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工学结合”的相关表述及其历史渊源.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工学结合”的相关表述及其历史渊源.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工学结合”的相关表述及其历史渊源.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工学结合”的相关表述及其历史渊源.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工学结合”的相关表述及其历史渊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工学结合”的相关表述及其历史渊源摘要:在我国,“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现正处于试验探索阶段。本文对“工学结合”的概念表述进行了探讨,并从国外和国内两个视角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关键词:工学结合;表述;历史渊源2006年,教育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方案出台,核心工作之一就是要创新“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旧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天津市在“十一五”期间,面临着建设滨海新区的任务与挑战,对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探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职业教育新模式。那么,“工学结合”与已有的相关的概念有哪些?“工学结合”这种教学模式的历史渊源究竟如何?它在历史上产生了哪些影响?本文拟从国内、国外两个视角来分析探索“工学结合”的历史渊源。关于“工学结合”的相关表述当前,有关“工学结合”的表述较多,有“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产教结合”、“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教学、科研、生产劳动相结合”、“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学校、企业、社会三结合”,还有“产业、学校、科研院所三结合”、“国家、产业、学校三结合”、“教育科研生产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等。这些表述虽然名称各异,但从本质上讲都是指“工学结合”、“产学合作”。这里的“产”指的是“产业”,而且是广义的产业,即包括除学校以外的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及其他)等社会各产业部门以及政府的行业主管部门;“学”是指广义的教育,包括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事业、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合作”指产业部门和教育部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和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之间的结合。就其内涵来说,“产学合作”包括三个层面:在宏观上,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发展战略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结合,即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依靠教育。在中观上,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相结合,发挥双方的积极性,优势互补,合作办学。即产业部门支持和参与办学,教育部门为产业部门服务。这一层面的结合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校企合作办学。在微观上,产学合作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教育教学的组织安排上,即教育要与生产劳动、服务、管理活动相结合,学校的课堂教学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教学相结合,专业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这一层面的结合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产学合作教育,是深层次的产学合作。在这三个层面的结合中,中观层面的结合是微观结合的前提和条件,因为如果没有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的合作办学,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合作教育;反过来,微观层面的结合又可以加强和促进中观层面的结合,因为在实施合作教育的过程中,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能够增进了解,从而找到更多的结合点;同时,中观、微观层面的结合的实现又是实现宏观结合的基础,因为只有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相结合,真正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促进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为国家、地方的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大批急需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合格的高级人才,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工学结合”和“产学结合”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工”指社会实践,其实就是在广义的产业部门,学校以外的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及其他)等社会生产部门以及政府的行业主管部门的实践。工学结合是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培养模式,是我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在职业教育实践中的创新。“工”是指生产实践,“学”是指课堂教学。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主要是职业学校与产业结合或与企业行业联合办学,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与参加实际工作来掌握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与职业技能,适应不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工学结合”的历史渊源(一)从国外来看在许多国家,工学结合成绩显著,下面分别从德国、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几个国家来谈谈工学结合的历史渊源。德国早在13世纪,德国师傅带徒弟的培训形式就在手工业中推广开来,直到18世纪这种形式依然流行。19世纪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才出现了学校参与的职业培训。20世纪30年代,德国中央机构开始通过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将企业培训和职业学校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一种校企合作的培训模式持续下来并得以不断发展,这就是后来所谓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此时已经形成了工学结合的雏形。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各种培训中心不断成立,进一步完善了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并且“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不断向高等教育领域延伸。采用这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国家主要有德国、奥地利及其他德语国家。其主要特征为:一是职业教育模式呈现明显的“双元”特点,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承担学生的职业培训与文化理论教育,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的重要责任;二是职业教育的供需关系由政府按照企业提供的培训岗位确定;三是培训内容与方式注重教育性与经济性,学生有两种身份(学徒与学生)和两种学习场地(企业与学校);四是培训者有企业培训机构和职业学校,具有明显的“双元”特征,企业参与培训并起决定性作用;五是职业教育费用分为两类,企业培训由企业出资,职业学校经费由财政提供。