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巡回培训_第1页
全市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巡回培训_第2页
全市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巡回培训_第3页
全市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巡回培训_第4页
全市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巡回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市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巡回培训 (2015),刘 辉 推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推拿针灸为主治疗各种疼痛、眩晕、麻木、瘫痪,治未病垂询电话:139 6348 9628 中医针灸推拿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目的: 为群众提供 “简、便、廉、验” 的中医药服务,第二册第一分册之学习纲要,1 8项适宜技术 针灸推拿+熏洗疗法 2 30个常见疾病3 106个常用穴位,第一章 毫针刺法,毫针刺法是指利用毫针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机体的穴位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针刺示意图,基本操作方法,针刺流程: 消毒进针行针留针出针 3个消毒 单手进针 捻转提插,“得气”: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 医生:会感到针下有沉紧的感觉;病人: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 “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 标幽赋(金窦汉卿),针刺示意图,经络,经络,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 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四个方面。 灵枢:“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经络1,经络2,经络3,穴位,穴位,学名腧穴,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炙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少的地方。也叫穴、穴道。 腧穴作用:输注气血,反应病证,防治疾病。,穴位1,穴位2,10个常用穴位,四总穴(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 四总穴,两个在上肢,两个在下肢,一个是足阳明,一个是手阳明,一个是足太阳,一个是手太阳,它们均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对头面躯干部位病变起远端治疗作用.足三里治腹部疾病,委中主治腰背疾病,列缺主治头项病,合谷主治面口病. 新增四总穴(内关、三阴交、阿是穴、水沟)环跳和阳陵泉,四总穴(1),1 肚腹三里留足三里 人身体前面的疾患,应以足三里为主治疗。尤其“肚腹”这个部位的任何疾病,如胃弱、胃寒、胃痛等,都要用到足三里这个穴。足三里既可升补脾气,又可和降胃气,对脾胃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主治脾胃疾病。此外,胃经循行之头、面、胸腹、腿、膝、趾出现病症,均可选用。足三里又是保健要穴:要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化脓灸)。 “经之所过,主治所及”。 腧穴所在,主治所能。,四总穴(2),2 腰背委中求委中 人身体后面的疾患,应以委中为主治疗。 尤其“腰背”这个部位的疾病首先考虑委中穴。委中穴在腿腘窝横纹线中间。各种原因之腰背疼痛,无论虚实都可考虑此穴。既治小便难,又治遗尿,同样是双向调节。膀胱经循行之头、项、背、腰、臀、下肢后面的疾患,首选委中。,四总穴(3),头项寻列缺列缺 人身体头颈躯干两侧之病变取列缺穴。 简便取穴法 两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列缺是肺经络穴,可解表散寒、清肺止咳;又与大肠经表里,故治颈、头部疾病。主治疾病: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牙痛。,四总穴(4),面口合谷收合谷 人身头面躯干前面疾患可取合谷。“面口”主要指五官、唇、齿及头部。合谷有疏风、开郁、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牙痛、咽痛、鼻塞。面肿、目赤,头晕,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另外与太冲合称四关,能调气活血,具有镇静作用。,新增四总穴(1),5 心胸取内关内关 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是多种疾病治疗时的首选穴。内关在腕 内侧横纹上2寸,主治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癫狂,郁证,眩晕,中风,热病,肘臂挛痛等。,新增四总穴(2),6小腹三阴谋三阴交 小腹病变,主要指生殖系统病变,当取三阴交。该穴是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在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主治肠鸣腹胀,泄泻,便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难产,遗精,阳痿,遗尿,疝气,脚气,下肢痿痹。