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对高职院校形象塑造与和谐发展的思考.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对高职院校形象塑造与和谐发展的思考.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对高职院校形象塑造与和谐发展的思考.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对高职院校形象塑造与和谐发展的思考.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对高职院校形象塑造与和谐发展的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对高职院校形象塑造与和谐发展的思考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龙头,担负着培养输送社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高职院校形象是社会公众对高职院校的整体印象和评价,是极其珍贵的无形资产,是体现学校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塑造尽可能完美的高职院校形象,对高职院校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笔者认为,高等职业院校形象塑造要通过在理念上“以育人为根本”,在经营上“以服务为宗旨”,在创新上“以就业为导向”等方面达到目的。关键词:高职院校;形象塑造;和谐;理念;经营;创新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高等职业教育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龙头,担负着培养输送社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2006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311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1867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720所,高职(专科)院校1147所,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联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公共关系原理,相当于特殊企业的高职院校,其推进改革发展的唯一目标就是树立良好的高职院校形象。而要树立良好的形象确实不易,因为高职院校形象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命运、前途和发展,影响到社会、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的和谐发展。高职院校形象是社会公众对高职院校的整体印象和评价,而高职院校总体形象的评价主要有两大指标:一是高职院校的美誉度,二是高职院校的知名度。理想的高职院校形象是高职院校的美誉度与知名度有机结合的形象。因此,塑造尽可能完美的高职院校形象,对高职院校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一、高职院校塑造形象的追求目标高校形象是高校极其珍贵的无形资产,是体现大学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塑造与传播良好的高校形象,对提高高校的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塑造良好形象以后,可以达到以下目标。1.促进和平共处。高职院校通过良好形象的塑造,可以促进校内之间、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和平共处,为高职院校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2.促进和衷共济。高职院校通过良好形象的塑造,可以收到“四满意”的效果,即学生、家长、用人单位、领导满意,为高职院校的和谐发展创造了知名度和美誉度有机结合的有利条件。3.促进和谐发展。高职院校通过良好形象的塑造,可以推动高职院校实现快速、健康、全面和持续的良性发展。二、高职院校塑造形象的有效途径(一)在理念上“以育人为根本”中塑造高职院校形象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那么,高职院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育人;按照现代管理理论,以人为本的原理应当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高职院校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应当落实到推行以生为本的理念上来;按照现代企业公共关系原理,对于相当于特殊企业的高职院校来讲,所培养的人才就相当于企业生产的产品,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质量越高,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程度就越大,高职院校在用人单位中的美誉度与知名度就越好,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就越高,高职院校的发展就越快。反之亦然。因此,通过长期坚持“以育人为根本”的理念来塑造学校形象、推动学校的发展。把“以育人为根本”理念放到高职院校办学的首位,努力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大力培养输送更多优秀高技能人才,对塑造高职院校良好形象和推动高职院校和谐发展尤为重要。1.学校党政主要领导要坚持把学生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如实施“校长心系学生计划”,即认真做好五个交流:在“新生开学典礼”上进行“开学寄语”交流,在“团学干部培训班”上进行“培训感言”交流,在“学生表彰大会”上进行“表彰祝词”交流,在“校长与毕业生恳谈会”上进行“直接解惑”交流和在“学生毕业典礼”上作“临别赠言”交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和就业指导。努力推进“六个到位”,就是校长努力推进学生服务管理工作的体系、制度、机制、环境、资金和条件到位。切实抓好八个环节,即校长切实抓好开学寄语、学干培训、约见沟通、接待疏导、网上交流、表彰鼓励、恳谈解疑和毕业赠言等八个环节。2.全面推行贯彻“以生为本”思想的“11223344”的全新高职办学理念“一一”:努力做到“强化一个意识”和“实现一个转变”,即:强化“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实现把学生作为主要的管理对象向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的转变;“二二”:努力做到“两以”和“两为”,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生为本,尊重为先”;“三三”:努力做到“三个一切”和“三个一定要”,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定要善待学生,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学生,一定要像教育自己的子女一样教育学生”;“四四”:努力做到“四励”和“四心”,即:对待学生要“多鼓励、多勉励、多激励、多奖励”,培养人才要“用心培育、真心陶冶、精心打造、潜心包装”,最大限度地提供学生个性化服务,满腔热情地帮助其成为高技能人才。