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二学历辅导环境法--20号上午.doc_第1页
长春二学历辅导环境法--20号上午.doc_第2页
长春二学历辅导环境法--20号上午.doc_第3页
长春二学历辅导环境法--20号上午.doc_第4页
长春二学历辅导环境法--20号上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境法学(20号9:00-11:30)单选择1依据组成环境的物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可以将环境分为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两类。2因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后果不同,可以将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和自然环境破坏。这种分类主要是对第二环境问题所进行的再分类。3自然环境破坏是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过量地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使得自然环境的恢复和增殖能力受到破坏的现象。自然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超出环境生态平衡的限度开发和使用资源。自然环境破坏也有不同类型,主要有水土流失、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草原退化、土壤贫瘠化、水源枯竭、气候异常、物种灭绝等。4.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1)原始人类时期2)农牧业社会时期3)工业革命时期5)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发生了马斯河谷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等严重的公害事件。6著名的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一书提出了“零增长”、“零排放”的理论。7环境保护作为一个较为明确和科学的概念,是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来的。8环境伦理作为环境法的观念基础,解决的是环境法存在的道德基础或是合法性基础问题。9当发生人与自然关系的冲突时,应遵循如下原则:1)系统原则2)和谐原则3)可持续原则10人类环境观的发展:1)第一阶段是人类畏惧自然、崇拜自然的阶段2)第二阶段是人类无视自然、主宰自然的阶段3)第三阶段是重视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协调发展的阶段。11传统环境观是一种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它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取向,以人统治自然为指导思想,这种思想表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所有领域。12现代环境观建立在对自然环境与人类关系的全新认识之上,它认为地球资源和环境容量都是有限的。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其价值取向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3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系统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标志着一种新发展观的诞生14,可持续发展有以下两个最基本的要点:(1)强调人类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应当是坚持与自然相和谐方式的统一,而不应当凭借着人们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这种发展权利的实现;(2)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相平等,不能允许当代人一味地、片面地、自私地为了追求今世的发展与消费,而毫不留情地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的发展与消费的机会15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价值:生态人类中心主义。16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人类需要的满足。17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最重文件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了“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范畴。18环境的基本涵义:1.环境法上的“环境”与环境科学上的“环境”的概念是一致的。它指的是围绕人类而存在的自由要素所构成的物质环境而不是其他任何非物质环境。2环境法上的“环境”与环境科学上的“环境”的概念又不是等同的。3环境的法学概念是随着环境科学的进步以及与环境相联系的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19我们将环境法定义为:环境法是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环境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20风险预防原则得到了国际环境立法的广泛认可,其适用范围从海洋环境保护逐步扩展到气候变化、危险物品管制、臭氧层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个领域。90年代以后通过的所有关于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文件几乎都规定了风险预防原则。在国内立法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已经确立了风险预防原则,并出现了适用风险预防原则的司法判例。从本质上看,风险预防原则是对环境法传统思维的转变。因此,即使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据,只要有造成严重或不可逆转的环境损害威胁的存在,就必须采取预防措施。21环境法的公平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一是环境利益的公平享有;二是环境责任的公平负担。22环境民主原则具体体现为公众参与。环境民主原则是指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必须依靠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公众有权参与解决生态问题的决策过程、参与环境管理并对环境管理部门以及单位、个人与生态环境有关的行为进行监督。环境民主的内容是广泛而复杂的,奥胡斯公约化繁为简,将环境民主的内容高度凝练为三项,即获得信息、公众参与以及司法救济。在我国,公众参与机制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23环境法的立法体系:1.宪法2环境保护综合性立法在我国,这类法律有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以及正在制定中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等。3环境保护单行法律法规4相关部门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24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环境权利的享有者和环境义务的承担者,或者说,是参加环境法律关系,享受环境权利、承担环境义务的当事人。在环境法律关系中,享有环境权利或环境职权的一方称之为权利主体或职权主体。25。由于环境法依调整对象不同,可分为生态环境保护法和污染防治法两大类,因此,环境法的主体便可首先分为生态环境保护法主体与污染防治法主体。24)(三)环境法律关系主体的特征1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广泛性。2国家环境管理机关是最重要的主体。3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具有对应性。25。环境法义务是国家强制人们实施适应或满足环境权利的行为的合法手段,是实现环境权利、取得相应利益的前提和保障。环境法权利和环境法义务是环境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规则。26环境法的客体分为以下两类:1环境资源2环境行为27污染者负担”在我国的一种最重要形式是排污费的缴纳。28环境权的核心在于保障人类现在和将来世世代代对环境的利用,以获得满足人类生存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29环境权民法保护的动因1)在物质基础方面,公法与资源的第二次分配相适应。2在运行方式方面公法的突出优点在于其直接管制的强制命令性,3在动力来源方面,公法的利益内容是公共性的,30无论是出于对社会的妥当性考虑,还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要求,都应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道德作为现代社会公序良俗的基本内容。31环境道德已成为当代社会新的良俗。32,环境管理不仅仅是就环境所进行的管理,而且它还要限制对环境造成的破坏”。33.所谓环境管理,是指在人类一切活动的一切方面,都有意识地附加了环境性的观点。34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一切环境要素,环境管理的主体有国际社会、国家和地方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群众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环境管理针对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进行,从而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环境管理以生态学及环境科学为基础,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来规划和决策,进行全面的、持续性管理,从而使环境管理具有科学性。35国家环境管理与社会环境管理的关系:从以上国家环境管理和社会环境管理的区别可以看出,环境管理的两个方面各有其功能和作用,不可混淆,也不可相互替代。而环境管理的科学化和法制化是对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以法律手段来管理环境,用科学方法完善环境法制是我们研究环境管理的主要目的。36环境管理权与传统的行政权存在着显著区别:1环境管理权产生于国家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2国家环境管理权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干预权37在环境行政管理的全过程中,环境行政立法是前提和基础;环境行政司法是解决环境行政争议和环境民事纠纷的手段;而环境行政执法处于中间环节,是环境行政管理中最经常、最大量的工作,是环境立法的实现和环境司法的前提,在环境行政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8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是环境行政执法行为效力的三个不同表现形式,三者相互关联、缺一不可。39依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原则上只能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40终止。指环境行政执法行为因某种事实的出现而不再具有法律效力。如执行完毕、执行条件不复存在、有期限的执法行为到期等。41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的几种形式l环境行政监督检查2环境行政许可3环境行政处罚4环境行政制执行42目前,我国环境法律规定的环境行政许可证主要有以下几种:(1)土地使用许可证;(2)农药生产、销售、使用许可证;(3)森林采伐许可证;(4)海洋倾倒许可证(5)渔业养殖许可证;(6)渔业捕捞许可证;(7)采矿许可证;(8)排污许可证(9)狩猎许可证。43环境行政强制执行包括直接强制和间接强制两种。直接强制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对人身的强制拘留。(2)对财物的扣留或限制使用,如对违法者渔具的扣留。(3)对场所的侵入如强制检查。44间接强制包括(1)代执行45环境行政合同具如下特征:l环境行政合同是一个双方法律行为。2环境行政合同要求双方意思表示一致3环境行政合同必须以环境管理机关为一方主体46环境行政合同的订立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要约和承诺,二是招标47环境行政合同的主要条款(1)一般行政合同所应具备的主要条款,包括标的、环境指标、价款和酬金、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五项。这是任何合同都必须具备的条款。(2)根据法律的规定或按环境行政合同的性质所必须具备的条款。这是各种具体合同中所特有的必备条款,其内容取决于环境法的明确规定或合同的具体性质。(3)当事人一方要求必须规定的条款,如环境管理机关因其特殊性所享有的特权并经相对人认可的特殊要求:48由于环境行政合同的特殊性,使其履行具有显著的特点:(1)环境管理机关在合同履行中享有特权;(2)相对人也享有一般民事合同所没有的权利。49环境行政指导的作用:1抑制作用2协助作用3调整作用4引导作用。50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环境法律责任:l环境法律责任是环境法律的否定性评价。2环境法律责任是环境法律上的不利后果。3环境法律责任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义务51权力机关可以通过改变和撤销的形式来追究环境行政主体的行政责任;人民法院可以在行政诉讼的范围内追究环境行政主体的行政责任,其可以撤销或部分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变更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决定行政赔偿等;只要是下级行政主体。所为的违法行为,上级行政主体都可以依法追究相应的行政责任。52环境违法行政的种类1事实上的错误2法律上的错误。3程序违法。4行政越权。5滥用职权。6行政失职53这种侵权行为较之于传统侵权行为,具有如下特征:l环境侵害是具有社会性的个人利益侵害。2环境侵害是对人类环境资源多元价值的侵害。3环境侵害是一种复杂性侵害:54从国外有关环境刑事立法中可以看出,并处财产刑是环境刑事责任的一个显著特征。55.生产者承担的延伸责任的内容主要有:(1)经济责任(2)废物管理责任(3)信息责任562006年2月20日起公布施行的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详细规定了环境保护问责制的具体内容。57司法救济具有如下特点:1)司法救济具有被动性2)司法救济具有强制性3)司法救济具有终极性。58以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的颁布实施为标志,中国的环境诉讼开始发展。59环境诉讼难的原因分析:(一)环境立法的不完善是环境诉讼难的主要原因(二)环境诉讼机制缺陷是环境诉讼难的直接原因(三)法官素质与水平不高是环境诉讼难的主观原因(四)司法环境不好是环境诉讼难的客观原因60环境诉讼应具备一些基本特征:1公法手段对私法领域的介入,导致行政权的扩大以及对民事权利的直接裁量。2对行政权、民事权利主张的双重审查。3社会公共利益的裁量。4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的运用。61一般认为:环境保护基本法的颁布,是一国环境保护法制化的标志,也是一国环境保护或环境管理水平的标志,它体现着一国的社会文明程度和发展的观念。世界上最早颁行的环境保护基本法是美国1969年的国家环境政策法。62环境保护基本法的基本类型:1政策宣示型立法:最典型的是美国的国家环境政策法2全面调整型:典型立法有日本的环境基本法和俄罗斯的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63新宪法在总纲第26条中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64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环境保护法。65环境保护法的制定于1983年开始,虽然贯彻了当时已经十分先进的“协调发展”理念。66综合性环境管理机构是指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即国家环境保护部,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国环境的统一监督管理,实行宏观调控,推动各方面的环境保护工作。67部门性环境管理机构是指各业务主管部门成立的环境管理机构,如中央各部委的环境保护局。68专门性环境管理机构是指跨地区、跨部门,由各级主管部门共同领导的环境管理体系它们对某一特定的保护对象或在特定区域行使环境管理权。我国目前的专门性环境管理机构主要有江河流域水源保护机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等。69环境保护法第7条第2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70港务监督的监督管理职责主要是对港区水域进行监视,主管防止船舶污染的环境保护工作;负责对船舶污染设备和材料的检验、鉴定工作;监督管理有毒有害、危险物品的运输和装卸,防止意外泄漏事故等。71环境标准内容为技术要求和各种量值规定,为实施环境资源法的其他规范提供准确、严格的范围界限,为认定行为的合法与否提供法定的技术依据。72狭义的环境规划仅指环境保护计划。73环境保护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城市环境质量控制、污染排放控制、污染治理。74我国对环境保护计划实行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四级管理。75环境保护计划的实施,一般指实施作为已经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组成部分的环境保护计划,以及已经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的环境计划。762002年10月28日,我国正式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法77跨区环境问题政府处置制度:环境保护法第15条规定:“跨行政区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防治工作,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或者由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作出决定。”78政府处置制度的地位:政府处置制度是一种与司法裁决平行的制度,而不是一种司法裁决的前置制度。因此,除了协商解决不可能存在或不允许各方反悔之外,对上级人民政府的“决定”不允许因不服而不执行,而是各方必须执行,不能诉诸法院而引起行政诉讼。79排污申报登记的程序包括:(1)申请。由排污者向污染源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环境管理机关提出申报登记申请,管理机关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同意申报的决定,并发出通知:(2)申报申请者接到同意进行申报登记的通知后,按规定的范围和内容进行申报登记。(3)审核。主管机关对申报内容进行审查核对。根据情况作出缓发、不发和发给申报登记证的决定。(4)重新申报。申请者在申报内容发生重大变化或主管机关不发给申报登记证时,应重新申请申报登记。80在我国,最先实行的是污染点源的限期治理。81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限期治理的决定机关不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而是有关的人民政府。按照规定,中央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企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82污染转嫁的构成要件:1)转移的设备或技术对环境的污染危害严重。2)接受转移的企业或个体生产经营者没有防治环境污染的技术、设备、资金。3)主观上有过错根据中国加入的联合国2l世纪议程,1994年3月25日,中国国务院通过了83中国2l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中国走向2l世纪的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83可持续发展与综合决策的关系l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法2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是可持续发展由理念转化为实践的桥梁3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是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具体化841969年,美国制定了国家环境政策法(NEPA),首次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EIA)制度,同时,NEPA被作为“保护环境的国家基本章程”,85环境影响评价的形式要求:(1)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2)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专项评价;(3)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86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或报告表的审批权限是:(1)小型项目按照各地区规定的审批权限办理;(2)大中型项目由所在地的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批,同时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备案。大中型项El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审批: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界区的建设项目;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如核设施、绝密工程);(3)特大型的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对环境问题有争议的项目,其报告书或报告表要提交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批。87了公众参与实行公开、平等、广泛和便利的原则,明确了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或者重新审核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应当公开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征求公众意见的义务和责任,并具体规定了信息公开的方式、参与对象的确定、公众参与的方式和期限、公众意见的反馈等制度。88“国家对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限期淘汰制度。国务院经济贸易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发布限期淘汰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以及产品的名录。”89第17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清洁生产实施的监督;可以按照促进清洁生产的需要,根据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定期公布枵染物超标排放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规定限额的污染严重企业的名单,为公众监督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提供依据。90,新节能法第13条规定:“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法组织制定并适时修订有关节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立健全节能标准体系。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强制性的用能产品、设备能源效率标准和生产过程中耗能高的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91,新节能法第16条规定:国家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实行淘汰制度。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的目录和实施办法,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92环境要素的特征:l最小限制性。2等值性3环境的整体性大于环境诸要素的个体和4环境诸要素虽然在地球演化史上出现有先后,但它们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特点93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9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根据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要求,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用途。95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大型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96。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97征用下列土地的,由国务院批准: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500亩的;其他土地超过1000亩的。98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下列耕地应当划人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管理: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和名、优、特、新农产品生产基地内的耕地;高产、稳产田,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城市蔬菜生产基地;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禁止破坏耕地和闲置、荒芜耕地99土地开发保护制度:1农用地优先开发制度。2退耕还林、还牧、还湖制度。3土地整治制度。4土地复垦制度100农村居民在房前屋后、自留地、自留山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城镇居民和职工在自有房屋的庭院内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101国务院设立全国绿化委员会,统一组织领导全国城乡绿化工作102林业基金主要用于林区采伐迹地更新和林间空地、荒山、荒地造林和育林、护林等费用的支出103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104水土流失的后果,一是可以直接导致土地的贫瘠,使土地降低甚至完全丧失生物生产能力;二是抬高河床;三是导致泥石流和滑波灾害四是污染水体影响平衡。105引进转基因水产苗种必须进行安全性评价106渔业捕捞许可证制度。捕捞许可证是国家准许单位或个人在一定水域行使捕捞权利的凭证,可分为外海捕捞许可证、近海捕捞许可证、内陆水域捕捞许可证、专项(特许)捕捞许可证、临时捕捞许可证。107质资源保护区制度。国家保护水产种质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并在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遗传育种价值的水产种质资源的主要生长繁育区域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08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109。