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当代文学论文-中国海棠花文化初探摘要:海棠历来为我国人民所喜爱,无论是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公共绿地都广泛运用海棠进行植物造景。本文研究了我国海棠与名人的故事、与海棠有关的文化艺术活动及海棠的广泛用途,初步探讨了海棠的花文化内涵。海棠,春可赏妖娆花姿,秋可观累累硕果,且管理粗放,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是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的常用树种。我国是海棠的起源中心,品种资源丰富,地理分布广泛,其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和长江流域。我国人民自古就有种海棠、赏海棠的习俗,并由此衍生出蕴涵丰富、寓意吉祥、形式多样的海棠花文化。一、花文化与海棠花文化中国是世界上花卉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花卉栽培起源地之一。我国劳动人民驯化、培育、利用花卉的历史极其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花卉由于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被人们不断地注入思想和感情,不断地融入文化与生活中,从而形成了一种与花卉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花卉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这就是中国花文化。1中国的花文化充满着泛人文主义色彩,古人在潜意识里并不把花卉当作外在的自然物看待,而是将其视作与自己一样的有生命的活物,这种意识源于易经及老庄思想。2海棠为我国人民所喜爱,在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多有使用,但海棠花文化的系统研究目前在国内尚较少,对海棠花文化的研究仅零散见于某些花文化的综合论述中。舒迎澜在古代花卉一书中,对海棠花文化有单独一节的介绍,对海棠古代的栽培历史、典故传说、诗词歌赋进行了概述。何小颜在花与中国文化一书中,从文学的角度描述了海棠的发展历史,突出展现了海棠在宋代观赏植物中的重要地位。在周武忠的花与中国文化中,关于海棠花文化的研究散见于全书。刘志强的硕士论文华东地区海棠品种资源与园林应用研究,对古人关于海棠的记载、研究进行了一定的归纳总结。二、海棠溯源我们通常所说的海棠是指蔷薇科苹果属的植物,有时也包括蔷薇科木瓜属的木瓜海棠、贴梗海棠,在某些情况下甚至秋海棠科的秋海棠也被泛称为海棠。准确地说,海棠是指以栽培观赏为目的,果实直径小于等于5cm的苹果属植物,英文为crabapple。海棠在我国古代被统称为柰,唐朝时出现“海棠”这一称谓,在明代王象晋的二如亭群芳谱中“海棠”一名被冠用于今天的4种植Malusmicromalus(Malushalliana)、贴梗海棠(Chaenomelesspeciosa)和木瓜海棠(Chaenomelescathayensis)。王象晋的这种观点影响深远,至今这4种植物虽不同属,西府海棠、垂丝海棠属于苹果属,贴梗海棠、木瓜海棠属于木瓜属,但名字中都带大约二千五百年前的诗经卫风木瓜记载:“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木桃为木瓜海棠或贴梗海棠3,这是迄今为止能找到的关于海棠最早的书面记载。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公元前125前128年)有“椁、柰、厚朴”等的记载,据考“柰”是指中国绵苹果及小果类苹果属植物。4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贾耽为相,著百花谱,书中誉海棠为“花中神仙”,此书为较早使用海棠这一称谓的著作,此前海棠多用“柰”概括。此后海棠作为观赏植物的地位与声望日益突出,宋代达到顶峰,出现研究海棠的专著海棠记和海棠谱。北宋沈立的海棠记中记载:“尝闻真宗皇帝御制后苑杂花十题,以海棠为首章,赐近臣唱和,则知海棠足与牡丹抗衡而独步于西州矣。”5元明清三代海棠成为文人常用的意象,歌咏海棠的诗词多有流传。近现代喜爱海棠的名人也大有人在,朱自清在散文看花中写到:“我爱繁花老干的杏,临风婀娜的小红桃,贴梗累累如珠的紫荆;但最恋恋的是西府海棠。”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更是直接命名为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三、海棠与名人典故海棠花以其风姿艳质赢得世人的喜爱,历史上杨玉环、杜甫、苏轼、周恩来、据北宋乐史杨太真外传记载:“上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岂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此典故代代流传,“海棠春睡”成为后代诗人画家不断吟咏描绘的题材。后代的文学作品中常以海棠指代杨玉环,后发展为以海唐宋歌咏海棠的文人墨客众多,但独不见杜甫的海棠诗。四川的海棠在唐时已名闻天下,杜甫又久居蜀地,吟遍了当地的各种花卉,却无一首歌咏海棠的诗篇,后人屡疑之。晚唐诗人郑谷在蜀中赏海棠诗中云:“浣花溪上空惆怅,子美(杜甫)无情为发扬。”王安石也提到:“少陵(杜甫)为尔牵诗兴,可是无心赋海棠。”