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扶贫调研报告_第1页
第一书记扶贫调研报告_第2页
第一书记扶贫调研报告_第3页
第一书记扶贫调研报告_第4页
第一书记扶贫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书记扶贫调研报告 按照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安排,经过市委组织部的选拔和培训,我到 第一书记 ”。经过驻村入户调研,对该村的基本情况有了基本了解,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公里处,南与东沙河前荆河沟搭界,东靠荆河河道,北与俞寨村相邻,西靠滕平公路,现有人口 1498人, 383户,耕地面积 1200亩,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与外出务工、种植、养殖。常规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辖区内有森林公园、荆泉水厂、招商引资企业 9家。近年来, 事处的正确领导下 ,在居 “两委 ”班子的共同努力,团结奋斗下,居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先后获得过 “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 “先进基层党组织 ”、 “招商引资先进单位 ”、 “尊师重教先进单位 ”、 “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 “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 ”等市、街道多项荣誉称号。 1、生活环境方面。后荆沟局,道路平整干净,房前屋后井然有序,住宅整齐划一,家家门前水泥路,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户户通上自来水,夜晚照明路灯, 24小时不间断视频监控。 2、卫生教育方面。居内高标准建设了市级合作医疗定点卫生所,有效解决了百姓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 ;教育方面村投资 150万元建立了荆泉小学,不但解决了本村孩子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还为附近 5个村居孩子上学提供了方便。 3、社会保障方面。先后为人民办理了城镇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各种保险,同时为居内一些因病、因残致穷的家庭办理了低保救济,真正做到了让辖区群众不为自己老了、病了而发愁,让每个家庭的生活都幸福。 二、组织建设 6人,居两委成员 6人,其中女干部 1人,大专学历 3人,两委交叉任职 1人。该居在支部书记侯波、居委会主任侯钦亮的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与时俱进、开拓 创新,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特别是村干部在竞争激烈的选举中当选上任后,为了总结换届时的承诺:工作中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顺应人民群众,加快经济发展。应该说是一个主体素质较高,富有活力的队伍。 三、经济情况 民生活发展 85%来源于外出务工,近年来在 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发挥地理位置优势,由市政府征地 65亩建设了湿地森林公园、供全市人民饮水的荆泉水厂。荆泉水厂坐落居东,居两委全力改善市水源地的环境大力打造宜居环境。招商引资辛圣装饰、瑞祥纺织、 好美制衣、威滕电子、美亚家具、永强水泥等 9个厂子,解决了很多村民的就业问题。 四、计划生育情况 00人,一胎 184人,二胎 91人,多孩 16户,女扎 77人,放环 177人,计划生育工作历来是比较难干的工作,还有历史遗留问题,面对困难村干部有着一种敢碰钉子,不服输的精神,建立了计划生育 “平面户况 ”显示图,让每户尽显图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效遏制了计划外生育现象的发生。 五、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工作建议 通过深入调研,该居存在着干群关系缺乏沟通、老百姓的思想观念相对还比较滞后、计划生育等问题,这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和谐稳定。下一步,我将团结居两委成员,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按照街道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本居实际情况,一是加强现有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制订完善党员学习制度,采取定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不定期传达市、街道最新会议精神,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的方式切实提高现有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 ;二是发展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组织居里的高学历人员、复员军人、致富能手等非党人员,通过学习培训、集中座谈、专人帮扶等方式,使其积极的向党组织靠拢 ;三是强化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开展党员 每月义务劳动日活动,组织支部党员,对居内环境卫生进行清扫,对居内困难户、五保户进行帮扶。 2、完善居各项规章制度。务实管用的制度,是推动组织建设上水平的重要保证。