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的技术_第1页
防火防爆的技术_第2页
防火防爆的技术_第3页
防火防爆的技术_第4页
防火防爆的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防火防爆技术,2,第一节 燃烧与爆炸的基础知识第二节 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第三节 点火源的控制第四节 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处理第五节 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第六节 火灾及爆炸蔓延的控制 第七节 消防安全,3,第一节 燃烧与爆炸的基础知识,一、燃烧的基础知识1、什么是燃烧?燃烧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同时伴有发光、发热激烈的氧化反应。其特征是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4,2、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质凡能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物质,都可称为可燃物质。可燃物质种类繁多,按物理状态可分为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类 。,5,(2)助燃物质凡是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能与可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均称为助燃物。,6,(3)点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均可称之为点火源。常见的点火源有明火、电火花、炽热物体等。,7,注意: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是导致燃烧必要非充分条件。上述“三要素”同时存在,燃烧能否实现,还要看是否满足量上的要求。在燃烧过程中,当“三要素”的量发生改变时,也会使燃烧速度改变甚至停止燃烧。,8,3、燃烧过程,9,a. 混合燃烧 可燃性气体预先同空气(或氧气)混合,而后进行的燃烧即为混合燃烧b. 扩散燃烧 若可燃性气体与周围空气一边混合一边燃烧,则称为扩散燃烧。,1)、可燃性气体的燃烧,10,a. 蒸发燃烧 液体蒸发产生的蒸气进行燃烧叫蒸发燃烧。b. 分解燃烧 难挥发可燃液体的燃烧是受热后分解产生的可燃性气体进行燃烧,称为分解燃烧。,2)、可燃液体的燃烧,11,a. 火焰型燃烧 固体燃烧一般有火焰产生,故又称火焰型燃烧。b. 表面燃烧 当可燃固体燃烧到最后,分解不出可燃气体时,就剩下炭,此时没有可见火焰,燃烧转为表面燃烧或叫均热型燃烧。,3)、可燃固体燃烧,12,b. 表面燃烧 当可燃固体燃烧到最后,分解不出可燃气体时,就剩下炭,此时没有可见火焰,燃烧转为表面燃烧或叫均热型燃烧。,13,二、爆炸的基础知识爆炸 指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破坏力爆炸声冲击波,14,1、爆炸的分类1)按爆炸能量来源分 a. 物理爆炸 指由物理因素(如温度、体积、压力)变化而引起的爆炸现象。,15,b. 化学性爆炸 指使物质在短时间内完成化学反应,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和能量而引起的爆炸现象。 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在化学爆炸后均发生了质的变化。,16,2)按爆炸的瞬时燃烧速度分 轻爆 物质爆炸时的燃烧速度为每秒数米,爆炸时无多大破坏力,声响也不大。 爆炸 物质爆炸时的燃烧速度为每秒数十几米至数百米,爆炸时能在爆炸点引起压力激增,有较大的破坏力,有震耳的声响。,17,爆轰 物质爆炸的燃烧速度为每秒10007000m。爆轰时的特点是突然引起极高压力,并产生超音速的“冲击波”。,18,2、化学性爆炸物质依照爆炸时所进行的化学变化,化学性爆炸物质可分为以下几种:1)简单分解的爆炸物这类物质在爆炸时分解为元素,并在分解为元素的反应过程中产生热量。,19,(2)复杂分解的爆炸物 这类物质包括各种含氧炸药,其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的爆炸物稍小。含氧炸药在发生爆炸时伴有燃烧反应,燃烧所需的氧由物质本身分解供给。如苦味酸、TNT、烟花爆竹等都属于此类。,20,3)可燃性混合物是指由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质组成的爆炸物质。所有可燃气体、蒸气和可燃粉尘与空气(或氧)组成的混合物均属此类。,21,3、爆炸极限爆炸极限。 