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防治_第1页
猪病防治_第2页
猪病防治_第3页
猪病防治_第4页
猪病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猪病防治,新郑市银发企业,概论,猪病的种类繁多: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及产科病等,而危害最严重的是传染病,其次是寄生虫病、中毒性疾病和营养缺乏病(含代谢障碍病),这些病如果预防不好,会给猪场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实行饲养管理规范化、科学化、防疫措施制度化、经常化,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生。,第一节 猪 流感,猪流感(S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猪流行性感冒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突然发病,迅速蔓延全群。咳嗽,呼吸困难,发热,衰竭及迅速康复。少数病例因严重的病毒性肺炎可导致死亡外,呼吸道的损伤一般发展很快,且迅速转归。本病的病程、病性及严重性随病毒毒株、猪的年龄和免疫状态以及并发感染的不同而不同。,第一节 猪 流感,病原:由正粘病毒科中A型流感病毒引起。SIV呈多形态,中等大小,有囊膜。囊膜表面上突出的糖蛋白,是主要的表面抗原。它们分两种: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血凝素与病毒吸附细胞有关并引起细胞凝集。神经氨酸酶能使病毒从红细胞上下来,也可使病毒从感染的细胞中出来。血凝素的抗体在防止具有同样的凝素的流感病毒的感染中起重要作用,而神经氨酸酶的抗体能限制病毒感染细胞。 由于病毒RNA是分节段的,不同的A型流感病毒之间在混合感染时可能发生(确实发生)基因交换或重排。人流感病毒和其它动物流感病毒之间基因重排被认为可能是在人类流感大流行中新毒株的来源。已从商品猪和感染猪有接触的鸡体内分离出人和禽病毒重组株(H1N1)(见以下部分)。此外从猪体内还分离出其它重组病毒。人们称猪流感为“万病之源”,第一节 猪 流感,流行病学:急性猪流感猪群中首次发生通常是与猪的运输有关如引进种猪和育肥猪或是参展的猪返回猪场。多次暴发显然是由于感染猪移到易感猪群中引起的。猪流感的发生通常是暴发性的,猪群中所有猪同时发病,但通常在全群发病之前25天,畜主如仔细观察猪群可见到一头到几头猪有病症。据推测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鼻咽途径发生猪对猪的直接传播。在感染的急性发热阶段,鼻腔分泌物带毒,提供了足够的传染性材料,使易感猪得以感染。 在密集的猪群中,特别是易感的猪群,空气传播可引起大范围的暴发流行。,第一节 猪 流感,流行病学:尽管猪流感一年四季均可传播,但历史上报道的多是从夏末到冬季发生。暴发常出现在室外温度骤变,白天温度适中,晚上温度在零下结冻的情况下及凉爽的秋雨季节。如果猪群饲养在封闭的畜舍内,不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则本病的发生不受季节的影响 。 在呈地方流行的地区,许多猪场不可能避免病毒的重复感染,结果猪场里多数仔猪由免疫的母猪生产,并可通过初乳获得血清抗体。初乳抗体可提供保护,防止发病,但不能防止感染。在病毒不断传播的猪群中,有母源抗体的仔猪可能感染。在实行全进全出的商品育成猪群中已观察到典型的传染模式。 种间传播:实际上,A型流感病毒可以感染多种不同的动物,如人、低等哺乳动物(包括海洋哺乳动物)及鸟类。,第一节 猪 流感,症状 :经典性是一种群体病。猪流感最初食欲减退或不吃食,眼结膜潮红,从鼻中流出粘性分泌物,体温迅速升高至40.542.5,精神萎靡,食欲废绝,有时喝几口清水,咳嗽,从鼻中流出脓性分泌物。呼吸和心跳次数增加,最后严重气喘,呈腹式或犬坐式呼吸。大便干硬发展到便秘,小便短少呈黄色。四肢无力,不愿行动。如继发巴氏杆菌病、肺炎链球菌病等,死亡率可高大10%以上。在13天的潜伏期后突然发病,猪群中的大多数同时表现厌食,不活动,躺卧,卷缩,挤作一团。有些猪张口,呼吸困难,肌肉痉挛,腹式呼吸。此外,行走时伴有严重的阵发性咳嗽,类似群犬狂吠声。,第一节 猪 流感,防治措施:要注意及时隔离,栏圈、饲具要用2%火碱溶液消毒、剩料剩水深埋或无公害化处理,在猪的饲粮中加入0.05%的盐酸吗啉胍(病毒灵)饲喂1周;对病猪要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可选用:15盐酸吗啉胍(病毒灵)注射液,按猪作重每公斤用25毫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注2天。”30安乃近注射液,按猪体重每公斤用30毫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注2天。 即将出栏的肥猪使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执行国家体药期的规定,防止猪产品药物残留超标,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第二节 猪 瘟,病原: 病原体为盖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存在于病猪的全身和体液中,其中淋巴结、脾 和血液中含毒量最多。 病毒对不利因素作用的抵抗力弱,在干燥环境和一些消毒药作用下易于死亡。 发病猪舍及污染的环境在干燥和较高温度下,经13周即失去传染性。 2%3%火碱经30分钟可使病毒失去活性,5%漂白粉经营1小时可将病毒杀灭。,第二节 猪 瘟,流行病学: 各品种、年龄、性别的猪都易感,野猪也易感,病猪和带毒猪是传染源,通过粪、尿和各种分泌物排出病毒。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侵入门户是扁桃体,后进入血液循环。此病具高度传染性,发病无季节性。,第二节 猪 瘟,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510天。 