健全完善 “四议两公开 ”、 “两会两票 ”等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增强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民生的能力。 3、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一是统筹安排、责任到人。居两委班子成员和计生专干,施行包组包户责任落实到人,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体系,切实增强人人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意思 ;二是制订“计生工作例会 ”制度,每月 5日前社区领导、村两委班 子成员、计生专干召开计生工作例会,总结上月工作,找出不足,安排本月工作,做好心中有数,指出工作重点,责任落实到人。三是加大计生宣传教育力度。将计生工作纳入党务村务公开,在居组主要道路刷写规范醒目的计生宣传标语,发放计生优惠政策等有关材料,按要求分类整理各类档案材料统一装订成册,接受群众监督。 第一书记扶贫调研报告 一、工作概况及成效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扶贫工作,始终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有关扶贫政策措施,并及时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 (略发 2014 7号 ),聚焦精准扶贫,着力行业扶贫,推进社会扶贫 ,促使全县贫困面貌持续改善 ,扶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 )农村贫困人口逐年减少。 通过实施脱贫目标到村到户、扶贫项目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到村到户、财政扶贫资金直补到户、干部驻村帮扶到户五大精准扶贫措施,使全县贫困人口由 2010年的 014年的 均下降 困发生率由 2010年底的 53%下降到 (二 )贫困户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2014年全县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 2850元,较上年增加 400元、增长 支出方面,贫困户在文化教育娱乐、交通通讯、家庭设备用品方面的消费增幅均在 80%以上,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三 )产业扶持力度持续加大。 2014年,全县投放产业扶贫贷款 息 55万元,扶持 496户贫困户发展产业 ;41个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资本金超过了1000万元,借款率 75%,回收率 95%。横现河省级产业扶贫园区建设稳步实施,已完成投资 98%,扶持带动贫困户 332户,占计划 350户的 95%;两流水村 “贫困人口创业示范试点项目 ”和 “互助资金创新 试点项目 ”全面启动。 (四 )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坚持 “整体推进、连片开发、集中攻坚 ”扶贫开发工作思路,通过大力实施扶贫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陕南移民搬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扶贫、科技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等七项工程,使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2014年,全县实施秦巴片区扶贫规划项目完成总投资 中基础设施项目投资 业项目投资 生项目投资 共服务项目投资 力建设项目投资 302万元。 二、开展精准扶贫存在的问 题及困难 一年来,尽管我县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我县贫困人口基数大,精准扶贫工作启动时间短 (刚刚实施一年 ),因此,在工作推进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及困难: (一 )农村情况错综复杂,增加了精准识别难度。 当前,除绝对贫困人口和低保户、五保户易识别外,大多数群众很难准确确定是否贫困。 一是贫困户识别过程缺乏刚性标准,部分村干部对精准扶贫政策把握不准,扶贫对象难以界定。加之贫困人口和贫困户多由村干部决定,一些地方未严格执行贫困人员认定标准和评选程序,在确定贫困户时存在 “关系户 ”、 “人情户 ”等现象 ; 二是部分村干部只热衷于争取和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精准扶贫工作不重视,在贫困户建档立卡时有走过场现象,且县、镇包村干部也没有进行认真核实,导致精准扶贫数据不精准 ; 三是贫困户真实的收入难以概定,没有一个严格的统计方法来衡量。在入户调查过程中,部分农户不讲实话,不如实填报收入情况,造成少数较富裕户被纳入贫困户系统,还有部分真正的贫困户没有被纳入进来 ;四是存在因病、因学、因灾返贫的现象,很难精准界定。 (二 )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发展意识不强。 一是多数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陈旧落 后,依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安于现状,没有发展动力 ; 二是部分贫困户不愿积极就业,不谋求发展思路,一心想吃低保,享受国家救助, “等、靠、要 ”依赖思想严重 ; 三是受自然条件限制和农产品、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等因素影响,部分贫困户主动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不高。 (三 )针对性不强,产业扶贫效果不明显。 我县过去注重整乡整村连片推进扶贫工作,按照 “一村一品 ”进行项目规划并组织实施,但在精准扶贫到户实施过程中,由于各户的情况和产业发展需求不同,基层政府在引导方面没有针对一户一策、因户制宜、因地制宜,造成个别农户 对扶持项目不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产业项目推进落实困难。