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是个“大金矿”(节选)[文档资料]_第1页
页岩是个“大金矿”(节选)[文档资料]_第2页
页岩是个“大金矿”(节选)[文档资料]_第3页
页岩是个“大金矿”(节选)[文档资料]_第4页
页岩是个“大金矿”(节选)[文档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页岩是个 “ 大金矿 ”( 节选 )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六年前美国还在担心石油依赖,六年后美国却即将成为下一个中东,一切都源于页岩气。本书讲述的是,几位被视为极度投机和疯狂的企业家,如何靠着近乎偏执的创业精神和技术创新,为美国在页岩油气开采方面带来革命性变化。 页岩开采技术在美国能够率先商业化,依靠的是几个中小石油公司的企业主,他们在美国属于 “ 能源个体户 ” ,他们抵抗住了股东压力,几乎把整个公司的利润都押上,在濒临绝境之时迎来曙 光。来听听他们的故事:他们不是完人,贪婪且自负,同时带来了 20 年来最大的能源变革。 而这场革命的曙光就出现在肯特 鲍克 米切尔能源公司页岩钻探队的地质学家 走进米切尔公司总部办公室那一刻起。他精确计算出巴尼特页岩的天然气含量,给困顿中的公司找到了出路。 页岩是个 “ 大金矿 ” (节选) 肯特 鲍克知道他需要这样一个机会,来让所有人对米切尔能源公司的努力正眼相看,但他的首要任务是说服公司的高管。 1999 年春末,鲍克又辛苦工作了一年,他觉得他可以证明巴尼特确实拥有丰富的天 然气。他跟他的上司报告,上司说要向乔治 米切尔汇报。鲍克觉得他的上司可能没有完全听懂他的话,或者是他无法说清楚这项发现的重要性。 “ 我感觉我好像是全美国唯一知道那些页岩里有多少天然气的人。 ” 鲍克说。 当鲍克被邀请前往公司在 “ 树林城市 ” 的总部给乔治 米切尔和其他高管汇报情况的时候,他知道他向全世界宣布巴尼特页岩里有多少天然气的机会来了。当他走进总部的大门,他觉得有使不完的劲儿,但他汇报时很沉得住气。他在雪佛龙公司的时候就学会了如何向高管做汇报,这让他更有信心。 “ 如果我能向高管证 明巴尼特有大量天然气,米切尔能源公司就可以继续追加投资,这将改写整个公司的历史。 ” 鲍克心想。也许他可以引起整个业界、华尔街甚至全世界的关注。但是,如果他的介绍失败了,他们将会错过一个创造历史的机会,就像雪佛龙那样。 肯定没那么容易的,鲍克知道。某些高管始终对巴尼特项目心存疑虑。有同事告诉过鲍克,米切尔保持注意力的时间非常短,并且不太擅长聆听。这位同事给了鲍克最后一条忠告: “ 长话短说,不然乔治是听不下去的。 ” 到了米切尔能源公司的五楼,鲍克走过一条长长的走廊,来到一个会议室,里面有一群人, 他们穿着稍微正式,有几个还穿着正装打着领带。很快, 15 位高管都在椭圆形橡木桌前坐下了。技术部的人也来了。尼古拉斯 斯泰因斯贝格尔和丹 斯图尔特也在,他们作为外部专家来听取鲍克的介绍。 鲍克这辈子到过几家能源公司的会议室。他告诉他的朋友,有些公司在墙上挂的全是艺术品,他们考虑比较多的是如何在账面上把数字给整理好,而不是关注石油和天然气储量。鲍克看到米切尔能源公司会议室墙上有十几张地图,都是用图钉钉在墙上。 “ 这是个好兆头。 ” 他心想。 乔治 米切尔是从隔壁的房间进来的,他的儿子托德和他一起进 来。鲍克想: “ 可能老米切尔想让儿子过来听听重大新闻吧。托德是个搞科学的,他一定听得懂! ” 但是事实不是这样。托德 米切尔多年来一直在幕后否定页岩项目。而且他也不是老米切尔请来的,而是公司总裁比尔 史蒂文斯请来的。史蒂文斯认为,老米切尔听了鲍克的介绍后可能又会有什么冲动的设想,会议桌上多一个反对的声音也是好的。 鲍克开始介绍了,他先讲早期在巴尼特的钻探方法中有不少错误,其中包括使用的压力不够。他把注意力集中在老米切尔身上。老米切尔坐在正中间,身穿一件至少穿了 10年的运动服。鲍克尽量不理会坐 在老米切尔右边、身着入时西装的史蒂文斯。 鲍克列举了他的研究成果,解释为什么巴尼特页岩所蕴藏的天然气比以前估计的要多。公司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继续采用斯泰因斯贝格尔所创造的润滑水压裂法在巴尼特地区钻探,这样就可能打出一口好井。米切尔能源公司目前拥有一个唯一的、甚至历史性的机会,可以从地下打出更多的天然气。 乔治 米切尔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托德也没有。鲍克一点都拿不准这些人是否听懂了他的话。他又列举了一些数据,比如每吨巴尼特岩层可能开采出多少天然气,等等。 乔治 米切尔开始有点不耐烦 了。鲍克说的一些专有名词可能上学术刊物会比较好看,但是米切尔是老派的专家,他对这些名词还是比较生疏的。