最急性型:突然发病,症状急剧,体温升高到42度,精神极度沉 郁,卧地不起,病猪皮肤粘膜紫绀,出血 急性型:本型最多见,突然发病,病程12周,少食或不食,体温持续高热在4042 度 ,病猪寒战,鸣叫,喜喝冷水,结膜潮红发炎,有些病猪有神经症状,震颤、痉挛抽搐,病程初期粪便呈干球状,后期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 急性和慢性型:病程较缓和,病程可达2030天以上,妊娠母猪感染后可能不表现症状,但病毒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流产、死胎、畸形、胎儿木乃伊化,或产下的仔猪体质虚弱,出现震颤,最后死亡。,第二节 猪 瘟,病理变化: 全身淋巴结肿大,暗紫色,切面周边出血,呈大理石样,会厌软骨和喉头粘膜、膀胱粘膜、心外膜、肺膜、肠浆膜、腹膜及皮下等处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或血斑;肾呈土黄色,表面散有小红点,脾有梗死灶,慢性猪瘟大肠粘膜有出血和坏死,在回音瓣附近和盲肠、结肠粘膜上,可见大小不一的扣状溃疡,突出于粘膜表面。,第二节 猪 瘟,当前,猪瘟温和型、非典型化占据主流。不要总认为猪打了疫苗就万事大吉了,疫苗质量不佳、免疫程序不合理、注射剂量不足或操作不规范,或者是免疫功能下降:发病猪场往往存在兰耳病、圆环病毒、气喘病及伪狂犬病等免疫抑制性的疾病,影响猪的免疫功能,可使猪瘟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常于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并发感染。即便是打了猪瘟疫苗照样也发瘟。,第二节 猪 瘟,防治:无特效药物!加强预防工作,严格执行疫苗接种程序: 参考方法是以毒攻毒:以大于平时预防预防工作,严格执行疫苗接种程序。数十年经验之谈:温和型、非典型猪瘟可以用4倍量猪瘟疫苗注射诊断判定;以10倍量以上的猪瘟疫苗注射,或用500羽量鸡新城疫I系疫苗注射,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使其产生免疫力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干扰猪瘟病毒复制。,第三节 猪乙型脑炎,病原: 19481950年日本学者先后从猪流产胎儿和母猪脑组织中分离出日本脑炎病毒,并用病毒感染怀孕母猪引起死亡和流产。 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本病母猪表现为流产、死胎,公猪表现为睾丸炎。,第三节 猪乙型脑炎,流行病学:乙脑病毒必须依靠吸血雌蚊作为媒介而进行传播。流行环节是猪-蚊-猪。三代吻库蚊为主要的传播媒介。乙脑病毒可在蚊体内繁殖和越冬,并可经卵传代。带毒越冬的蚊可成为次年感染动物的来源。本病具有严格的季节性,与蚊的活动密切相关,主要在78月间。乙脑病毒可通过胎盘垂直感染胎儿。各种年龄、品种、性别的猪均易感染此病,但6月龄以前的更易感,病愈后不再复发。,第三节 猪乙型脑炎,病理变化 :流产母猪子宫内膜显著充血、水肿、粘膜表面覆盖粘液性分泌物,刮去分泌物可见粘膜糜烂和小学点状出血,粘膜下层和肌层水肿,胎盘成炎性反应。早产仔猪多为死胎、大小不一,生后存活的仔猪常伴有抽搐等神经症状。实质器官有多发性坏死灶。公猪睾丸萎缩后,实质大部分结缔组织化。,第三节 猪乙型脑炎,临床病状:猪然发病,发烧4041度,呈稽留热,持续几天或十几天以上。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不食,粪便干燥呈球形,表面常附有灰白色粘液,有的呈关节炎状。母猪、妊娠新母猪感染后,首先出现病毒血症,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当病毒随血流经胎盘侵入胎儿,致使胎儿发病,而发生死胎、畸形胎和木乃伊胎,只有母猪在流产或分娩时才能发现。分娩时间多数延长,母猪因胎衣停滞、胎儿木乃伊化不能排除体外,常引发子宫内膜炎而导致繁殖障碍。公猪常发生睾丸炎,多为单侧性,初期肿胀有热痛感,数日后炎症消退,睾丸萎缩变硬、性欲减退、精液带毒、失去配种能力。,第三节 猪乙型脑炎,预防:本病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消灭蚊虫是清除该病的根本方法。 目前常采用疫苗接种,控制并减少本病的危害。在疫区或疫场曾试用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疫苗,于流行期前一个月免疫,4日龄以上至2岁的后备母猪都可注射,免疫后一个月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可防止妊娠后的流产或公猪患睾丸炎而造成的生精机能障碍。,第四节 猪丹毒,病原: 此病原体为猪丹毒菌,是一种纤细、形直或微弯的小杆菌。该菌对自然抵抗力较强,但对某些药物敏感,如1%漂白粉,1%氢氧化钠,10%石灰乳均可在515分钟杀死病原。,第四节 猪丹毒,流行特点: 此病传染途径有4种,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染,猪吃了病猪的排泄物(粪尿)或病猪血液所污染的饲料和饮水; 其次是皮肤的创伤处接触到丹毒杆菌; 第三是内源性感染; 第四种是吸血虫吸了病猪的血液而带给了健康猪,从而造成了病菌传播。,第四节 猪丹毒,临床症状: 急性型:急性型的临床症状随着日龄和免疫状态而不同。仔猪,精神沉郁,食欲废绝,高烧(4142 度),皮肤和耳朵发红并有红色斑点,大猪,食欲废绝,发烧。临床状表现为在于2445小时内皮肤上形成钻石斑,随着病情发展,能触摸到。白毛猪皮肤呈紫红颜色。妊娠母猪流产,公猪发烧,使母猪返情增加。 慢性型: ()慢性型猪可以康复,皮肤结节坏死并且发黑,耳尖也可能烂掉。 ()导致关节炎,病程经过23周时,关节肿胀,僵硬。 ()慢性型猪如发展到心脏上,往往引起心脏杂音,突然衰竭而死。,第四节 猪丹毒,预防: 此病菌广泛地存在于环境中,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定期预防接种猪丹毒弱毒菌和灭活菌苗。发生疫情时认真消毒,隔离病猪,单独饲养治疗。 治疗: 首选青霉素类药,并且加大剂量,每千克体重4万IU,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每天2次。,第五节 猪细小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细小病毒科的猪细小病毒引起猪的繁殖障碍病之一,该病的特点主要是受感染的母猪,特别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弱仔猪及健康仔猪,母猪无明显的其它症状。