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行业经济论文浅析我国航运企业发展综合物流的策略【摘要】航运业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中心环节,顺应国际环境乃是大势所趋,我国航运企业发展综合物流服务,也属必然。本文通过对我国航运企业的现状分析,研究了其开展综合物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相应的总体战略和具体措施,为企业加快发展综合物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对我国航运企业发展综合物流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关键词】航运企业综合物流策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大航运企业纷纷利用其运输资产,扩展运输功能,进而提供更为综合性的物流服务。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内大多数航运企业出现了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的情况。因此,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积极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已成为中国航运企业顺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必然选择。1我国航运业存在的问题(1)港口主枢纽规模和地位不突出,综合服务功能薄弱现在我国大陆沿海港口能够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主枢纽港口,可以参与国际性竞争的主枢纽港口,可以说还没有一个(香港除外)。在提供综合服务功能这方面,我们与国际物流中心港口的差距还很大,有些服务功能刚刚开始还没有到位,有的刚刚被认识还没有开始,有的甚至还没有被认识,更谈不上行动了,这些造成了目前我国港口综合服务能力薄弱的局面,是需要大力改进的地方。(2)航运业缺少竞争实力长期以来,我国各级航运公司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所管,形成了条块分割的航运业市场管理体制,造成了对航运市场宏观管理和调控不力。各级航运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间开展起激烈的竞争,采取压低运价等不合理的手段,进行不公平的市场竞争,导致运价节节下跌,航运企业亏损严重,效益滑坡。结果不仅损害了我国航运业的整体利益,也削弱了各个航运公司经营实力,致使我国航运业在强大的外资航运公司的冲击面前,缺少竞争的能力。(3)法制不健全,政策不完善,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航运法规建设有所加强,但各种法规配套不够,立法层次比较低,对航运法规与政策的执法和管理水准也显得不甚理想。我国的航运执法与航运管理,往往是政出多门,各把一方,互相钳制,以致无法实行统一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就港口而言,我国沿海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已经迈出了几步,但就本质来说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港口内外部关系不顺,职责不清;政出多门、各自为政;港口资源不能实行充分有效配置,浪费严重,劳动生产率低下。2我国航运企业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必要性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