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中华文脉“魂”兮归来[文档资料]_第1页
呼唤中华文脉“魂”兮归来[文档资料]_第2页
呼唤中华文脉“魂”兮归来[文档资料]_第3页
呼唤中华文脉“魂”兮归来[文档资料]_第4页
呼唤中华文脉“魂”兮归来[文档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唤中华文脉 “ 魂 ” 兮归来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我国历史上曾经有很多文化和精神的 “ 脊梁 ” ,他们激励并鼓舞着那个时代的人们,引领着那个时代的精神。现在,曾经大师辈出的中文学科,却因社会世俗化、教育市场化、学术评估指标化等因素的挤压,面临被 “ 边缘化 ” 的困境。然而,中文学科是在中国文明和文化的教育以及传承上具有 “ 天然 ” 的历史责任的。 日前,记者就中国文化的传承以及中文学科的发展等问题采访了贺信民教授。曾担任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院 长的贺信民教授,现任西安外事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几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并在中文系任领导工作,对学科的现状以及发展有着切身的感受和深入的认识。 记者:贺老,您好。在您的著作中一直有这样一个词汇 “ 文脉 ” ,并且您一直倡导要保护并发扬中华 “ 文脉 ” ,那么您能具体阐释一下 “ 文脉 ” 的内涵吗? 贺信民: “ 文脉 ” 即英文中的 context 一词,意指上下文的一贯性,前后文的逻辑性,是文章写作的一个概念。这应该是 “ 文脉 ” 一词的原初意义和狭义界定。朱自清在写作杂谈一文中讲的 “ 文脉 ” 就是这个意思。后来,“ 文脉 ” 一词被引申为 “ 文明演化之历史血脉 ” 、 “ 文化的承启关系、发展的脉络 ” 等意思,比如人们要表述一个城市产生、发展、变迁及记忆延续,也称之为 “ 城市文脉 ” 。我在这里使用 “ 文脉 ” 一词,是指:中国汉语言文学衍生、发展脉络及其盛衰、消长轨迹。 “ 中文 ” ,作为近代以来高等教育的一个学科概念,天然地承担着 “ 中华文脉 ” 传承、接续的责任。 记者:既然 “ 文脉 ” 一词是指中国汉语言文学衍生、发展脉络及其盛衰、消长轨迹。那您能否具体谈一下在中国悠久的文化长河中, “ 文脉 ” 是怎么延展的以及 它的现状如何? 贺信民:先秦、两汉、 魏晋南北朝、唐、宋,以迄元、明、清,名家辈出,经典无数,浩如烟海,波澜壮阔,蔚为大观。然而,中华文脉一如中华民族的命运,也是多灾多难的,曾几度濒临 “ 断流 ” 之危。特别是近代以降,先是受新文化运动冲击,后是被 “ 左翼 ” 文学挤兑,尤其是 “ 文革 ” 年代被 “ 泛政治文化 ” 阉割,气息奄奄。原以为新时期的到来,会使 “ 香火 ” 接续,重塑 “ 金身 ” ,孰料市场经济、商品大潮山鸣谷应、势不可挡,将中华文脉资源横切竖剁、 “ 整销零售 ” ,折腾得满目疮痍而尤未见消歇。微观地看,近几十年的出版物,学人 抱怨 “ 无错不成书 ” ;大小纸媒, “ 鱼成鲁,虚成虎 ” ,司空见惯;一些地位显赫的媒体的 “ 名嘴 ” 主持说错话、读错字,不讲究语法规范(如“ 有 ” 的滥用、对成语的任意颠覆);为数不少的小、中、大学老师,甚至是语文老师,写不好汉字、讲不好汉文;充满电视荧屏的娱乐节目,更是乱象纷呈、媚俗不堪,一味追求新潮,儿戏民族语言成规;著名清口相声演员周立波信口就说出 “ 造谣 是名词 ” ; “ 央一黄 ” (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也常出现知识性、常识性错误,人名、地名、建筑、服饰、饮食、民俗、典章制度错讹、混搭,将“ 端履门 ” 念成端 “ 复 ” 门 ,将 “ 畸形 ” 读成 “ 奇 ” 形 不一而足。