,第五节 猪细小病毒病,流行特点:细小病毒可引起多种动物感染,猪细小病毒主要引起猪的繁殖障碍;不同年龄、性别的家猪和野猪都可感染;本病主要发生于初产母猪;可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染,特别是购入带毒猪后,可引起暴发流行;本病具有很高的感染性,易感的健康猪群一旦病毒传入,3个月内几乎可导致猪群100%感染;感染群的猪只,较长时间保持血清学反应阳性。,第五节 猪细小病毒病,病原: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其特征:猪细小病毒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猪群,易感猪在怀孕早期感染猪细小病毒时可导致胎儿死亡、胚胎重吸收和胎儿木乃伊化,偶有流产,而母猪本身无明显症状。,第五节 猪细小病毒病,流行病学:几乎所有猪群都感染此病,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猪都易感,本病多见于初产母猪,后备母猪比经产母猪易感染,传染源是带毒的公猪和母猪,流产和死胎、活胎及子宫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而带毒猪所产的活猪可能带毒排毒时间很长甚至终生。 多发于410月份或母猪产仔和交配后的一段时间。一般呈地方流行性和散发,一旦发病可持续数年。病毒主要侵害新生仔猪、胚胎和胎儿。猪只感染后37天开始排毒,污染环境可持续数年。感染本病的母猪和公猪及污染的精液是主要的传染源。本病可经胎盘垂直感染和交配感染。公猪,母猪和育肥猪可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猪是此病的唯一宿主,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猪均可感染。 本病原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可在被污染的猪舍生存数月之久,易造成长期连续传播。,第五节 猪细小病毒病,临床症状: 病毒感染后主要症状表现为母源性繁殖失能,感染母猪可重新发情而不分娩或只产少数仔猪、大部分死胎、弱仔、木乃伊胎等。在怀孕早期3050天感染,胚胎死亡或被吸收,使母猪不孕和不规则地反复发情。怀孕中期胎儿死亡后被母体吸收,唯一可见母猪腹围减少。在同窝仔猪中有木乃伊存在时,可使怀孕期和分娩间隔延长,易造成外表正常的同窝仔猪死亡。母猪一般怀孕5060日龄感染时多出现死胎,胎儿死亡之后,形成木乃伊;怀孕后期6070天以上的胎儿有自免疫能力,能够抵抗病毒感染,则大多数 胎儿能存活下来,但可长期带毒。,第五节 猪细小病毒病,病理变化:妊娠初期(170日龄)感染胎儿出现死亡、木乃伊化、骨质溶解、腐败等病理变化,母猪流产,有轻度子宫内膜炎变化,胎盘部分钙化,胎儿在子宫内被溶解吸收。大多数死胎、死产、弱仔皮肤皮下充血或血肿、胸膜腔积有淡黄色或淡红色渗出液。,第五节 猪细小病毒病,防治: 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在污染的猪场应用疫苗接种或采取自然感染结合,推迟初配日龄的方法疫苗接种: 目前有两种疫苗,一种是疡毒苗,适用于未怀孕的初产母猪; 另一种是灭活油乳苗,适用于各种猪。 灭活油乳苗在配种前2个月左右注射。,第六节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病因: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的病原主要是由猪支气管败血(布氏)杆菌或巴氏杆菌通过呼吸系统传染而引起的的病菌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是口型)所引起的以猪鼻炎及鼻甲骨萎缩和生长迟缓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 本病最早于1830年发现于德国,现在几乎世界各养猪发达地区都有发病,第六节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临床症状:病猪先表现打喷嚏, 有鼾声, 鼻孔流出少量浆液性或粘脓性分泌物,有时带有血丝, 不时拱地, 搔扒或磨擦鼻部。经常流泪, 以致在眼内角下的皮肤上形成灰色或黑色的泪斑。数周后, 少数猪可自愈, 但大多数猪有鼻甲骨萎缩变化, 经过个月,鼻和面部变形。严重的鼻腔短小或偏向一侧。仔猪首先表现严重的打喷嚏,有鼾声,鼻孔流出少量浆液性或粘脓性分泌物,随着病程的发展,出现鼾甲骨萎缩和鼻中隔歪曲,有时还伴随着上颌变短和扭曲等症状。育肥猪,打喷嚏是短暂的,生长不好和饲料转化率不高引起鼻甲骨萎缩病死率低。此病普遍发生在集约化养猪场中。,第六节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养猪环境,定期消毒和监测,严格检疫。进行有效地预防接种,可以预防此病的发生。 管理上做到全进全出,良好的卫生条件,也能消灭病因。 严格防止从外单位引进病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一方面加强进场检疫; 另一方面对存在有本病的猪场严格检疫,发现病猪及时全部淘汰。用抗生素药物早期预防可以降低此病的发生,一般仔猪在此3天、7天和14天时给仔猪注射四环素,断奶仔猪在饲料中加抗生素,连喂几周可以预防此病。其他药物如:磺胺嘧啶钠、土霉素碱、增效磺胺、氨苄青霉素、头孢唑啉、甲硝咪唑、阿散酸等对该病均有效。 对病猪及时治疗用磺胺二甲嘧啶 按ppm混饲, 或磺胺噻咪钠ppm加入饲水中。 为预防抗药性可将磺胺二甲嘧啶、 金霉素各克, 青霉素克, 混入吨饲料中,连喂周, 常可收到一定治疗效果。 、 仔猪从日龄开始, 每周肌肉注射次长效土霉素毫克千克体重,连续次。,第七节 蓝耳病,1987年首次报道于美国,1989年以来在欧洲许多国家爆发,以生殖和呼吸系统病症为特征。 此病特点为母猪怀孕后期流产,死胎,生下仔猪体弱,各种年龄的猪表现呼吸道症状。当时把此病称为神秘症大约在相同时间,类似的疾病横扫欧洲。 这个病先后有几个不同的名字,猪不授精子呼吸综合症,猪浒性流产与呼吸综合症,现在公认的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症等。 在英国称为“蓝耳病”。