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范性结构优化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范性结构优化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范性结构优化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范性结构优化的几点思考.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范性结构优化的几点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范性结构优化的几点思考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人才结构取向和地位竞争取向之间的矛盾告诉我们,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兼顾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和传统的教育价值取向需求,尊重职业教育终身化的必然发展趋势,逐步构建贯穿整个高等教育的完整结构体系。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结构取向;地位竞争取向;规范性结构优化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9高等学校扩大招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的规模得到了持续高速的增长。然而,教育的增长不等同于教育发展,或者说,不应该仅仅用数量的指标去说明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应体现一种质的特点和内涵的变化,反映教育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教育发展又是一种自觉的过程,既是人们认识到社会对教育的各种要求的主观意志的反映,又是人们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所进行的教育变革和实践,以及对这种实践与变革所进行的判断。因此,教育的发展还应体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变化,具有一种价值判断的特点。就我国高职教育目前的状况而言,数量的增长和一系列教育实践与探索的成果固然反映了其发展的现实。然而,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在我国高职教育走向何处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制度、规范和观念问题上,仍有许多值得思考之处。本文试针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人才结构取向与地位竞争取向相互矛盾的现状,就我国高职教育规范性结构优化谈几点看法。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人才结构取向与地位竞争取向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呼唤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而千百年习惯势力所形成的对不同教育价值的评价却对高职教育另眼相看,两者之间的矛盾阻碍了我国高职教育的顺利发展。1、人才需求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因结构功能主义对教育发展的解释是人才结构取向,也就是说将人才的因素,尤其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的数量与结构作为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以及它对更高认知技能的要求、对文化和道德认识同一性的要求,对知识与才能的进一步分类以及对人才的选拔,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尽管结构功能主义一直受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但是它的范式仍然为教育发展的解释提供了非常基本的框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而言也不例外。“在现代生产和分配的先进技术的条件下,工作本身变得复杂和专门化,由此,就业的教育门槛也不断提高”。(BurtonClark,“TheOpen-DoorCollege”,NewYork,McGraw-Hill,1960.p14)伯顿克拉克40多年前的这一论述今天对我们似乎仍然适用。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职教育的发展,其起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则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进入了生产流程和工作现场,使生产第一线技术岗位的智能成分不断提高,对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中专毕业的学生无法适应这一要求,而普通高校培养的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也无法适应生产第一线实践能力的要求。于是,高职教育便得到了大发展的机遇。研究证明,美、德、法、日等发达国家上一世纪60年代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因同样是人才的需求。在上世纪60年代,四国工业年均增长都超过了5%,日本甚至高达13%。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变使得生产第一线需要大批较高水平的技术型和技能型的实用人才,而这类人才的培养在当时的四国却几乎是空白。这就是当时美国的社区学院、德国的专科大学、法国的技术学院、日本的短期大学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兴起的主要动因。2、地位竞争是影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以柯林斯(RandallCollins)等为代表的西方冲突理论认为,引起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因来自社会的文化市场。根据他们的观点,教育的扩张与发展主要是由于社会中各群体之间地位和声望的竞争。这是因为,教育和文凭与权利和地位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各个不同的社会群体为了不断维护和改善他们的社会地位,总是力求使他们的孩子接受比他们自己更多的教育。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群体希望通过这一竞争来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他们的成功刺激中产阶级和处于上层地位的群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层次,以维护他们的社会地位;而不利地位群体改变地位的成功欲望又驱使他们朝更高的教育层次竞争。这种观点认为,正是这种竞争,成为影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这一观点不能被我们完全接受,但应该承认,它在解释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入学竞争,尤其在解释高职教育受到某种程度的鄙视这一现象上有一定的价值。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受教育者对高学历的追求。中国是一个崇尚教育的民族。自从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到两汉重选举的“量材而授官”,教育带来了寒门出高士的社会景观,使人们对教育崇尚备至。再到隋唐开科取士,一直到今天,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一观念,不仅深入人心,而且成了一种传统的教育价值取向。即使在开放而流动的现代社会里,除非彼此之间有熟人社会的那种全面了解,否则,学历作为鉴别人才并以此对个人能力产生信任的有效符号,就注定被广泛应用。因此,本科教育受到青睐、属于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受到一些人的鄙视、高职院校新生的报到率偏低、高职院校的学生热衷于升本、高职高专院校纷纷努力升格为本科等现象的产生便没有什么奇怪了。二、我国高职教育的规范性结构优化解决上述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规范性教育结构优化。对于教育结构,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理解和描述:一是实体性教育结构,如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各种其他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或直接感受得到的因素和单元所构成的教育结构。二是规范性教育结构,即由一系列教育活动的规范和制度因素所构成的教育结构形态。这里不仅是指关于教育制度等方面的有形物质,也是指在观念和政策等制约下所形成的一种教育活动的无形规范。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些制度和规范,才使得实体有了一定的意义。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在数量和规模等实体性结构方面的扩张已成事实,但在制度和规范性层面上,尤其是在发展定位上,仍有很大的调整与优化空间。