宏观一点、高位一点地看,几乎所有官方文本、首长讲话,都是面面俱到、四平八稳,缺乏文字魅力,缺少语言 “ 个性 ” ; 学术风气不正,抄袭、剽窃、拼凑丑闻层出不穷;高学历者 “ 博士体 ” 文风普遍,新八股几成范式;央视百家讲坛屡被指伤纠错;有学者曾感叹 “ 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 ” (姜亮夫先生当年就曾表达过这样的意思);日本有青年学者就认为中国同行不如他们更熟悉中国经典;不少学者以为,中国大陆学者不如海外汉学界学风严谨、纯正;屡见报端、杂志的 “ 仿古 ” 诗词,怎么也读(更遑言 “ 吟 ” 、 “ 品 ” )不出 “ 那么个 ” 味儿来等等。如果用中医脉象作比,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在中国两千年文明史上,前、中期的 “ 文脉 ” 脉象总体上是 “ 洪 ” 而 “ 实 ” ,脉动有节律,强劲有力;近世以降,尤其是近六十年来,脉象渐显 “ 浮 ” 而 “ 滑 ” ,律动快而无序,隐而不彰。 当然,事态也许没有这么悲观。近几年来,严肃出版物文字错讹现象有所改观;一批学养深厚的大家前辈著书立说、言传身教,孜孜不倦地传续着 “ 学统 ”“ 香火 ” ;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者不仅有傲视前贤的学术新著,而且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言说方式;日益增多的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意识到传统 资源的宝贵,有志于做中华文脉传人。尽管如此,从学风、文风、世风大势研判,中华文脉的 “ 魂 ” 兮归来依然是雾里端倪,前景也许不错,近景则未可乐观。 记者:从 “ 三风 ” 令人担忧的现状,我们确实也感觉到了中华文脉的脉息 “ 浮 ” 、 “ 滑 ” ,那么作为与文脉天然相连的中文学科在这样的时刻,应该担当起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呢? 贺信民:作为与中国现代大学同步走来的老牌学科,又是深深扎根于文明古国的传统学科,应该说中文学科是中国大学中最成熟的学科之一。在中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当下,中文专业不仅分布广,而且规模大。据教 育部官方网站公布的信息,目前中国大陆开设中文专业的院校约有 500 多所(有信息说有 593 所)。截至 2012 年底,全部在校专科生有 9 百多万人( 9642267 人),在校本科生有 1 千多万人( 14270888)人;有研究生培养资质的院校约 300 多所,在读硕士生约 143 万人,博士生近 28 万人。 这样的专业布局与人才培养规模,究竟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设置还是教育市场的客观需求?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否明晰?(是明晰好还是不明晰好?)课程体系是否完善?( “ 完善 ” 的标准是什么?是 “ 完善 ” 好还是不完善好?)教育教学质量是 否能得到有效保障?( “ 质量 ” 标准是什么?谁来给出评价结论?)各层次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如何评价就业质量?是专业对口好还是不对口好?是看一时还是看长远?)这些问题,恐怕很难有谁能给出中肯而明确的回答,只有等待时间和实践去证明了。 中文学科的使命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寻解,也许有助于破解上述难题。 我对 “ 中文学科使命 ” 的回答是:专业重建与文化担当。 所谓 “ 专业重建 ” ,是指: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审视、定位,对课程体系的重新梳理、构建,对教材编写、选定原则的重新反思、修正,对学生听、 说、读、写能力培养途径的重新考量、确立。