探矿权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按照勘查许可证规定的区域、期限及工作对象进行勘查;在勘查作业区及相邻区域架设供电、供水、通讯管线;在勘查作业区及相邻区域通行;根据工程需要临时使用土地;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新发现矿种的探矿权;优先取得勘查作业区内矿产资源的矿权;自行销售除国务院规定由指定单位统一收购的矿产品之外的,在勘查中按照批准的工程设计施工回收的矿产品。110矿产资源具有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征,111矿产资源补偿按照矿产品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计征。112野生动物保护的管理制度l野生动物资源档案制度。2特许猎捕证制度。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猎捕证;3驯养繁殖证制4狩猎证及持枪证制度5狩猎禁限制度6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费制度1131872年美国在世界上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黄石国冢公园,也是第一个国家公园。114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115森林公园的规划:森林公园规划由森林公园管理机构负责,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目的、方针、规模容量、旅游区划、设施、工程技术、管理措施和投资效益等作出决策。116环境要素污染也相应地具有如下特性:(1)环境污染物一般是低浓度、长时间而且是多种物质同时存在,联合作用于环境要素,并以环境要素为介质作用于人体(2)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要素后,可通过生物的或理化的作用发生转化、增毒、降解或富集,从而改变环境要素的原有性状或浓度,产生不同的危害作用。(3)环境污染物可通过环境要素和食物等多种途径对人体产生长期影响,受影响的对象广泛,后果严重:(4)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环境系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体系,各种环境要素彼此相互依赖,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便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平衡,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环境要素变化均会影响环境系统的稳定,对环境构成威胁。117,已经颁行的专门的环境要素污染防治单行法律、法规有: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及其大量相关的法规、规章,基本上形成了与环境要素保护法相配套与衔接的环境要素立法群,对中国环境法体系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18大气环境质量预报制度:大、中城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并逐步开展大气环境质量预报工作: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应当包括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特征、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及污染危害程度等内容。1191984年5月1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水污染防治法。120水污染防治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不适用海洋污染防治。121船舶水污染防治制度:船舶排放含油污水、生活污水的,应当符合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从事海洋航运的船舶进入内河和港口!的,应当遵守内河的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12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准保护区。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123海洋环境保护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124限期治理制度: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或者在规定的期限内来完成污染物排放斟减任务的,或者造成海洋环境严重污染损害的,应当限期治理;125所有船舶均有监视海上污染的义务,在发现海上污染事故或者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时,必须立即向就近的海洋环境监督管理部门报告。126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是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127禁止夜间在居民区、文教区、疗养区进行建筑施工作业(抢修、抢险除外)128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2黯治。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不适用该法。129固体废物国内转移制度: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应当向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未经批准的,不得转移。130固体废物进口制度:禁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或者不能以无害化方式利用的固体废物。131危险废物转移制度:转移危险废物的,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并向危险废物移出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移出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商经接受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批准转移该危险废物。未经批准的,不得转移132过境转移制度:禁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133核设施选址应当进行科学论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在办理核设施选址审批手续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134进口核设施的,应当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135核动力厂等重要核设施的外围地区应当划定规划限制区多选1.依据组成人类环境的各种自然要素的不同,可以将环境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等。2因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不同,可以将环境问题分为第一环境问题和第二环境问题c3因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后果不同,可以将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和自然环境破坏。这种分类主要是对第二环境问题所进行的再分类。4当今人们所严重关切的现代环境问题主要是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性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有毒化学品的污染及越境转移、土壤退化加速、淡水资源的枯竭与污染、污染导致的海洋生态危机、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及大规模生态破坏等。5在环境伦理学看来:形成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四个:(1)不正确地把自然界看成是人类为所欲为地索取的对象;(2)人类对物质享受的无限追求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这种欲望的助长;(3)全世界极其严重的贫富分化,使得人们把发展经济、改善生活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4)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业化为人类提供了开发自然但同时又是破坏自然的强大武器。6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则是人类的自身发展,可持续发展可以归结为三个原则,这些原则都是以人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盼。(1)公平性原则(2)持续性原则(3)共同性原则7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法律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功能:利益衡平(2)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需求:利益主体的多元(3)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主旨:以和谐方式处理冲突(4)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本质:双向互动的过程8环境法产生的法律原因:1)传统基本法的不足2)传统民法的问题和缺陷3)传统行政法的问题和缺陷4)传统刑法的问题和缺陷9由此可见,环境法的主体主要包括生态环境保护法中的管理主体和开发主体。10环境权的内容:1环境资源利用权2环境状况知情权3环境事务参与权4环境侵害请求权11由于环境权的主体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使得环境权兼有个人权、集体权、国家权人类权、代际权的性质。由于环境权的客体包括具有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以及其他非经济功能的环境资源,使得环境权兼有财产权、人身权以及其他经济性法权和生态性法权的某些性质。由于环境权的内容包括合理开发利用环境、享受适宜环境、保护和改善环境等方面,使得环境权兼有生存权、自然资源权、生命健康权等方面的某些内容。环境权的复合性还表现为它是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复合体,也是实体性权利与程序性权利的复合。12此外,环境侵害还具有主体不平等,侵害对象广泛,侵害行为本身具有合法性、连续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13无过失责任的法律特征为1不考虑双方当事人的过错。2不能推定加害人有过错:3因果关系是决定责任的基本要件。4有民法和环境法的特别规定:5通常与保险制度、责任分担制度相联系,并且通过这些制度加以实现14环境刑事责任的立法类型1)制定特别刑法2)在环境保护法律中规定刑事条款3)在刑法典中规定专章。15专门环境法律责任的具体形态:1污染者负担责任2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3环境保护问题16权利救济的特性可以概括为:1)权利救济本身即为权利2)权利人可以放弃权利3)权利救济具有综合性。17环境司法救济存在的主要问题:1)环境案件受理难2)环境案件审理难3)环境案件判决难4)环境案件执行难18专门环境诉讼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诉讼的整体性2)内容的综合性3)目标的双重性4)程序正义的独立价值。5)程序设置问题向弱者一方倾斜。19专门环境诉讼对环境私益的保护和环境公益的增进都具有特殊的功能。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专门环境诉讼可以克服传统分离式诉讼对环境纠纷整体性的肢解。其次,专门环境诉讼通过诉讼获得司法支持。20环境公益诉讼是在任何行政机关或其他公共权力机构、法人或其他组织及个人的行为有使环境遭受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任何公民、法人、公众团体或国家机关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1)当事人的广泛性(2)诉讼目的的特殊性。(3)诉讼理由的前置性。(4)请求救济的内容的预防性:(5)诉讼裁判效力范围的扩张性21根据环境法的有关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其他国家级环境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圬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其已经作出规定的项目,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相关的地方环境标准,由相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共同商定、审批、颁布和废止。21全国环境监测网分为国家网、省级网和市级网三级。22环境影响评价具有预测性和综合性的特点。23从中国能源资源的总体情况看,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总量较丰,人均较低,分布不均,开发较难。24土地资源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属性:1)面积有限2)位置固定3)生产能力久4)基本用途不可替代5)自然差异25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按照土地资源状况或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服从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国务院批准。26沙化土地的不断扩张,有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自然原因,但主要是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引走己的其中包括1盲目开垦2过度放牧3滥采滥伐。4滥挖野生中药材等沙生植物。5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27自然保护区内部可以划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核心区。28在我国,风景名胜区按其景物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和环境质量、规模大小、游览条件等不同,划分为三级:(1)市县级风景名胜区。(2)省级风景名胜区(3)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9噪声从其产生的机理来讲,可以分为三种,即机械噪声、气体动力噪声和电磁噪声;从产生噪声的行业胜质和来源上讲,噪声又可分为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四类。30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实行荇染者依法负责的原则。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使用者对其产生的固体废物依法承担污染防治责任。31农药使用范围制度:1高毒农药不准用于蔬菜、茶叶、果树、中药材等作物2高残留农药不准在果树、蔬菜、茶树、中药材、烟草、咖啡、胡椒、香茅等作物上使用:氧丹只准用于拌种,防治地下害虫。3控制使用杀虫脒4禁止用农药毒鱼、虾、青蛙和有益的鸟兽。名词1、环境法是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环境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其目的是为了确认、建立和保护符合生态规律的环境法律秩序,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3,环境保护:是指为保证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防止环境污染和自然环境破坏,以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为目的而采取的行政、经济、法律、科学技术以及宣传教育等诸多措施和行动的总称。4、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5、环境风险是指环境遭受损害的可能性,包括环境遭受风险的可能性以及风险所致算还的严重性。6、环境法的体系是指环境法的内部层次和结构,是由有关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所组成的相互联系、协调一致的整体。7、环境法律关系:是指环境法主体,根据环境法的规定,在参加与环境有关的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保护环境的权利义务关系。8、环境法权利:是指法律规定的,环境法律关系主体主张其法定利益的可能性。主体实现自己利益的行为界限是法律规定。9、环境法义务:是指环境法律规范对环境法律关系主体作出一定行为和不得作出一定的拘束力或要求力。10、国家环境管理是指国家环境保护,是国家的基本职能。它通过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机关以法律形式和国家名义,在全国范围内行使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执行、智慧、组织、监督的诸权力,并对全社会的环境保护进行预测和决策。11,社会环境管理:是指除国家环境行政管理以外的一切管理活动,是其他环境管理主体在国家法律指导下以及在国家环境管理机关组织下,自觉进行的环境协调和环境经营。12、环境行政行为:是指国家环境行政主体在依法行使环境管理权的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环境行政主体必须是有环境行政管理权的国家和各级地方行政机关;实施环境行政行为是环境行政主体的职责;环境行政行为能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环境行政法律后果,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13、环境行政立法是指立法权的环境行政主体依法制定、修改和废止环境管理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14、环境行政司法是指享有环境行政司法权的环境行政主体,依法对环境行政争议和环境民事纠纷进行复议、调解的行为。15、环境行政复议是指环境行政主体,在环境行政执法过程中与相对人发生争议时,依相对人的申请,由该行政主体或其上级机关对引起争议的行政行为进行复查的制度。16、环境行政调解是指由环境行政主体主持的,促使环境民事纠纷双方当事人依据环境法规定,在自愿原则下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行政司法活动。17,环境行政合同:是环境管理机关之间、环境管理机关与相对人之间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依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确立、变更或消灭相互权利义务的协议。18,环境行政指导:是指环境管理机关为谋求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期待相对人任意的协作、自发的行动而提出的劝告、建议、指示、希望等非权力行为的总称。19、环境法律责任是指违法者对其环境违法行为应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后果。20、环境侵害是指由于热泪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以致危害公民的环境权益或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侵权行为。21、环境损害赔偿社会化是把环境侵害所发生的损害,在某种意义上是为社会的损害而由社会分担损失,使受害人得到救济,注重实现算还补偿功能而将处罚和制裁作用降至最低。22、环境刑事责任是指故意或过失实施了验证危害环境的行为,并造成了人身伤亡或公私财产的严重损失,已构成了犯罪所要收到的刑事制裁。23、环境公平原则:是指对环境问题所涉及的相关主体,如开发者、污染者、受益者以及主管者等,在使用环境资源或对环境资源造成污染和破坏时,应当按照环境正义精神,公平分配相关利益及其负担,以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保护环境资源和维持生态平衡。24、环境民主原则是指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必须依靠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公众有权参与和解决生态问题的决策过程、参与环境管理并对环境管理部门以及单位、个人与生态环境有关的行为进行监督。25、环境风险预防原则:环境风险的独有特性决定了有必要重新审视以前的法律制度和价值追求,发展出一种新的环境法指导思想。26、环境行政责任是指环境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在违反环境行政法律规范时应依法承担的法律后果。27、.环境侵权责任是因污染和破坏环境而导致他人环境权益损害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28、环境权是指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的和福利的生活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证和改善这一代和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29、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指由环境法所确认并体现,贯穿于整个环境法体系,反映环境法的价值、基本特征及性质,对贯彻和实施环境法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30、生态人类中心主义是指人类保护环境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即实现自身的利益和发展,为了区别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我们将这种新的形态称为“生态人类中心主义”。31、环境保护基本法:又称环境保护基干法,是指一个国家制定的全面调整环境社会关系的法律文件。这个法律文件以对人类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改善为立法目的和法律控制的内容,以全面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宗旨。32、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是指环境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即采用怎样的组织形式以及如何将这些组织形成结合成为一个合理的有机系统,并以怎样的手段和方法来实现环境管理的任务。33、环境标准:是指国家根据人体健康、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结构、状况的要求,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技术上,对环境要素间的配比、布局和各环境要素的征程以及进行环境保护工工作的某些技术要求加以限定的规范。34、环境监测:是指根据保护环境的需要,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反映环境资源质量的某些代表值进行长时间地监视和测定,跟踪其变化和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过程。35.环境规划:包括环境规划各计划指对一定时期内的环境目标和作用作出的规定是对环境资源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行动方案。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组成部分。36、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开发活动之前,对实施该活动可能给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并对此作出分析、处理意见和对策。37、现场检查制度是指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管辖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遵守环境法律、法规,执行其命令、决定的情况以及其他与环境有关的情况,直接进入现场检查的一种环境法律制度。38、排污申报登记是指排污者根据法律规定,向排污源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环境管理部门申报登记其排污情况并提供有关污染防治的技术资料,由环境管理部门审查监督的制度。39、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对现已存在的危害环境的污染源和污染严重的区域环境,依法限定其在一定期限内治理并达到规定要求的一系列措施。40、污染转嫁是指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将污染严重的设备或技术转移给没有防治污染能力的地区,技术较先进的企业将淘汰落后的污染设备转移给技术落后的企业,使被转移地区的环境严重收到污染的现象。41、污染事故强制应急制度是指在出现环境污染或破坏的严重事故,威胁公众的健康、安全或财产时,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以解除未开的环境法律制度。42、自然保护区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物植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以及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证和管理的区域。43、国家公园是指既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的原始状态,同时又作为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和供公众旅游娱乐、了解和观赏大自然奇特景观的场所。44、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一些外界物质进入大气,导致大气特性改变,使人类的生命、健康、财产以及生态系统遭受危害的现象。45、水污染是指由于物质或能量排入水体,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造成水质恶化,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46、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是指人体或环境难以降解或不能降解的那些污染物质进入环境所造成的污染。47、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生产、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48、环境要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也有人将其称为环境基质。49、预防为主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的简称,其含义是指国家在环境保护工作中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防止开发和建设活动中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而对已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要积极治理。50、公众参与原则是指在环境保护中,任何公民都享有保护环境的权利,同时也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全民族都应积极自觉地参与环境保护事业。51、环境责任原则:是指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在生产和其他活动中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应承担治理污染、恢复生态环境的责任。52、协调发展原则是指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要统筹兼顾、有机结合、共同进行,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同存,使经济和社会发展持续、健康的进行。