,新增四总穴(3),7 酸痛阿是穴阿是穴 阿是穴,又称天应穴,多位于病变的附近,是以病痛局部或敏感反应点作为治疗部位的腧穴。内经讲“以痛为输”,也就是说阿是穴既能反应疾病,也能治疗疾病。阿是穴一般以治疗各种局部性痛症为主,还可以治疗躯体病、脏腑病以及任何与之相关的病症。,新增四总穴(4),8 急救刺水沟水沟 水沟在人中沟中上1/3处,是急救要穴。主治昏迷、晕厥,暑病,癫狂,痫症,惊风,牙关紧闭,脊背强痛,挫闪腰痛等。可针刺,亦可指掐。,环跳,9 坐骨刺环跳环跳 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主治坐骨神经部位的病变,包括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膝踝肿痛不能转侧,挫闪腰痛等腰腿病证。,阳陵泉,10 筋病取阳陵阳陵泉 阳陵泉,属胆经,为八会穴之筋会穴,可治一切筋病(软组织病变)。临床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膑肿痛,脚气,胁肋痛, 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针刺为主治疗,中风头痛面瘫病肩凝症腰痛病,第二章 艾灸疗法,灸法是以艾绒或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点燃后悬置或放置在穴位或病变部位,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激发经气,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灸法具有温经散寒、 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 常用于一切寒湿痹痛、脏腑虚寒、阳气虚脱、气虚下陷、经络瘀阻等证、久病体弱以及亚健康调理。 内经:“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灸方法,艾灸操作方法(1),悬灸:用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3-5厘米处熏烤,使患者局部感觉温热而无灼痛感,一般灸至皮肤潮红为度。常用的悬灸方法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回旋灸:10分钟-15分钟。,艾灸操作方法(2),温和灸:灸至皮肤潮红为度,一般施灸时间10分钟15分钟。,艾灸操作方法(3),雀啄灸:5-10分钟。,艾灸操作方法(4),温盒灸:20-30分钟。(随身灸),艾灸方法(1),直接灸和间接灸。间接灸又分隔物灸和悬灸 隔物灸1、隔姜灸: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4厘米,厚约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的穴位上或患处,再将艾炷放置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艾炷燃尽,易炷再 灸,直至灸完应灸壮数。,艾灸方法(2),2、隔盐灸:用纯净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直至灸完应灸壮数。,艾灸方法(3),3、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3-0.5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的穴位上或患处,再将艾炷放置于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蒜片稍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直至灸完应灸壮数。,艾灸保健养生要穴(1),艾灸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疾病,更是养生抗衰的好方法。人体四大养生要穴关元、命门、中脘、足三里,通过艾灸即可温补脾肾,补益肾气,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预防早衰。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输穴之一。位于膝眼下3寸,胫骨旁1寸。调补足三里,实即培补后天,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艾灸保健养生要穴(2),关元 :又名丹田,是任脉之穴,位于脐下3寸。功能:为一身元气所在,为生化之源,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具有通调冲任,调理气血,被肾固精的功效,能调治诸虚百损及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病症。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艾灸保健养生要穴(3),命门: 又名精宫,督脉之穴。位于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 功能:男子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是生命的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故称命门。 灸法: 艾条灸10-15分钟。,艾灸保健养生要穴(4),中脘: 又名太仓,任脉之交会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功能:调理胃气。 灸法:艾条灸10-15分钟,艾灸为主治疗,感冒面瘫病泄泻病(肠易激综合征)痛经膝痹病项痹病腰痛,第三章 拔罐疗法,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拔罐技术(1),1、留罐:拔罐后将罐子吸拔留置在施术部位5-10分钟,然后将罐起下。,拔罐技术(2),2、走罐: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部等。