,第七节 蓝耳病,病原: 此病原为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有囊膜RNA 病毒 从毒株上分类有强毒和弱毒,有欧洲型和美州型两种血清型;我国分离出的为美州型。 该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对高温和消毒药敏感。,第七节 蓝耳病,流行病学: 目前研究结果表明,猪是唯一的易感动物;不同年龄、品种、性别和生长期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一月龄内的仔猪最易感染,并表现该综合征典型的临床症状。 呼吸道是本病的主要感染途径;空气传播和易感猪的移动是其主要的传播方式; 本病又是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猪与猪之间的直接接触传播;母猪和仔猪之间垂直传播。 本病呈地方流行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春季发病率高。 最近研究发现,老鼠可能是本病的病原携带者,也可能是传播者。 本病实验性感染的潜伏期,仔猪2-4天,怀孕母猪4-7天,第七节 蓝耳病,临床症状: 猪繁殖呼吸综合征是一种主要引起母猪流产、死胎、弱仔,引起哺乳和断奶后小猪严重的呼吸道症状的一种新的传染病。所有猪发病初期表现精神倦怠,厌食,类似“感冒”样症状,继而表现为呼吸困难,体温高达4142,咳嗽,流鼻液,打喷嚏,嗜睡。部分猪耳部及四肢末端部分发绀,呈兰紫色,眼睑水肿发紫。母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咳嗽,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间情期延长或不孕; 妊娠母猪:发生早产,后期流产、死胎、木乃伊、部分新生仔猪表现呼吸困难、运动失调、轻瘫、体弱,有的生后几天死亡。 仔猪:以一月龄内的仔猪最易感染并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体温高达40度以上,呼吸困难有时呈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腹泻,离群独处或互相挤作一团。被毛粗乱后腿及肌肉震颤,共济失调,渐进型消瘦,眼脸水肿;感染猪群生长性能下降。不会有其他症状,如鼻炎、肺炎和细菌感染等。育肥猪:对本病易感性较差,表现轻度的类流感症状,呈现暂时的厌食及轻度呼吸困难。少数病猪咳嗽及双耳背面、边缘及尾部皮肤出现一过性的深青紫色斑块。公猪:发病率低,表现厌食、呼吸加快、消瘦,无发热现象,精液质量下降。急性呼吸综合症病例因产下的仔猪断奶平均率非常低,常常每窝低于1头,因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第七节 蓝耳病,控制:一旦在一个猪场已诊断发生呼吸综合症,要想改变此病的过程是难以做到的,通常繁殖障碍过程要持续24个月,此后母猪将会产生对呼吸综合症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保持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目前还不清楚。经14个月呼吸道症状可平静下来,但是在连续流水式生长育肥设施的猪场,易感哺乳仔猪会不断从较大的仔猪处获得感染 。坚持自繁自养原则;按猪龄隔离饲养,实施全进全出饲养方式,这是减少该病临床症状最好的饲养管理程序。可以采取缓解临床症状和控制继发感染等措施,主要有补充电解质,平衡体液酸碱度,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10%葡萄糖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静脉注射;补充维生素C、复方维生素B;使用抗菌药防止继发感染,如恩诺沙星、青霉素、链霉毒;提高饲料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夏季天气炎热,采取降温、通风措施。同时,发病后要及时采取隔离、消毒措施,没有发病的猪要加强护理,饲料中可适当添加抗生素如泰乐菌素或泰妙菌素。采取以上措施,仅能缓和临床发病症状,减少死亡,但不能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生。,第八节 猪布氏杆菌病,布氏杆菌病又称传染性流产,是由猪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猪子宫阴道排出的分泌物、胎衣和胎儿中,其他组织则少,各种年龄猪都有易感性,以性成熟猪易感性最大。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生殖道和皮肤粘模、消化道,经常由交配时感染。可引起母猪流产、不孕、公猪睾丸炎,是严重危害种猪生产的一种疾病。,第八节 猪布氏杆菌病,症状和病变: 病猪通常在妊娠中期、后期流产,流产的前兆症状常见病猪精神沉郁,阴唇和乳房肿胀,发生阴道炎或子宫炎,阴道流出粘性或粘脓性腥臭分泌物,排出的胎儿多为死胎,极少出现木乃伊,流产后经常伴有体温升高。 公猪常发生睾丸炎和附睾丸炎,表现为一侧或两侧无痛性肿大,性欲减退,失去配种能力。 新感染本病的猪场个别病猪下状较急,局部热痛,并伴有全身症状。病猪有时可见关节炎、跛行或出现后躯麻痹,在皮下各处形成脓肿,呈消耗性慢性疾病,流产胎儿皮下、肌间出血性、浆液性浸润;胸腔、腹内有纤维性渗出物;胃、肠粘膜有出血点;胎衣水肿、充血出血,流产母猪子宫粘膜上有多个黄白色、芝麻大小的坏死结节。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第八节 猪布氏杆菌病,防治: 1、全场猪群应定期采血进行血清学监测,场内可用虎红平板凝集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敏感度高,发现阳性可疑血清进行补全结合反应试验,若为阳性,立即隔离及早处理。 2、坚持自繁自养,引进种猪时要严格隔离13个月,经检疫确认为阴性后,才可投入生产群使用。 3、加强消毒工作,保持猪舍卫生清洁,如果猪群发生流产,应立即隔离流产母猪,流产母猪经血清学检验为阳性者应及时扑杀,并作无害化处理。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以及阴道分泌物作消毒处理后再废弃,已污染的环境要进行认真彻底消毒。 4、曾经发生过该病的阳性猪场可口服布氏杆菌猪型二号弱毒冻干苗进行预防免疫。