53、环境立法也称环境法律规范的制定,它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各种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环境法律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它既包括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权限金额程序制定环境法律活动,页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制定环境管理规范性文件的活动。54、环境立法技术是指制定、修改、废止环境法律、法规的技术。它包括环境立法的规则、技巧和方法。55、环境法的效力是指环境法律规范对其规范对象所发生的有约束力的后果。分为特别效力和一般效力。56、环境法律关系是指环境法主体,根据环境法的规定,在参与环境有关的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保护环境的权利义务关系。57、环境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环境法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总和,每一个具体的环境法律关系都是由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构成的,将所有的环境法律权利义务概括起来,研究其最一般的原理,就是这里所要说明的环境法律关系的内容。58、环境法权利是指法律规定的环境法律关系主体主张其法定利益的可能性,主体实现自己利益的行为界限是法律规定。59、环境法义务是指环境法律规范对环境法律关系主体做出一定行为和不得做出一定行为的拘束力或要求力。60、环境法律关系的运行就是指环境法律关系的不断发生、变更和消灭。也称环境法律关系的变动。61、环境权是指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62、环境权的法律保障是指为环境权不受侵犯和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制度,它既包括权利未受侵犯或破坏之前就存在的各种措施和制度保障,也包括权利受侵犯,破坏之后而存在的权利救济。63、环境管理权是指国家环境管理职能部门依法行使的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预测、决策、组织、指挥、监督等诸权利的总称。它是国家行政权力在环境保护领域的运用和实施。64、环境状况知情权:又称信息权,是国民对本国乃至世界的环境状况、国家的环境管理状况以及自身的环境状况等有关信息获得的权利。65、绿色文明: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其最根本特点就是崇尚自然,维护生态平衡,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有“绿意”。绿色文明应该进入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主要包括绿色经济和绿色文化两个方面。66、权利救济是由于权利人的权利受到侵犯而由有关机关或者个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或依据一定的程序采取的补救措施,以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67、环境权利的司法救济是指权利人在其环境权益遭受侵害、损害或有遭受损害之虞时,通过司法途径实现侵害的排除或损害的填补等。具体的救济途径,则以诉讼为主。68、环境标准是指国家根据人体健康、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结构、状况的要求,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对环境要素间的配比、布局和各环境要素的组成以及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的某些技术要求加以限定的规范。69、环境规划是指对一定时期内环境目标和措施所作的规定,是对环境资源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行动方案,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组成部分。70、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对现已存在的危害环境的污染源和污染严重的区域环境,依法限定其在一定期限内治理并达到规定要求的一系列措施。71、环境问题:是指因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72、自然环境破换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过量地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使得自然环境的恢复和增殖能力受到破坏的现象。自然环境破换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超出环境生态平衡的限度开发和使用资源。73、土地开发保护制度:农用地有限开发制度;退耕还林、还牧、还湖制度;土地整治制度;土地复垦制度。74、水土保持方案是建设单位为防止开发建设活动造成水土流失而编制的对策措施方案。75、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制度化和法律化,是通过立法形成的一套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规则。是环境影响评价在法律上的体现。76、环境行政执法:是指环境行政主体依法对环境行政管理相对人采取的直接影响其具体权利义务的行为,或对相对人是否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77、环境行政主体违法是指环境行政管理主体通过环境行政人员在具体的环境管理过程中所进行的侵害受受法律保护的环境行政法律关系,尚未构成犯罪的有过错行为。78、环境行政违法行为:是指环境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违反环境法律法规,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或侵害其他行政关系但尚未构成犯罪的有过错行为。79、环境要素污染:是指外界物质进入环境,其数量超过环境要素的本底含量或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要素某种性能的改变,从而引起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80、环境侵害请求权:是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既包括对国家环境行政机关的主张权利,又包括向司法机关要求保护权利。81、环境行政监督检查是指环境行政主体对相对人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履行环境行政执法行为所科以德义务的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82、环境行政许可指环境行政主体根据管理相对人的申请,经审查对符合法定条件者依法准予其从事某种环境活动的行为。是环境行政主体通过颁发许可证对环境采取的有效管理。83、环境管理机构是环境管理体制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组织形式,环境管理的职能只有通过一定的机构来行使才能得以实现,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立与强化是进行有效环境管理的必要保证。84、“三同时”制度是指法律规定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85、现场检查制度是指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管辖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遵守环境法律法规,执行其命令、决定的情况以及其他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情况,直接进入现场检查的一种环境法律制度。86、污染转嫁是指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将污染严重的设备或技术转移给没有防治污染能力的地区,技术较先进的企业将淘汰落后的污染设备转移给技术落后的企业,使被转移地区的环境严重受到污染的现象。87、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是指以防治环境要素污染为立法对象的一类法律法规,它们作为环境污染防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对各环节要素污染的防治为内容,在形式上表现为缓解保护基本法下属的单行法及其配套法规,既是对基本法中防治环境污染的原则性规定的具体化,又是对环境要素污染防治的综合性规定。88.环境要素污染是:指环境污染的一种类型,它指外界物质进入环境,其数量超过环境要素的本底含量或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要素某种性能的改变从而引起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89,第一环境问题:是因自然界自身变化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产生这类环境问题的原因如火山爆发、地震、洪水、冰川运动等,人们通常将其称为自然灾害。90,第二环境问题:是因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不恰当地开发利用环境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91,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环境权利的享有者和环境义务的承担者,或者说,是参加环境法律关系,享受环境权利、承担环境义务的当事人。92,环境行政执行法:是指环境行政管理相对人采取的直接影响其具体权利义务的行为,或对相对人是否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93、世界环境最严重的问题: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及全球气候变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大规模的生态破坏。94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包括三项:不可抗力,受害人自身责任,第三人过错95奥胡斯公约:将环境民主的内容高度凝练为三项,即获得信息,公众参与以及司法救济。简答1、环境法的概念:环境法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环3境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2、环境公平原则:是指对环境问题所涉及的相关主体,如开发者、污染者、受益者以及主管者等,在使用环境资源或对环境资源造成污染和破坏时,应当按照环境正义精神,公平分配相关利益及其负担,以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保护环境资源和维持生态平衡。3,环境法的立法体系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a宪法b环境保护综合性立法c环境保护单行法律、法规d相关部门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4、环境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1、参与法律关系的主体2、构成法律关系内容的权利和义务3、作为权利义务对象的法律关系的客体。5、环境法主体类型:管理主体和受制主体。管理主体是能够代表国家行使环境保护只能的各种国家机关;受制主体则是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接受国家的调控和管理的主体,包括企业、公民、社会团体等。6、环境法律关系主体的特征。a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广泛性。b国家环境管理机关是最重要的主体。c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具有相对性。7、环境管理主体的权利:1、环境管理规范制定权2、环境行政处理权3、处罚强制权4、物权5、环境司法权。8、环境受控主体的权利a参加环境管理权。b环境使用权。c保障权。d受益权。e申诉和控诉权。9、环境受控主体的义务:1、遵守和维护环境法律秩序的义务2、服从国家环境管理的义务3、服从制裁的义务10、环境行政司法的特点:1、环境行政司法的主体只能享有行政司法权的环境行政主体2、环境行政司法的在内容上包括环境行政复议和环境行政调解3、环境行政司法是带有司法性质的环境行政行为。11、环境行政处罚的种类1、限制人身自由权的处罚2、剥夺财产权的处罚3、限制或剥夺行为权的行政处罚4、科以义务的行政处罚5、申诫罚12、环境行政强制执行的特征(1)行政性。环境行政强制执行的行政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环境行政强制执行发生于行政过程中,是环境行政主体对不履行特定的环境保护义务的人采取的强制措施,是行政执法行为的最后环节;二是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只能是行政机关,虽然在某些情况下,行政机关应委托人民法院或其他第三人代为执行,但强制执行产生的法律责任仍由行政机关承担。(2)强制性。环境行政强制执行的强制性不是一种主观威慑力量,而是客观上可以采取的实际强制手段,如强行拘留、强制拆除、强制划拨、强制腹行等。离开了强制性,环境行政强制执行就无从谈起。(3)执行性。环境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在于执行,也就是迫使相对人履行环境行政法上的义务。行政强制执行中的执行罚,在本质上与罚款有别,其目的是通过罚款迫使相对人履行特定义务。就当事人而言,环境行政法上的义务只有在其不愿履行而不是无法实际履行时,才能适用强制执行。13、环境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1)强制划拨和扣缴(2)强行退还(3)强行拆除(4)强制履行(5)缴纳滞纳金(6)强行拘留14、环境行政司法的原则:1简便原则。简便、高效地处理环境行政争议和环境民事纠纷,是环境行政司法的主要作用。环境行政管理的连续性是环境行政司法简便、高效的基础和保证。2公正原则。公正、平等地处理环境纠纷,在环境行政司法中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环境行政复议中,环境行政主体是争议的一方当事人,这就尤其要求环境行政复议机关不能有偏袒本机关或下级机关的行为,必须严格依法办事,维护正确的环境执法行为,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3相关人员回避原则。与环境司法案件有利害关系或者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处理的人员应当回避。环境行政复议案件的司法人员应区别于环境行政执法人员。15、环境行政调解的特征(1)环境行政调解是环境行政主体以居间身份进行的调解。行政调解是环境行政主体的职权,但环境行政主体并非纠纷的一方当事人,这就有利于调解的公正性,便于纠纷的解决。(2)环境行政调解必须在纠纷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与环境行政处罚不同,调解不能强制进行。(3)环境行政调解必须依法进行。调解不能无原则的“和稀泥”。任何形式或内容不合法的调解行为均无法律效力。调解成立时,应制作调解协议书,由主持调解的环境行政机关与双方当事人签名盖章,协议书送达后,即产生法律效力。(4)环境行政调解的主要对象是环境民事纠纷,原则上对环境行政案件不作调解。但涉及环境行政赔偿或补偿案件在赔偿或补偿金额上的纠纷时,以法律明确规定为准。(5)环境行政调解是诉讼外调解,这种调解不是诉讼的必经程序,任何人不得以纠纷正在调解为由剥夺当事人的诉权。当事人对因环境污染损害引起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请求环境行政管理部门调解,对调解结果不服的,只能以原纠纷当事人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16、环境行政合同的特征:环境行政合同是一个双方法履行为;环境进行合同要求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但又允许环境管理机关保留一定的特权;必须以环境管理机关为一方主体。17、环境法律责任的特征:1、环境法律责任以保护与实现环境权为核心和宗旨。环境法是环境法学的基石范畴,所有环境法具有法律制度的设计和法律理论的展开都是我围绕着环境权的保护与实现这一目的。2、环境法律责任范围扩大。环境法的法律血统决定了环境法与传统法律部门一样,要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3、环境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行政化。18、环境法律责任的功能:1、完善环境法律制度2、保证环境法立法目的的实现3、保证环境执法和环境司法的严肃性、权威性。19、环境侵权责任的法律特征:1、环境侵权责任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2、环境侵权责任具有强制性。3、环境侵权责任的形式主要是财产责任,但也不限于财产责任。20、我国环境法律规定的现场检查制度是指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管辖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遵守环境法律、法规,执行其命令、决定的情况以及其他与环境有关的情况,直接进入现场检查的一种环境法律制度。21、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1、客观、公开、公平原则.2、综合评价原则。3、可运用性原则。22、能源法的基本理念:1、可持续发展2、国家适度干预节能行为3、市场化机制引导节能23、节能法律制度:1、节能规划计划制度2、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3、节能标准制度4、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5、用能产品、设备和工艺淘汰制度24、耕地特殊保护制度:1、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2、基本农田保护制度。3、禁止破坏耕地和闲置、荒芜耕地。25、草原保护制度:1、基本草原保护制度2、草原自然保护区制度3、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制度4、禁限制度5、草原灾害防治制度26、水土保持的管理制度:1、水土保护的方针2、水土保持的管理制度3、水土保护激励措施4、禁限制度5、水土保护的义务27、水资源开发利用制度:1、生态用水制度。2、综合利用制度。3、移民安置于移民补偿制度。28、矿产资源保护制度:1、对特定矿区和矿种实行计划开采。2、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和伴生矿产实行综合勘探与综合开采。3、要求采取合理的开采顺序、方法和工艺。29、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的概念和特征: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是关于区域环境的特别保护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生态环境保护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是1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以建立特殊区域环境管理方式与保护手段为主要内容。一般都规定了设置特殊环境保护区的法定程序和标准,并专门发布特殊环境保护区的名录。同时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对这些特殊区域的环境进行管理。而一般区域环境保护法则无须这样的程序和专门的管理机构。2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所规定的保护措施和制度较之于一般区域环境保护法更为严格,要求也更高:这是特殊区域环境的不可再生性对法律的客观要求:如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设立的自然保护区,其管理必须以保存物种为中心,而这种保存也就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的保护,一般不允许开发利用。3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因各类特殊区域设置的目的与功能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这是由特殊区域环境结构和功能特性的不同而决定的。即使在同一类区域环境中,也因具体区域环境的个体差异性而使法律规定有所不同。因此,特殊区域保护环境法中存在多个对某一类区域的规定亦属正常现象。如同为自然保护区,却叉分为森林类型、野生动物保护类型、海洋生物保护类型等,对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的法律规定又有所区别。4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与各环境要素保护法相互衔接与配合。在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中,既要遵守各环境要素保护法的一般规定,也要遵守特殊规定。因此,各环境要素保护法对特殊区域的环境保护也作了相应规定,而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则规定得更为明确和具体。30、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条件:(1)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2)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3)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岸、海域、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4)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5)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31、环境行政指导的必要性1、环境保护的对象领域广泛、复杂且技术化、专门化程度很高,环境管理机关在无适当立法措施的情况下,必须肩负管理责任,以弥补法律的不存在或不完善。2、环境管理机关可以不通过命令或强制措施圆满灵活地实现预期的环境保护目标,而不引起摩擦或抵抗,同时也保障对方主张自己意见的机会。3、环境保护的高度专门化、技术化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事项的复杂化,使得环境管理机关也有必要向社会和公民提供知识和技术。32、人类的环境观的发展经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人类畏惧自然、崇拜自然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人类无视自然、主宰自然的阶段。第三阶段是重视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协调发展的阶段。33、环境法律规范的特征:(1)与普通法律规范不同,它是一般法律规范和法律化的科学技术规范的综合体,是社会性与科学性的高度统一的法律规范,是法律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的工具与运用生态规律调控环境的有机结合,它尤其重视自己的科学基础-环境科学理论。(2)环境法律规范具有多层次性和效力的多元性。(3)环境法主体承担的违法责任具有多种形式。34、环境法与经济法的区别:调整的社会关系性质不同;立法目的不同;调整手段不同。35、环境法与行政法的区别:行政法是管理管理者之法,而环境法是管理者管理之法,两者的立法对象是不同的;立法的目的不同;调整的手段不同。36、环境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构成要素是指环境法主体之间,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资源的活动中形成的由环境法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具有权利和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环境法律关系作为法律关系中的一种,除具有法律关系的共同特征外,又有与其他法律关系不同的特点而具有自己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环境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又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2)环境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但决定这种思想社会关系的除了社会经济基础外,还有自然因素。(3)环境法律关系具有广泛性。环境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1、参与法律关系的主体2、构成法律关系内容的权利和义务3、作为权利义务对象的法律关系的客体。37、环境权的内容:环境资源利用权;环境状况知情权;环境事务参与权;环境侵害请求权。38、环境管理权与传统的行政权存在的区别:(1)环境管理权产生于国家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泥土市场失灵的必要从。(2)国家环境管理权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干预权,它具体地表现为国家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积极主动地对经济个体的自由意志施加影响,通过禁止、促进、基地、诱导、扶助等各种方式对经济个体与环境有关的行为进行干预,以保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3)环境管理权的行使既包括传统的权利手段,通过国家环境管理机关的行政行为直接的相对人进行管理,对相对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条件和行为进行审查、确认和监督。(4)环境管理权行使的主体广泛,它尤其重视环境保护的区域性特点,尊重区域性管理权的自治,并且保障居民参与,广泛地吸收公民和社会团体参加环境管理的预测与决策。39环境行政许可的特征(1)许可是针对一般人禁止的事项对特定人的解除(2)许可是依申请的环境行政行为,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和资格者,经环境行政主体,才能解除禁止(3)直接影响相对人的实体权利和义务40、环境行政指导的作用:是一种由环境的管理机关通过向对方做工作,期待对方实施的管理机关意图的行为。抑制作用,是指在某种意义上,对相对人行为上具有抑制效果;协助作用,指保护相对人应予以协助的作用;调整作用,是指调整相对人的利益关系;引导作用,是指为学士和实现一定的政策和计划而引导相对人的行为的作用。41、环境法律责任的作用:完善环境法律制度;保证环境法立法目的的实现;保证环境执法和环境司法的严肃性、权威性。42、环境行政违法行为的概念和特征:环境行政违法行为是指环境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为的环境法律法规,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或侵害其他行政关系但尚未构成犯罪的有过错的行为。特征是:(1)环境行政违法的主体是环境行政管理主体,环境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或环境行政管理相对人。(2)环境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环境行政法律法规的行为。(3)环境行政违法行为侵害是环境行政法律关系,这种行为包括两大类:环境行政主体及工作人员在环境行政管理中的违法行为和行政管理相对人所造成的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动。(4)环境行政违法行为是尚未构成犯罪的行。(5)环境行政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是承担行政责任。43、环境诉讼机制的构建:(1)环境诉讼的双重性(2)环境诉讼的专门性(3)环境司法救济的完善44、环境诉讼应具备基本特征:(1)公法手段对私法领域的介入,导致行政权的扩大以及对民事权利的直接裁量(2)对行政权、民事权利主张的双重审查(3)社会公共利益的裁量(4)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的运用45、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主要内容:(1)明确一国环境保护的对象或环境法的保护对象。(2)宣布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对策和措施(3)建立环境管理机构,规定环境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权限(4)规定公民及其社会团体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利和义务(5)规定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6)规定违法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7)规定在环境法中适用的民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规范。