可燃性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混合比例下都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会发生爆炸的浓度极限值,称为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或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明火能发生爆炸的最低能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可燃性气体或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明火能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22,混合物中可燃物浓度低于下限时因含有过量空气,空气的冷却作用会阻止火焰的蔓延; 混合物中可燃物浓度高于上限时由于空气量不足,火焰也不能蔓延,所以,浓度低于下限时或高于上限都不会发生爆炸。 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极限一般可用可燃气体或蒸气在混合物中的体积百分比来表示。某些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极限见表4-4。,23,表4-4 某些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极限,24,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爆炸极限不是一个固定值,影响爆炸极限地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a.原始温度。爆炸性混合物的原始温度越高,爆炸极限地范围越大。所以温度升高会使爆炸的危险性增大。b.原始压力。一般情况下,压力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压力降低,则爆炸极限范围缩小。因此减压操作有利于减小爆炸的危险性。c.惰性介质及杂质。混合物中惰性介质的加入,可以缩小爆炸极限的范围,惰性介质的浓度高到一定数值可使混合物不发生爆炸。某些气体参加的反应中,杂质的存在会促使过程发生爆炸。 如少量硫化氢的存在会降低水煤气和空气混合物的燃点,并因此促使其爆炸。,25,d.容器。充装可燃物容器的材质、尺寸对物质爆炸极限均有影响。实验证明,容器或管道直径越小爆炸范围越小。e.点火源。点火源的能量、热表面的面积与混合物的接触时间等,对爆炸极限均有影响。f.其他因素。光对爆炸也有影响。如在黑暗中,氯与氢的反应十分缓慢,但在强光照射下就会发生爆炸。,26,4、常见爆炸类型1)气体爆炸纯组元气体分解爆炸 具有分解爆炸特性的气体分解时可以产生相当数量的热量。,27,混合气体爆炸 可燃气体或蒸汽与空气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而后点燃,在这样的条件下,气体的燃烧就有可能达到爆炸的程度。这时的气体或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称为爆炸性混合物。,28,(2)粉尘爆炸 粉尘爆炸是粉尘粒子表面和氧作用的结果。(3)熔盐池爆炸 大多是由于管理和操作人员对熔盐池的潜在危险疏于认识引起的。机械故障、人员失误、或者两者的复合作用,都有可能导致熔盐池爆炸。,29,5、粉尘爆炸。粉尘爆炸。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遇明火会发生爆炸,粉尘爆炸时粉尘粒表面和氧作用的结果。 其过程是粉尘的表面受辐射,温度逐渐升高,是粉尘粒子的表面受热分解或干馏,在粒子周围产生气体,这些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同时发生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又进一步促使粉尘粒子分解,不断放出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而使火焰蔓延。 因此粉尘爆炸实质是气体爆炸。与气体爆炸不同,其能量来自于热辐射而非热传导。,30,粉尘爆炸的影响因素。a.物化性质。燃烧热越大越易引起爆炸,氧化速度越大越易引起爆炸,挥发性越大越易引起爆炸,越易带电越易引起爆炸。b.颗粒大小。粉尘越细、燃点越低、爆炸下限越小,粉尘粒子越干燥,燃点越低。c.粉尘的浮游性。粉尘在空气中停留地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31,d.粉尘与空气混合的浓度。粉尘与空气的混合和可燃气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一样,也有上下限之分。 粉尘混合物达到爆炸上限时,粉尘量已相当多,像云一样存在,这样大的浓度通常只有在设备内部或在扬尘点附近才能达到,故一般以下限表示。 注意!造成粉尘爆炸并不一定要在场所地整个空间都形成有爆炸危险的浓度。一般只要粉尘在房屋中成层地附着于墙壁、屋顶、设备上就可能引起爆炸。表2-5列出了某些粉尘的爆炸下限。,32,表4-5某些粉尘的爆炸下限,33,粉尘爆炸时从1878年美国一家面粉厂爆炸开始提出研究的。粉尘爆炸的破坏性不容忽视。据资料报道,美国在1965年一年中,工业粉尘发生了1173次爆炸事故。损失达1.94亿美元,死亡681人,伤1791人。另据日本1952年1月1979年12月共28年间粉尘爆炸灾害统计,共发生事故209次,死86人,伤460人,一次灾害财产损失超过1亿日元的已不止一次。 1987年3月哈尔滨亚麻厂发生的粉尘爆炸事故,死亡56人,伤179人厂房全部摧毁,直接损失达600余万。,34,三、预防火灾爆炸的基本对策 灾害的预防 防止灾害的发生 防止灾害的扩大 尽量减少灾害的造成的损失 预防措施 管理措施 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主要是认真贯彻防火的法律、法规、规定,落实防火责任制,健全防火制度,开展防火教育,组织防火检查等方面的工作。