1、适应性定位取向除了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外,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要求是教育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也是建立规范性教育结构的一个基本途径。对于我国当前的高职教育来说,适应我国自古以来所形成的地位竞争传统意识,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定位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1)注重引导的实际效果引导是适应的途径之一。对于人们存在的过度的地位竞争意识,完全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引导,逐步予以匡正。然而,目前我们在这方面引导的效果并不理想。咎其原因,一是缺少用工制度和待遇报酬等经济政策的辅助;二是某些宣传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的抵消。目前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现象是,一方面我们在引导人们消除惟学历思想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却在为高学历竞争大做宣传。多年来,不惜一切代价把子女培养成大学生的动人故事不时见诸报端和电视屏幕。这种做法对于唤起人们的重教观念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将根深蒂固存在于大众思想深处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与当今重视知识和人才的大政方针搅到一起,披上了合理合法的外衣。似乎只有上大学才能成为人才,培养出大学生才是好家长。每年高考前后,各种媒体足足要花上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进行有关复习迎考、考场环境、成绩分档、阅卷查分、新生报到等宣传。其声势之大,足以与全国人代会相提并论。相比之下,赋予“人才”新涵义,对人们走出“惟学历”误区有重大指导意义的中国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则受到极大的冷落。教育发展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国之兴衰。如此自相矛盾、互相抵消的现象,不利于我国人才培养大政方政的贯彻与实施。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势力,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在每一个细小环节上的正确引导。2)正视地位竞争存在的现实适应的另一途径是分析某一现象存在的基础,尊重并服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一种传统观念的存在都有它一定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我国教育发展中过度的地位竞争意识与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和我国较为落后的经济发展现状直接有关,必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匡正,不可能在短期内有很大的改观。另一方面,地位竞争意识的存在是一种必然,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例外,我们必须予以正视。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观念在上世纪60年代有过一次很大的改变。当时的人们认为,原有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对处境不利的弱势群体是不公平的,没有为他们上升到主流阶层提供任何机会,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再生产。美国1963年职业技术教育法强调,职业技术教育应为受教育者在职业和个人发展方面做准备。这一提法标志着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观从单纯为经济发展服务转向对受教育者个人需求的同等重视。美国1968年职业技术教育修正案进一步强调,教育不应分为普通的、学术的和职业的教育。原因是:一方面职业技能对于任何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更好地就业。对于我国当前的高职教育来说,人为地限制高职教育的层次尽管有很充分的理由,但显然不利于它的顺利成长。而且,从社会民主的角度看,不利于社会平等。因此,对于学习与就业之间衔接的高等教育而言,可能当前更重要的是提高普通高等教育的职业技术内涵,而不是限制职业教育的层次。而对于高职教育来说,惟有在坚持多样化发展和尊重区域性差异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宏观指导,才有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层次结构。2、办学多样化定位取向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理论是对美国及一些西欧国家高等教育适应社会需求而自然发展的描述。它是用来告戒我们高等教育发展必然与相关环境与条件的变化相伴而行的预警理论,而不是目标理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人为地将其作为目标。然而“三段论”的这一真正内涵却提醒我们,当我们人为地将它作为目标时,必须重视营造它产生所需要的环境与条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入学和就业的现实似乎在告诉我们,在我国地位竞争意识尤其突出的社会环境中,高职教育的办学多样化尤为重要。1)短期教育与预备教育两者兼顾有专家认为,我国目前还不适宜提什么产业结构提升,而应通过OEM(授权贴牌生产)的途径,争取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地位。实际上,我国经济建设的OEM现象已经成为现实。这一现象使得高级专业技术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仅量大而且十分急迫。教育部刚刚启动的紧缺人才培养工程正是应对这一形势的有效举措。根据国际权威专家预测,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稳步增长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在未来几年内,中国大陆将成为世界主要的原始设备生产基地,世界三分之一的OEM商务将转移到中国。到2005年,中国大陆将有可能占有1-3万亿美元以上的世界OEM市场。而且,根据韩国和我国台湾的经济依靠OEM起步的经验,我国的这一经济发展形态可能会延续一个阶段。因此,建立与我国世界制造业中心地位相配套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应立即纳入议事日程。目前教育部组织开展的两年制短期高职教育研究和探索正是建立这一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积极、迅速而又有效地为生产第一线培养各类紧缺的高级专门人才。可以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两年制的短期教育在我国高职教育中的份额将逐步扩大,成为不可或缺的主要形式之一。需要提醒的是,在我们开展短期教育培养紧缺人才的同时,决不能忽视人们传统的地位竞争的需求。换句话说,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渠道必须随时保持畅通。我们应该在高职教育中开设进入高一级教育需要的预备教育课程,并使其逐步规范,纳入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规范性结构之中,满足已经进入高职且有志进一步深造者的需求。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补充与整合根据高等教育规范性结构的整合性取向理论,各种旨在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个体性教育活动只能在教育的整体上达到预定目标。我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应在与普通高等教育活动的整合中发展。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尚在起步阶段,虽然在职业训练、就业导向等实践性教育环节上有一定的经验,但在诸如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则需要尽快成熟;另一方面,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相对较为成熟,却因注重学术忽视实用而面临种种挑战。因此。根据教育活动内在统一性的特点,通过两者之间的协调和补充,形成比较合理的发展和活动策略,可能将有利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目前采取的是较为合理的内涵式发展模式,合理之处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挖掘了现有的潜力,防止了盲目新建。然而,内涵是对高等教育整体而言,不是将高等教育的各种类型割裂开来看。因此,内涵发展还应有另一方面的内容与要求,那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