同时,县域涉农龙头企业较少,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不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是空架子,吸纳带动贫困户作用不明显。 (四 )资金投入滞后,到户产业实施难。 精准扶贫的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上,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我县目前在精准扶贫资金的使用上还相对滞后。 一是全县有 16个贫困村被列为 “十二五 ”整村推进贫困村建设项目村,这些村都有 80中 70%的资金重点用于发展增收产业,但由于缺智力、缺劳力、缺技术的贫困户无能 力发展增收项目,导致这些项目村的产业扶持资金 “闲置 ”花不出去,没有真正发挥出扶贫资金的最大效益 ; 二是产业扶持资金额度较小。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农户反映每户最高专项扶持资金限额 5000元,带动不了增收产业的发展和产业规模的扩大。如:一户按发展 100窝猪苓计算,农户需要投资 9000余元 (不包括原材料和人工费 ),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一次性投资成本过高,导致到户产业难以实施 ; 三是全县仍有 80个贫困村没有安排产业扶持项目,这些村的部分贫困户想发展产业却没有项目支持和资金的投入,致使扶贫工作推进缓慢。 三、意见及建议 精准扶贫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要抓好这项工作,必须从长远考虑、从现实出发,上下联动、统筹推进,瞄准贫困、精准发力,确保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一 )加强政策宣传,精准识别到位。 一是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各项政策和陕西省扶贫开发条例的宣传,使各级领导干部和部门更加重视扶贫工作,依法抓好扶贫,促使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扶贫,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扶贫的良好氛围 ; 二是建议进一步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政策措施、目的要求的再宣传、再动员,充分发动贫困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基层干部工作的使命感 、责任感和紧迫感 ; 三是建议对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要研究吃透上级扶贫政策,切实做好贫困人口信息管理工作,准确掌握贫困现状,加快制定贫困户动态管理办法,使扶贫对象进退有章可循,为精准扶贫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 )因村因户制宜,完善扶贫发展规划。 围绕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对贫困村、贫困户全面摸底归类、建档立卡,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一是建议根据建档立卡数据分析,对贫困户的贫困原因进行分类,因村、因户制宜研究制定精准扶贫计划 ,因人实施。可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移民搬迁安置,低保政策,医疗救助等方式,实现贫困人口精准 脱贫 ; 二是建议加强与民政部门的有效衔接,对因智、因病、因残的特困户或 “五保户 ”以及无发展潜力的对象,纳入惠民政策予以保障 ; 三是建议对具备条件容易脱贫的对象,要优先纳入脱贫计划,制定相关扶持措施,让其早日脱贫。 (三 )加大产业扶贫,缓解贫困户的资金压力。 产业发展是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根本所在。 一是建议大力培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产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市场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要引导、督促龙头企业履行帮扶义务,采取 “企业 +基地 +农户 ”、 “企业 +专业合作组织 +基地 +农户 ”等模式,因地制宜的帮扶重点村和贫 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产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主动结对包联贫困户发展生产。对积极扶持贫困户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大户要在税收减免、扶贫贴息等政策上给予优惠,以形成贫困户增收、企业增效互惠互利的双赢机制 ; 二是建议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确保各类涉农资金向贫困村倾斜 ; 三是建议注重激发群众自我脱贫意识,鼓励实施多元项目发展脱贫,县、镇可以筹集一定的资金,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四 )整合项目资源,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一是建议对各贫困村确需解决的基础建设项目由县职能部门统一规划,编 报项目进行上报,分轻重缓急逐步实施 ; 二是建议县财政每年捆绑、调剂一定的资金用于贫困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项目和资金主管部门要严格项目和资金审批,严格监管,防止重复投资和资金浪费。 (五 )加大考核力度,严格落实责任。 