,35,技术措施:(1)防止火灾爆炸的发生。 火灾爆炸的发生都是有一定的条件的,一切防止火灾爆炸发生的技术措施都是为了阻止燃烧爆炸条件的形成,基本可分两大类:控制可燃物、助燃物,消除燃烧爆炸的物质条件。控制点火源,消除燃烧爆炸的能量条件。对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的控制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消除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将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隔开,使之不能相互作用;从数量上控制之达不到发生燃烧爆炸的足够数量。,36,(2)当火灾爆炸发生时,限制其扩大蔓延,将损失将到最低。包括两个方面的措施:灾害发生前的防止火灾爆炸扩大的措施,主要有厂址选择、总平面布置、防火间距、防火结构等建筑设计方面的措施,设置阻火、泄压等安全装置和配置防火设施。灾害发生时的扑救措施。,37,四.防火防爆的主要技术措施1.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消除燃烧爆炸的物质条件以不燃溶剂代替易燃溶剂在生产工艺允许的条件下,使用不燃溶剂或火灾爆炸危险性较小难燃溶剂代替可燃或易燃溶剂,是防火与防爆的根本措施。一般沸点较高的物质(液体),不易形成爆炸浓度,如沸点在110以上的液体,在常温下,通常不致形成爆炸浓度。如溶解脂肪、油、沥青时用四氯化碳、丁醇、氯苯代替汽油、苯、丙酮等易燃溶剂,降低其危险性。,38,控制用量 控制工艺投料量防止反应失控,控制生产现场易燃易爆物品存放量。隔离储存 对自燃能力强的物质,如遇水反应、空气自燃、相互混合起火或爆炸的物质,分别按其性质采取相应的保管储存方法,防止储存不当导致事故。,39,设备密闭生产设备和容器密闭性要好;输送可燃物质的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阀门、连接法兰、泵密闭防漏。设备的转轴与壳体连接处,设备的各种孔、盖、封头盖与主体的连接处等密闭性要好。,40,厂房通风 要使设备达到绝对密闭是很难办到的,总会有一些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从设备系统中泄漏出来,而且生产过程中某些工艺(如喷漆)有时也会挥发出可燃性物质。因此用通风的方法使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不致达到危险浓度。惰性气体保护 在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中充入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烟道气等惰性气体,稀释可燃性混合物的浓度使之惰性化。,41,控制工艺参数 按工艺要求控制温度、压力、流量、物料比、投料速度等参数,是防止反应失控导致着火、爆炸的有效措施。监测报警 通过监测装置可及时发现事故征兆,以便及时处理,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42,2.控制着火源,消除燃烧爆炸的能量条件明火及高温表面明火:指敞开的火焰、火星等。敞开的火焰具有很高的温度和很高的热量,是引起爆炸事故的主要的火源。生产用火:电焊和气焊,喷灯、加热炉等都是明火。如何控制?在进行电焊和气焊操作时,严格遵守动火安全规程。在易燃易爆场所,不得使用蜡烛、火柴、普通照明灯具;禁止吸烟、携入火柴、打火机等。,43,喷灯是一种较轻便加热工具,维修时经常使用,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严格按动火制度进行。运输工具,如汽车的排气管会喷火,故进入生产区、库区要带防火罩。高温表面,如高温管道表面、烟筒、烟道的高温部分等都可能引起生产场所的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燃烧或爆炸。故必须降温,以降低危险。进行动火维修时,办理动火审批手续,落实动火安全措施。,44,摩擦与撞击摩擦与撞击往往是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爆炸物品等着火爆炸的根源之一。 例如:机器轴承的摩擦发热、铁器和机体的撞击、钢铁工具的相互撞击、砂轮的摩擦等都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45,怎样控制?机件运转部分用不发火的有色金属(铜、铝)制作;机器的轴承等转动部分,有良好的润滑,并经常清理可燃物污垢。敲打工具应由铍铜合金或包铜的钢制造。地面为不发火地面,铺设沥青、菱苦土等较软的材料。搬运、贮存可燃物的金属容器时,应用专门的运输工具,禁止在地面上滚动、拖拉等,防止容器的相互撞击,以免产生火花。,46,防止电气火花 如果有设备过热、故障、电气线路破损、防护措施不得力或人员操作中的失误等异常现象发生时,就可能因短路、漏电、产生电弧或产生电火花而形成电气火花,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电气火花种类:高电压的火花放电 在高压电极附近,空气绝缘先局部破坏,产生电晕放电,当电压继续升高时,空气绝缘层全部破坏,出现火花放电。