选用口径较大的玻璃罐,先在罐口或欲拔罐部位涂一些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用右手握住罐子,上下往返推移,至所拔部位皮肤潮红、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拔罐技术(3),3、闪罐:将罐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上起下,起下再拔,直至皮肤潮红为度。,拔罐技术(4),4、刺络拔罐:将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刺,然后将火罐吸拔在点刺的部位上,使之出血,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一般针后拔罐留置5-10分钟。,拔罐后皮肤罐印分析(1),拔罐时,皮肤对拔罐的刺激会产生各种反应(主要为皮肤颜色和形态的变化),我们称这种反应为“罐斑”。常见的罐斑有潮红、紫红或紫黑色淤斑,小点状紫红色的疹子,同时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热痛感。皮肤的这些变化属于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可持续一至数天。一般说来无病者多无明显罐斑变化。,罐斑不同,临床意义也不同1、拔罐后皮肤颜色鲜红而艳、局部发热:阳症、热症、实症、热毒炽盛、体质阴虚、火旺;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或气阴两虚,阴虚火旺也会出现。2、拔罐后皮肤颜色紫红、暗红:阴症、寒症、血郁。,拔罐后皮肤罐印分析(2),3、拔罐后皮肤颜色紫黑色:供血不足、有积寒。紧黑而黯的一般表示体有血淤,如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较重也会出现此印迹。如印迹数天不退的,通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调理,如走罐时出现大面积黑紫印时,提示风寒所犯面积大,应对症驱寒为主。4、拔罐后皮肤颜色红而暗:血脂粘稠、血脂高、供血不足;,5、拔罐后皮肤颜色紫色并伴有黑斑:气血不畅通;罐印发紫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6、拔罐后皮肤颜色为紫点并有深浅不一的块状:风湿;罐印呈散发性的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症。淡紫并伴有斑块的,一般提示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在平安健康网中医频道的采访中还发现,如斑点在穴位处明显的,表明此相关内脏虚弱,比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拔罐后皮肤罐印分析(3),7、拔罐后皮肤颜色呈鲜红散发点: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不高出皮肤,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提示此穴所相关的脏腑异常或存在病情,需要调节内脏功能。8、拔罐后皮肤颜色潮红、淡红 :虚症;,9、拔罐后皮肤颜色瘀斑或血泡灰白、色淡:虚寒、湿邪。 10、拔罐时罐中有水珠:寒湿重。11、拔罐后皮肤微痒:风邪、湿症。,拔罐后皮肤罐印分析(4),12、拔罐后皮肤有水泡、水肿、潮湿现象:寒症、湿气盛;行罐或坐罐,容易起水泡的,提示湿气较重,若在患部出现较多小水泡时,预示由水湿所致,会有理想的疗效,需要连续的多次拔罐。13、走罐时出现风团(如急性寻麻疹状),提示为风椰所致,或是过敏性体质。,14、拔罐后皮肤颜色没有或无明显变化,或很快恢复原样的, 提示身体基本正常或病情尚轻;随着病情的好转,皮肤上的罐印也会随着减轻,且不易现罐印,预示病情在逐渐痊愈。,拔罐为主治疗,感冒腰痛病带状疱疹,第四章 刮痧疗法,刮痧疗法是用特制的刮痧器具,依据中医经络腧穴理论,在体表进行相应的手法刮拭,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刮痧疗法具有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驱邪排毒、促进新陈代谢,益气扶正、调节免疫能力,理筋通络、调整关节结构和功能。 尤其对外感性疾病、疼痛性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和神经、肌肉、血管性等疾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刮痧操作(1),(一)刮痧器具的选择(二)握持刮痧板方法 根据所选刮痧板的形状和大小,使用便于操作的握板方法。 一般为单手握板,将刮痧板放置掌心,一侧由拇指固定,另一侧由食指和中指固定,或由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固定。刮痧时利用指力和腕力使刮痧板与皮肤之间夹角约45度为宜。,(三)刮痧的次序 选择刮痧部位顺序的总原则为先头面后手足,先胸腹后背腰,先上肢后下肢,逐步按顺序刮痧。(四)刮痧的方向 总原则为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单方向刮拭,尽可能拉长距离。头部一般采用梳头法,由前向后;面部一般由正中向两侧,下颌向外上刮拭;胸部正中应由上向下,肋间则应由内向外;背部、腰部、腹部则应由上向下,逐步由内向外扩展。,刮痧板,刮痧的补泻方法,1、补法:刮痧时,刮痧板按压的力度(力量)小,刮拭速度慢,刮拭时间相对较长。此法宜用于体弱多病、久病虚弱的虚证患者,或对疼痛敏感者等。2、泻法:刮痧时,刮痧板按压的力度(力量)大,刮拭速度快,刮拭时间相对较短。此法宜用于身体强壮、疾病初期的实证患者以及骨关节疼痛患者。,3、平补平泻法:介于刮痧补法和刮痧泻法之间。刮痧时,刮痧板按压的力度和速度适中,时间因人而异。此法宜用于虚实夹杂体质的患者,尤其适宜于亚健康人群或慢性病患者的康复刮痧。,刮痧疗法示意图,刮痧操作(2),(六)刮痧的时间刮痧的时间包括每次治疗时间、刮痧间隔和疗程:1、每个部位一般刮拭20-30次,通常一个患者选3-5个部位;局部刮痧一般10-20分钟,全身刮痧宜20-30分钟。