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高校贫困生认定的现状与对策.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校贫困生认定的现状与对策.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校贫困生认定的现状与对策.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校贫困生认定的现状与对策.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高校贫困生认定的现状与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高校贫困生认定的现状与对策【摘要】贫困生的认定要以把有限的资助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学生身上为指导原则,学校自身认定为主,生源地证明材料为补充,发动学生的民主积极性,完善监督、举报机制,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贫困生认定工作,为创建和谐的校园、和谐的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认定1999年高校扩招后,我国高校贫困生人数迅速攀升。截至2005年底,在全国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的1387万在校生(包括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中,贫困家庭学生约占20,人数在270万人左右;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占5到10,人数在70万到140万之间。另据中国扶贫基金会2002年对全国高校贫困生的调查统计显示,中国目前有些高校贫困生比例高达25%,特别是农、林、师范类高校的贫困生比例已高达30%。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国务院在2007年五月出台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意见明确提高了扩大贫困生的资助对象和比例,职业学校,民办高校的贫困生都列入资助范围,国家助学金资助学生比例由原来的3%提高到20%;加大了资助力度,国家助学金由过去的每生每年1500元提高到2000元,教育部多次会同财政部就贫困生资助的资金落实、政策实施等出台文件,并多次举行全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新闻发布会。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包括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困生补助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多元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同时国家也逐年提高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与范围,在这种形势下,贫困生的认定问题尤其显得重要,是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的科学、完善、可操作性,直接关系到能否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公正和教育平等,关系到能否保持大学校园及社会的稳定、和谐、进步。一、当前贫困生认定现状国家从1993年起,在全国部分大专院校试行招生并轨、学生缴费上学以来,高校贫困生比例增大,贫困生问题逐渐显得突出起来,然后许多高校建立了“奖、贷、助、减、免、缓”等一系列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帮扶措施,努力实现不让一个高校贫困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宣布:中央财政安排的贫困生资助金将由2006年的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2008年将安排200亿元。随着国家及地方资助贫困生力度的加大,发现、资助真正贫困生,把资助金用到最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日趋关键。贫困生的认定成为解决贫困生问题的一个主要方面。目前,贫困生的认定较多采取生源地认定和高校自身认定两种办法。生源地认定办法主要是由生源地民政部门或街道办事处出据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根据证明判定学生的贫困情况,大多数高校将此作为参考评价。高校自身认定,一般是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经过班、院系、学校层层审核,列出贫困生名单,根据贫困程度进行分类资助。从目前情况看,高校采用的认贫困生的参考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孤儿家庭,同时又无其他亲属给予正常的经济支持。2单亲家庭,父母一方去世或失去生产或生活能力。3需重大经济支出家庭,家中有患重病的直系亲属,常年需要支出看病费用。4学生或学生家庭成员突发变故,短期内形成大量债务。5兄弟姐妹中同时有两人以上在大中专院校学习。6.学生月生活费在学校所属地的居民最低伙食费标准水平线以下,一般月均为80110元。许多学校,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的高校,主要用这一条来认定。7学生家庭纯收入在家庭所在地属较低水平,一般年户均3000元以下。二、贫困生认定中存在问题长期以来,贫困生的认定标准一直没有科学、详细、操作性强的规定:贫困生认定方面,全国各地区、各高校之间尚无科学的、统一的标准,贫困生认定存在诸多问题。部分高校通行的认定标准是以学校所在地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为准,按学生最低生活费的支出划分。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由辅导员(班主任)大致地了解困难学生每月的消费情况,缺乏定量的实际标准。同时,由于学生本人所提供的家庭经济情况可信度较低,有的高校根据各地民政部门或乡镇(街道)、村委会开据的贫困证明认定贫困生。但生源地部分职能部门工作浮于表面、把关不严,这使贫困生认定不准确,直接导致资助金无法实现最优化配置,按照“边际效应递减”的原理,这种情况下,有限的资助金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助学金没有使用到最需要的贫困学生上,还有可能引发同学之间甚至校园的不和谐。制定一个认定贫困生的“科学”标准并不难,但科学的标准并不一定就是最可操作和最易操作的标准,难就难在如何用这一标准去认定“谁是谁不是”贫困生。认定贫困生难的关键问题就在于贫困生的认定是需要成本。由于大学生的生源地一般分布比较分散,高校不可能对每一个申请贫困资助的学生进行实地调查认定。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两种可选择的方式:一是将有限的助学资源多次切割,来扩大资助范围,即现在许多高校实行的“均衡化”资助方式;再者就是将贫困生认定的成本转移,即将贫困生的认定工作交给大学生父母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很明显,前一种资助方式将有限的助学资源分割成众多小块,由于那样会使资助金额降低,在达不到资助贫困生的目的的同时,还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到了非贫困生或者相对不太贫困的大学生手中,这有悖于助学金政策实施的真正目的。