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辨证学说_第1页
脏腑辨证学说_第2页
脏腑辨证学说_第3页
脏腑辨证学说_第4页
脏腑辨证学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概论之二(为专家型美容院讲授)中医脏腑学说,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概 说,脏腑学说是研究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是指导临床的理论基础。一、脏腑的分类 五脏:心 肺 脾 肝 肾,化生和贮藏精气。主藏,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六腑:小肠 大肠 胃 胆 膀胱 三焦,受盛和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奇恒之腑:脑 髓 骨 脉 胆 女子胞,中空类腑,藏精气类脏,故名奇恒之腑。,二、脏腑学说的特点 1、以脏腑分阴阳,两两匹配,相为表里 肝与胆、脾与胃、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肾与膀胱相表里。 2、五脏和形体官窍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肝、心、脾、肺、肾分别和筋、脉、肉、皮毛、骨;目、舌、口、鼻、耳相关联。 3、五脏的生理活动和精神情志密切相关 肝、心、脾、肺、肾分别和怒、喜、思、悲、恐;魂、神、魄、意、志相关联。 4、以功能为边界而不以解剖结构为边界,五脏 一、心,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血脉(主血、主脉) 2、主神志(主神明、心藏神)心的主要生理联系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2、在窍为舌。 3、在液为汗。 4、在志为喜。,二、肺,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主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 2、主宣发和肃降 3、通调水道 4、朝百脉,主制节肺的要生理联系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2、在窍为鼻。 3、在液为涕。 4、在志为悲忧。,三、脾,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运化(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液) 2、主升清 3、主统血脾的主要生理联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 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口发甜脾不好 3、在液为涎, 4、在志为思。,口 鼻 呼气 肺 皮肤 汗液 胃 脾 小肠 肾 大肠 膀胱 粪便 尿液,四、肝,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疏泄(疏通开泄。调畅全身气机、促脾胃纳化、调畅精神情志) 2、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流量)肝的主要生理联系 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2、在窍为目。 3、在液为泪。 4、在志为怒。,五、肾,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2、主水 3、主纳气肾的主要生理联系 1、在体为骨,其华在发。 2、在窍为耳、开窍于二阴。 3、在液为唾。 4、在志为恐。,六腑,一、胆:附于肝,和肝相表里,主疏泄、藏精汁、寄相火、主决断。 二、胃:和脾相表里,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降浊。 三、小肠:和心相表里,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四、大肠:和肺相表里,主传化糟粕。 五、膀胱:和肾相表里,司气化,主储存排泄尿液。 六、三焦:为孤腑,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为水液升降出入的道路,为元气通行的道路和场所。 六书:焦,燔之近炭也。,课间休息,中医学概论之三(为专家型美容院讲授)脏腑辨证,北京中医药大学 郝万山,一、心病辨证,1、心血虚证 心血亏虚,不能濡养心脏的证候。 表现心悸,头晕,失眠,多梦,健忘,唇爪不华,面色淡白或萎黄,舌淡,脉细弱。 治法用方 补血养心安神:四物汤 养血安神丸 同仁安神丸 人参归脾丸 常用药物 当归 熟地 丹参 白芍 鸡血藤 人参 党参 白朮,2、心阴虚证,心阴亏损,虚热内扰的证候。 表现心烦心悸,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治法用方 滋阴养心安神:补心丹 朱砂安神丸 常用药物 地黄 当归 酸枣仁 柏子仁 麦冬 丹参 浮小麦 玉竹 黄精 桂圆肉 百合 龟板 合欢皮 茯神 大枣,3、心气虚证,心气不足,鼓动无力的虚弱证候。 表现心悸,气短,精神疲惫,活动后加重,面色淡白,或有自汗,舌质淡,脉虚。 治法用方 补益心气:养心汤 保元汤 生脉饮 常用药物人参 党参 黄芪 桂枝 茯神 远志 浮小麦 炙甘草,4、心阳虚证,心阳虚衰,鼓动无力,虚寒内生的证候。 表现心悸怔忡,胸闷胸痛,自汗气短,形寒畏冷,面色光白,或面唇青紫,舌质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弱或结代。 治法用方温补心阳:桂枝甘草汤 保元汤 常用药物桂枝 附子 干姜 远志 薤白 浮小麦 炙甘草 茯神 黄芪,5、心阳虚脱证,心阳衰极,阳气暴脱的危重证候。 表现在心阳虚证的基础上,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或心痛剧烈,口唇青紫,脉微欲绝,甚或神志模糊,昏迷不醒。 处理打120电话,送大医院急诊。治法用方回阳救逆:参附汤 参附龙牡汤常用药物人参 附子 干姜 薤白 桂枝 炙甘草,6、心火亢盛证 心火内炽的实热证候。 表现心烦失眠,面赤口渴,身热,便秘溲黄,舌尖红绛,苔黄,脉数。或见口舌赤烂疼痛,或兼见小便赤、涩、灼、痛,或见吐血、衄血,甚或狂躁谵语,神识不清等。 治法用方清心泻火:三黄泻心汤 导赤散 常用药物栀子 黄连 羚羊角 牛黄 生地 元参 连翘 芦根 麦冬 紫草 莲子心,7、心脉痹阻证 瘀血、痰浊、阴寒气滞痹阻心脉的证候 表现心悸,心胸憋闷或兼疼痛,痛引肩背内臂,时作时止。