他坐在椅子边上,希望做一个决定,是不是要全力以赴投入巴尼特的生产。关于页岩的专业性质,他就不需要听什么长篇大论了。 “ 这是什么意思? ” 他不耐烦地打断鲍克, “ 用每平方英里作单位跟我说说。 ” 老米切尔是想知道,他公司所控制的巴尼特地区每平方英里可能有多少天然气,他需要知道数字。每吨石头里有多少天然气,他才不管。 鲍克没有从那个方面考虑。他借来一个计算器,开始计算。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都等着,看他敲 来敲去。经过好一番计算之后,他抬起了头,他说他的团队认为,每平方英里会有 1850 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这是米切尔早先预计的 4倍。鲍克解释说,米切尔以前计算的是从页岩里开采出 7%的天然气,而不是公司目前所开采的 30%。 鲍克讲完了,他问会议室里在座的各位有什么看法。他们说他们同意他的看法。大家一阵骚动,看着乔治 米切尔,想看看他有什么反应。他的脸上浮现一丝微笑,嘴巴越咧越大、越咧越大。这位 70 多岁的老人,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公司坐拥如此巨大的天然气储量。米切尔张开双臂,非常激动。 “ 这么多! ” 他惊叹道。 托德 米切尔朝鲍克闪过一丝微笑,他也被鲍克的介绍所折服了,他有和他父亲一样的热忱。这就几乎是同意了,公司要全力以赴,在巴尼特大干特干。 乔治 米切尔现在知道了,巴尼特的储量是谁也没有估计到的。多亏了斯泰因斯贝格尔的发明,公司拥有了开采页岩天然气的方法。现在米切尔能源公司甚至全美国,有一个无可比拟的好机会。但是他必须租下更多的土地。但他又不能出太高的价钱,以免全世界都知道米切尔能源公司非常迫切地想租下某些土地,扩大开采面积。他大声说道: “ 这是我们公司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秘密。 ” 他对 所有人说, “ 谁也不能说出去! ” 编者注 以下是祖克曼书中的主人公们,他们来自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出身,但都着迷于缔造一个新的能源时代。他们不仅是企业家,他们更是梦想家。 多数情况下,获得突破的是梦想家,而不是专家 乔治 米切尔:他是来自希腊的移民的后代。米切尔在休斯敦数十年经营一家中型天然气生产公司。在 20 世纪 90年代末期,他的公司没有天然气了,公司股票也一路下跌,但他坚持支持员工们找出钻探页岩的方法。一位差点被炒鱿鱼的年轻工程师尼古拉斯 斯泰因斯贝格尔,凭借几分运气、几 分才能,发现了开采页岩气的方法。米切尔带领他的团队改变了美国,改变了世界。他的公司率先使用水力压裂的方法在北得克萨斯州的巴尼特页岩中打出了天然气。米切尔终于如愿以偿,他被称为页岩压裂法之父。 奥布里 麦克伦敦:俄克拉荷马州能源家族的一员,年轻的时候跟汤姆 沃德合作,创办切萨匹克能源公司,成为美国第二大的天然气公司,为美国能源业的再次崛起铺平了道路。曾有一度,他们的身家各约 30 亿美元。在他们犯了几个严重的错误之后,他们也都被赶出自己的公司 这是标准的起起落落的故事。 汤姆 沃德:他的童年 经历了很多波折,父亲和爷爷都酗酒而早逝。在被自己一手打造的切萨匹克公司驱逐之后,他痛定思痛,创建了他自己的公司 山瑞奇。沃德和麦克伦敦都没能躲过 2008 年的金融危机。祖克曼描述了这两人如何面对投资银行给他们的催缴保证金的通知;麦克伦敦在友善的董事局的帮助下,沃德在他的老乡 俄克拉荷马州的有钱人乔治 凯萨的帮助下,他们如何打翻身仗。 哈罗德 哈姆:小时候很穷,没钱上学,只有冬天才能去读书,因为那时候没有农活,要不然他得帮当佃农的父母摘棉花。他没有上大学,大的石油公司都看不起他。但是他的大陆资源公 司,是北达科他州巴肯页岩地区最大的产油公司。他比全美国任何人控制的石油都多,身家有 140 亿美元。哈姆坚信,石油才是掌控美国能源未来的钥匙。他曾向奥巴马总统解释化石能源的复兴,却被奥巴马冷落。哈姆因此在 2012 年总统大选的时候,把他的支持,还有资金,贡献给了共和党的总统竞选人米特 罗姆尼。 谢里夫 苏基:他是来自黎巴嫩的移民。苏基早年奔走于华尔街投资银行和中东的石油大亨之间,促成投资生意。后来又经营酒店和俱乐部。苏基创建了谢尼埃能源公司,开始大举实施天然气的宏伟计划,但他不断面临大投资者的嘲笑,甚至 是自己公司董事局的嘲笑。 2000 年的时候,苏基意识到美国生产了太多的天然气,如果再进口天然气,那就太傻了,最终他搞到了 3.5 亿美元,并以天然气出口作为转机。 马克 帕巴:在北达科他州运营安然集团旗下子公司EOG。 EOG 公司在忙着寻找、开采石油和天然气,而安然公司觉得卖掉 EOG 比较有赚头。 1999 年夏天, EOG 独立出来。