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行业经济论文从零售转向现代化商场根据俄罗斯联邦禁止外国人在售货摊位和市场从事零售工作政府令从2007年1月1日起,外国务工者将被禁止在俄罗斯从事酒类和药品贸易。2007年一季度,在俄市场和商亭从事小额零售贸易的务工者中,外国人所占的比例不应超过40。从2007年4月1日起,将全面禁止外国人在俄从事小额零售贸易。一、俄罗斯发布禁止外国人经营小额零售贸易禁令的动因1规范商品市场,迎接“入世”检查。此次俄罗斯以立法形式禁止外国人在俄境内经营小额零售贸易,是想在加入WTO之前对国内的市场秩序进行清理整顿,改变多年以来商品零售贸易的无序状态,迎接世界贸易组织官员的检查验收。2担心大量资金流失,维护国家安全。随着俄罗斯经济复苏,俄罗斯公民对低档假冒商品的需求期已基本过去,开始步入正常的消费轨道。以前由于俄罗斯的外国商品准入门槛低,商检、海关管理不善,导致多年来大批假冒伪劣产品涌入,给俄罗斯商品零售业和民族工业带来严重冲击。俄联邦移民局负责人认为,大量非法外国务工者对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3限制外国劳务,保护本国公民就业。按照俄罗斯联邦移民局的统计,当前在俄罗斯15亿人口中有1000万到1200万外国人在工作。普京认为,在零售贸易领域俄罗斯不存在劳动力短缺问题。为“保障国家安全,同时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和优先安排本国公民就业”,普京责成俄政府就对外国劳工实行配额制问题制订相关法令法规。二、“禁商令”蕴涵新的商机1“禁商令”并非歧视华商政策。也不会影响中俄两国间的政治、经贸关系,它是俄政府去年以来系列市场整顿政策的延续。所谓“扫地清市”是俄罗斯为入世所做的准备,旨在规范其国内市场秩序。俄罗斯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特别是俄远东地区的“包机包税”、“倒包”旅游等灰色清关方式入境商品造成俄税收流失,低价劣质商品和不规范贸易方式还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排挤了优质商品,挤占了市场空间。除华商外,目前在俄从事零售业的还有土耳其人、越南人等,因此“禁商令”并非针对华商的歧视性政策。2规范贸易将获更大空间。“禁商令”可能使少数“倒包者”的淘金梦受挫,却为规范贸易留出了更大市场空间。近些年在低端贸易方式排挤下,规范贸易额度难以大幅攀升,“禁商令”将彻底打破这一局面,将使国际规则下的规范贸易受到鼓励,“不是狼来了,而是希望来了”。此时,更多的中国商人应该解决好如何转变过去不规范的贸易方式的问题,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