一是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各镇和县直部门党政一把手履行扶贫责任制的考核问责力度,适当提高扶贫开发在年终考核分值上的比重,切实把扶贫开发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还要切实发挥好各驻村工作组和村第一书记的作用,指导、协助各村搞好精准扶贫 ; 二是建议县扶贫办加强对各镇扶贫工作的指导和扶贫专干的培训、考核 ,确保扶贫专干能够全面掌握相关政策,专事专干,指导各村开展好扶贫工作 ; 三是建议由监察局牵头,发改、财政、审计以及 “两办 ”督查室等部门参与成立相应的监督工作组,加强对扶贫工作督查和扶贫资金监管,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尽快见实效。 第一书记扶贫调研报告 根据省、市组织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被选派到我们单位的双联行动联系村镇原县新集乡 第一书记 ”, 7月 15日到村报到后,为了尽早掌握全村基本情况、农民生活状况、主导产业培育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我迅速与村 “两委 ”班子成员入户开展调研,实地考察 ,较为全面 地掌握了 一、村情现状 距乡政府 14公里,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山川塬兼有,共辖 6个村民小组,共 387户 1687人,其中贫困户 285户 1176人,贫困面高达 全村有党员 27名,其中女党员 4名,村干部 3人,平均年龄 40岁,均为党员,年龄结构较为年轻,全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全村总土地面积 地总面积为 6547亩,人均仅 且多数为山地,全村共有砂石路 众出行、耕作较为不便。全村产业以种植业为主,规模小,群众收入来源主要以种 植经济作物、外出务工为主, 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3268元。 二、致贫原因 困表现和贫困原因具有特殊性,贫困程度更深,脱贫难度更大,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更大的努力。一是地理位置偏僻。 县城、乡镇较远,交通条件差 ,农户居住分散。总体来看,各方面的发展欠账较大。二是贫困程度深。 近年来,因学、因病、因婚、各种突发事故等原因致贫、返贫率较高,在全县 89个贫困村倒排序中处于 22位,脱贫任务十分艰巨。三是基础设施薄弱。长期以来,由于扶持力度有限,前有 80户群众没有接通自来水,全村没有 1条建成的水泥路,村组道路以砂石路和土路为主,将近 60%的耕地为山地,土地质量差。全村只有 2个自然村进行了农电网改造, 4个村民小组群众农电线路老化,供电可靠性低,经常发生用电故障。村部年久失修,已属危房,影响了基层组织功能的正常发挥。四是群众增收难度大。 收渠道狭窄, 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市低 2231元。一半以上的村民以传统种植为主,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缺乏像样的主导产业,产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 经济作物和外出务工。五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守人员年迈体弱,受教育程度偏低,普遍缺乏种植、养殖技能,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严重地制约了全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六是村民思想观念保守。该村文化设施缺乏,全村没有公共活动场所。村里无法组织各种文体活动,缺乏先进文化传播的氛围,群众普遍存在求稳怕乱的守旧观念、狭隘封闭的小农意识、 “小富即安 ”的守摊理念, “等、靠、要 ”思想严重,各种消极思想相互交织,导致村里缺乏发展活力。综合分析,路、电、水、田、房、业、智是制约 大瓶颈,也应是帮扶工作的重点。 三、调研启示 一是基础建设是利民之 “策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做好贫困村水、电、路、气、田等基础工作,不断加快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对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加快农村社会快速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是产业培育是增收之 “要 ”。按照 “一乡一业 ”、 “一村一品 ”的思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寻找一项适合 极争取上级财政、农业、土地、水利、交通等部门的支持,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同时,有序引导群众进行土地流转 ,鼓励发展各类新型 农业经营主体,扶持种养大户发展规模种植和养殖 ,才能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是基层建设是治本之 “源 ”。积极引导党支部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全体党员会议,重点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农村政策等内容,组织好党员的管理和科技培训,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全村发展理清思路,凝聚合力提供思想源泉。 四是农民培训是授渔之 “法 ”。在开展双联 “六送 ”及进村入户培训活动中,采取理论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由大户现身说法,深入农户进场指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