或见痛如针刺,舌暗或有青紫斑点,脉细涩或结代;或为心胸闷痛,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或遇寒痛剧,得温痛减,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或疼痛而胀,胁胀,常喜太息,舌淡红,脉弦。 成药丹参滴丸 冠心苏合丸 速效救心丸 安康心宝丸 山海丹,8、痰火扰神证 火热痰浊侵扰心神,神志异常的证候。表现发热烦躁,面赤口渴,气粗,便秘尿黄,吐痰色黄,或喉间痰鸣,胸闷,心烦不寐,甚则狂越妄动,打人毁物,胡言乱语,哭笑无常,或见神昏谵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成药清心滚痰丸,二、肺病辨证1、肺气虚证 肺机能减弱,主气、卫外功能失职的虚证。 表现咳喘无力,少气短息,动则益甚,咳痰清稀,语声低怯,或自汗、畏风,易感冒,神疲体倦,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用方补益肺气:人参保肺丸;补肺羊肉羹(人参 桑白皮 炙黄芪 熟地 五味子 山药 羊肉 煨羹)补中益气丸 常用药物党参 黄芪 白朮 炙甘草 山药 太子参 人参 五味子 防风 浮小麦 大枣,2、肺阴虚证 肺阴不足,失于宣降,虚热内生证候。若虚热内扰不明显,则称津伤肺燥证。 表现干咳少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口燥咽干,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用方滋阴降火:养阴清肺汤;养阴清肺口服液;铁笛丸;同仁堂铁笛口服液;洋参保肺丸 常用药物百合 地黄 沙参 麦冬 玉竹 阿胶 天花粉 银耳 冬虫夏草,3、风寒犯肺证 风寒侵袭肺表,肺卫失宣的证候。 表现咳嗽痰稀,恶寒发热,鼻塞清涕,喉痒,身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用方宣肺散寒,止咳化痰:杏苏散 麻黄汤 成药通宣理肺丸 止嗽青果丸 常用药物麻黄 杏仁 桂枝 细辛 干姜 陈皮 法半夏 前胡 紫菀 桔梗 甘草,4、风热犯肺证,风热邪气侵袭肺系,肺卫受病的证候。 表现咳嗽,痰稠色黄,鼻塞,流浊涕,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或咽喉疼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用方清宣肺热,化痰止咳:桑菊饮 麻杏石甘汤感冒止咳颗粒 常用药物桑叶 桔梗 杏仁 连翘 银花 鲜芦根 麻黄 生石膏 知母 甘草 蒲公英 鱼腥草 冬瓜子 白僵蚕,5、燥邪犯肺证 燥邪侵犯肺卫,肺系津液耗伤的证候。又称燥气伤肺证,亦称肺燥(外燥)证。据其偏寒、偏热之不同,又有温燥、凉燥之分。 表现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甚则胸痛,痰中带血,口、唇、鼻、咽干燥,或见鼻衄,咯血,便干溲少,苔薄而干燥少津,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脉浮数或浮紧。 治法用方清燥润肺,止咳化痰:清燥救肺汤 桑杏汤常用药物桑叶 杏仁 白茅根 芦根 北沙参 麦冬 梨皮 知母 紫菀 炙枇杷叶 款冬花 山栀皮 浙贝母 天花粉 牛蒡子成药二母宁嗽丸 清肺润燥,化痰止咳 梨皮冰糖水 鸭梨冰糖水,6、肺热炽盛证 邪热壅肺,肺失清肃的肺经实热证候。简称肺热证或肺火证。 表现发热,口渴,咳嗽,气喘,鼻煽气灼,胸痛,咽喉红肿疼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 用药羚羊清肺丸,7、痰热壅肺证 痰热互结,壅闭于肺,肺失宣降的实热证候。 表现咳嗽,咯痰黄稠而量多,胸闷,气喘息粗,甚则鼻翼煽动,或喉中痰鸣,烦躁不安,发热口渴,或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用药除痰止嗽丸,8、寒痰阻肺证 寒邪与痰浊交并,壅阻于肺,肺失宣降的证候。 表现咳嗽痰多,痰质粘稠,或清稀色白,量多,胸闷,或见喘哮痰鸣,形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濡缓或滑 用药气管炎咳嗽痰喘丸,三、脾胃病辨证,1、脾气虚证 脾气不足,运化失职的虚弱证候。亦称脾失健运证。表现腹胀纳少,食后胀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或见肥胖、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 用药启脾丸 健脾和胃,2、脾虚气陷证 脾气亏虚,升举无力而反下陷的证候。又称脾气下陷证、中气下陷证。 表现 脘腹重坠作胀,食后益甚,或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久泄不止,甚或脱肛,或子宫下垂,或小便浑浊如米泔。常伴见气短乏力,倦怠懒言,头晕目眩,面白无华,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弱等 用药补中益气丸,3、脾阳虚证 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的虚寒证候,又称脾虚寒证。 表现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白不华或虚浮,口淡不渴,大便稀溏,或见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见带下量多而清稀色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用药参桂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4、脾不统血证,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而致血溢脉外的证候。又称气不摄血证。 表现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食少便溏,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并见出血,或便血、溺血、或肌衄、鼻衄,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舌淡,脉细无力。 用药人参归脾丸,5、脾寒湿困脾证,寒湿内盛,中阳受困的证候。又称湿困脾阳证、寒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