吴中复认为海棠姿色妖冶,连杜甫都很难下笔描绘,“子美诗才犹搁笔,至今寂寞锦城中”。陆游则分析杜甫有海棠诗,但已失传。北宋还传出第三种解释:杜甫不写海棠诗是讳其母乳名之故。这一无稽附会之谈,遭清代学者李渔的抨击:“然恐子美即善吟,亦不能物物咏到,一诗偶遗,即使后人议及父母,甚矣,才子之难为也!”宋代文人雅士开始有意识引种栽培海棠。苏东坡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到闸口探望学生邵民瞻,并将所携海棠栽植于邵氏天远堂前。之后,苏轼来书必问:“海棠无恙乎?”邵氏则报:“海棠无恙。”至今此树尚存活于江苏省宜兴市闸口乡永定村,1982年宜兴在原址重建海棠园。海棠是周恩来总理生前最钟爱的花卉之一,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内广植西府海棠。1954年春,西花厅海棠盛开时,周总理正在瑞士参加日内瓦会议,无法亲临赏花,于是邓颖超剪下一枝海棠花,做成标本,夹在书中托人带给总理。总理看到这来自祖国蕴涵深意的海棠花非常感动,百忙中也没忘记回赠邓颖超热情问候,托人带回一枝芍药给邓颖超。周恩来与邓颖超千里迢迢赠花问候,成为广为国画大师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喜爱梅花、荷花、海棠等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植物,在旅居美国时曾向友人乞讨海棠,并作有乞海棠:“君家庭院好风日,才到春来百花开;想得杨妃新睡起,乞分一棵海棠栽。”张大千听说百里之外种有名贵的垂丝海棠,为求购数本,甚至愿意典当画作,节衣缩食,“典画征衣更减粮,肯教辜负好时光;闻道海棠尚未聘,未春先为办衣裳”。这足见他对海棠的热爱。1958年,张大千以一幅秋海棠荣膺纽约国际艺术协会世界伟大画家。1982年底,身居台北的张大千处于生命的最后阶段,作海棠春睡图赠与四川老友,画上折枝海棠设色艳丽,形态娇媚,并题诗表达自己对祖国和老友的思念之情。四、海棠与文学对海棠花文化有所反映的文学作品相当多,下面仅列举诗句、小说、戏曲中海棠栽培始盛于唐,唐人郑谷有咏海棠诗:“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妖娆全在欲开时”郑谷写出了至今为人所称道的海棠“新著雨”、“欲开时”的艳丽妖娆的风姿神采,海棠让诗人郑谷看不足、写北宋咏海棠诗中最有名的当数苏轼于元丰七年谪居黄州所作的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首海棠诗脍炙人口,唐明皇以海棠之明媚喻杨贵妃的妩媚,苏轼则反其意而行,以杨太真之风流喻海棠的明媚。诗人以花拟人,写出爱花、惜花的深情,惜花实是宋代另一位大诗人陆游也对海棠如痴如醉,在花时遍游诸家园之二中云:“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抵死狂”即格外的狂,诗人深谙花性,担心海棠的娇美不堪风吹日晒,便连夜上奏玉帝的通明殿,请求多借些阴天,好让海棠常开不衰。花时遍游诸家园共十首,是陆游在成都时为海棠而写的组诗。陆放翁在海棠歌里唱道:“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扁舟东下八千里,桃李真成奴仆尔。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因爱海棠,陆放翁获“海棠癫”的雅号。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对海棠也有特殊的感情,创作了众人耳熟能详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绿肥红瘦”贴切地点出了一夜风雨过后海棠的变化,绿、红两种颜色代指海棠叶和海棠花,肥、瘦两种形态传神地描绘了雨后枝叶茂盛和花瓣凋萎,既生动形象又准确得体。“绿肥红瘦”历来为人所称道,简直可以作金人元好问有清平乐:“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飞去飞来双燕语,消息知郎近远。楼前小雨珊珊,海棠帘幕轻寒。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这首词表达了伤春思远的闺情,抒写了轻而远的相思,以及对青春的留恋和对生命的眷恋。这些情绪并不是直接表达,而是通过对典型景物海棠、杜宇等的描绘自然而然地抒发出来。6文人对海棠的歌咏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单纯称赞海棠的绝色风采,花开胜景,描绘其令人赏心悦目的姿色,如唐人郑谷的诗;二是借海棠抒发伤春、惜春之情,如易安居士的如梦令、元好问的清平乐。春花春光美好而有朝气,但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而花落春归更易引起才子佳人的感伤,其原因正如杜甫所说:“不是爱花几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有十五回提到海棠,既有具象的海棠,又有以海棠命名的诗社酒令等,可见曹雪芹对海棠充满感情。曹雪芹对贾宝玉的怡红院作如下描写:“一入门,两边都是游廊相接。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这组园林小景将植物与人物的性格结合起来,富有诗情画意,既反映了园主人贾宝玉的顽石本像,又与他“见了女儿便清爽”的性格不无关系。红学家指出在红楼梦里海棠还象征着史湘云。7在第三十七回探春发起结海棠诗社,结社后的第一次活动就是咏白海棠七言律诗,众人各作诗一首,湘云一人作两首诗,且被众人评为冠军。