,第九节 猪喘气病,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或称霉形体Mph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病,本病发病率高,遍布全球,造成养猪业巨大的经济损失。猪气喘病又称地方性肺炎、猪霉形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或称霉形体)病原引起猪慢性、接触性呼吸道 传染病,在猪群中可造成地方性流行。主要症状为咳嗽和气喘,病变的特征是融合性支气管肺炎。患猪长期生长发育不良,饲料转化率低;种母猪感染后,也可传给后代,导致后代不能作种用,在一般情况下本病死亡率不高,但在流行的初期以及饲养管理条件不良时,引起继发性感染也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第九节 猪喘气病,流行病学:不同品系、年龄、性别的猪对本病都有易感性,本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冬春寒冷时和冷热多变的季节发病较多。 不良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会降低猪只的抵抗能力,易于发生本病。传染源是病猪和隐性感染猪,病原体长期存在于这类猪的呼吸道及分泌物中。猪舍潮湿污秽、通风不良、冷风侵袭、猪群拥挤等均易引起发病。传染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本病一旦传入猪群,如不采取严密措施,很难彻底扑灭。大小猪都易感染,其中断奶仔猪、小猪最易发病,中猪次之,成年猪呈隐性感染。猪气喘发病带菌猪因抵抗力下降易继发感染链球菌、肺炎球菌、嗜血杆菌、大肠杆菌等,死亡率增加,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第九节 猪喘气病,病原 :猪肺炎霉形体属革兰氏阴性,无细胞壁,姬姆氏或瑞特氏染色呈多形性,有球状、环状、杆状、点状和两极状。能在无细胞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但对生长条件要求严格。 猪肺炎霉形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在外界环境中存活不超过36h,病肺组织块内的病原体在-15可保存45d。常用的化学消毒药均能将其杀灭。猪肺炎霉形体对青霉素、磺胺类药不敏感,对壮观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林肯霉素和泰乐菌素敏感。,第九节 猪喘气病,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天,以咳嗽、气喘为特征。病初为短声连咳,同时流少量清鼻汁;病重时流灰色粘性或脓性鼻汁。在病中期出现气喘症状,呼吸次数达每分钟次,呈明显的腹式呼吸(腹部起伏),此时咳嗽少而低沉。后期气喘加重,甚至张口喘气,像拉风箱似的,有喘鸣音,同时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身体日渐消瘦,皮毛粗乱,生长发育不良,病程式可持续23个月以上。隐性病猪没有明显症状,有时会发生轻咳,全身状况良好,但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体温无多大变化,咳嗽次数逐渐增多,随着病的发展而发生呼吸困难,表现为明显的腹式呼吸,急促而有力, 常由于抵抗力降低而并发猪肺炎,这是促使喘气病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小母猪、怀孕和喂乳母猪,则容易发生急性型喘气病,病状与上述相似。 有少数病猪发病初期体温稍有升高,病程较短,约一周左右,常因衰竭和窒息而死亡,死亡率较高。,第九节 猪喘气病,病理变化:猪喘气病的病理变化主要在肺,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气肿,两肺的尖叶和心叶呈对称性、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病变(肉样或胰样变) ,肺中间叶实变,呈灰红色或灰黄色,硬度增加,病变部与健康组织界限明显,肺门淋巴结肿大。常发生于尖叶、心叶、中间叶下垂部和膈叶前部下缘,出现淡红色或浅紫色呈虾肉样病变,肺门和纵膈淋巴结明显肿大、质硬、灰白色切面。随着病情发展,上述肺叶部分呈现不同程度的突变,突变区与正常肺组织界限很清楚。 其他内脏一般无明显变化。,第九节 猪喘气病,防制措施:猪肺炎支原体或称霉形体(Mph)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在外界环境中存活不超过36h,病肺组织块内的病原体在-15可保存45d。常用的化学消毒药均能将其杀灭。预防和消灭喘气病主要在于坚持预防为主,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必须引进种猪时,应远离生产区隔离饲养三个月,并经检疫证明无疫病,方可混群饲养;给种猪和新生仔猪接种猪喘气病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以提高猪群免疫力。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群合理、均衡的营养水平,加强消毒,保持栏舍清洁、干燥通风,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对控制本病有着重要的作用。采取综合性措施,净化猪场,逐步使疫场变成无喘气病的健康猪场。猪肺炎支原体或称霉形体(Mph) 对青霉素、磺胺类药不敏感,对壮观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林肯霉素和泰乐菌素敏感。,第九节 猪喘气病,防制措施:可选用当前对呼吸道疾病的首选药物,泰妙菌素(枝原净),泰乐菌素如泰康50,泰康100,以及恩诺杀星类、利高霉素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并有利于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土霉素碱油剂土霉素碱,按每公斤体重40毫克,用花生油做成油剂,即土霉素碱25克,加入油料100毫升,均匀混合,在颈、背两侧行深部肌肉分点轮流注射,小猪1-2毫升,中猪3-5毫升,大猪5-8毫升,每隔3天一次,5次为一疗程。