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综合服务技术要点_第1页
预防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综合服务技术要点_第2页
预防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综合服务技术要点_第3页
预防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综合服务技术要点_第4页
预防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综合服务技术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麻栗坡县2015年预防“三病”母婴传播综合防治知识培训班,预防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综合服务技术要点,麻栗坡县妇幼保健院蔡再香2015年8月,预防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综合服务,产前保健孕期至少接受5次产检服务整合的“三病”检测与咨询服务首次产检时进行,有反应时行补充试验,配偶、性伴检测孕产妇及时治疗安全助产住院分娩,HIV感染孕产妇继续应用抗病毒药物产后保健与随访继续治疗,喂养咨询与指导,生长发育监测,感染状况监测转介,整合的“三病”检测与咨询,在孕早期提供检测咨询服务是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核心;可以使感染孕产妇得以尽早采用母婴阻断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母婴传播。,整合检测咨询流程(安娜),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HIV、梅毒感染孕产妇的孕产期保健,实行首诊负责,纳入高危管理,遵循保密原则,提供高质量的保健服务;提供更为规范的、优质的孕产期保健服务,酌情增加检查次数。提供安全性行为指导、感染症状和体征监测、营养支持、心理支持、性伴告知与检测等。,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会通过 妊娠 、 分娩 、 哺乳 把艾滋病传染给婴幼儿,母婴传播自然发生率 13-48 %(大约15-20%是在孕期感染的,50%是在分娩过程中感染的,还有33%是通过母乳喂养而感染的),艾滋病母婴传播途径,1、病毒直接感染绒毛膜细胞2、病毒通过破损胎盘缺口直接进入胎儿循环3、孕妇体内病毒载量超过胎盘的缓冲能力4、胎儿接触含有病毒的血液及宫颈阴道分泌物5、母乳中含有HIV病毒,乳汁内的病毒通过口腔或者胃肠道造成新生儿感染,抗病毒治疗注意事项, 一旦发现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无论其是否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检测,也无论其检测结果如何,都要尽快开始抗病毒治疗。 在分娩结束后,无论采用何种婴儿喂养方式,均无需停药,尽快将其转介到抗病毒治疗机构,继续后续抗病毒治疗服务。 特别强调,对于选择母乳喂养的产妇,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停药,应用抗病毒药物至少要持续至母乳喂养结束后一周。当孕产妇血红蛋白低于90g/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0.75109/L,建议不选或停用AZT。应用TDF前,须进行肾脏功能评估。,孕产妇抗病毒治疗的相关检测,孕产妇抗病毒用药前、用药过程中应进行相关的检测,并结合临床症状对孕产妇感染状况进行评估,以便确定用药方案和监测治疗效果。 用药前:CD4+ 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检测及其他相关检测(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 用药过程中:每三个月进行1次CD4+ T淋巴细胞计数及其他相关检测(同前);其中,孕晚期(最迟孕32周前采血),进行1次病毒载量检测,并在分娩前获得检测结果。,抗病毒药物应用的依从性(1),抗病毒药物应用的依从 是指服用抗病毒药物方案中的所有药物,并按处方种类的要求、在正确的时间、服用正确的剂量 依从是抗病毒治疗或预防应用抗病毒药物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 漏服药物的结果:HIV病毒数量增高,并导致 HIV/AIDS 疾病进展 HIV传播的危险增加 增加抗病毒药物耐药的风险,抗病毒药物应用的依从性,与HIV感染孕产妇讨论抗病毒药物方案已知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依从性的重要性,帮助孕妇: 预先了解药物副作用 了解如何处理轻微的副作用 不要擅自减量或停止用药 开始抗病毒治疗后,经常随访HIV感染孕产妇,支持用药的依从性,评估并处理药物副作用,妊娠梅毒治疗,妊娠早期治疗:使胎儿不受感染 妊娠晚期治疗:使受感染的胎儿在分娩前治愈 禁止使用四环素、多西环素及米诺环素 一切非青霉素治疗的梅毒复发率较高。 青霉素可通过胎盘预防98以上的先天性梅毒,对胎儿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是预防先天梅毒的理想抗生素药物。,梅毒规范性治疗,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为规范治疗: 应用足量青霉素治疗; 孕期进行2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之间需间隔2周以上; 第2个疗程在孕晚期进行并完成。,注意事项,苄星青霉素治疗期间,若中断治疗超过1周,或采用其他方案进行治疗时,每个疗程治疗期间遗漏治疗1日或超过1日,要从再次治疗开始时间起重新计算治疗疗程。 治疗期间禁止同房,安全分娩,医护人员安全孕产妇安全,医护人员安全,遵循标准防护原则应: 所有人员 在所有时间 对所有病患 在所有操作过程中,孕产妇安全,尽量避免宫颈检查 避免产程延长避免常规人工破膜 分娩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性操作(侧切、产钳) 尽量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风险 仅在必要时输血,并使用检测过HIV、梅毒、HBV和HCV的合格血液。,暴露婴儿出生时的护理,任何时间护理婴儿时都要遵循普遍防护原则 护理新生儿时戴手套和护目镜 出生后立即钳夹脐带,断脐前用纱布覆盖,避免血液喷溅 头部娩出时,用纱布擦拭婴儿口鼻 如有胎粪吸入,使用低压吸痰器而不要使用常规吸痰器 用温水清洗婴儿,用毛巾擦干 与母亲确认婴儿的喂养方式 给予维生素K 1mg,肌肉注射;抗生素眼膏涂眼,HIV、梅毒感染孕产妇的剖宫产手术,艾滋病、梅毒感染不作为实施剖宫产的指征。 对于孕早、中期已经开始抗病毒治疗、规律服用药物、没有艾滋病临床症状,或孕晚期病毒载量低于检测限,或已经临产的孕产妇,不建议施行剖宫产。,HIV暴露婴儿喂养咨询与指导, 提倡人工喂养,避免母乳喂养,杜绝混合喂养。 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其家人进行婴儿喂养方式的可接受性、知识和技能、可负担性、可持续性等条件的综合评估,给予技术指导。 对选择人工喂养者,指导正确冲配、器具清洁消毒等。对选择母乳喂养者,要做好充分的咨询,强调喂养期间母亲或婴儿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指导正确的纯母乳喂养方式和乳房护理。 告知母乳喂养时间最好不超过6个月,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尽早改为人工喂养。,梅毒暴露婴儿喂养咨询与指导,流动的温水清洗净尽快采集静脉血进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检测预防性治疗、先天梅毒患儿的治疗保健随访:满1、3、6、8、12、15、18个月时进行。母亲乳房无破溃和病损时建议母乳喂养。,儿童艾滋病感染状况监测和随访,将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纳入高危管理,于儿童满1、3、6、8、12和18月龄时,分别进行随访和体格检查,观察有无感染症状出现。 按照婴儿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工作方案的相关技术和时间要求,对所生儿童于出生后6周和3个月时,分别采集血标本,进行婴儿感染早期诊断。 未进行婴儿早期诊断检测或婴儿早期诊断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儿童,应于12、18月龄进行艾滋病抗体筛查及必要的补充试验,以明确艾滋病感染状态,转介感染艾滋病、梅毒的结婚登记人群,对未怀孕者告知:母婴阻断相关知识及如何获得母婴阻断服务转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有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已怀孕 转辖区妇幼保健机构接受母婴阻断服务。,转介HIV感染孕产妇,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在抗病毒治疗机构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CD+4T淋巴细胞计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