46、环境基本法的性质及地位是单行法所无法取代的,我国必须要有一部环境保护的基本法:(1)只有环境基本法才能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宣示(2)只有环境基本法才能全面规定国家的环境管理责任和公民的环境权利。(3)只有环境基本法才能确定环境法与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其他基本法的关系的原则,为具体立法的制度协调与沟通建立机制。(4)只有环境基本法才能确定环境保护的特别实体法与程序法制度。47、转嫁污染的方式:(1)将在国外已禁止生产的污染严重的设备、技术,委托或以联合、合资经营等形式转移给我国无污染治理能力的企业加工或生产,也有在我国独自经营生产的(2)将我国大中城市因能源、资源靓妃严重,工艺落后,污染危害大又不好治理而淘汰下来的设备、技术转让给没有防治能力的企业,或以联合生产、设分厂等形式在郊区农村建厂(3)在技术、设备引进项目中不同时引进国内不能配套生产的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48、矿产资源法的主要内容:(1)矿产资源的所有权、探矿权和采矿权(2)矿产资源监督管理体制(3)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制度49.环境诉讼难的原因分析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些问题也不是环境司法所持有的。但环境诉讼较之于其他诉讼更为艰难是不争的事实,环境案件的公正审理需要更高素质与水平的法不容置疑,当事人环境权益的实现有赖于司法环境的改善更是不可回避的话题。(1)环境立法的不完善是环境诉讼难的主要原因。(2)环境诉讼机制缺陷是环境诉讼难的直接原因。(3)法官素质与水平布告是环境诉讼难的主观原因。(4)司法环境不好是环境诉讼难的客观原因。50.环境诉讼应具备一些基本特征(1)公正手段对司法领域的介入,导致行政权的扩大以及对民事权利的直接裁量。(2)对行政权,民事权利主张的双重审查。(3)社会公共利益的裁量。(4)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的运用。51.如何理解环境保护基本法,必须把握如下几点:(1)环境保护基本需是人类正确认识自然、重新检讨人类传统生活方式,规范人类系统对环境的影响的产物。(2)环境报基本法的产是环境社会关系客观上需要有统一的法律调整的结果(3)环境保护基本法是确立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建立环境一法律秩序的重新保障。(4)环境保护基本需的内容系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断提高而向纵深发展的。51.强制应急措施的内容是什么?不褪的主题采取的应急错了具体内容不同,一般包括(1)立即采取技术上可行,并且可以得到保障的,以消除污染危害合或组织污染危害的扩大。(2)及时同胞可能受到事故为期的单位和居民使其知道污染事故的发生,以便采取防范措施。(3)迅速报告当地环保部门和有关部门请求技术指导和帮助。(4)有效地执行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措施的命令,按照命令进行或者协助进行应急处理和救助工作。52.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建立自然保护区总的来进里以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它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为人类保存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始组成与结构模本,从而为人类评价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提供参照系数,有利于人类确立防范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对策。(2)为各种珍稀、濒临的野生动植物提供生产、繁衍的良好环境保护生物维持自然生态平衡。(3)为人类提供教学、科研基地以促进教学、科研事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4)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事业,为人类提供有了、休息场所。53,人类环境观的发展。第一阶段是人类畏惧自然、崇拜自然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人类无视自然、主宰自然的阶段。第三阶段是重视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协调发展的阶段。54,传统民法的问题和缺陷。不能取代环境法?a,传统民法的所有权理论无法保护环境。b传统民法的契约自由原则不利于保护环境。c传统民法的过失责任原则不足以保护环境。55,传统行政法的问题和缺陷。行政法对环境的缺陷?a传统行政法以约束或控制政府权力为核心,对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作出了较为严格的限制。b传统行政法以权力行使作为基本的行政方式,单方面干预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且对相对人具有拘束力。c传统行政法手段被大量运用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领域,一般是在发生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或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后果时才对相对人施加管制,其不主动介入相对人相互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56,环境法基本原则的功能在于:a环境法基本原则是环境法理念的提炼与汇集,其既是环境法基本理念在环境法上的具体体现,又是环境法的本质、根本精神和国家环境政策在环境法上的具体反映。b环境法基本原则是环境法制度的指导,具有明显的制度协调功能。c环境法基本原则是环境法实施的基础,具有直接的执行指导功能。d环境法基本原则是环境司法中法律规范适用的援引,具有重要的法律漏洞弥补和利益衡量功能。57,环境法律关系主体的特征。a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广泛性。b国家环境管理机关是最重要的主体。c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具有相对性。58,环境管理主体的义务a管理性义务。是指为建立和保持正常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环境法律秩序的总和。b服务性义务。是指为保护和改善环境而创造各种条件的义务的总和。c接受监督的义务。包括接受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民的一般性监督、诉讼监督、行政监督以及行政赔偿等。59,环境权的内容。a环境资源利用权。肯定其主体对环境的利用权。b环境状况知情权。是国民获得本国乃至世界的环境状况、国家的环境管理状况以及自身的环境状况等有关信息的权利。c环境事务参与权。人们通过参加决策、制定政策,参与环境事务管理。d环境侵害请求权是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它既包括对国家环境行政机关主张权利,又包括向司法机关要求保护权利。60,公民环境权与传统民法上的财产权和人身权在性质和内容上有很大差别,不是将其扩展便可以将其取代的。a环境权的产生和目的与财产权、人身权不同。传统财产权和人身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它们以财产和人身不可侵犯为目的。而环境权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以获得良好、适宜、清洁的环境为目的。b环境权是一项有限度的权利。保护人身权和财产权是各种立法的目的,因此,除法律本身的限制外,任何人不得加以干涉和侵犯。c环境权是“社会性”私权,而传统的财产权和人身权是纯粹的“个人”私权。61,环境管理权与传统的行政权存在着显著区别。a环境管理权产生于国家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弥补市场失灵的必要补充。环境管理权产生的基础是社会公共利益或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需要。而行政权产生于国家的警察职能,是维护社会生活秩序和公共安全的必要手段。b国家环境管理权时一种积极地,主动的干预权。传统行政权则是一种消极的限制权。c环境管理权的形式包括传统的权力手段。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说,非权力手段运用的更为广泛和普遍。传统的行政权的行使主要是依靠权利手段。d环境管理权行使的主体广泛,广泛地吸收公民和社会团体参加环境管理的预测与决策。传统行政权的行使主体比较单一,仅限于行政机关及法律授权的组织。62,环境行政立法的分类。a根据行政立法权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职权性立法和授权性立法。环境行政主体直接依据宪法和组织法规定的职权制定环境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是职权性立法行为。b依据行使行政立法权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中央环境行政立法和地方环境行政立法。c依行政立法内容的不同,可将环境行政立法分为执行性立法和创制性立法。63,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的生效要件。a主体合格。环境行政执法主体必须是享有环境管理权的行政机关,而且该主体所采取的具体环境行政执法行为时其法定职权内的行为。b环境执法行为时环境行政管理机关的真实意思表示。c环境行政执法的内容必须合法。d相对人必须有法定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能够成为执法行为的对象。e当行政执法行为有一定的标的物作为客体时,该标的物必须是依法能够成为执行对象的物品。f程序合法和形式合法。64,环境行政指导的作用。a抑制作用。是指在某种意义上对相对人的行为在实施上具有抑制效果。b协助作用。是指保护相对人并予以协助的作用。c调整作用。是指调整相对人的利益关系。d引导作用。是指为实施或实现一定的政策或计划而引导相对人的行为的作用。65.环境行政主体的违法与相对人违法具有显著差别。这种差别反映在环境违法行政的特点之中:1)环境违法行政的行为人是环境行政主体。2)环境违法行政是在环境行政管理过程中的违法。3)环境违法行政是通过环境行政人员表现出来的。4)环境违法行政包括违反环境法规的行为和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5)环境行政违法承担的惩罚性后果是行政处分、补救性后果主要是行政赔偿。66.环境侵权责任是因污染和破坏环境而导致他人环境权益损害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其法律特征表现为:1)环境侵权责任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2)环境侵权责任具有强制性。3)环境侵权责任的形式主要是财产责任,但也不限于财产责任。67.环境侵权责任的构成1)有损害事实存在。2)有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存在。3)致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4)不要求行为人有主观过错。68、环境法律责任的作用(1)完善环境法律制度;(2)保证环境法立法目的的实现;(3)保证环境执法和环境司法的严肃性,权威性69、环境行政主体的违法与相对人违法具有显著差别,这种差别反映在环境违法行政的哪些特点?(1)环境违法行政的行为人是环境行政主体,只有依法享有环境行政权的行政组织或得到授权的其他组织才有可能成为环境违法行政的主体;(2)环境违法行政是在环境行政管理过程中的违法。(3)环境违法行政是通过环境行政人员表现出来的。(4)环境违法行政包括违反环境法规的行为和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5)环境行政违法承担的惩罚性后果是行政处分,补救性后果主要是行政赔偿。70、怎样完善环境司法救济(1)加强对环境发时间的理论研究,为环境立法及司法提供完善的理论支持与指导;(2)完善环境法律责任实体法以及程序法,构建合理的环境诉讼新机制;(3)提升法官素质,优化审判资源;培养专业人才,建设职业共同体;(4)加强法律法治建设,改革司法体制,改善司法环境71、理解环境保护基本法,需把握的几点(1)环境保护基本法是人类正确认识自然,重新检讨人类传统生活方式,规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产物;(2)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产生是环境社会关系客观上需要有统一的法律调整的结果;(3)环境保护基本法是确立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建立环境法律秩序的重要保障;(4)环境保护基本法的内容是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断提高而向纵深发展的。72、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物质环境:虽然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满足自己的需要,按照人类的认识与能力对自然因素进行了改造、组合和重构,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也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环境。如城市一般被认为是典型的人造环境,但城市里的空气、土地、河流、阳光等因素却更多是属于自然要素的。即使是一些文景观、历史遗迹,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或文化的因素;但是它们的构成仍是物质的,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物质体现。因此,环境的中心是人类,而环绕人类这一中心的客观存在则是物质,这才是环境法人类环境的真正涵义。73、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分为三大阶段(1)原始人类阶段;(2)农牧业社会阶段;(3)工业革命时期74、环境法的基本原则(1)环境法原则的概述;(2)协调发展原则;(3)预防为主原则;(4)环境责任原则。75、环境管理权与传统的行政权存在的区别:(1)环境管理权产生于国家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泥土4市场失灵的必要从。(2)国家环境管理权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干预权,它具体地表现为国家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积极主动地对经济个体的自由意志施加影响,通过禁止、促进、基地、诱导、扶助等各种方式对经济个体与环境有关的行为进行干预,以保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3)环境管理权的行使既包括传统的权利手段,通过国家环境管理机关的行政行为直接的相对人进行管理,对相对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条件和行为进行审查、确认和监督。(4)环境管理权行使的主体广泛,它尤其重视环境保护的区域性特点,尊重区域性管理权的自治,并且保障居民参与,广泛地吸收公民和社会团体参加环境管理的预测与决策。76、环境行政指导的作用:是一种由环境的管理机关通过向对方做工作,期待对方实施的管理机关意图的行为。抑制作用,是指在某种意义上,对相对人行为上具有抑制效果;协助作用,指保护相对人应予以协助的作用;调整作用,是指调整相对人的利益关系;引导作用,是指为学士和实现一定的政策和计划而引导相对人的行为的作用。77、环境行政违法行为的概念和特征:环境行政违法行为是指环境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为的环境法律法规,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或侵害其他行政关系但尚未构成犯罪的有过错的行为。特征是:(1)环境行政违法的主体是环境行政管理主体,环境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或环境行政管理相对人。(2)环境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环境行政法律法规的行为。(3)环境行政违法行为侵害是环境行政法律关系,这种行为包括两大类:环境行政主体及工作人员在环境行政管理中的违法行为和行政管理相对人所造成的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动。(4)环境行政违法行为是尚未构成犯罪的行。(5)环境行政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是承担行政责任。78、环境诉讼机制的构建:(1)环境诉讼的双重性(2)环境诉讼的专门性(3)环境司法救济的完善79、环境诉讼应具备基本特征:(1)公法手段对私法领域的介入,导致行政权的扩大以及对民事权利的直接裁量(2)对行政权、民事权利主张的双重审查(3)社会公共利益的裁量(4)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的运用80、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主要内容:(1)明确一国环境保护的对象或环境法的保护对象。(2)宣布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对策和措施(3)建立环境管理机构,规定环境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权限(4)规定公民及其社会团体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利和义务(5)规定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6)规定违法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7)规定在环境法中适用的民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规范。81、环境行政主体的违法与相对人违法具有显著差别,这种差别反映在环境违法行政的哪些特点?(1)环境违法行政的行为人是环境行政主体,只有依法享有环境行政权的行政组织或得到授权的其他组织才有可能成为环境违法行政的主体;(2)环境违法行政是在环境行政管理过程中的违法。(3)环境违法行政是通过环境行政人员表现出来的。(4)环境违法行政包括违反环境法规的行为和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5)环境行政违法承担的惩罚性后果是行政处分,补救性后果主要是行政赔偿。82、作为社会法的调整对象的社会关系应具有哪些特征?(1)是一定范围的社会关系,使统治阶级认为最重要的体现和国家、组织和个人重要利益的社会关系,而不是全部社会关系。(2)是可以体现为意志关系和意志行为的社会关系,使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支配下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和行为,而无意志的行为不能成为法律的调整对象。(3)是实现中具体存在的,具有名乌俄的主题、客体和具体权力义务的社会关系,而抽象的、观念的社会关系是不能成为法律的调整对象的。83、环境法律关系主体的分类和特征生态环境保护法的主体可以分为两类,即代表国家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监督管理的主题和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接受国家资源与环境管理的主体。污染防治法的主体也可以分为两类,即代表国家对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的主体和在防治环境和其他公害方面接受国家管理的主体。环境法的主体主要包括:生态环境保护法中的管理主体和开发主体,以及污染防治法中的管理主体和污染防治主体。在这四种主体中,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法的管理主体和污染防治法的管理主体都是依法代表国家对环境活动进行的阿率调整,因个头可以合为管理主体;二无论是开发主体还是污染防治主体都要受到国家调控和管理的制约,因此可以统称为受制主体。85、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分为三大阶段(1)原始人类阶段;(2)农牧业社会阶段;(3)工业革命时期86、环境法的基本原则(1)环境法原则的概述;(2)协调发展原则;(3)预防为主原则;(4)环境责任原则。87、环境法律关系中受控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指受控制体在环境法上为实现自己利益的意思力量。权利包括(1)参加环境管理权;(2)环境使用权;(3)保障权;(4)受益权(5)申诉和控诉权。88、从制度实现的角度讲,完善的环境诉讼制度应表现的内容(1)建立确保利害关系人参加的程序。在这一程序中,有几个问题,一是参加者的主体资格问题,二是主体在诉讼中进攻与防御的武器与机会获得问题,三是参加机会的保障,四十特殊情况下的间接参与问题。(2)建立关于参加“场所”的保障程序。审判制度是程序进行的“场所”,在这一程序中,包括几个内容:一是公正、独立的法官、律师,二是庭审规则、案件审理规则、证据规则,三是对法官中立与独立的制度性安排,四是法官的物质条件及经费保障等。(3)建立程序参加结果展示程序。诉讼结果的展示也是诉讼程序保障的一个方面,审判决定应当附理由。89、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的生效要件(1)主体合格,环境行政执法主体必须是享有环境管理权的行政机关,且该主体所采取的具体环境行政执法行为是其法定职权内的行为;(2)环境执法行为是环境行政管理机关的真实意思表示;(3)环境行政执法的内容必须合法;(4)当行政执法行为有一定的标的物作为客体时,该标的物必须是依法能够成为执行对象的物品;(5)程序合法和形式合法。90、我国必须要有一部环境保护的基本法的原因(1)只有环境基本法才能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宣示;(2)只有环境基本法才能全面规定国家的环境管理责任和公民的环境权利;(3)只有环境基本法才能确定环境法与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其他基本法的关系的原则,为具体立法的制度协调与沟通建立机制;(4)只有环境基本法才能确定环境保护的特别实体法与程序法制度。91、环境行政指导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1)抑制作用,是指在某种意义上,对相对人的行为事实上具有抑制效果;(2)协助作用,指保护相对人并予以协助的作用;(3)调整作用,是指调整相对人的利益关系;(4)引导作用,是指为实施或实现一定的政策或计划而引导相对人的行为的作用。92、与其他部门法比较,环境法律规范具有的特征(1)环境法律规范具有多层次性和效力的多元性;(2)环境法律规范具有社会性和科学性;(3)环境法主体承担的违法责任具有多种形式。93、传统的人格权和财产权不足以将环境保护纳入调整范围原因(1)传统的以所有权为核心的财产权理论及制度不利于环境保护,所有权客体只能是可支配物,而环境资源往往非人力所能支配和控制;(2)人格权理论及制度关于生命健康权的保护对于环境保护也是不足的,生命健康权的保护以对人身权的直接侵害为构成要件,而环境保护中更应注重对这种伤害发生的预防;(3)传统的侵权理论围绕所有权和人格权的保护确立了一系列保护原则难以适用对环境的保护。94、环境法律关系中环境管理主体的权利(1)环境管理规范制定权;(2)环境行政处理权;(3)处罚强制权;(4)物权;(5)环境司法权。95、从传统行政法的内容和原则角度回答行政法对环境保护的缺陷和不适应性(1)传统行政法以约束或控制政府权力为核心,对于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作出了较为严格的限制;(2)传统行政法以权力行使作为基本的行为方式,单方面干预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且对相对人具有拘束力(3)传统行政法手段大量运用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领域,一般是在发生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或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后果时才对相对人施以管制,不能满足环境保护要以预防为主的需要96、我国矿产资源法所规定的矿产资源保护制度的内容(1)对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实行计划开采。(2)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和伴生矿产实行综合勘探与综合开采。(3)要求采取合理的开采顺序、方法和工艺。97、环境违法行政的特点(1)环境违法行政的行为人是环境行政主体;(2)环境违法行政是在环境行政管理过程中的违法;(3)环境违法行政是通过环境行政人员表现出来的;(4)环境违法行政包括违反环境法规的行为和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5)环境行政违法承担的惩罚性后果是行政处分,补救性后果主要是行政赔偿。98、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的区别:(1)自然资源法以自然资源的权属为核心而展开,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制度无一不与确定自然资源权属紧密相关。而环境法则是以公民环境权及其保护为核心。(2)自然资源法以自然资源的物质利益或经济利益为立法基础,其基本宗旨在于保护充分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而环境法则注重环境要素的整体性与生态效益,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3)自然资源法的调整方法基本上保留了传统的行政法、民法、刑法手段的特性。而环境法则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法律规法,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理论和调整方法。(4)自然资源法的客体范围窄于环境法。99风险预防原则的法律适用(1)阈值的确定(2)利益的均衡(3)适当预防措施的采用100。环境管理主体的权利:1、环境管理规范制定权2、环境行政处理权3、处罚强制权4、物权5、环境司法权。101环境法的主体:即管理主体和受制主体。一般而言,管理主体是能够代表国家行使环境保护职能的各种国家机关;受制主体则是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接受国家的调控和管理的主题,包括企业、公民、社会团体等。102环境管理主体的权利和义务:(1)环境管理主体的权利:环境管理规范制定权;环境行政处理权;处罚强制权;物权;环境司法权。(2)环境管理主体的义务:管理性义务;服务性义务;接受监督的义务。103受控主体的权利和义务:(1)受控主体的权利:参加环境管理权;环境使用权;保障权;受益权;申诉和控诉权。(2)受控主体的义务:遵守和维护环境法律的秩序;服从国家环境管理的义务;服从制裁的义务。104环境行政处罚的形式:警告;罚款;拘留;没收;停业、关闭;扣留或吊销许可证。105环境保护基本法的基本类型:政策宣示型立法;全面调整型。106现场检查的秩序:检查前的准备;明示身份,进入现场;检查;总结归档。107强制应急措施的内容:(1)立即采取技术上可行,并且可以得到保障的措施,以消除污染危害,或阻止污染危害的扩大;(2)即使通报可能受到事故危害的单位和居民,使其指导污染事故发生;(3)迅速报告当地环保部门和有关部门,请求技术指导和帮助;(4)有效地执行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措施的命令,按照命令惊醒或者协助进行应急处理和救助工作。108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客观、公开、公正的原则;综合评价原则;可运用性原则。109节能法律制度:节能规划计划制度;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节能标准制度;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用能产品、设备和工艺淘汰制度。110森林保护制度:限量采伐和采伐更新制度;林业基金制度;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制度;封山育林制度;群众护林制度;森林防火制度,防治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防治制度;珍贵木材的出口禁限制度;森林治安管理制度。112森林公园的分级1国际森林公园的确定标准为:森林景观有没,人文景物相对集中,观赏、科学文化价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具有一定区域代表性、旅游服务设施齐全,有较高的知名度。2省级森林公园的确定标准为:森林景观有没,人文景物相对集中,观赏、科学文化价值较高,在本行政区内具有代表性,具备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有一定的知名度。