重病猪可进行2-3个疗程。一般能收到良好效果。 林肯霉素按每千克体重4万IU肌注,每天二次,连续5天为一疗程,必要时进行23个疗程。也可用泰妙灵(泰乐菌素)15 mg/kg 连续注射3天,有良好的效果。每吨饲料中添加泰妙菌素(枝原净) 和50200g 金霉素喂猪可预防猪喘气病,或在每吨饲料中加入200g 林肯可霉素,连续使用3周有一定效果。由于蛔虫幼虫经肺移行和肺丝虫都会加重致病作用,所以配合药物驱虫对控制本病发展有一定意义。,第十节 猪伪狂犬病,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伪狂犬病病毒是一种疱诊病毒,主要危害呼吸系统、繁殖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猪群感染了伪狂犬病病毒后,流产率、死产率和断奶前死亡率常会增高。母猪的生产率往往在感染的急性期下降,并且此后一直都很低。该病最早发现于美国20世纪中期在东欧及巴尔干半岛的国家流行70年代从国外引种,伪狂犬病随之传入我国。,第十节 猪伪狂犬病,流行特点:猪的伪狂犬病是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在个体之间接触时通过带病毒的鼻腔分蘖节泌物和唾液传播。虽然猪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和主要的贮存处,但家养动物(牛、绵羊、狗、猫、山羊和马)和野生动物(大鼠、小鼠、浣熊、臭鼬、狐和兔)都对此病毒敏感。猪伪狂犬病毒能引起猪和多种动物、野生动物感染发病,但仔猪发病最多,并且死亡极高。本病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损伤的皮肤、交配等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吸血昆虫叮咬、乳猪吃奶传播,妊娠母猪感染后还可垂直传播给胎儿。,第十节 猪伪狂犬病,临床症状:随日龄不同有很大差异哺乳仔猪:仔猪感染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1-4周龄仔猪感染后病情严重,病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呼吸困难,流涎、呕吐、腹泻,出现神经症状,先兴奋不安、震颤不自主地向前冲或转圈运动、叫声嘶哑,继之出现痉挛、四肢麻痹、伏卧(多以鼻端触地),有的四肢划动,最后衰竭死亡,死亡率较高。断奶后仔猪(60日龄以上):感染后症状轻微,表现一过性发热,精神沉郁,有些病猪呕吐、咳嗽、下痢、腹泻,一般能康复,及少死亡。成猪:多呈隐性感染或仅见增重缓慢;公猪:发生睾丸肿胀、萎缩等,利用性能下降;母猪:表现返情率高,屡配不孕;妊娠母猪:常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弱仔。以产死胎为主,无论是头胎母猪或是经产母猪均可发病。弱仔猪产出后从第二天开始发病3-5天是发病高峰,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精神沉郁、昏睡、运动失调、痉挛、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通常在24-36小时内死亡,15日内仔猪死亡率几乎达到100%;,第十节 猪伪狂犬病,防制措施: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必须采取措施控制野生动物以及狗、猫等进入猪场。牛和绵羊也不能与猪接触。猪场实行全进全出制以及在每批猪出空后对猪舍进行清洗和消毒有助于防制此病。接种弱毒活苗可有效控制伪狂犬病。对所有的种猪都应进行免疫接种,首次免疫接种应在8周龄时进行。如果接种基因缺失苗,则猪产生的抗体会不同于实际感染后产生的抗体。如果接种的不是基因缺失苗,则不能区别免疫猪和伪狂犬病阳性因而可能是带毒的猪。加强卫生消毒;消灭老鼠。,第十一节 口蹄疫,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 口蹄疫也叫口疮热和流行性口疮(俗名“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具有高度传的疾病。其临床特征是口腔(舌、唇、颊、龈、腭)粘膜和乳房的皮肤上形成的水泡和糜烂。 危害性极其严重,它是最小的RNA病毒,共七种不同的免疫原型:A、O、C、SAT1、SAT2、SAT3和亚洲1型。除此之外,还有61种亚型,大部分口蹄疫流行地区常见有A、O、C型,其中以O型最为常见。,第十一节 口蹄疫,进行特点 : 牛尤其是犊牛对口蹄疫病毒最易感,骆驼、绵羊、山羊次之,猪也可感染发病。 本病具有流行快、传播广、发病急、危害大等流行病学特点,疫区发病率可达50一100,犊牛死亡率较高,其他则较低。 病畜和潜伏期动物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病畜的水疱液、乳汁、尿液、口涎、泪液和粪便中均含有病毒。 该病入侵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经呼吸道传染。 本病传播虽无明显的季节性,但春秋两季较多,尤其是春季。风和鸟类也是远距离传播的因素之一。,第十一节 口蹄疫,病原:口蹄疫的病原是属于小核糖核酸科、鼻病毒属中的一种病毒。是目前所知病毒中最细微的一级、是最小的RNA病毒。其最大颗粒直径为23纳米,最小颗粒直径为7 8纳米。目前已知口蹄疫病毒在全世界有七个主型A、O、C、南非1、南非2、南非3和亚洲1型。我国流行的口蹄疫主要为O、A、C三型。 除此之外,还有61种亚型,大部分口蹄疫流行地区常见有A、O、C型,其中以O型最为常见。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冰冻情况下,血液及粪便中的病毒可存活120170天。阳光直射下60分钟即可杀死;加温8515分钟、煮沸3分钟即可死亡。对酸碱之作用敏感,故1 氢氧化钠、30热草木灰、1一2甲醛等都是良好的消毒液。,第十一节 口蹄疫,病理变化:家畜以猪最易感染,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和初春季节,呈地方性或散发形式。猪潜伏期一般在1-2天,病毒最初侵入上皮,引起被侵害组织的原发病灶,其中繁殖2448H进入血液,在到其它器官组织,并在其中繁殖,在口腔粘摸、蹄部、乳房、皮肤表层组织出现水泡,体温升高。水泡破溃后,体温下降。