湘云咏白海棠诗中有:“蘅芷阶通萝薛门,也宜墙角也宜盆。”前句写出了海棠的栽植环境,后句指出了海棠的应用形式,地栽盆栽均可。整首诗所描绘的海棠形象与湘云的性格遭遇暗合。在第六十三回,怡红院众丫鬟为宝玉设宴庆贺生日,请来众位小姐,大家行花名酒令,湘云所抽酒筹又是海棠,红学家解析,湘云所抽海棠为其“本命花”。在红楼梦中,海棠除象征湘云外,对贾有关海棠的另一部小说是秦瘦鸥(19081993)的长篇小说秋海棠。此书在沦陷区读者中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并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长期在各地上演。小说描写了京剧艺人秋海棠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军阀的罪恶,倾注了对下层人民的深厚同情。秋海棠避居乡下时,其居室挂楹联一副:“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红粉墙头秋千影里临水人家。”本联集引古人词句,巧嵌主人艺名“秋海棠”三字,深婉曲折地表达了对所爱之人的思念,以及对安恬生活的向元明清三代是古代戏曲的全盛时期,元杂剧是金元时期艺术成就的典型代表,是戏曲发展的第一次繁盛阶段。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代表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在第四折剧中李隆基叹道:“谁承望马嵬坡尘土中,可惜把一朵海棠花零落了。”直接用海棠花指代杨贵妃,表达了唐玄宗在深宫中独自怀念死去的杨贵妃时的荒寂凄凉、乐极哀来的心境,其中也寓含了作者本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一剧名存史册。它是根据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改编而成,表现男女主人公张生与崔莺莺冲破礼教家规的束缚、终结连理的故事。在第三本第二折中张生云:“欲赴海棠花下约,太阳何苦又生根?”写活了张生急于晚上见到莺莺,恨时间过得太慢的心情,用“海棠花下约”代指与佳人约会。五、海棠与艺术唐以前的绘画以宗教画为主。到了唐朝,花鸟画渐渐脱离山水画,成为一种五代时期,南唐花鸟大家徐熙平生不仕,而所画又多江湖村野间物,故有“徐熙野逸”之称,与黄筌的“黄家富贵”形成对照,开创了五代宋初花鸟画的两大流派。玉堂富贵图轴为徐熙的传世作品8,绘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宋朝淳熙年间画院待诏林椿的果熟来禽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绢本设色。以精到逼真的设色画法描写了丰硕的频婆果实和立于枝头的小鸟,小鸟憨态可掬,俨然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使观者玩味不尽。9元代花鸟画坛比不上宋代那么绚丽多彩,可是单纯清明,充满静气,耐人寻味。钱选的八花卷绘有海棠等八种花卉,笔法精工细密,敷染明净秀媚,且富文人画古雅的气海棠也是美好和理想的象征,与丑陋现实作鲜明对比。在清初的朱耷(八大山人)画笔下,尽为残山剩水,或为“白眼向人”的鱼鸟,但他对笔下的海棠却含情脉脉。在他的题海棠中,描绘了自己踽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自动浇水花盆行业营销动态及竞争格局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自主车辆仿真解决方案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腰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脂溢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胰酪蛋白胨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胃肠活检钳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肠促胰岛素药物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聚丙烯(PP)共聚物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网页游戏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如何根据个人特点进行新高考的选科规划
- 2025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版)
- 青年人才专项答辩模板
- 口服靶向药讲课件
- 12024-2025学年暑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金属标牌的粉末喷涂工艺考核试卷
- 肝胆外科医学科普
- 能源转型与碳市场机制协同的路径优化研究
- 2025年公路养护工人职业技术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阳光房制作安装合同协议书范本8篇
- GB/T 45449-2025再生粉末高温合金原料
- 工程投资人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