火花放电的电压受电极形状、间隙距离的影响而不同,一般在400V以上。静电放电通常属于这一种。,47,弧光放电:是指开闭路回路、断开陪线、接触不良、短路、漏电、打碎灯泡等情况下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放电。接点上的微弱火花:指在低压情况下,接点的开闭过程中也能产生肉眼看得见的微弱小火花。在自动控制中用的继电器接点上或电动机整流子、滑环等器件上产生的火花都属于这一种。在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电线应采用铁管线,保证良好的绝缘。具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内,要根据危险程度,安装防爆型电气设备。,48,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爆炸性混合物:是指遇火源在瞬间发生爆炸或燃烧的物质。包括: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易燃液体蒸汽与空气的混合;闪点低于或等于场所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悬浮状的可燃粉尘和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49,爆炸性物质的分类、分级与分组 爆炸性物质按物态分为3类:类:矿井甲烷;类:爆炸性气体、蒸气;类:爆炸性粉尘、纤维。爆炸性混合物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主要取决于它的爆炸极限、传爆能力、引爆电流、自燃点等。 爆炸下限愈低、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可能性愈大;爆炸极限范围愈广,爆炸危险也愈大;引爆电流愈小,着火能力愈低,愈容易被引爆;爆炸物能够传播的间隙愈小,则传播能力愈大,其危险性也愈大;自燃点愈低;被引爆的可能性也愈大。 爆炸性混合物的分级分组就是根据上述条件确定的,具体如下:,50,爆炸性气体按其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和最小点燃电流比进行分级:矿井甲烷为级;工厂爆炸性气体分成三级,即A 、B、C。每级按其引燃温度的不同又分为T1、T2、T3、T4、T5、T6六组。见表爆炸性粉尘(包括易燃纤维)按其物理性质分为A 、B两级。,51,爆炸危险场所的分类、分级爆炸危险场所按爆炸物质的物态,分为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和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两类。爆炸危险场所分级 爆炸危险场所的划分,是按爆炸性物质出现的频度、持续时间和危险程度划分为不同危险等级区域。,52,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的划分爆炸性气体、可燃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按其危险程度分为三个区域等级:0级区域(0区):在正常生产、运输、贮存条件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地、短时间频繁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1级区域(1区):在正常生产、运输、贮存条件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2级区域(2区):在正常生产、运输、贮存条件下,爆炸性气体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间出现的场所。,53,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的划分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场所,按其危险程度的大小分为两个区域等级。10级区域:在正常生产、运输条件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地、短时间地频繁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11级区域:在正常生产、运输条件下,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不能出现,仅在不正常情况下偶尔短时出现的场所。不正常情况是指:装置和设备发生事故性损坏、错误操作;或因维修不当以及装置和设备在拆卸、检修时所出现不正常情况。,54,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标志及选型 爆炸场所的防爆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必须具备不引燃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的性能,满足上述要求而制成的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有:隔爆型电气设备(d) 是指把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部件封闭在一个外壳内,该外壳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向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传爆的电气设备。