3市、县级森林公园确定标准为:森林景观有特色,景物景点有一定的观赏科学文化价值,在当地知名度较高。113固体废物污染的概念及其危害1占用土地、污染土壤2污染水体3污染大气4严重影响城乡环境卫生,对人体健康形成威胁。114.简述环境法的本质(1)环境法是人自然共同体规则(2)环境法是调整人自然人关系的规则(3)环境法是沟通与协调的法律规115.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答:对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应当从人、社会和自然的统一性上来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现实的世界不是人的世界和自然的世界的简单相加,而是它们相互作用构成的系统。现实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是社会历史的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历史的关系。1、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2、人类有目的地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与人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3、人类与环境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共同前进。116现场检查制度的概念?答:现场检查制度是指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管辖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遵守环境法律,法规,执行其命令,决定的情况以及其他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情况,直接进入现场检查的一种环境法律制度。现场检查是环境行政监督的一项措施,现场检查的主体是享有现场检查权的环境监督管理部门,现场检查的对象是检查部门管辖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117环境侵权责任的法律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一环境侵权责任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二环境侵权责任具有强制性,三环境侵权责任的形式主要是财产责任,但也不限于财产责任。118专门环境诉讼具有哪几个方面的特征?答:一诉讼的整体性,二内容的综合性,三目标的双重性,四程序正义的独立价值,五程序设置向弱者一方倾斜。119现场检查必须遵守的程序答:一检查前的准备,二明示身份,进入现场,三检查,四总结归档。120水资源开发利用制度答:一生态用水制度,二综合利用制度,三移民安置与移民补偿制度。121节约用水制度答:一建立节水型社会原则,二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制度,三用水计量与水价制定机制,四节水技术,各种用水控制等制度。122、环境依不同的标准分类(1)产生的原因不同,分为第一环境问题和第二环境问题(2)造成的危害结果的不同。分为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破坏123、可持续发展为理解环境法理论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1)突破理论瓶颈的动力与路径(2)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双重伦理支持(3)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方法论指导124、环境法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特殊功能(1)一方面它具有法的属性,另外,也是国家在法定范围内依法定程序调节环境保护秩序,保证其调节的社会价值取向,防止国家利益侵害社会利益(2)不仅具有一般法的稳定性属性,更具有其他法不突出的灵活性(3)通过独特的调整方法来促进可持续发展(4)与基础法部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有序的法体系125、环境权对传统的法律的公、私二元结构提出了挑战(1)重构公民与国家的关系(2)重构私法与公法的关系(3)重构权利与权力的关系126、对环境权的全面认识(1)环境权是新型人权(2)环境权是复合型权利(3)环境权是体系化的权力127、环境权的逻辑构成(1)价值层面的环境权(2)宪法层面的环境权(3)具体制度层面的环境权128、环境权与传统民法上的财产权和人身权的区别(1)环境权的产生和目的与财产权、人身权不同(2)环境权是一项有限度的权力(3)环境权是社会性私权,而传统的财产权和人身权是纯粹的个人私权129、国家环境管理与社会环境行政管理的关系(1)国家环境管理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是一种组织活动(2)国家行政管理主要通过环境行政实施,而环境行政是一种直接的经常的国家职能,它具有行为方式的直接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和不可中断性130、环境行政合同的主要条款(1)一般行政条款所应具备的主要条款,包括标的、环境指标、价款和酬金、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2)根据法律的规定或按环境行政合同的性质所必须具备的条款(3)当事人一方必须规定的条款131、环境法律责任的理解(1)是环境法律的否定性评价(2)是环境法律上的不利后果(3)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义务132、补偿性的行政责任(1)承认错误、赔礼道歉(2)恢复名誉、消除影响(3)履行职务(4)撤销违法(5)返还权益(6)恢复原状(7)行政赔偿133,环境行政相对人违法的种类(1)自然环境保护方面的行政违法行为(2)防止污染和其他公海方面的违法行为(3)景观保护方面的行政违法行为134、环境侵害的特征(1)是具有社会性的个人利益侵害(2)是对人类环境资源多元价值的侵害(3)是一种复杂的侵害135、无过错法律责任的法律特征(1)不考虑双方当事人的过错(2)不能推定加害人有过错(3)因果关系是决定责任的基本要件(4)有民法和环境法的特别规定(5)通常与保险制度,责任分担制度相联系,并且通过这些制度加以实现136、环境刑事责任的特征(1)刑法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范围扩大(2)特别刑法的出现(3)扩大刑罚的范围(4)环境刑事责任形式较为广泛地运用了财产刑137、环境危害结果大体包括了四个方面(1)行为已经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结果,才能构成犯罪(2)以行为可能引起某种损害结果作为构成某种犯罪的必要条件(3)以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作为加重处罚的依据(4)不对行为所造成的具体损害结果作出规定138、环境诉讼的基本特征(1)公法手段对私法领域的介入,导致行政权的扩大以及对民事权利的直接裁量(2)对行政权、民事权利主张的双重审查(3)社会公共利益的裁量(4)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的运用139、国家环境保护部及地方环保局的职责1、拟定环境保护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规章,监督检查法规的贯彻实施。2、制定环境保护方针政策3、制定国家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4、组织拟定并颁布国家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等各类环境标准5、综合管理全国陆地、水体、大气、土壤以及海洋、城市环境的保护6、组织审批环境区域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7、开展放射性防治工作8、综合管理全国自然环境保护工作9、负责全国环境统计、环境监测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10、制定国家环境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11、开展和推广多种形式的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活动12、知道全国环境保护队伍建设13、开展环境外交和环境保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140、环境监测的任务1、进行环境质量方面的检测,对组成环境的各项要素进行经常性检测,及时掌握、评价并提供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2、进行环境污染监督方面的监测,即对各个有关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情况进行监视性监测,为执行各种环境法规、标准,实施环境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3、进行环境科研和服务方面的监测,发展环境监测技术,为环境科技的发展积累背景数值和分析依据。141、环境发展综合决策的内容。1、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功能在于协调利益、平衡关系2、综合决策的需求来自利益主体的多元化3、综合决策是一种以和谐的方式缓解或消除冲突的方法4、综合决策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142、环境影响评价的篇章和说明的内容包括1、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2、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143、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1、建设项目概况2、建设项目周围的环境现状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5、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6、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7、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144、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生产过程,要求解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少、降低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2、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3、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145、环境要素保护法的特点1、环境要素保护法以环境要素的基本特点为立法的科学依据2、环境要素保护法在立法中必须充分体现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指导思想3、环境要素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对其保护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改进环境质量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且这两方面的内容是紧密联系的4、环境要素保护法是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下位法146、土地保护法的主要内容1、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确立为我国的基本国策2、土地资源管理体制3、关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规定4、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147、水土保持的管理制度:1、水土保护的方针2、水土保持的管理制度3、水土保护激励措施4、禁限制度5、水土保护的义务水土保持的义务1、从事林业活动应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2、修建铁路、公路和水工程应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3、开办大中型企业应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148、土地沙化的预防制度1、监测统计制度2、预报制度3、开发禁限制度4、退耕还林还草制度5、环境影响评价制度149、沙化土地的治理制度1、政府治理责任2、公益性治沙3、委托或合作治理4、单位治理责任5、集中治理5150、合理开发养殖业制度1、水域利用规划与养殖证制度2、重要养殖水面保护制度3、品种保护及审定制度4、养殖生产禁限制度151、合理捕捞制度1、捕捞限额制度2、渔业捕捞许可证制度152、渔业资源的增值和保护制度1、渔业资源增值保护费制度2、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制度3、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禁限制度4、珍贵、濒危水生动物保护制度153、水法的主要内容1、水资源权属制度2、水资源管理体制3、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4、水资源规划制度5、水资源开发利用制度6、水资源保护制度7、节约用水制度154、水资源管理体制1、改变原来的单纯区域管理模式,确立了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新模式2、进一步完善了统一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的体制,确立了统一管理与部门管理相结合、监督管理与具体管理相分离的原则。155、水资源规划制度1、国家水资源战略规划2、水资源供求规划156、水资源开发利用制度:1、生态用水制度。2、综合利用制度。3、移民安置于移民补偿制度。水资源保护制度1、水资源开发利用行为人维护水体自然净化能力的义务2、地下水开采禁限制度3、水功能区划制度4、饮用水资源保护制度157、节约用水制度1、建立节水型社会原则2、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制度3、用水计量与水价制定机制4、节水技术、各种用水控制等制度158、矿产资源监督管理制度1、矿产资源规划制度2、矿产资源勘查登记制度3、采矿许可证制度4、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159、矿产资源保护制度:1、对特定矿区和矿种实行计划开采。2、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和伴生矿产实行综合勘探与综合开采。3、要求采取合理的开采顺序、方法和工艺。160、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主要内容1、野生动物分级保护制度2、政府的保护职责3、野生动物保护的管理制度161、政府保护野生动物的职责1、划定自然保护区2、环境影响评价3、拯救与补偿措施162、野生动物保护的管理制度1、野生动物资源档案制度2、特许猎捕证制度3、驯养繁殖证制度4、狩猎证及持枪证制度5、狩猎禁限制度6、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费制度163、我国关于野生植物保护的法律制度1、野生植物权属2、野生植物保护的监督管理体制3、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制度和分级保护制度4、野生植物资源档案制度5、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证制度6、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出口许可制度7、野生植物生长环境保护制度8、野生植物的收购、销售管理制度164、保护风景区名胜区的法律规定1、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和管理2、风景名胜区的分级审定3、风景名胜区的环境质量保护制度4、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制度5、风景名胜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制度165、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的特征1、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是针对某一环境要素的污染防治所进行的综合性立法,其内容涉及对该环境要素的全面保护。2、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是环境法的一个亚子系统,它也是由某一环境要素保护的专门单行法及其相关法规构成的系统性规范,并非仅指某一具体的单行法。3、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与环境要素保护法之间应是互相协调与互相配合的关系。93、对大气污染的监督管理制度1、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措施配套制度2、排污申报制度3、排污费制度4、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和许可证制度5、限期治理制度6、大气污染重点城市的划定7、特别控制区制度8、清洁生产制度9、污染设备名录制度10、强制应急制度11、现场检查制度12、大气污染监测制度13、大气环境质量预报制度166、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1、水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2、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3、排污许可制度4、排污申报制度5、排污口的设置规定6、水污染监测制度7、排污费制度8、现场检查制度9、跨区水污染纠纷行政处理制度167、水污染防治措施1、水污染防治的禁限制度2、工业水污染防治制度3、城镇水污染防治4、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制度5、船舶水污染防治制度168、海洋环境监督管理制度1、规划制度2、跨区域、跨部门协商或协调制度3、海洋环境标准制度4、有偿使用制度5、限期治理制度6、清洁生产制度7、监测制度8、强制应急措施9、海上联合执法制度10、现场检查制度169、海洋生态保护制度1、海洋自然保护区制度2、海洋特别保护区3、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制度170、防治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制度1、排污口控制制度2、排污申报制度3、禁限制度4、危险废物转移控制5、城市污水综合整治6、其他污染源控制171、防治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制度1、船舶排污控制2、海损事故控制3、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制度4、危险货物载运控制5、特许制度6、强制应急制度7、报告制度172、防治工业噪声污染制度1、建设项目管理制度2、环境噪声排放申报登记制度3、强烈偶发性噪声申请、公告制度4、限期治理制度5、污染协议。173、防治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制度1、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2、事先申报制度3、禁限制度174、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一般规定1、禁限制度2、强制回收制度3、防治污染措施4、固体废物国内转移制度5、固体废物进口制度175、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1、企业的义务与责任2、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3、再利用制度4、企业完全责任制度5、特定企业的义务176、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1、政府的职责2、居民的义务3、城市固体废物控制177、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特别规定1、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制度2、危险废物申报制度3、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制度4、排污收费制度5、许可证制度6、分类处理制度7、危险废物转移制度8、应急制度9、过境转移制度178、防止农药污染环境的法律规定1、农药监督管理体制2、农药分类制度3、农药使用范围制度4、农药的购买、运输和保管制度5、农药使用制度6、个人防护制度7、农药登记制度8、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制度论述1、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价值:生态人类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解决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新思维,是对人类自身的位置和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这也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一个最根本的转向,因为它以新的理论观、价值观和自然观来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主张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在将人类的共同的、长远的和整体的利益置于首要地位的同时,还应当考虑将人类利益作为人类处理同外部生态环境关系的根本的价值尺度。它认为,人类保护环境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即实现自身的利益和发展。为了区别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我们将这种新的形态称为“生态人类中心主义”。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首先,可持续发展并不否定经济增长,但这种增长必须是良性的、健康的。其次,增长不能只满足一部分人的需要而忽视甚至否定了另一部分人的需要,因为富国的“消费过度”和穷国的“被迫消费不足”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是造成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的一个重要原因。再次,增长也不能只局限于国家和政府的决策,不能只靠政府以强制性命令的形式执行经济增长的各项指标,而必须依靠公民的自身参与,当人们都积极地关注和投人经济增长对自身带来的各种福利时,经济才会实现真正的增长,否则缺乏支撑力。其实,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既为人类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生存和自然环境,又为人类创造一个公平的、人人都有权要求自身发展的社会秩序,是建立在生态可持续、社会公正、人民积极参与决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的基本主题。2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人类需要的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持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如果当代人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资料以供自己的需求,而使自身生存都成了负担,遑论后代人的权利?所以,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保障当代人的利益,这就要求当代不同国家、地区之间在利用资源和环境时,必须考虑分配的公平性。联合国环境署在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中明确指出:“要达到可持续发展,涉及国内合作和国际的均等,包括按照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发展计划的轻重颦毒及发展目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我们的共同未来也认为,可持续的发展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1所以,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之间公平。同时,由于人类社会的整体性,现在和未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后代人也有求得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因而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给后代人提供至少和自己从前辈人那儿继承的一样多甚至更多的资源。如果某一代人给后一代人的财富少于他们所继承的,就意味着使后一代人的生存状况恶化。所以,当代人又要保存资源和生态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3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则是人类的自身发展可持续发展可以归结为三个原则,这些原则都是以人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的。(1)公平性原则,强调本代人之间的公平和代际之间的公平;(2)持续性原则,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3)共同性原则,虽然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模式不同,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面临共同挑战时,人类只有形成共识、采取共同的行动,才能实现共同的未来。这些原则无不体现着对人类自身发展的高度关怀,无不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提出的要求。可以说,可持续发展中所有的具体战略与措施,都是围绕着人的利益展开的,因此,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可持续发展,其着眼点也就在人这一矛盾体上,它所要求的保护自然、保持生态平衡都不过是为解决这一主要矛盾而创造客观条件。当然,它对主客体关系进行了新的拓展,为在人类自身发展的前提下,重新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协调这种关系开辟了道路。由此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既坚持人与自然两个方面的和谐,又要求在二者和谐的基础上以人为发展中心,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行动和措施的最终目标。因此,我们认为,可持续发展并没有完全脱离“人类中心主义”而彻底走向“生态中心主义”;(3但是,它又的确是在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可持续发展与“人类中心主义等同。它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大国歧视”进行了批判,不再将“人类利益理解为狭隘的少数人利益或者大国利益,也不再将“公平”局限于当代人。它所提出的“两种类型的发展”以及“两种公平”都充满了生态伦理的观念,可持续发展对于主客体关系的重构更是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新思维。2、环境公平原则(一)环境公平原则的涵义环境公平原则,是指对环境问题所涉及的相关主体,如开发者、污染者、受益者以及主管者等,在使用环境资源或对环境资源造成污染和破坏时,应当按照环境正义精神,公平分配相关利益及其负担,以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保护环境资源和维持生态平衡。环境法的公平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一是环境利益的公平享有;二是环境责任的公平负担。1环境利益的公平享有环境利益的公平享有,是指所有的当代人与后代人都享有平等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它由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两部分组成。代内公平是指所有的当代人,无论其国籍、种族、性别、贫富、文化水平,都平等地享有利用自然资源和享受清洁、良好环境的权利。