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研究.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研究.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研究.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研究.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研究作者:邵璀菊桑维军刘颖刘慧明赵伟白元儒摘要:推行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对于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对于发展甘肃省的职业教育具有更为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应积极探索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运行保障机制,使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成为甘肃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实在举措。关键词:甘肃省;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运行机制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教育部也出台了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这些政策和文件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发展方向和政策依据。由于甘肃省经济发展滞后,教育资源薄弱,对职业教育提供的支持十分有限,改革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推进半工半读培养模式,对甘肃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具现实意义。好的政策需要有好的机制予以保障落实,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并建立与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相适应的有效运行机制。半工半读的内涵及对甘肃省职业教育发展的意义半工半读是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的,即由学校和企业分工协作,共同承担起对学生的培养任务,并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和时间安排,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另一部分时间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学习和锻炼职业技能,实现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的有机结合,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的有机结合。这种培养模式对甘肃省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降低职业学校的办学成本职业教育需要建设实训基地,而且办学设备要不断更新,因此办学成本较高。甘肃是经济欠发达省份,要发展职业教育,仅仅依靠政府和学校的财力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吸纳地方、行业、企业等社会资源的支持。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学校可以依靠企业开展实训实习,借助企业的生产场地和生产设备,解决学校实习场地和实习设备不足的困难,可以通过与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大大降低办学成本。学校兴办的实训基地具有非生产性,不像企业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的变化、生产的要求不断更新生产设备,尤其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即使学校加大投资,先进的设备几年后也可能成为落后的设备,不利于学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掌握先进技术。利用企业设备开展实训,既能充分保障实习设备的先进性,又由于企业设备的成本已由生产的产品分担,开展职业培训无需多少成本,从而可使职业学校的办学成本降低。此外,学生通过到企业工作场所实训,可以亲身感受到企业的文化与工作氛围,了解和接触到在学校难以了解的、被各企业和公司视为特色优势的各种设备、技术、程序等,不仅可以开阔眼界,还能促进职业技能与态度的养成,而这些都是职业学校校内实训基地所无法提供的。有利于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特征。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职业学校专业更新速度进一步加快。近年来,许多职业学校针对市场需求变化,进行过多次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而专业教师的结构却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由于传统专业教师占用了学校的大量编制,在学校人员编制既定的条件下,学校新增设的专业常常因缺乏编制而难以引进急需的人才,制约了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降低了学校的办学效益。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一方面,学校可以从企业聘请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充实专业教师队伍,缓解甘肃省职业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与专业建设结构之间的矛盾,解决“双师型”教师不足的困难;另一方面,职业学校的教师可以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通过在各个行业第一线的工作实习,弥补缺乏实践经验,对最新技术的掌握相对滞后的缺陷,有利于教师形成“双师型”素质,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平民化、普及化甘肃省每年都有不少初、高中毕业生,因为不能升学,又缺乏一技之长而待在家中。还有许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学生,因为学费高上不起学而辍学。一面是各行业高级技工、技术人才紧缺,出现严重的“技工荒”,一面是大量适龄的青少年被拒之于技能学习的门外,求职而苦于无技能,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推行半工半读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参与企业生产实践,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可以解决学生学习期间的学习费用和生活费用,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更多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这对于扩大甘肃省职业学校的招生和办学规模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农村职业学校而言,实行半农半读式教育与技能培训,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学习,既可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又可以学习职业技能,提高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我国已有一些省市的农村职业学校开始对农村学生实行免费职业教育,这将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优良的人力资本。有利于实现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的“零距离”接轨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技能性特点需要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行业、企业对自身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员工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技能最有发言权,因为行业、企业了解自身状况与发展趋势,熟悉生产工艺的技术特点,了解实际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岗位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通过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企业成为育人主体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参与学校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专业结构的制定,及时并准确地指导职业学校调整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和培养规模。