所谓 “ 文化担当 ” ,是指:在对“ 文化育人 ” 大理念认同的前提下,通过经典文本的系统阅读、讲解、消化、领悟,让丰富博大的传统人文精神 “ 细无声 ” 地注入受教者的血脉,促使健全人格的养成,并使之在其人生全程中不断发酵、再生、弥散,自觉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 记者:中文学科专业重建的历史使命可谓重大,文化担当的使命更是意义深远。在当今大环境里,中文作为一个学科,它的重建需要各种条件,您认为当下的现状对于学科的发展以及重建有什么影响? 贺信民:作为一门传统学科,中文专 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已然够大。近十年来,提升办学层次、提高教学质量的呼声不绝于耳;各种评估、检查不断。不能说这些努力没有成效,但一是事物的发展、成长总是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二是现行的一系列做法是否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学科建设规律,这种努力到底是同向驱动呢,还是南辕北辙呢?也大可商榷。于是,从业界到社会,颇多微词,颇多不满。 据光明日报报道, 2011 年 11 月初,浙江大学中文系主办 “ 中文学科建设:历史经验与全球视野 ” 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港台韩日等知名大学中文系掌门 人聚首杭州,共商中文学科走出困境的对策。可见,这次会议的前提性背景是:中文学科面临 “ 困境 ” 已是同行共识。那么, “ 困境 ” 要素何在?社会世俗化,教育市场化,管制政府化,高校行政化,学术评价指标化等,应当是大环境因素。浙大中文系主任吴秀明教授调侃说:在这个 “ 量化时代 ” , “ 国家课题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站在中国大陆中文学科制高点上的北大人也感叹“ 中文系风光不再 ” 。浙大在读硕士刘杨在其博客中称:“ 中文学科地位边缘化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0 年第五期陈会兵文章说: “ 汉语类课程内容陈旧,枯燥繁难,教学矛盾突出。 ” 质疑、感慨、抱怨、无奈,实在有之。 从一个 “ 身在此山 ” 者的现实感受来说,体味也许更杂多。就其主要矛盾而言,不外如下十种:一是 “ 重理轻文 ” 的普遍偏见使其不能 “ 认祖归 中 ” (回归学科中心地位);二是 “ 办学成本廉价 ” 的偏见和 “ 刀下见菜 ” 的功利观念使其不能得到有效支持(陈平原称其为 “ 长线专业 ” );三是高校扩招和趋利价值观导致生源质量下降;四是学风浮躁、底蕴不够及供求矛盾等原因导致优秀教师不足;五是权威教材难以适用差异明显的专业需要,自选教材的自由导致低水平教材流行;六是现行教育制度规定的非专业课程 对专业课的大幅挤压,导致课时缩水;七是现存就业压力导致学制缩水;八是穷于应付的评估检查、量化管理严重干扰正常教学秩序;九是娱乐化环境和网络、手机的普遍使用,导致学生疏远经典文本,学力匮乏;十是无处不在的不良文风以及写作的媚俗化、网络化倾向,极大地误导了学生的文风取向,弱化了中文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 凡此,中文学科发展现状的不尽如人意,应该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记者:中文学科的现状令人扼腕,然而其文化担当的历史使命 “ 任重而道远 ” 。文化繁荣也是一个国家要健康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 “ 粮食 ” 。 您认为中文学科要想摆脱这种困境的出路在哪里呢? 贺信民:根据中文学科发展现状及其应当承载的 “ 文化担当 ” 的天然责任,我以为,中文学科重振与中文专业重建,应该从处理好以下五组矛盾中寻找出路: 一是传统与现代之间。建国以后,我们长期受 “ 厚今薄古 ” 思潮影响,对优秀传统文化、文学遗产轻视、批判、否定多而尊重、借鉴、吸纳少。