3.注重研究应用育人规律和机制要系统总结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规格、培养走向、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要求、培养重点、培养方案、助困措施、评价标准、激励机制、处理机制、教育内涵、培养保障等规律和机制,并通过全面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工程”、“细胞工程”、“爱心工程”、“暖心工程”、“用心工程”、“创新工程”等来应用推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活动的深入开展。(二)在经营上“以服务为宗旨”中塑造高职院校形象要在“以服务为宗旨”中塑造高职院校形象,就应努力做到:通过为社会服好务来使高职院校得到社会的认可。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应当把学校当企业来经营。通过经营学校,使学校更好地为社会服好务,通过经营教师,使教师更好地为学生服好务,通过经营学生,使学生更好地为用人单位服好务。学校在政府财力支持比较有限的情况下,在项目审查过程中,注意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重点项目重点投入,学生项目优先投入,安全项目及时投入,一般项目排队投入,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学校努力为社会培养输送急需的高技能技术人才,急社会之所急,想社会之所想,努力为社会和用人单位多做服务工作,以体现高职院校对社会和国家的一份贡献。学校履行服务社会职能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校通过“订单培养”等形式,为企业和用人单位培养输送急需的各种人才。学校通过“双定生”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等“订单培养”多种形式,为企业或用人单位培养输送急需的人才。第二,学校要通过成立“学校技术产业总公司”和若干技术应用推广中心,与企业进行联合技术攻关,主动为行业企业提供应用技术开发等科技服务,并承担多项企业横向技术攻关课题。第三,学校选派教师干部挂职支教或实践锻炼。学校每年可选派部分教师和干部到校外挂职支教或实践锻炼,达到一来帮助当地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二来了解社会现状,三来提高“双师”素质,四来培养对学生的感情的目的。第四,学校要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有效结合相关岗位的培训经验,打造一个开放、灵活、可选择的职业教育“培训超市”。通过与企业集团或公司合作开展职工技能培训鉴定、职工短期培训和职工继续教育,既可得到企业和社会的好评,又可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还应积极面向企业和用人单位开展社会培训,不但开展短期非学历培训,而且还开展学历培训。第五,推行灵活的弹性学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全球经济、政治、科技、社会、文化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必将对各级各类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为此,“刚性”的学制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特别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更需要实行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的弹性学制,积极推行学分制改革。实现弹性学制须增强动态的连续开发人力资源的观念,允许就学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对未来、学习计划进行不同的设计,通过分阶段学习,最后完成学业。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可以在保留学籍的基础上去创业、打工和实践。实行弹性学制需要解决课堂与实践的脱节和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需要与就业市场共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互补的运作机制。(三)在创新上“以就业为导向”塑造高职院校形象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稳定、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学校生存发展的大事,在学校给予高度关注和高度重视的情况下,还引起了学生和家长的高度关注,也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更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每年都与各高职院校签订“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实行“就业工作一票否决制”。高职院校就业好不好,已经成为考生和家长选择就读学校的主要现实标准,已经成为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检验高职院校办学是否成功的主要考核依据,已经成为全社会判定高职院校办得好不好的主要检验标尺。因此,把高职院校创新的重点放到推进就业上将是高职院校争取考生就读、得到上级认可、提高社会声誉、塑造院校形象、加速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塑造高职院校形象,必须重点抓好就业工作。咬住就业不放松、抓好“出口”促“进口”。努力通过全面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工程”,尽快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努力通过不断摸索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切实奠定学生顺利就业的良好基础,学校要注意抓好“高技能人才培养链”的协调推进,即:夯实一个基础优化环境,贯穿一条主线产学结合,突出一个重点强化师资,围绕一个中心规范教学,注重一个根本内涵教育,落实一个导向促进就业,实现一个目标特色办学,实践一个宗旨服务社会;努力通过系统推行情系学生的全新办学理念,重构推动学生更好就业的学生服务管理体系;努力通过系统重构学生质量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底气;努力通过系统建立贫困学生助困体系,不断提高贫困学生的就业信心;努力通过独创推行“双定生”高技能培养模式,真正实现校企学生“三赢互惠”;努力通过有效推行“双证书”制度,着力提高毕业生就业本领。学校要制定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全员重视就业,全员支持就业,全员参与就业有制度保证,走依法治校的良性发展之路。根据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