水泡出如谷粒,迅速增至豌豆大,并迅速融合。水泡初透明,呈黄色,后变为混浊,破溃后患部溃烂,湿润呈鲜红色。病毒侵害心肌,使肌组织发生退行性变化,心肌坏死或变性,常常引起奶牛特别是牛犊很快死亡。除口腔病变外,瘤胃有糜烂和松软结缔样的上皮损伤胃肠出血性炎和宗红色斑纹,心包积有浑浊液体,严重时心肌形成稀疏的或融合的灰白色或淡黄色条纹,被称为“虎斑心”,肺气肿和水肿,有时伴发吸入性支气管炎。有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和乳房炎。,第十一节 口蹄疫,临床诊断:主要症状表现在蹄冠、蹄踵、蹄叉、副蹄和吻突皮肤、口腔胯部、颊部以及舌面粘膜等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和溃疡,水泡也会出现于母猪的乳头、乳房等部位。猪以蹄部水疱为主要特征,严重者蹄壳脱落,由于疼痛,常见病猪爬行,口黏膜形成小水疱或糜烂。病初体温升高到40-41,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水疱约在24小时左右破裂后形成浅表的边缘整齐的红色糜烂。当病毒侵害蹄部时,蹄温增高,跛行明显,常导致蹄壳变形或脱落,病猪卧地不能站立。水泡充满清朗或微浊的浆液性液体,水泡很快破溃,露出边缘整齐的暗红色糜烂面,如无细菌继发感染,经12周病损部位结痂愈合。若蹄部严重病损则需3周以上才能痊愈。剖检时,病猪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胃粘膜有烂斑或溃疡,小肠、大肠粘膜可见出血性炎症。,第十一节 口蹄疫,猪口蹄疫的防制:疫苗注射:母猪在怀孕初期和分娩前1个月各接种1次灭活苗(有单价灭活苗、口蹄疫灭活病毒与猪瘟弱毒的联苗等),仔猪在40日龄或80日龄注射1次,即可获得较强的免疫能力。严格消毒:常用消毒药有12氢氧化钠、30热草木灰、12甲醛溶液。正确的消毒程序是:喷洒周围环境,保持4小时以上彻底清扫粪尿、垃圾、泥土、污物,堆积发酵或焚烧第2次喷洒并维持4小时以上有水泥地面的猪舍及运载工具用自来水冲洗干净,自然晾干后第3次喷雾或喷洒,自然干燥后启用。,第十一节 口蹄疫,猪口蹄疫的防制:紧急预防措施:坚持“早发现,严封锁,小范围内及时扑灭”的原则。用23苛性钠或1:500浓度的灭毒净每天喷雾12次,进行全面消毒;限制猪群的移动。对未发病的猪群紧急接种疫苗,常规苗每头5毫升,高效苗每头3毫升;或用口蹄疫高免血清或康复动物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按每公斤0.51毫升皮下注射。15天后加强免疫1次。,第十一节 口蹄疫,猪口蹄疫的防制:对症治疗:患口蹄疫的病畜,症状轻微的一般经过10天左右多能自愈,但为了促进早日康复,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应在严格隔离、加强护理的条件下,进行对症治疗。对口腔病变用清水、食盐或0.1高锰酸钾液洗涤溃疡面,徐以12明矾溶液或碘甘油。对蹄部病变,用3来苏儿洗净,然后涂擦龙胆紫溶液、碘甘油、青霉素软膏或木焦油凡士林(1:1)等,用绷带包扎。也可将煅石膏与锅底灰各半,研成粉未,加少量食盐粉撤在蹄的患部。对乳房病变,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然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或其他刺激性较小的软膏。对恶性口蹄疫,除局部治疗外,可用强心剂和滋补剂,如安钠咖、葡萄糖盐水等。,第十二节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 本病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猪的呼吸系统的一种严重的接触性传染病。 本病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脑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索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临床上以胸膜肺炎为特征。,第十二节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特点 各种年龄、性别的猪易感,以3月龄仔猪最易感。由于病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大群最易接触传播。猪群之间的传播主要通过引入带菌猪或慢性感染的病猪。 饲养环境的突然改变,密集饲养,通风不良,气候突变和长途运输等因素可明显地影响发病率及死亡率的高低。,第十二节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临床征状:最急性与急性型 猪群中突然几个猪发病,体温升高至41.5以上,不吃食,沉郁,有时轻度腹泻。后期呼吸困难,呈现张口伸舌,犬坐姿势,从口鼻流出泡沫样淡血色的分泌物,心跳加快,而口、鼻、耳、四肢皮肤呈暗紫色,往往于2天内死亡,个别猪未显症状即死亡。有些猪可能转为亚急性和慢性。亚急性和慢性型 病猪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3940,间歇性咳嗽,病状逐步缓和。但是,有些慢性型或治愈的或是隐性感染的猪,在其他病原体感染或是运输等环境改变时,都可能使症状加重或转为急性。,第十二节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剖检病变:主要是肺炎和胸膜炎,最急性型的病变类似类毒素休克病变:气管和支气管充满泡沫样血色粘液性分泌物;肺充血、出血,肺泡间质水肿,靠近肺门的肺部常见出血性或坏死性肺病炎。急性型多为两侧性肺炎,纤维素性胸膜炎明显。亚急性型由于继发细菌感染,致使肺炎病灶转变为脓肿,常与肋胸膜形成纤维性粘连。慢性型则在肺膈叶见到大小不等的结缔组织环境的结节,肺胸膜粘连,严重的与心包粘连。,第十二节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防制方法 防止由外引入慢性、隐性猪和带菌猪,一旦传入健康猪,难以清除。如必须引种,应隔离并进行血清学检查,确为阴性猪方可引入。 感染猪群,可用血清学方法检查,清除隐性和带菌猪,重建健康猪群;也可用药物防治和淘汰病猪的方法,逐渐净化猪群。 针对本场情况,可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免疫疫苗进行预防注射。