而这种“均衡化”资助方式对贫困生来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困难,达不到资助的理想效果,直接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率。这种分配方式还很有可能将有限的资源分配给了非贫困生或不太贫困的大学生,由于真正贫困的学生没得到相应资助,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他们的不满情绪,不利于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建设,影响高校学生高尚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后一种方式将贫困大学生的认定工作交给贫困生父母所在地的基层组织,这也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贫困是一个相对概念,地方基层组织开具的证明文件只能证明该生在当地是贫困的,但该大学生在学校属不属于贫困生还不能确定。这很容易造成资助工作上的误差。正是由于上面的原因,部分高校为了提高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就要求贫困生携带更多的证明材料,将贫困生认定的成本转移。拥有较少经济资源的贫困生由于拥有的组织资源较少而较难获得这些贫困生认定必备的种种证明文件。而有的非贫困生拥有较多的经济资源的同时也拥有较多的组织资源,他们有更多的渠道来获得种种证明文件。在现实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所谓的“贫困生”,你需要什么材料他就能很快拿来什么材料,但从其消费水平和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他应该不是一个贫困生。相反,对于一个真正的贫困生来说,一方面,他们可能没有很好的渠道得到贫困证明,甚至根本不知道去开具贫困证明,因而没有贫困的相关证明;高校据此分配助学资源是很危险的,也是违背贫困生资助原则的,极易造成贫困生资助的不公平现象的发生。生源地和高校所在地之间存在的地区经济差异造成了贫困生认定的不科学,这种情况势必造成了有限资源分配上的不合理和浪费,极易引起不公平和不满。故贫困生的认定仍然应以高校自身认定为主,一般是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经过班、分院、校层层审核,然后列入贫困生名单。但是贫困生概念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会随着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而发生变化的,致使贫困生信息掌握不及时,不准确。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应以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去探索系统、科学、操作性强的贫困生认定方法。三、贫困生认定的改进措施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本人认为贫困生的认定应该主要依靠学生本人在学校、班级、宿舍的生活、交往等表现,以直接信息为主,其他信息为辅的方针,从绝对贫困的角度,科学合理地认定出真正的贫困生,把国家有限的资助落实到最需要的学生身上。本人认为贫困生的认定及资助的落实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准确掌握学生的真实信息,保证信息及时的更新学生入学后尽快收集有关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信息,因为学生刚入学,还不明白或者说不知道去提供虚假信息。这利于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收集信息的方式主要有,让学生自愿公开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学生本人以书面的形式上交家庭情况的材料,如直系亲属(父母姊妹叔舅姑姨等)的工作生活等情况,因为有的信息不便于公开,保证学生隐私。这些材料都要存档作为认定贫困生的参考资料。对于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辅导员、班主任要做好抽查,通过多种渠道证实学生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同时,辅导员、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各种表现,掌握自己的第一手资料。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收集学生材料的过程应该有老师的在场的主持、监督,以保证材料的真实性。(二)科学合理地将贫困生分类,全面掌握重点学生的的情况根据掌握的信息,认真地去评定,评定时尽可能做到公开、公正、透明(注意保护个别学生的隐私);制定科学、合理、详细、可行的贫困生评定标准体系,做到评定标准一致,减少人为因素产生的影响,同时要时刻注意考虑家庭特别困难,但又不愿公开透露自己真实情况的学生。(三)充分发动学生,做好相关的民主评议,接受学生监督由于学生生活学习在一起,他们之间了解更深入真实,因此必须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的基础上开展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更要注意树立公正的气氛,防止学生之间请客拉选票,以不正当手段获取资助,然后挥霍,在学生中间产生极坏影响。具体工作中不妨做到:a召开主题班会公开进行贫困生选定工作,同时宣传国家学校有关的资助政策。b在自愿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公开陈述自己的家庭情况,老师将已掌握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信息以匿名的形式公开(事先征得学生本人同意,保证学生的隐私)。c所有学生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及自己所了解的学生平时表现投票。d班主任或辅导员老师根据民主评议的情况,结合他们已经掌握的信息,确定贫困生的排名,并可以接受学生的查询,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公布贫困生评议的最后结果。(四)完善监督机制,构建举报体系辅导员、班主任要对已经收集的学生家庭信息进行有重点的抽查核实,通过抽查暗访核实有关学生的信息,落实学生获取的资助金的实际流向,对于以不正当手段骗取资助金,或者把资助金用于奢侈生活、挥霍浪费的要予以追回资助金,并给予相应处罚。同时,公布qq号、电子邮箱、电话、网上博客等接受同学们举报。总之,贫困生的认定应该把握主要原则:学校自身认定为主,生源地证明为辅,发动学生的民主积极性,完善监督、举报机制。做贫困生认定工作,必须有为学生热情服务的心,对学生负责,掌握第一手真实详情,发动学生积极参与,保护学生的隐私,班主任、辅导员老师把握全局,关注强自尊心的家庭“特别”学生,以高度的责任心去精心处理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