体现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材选文上,自然就是今多古少、今重古轻,导致了几代人对古典的生疏,于今抱怨课程内容 “ 繁难 ” 即可见其后果于一斑。还有一个与此相关的问题,就是所谓 “ 民主性精华 ” 和 “ 封建性糟粕 ” 的判定、取舍的问题。事实上,在这一 “ 革命理论 ” 的遮饰下,大量优秀的、优美的东西远离了我们的视野,是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愧对传统,愧对往圣先贤。 二是现在与未来之间。哈佛大学校长德鲁 福斯特说: “ 大学是要对永恒做出承诺。 ” 中华民族之所以为中华民族,在其本质意义上,就是由于有本民族的文化个性。要保持这一民族文化个性,就要一代复一代地传承、接续、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教育,尤其是大学文科教育,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这一责任。在这一方面,我觉得凤凰卫视 百年语文介绍的叶圣陶等前辈在建国前 后所做的努力值得借鉴。他们学养深、视野宽、立意高,其处理传统、现代与未来关系的探索与实践,尤其是那种精神诉求和价值导向,很值得我们效法、参酌。 三是知识与思想之间。文字、语言、文学,首先具有“ 知识 ” 的属性。作为一门学科、一个专业,当然是要学习、掌握的,而且这个学习、掌握过程绝非易事。运用这些知识去说话、写文章,这是一种能力;于是,这门学科、这种专业,便又具有了 “ 工具 ” 的属性,要使用好这一工具也非易事。这里的问题是,文字、语言这些知识性、工具性材料,以及由它们组织、结撰而成的文学文本,又都是某种思想 、情感的载体;而包含在这些符号、文体中的思想、情感才是其真正的价值所在。所谓 “ 继承传统 ” ,说到底就是继承往圣先贤创造的、永远散放着真善美光芒的思想和情感;而且,不光是 “ 继承 ” ,还有责任 “ 产生 ” 、 “ 创造 ” 新思想,延续和葆有仁心与诗情。陈平原在谈到中文学科 “ 核心竞争力 ” 时认为:产生 “ 思想 ” 是其价值所在。在人文学之 “ 三十年河东 ” 一文中,呼唤 “ 人文学本该有的诗意、豪情、侠气与想象力 ” 的回归。 四是学问与德性之间。有一位学者说过 “ 化学问于德性 ” 的话。大量事实表明:学高者德昭。以当代学者论,季羡林、钱钟书 、启功、饶宗颐等,无不是为学堪称大师、尚德堪为世范者。求学问理之际,德性人品存焉。人文学科中的文、史、哲,既是最 “ 担道义 ” 的学问,也是最讲究 “ 知行合一 ” 的学问;因此,其中大家,必是品学兼胜、极具人格风范之人。我们讲中文学科专业建设,一定要在 “ 顶层设计 ” 时,即确立学问研求与人格养成兼重的原则。这个 “ 先入为主 ” 的意志的有无,绝非无关宏旨。 “ 人格养成 ” ,听起来似乎有点 “ 虚 ” ,其实,将这一主观意志贯穿于中文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可以做到的。西南联大时期的那一批教育家,就视大学教育为 “ 人格养成 ” 的教育;在那个精英教育 的年代,尚且如此,何况今日?何况今日的中文专业教育? 五是素质与能力之间。而今的 “ 应用型 ” 人才目标定位,不仅覆盖了高职高专,而且几乎覆盖了二三本院校。这样的强调,符合大众化教育时代社会大量应用型人才需求,自然是大有道理的。然而, “ 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 。过分地、片面地强调 “ 应用型 ” ,事实上必然会弱化学生专业素质、综合素质的习染和提高。当然,所谓 “ 应用型 ” ,主要也是指实践 “ 能力 ” 而言,而 “ 能力 ” 与 “ 素质 ” 并不矛盾。 “ 素质 ” 既包括专业素养、职业素养、人格修养,也包括为人处世的做派、言谈举止中所体现的 气质、风范。温儒敏曾说, “ 文气 ” 应该是中文系学生的 “ 强项 ” 。 “ 文雅的气质 ” ,那可是受用终生的无价资本。一般地说,高素质的人, “ 能力 ” 必不会弱 。温儒敏说, “ 会写文章 ” 也是中文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