增安型电气设备(e) 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火花或危险温度,并在结构上采取措施,提高其安全程度,以避免在正常和规定过载的条件下出现点燃现象的电气设备。,55,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i) 正常运行所产生的火花或热效应均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还细分为ia、ab两级。正压型电气设备(p) 具有保护外壳,且壳内充有保护气体,其压力保持高于周围爆炸性混合物气体的压力,以避免外部爆炸性混合物进入壳体内部的电气设备。充油型电气设备(o) 全部或某些带电部件浸入在油中使之不能点燃油面以上或外壳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56,充砂型电气设备(q) 外壳内充填细颗粒材料,以便在规定使用条件下,外壳内产生的电弧、火焰传播、壳壁或颗粒表面的过热温度均不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气设备。无火花型电气设备(n)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产生电弧或火花,也不产生能够点燃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的高温表面或灼热点,且一般不会发生有点燃作用的故障的电气设备。,57,防爆特殊型(s) 电气设备采用未包括上述的防爆型式时,按特殊处理。粉尘防爆型 能防止粉尘进入设备内部,并且外壳光滑,避免粉尘沉积增温的电气设备。,58,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 根据爆炸危险场所区域等级和爆炸物质的类别选择相应的防爆电器设备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一般要求如下:防爆电气设备类型必须与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相适应。见下表。如0区只能用本安型和其他专为0区设计的电气设备。当然,适合于危险程度较高的电气设备同样可用于危险程度较低的区域,只不过是经济上不合算罢了。,59,电气设备防爆性能与区域爆炸危险物质的危险性相适应,如B级电气设备适用于B级爆炸性气体。不同级别的电气设备代用只能由高级代替低级,如B可代替A。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必须低于区域内爆炸危险物质的引燃温度。,60,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类型选型表,61,3.限制火灾爆炸事故扩大,减少事故损失的措施建筑防火设计 厂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周边环境,厂内不同火灾爆炸危险性设施的布局、建筑物间距、厂内道路布置、厂房的构造和耐火等级,与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发生后是否容易蔓延、扑救是否方便、事故危害程度都有直接关系。,62,厂址选择,厂址选择在符合本地区总体规划前提下,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规避不利的自然条件(如地形、风向)和地震、洪水、泥石流、滑坡、雷击、台风等自然灾害,防止自然灾害诱发火灾爆炸事故。有利于避开危及厂区安全的外界周边环境不安全因素。有利于厂区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限制火灾扩展,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对自身及外界周边地区的危害和环境污染,应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地貌和气象条件。适应日后生产发生所需用地几安全距离。,63,生产及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国家标准建筑设计规范对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 。甲类危险性最大,戊类最小。,64,表3.1.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65,表4.1.1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66,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其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2.0.1的规定 表2.0.1 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67,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占地面积按下表要求表3.2.1 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占地面积,68,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占地面积按下表要求表4.2.1 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建筑面积,69,建筑物的防火间距 在总平面布置时,要留有足够的的防火间距。