疫苗在使用时可能有应激反应,发生此病时最好不要做预防注射,可能会促使发病。药物防治要早期及时治疗,并注意耐药菌株的出现,要及时更换药物或联合治疗。一般首选药物是青霉素、氯霉素和增效联磺甲基异恶唑(新诺明),首次治疗必须选用注射方法,治疗量宜大一点,若结合在饮料和饮水中添加,效果更好。但注意用氯霉素时间不要过长;内服新诺明时应配合等量的碳酸氢钠(小苏打)。还可选用长效土霉素,得力米先。,第十三节 猪 传 染 性 胃 肠 炎,病原和流行: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消化道疾病。是由TGEV病毒感染引起的,其变异株为猪呼吸冠状病毒(TRCV)。 以三种方式流行:流行性传染性胃肠炎、地方流行性传染性胃肠炎、猪呼吸冠状病毒感染。其中以流行性传染性胃肠炎发病征状最严重,造成损失最大。 本病只感染猪只,天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较高,本病以呕吐和水样腹泻为特征,常呈地方性流行,本病虽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深秋、冬季和早春发病较多,故当前在卫生状况不好,过去曾出现该病的猪场,应做好对该病的防治工作。,第十三节 猪 传 染 性 胃 肠 炎,临床征状:仔猪 典型征状为突然发病,呕吐、频繁地水样腹泻,黄绿色或白色粪便,有未消化的凝乳块,腥臭难闻;脱水快,两周龄以下的仔猪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病猪极度口渴,明显脱水,体重迅速减轻。10日龄内仔猪于2-3日内死亡,少数病愈猪生长发育受阻,甚至成为僵猪生长猪 表现为厌食,腹泻1数天,伴有呕吐。不用药而耐过。母猪 少量母猪体温升高,无乳,呕吐,厌食,腹泻。大部分母猪症状轻微,无腹泻表现。后备公母猪与生长猪症状表现类似。本病潜伏期短,1872小时大部分猪感染发病,根据此特点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地方性传染性胃肠炎,发病症状轻微,但不易确诊。猪呼吸冠状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亚临床感染。剖检可见卡他性胃肠炎。胃内充满灰白色或黄绿色液体;肠内充满凝乳块,肠壁变薄,肠管扩张,呈半透明状,粘膜轻度充血。肾有浑浊肿胀,个别仔猪并发肺炎。,第十三节 猪 传 染 性 胃 肠 炎,预防: 不引进带病种猪,做好消毒工作,冬季做好保暖,换季和气候突变时要特别注意防贼风,做好保温工作。 103月份做好疫苗注射工作。最好从母猪预防本病发生。也就是不要对仔猪进行该病疫苗的免疫注射。 管理上执行全进全出。控制:如果发生了传染性胃肠炎,首先要确认发病群。如果是生长猪群,要严格进行隔离管理,做好其他猪舍的消毒和保温措施,尤其是产仔舍和母猪舍的管理一定要加强。如果是空怀和妊娠母猪群,采用投喂病料办法,使母猪尽快感染,并康复。控制本病进入产房。如果在产房发生,仔猪和母猪均有发生,此为最严重疫情。采取措施为:2周后产仔母猪接触病料(已感染猪的肠组织),以便于产生自然免疫;2周以内产仔母猪,要提供好的环境条件和设施,加强管理,做好保温,提供无贼风、干燥环境,提供充足饮水和营养液。,第十三节 猪 传 染 性 胃 肠 炎,治疗:生长猪、后备公母猪、种公母猪均无需治疗。 对仔猪治疗措施: 提供32的温暖环境,无贼风,干燥。提供干净饮水,提供电解质,如糖盐水等。减少饥饿,防止脱水,预防酸中毒。仔猪腹腔补液,链霉素治疗,有一定的效果。,第十三节 猪 水 肿 病,猪水肿病,又称猪肠毒血症,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多发生于断乳前后仔猪,以组织水肿,行动障碍为主要特征。其经过急速,发病率低、致死率高。,第十三节 猪 水 肿 病,流行病学特点: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常突然发生,病程短,迅速死亡,致残率高;发病多是营养良好和体格体壮的仔猪;一般局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季和秋季,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浓厚的精饲料等有关。,第十三节 猪 水 肿 病,临诊症状:急性病例常未见任何症状即突然猝死。亚急性病例主要特征是:眼睑严重水肿,颜面、颈部、耳根部水肿。病猪病初精神萎顿,食欲减退,体温38.6-39.5,结膜充血,不喜活动,步态不稳;继而兴奋不安,食欲废绝,口吐白沫,叫声嘶哑、呼吸浅表,反应过敏,盲目前进,鼻端抵墙,作转圈运动,共济失调,站立时拱背发抖;随后惊厥倒地抽搐,肌肉震颤,四肢不断吴游泳状划动。若强行驱赶,则耸毛拱背,后躯左右摇摆,步态蹒跚,拖地而行,并伴有心跳疾速,呼吸促迫,反应迟钝,皮肤敏感,触之惊叫,少尿或无尿,多腹泻少便秘;最后呼吸极度困难,体温降至36以下,昏迷而死。,第十三节 猪 水 肿 病,剖检病变:眼睑严重水肿,头颈耳根部水肿,且水肿部皮肤青紫;心包、胸腹腔有较多的淡黄积液,心冠脂肪针夹状出血,左心室心肌壁小米状出血,肺水肿,粟粒状出血;胃壁浆液性水肿,尤以胃大弯、贲门部水肿严重,水肿切面流出无色渗出液,胃底部弥漫性出血;小肠粘膜水肿,十二指肠粘膜弥漫性出血,大肠系膜水肿结肠系膜、直肠壁明显水肿;全身淋巴结水肿、充血、出血,肠系膜淋巴结、颌下淋巴结出血严重,色如红枣;肝有散在出血斑点;肾包膜增厚、水肿,纵切面皮质贫血,髓质充血;膀胱粘膜针夹状出血;会厌软骨、气管小半状出血;小脑膜水肿。,第十三节 猪 水 肿 病,治疗:对此病治疗主要是综合、对症疗法。隔离病猪,猪栏用菌毒净1:500喷雾消毒;立即停喂高蛋白饲料,增喂新鲜白菜叶等青绿饲料,饮水中加入适量食醋,让猪自由饮用;以抗菌消炎、保肝解毒、利尿消肿为治则,同栏仔猪一头发病,整栏治疗。病猪每头肌注长效治菌磺5ml,静注10%氯化钙5ml,50%葡萄糖100ml,25%甘露醇30ml,维生素C注射液4ml,一次/日,连用3日。磺胺嘧啶钠、6甲氧磺胺嘧啶、恩诺沙星、氯霉素、硫酸卡那霉素对本病均有治疗作用,治疗时应配合亚硒酸钠VE效果较好,同时根据病情适当配合使用地塞米松可获得满意效果。50公斤体重,远征霉素2支,亚硒酸钠VE23ml,地塞米松1支。每天一次,能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第十三节 猪 水 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