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在国与国之间,还是在一国内的不同群体之间,都存在着大量的不公平现象。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将自身发展建立在对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的剥削和掠夺的基础上,同时,由于其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和高消耗的生产方式,发达国家造成了大部分的环境资源压力;在一国内,也普遍存在着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之间在享有环境资源上的不平等现象矿因此,代内公平是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实现的目标。2环境责任的公平负担环境责任的公平承担,是指环境责任必须得到公平的分配。换言之,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产生的各种环保责任,应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进行公平的分配。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环境责任,是法理学意义上的广义责任,包括第一性义务与第二性义务两个方面,即既有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的承担,也有不履行义务或者侵犯他人权利而形成的后果性义务的承担。人们对环境责任负担问题的认识和确立,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环境长期被认为是无主物,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组织和个人,只要对其他人的人身和财产没有造成直接的侵害就是合法的,不必承担任何环境责任。但随着环境危机愈演愈烈,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使政府不堪重负,并且形成越治理污染越严重、治不胜治的恶性循环。为此,公众对这种做法提出质疑和反对:个别主体追求经济利益而给环境造成的外部不经济性,凭什么要全体纳税人或受害人来负担?换言之,即由全体公众乃至社会来承担治理污染的费用形成了“企业赚钱污染环境,政府出资治理环境”的困境。这种现象不仅使得环境利益主体的权利义务极不对称,背离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而且也不能有效地遏制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环境责任的公平负担从根本上说,实际上是相关费用的公平承担问题。一般而言,治理污染费用、环境恢复费用、预防费用、损害赔偿费用构成了环境责任的全部,应由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企业或个人承担。但是,环境污染侵害具有累积性和多元参与性,一项污染往往是多个污染者长年累积的结果,如果由所有的污染者承担责任,常常会出现旧污染者难以认定的问题;而如果强令由个别或现有的污染者承担历年积累的环境侵害责任,则很容易由于污染者赔偿能力的不足而无法实现,同时也与公平观念相悖。因此,此时需要国家出资,与污染者共同承担环境责任。在国家承担的范围上,“如果以国家补偿的方法来进行全面、悉数的损零填补不妥当,毕竟,这仍然是花人民的钱。理想的方法是:国家以人民的税收出贤一部分,另外由现行的污染者与可得知的旧污染者负责一部分,如此共同来赔偿”。总之,应根据公平理念和具体情况,来分配国家、企业和个人所承担的环境责任。(二)环境公平原则的法律适用1实现环境利益的公平享有(1)明确规定公民环境权。每一个公民,无论是当代人还是后代人,都平等地拥有享受清洁、良好环境的权利,这是实现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前提与基础。(2)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制度。目前在环境利益的享有上存在着大量的不公正现象。对此,应有相应的制度加以矫正。在这方面,生态补偿正是发挥该功能的制度。一方面,通过对因环境保护而丧失发展机会或遭受污染物转移的区域进行资金、技术和实物的补偿,实现不同群体间的代内公平;另一方面,通过对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进行补偿、恢复和综合治理,保证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实现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代际公平。(3)积极探索实现后代人环境权的制度安排。后代人由于尚未出生,其权利就必须通过当代人的行为加以实现。在世界各国的法律实践中,已经有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如法国成立了后代人委员会,旨在建立后代人利益的代理机制,以保障在当前的政府政策和决策中体现后代人利益。但从总。体上看,如何通过恰当的制度安排实现后代人的环境权,目前尚无定论:还需要继续探讨。2实现环境责任的公平负担(1)污染者负担制度。污染者负担制度有利于推动污染者合理利用环境和资源,提高其对周围环境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整个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达致社会公平。实践中,我国已发展出一系列完整的制度设计与法律规范,用以保障污染者负担制度的贯彻和实施。具体而言,包括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排污收费制度、污染者保护治理环境的责任制度等。(2)开发者养护制度。开发者养护是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者,不仅有依法开。发自然资源的权利,同时还负有保护环境资源的义务。这一制度体现了“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方针,即对于可更新资源,应当在不断增殖其再生能力的前提下持续使用;对于不可更新资源,应当节约利用、综合利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不仅有开发利用的权利,还负有养护的义务。(3)受益者补偿制度。受益者补偿主要包含有两大内容:其一,针对以环境资源的利用而营利的单位或个人,即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承担经济补偿责任置其二,针对使用消耗自然资源或对环境有污染作用的产品的消费者,他们的消费活动如果消耗自然资源或对环境有污染作用,也必须承担经济补偿责任。具体包括排污收费或环境税制度、废弃物品再生和回收制度、自然资源补偿费和税收制度、环境保护的共同负担制度。(4)主管者负责制度。确立主管者负责制度,也就是保障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这有利于各级政府克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的观念,使政府加大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投入,使环境保护工作归于实处。通过建立环境责任考核、奖惩制度,明确企业、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和承包人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的责任,从而调动其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的主动性。为达到这些目的,必须实行环境保护的目标责任制、单位环境保护责任制和考核制度、环境保护行政问责制等。3、环境法律关系的客体(一)环境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概念在法学理论中,对于法律关系的客体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从主体参加法律关系的动因出发,主张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所产生的事物;有的从主体参加法律关系的目的出发,认为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所要达到的事物;有的从参加法律关系的主体所能实际作用的事物出发,认为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主体的行为可以施加作用或者必须施加作用的事物。我们认为,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主体参加法律关系的动机和目的的统一。据此可以说,环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环境法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能实际作用的事物。在环境法律关系中,如果仅仅只有主体和主体的权利义务,而无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具体事物,那么权利与义务则是无本之木,主体之间建立环境法律关系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环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环境法律关系的当然要素。(二)环境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环境法律关系客体的范围是与环境法的调整对象紧密联系的。根据我们对环境法调整对象的认识,可以将环境法的客体确定为以下两类:1环境资源。在自然环境要素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我们将整个自然环境称为环境资源。根据生态学上的最小限制律,任何一个环境要素的恶化都会导致整个环境质量的降低。所以,环境资源是一个综合体,是较之于单个环境要素的个别生态作用更大的综合效应体。在这里,我们指的是由法律所确认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物质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要素及其综合环境效益。环境资源不同于一般的财产,其环境效能或生态效益是无法用金钱来表示的。因此,对于环境资源,国家禁止破坏和污染,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以任何手段侵占或转让;对环境资源只得依法合理开发、利用,并必须进行综合利用,实行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2环境行为。环境管理行为是指环境法主体在开发、利用和保护、改善环境的过程中,为达到协调人类一环境关系的目的,而进行地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它包括管理主体的行为和受控主体的行为。这种行为,可以表现为具有权力因素的环境管理行为,如环境管理机关的职权行为;又可以表现为具有财产因素的行为,如对开发利用环境者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合法利益等。(三)环境法律关系客体的特征1作为环境法律关系客体的环境资源具有强烈的生态性,而非经济性。民事法律关系和经济法律关系上的物所具有的都是经济性或物质利益性特征。而在环境法律关系中,各环境要素的生态效益是第一位的。因此,环境法为实现自身的立法目标和宗旨,往往对物的经济效益进行限制。2环境行为是环境法律关系的经常客体。由于环境法主要调整由国家干预的环境社会关系,而环境法对此类关系的调整,又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管理机关的职权以及实施这些职权来实现的。同时,人们对环境的开发、利用又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密不可分的,对环境的保护行为反映在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这就决定了行为是环境法律关系最重要和最经常的客体。4,环境权的人权属性。1,环境权是法律上的权利。2,环境权是一项基本人权。a环境权作为一项人权已为一系列国内和国际法文件所肯定。环境权“是一项所谓的第三代权利或相关权利。b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其核心是生存权。c公民环境权具有作为人权的本质属性,这些属性可归纳为:整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统一;权利与义务的对应性;权利实现方式的多元性。3,环境权是独立的人权。a环境权是以环境危机为背景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项权利,它源于人类对自己与环境关系的重新认识。b环境权既是其他人权的基础,更是对其他人权的控制。c已有的某些人权不能成为阻碍新的人权产生的理由。4,环境权是确定的权利。a环境权的主体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b环境权的对象是人类环境整体。c环境权的事实方式也是多样化的。d环境权是权力与义务的统一。e环境权的正当性来自于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5、环境权的内容6环境权作为新型人权,并非一项单独的权利,而是一个由公权与私权、程序权利与实体权利所构成的内容丰富的权利体系。它在程序上表现为国家环境管理的参与决策权,实体上则被赋予民事权利的性质。它以资源的开发、利用权为中心,体现作为公共物品的环境对私体的客观价值,通过成本收益的效用比较来参与经济流通过程。从各国环境权理论和实践方面分析,可以对环境权的内容进行不同的分类。一般是从权利的表现形式对其进行分类,按照这种标准,环境权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一)环境资源利用权环境权的核心在于保障人类现在和将来世世代代对环境的利用,以获得满足人类生存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环境权首先要肯定其主体对环境的利用权,事实上,各国环境立法的实践也都立足于对环境资源利用权的规定。将环境资源利用权确定为一项权利,才可以使义务主体承担义务,也才可以使权利主体的权利滥用受到限制,因为,在法律上没有无限制的权利。一方面,对环境资源利用权的确立,意味着为人类使用环境提供合法性依据。有对环境的利用,就有污染物的排放和对自然环境的改变,只有在环境资源利用权的基础上,才能成立环境标准、环境许可、环境开发的各种制度,也才有以环境容量为核心的环境资源使用权交易制度的形成。另一方面,对环境资源利用权的确立,意味着国家及其与权利主体相对应的个人和团体所必须承担的义务的确定,国民的环境资源利用权在受到不法侵害时,法律将为其提供强制性保障,从而为国民向国家、向他人主张环境权奠定了基础。现有的各国环境立法中关于日照权、眺望权、景观权、静稳权、嫌烟权、亲水权、达滨权、清洁水权、清洁空气权、公园利用权、历史性环境权、享有自然权等都是关于环境资源利用权的规定。在美国、日本、印度、菲律宾、哥斯达黎加等国也都有保护环境资源利用权的司法实践。(二)环境状况知情权环境状况知情权又称信息权,是国民获得本国乃至世界的环境状况、国家的环境管理状况以及自身的环境状况等有关信息的权利。这一权利既是国民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前提,又是环境保护的必要民主程序。“人们有权知道环境的真实状态。这一权利在立法中也得到了明确的承认,。环境状况知情权主要是由法定程序加以保障的一项权利。有关获得环境信息的程序立法在此就尤为重要,如国民如何获得信息?获得何种信息?对于获得的信息的反馈有无途径?等等。从另一方面看,环境状况知情权是对政府环境行政机关权力的限制,它要求环境行政机关负有披露信息的义务,对于不履行职责者,将产生法律后果。在此意义上,环境状况知情权又是监督权的一种表现。现行立法除了少数国家对环境状况知情权有比较明确的程序性规定以外,专门对其程序的规定较为少见。我想这可能与环境状况知情权中所包含的应该知道的必须是具体的信息有关。从国家权力设置的角度,也有对环境管理行政机关发布信息的规定,但在本质上与规定国民的环境状况知情权还是有立法思想上的差别的。从国家权力的角度立法与从国民权利角度的立法所反映的是法律本位的不同,也反映出国家对国民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认识的不同。(三)环境事务参与权环境事务参与权至关重要,“人们通过参加决策、制定政策即控制各种活动包括本文讨论过的领域中的那些活动在内,自觉和民主地投入致力于发展的努力”,是保护人权免受一切政策制定之偏向之消极影响的方法之一。各国在立法上对国民的参与权规定得较为充分。具体包括:1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预测和决策过程,即参与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各种环境规划的制定,参与环境管理机关的管理活动。在国家环境管理中,公民有参与管理的权利,但从国家环境管理的意义上,公民的参与仅仅是通过选举、讨论和批评等方式进行。而在这里,公民作为环境权的享有者,则是自始至终参与到国家环境管理的预测和决策过程中去,享有比行政法上更广泛的权利。2参与开发利用的环境管理过程以及环境保护制度实施过程。3参与环境科学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等。4组成环境保护团体,参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和实施公益性环境保护行为。各种环境保护的团体和组织是公民参与的重要形式,各国法律都给予了这些团体和组织以一定的法律地位,赋予其特殊的法律主体资格,积极鼓励它们广泛参与环境保护的各项活动,这一权利是与公民的自由权紧密结合的。5参与环境纠纷的调解。在设有调解程序的国家中,公民可参与污染纠纷的调解工作。(四)环境侵害请求权环境权中所包含的环境侵害请求权,是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它既包括对国家环境行政机关主张权利,又包括向司法机关要求保护权利,具体表现为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行政复议和国家赔偿的请求权、对他人侵犯公民环境权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和停止不法侵害的请求权等。6、环境权的民法保护机制:环境权的民法构造,是将现有民法制度与生态化的民法制度进行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应包括两个环节:一是对现行民法制度中可能关系到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内容的部分进行生态化解释或对接;二是对现行民法制度中没有的但环境资源保护确有需要并且可能的内容建立新的制度体系。(一)现行民法制度的生态化拓展在现行民法制度中,已有部分关于环境资源的权利配置制度(如物权制度,尤其是不动产物权制度)、部分关于人类生存的权利配置制度(如人格权制度,尤其是生命健康权制度)以及部分关于侵害环境资源的权利救济制度(如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这些制度也许在过去并非直接以环境保护为目的或者立法者并非站在保护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的角度而制定,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制度在客观上具有保护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的作用。对这些制度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生态化对接:1通过制定特别法将这些制度中有利于环境资源保护的内容规范化,并从环境资源保护的角度对其作出或限制或禁止或鼓励的规定。如在森林法中规定林木所有人采伐超过一定数量的林木,必须事先征得林业主管部门的同意。事实上,各国的民法以及环境资源立法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这是一种比较通行的而又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方式。2、通过民法解释学的方法,对现有的民法概念、制度和规范进行有利于环境资源保护的解释。以所有权为例,传统的解释为对物的绝对权,是完全物权,是对世权,它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项权能。除了明确宣示民事行为应负有环境保护义务,并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道德纳入民法一般条款的范畴外,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将这种理念贯彻到对民法制度、规则和概念的解释之中去。(二)新的环境保护民法制度的建立在这里,首先必须承认,不是所有的环境资源问题都可以纳入民法的框架内加以解决。因为,环境资源保护的公益性与民法制度的个人利益本位的矛盾、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矛盾始终是不可逾越的客观存在。民法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环境问题,否则,就不会产生专门的环境资源法。但是,在可能的范围内,如何将两种相互冲突的价值进行协调,是民法与环境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个人依民法所获得的物权对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享有独占的利益,而其中所包含的生态价值以及其他非经济价值却不能为物权主体所独享,其受益人也是不特定的,这是一个典型的外部性问题。民法手段的运用有两个前提:一是环境资源的生态价值必须是可度量的,是可以经济价值化的具体利益;二是环境资源的其他非经济价值必须成为事实上,我国环境法研究中一直有环境保护的经济刺激手段的提法,各国环境法中也都十分重视这类制度的功能,这些制度实际上是从公法角度理解的私法制度,只不过没有采用规范的私法概念。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如下途径来完成环境民事制度的建立工作:1建立“理性生态人”的人性预设,重新认识环境民事主体的人性基础。民法作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一般规则,其体系以“理性经济人”为基础,并经历了“从身份到契约”的变化过程,以主体的抽象性为重要特征。建立在此人性预设基础上的制度体系当然是为“经济人”的利益最大化服务的。2确认环境资源物质形态的双重价值,建立环境物权制度。在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较少的条件下,阳光、空气、水等环境要素都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既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又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需要,二者之间并不产生竞争。3确认对意思自治从自由到公平的判断,建立环境合同制度。环境资源的生态性价值承认以后,必然涉及交易以及交易安全的保障问题,为此,应该建立相关制度,承认有关交易的合法性与有效性。4确认环境资源的人格利益属性,建立环境人格权制度。环境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其价值不仅是物质上的,而且包括精神方面的,但是,在传统人格权体系中,重视或者承认了“人格”的一个方面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关系中所体现的主体性特征,而忽视了“人格”的另一个方面或者更为复杂的方面人与人之间由于自然因素的介入而形成的间接关系中所体现的主体性特征。因此,在民法典中对人格概念进行扩展,确立环境人格权,将环境利益纳入人格权法的保护范围是十分必要的。5确认无过错责任及公平责任,建立环境侵权行为规则。民法典所确立的作为社会性私权的环境权利,不同于传统财产权和人身权的纯粹“个人”私权。对于环境权利的保护必然不同于传统民事权利,必须建立新的侵权行为法制度。6。确认程序保障价值,建立新的环境民事诉讼制度。实体环境民事权利的变化必然要求有相应的程序保障规则,否则权利也是无法实现的。从环境民事诉讼的特殊性出发,深入研究其举证责任分配、因果关系推定、证明标准设立等问题,建立相对完整的环境民事诉讼制度不仅是可能的,更是完全必要的。(三)制度引进:英美法制度的借鉴在当代,对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人们早已习以为常。制度的借鉴也是开放的民法体系所应有的胸怀。在构建环境权的民法保护体系中,借鉴英美法上的先进经验和制度,既没有观念上的障碍,也没有技术上的障碍。在此,不必赘言。7,国家环境管理与社会环境管理的关系。1,国家环境管理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是一种组织活动。a首先,从主体方面来看,国家管理机关是依组织法建立的。非国家环境管理机关的组成由自己特殊的条件、法律依据和组建程序。b其次,在手段方面,由于国家在环境管理中的特殊地位和国家管理行政的特殊性质,它在实行管理时可以运用法律允许的特别方式、方法,而这些方式、方法是不能由非国家管理机构或团体行使的。c最后,在目的方面,国家的环境管理职能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健康和民族的生产发展;而其他管理主体则是在不违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可以拥有其他利益。2,国家环境管理主要通过环境行政实施,而环境行政是一种直接的经常的国家职能,它具有行为方式的直接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和不可中断性,这是国家环境管理与社会环境管理的又一区别。a首先,国家环境行政活动具有之际诶系那个,各级环境保护机构直接代表国家实施法律规定的职能。b其次,国家的生产活动和人民生活的不可中断性决定了国家环境管理活动的不可中断性。8、环境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环境污染和破坏对人身和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害已为世界所瞩目。环境问题产生之初,各国也曾运用传统的侵权行为理论及普通民事责任形式来解决问题。但由于环境问题的科学性、技术性以及环境污染因素的多样性、复杂性,使得传统的民法理论显得无能为力,必须注入新的内容。环境侵害是一种间接的侵权行为。它是以空气、水、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为介质而导致的人身和财产损害。由于这些不同性质的中间环节的介入,使得环境侵害致人损害的过程复杂化,同时也使得这种致害行为本身和致害方式以及致害过程对决定环境侵害的民事责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因为环境侵害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环境侵害的民事责任也与之相适应而有了新的构成要件。,1有损害事实存在。损害事实既是侵权行为产生的危害后果,又是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所以它是构成一般民事责任与环境民事责任都必须具备的要件。只不过在环境民事责任中,侵权所造成的损害事实不仅包括直接的财产损失,而且更多地包括因造成人体健康损害而引起的财产损失。2有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存在。传统的民事责任以侵权行为具有“违法性”为必要条件,行为人只对违法行为承担责任。通常情况下,损害他人人身和财产的行为,总是违法行为。但在环境侵害中,却经常地存在着“合法”行为损害他人人身和财产的情况,如不超标排污引起的污染,由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致人损害等。如果一味强调行为的“违法性”,实际上是忽视了环境侵害的特殊性,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切实有效地保护受害者的利益。因此,环境法将环境侵害作为一类特殊侵权行为加以规定,注重强调保护环境的法定义务,强调环境侵害不以违法件为前提而是以侵权损害的客观性作为承担环境民事责任的要件。3致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在传统民事责任中,要求的是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由于环境民事责任不以违法行为为构成要件,因此,强调其侵害行为的危害性,故将其表述为致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且这种因果关系不再要求严格的直接的证明。因为因果关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与后果之间又有环境因素的介入,更加大这一问题的难度,所以在环境民事责任中不要求有传统民事责任上的那种严密的、直接的、必然的因果关系证明,而是放宽了因果关系方面的旁证,采用“因果关系推定”等新的理论:4不要求行为人有主观过错。传统民事责任采用过错责任原则,以行为人主观上的故意和过失作为承担民事责任的最后条件。但在环境民事责任中,因为环境侵害的特殊性而采取了无过错责任原则,所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不再是承担环境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通过比较传统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与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可以看出,环境民事责任是一种特殊的民事责任,它必须有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9、如何完善中国环境侵权责任法:我国目前的立法现状下,无论是民法通则,还是环境保护法及相关环境法律,无过错责任原则都未真正确立。