在此间距内不得有任何建(构)筑物和堆放危险品。 防火间距计算方法是以建筑物外墙凸出部分算起,铁路的防火间距,是从铁路的中心线算起,公路的防火间距是从邻近一边的路边算起。防火间距确定考虑的原则是:1、发生火灾时,直接与其相邻的的装置或设施不会受到火焰加热;2、邻近装置中的可燃物(或厂房),不会被辐射热引燃3、燃烧着的液体从火灾地点流不到或飞散不到其它地点。,70,厂房的防火间距(建规3.3.13.3.12条)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3.1(建规)的规定 表3.3.1 厂房的防火间距3.3.1条 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最小不得小于10m,71,库房的防火间距:(建规4.3.1条4.3.5条)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3.1和4.3.4(建规)的规定表4.3.1 乙、丙、丁、戊类物品库房的防火间距4.3.1条 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最小不得小于10m,72,表4.3.4 甲类物品库房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第4.3.5条 库区的围墙与库区内建筑的距离不宜小于5m,并应满足围墙两侧建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要求。,73,4.防止燃烧、爆炸扩展的安全装置(1)阻火装置作用:限制火焰的传播,防止火焰窜入设备、容器或管道内,或阻止火焰在设备或管道内扩展。阻火装置有安全液封、阻火器、单向阀。(2)泄压装置作用:当密封容器内的压力异常升高超过了安全限度时能自动将容器内压力降低到安全水平。泄压装置主要有安全阀。这些安全装置必须做好维护,定期检查,确保其任何时候都处于正常的适用状态,是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保障。,74,五、消防安全,一、灭火的基本方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冷却灭火法;减少空气中的含氧量窒息灭火法;隔离与火源相近的可燃物隔离灭火法;消除燃烧中的游离基抑制灭火法。,75,1、冷却灭火法 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终止。,76,2、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这种方法适用扑救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77,3、窒息灭火法 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断绝氧气的助燃而熄灭。这种灭火方法适用扑救一些封闭式的空间和生产设备装置的火灾。,78,4、抑制灭火法 抑制灭火法,是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使之参与燃烧的化学反应,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79,二、消防设施消防设施的作用是灭火,防止火灾蔓延,减少火灾损失。生产经营单位的消防设施主要有:消防给水及报警系统、各类灭火剂喷淋系统、水幕设备、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消防控制室、灭火器,以及消防灭火工具。灭火器是必须配置的,主要作用是扑救初起火。灭火器配置按建筑灭火器配备设计规范的规定。,80,消防给水及报警系统是基本消防设施,包括给水管网、消防水泵及泵房、室内外的消防栓、消防水枪及水带和消防警铃,对于消防用水量大又给水不足的还应设消防水池。对于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还应按规定设置不同的灭火喷淋系统。对散发可燃气体、蒸气的甲类厂房和场所应设气体检漏报警装置。对一些重要的库房、机房、仪器室及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还应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对设有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装置的设消防控制室。,81,消防电源及配电的要求消防用电设备应有独立与生产生活用电的单独供电回路,配电线路有防火保护措施。为使火场人员及时安全疏散,必须有指示明确的疏散标志和事故照明,其电源可用连续供电时间不少于20分钟的蓄电池。消防设施必须加强维护,检查,确保任何时候都能发挥作用。,82,三、灭火剂及其应用,1水 (1)灭火作用 对燃烧物质冷却降温,从而减弱燃烧的强度;稀释燃烧区的氧,使火势减弱。 