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证券其它相关论文小企业怎样改善融资体系小企业融资难,这是一个近几年来出现频率非常之高的话题,也是一个关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对此,我国经济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作了大量有益的研究与实践,然缺乏深度探索和广度扩展,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题。本文从投资者角度深入探究小企业改善融资体系的实践思路和政策建议。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八大短板企业融资是一个随经济发展从内源融资到外源融资再到内源融资的交替变迁的循环过程。当前我国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相交困,内源融资缺乏实现通道和足够引力,外源融资缺乏内源融资奠基和信用保障,导致从内源融资到外源融资再到内源融资的交替变迁的循环过程无法实现。其主因是小企业融资体系存在八大短板一、内源融资两大短板一是排斥规模合作。从小企业内源融资困境看,致因既有经济因素,更有人文因素,而且人文因素是深层次的主导因素。说起小企业内源融资困难,人们往往将原因归结为企业自有资金不足、自我积累有限。我认为,诚然,小企业内源融资困难与企业自有资金不足、自我积累有限密切相关,但这并非根本性原因。小企业内源融资困难的根源,在于我国小企业的人文因素。目前,我国的小企业绝大多数在微型城市和集镇,这些企业主绝大多数出身于小市民或农民,他们深受小市民人文意识或农民人文意识的深远影响,造成了其独特的排他意识、生活方式。排他意识决定了他们偏好独资或极少几个亲朋好友合资的家庭式经营管理体制,宁可把企业规模做小一点,也不愿他人带资加盟。有不少初始由几人出资联盟的小企业,经过几年的合作拼搏,发展速度很快,资本回报率很高,但出资人之间的凝聚力却明显下降,矛盾冲突频现,终究拆分各办企业。二是企业积累缓慢。小企业往往是小规模纳税人,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无法享受税额抵扣,加上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实际税费负担沉重,相对制约着企业效益和税后利润的扩大;小企业自我积累意识与能力差,在利润分配中普遍存在“重消费,轻积累”、“套用别人的钱发展企业,赚了钱是我的,亏了钱是别人的”倾向,以致自身积累远远滞后于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内源融资是外源融资的保证,外源融资的规模和风险必须以内源融资的能力来衡量。没有内源融资,也就无法进行外源融资。做任何事情都有风险,企业所有者必须先把自己的钱掏出来,必须首先建立企业的自有资本,别人才能对你有信任,才会把钱借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