学校可根据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和培养规格设置课程,制定实施计划,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从而可有效地解决用人需求与育人供给相脱节的矛盾。学校还可依托企业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的便利条件,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与实践能力的训练,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产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建立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运行机制建立政府行为的推动与整合机制政府行为是推进职业学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开展的外动力,具有“杠杆”的调节作用。由于职业学校与企业是两种不同的主体,分属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活动领域,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学校追求的是办学质量与效益的最优化,二者在社会职责、目标定位、利益追求以及运行方式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要使两个异质主体自觉自愿地结合在一起,单凭市场行为和学校行为是难以实现的。况且,目前甘肃省许多企业受自身生产状况的制约,对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还缺乏足够的重视,还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的开发对企业生产发展、效益提高、兴衰成败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联性,受眼前利益至上思维定势的影响,仍过于看重对物质资源的开发,因而缺乏与学校合作的动力和意愿。此外,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还要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协调行业、企业、部门等各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的干预将对推动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实施产生导向甚至决定性的影响。具体而言,政府应在以下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是政府各相关部门要通力配合,教育部门应从制度层面确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应从企业管理层面上加强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管理,建立健全有关激励机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加大劳动执法力度,严格实施劳动准入制度。政府应从政策导向上引导和调动企业与学校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为产学结合、校企联姻、半工半读开辟“绿色通道”。二是要加快建立符合甘肃省情的地方性法规,通过立法,制定强制企业资助的律则,规定刚性资助的标准,对接收学生实习的企业实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使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鼓励性措施与不履行职业教育义务的惩罚性措施法制化。三是教育行政部门要运用行政权威,加强对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监督,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规范职业院校的办学行为,确保教学质量。建立学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改革机制在推进半工半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学校是育人的主体。首先,要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性,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学校学习与企业实习结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结合。要根据学习和生产实际,制定严格的工学结合教学计划,保证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总课时,不能以“工”代“读”,更不能因“工”废“读”,使“半工”变成“全工”。否则,就会使半工半读偏离正确的轨道。其次,要强调专业设置的针对性,树立为区域经济发展、为企业发展服务的理念,与企业共同商议专业设置,制定专业培养目标,编排教学计划,不断依据经济发展需要和行业发展趋势补充新门类、新工艺、新技术。再次,要注重课程设置的适用性,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课程体系,使“半工”与“半读”之间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有机衔接。最后,要建立教学管理的弹性机制,推行学分制,允许学生修满学分提前毕业,也可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需要申请中途休学或延期毕业,采取灵活分段的方法安排好教学和实习的时间。建立校企育人过程的互动机制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是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的。在实施半工半读模式的过程中,校企双方应该建立有关的管理制度,签订相应的合同和协议,明确学校、企业和学生的职责与权利,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人才培养新机制。一方面,企业要把人才培养纳入人力资源开发的轨道,在“半工”的过程中坚持通过工作岗位锻炼育人、通过企业文化熏陶育人的方针,以市场变化的信息与企业文化影响学校的教学定位、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以及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等,监控与干预教育产品的产出过程,根据职责要求完成好有关的教育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学校要研究、关注企业的需要,研究技能型人才的产出规律,强化实践训练与技能培养,加强工作与学习、教学与生产、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有机联系,为合作企业输送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的优秀员工。建立学生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制加强对半工半读学生的管理和权益的保护,是实施工学结合的重要问题。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学生年龄尚小,其参与劳动的环境和强度受法律的特定保护。实施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职业学校和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生产安全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有利于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管理制度和具体办法,确保工作有章可循。一是学校要保障学生的权益,对学生进行劳动纪律、生产安全和自救自护等方面的教育,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到企业实习学生的年龄、劳动场所和环境等进行审核与检查;二是学校要与企业签订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办理劳动保险,确保学生每天与每周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符合法律规定,确保未成年学生不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与其他禁止未成年学生从事的劳动,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三是学校要建立教师带队管理制度,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全程管理和服务,负责沟通、协调学生与实习企业的联系,帮助学生解决好在实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四是学校要按照学校与企业所承担的教学培训的实际义务,逐步建立并实行学校学籍与企业学籍的双学籍管理制度。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是实现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甘肃省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