就民法通则与环境保护法的关系而言,有普通法与特别法之区别。普通法的构成要件要素必须为特别法法条全部具备,而特别法只能是的普通法所无要素的补充。因此,应在中国未来的民法典以及环境基本法确立环境侵权的无过错原则。1、确立和过错责任原则,在我国至少要明确:责任主体、责任范围、免责事由、因果关系以及与环境保护法的关系等2、确定环境侵权的范围,(1)明确环境侵权的概念,环境侵权是指因产业活动或其他认为活动,导致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从而损害一定区域内不特定多数人的生活利益、环境利益及其他利益,或危及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事实(2)明确侵害的范围,环境侵权所致损害应包括财产损害及非财产损害。其中非财产损害包括人身损害、精神损害以及危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破坏。非财产性损害是环境侵权法所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环境侵权所致精神损害较之与于一般的精神损害,具有长期性和不可逆转性,后果更为严重。公民个人的环境权益主要体现为在尖头、优美、舒适以及不受污染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这些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复合性,对于公民环境权的侵害,往往是人身损害与精神损害并存,在尚不能确定符合生态伦理的人体健康标准的情况下,人身损害更多地表现为精神损害的形式。因此,精神损害在环境侵权损害中不仅十分突出,而且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民法理应对环境侵害所致精神损害予以救济。(3)明确环境侵权损害的赔偿原则,现行侵权救济主要是一种事后救济,不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其原因在于环境侵权之民事责任除停止侵害,排除危害、消除危险、恢复原状等方式外,主要是赔偿损失,而赔偿损失实行的是同质赔偿的原则。但若完全依据该原则,这可能造成两种消极后果:一者可能使得对受害者的救济严重不足;二者也使得加害者经过理性的利益衡量,而根本不采取任何措施以避免再次侵权,而是对自己的侵权行为采取放任的态度。3、确立承担环境侵权责任的标准,根据了过错责任原则,承担环境民事侵权责任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实际损害的发生。4、确立共同危险责任,环境侵权往往是由于许多的污染和破坏行为共同构成的,单一的排污和环境开发行为也许不会造成损害,而且许多环境侵害行为的构成还包含有复杂的自然因素,涉及环境要素的物理、化学的、生物、生态变化,侵权行为其结果之间的关系很难被充分认识。由于其中存在自然环境的媒体作用,共同的环境侵害后果不一定是由多个有共同意思联络的行为人的行为所造成,与传统的共同侵权行为有很大差别。民法典作为普通法,应对环境侵权责任的一般性原则作出规定,具体内容应该有专门的环境责任法加以具体化。这也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10.我国环境司法救济的完善?为了更好运用司法程序解决环境解纷,充分发挥程序正义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的功能。中国设立专门的环境诉讼,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以事恩适应当代环境诉讼发展的新趋势。建立专门环境诉讼制度。专门环境素虽是相对于传播的环境民事诉讼,环境行政素虽和环境刑事诉讼而言的诉讼忠烈,它的标志性特点是将传统三大环境诉讼合而为一也就是对环境纠纷实行整体式的诉讼救济。向对于传统的诉讼形式专门环境诉讼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诉讼的整体性。(2)内容的综合性(3)目标的双重性,(4)程序正义的独立价值。(5)程序设置向弱者一方倾斜。专门环境诉讼对环境肆意的保护和环境工艺的增进都具有特殊的功能。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专门环境诉讼可以克服传统分类吸诉讼对环境节分整体性的肢解。其次专门环境诉讼通过诉讼货获得司法支持,从而有效地制止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环境公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是在任何行政机关或其他公共权力机构,法人或其他组织及和行为有使环境遭受侵害或侵害之虞时,任何公民、法人、公众团体或国家机关为维护环境共归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它各佛面都明显地不同于传统诉讼:(1)当事人的广泛性。(2)诉讼目的的特殊性。(3)诉讼理由的前置性。(4)请求救济的内容的预防性。(5)诉讼裁判效力范围的扩张性。11、对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理解1环境保护基本法是人类正确认识自然、重新检讨人类传统生活方式,规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产物。世界上最早颁行的环境保护基本法是美国1969年的国家环境政策法,迄今仅三十多年的历史。环境问题早已存在,也有不少国家颁行过一些单行法律、法规来解决环境问题,但始终未将环境问题的解决与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或发展模式联系起来。直到1966年联合国在世界范围内组织人类环境问题的大讨论,才使人们真正认识到环境与发展、环境与资源、环境与人口的关系,认识到需要有统一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需要有统一的法律。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人类环境宣言的出台,使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只有这一时期才有可能出现环境保护基本法。事实上,1972年前后也正是世界各国制定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第一个高峰期,大多数国家的环境保护基本法是在20-世纪70年代出台的。2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产生是环境社会关系客观上需要有统一的法律调整的结果。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自人类产生以来便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而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又无一不与环境紧密联系。在相当长时期内,由于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还不足以对人类自身的发展构成威胁,或人类囿于认识的局限还不足以预见这种威胁,所以法律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领域尚未发挥积极的作用,也未进行系统的规范。但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迅猛提高,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各种新的与环境有关的行为与活动不断出现,而这些行为与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并呈现出特殊性,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有专门的法律对这样一类社会关系进行统一调整,确立一致的调整原则和规制内容。环境保护基本法正是在环境问题、环境保护与环境社会关系日益复杂的客观条件下产生的。3环境保护基本法是确立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建立环境法律秩序的重要保障。环境问题产生之初,各国曾试图运用各种传统的法律手段对这类社会现象进行调整。但是,环境问题的特殊性以及传统法律手段的局限性,都使得各种利用传统法部门或法律措施的内容拓展以覆盖环境保护领域的企图归于失败。这根源于自由主义、个人本位或国家本位的传统法律制度无法也无力调整环境社会关系。必须出现真正体现社会利益本位、保障当代人与后代人权利的新的法律制度与原则。较之于已经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传统法律部门,这一全新的法律必须有贯穿一致的立法宗旨,要有不同于传统法律部门的规范体系和制度体系,更要有一个能够全面反映这些新的法律观念、法律意识、法律制度的法律文件。因此,即使是在美国这样典型的英美法系国家,其环境保护基本法也是成文法形式并由联邦颁布的。4环境保护基本法的内容是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断提高而向纵深发展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作为一个国家环境政策的集中体现,与该国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的特点密切相关,也与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直接联系。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地球宣言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环境保护的根本目标,继人类环境宣言以后又一次使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产生了新的飞跃,环境与发展成为迈向21世纪的人类面临的最大障碍。在这一挑战面前,各国纷纷对环境保护基本法进行了检讨,一些过去没有环境保护基本法的国家迅速制定并颁行了环境保护基本法,如泰国以及拉丁美洲诸国;一些已经制定有环境保护基本法的国家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修定或重新制定新的基本法,如日本将过去的公害对策基本法予以废止,;重新制定并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完成了环境保护从以公害治理为主到全面保护环境的过程。1992年以来,世界各国方兴未艾的颁行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热潮也说明了这一问题。12、限期治理制度环境保护法第29条规定:“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中央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市、县或者市、县以下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被限期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如期完成治理任务。(一)限期治理制度的概念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对现已存在的危害环境的污染源和污染严重的区域环境,依法限定其在一定期限内治理并达到规定要求的一系列措施。在我国,最先实行的是污染点源的限期治理,近年来发展到对行业的限期治理和区域环境的限期治理。它是减轻或消除现有污染源的污染和污染严重的区域环境,改善环境资源质量状况的一项环境法律制度,也是我国环境管理中普遍采用的一项管理制度。它实际上是用行政强制的形式,加强对污染源和污染严重的区域环境进行治理,以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紧密结合起来。“限期治理”的概念在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首次提出,至1978年基本形成了限期治理的环境资源管理政策,197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试行)将其作为一项环境资源管理制度确定下来。我国目前各主要的环境法律、法规中基本都规定了这一制度。(二)限期治理制度的内容限期治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限期治理项目、目标和期限。限期治理项目是指需要进行限期治理的具体项目。确定项目主要是依据污染源和区域环境调查资料,选择重大污染源、污染严重的区域环境以及公众反映强烈的项目,同时也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及资金上的可能性。限期治理的目标即是限期治理所要达到的结果。一般情况下是浓度目标,即通过限期治理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对于行业的限期治理,可以规定分期分批逐步使所有的污染源都做到达标排放;对于区域环境的限期治理,则要求达到适用于该地区的环境质量标准;但对于实行总量控制的地区,除浓度目标外,还有总量目标,即要求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总量不超过其总量指标。限期治理盼期限由决定限期治理的机关根据污染源的具体情况、治理的难度以及治理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但最长期限不得超过3年。(三)限期治理决定的形式限期治理决定的形式是指采取限期治理措施的表现方式。在实践中通常为书面的形式,将限期治理决定通知书下发给有关的单位,有的地方则以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向社会公布限期治理的决定。另外,也有环境资源保护行政管理部门与企业主管部门签订限期治理承包合同的形式。合同的内容包括限期治理的项目、目标、期限以及决定限期治理的机关将采取的奖励和惩罚措施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各有关单位的积极性,把完成任务的压力变成动力。(四)限期治理的对象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限期治理的对象主要有两类:1位于特别保护区域内的超标排污的污染源。在国务院、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需要加以特别保护的地域环境,如风景争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在科学、文化、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特别保护价值,按照规定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建设其他设施,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的排放怒过排放标准的,要限期治理。2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污染源。关于限期治理的对象,环境保护法规定:“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此外,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及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等也作了这样的规定。由这些规定可以看出,对于这类污染源的限期治理,并非超标排污就限期治理,而是造成了严重污染才限期治理。但究竟怎样才算“严重污染,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中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实践中往往是依据污染物的排放是否对人体健康有严重的影响和危害、是否严重扰民、经济效益是否远远小于环境危害所造成的损失、是否属于有条件治理而不治理等情况,来考虑是否属于严重污染。另外,也有一些特别法对特殊区域或流域的限期治理作了专门规定,如水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五)限期治理的决定机关。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限期治理的决定机关不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而是有关的人民政府。按照规定,中央或7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企事业单位单位的限期治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市、县或市、县以下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有些环境资源保护法规规定,限期治理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环境资源保护管理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于跨行政区划分的限期治理,要采取专门措施。13、我国森林保护制度1限量采伐和采伐更新制度。森林法规定,国家根据用材林的消耗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全民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国营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农场、厂矿为单位,集体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县为单位,制定年采伐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汇意,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除了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外,采伐林木必须串请采伐许可证。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的部门,不得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发放采伐许可证。采伐林木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按照采伐许可证的规定采伐,并按采伐许可证规定的面积、株数、树种、期限完成更新造林任务,更新造林的面积和株数必须大于采伐的面积和株数。2林业基金制度。林业基金是国家为发展林业而设立的专项资金。它主要来源于国家的林业投资、财政拨款、林业部门按规定提取或征收的育林费、更新改造资金、单位和个人对发展林业的捐赠款等。该基金主要用于林区采伐迹地更新和林间空地、荒山、荒地造林和育林、护林等费用的支出。它由中央和地方林业部门按规定权限分级管理,专款专用,年终节余允许跨年度使用。3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制度。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主要是为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服务,无法进行市场交换,造林、营林的投人也就无法通过市场交换得到回收和补偿,为了保证其进行再生产,森林法第6条第2款规定:“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4封山育林制度。封山育林是指对划定的区域采取封禁措施,利用林木天然更薪能力使森林恢复的育林方法。封山育林的对象是具备天然更新能力的疏林她、造林不易成活而需要改善林地条件的荒山荒地和幼林地等。按照规定,封山育林区和封山育林期由当地人民政府因地制宜地划定。在封山育林区内,禁止或者限制开荒、砍柴和放牧等活动。5群众护林制度。森林法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护林组织,负责护林工作,并督促有林的地区和林区的基层单位订立护林公约,组织群众护林,划定护林责任区,配备专职或者兼职护林员。护林员可以由县级或者乡级人民政府委任,其主要职责是巡护森林,制止破坏森林的行为。6森林防火制度,防治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是指由自然或人为原因引起的失去人为控制并对森林造成破坏性作用的森林燃烧现象。它是危害森林资源的主要灾害之一。为了防止森林火灾,我国建立了严格的森林防火制度,并制定了专门的森林防火条例。该条例规定了“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对国家和地方森林防火组织的设立及其职责、森林火灾的预防、扑救、调查、统计、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有功人员的奖励和对违法者的处罚作了比较全面具体的规定。森林防火的措施有:(1)建立防火责任制度和军民联防制度;(2)授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具体情况规定森林防火期和森林防火戒严期、森林防火戒严区;(3)森林防火期内禁止野外用火,对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者实行生产用出许可铺度;(4)加强森林防火设施的建设;(5)加强森林火险的检测和预报;(6)实行森林火灾发现的报告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一旦发现森林火灾,必须立即扑救,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7)对森林防火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违反森林防火规定者给予严厉的惩罚。7森林病虫害防治制度。森林病虫害是指危害森林、林木、林木种苗及木材、竹材的病害和虫害的合称。它是导致森林面积减少、生产能力下降、环境效能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森林病虫害防治制度则是指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预防和除治的一整套措施、途径和方法的规定。按照国务院1989年12月18日发布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的规定,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其基本原则是“谁经营,谁防治”。防治的主要措施包括: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对林木种苗实行检疫措施,禁止检疫对象从国外传人或在国内传播;划定疫区和保护区,防止检疫对象扩散;对林内各种有益生物加强保护,并有计划地进行繁殖和培养,发挥生物防治作用;建立健全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预报制度;根据实际需要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设施;对病虫害的发生实行报告制度、紧急除治措施制度和联防联治制度;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成绩显著者给予奖励,对不履行森林病虫害防治职责或义务者给予处罚。8珍贵木材的出口禁限制度。1981年,我国参加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两贸易公约:按照公约的要求,森林法第36条规定,国家禁止、限制出口珍贵木材。禁止、限制出口的珍贵木材名录及其制品、衍生物的名录和珍贵木材的年度障制出口总量,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出口国家限制出口的珍贵木材或者其制品、衍生物,必须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海关凭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能批准文件查验放行:出口的木材及其制成品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规定的濒危物种的,必须向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允许出口证明书,海关凭允许出口证明书查验放行。9森林治安管理制度。国家设立森林公安机关,其职责是维护林区社会治安,负责保卫森林资源,同时对盗伐、滥伐等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c森林法第18条规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林区设立的森林公安机关,负责维护辖区祛会治安秩序,保护辖区内的森林资源,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实施由林业主管部门实施的行政处罚。14、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新水法在水保护方面,增加了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的考虑,规定了地下水开采禁限制度、水功能区划制度,并在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更为严格的保护制度,使水资源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1水资源开发利用行为人维护水体自然净化能力的义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管理机构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在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调度水资源时,应当注意维持江河的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以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2地下水开采禁限制度。从事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防治水害等水事活动,应当遵守经批准的规划;因违反规划造成江河和湖泊水域使用功能降低、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水体污染的,应当承担治理责任。开采矿藏或者建设地下工程,因疏干排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水源枯竭或者地面塌陷,采矿单位或者建设单位应当采取补救措施;对他人生活和生产造成损失的,依法给予补偿。在地下水超采地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划定地下水禁止开采或者限制开采区。在沿海地区开采地下水,应当经过科学论证,并采取措施防止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3水功能区划制度。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拟定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区划,报国务院批准: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其他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区划,由有关流域管理机构会同江河、湖泊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拟定,分别经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查并提出意见后,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批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水功能区对水贯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核定该水域的纳污能力,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该水域的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应当对水功能区的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发现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的,或者水功能区的水质未达到水域使用功能对水质的要求的,应当及时报告有关人民政府采取治理措施,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报。4饮用水资源保护制度。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采取措施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应当经过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批。15、我国关于野生植物保护的法律制度1野生植物权属:野生植物资源属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侵占或者破坏野生植物及其生长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2野生植物保护的监督管理体制。