对于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果允许用水扑救,水与可燃、易燃液体混和,可降低燃烧液体浓度以及燃烧区内可燃蒸气浓度,从而减弱燃烧强度。,83,2泡沫灭火剂 泡沫灭火剂由发泡剂、泡沫稳定剂和其他添加剂组成。泡沫灭火剂由于发泡剂不同有多种类型,如化学泡沫灭火剂;蛋白泡沫灭火剂,水成膜泡沫灭火剂;抗溶性泡沫灭火剂;高倍数泡沫灭火剂等。,84,3干粉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和少量的防潮剂硬酯酸钠及滑石粉等组成。 冷却和稀释可燃气体,同时干粉灭火剂与燃烧区碳氢化合物起作用,抑制燃烧过程,致使火焰熄灭。,85,4其他灭火剂 二氧化碳、卤代烃等灭火剂等。,86,四、灭火设施,1水灭火装置 (1)喷淋装置 (2)水幕装置,87,2泡沫灭火装置按发泡剂不同分为化学泡沫和空气机械泡沫装置两种类型。按泡沫发泡倍数分为低倍数、中倍数和高倍数三种类型。按设备形式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类型。泡沫灭火装置一般由泡沫液罐、比例混合器、混合液管线、泡沫室、消防水泵等组成。泡沫灭火器主要用于罐区灭火。,88,3二氧化碳灭火装置一般由储气钢瓶组、配管和喷头组成。其用量与可燃物料的物性、防火场所的容积和密闭性等有关。,89,4干粉灭火装置 干粉是微细的固体颗粒,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磷酸二氢铵、尿素干粉等。,90,5烟雾灭火装置 烟雾灭火装置由发烟器和浮漂两部分组成。烟雾灭火剂由硝酸钾、木炭、硫磺、三聚氰胺和碳酸氢钠组成。6氮气灭火装置氮气灭火装置的结构与二氧化碳灭火装置类似,适于扑灭高温高压物料的火灾。,91,五、发生火警后的对策火灾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一般初期时火苗都比较小,若发现及时,对策得当,往往会将其及时扑灭或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至于造成大地灾害。只有平时训练有素的人员,才能在火警时拿出最佳对策。(1)车间生产人员的对策岗位发生火警,在岗操作人员必须采取应急措施。a.本岗位义务消防员或受过灭火技能训练的人员立即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灭火扑救。当火势不能立即扑灭时应在现行扑救的同时,立即报警。,92,b.本岗位操作经验丰富的人员,应立即采取工艺操作方面的应急措施:首先关闭与火警有关的管道、阀门,停止加料,停止一切易燃易爆物料的输送;然后关闭蒸汽阀门,停止加热,开冷却水,使物料降温;停止机械通风设备运行;协助上下岗位做好应急措施;协助移出火警周围易燃易爆物品。c.岗位当班副班长应先报警,然后听从专业灭火人员的指挥,协助灭火。d.岗位其他人员,应视情况分头协助各方面应急处理和协助灭火,迁移火警周围易燃易爆物品,疏通道路,为专业灭火人员顺利到达现场做好各种准备。,93,(2)发生火警时相邻岗位的对策。a.相邻无易燃物品。距火警较近的岗位,若停产损失小,应立即停产,留一人看管现场,其余人支援火警岗位;如停产损失大,可留部分人员继续生产,灭火熟练人员支援或仅岗位。距离火警较远的岗位,照常生产,抽调部分灭火熟练人员支援火警岗位。b.相邻有易燃物品。距离火警较近的岗位,应立即停产,并采取工艺应急措施,关闭阀门,准备灭火器具,移出易燃物品,同时抽调部分人员支援火警岗位。距离火警较远的岗位,若停产损失小,应立即停产,并采取工艺应急措施同时抽调部分人员支援火警岗位,如停产损失大,暂不停产,6min左右火警不消除,应立即停产,并采取工艺应急措施。关闭阀门,准备灭火器具,移出易燃物品,同时抽调部分人员支援火警岗位。,94,(3)一般职工的对策专职消防人员接到报警电话时,应问清火警部位和着火物品名称,立即携带适用的灭火器具赶赴火警现场进行灭火。义务消防队员作好准备,随时听从上级调遣赶赴火警现场进行灭火。职能部门科室人员除留人外,其余均应赶赴现场协助灭火;厂部值班人员应做好火警后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工作;保卫部门应组织灭火和纠察工作;其他科室人员应听从统一安排,做好灭火配合工作。,95,六、几种常见初起火灾的扑灭实践证明,大多数火灾都是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生产中能及时发现和扑救,对安全生产有着重要意义。(1)当生产装置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在场操作人员应迅速采取如下措施:迅速查清着火部位、着火物及来源,准确关闭阀门,切断物料来源及加热源;开启消防设施,进行冷却或隔离;关闭通风装置防止火势蔓延;压力容器内物料泄漏引起的火灾,应立即切断进料并及时开启泄压阀门,进行紧急排空;为了便于灭火,将物料排入火炬系统或其他安全部位现场当班人员要及时做出是否停车的决定,并及时向厂调度室报告情况和向消防部门报警;,96,发生火灾后,应及时组织人员对装置采取准确的工艺措施,利用现有的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进行灭火。若火势一时难以扑灭,要采取防止火势蔓延地措施,保护要害部位,转移危险物质;专业消防人员到达现场时,负责人应主动及时地向消防指挥人员介绍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