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抗原、抗原的特异性及交叉反应以及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的抗原抗体有何异同_第1页
常见抗原、抗原的特异性及交叉反应以及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的抗原抗体有何异同_第2页
常见抗原、抗原的特异性及交叉反应以及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的抗原抗体有何异同_第3页
常见抗原、抗原的特异性及交叉反应以及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的抗原抗体有何异同_第4页
常见抗原、抗原的特异性及交叉反应以及参与II、III型超敏反应的抗原抗体有何异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一、病原微生物: 1. 病毒性抗原: 衣壳蛋白 包膜(糖蛋白) 2. 细菌性抗原: 细胞壁:蛋白质、脂多糖等 鞭毛:蛋白质 菌毛:蛋白质 夹膜:多糖 3. 其它: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二细菌的外毒素与类毒素 外毒素:细菌分泌的毒性蛋白质。 类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 过的失去毒性保留免疫 原性的外毒素。,三异种动物血清: 异种动物的血清蛋白对人具有 免疫原性。 如:抗毒素血清(马血清)-破 伤风抗毒素血清,白喉抗毒 素血清等。,四异嗜性抗原 (heterophil antigen,又称Forssman抗原) 概念:不同种属生物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Forssman抗原: 豚鼠脏器(生理盐水悬液) 家兔抗豚鼠 抗体 + 豚鼠脏器抗原反应(+) 绵羊RBC凝集反应(+,交叉 反应),实际意义: 1. 与产生人血型抗体有关 大肠杆菌O86 B血型物质 肺炎球菌14型 A血型物质,共同抗原,共同抗原,2. 与疾病有关系: 溶血性链球菌 肾小球基底膜 溶血性链球菌 心肌 大肠杆菌O14型 肠粘膜,共同抗原 急性肾小 球肾炎,共同抗原 风湿病,共同抗原 溃疡性 结肠炎,3. 临床诊断: 肺炎支原体(引起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MG株链球菌 检血清中抗体(凝集反应) 立克次体(引起斑疹伤寒) 变形杆菌 (OX19) 血清中和抗体(Weil-Felix反应),共同抗原,共同抗原检测,五血型抗原: - 人类血型抗原已报导23个系统。 1. ABO(H)血型系统: - A、B、AB、O四型,ABO(H)血型 血型 抗原(RBC) 抗体(血清) A型 A抗原 抗B抗体 B型 B抗原 抗A抗体 AB型 AB抗原 无抗A、抗B抗体 O型 无A、B抗原 抗A、抗B抗体 ,2. Rh血型系统: 恒河猴(Macacus rhesus)RBC 家兔 抗恒河猴RBC抗体(免疫血清)+人RBC凝集 反应(+) 人RBC 恒河猴RBC RHCE基因(+) RHD基因(+) RHCE基因(+) RHD基因(-),共同抗原,称Rh抗原。, D抗原(+) Rh+, D抗原(-) Rh-,实际意义:- 新生儿溶血症 孕妇(Rh-) 胎儿(Rh+) 抗Rh抗体 + 新生儿RBC (Rh+) 溶血反应 (新生儿溶血症),六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system) 人类: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 七肿瘤抗原: 细胞恶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八超抗原(superantigen, SAg) 一类通过与MHC -II类分子 (APC)和TCR-V(T 细胞)结合, 刺激表达有特殊TCR-V 的T细胞 亚群活化的抗原分子。,SAg的作用特点: (1)具有强激活T细胞(CD4+T细胞)作用 - 可刺激T细胞总数的5-20%; (2)不需APC处理 - 直接与MHC- II类分子和TCR- V结合; (3)不受MHC限制 - 同MHC- II 类分子结合,增加TCR与 SAg的亲和力; (4)可激活T细胞,又可致T细胞产生免疫 抑制。,SAg的种类: (1)外源性超抗原:主要为细菌的代谢产物。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 毒素休克综合症毒素1(TSST1) A族链球菌M蛋白致热外毒素 A-C 等 (2)内源性超抗原:主要为逆转录病毒产物。 病毒DNA与宿主DNA整合,表达的 病毒蛋白质产物。,SAg的实际意义:其生物学意义尚不 完全清楚。 (1)SAg T细胞亚群 细胞 因子 毒性效应。 (2)SAg T细胞亚群 免疫 抑制 促进病毒感染、增殖。,九基因工程抗原: 通过基因重组、再表达制备的抗原 物质。 目的基因(编码抗原)+载体(质粒等) 重组DNA 细胞(真 核或原核) 表达 纯化。,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抗原的特异性:是指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及其应答产物的专一性。决定其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是抗原分子的抗原表位。特异性体现在两方面特异性是免疫学诊断和治疗的基础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抗原决定簇,二、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1.共同抗原 带有共同抗原决定簇的抗原称共同抗原。分为类属抗原和异嗜性抗原两类。2.交叉反应 由一种共同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能与含共同抗原决定簇的两种抗原结合发生反应。,抗原1,抗原1,抗原2,抗原2,抗体1,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交叉反应示,抗原除与其相应的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外,还与其他抗体发生反应称为交叉反应。,引起交叉反应的原因:,抗原异质性(Antigen heterogeneity)-抗原物质的非均一性。,共同决定簇,决定簇相似,第二节 型超敏反应,II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毒型(cytotoxic type)或细胞溶解型(cytolytic type)超敏反应,它是由靶细胞表面的抗原与相应IgG或IgM类抗体结合后,在补体、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抗原:同种异型抗原、共同抗原、变性自身抗原、外来抗原 抗体:IgG和IgM类抗体参与细胞损伤的物质:补体 、吞噬细胞、NK细胞,1.参与反应主要物质,一、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细胞溶解吞噬作用ADCC作用刺激或抑制靶细胞,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机体,激活补体,ADCC,调理作用,抗原抗体结合,刺激,产生,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重症肌无力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肺出血肾炎综合征,二、常见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一)抗血细胞抗体的检测不完全抗体的检测,1.Rh抗体的检测(孕妇血清或羊水)2.抗球蛋白检测(Coombs试验),(1)直接Coombs试验(2)间接Coombs试验,三、型超敏反应免疫学检测,(二)临床意义,第三节 型超敏反应,III型超敏反应是指由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多处毛细血管基底膜,通过激活补体,并在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的参与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可溶性抗原抗体:IgG、IgM补体:C3a、C5a、C3b参与细胞:中性粒细胞、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参与反应主物质,一、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局部免疫复合物病Arthus反应、类Arthus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