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林区内野生植物和林区外珍贵野生树木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其他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园林、风景名胜区内野生植物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野生植物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和监督;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照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的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野生植物管理工作的部门及其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规定。3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制度和分级保护制度。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国务院环境资源保护、建设等有关部门,制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报国务院批准公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和公布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并报国务院备案。4野生植物资源档案制度。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建立野生植物资源档案。5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证制度。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原则上禁止采集。但因科学研究、人工培育、文化交流等特殊需要,采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必须经采集地的省级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向国务院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授权的机构申请采集证;采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必须经采集地的县级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向省级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申请采集证;采集城市园林或者风景名胜区内的国家一级或者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须先征得城市园林或者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同意,再按规定程序申请采集证;采集珍贵野生树木或者林区内、草原上的野生植物的,依照森林法、草原法的规定申请采集证或许可证。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发放采集证后,应当抄送环境资源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取得采集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采集证规定的种类、数量、地点、期限和方法采集野生植物。6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出口许可制度。进出口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或者进出口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所限制进出口的野生植物的,必须经进出口者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国务院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取得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核发的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或者标签。但未定名的或者新发现并有重要价值的野生植物,禁止出口。7野生植物生长环境保护制度。国家在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依法建立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负责监视、监测环境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存的影响,并采取措施维护和改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长条件。建设项目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产生不利影响的,建设单位提交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必须对此作出评价;环境资源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应当征求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8野生植物的收购、销售管理制度。禁止出售、收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出售、收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必须经省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机构批准;外国人不得在中国境内采集或者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野外考察的,必须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16、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1水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新建、改建、扩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的水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水污染防治设施应当经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验收;验收不合格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2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削减和控制本行政区域的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并将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市、县人民政府。市、县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将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排污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确定本行政区域实施总量削减和控制的重点水污染物。3排污许可制度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医疗污水以及其他按照规定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方可排放的废水、污水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也应当取得排污许可证。禁止企业事业单位无排污许可证或者违反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向水体排放前款规定的废水、污水。4排污申报制度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报登记拥有的水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并提供防治水污染方面的有关技术资料。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有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申报登记;其水污染物处理设施应当保持正常使用;拆除或者闲置水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应当事先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5排污口的设置规定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在江河、湖泊设置排污口的,还应当遵守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禁止私设暗管或者采取其他规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6水、行梁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水环境监测规范,统一发布国家水环境状况信息,会同国务院水行政等部门组织监测网络。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工作机构负责监测其所在流域的省界水体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并将监测结果及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有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机构的,应当将监测结果及时报告流域水资源保护领导机构。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安装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并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排放工业废水的企业应当对其排放的工业废水进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应当安装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的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确定。7排污费制度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排污费征收标准缴纳排污费。8现场检查制度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依照水污染防治法规定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法的资料。检查机关有义务为被检查的单位保守在检查中获取的商业秘密。9跨区水污染纠纷行政处理制度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纠纷,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或者由其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17、我国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制度1一般规定(1)禁限制度。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撤固体废物。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向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及其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等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倾倒、堆放废弃物的地点倾倒、堆放固体废物。(2)强制回收制度。产品和包装物的设计、制造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清洁生产的规定。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制定有关标准,防止过度包装造成环境污染。生产、销售、进口依法被列入强制回收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该产品和包装物进行回收。(3)防治污染措施。使用农用薄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回收利用等措施。从事畜禽规模养殖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集、贮存、利用或者处置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畜禽粪便。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机场周围、交通干线附近以及当地人民政府划定的区域露天焚烧秸秆。在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禁止建设工业固体废物集中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场。(4)固体废物国内转移制度。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应当向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移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商经接受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批准转移该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未经批准的,不得转移。(5)固体废物进口制度。禁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或者不能以无害化方式利用的固体废物;对可以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实行限制进口和自动许可进口分类管理。2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1)企业的义务与责任。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采取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措施。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合理选择和利用原材料、能源和其他资源,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降低工业固体废物的危害性。(2)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申报事项有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申报。(3)再利用制度。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其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加以利用;对暂时不利用或者不能利用的,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营部门的规定建设贮存设施、场所,安全分类存放,或者采取无害化处置措施。(4)企业完全责任制度。产生工业固体废物韵单位需要终止的,应当事先对工业固体废物的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并对未处置的工业固体废物作出妥善处置,防止污染环境。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发生变更的,变更昏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对未处置的工业固体废物及其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进行安全处置或者采取措施保证该设施、场所安全运行。变更前的当事人对工业固体废物及其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的污染防治责任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是,不得免除当事人的污染防治义务。(5)特定企业的义务:矿山企业应当采取科学的开采方法和选矿工艺,减少尾矿、矸石、废石等矿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贮存量。尾矿、矸石、废石等矿业固体废物贮存设施停止使用后,矿山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进行封场,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拆解、利用、处置废弃电器产品和废弃机动车船的,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3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1)政府的职责叠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安排、建设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设施,提高生活垃圾的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置率,促进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的产业化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社会服务体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可以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具备条件的单位从事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2)居民的义务。对城市生活垃圾应当按照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往指定的地点放置,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清扫、收集、运输、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管理的规定,防止污染环境。(3)城市固体废物控制。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改进燃料结构,发展城市煤气、天然气、液化气和其他清洁能源。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净菜进城,减少城市生活垃圾;应当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收购网点,促进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工作。从生活垃圾中回收的物质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用途或者标准使用,不得用于生产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产品。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并按照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利用或者处置。从事公共交通运输的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清扫、收集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从事城市新区开发、旧区改建和住宅小区开发建设的单位,以及机场、码头、车站、公园、商店等公共设施、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环境卫生的规定,配套建设生活垃圾收集设施。18、对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理解人们在理解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时,通常将“环境”指称环境保护,“发展”代表经济和社会发展。但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实际中,却经常发现有这种情况,发展主要代表“经济的含义。而环境却可能包含社会进步的内容。出现这种理解,主要是因为就“和谐和冲突”这两个不同的性质而言,环境与社会之间和谐的地方多。而环境与社会常常发生和经济的冲突,甚至是比较明显的冲突。这表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内涵并非其字面意义那么简单,它有着更为复杂和多变的内容,需要进行深入地分析与探讨.1。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功能在于协调利益、平衡关系对于人类而言,保护环境是一种利益,发展经济也是一种利益,社会进步更是其利益。任何一方面利益的增进都会对利益总和有所影响,有时会增加总体利益,有时却不一定,当某一方面利益得到增进而其他方面不受损害的时候,总体利益得到增长。当某一方面利益的增进引起了其他方面利益损失的时候,人类总体利益却不一定增加,甚至有可能减少,这个时候,这种利益的增进是否应该发生,就要考虑受损的那部分利益能否从另外新增的那部分利益中得到补偿。如果能够得到一定的补偿,则这种利益增进可能还是值得的;否则,就是不值得的。因此,对各种利益的综合平衡与协调也就成为了必要。2综合决策的需求来自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现实中的环境与发展不仅存在冲突,而且冲突大多发生在不同的主体之间。由于主体的行为动机不同,利益需求当然也不可能相同。发展经济优先还是保护环境优先、社会发展优先还是经济增长优先?对于不同的主体而言,选择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主体所要表达的利益诉求也是不同的。正是因为主体的多元化,才带来了综合决策的必要,如何将各种不同主体的利益需求综合平衡、统筹协调,将其纳入秩序的轨道,不致因剧烈的利益冲突而导致社会的混乱。经济发展引发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演化成为社会问题,这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也是不进行综合决策所带来的后果。3综合决策是一种以和谐的方式缓解或消除冲突的方法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作为一种公共决策政府或其他权力机关运用公共权力所进行的选择,同时也是综合决策综合考虑了经济、环境、社会三个子系统的不同规模和多目标的选择。在综合决策的系统中,经济、环境、社会三个子系统既有和谐的一面,又有冲突的一面。其中,经济的子系统对环境与社会发展都具有巨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冲突也主要来自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对环境和社会的不良影响。如果和谐大于冲突,则社会处于良性的运行状态;如果冲突大于和谐,或者说冲突不能得到及时地消除或缓解,则社会不能稳定地运行和前进(虽然短时期内不一定爆发大的动荡)。因此,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是缓解这种冲突的一条途径,是一条和平的、代价较小的途径。4综合决策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虽然从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关系看,经济活动居于关键的位置,各种经济决策往往会产生巨大的环境和社会影响,因此,人们一般总是认为环境所受经济的影响要大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也更加注重在经济活动中将环境的外部性问题内部化,通过各种内部化途径或者外部干预解决环境与经济的冲突问题。但是,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在本质上是双向的、客观的。它不仅要求把环境的考虑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决策之中,同时也要求在环境保护决策之中充分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客观条件。因此,对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应给予全面的理解,在这个意义上,单纯强调经济发展而牺牲环境,或者只强调环境保护而停止发展,都不能真正体现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要求,也不会实现可持续发展。19、公民环境权与传统民法上的财产权和人身权在性质和内容上的差别。1、环境权的产生和目的与财产权、人身权不同,传统财产权和人身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它们以财产和人身不可侵犯为目的。而环境权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以获得良好、适宜、清洁的环境为目的。2、环境权是一项有限度的权利。3、环境权是“社会性”私权,而传统的财产权和人身权是纯粹的“个人”私权。20、环境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原因(1)环境法有自己独立的调整对象,即环境社会关系(2)环境法有自己的调整方法以及自己的8法律原则和制度,如协调发展原则、综合政治原则、环境责任原则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等(3)环境法有自己特殊的任务和目的,环境法的任务和目的是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4)环境法有独立的法律体系(5)环境法有自己的特征,如社会性、公益性、或者调整对象的广泛性21、完善中国环境侵权责任法(1)确立无过错责任原则环境损害的特殊性导致了无过错责任理论与实践的产生。在我国尚无完善的无过错责任制度,因此应在民法典中建立完善无过错责任制度。(2)确定环境侵权的范围A明确环境侵权的概念。环境侵权是指因产业活动或其他人为活动,导致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从而损害一定区域内不特定多数人的生活权益、环境权益及其他权益,或危及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事实。B明确损害的范围。环境侵权所致损害应包括财产损害及非财产损害。其中非财产损害包括人身损害、精神损害以及危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破坏。C明确环境侵权损害的赔偿责任。在同质赔偿的原则下,民法典应规定对恶意的环境侵权采用惩罚性赔偿原则。(3)确立承担环境侵权责任的标准根据无过错责任原则,承担环境民事侵权责任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实际损害的发生。(4)确立共同危险责任如果损害已经发生,只要各行为人的行为都有造成这一损害发生的危险,就应以连带责任或分别责任的形式承担责任。22、在我国完成环境民事制度建立工作的途径(1)建立“理性生态人”的人性预设,重新认识环境民事主体的人性基础。民法体系以“理性经济人”为基础,极有可能会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立环境民事制度体系的前提在于实现从“理性经济人”向“理性生态人”的人性预设转化(2)确认环境资源物质形态的双重价值,建立环境物权制度环境资源既要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又要满足人们的生产需要,它的两种物质形态是民法与环境法得以存在的基础,衡平这两种形态的利益关系的方式就是建立环境资源的生态性物权保护机制(3)确认环境资源的人格利益属性,建立环境人格权制度为了体现人的主体地位的多重性,有必要对普通的人格概念进行扩展。环境人格是以人的环境利益为内容的人格(4)确认对意思自治从自由到公平的判断,建立环境合同制度为了保障环境资源交易合同的交易安全,应当从“意思自治”的客观性角度,确立由自由到公平的价值判断标准(5)确认无过错责任及公平责任,建立环境侵权行为规则由于环境具有“整体性”、“共有性”和环境侵害具有“公害性”,这就决定了对于环境权利的保护必然不同于传统民事权利(6)确认程序保障价值,建立新的环境民事诉讼制度实体环境民事权利的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