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开始探索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策略,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推行“从学校到工作”(Schooltowork,STW)的过渡计划。这一改革旨在加强学校学习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解决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问题,并且通过立法的形式保证这种教学模式的施行。英国英国的工学结合可以追溯到13世纪的学徒制。当时在行会组织中存在的师傅向徒弟传授技艺的做法,实际上是近代职业教育的一种雏形。1562年颁布的工匠法把已经存在很久的师傅带徒弟的做法确立为一种正规的学徒制。19世纪后期,技术讲习所的诞生为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世纪下半叶,国家对技术教育逐步重视,政府分析了英国工业落后的原因是没有像法国、普鲁士、澳大利亚、比利时、瑞士等国那样的培养工厂管理者、车间师傅的工业教育制度。于是,1868年英国政府成立了议会科学教育特别委员会,由塞缪尔森(B.Samuelson)任主席,实施科学技术教育,并且于1889年通过了技术教育法,进一步保证了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1993年11月,英国政府宣布实施“现代学徒制”(ModernApprenticeship)计划,并于次年9月首次在14个行业试行该计划。加拿大加拿大的工学结合可以追溯到殖民地时期的手工艺行会和工匠群体自行组织。20世纪初,为了培养生产发展所需的农业及各类技术人才,联邦政府开始通过法律手段参与职业教育,于1913年颁布了农艺教育法(AgriculturalInstructionAct),紧接着又在1919年颁布了技术教育法(TechnicalEducationAct),此外还颁布了其他一些法律。加拿大的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理念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赞同,DACUM课程开发体系也成为连接学校与企业的桥梁。俄罗斯俄罗斯早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就出现了职业学校,主要是航海和采矿两类学校。列宁认为,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给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培养完全精通业务,完全能够成为匠师,并为此受过实际训练的细木工、粗木工等。但是,同时要这些手艺匠具有广泛的普通知识,成为共产主义者,具有综合技术的见识和综合技术教育的基本知识”。澳大利亚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各种技术学院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生源又分为两种形式:正规学生和学徒。这就是澳大利亚工学结合的最初渊源。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TAFE(TechnicalandFurtherEducation)学院的建立更是澳大利亚工学结合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里程碑。这时,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TAFE学院不断发展,职业教育体系形成并逐步完善,澳大利亚实施了培训保障法,成立了国家培训局,建立了职业教育国家框架体系。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特征为:一是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将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整合在一个系统下,将职业资格证书与全日制教育文凭结合起来,与学历教育相呼应。在这个系统下,全日制学生不到40%,大部分为25岁以上的成年人接受职业继续教育;二是供需关系主要由政府会同行业依据市场需求确定;三是培训机构主要是国家为企业提供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官方公共服务机构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的简称)系统,也称TAFE学院;四是培训内容主要是政府按照经济界与企业的要求制定的国家资格框架内容、认证框架内容和培训包;五是职业教育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负担,目前开始呈现多元化特征。德国、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都为个人提供了职业准备所需的教育与训练,为个人适应日益复杂和动态变化的经济挑战提供了很好的知识与技能准备。这些国家在战后的高速发展,都得益于以工学结合为主要教育模式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践证明,这些国家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成功的。(二)从国内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典型的时期来看:清朝的实业教育可以视作工学结合的渊源。实业教育设立各种学堂,分成四类:农业、工业、商业和商船业。著名的有1906年兴办的艺徒学堂、中等商业学堂以及1911年兴办的农业学堂等。近代“勤工俭学”运动和半工半读制度的创立。1919年3月开始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成批赴法勤工俭学是今天“工学结合”的萌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起者们希望把西方文明,主要是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输入中国。他们试图让中国青年通过勤工俭学来掌握这些知识和技术,以便将来归国后用“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办法使中国富强起来。他们矢志勤工,含辛茹苦,埋头攻读,学有所长,成为各学科、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将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带进国内。1964年8月7日,刘少奇同志作了“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半工半读既是劳动制度又是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和两种教育制度是结合的。”这种制度的兴起,从当时看,既能够办学校普及教育,又能减轻国家和家庭的负担;从长远看,能够培养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因而半工半读是依据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为提高广大劳动群众的劳动技术水平及其社会地位而提出的,它的提出使“工”和“学”首次站在平等的地位出现,“工”为“学”作物质积累,“学”使“工”更好地发展。2002年前后,我国职业教育界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发展思路。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四个服务”的要求,即“职业教育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这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2004年颁发的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2005年8月19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强调职业教育模式转型,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培养模式,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会议指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勤工俭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职业院校要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要做到学生最后一年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要做到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要试行半工半读制度,并在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