b,就不会产生XbY的个体【答案】A【解析】【分析】1、因为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然后传递给女儿,由女儿传递给外孙,因此与X染色体连锁的遗传往往表现为是交叉遗传;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因此染色体上有雄配子致死基因b,不会影响XbY个体的形成;2、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特点是女患者多于男患者。【详解】A、X、Y染色体是雌雄异体、性别决定是XY型的生物体的性染色体,雌雄同体生物及性别决定是ZW型的雌雄异体生物不含有X、Y染色体,正确;B、X、Y染色体不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错误;C、伴X染色体遗传病往往表现为交叉遗传,Y染色体上的遗传不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错误;D、X上含有b使雄配子致死,后代可能有XbY的个体, XbY的个体中的Xb来自雌配子,错误。故选A。37. 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为红色,Aa为粉红色 ,aa为白色。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下列关于F2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红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B. 白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C. 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4D. 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红花金鱼草(AA)与白色金鱼草(aa)杂交得到F1(Aa),F1自交产生F2,F2中基因型及比例为AA(红花):Aa(粉红色):aa(白色)=1:2:1。F2中红花个体(AA)所占的比例为1/4,A正确;F2中白花个体(aa)所占的比例为1/4,B正确;F2中纯合子(AA和aa)所占的比例为1/2,C错误;杂合子(Aa)所占的比例为1/2,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8.萝卜的根形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块根。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则F2的圆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A. 2/3B. 6/16C. 8/9D. 3/16【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扁形基因型:Y_R_;圆形块根基因型:Y_rr或者yyR_;长形块根基因型yyrr因此F2中圆形块根占6/16,其中YYrr和yyRR各占1/16,F2的圆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2/3。【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名师点睛】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39.西葫芦是一种雌雄异花同株的植物,其皮色性状中的黄皮基因(M)对绿皮基因(m)为显性,但有白皮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M和m都不能表达。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型为MmWw的西葫芦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34B. 基因型为mmW西葫芦由于没有M基因,所以表现为白色C. 基因型为Mmww与基因型为mmWw的植株测交,后代有3种表现型D. 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的基因型共有5种【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控制西葫芦皮色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M-ww为黄皮,mmww为绿皮,- - W-为白皮。【详解】A、基因型为MmWw的西葫芦个体自交,后代的情况是M-W-白色:M-ww黄色:mmW-白色:mmww绿色=9:3:3:1,即白色:黄色:绿色=12;3:1,错误;B、基因型为mmW的西胡芦,因为有W基因,所呈现白色,错误;C、为了确定F1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F1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种情况叫测交,基因型为Mmww与基因型为mmWw的植株是杂交,后代有3种表现,错误;D、西胡芦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有MMww,mmww,mmWW,MMWW,MmWW,共有5种,正确。故选D。40.豚鼠中有几个等位基因决定其毛色:Cb黑色;Cc乳白色;Cs银色;Cz白化。分析下表中数据,找出能反映不同等位基因间显隐性关系的正确顺序( )交配亲代表现型子代表现型黑银乳白白化1黑黑220072黑白化109003乳白乳白0030114银乳白0231112A. CbCcCsCzB. CbCzCsCcC. CcCzCbCsD. CbCsCcCz【答案】D【解析】【分析】判断性状的显隐性时:无中生有为隐形。本题是基因分离定律3:1的变形。【详解】(1)交配1,黑黑黑:白=3:1,说明黑对白为显性,白色为隐性,其基因型为CzCz,两个黑色亲本为杂合体,基因型均为CbCz。(2)交配2,黑白黑:白=1:1,为测交,亲本黑色为杂合体。(3)交配3,乳白乳白乳白:白=3:1,说明乳白对白色为显性,亲本乳白都是杂合体,其基因型均为CzCz。(4)交配4,隐乳白银:乳白=2:1:1,说明亲本银与乳白都是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