2001 年安然的倒台一度使 EOG 面临投资者的质疑。他们购买对手的土地,在其上改进技术增加天然气的产量,并且在全美国各地寻找可以开采的土地。 EOG 花了数年时间赢回了投资者的重视并成为全 美国最热门的公司之一。 本书作者祖克曼接受美国 达拉斯新闻 专访 (节选) 问:这些从事压裂的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祖克曼:关于美国的能源革命,没有一刀切的说法。这也是为什么我写这本书的原因。一帮特立独行的大老爷们儿(没有女的),决定逆传统智慧之路,要在大能源公司的嘲笑声中,在美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雪佛龙、埃克森还有其他大公司都放弃了,谁承想,这些死心眼、顽固不化、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家竟然找到了破解页岩的密码。他们创造了就业机会,帮助美国迅速摆脱肮脏的煤炭,减少了美国二氧化碳排 放,重振了一些小城镇。于是,我们自己开采天然气,逐渐保证我们的能源保障,甚至可能达到能源完全独立。 问:在你的研究中有没有发现让你非常吃惊的东西? 祖克曼:我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看法差不多就是:那些休斯敦董事会胖胖的董事们抽着雪茄、拿着大钱袋子把污染环境挣来的钱存到银行。当我开始深入了解他们后,我发现他们并不觉得他们污染了环境;还有,他们非常小心行事预防任何事故的发生。另外,这行业里的钱非常多。私人证券公司、华尔街的大公司都特别专注于此行业。不过,他们不是因为它好才关注,而是因为可 以通过它赚很多钱。他们的媒介不一定只是页岩,他们只要一个媒介。 问:页岩革命什么时候会结束? 祖克曼:有人说我们会有 100 年的天然气供应,我不清楚那是不是真的。但我知道,用上几代人应该没有问题。我也希望是因为我们的需求有了改变,从而结束这场革命。我们使用天然气效率越来越高。我们的汽车已经朝每加仑跑50 英里的标准迈进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需求量和产量大大减少,我们也可以渐渐远离欧佩克了。 问:你希望读者通过你的书,了解到什么呢? 祖克曼:我希望读者们可以了解到,是那些微 不足道的人领导了这场革命。有些人连大学都没有上过;有些人是负责收购土地的;有些人一贫如洗;还有人,比如谢里夫 苏基,搞墨西哥烤肉比搞天然气更在行 他原先是开餐馆的。但是,正是这些人改变了美国。归根结底,这是积极成功的美国故事。 写完这本书,我对美国很放心,但是我也感觉不安。2008 年,我们的金融市场不断瓦解,那是谁也想不到的事情。之后,我们的经济持续强劲反弹。我感到不安的地方是,很少人愿意走中间路线,跟开采企业合作,来确定用更好的方法来进行压裂。我比较愿意看到,美国能够承认,我们需要给家里供暖、 需要照明,所以我们仍然需要天然气。我们现在还不能依靠替代能源。 页岩革命 新能源亿万富豪背后的惊人故事 推荐指数: 作者:【美】格雷戈里 祖克曼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雷戈里 祖克曼 华尔街日报资深专栏作家,曾在该报任记者 12年,是该报著名的专栏记者,撰写对冲基金、投资等方面的文章。他经常出席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 CNBC)节目,对复杂的交易技术及金融市场进行探讨和分析。因报道 “ 世通倒闭 ” 及 “ 美国对冲基金公司巨头不 凋花顾问公司亏损 ” 事件,两次获得财经新闻界最高荣誉 杰拉尔德 勒伯奖。他还获得过纽约出版俱乐部新闻奖等其他诸多奖项。 能源 国家经济发展、世界格局变迁永恒的话题 能源重塑世界 作者:(美)丹尼尔 耶金 出版:石油工业出版社 普利策奖获得者、全球能源经济专家丹尼尔 耶金以可读性极高的叙事体将地缘政治、能源安全、可持续发展等严肃话题贯穿于精彩的故事中,揭示了能源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了未来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化趋势,以及中国在世界能源新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 力。 全球能源大趋势 作者:(美)斯科特 L.蒙哥马利 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作者站在美国立场为其掌握未来能源先机提出战略参考,对于中国读者的启示性非常重要。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