2、两次刮痧之间宜间隔3-6天,或以皮肤上痧退、手压皮肤无痛感为宜。若病情需要,或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不宜在原部位进行刮拭,可另选其它相关部位进行刮痧。3、急性病痊愈为止,一般慢性病以7-10次为一疗程。,(七)刮痧的程度刮痧的程度包括刮拭的力量强度和出痧程度:1、刮痧时用力要均匀,由轻到重,以能够承受为度。2、一般刮至皮肤出现潮红、紫红色等颜色变化,或出现粟粒状、丘疹样斑点,或片状、条索状斑块等形态变化,并伴有局部热 感或轻微疼痛。对一些不易出痧或出痧较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刮痧后表现,刮痧为主治疗,感冒项痹病肩凝症腰痛病座疮,第五章 穴位贴敷疗法,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选取一定的穴位贴敷。某些药物,通过腧穴刺激疗法和药物外治法的共同作用,起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 本项技术既可统治外症,也可内病外治,从针灸学角度看它属于灸法的延伸。药物组方多采用具有刺激性及芳香走窜的药物,具有一定 的“发疱疗法”特征。 常用于久咳久喘、腹泻、痹证、喉喑病、口疮、小儿遗尿等方面的病证。该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的典型代表,具有方便、效佳、价廉、不良反应少等特点。,贴敷示意图,穴位贴敷操作方法(1),(一)辨证选穴用药1、腧穴选择及配伍:(1)辨证取穴:通过辨证论治选取贴敷的腧穴组方,组穴宜少而精,一般不超过2-4穴。(2)辨病选穴、神经节段选穴:根据疾病诊断,选取患病脏腑相应经络的腧穴或根据病症所属相应的神经节段选取腧穴进行贴敷。(3)局部选穴:选择离病变器官组织最近、最直接的腧穴贴敷药物,或在病灶局部选择适当的阿是穴。也可在患病脏腑相应的体表选择腧穴或选用相应的背俞穴。(4)远端取穴:根据上下相引的原则,上病下取,下病取上,如鼻鼽、口疮取涌泉,脱肛取百会等。,2、药物组方:外治法所使用的药物与内治方药一致,针对所患病证辨证用药,多选气味倶厚之品,有时甚至选用力猛有毒的药物。补法可用血肉有情之品。在此基础上适当伍用通经走窜、芳香开窍,活血通络之品,以促进药物吸收,如冰片、麝香、沉香、 丁香、檀香、菖蒲、川椒、白芥子、姜、肉桂等。选择适当溶剂如姜 汁、酒、米醋等调和贴敷药物或熬膏,以达药力专、吸收快、收效速的目的。,穴位贴敷操作方法(2),(二)贴敷方法1、贴法:将已制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然后外覆胶布粘贴或先将药物置于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腧穴进行粘贴。巴布剂、硬膏剂可直接将巴布剂或硬膏中心对准穴位贴牢即可。适用于膏药、巴布剂、丸剂、饼剂、磁盘的腧穴贴敷。2、敷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敷在穴位上,外覆塑料薄膜,并以纱布、医用胶布固定即可。适用于散剂、糊剂、泥剂、浸膏 剂的腧穴贴敷。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带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三)贴敷时间根据疾病种类、药物特性及身体状况而确定贴敷时间。一般情况下老年、儿童、病轻、体质偏虚者贴敷时间宜短,出现皮肤过 敏如瘙痒、疼痛者应即刻取下。1、刺激性小的药物每次贴敷4-8小时,可每隔1-3天贴治 1次。2、刺激性大的药物,如蒜泥、白芥子等,应视患者的反应和发疱程度确定贴敷时间,约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多在1-3小时);如需再贴敷,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后再敷药,或改用其他有效腧穴交替贴敷。3、敷脐疗法每次贴敷的时间可以在3-24小时,隔日1次,所选药物不应为刺激性大及发疱之品。4、冬病夏治腧穴贴敷从每年入伏到末伏,一般每7-10天贴1次,每次贴3-6小时,连续3年为一疗程。,冬病夏治三伏贴,中医认为,冬病主要指人体受寒气侵袭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常见的如反复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鼻炎、关节炎等。这些疾病呈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加重,夏季有所减轻。政府鼓励民众使用三伏贴预防疾病,三伏贴属于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冬病有两大特点:1.患者为平素阳虚体质的人。多表现为面色苍白、怕冷、四肢冰凉、自汗。2.疾病症状遇寒加重。如80%的哮喘患者都属于阳虚体质,入冬以后,咳嗽、喘憋的程度都明显增加,此时,应“急则治其标”,先控制咳痰喘的症状,等到夏季再采用温阳散寒的中药外敷祛除伏痰、扶助阳气、增强体质,使冬季症状减轻,或不再发病。,冬病夏治为何选三伏,从入伏第一天起,就意味着一年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三伏天正式登场。这时,利用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随之生发渐旺,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天人合击,最容易把冬病的病根拔除,这也是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的原因。夏季人体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而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防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三伏贴什么时候贴,每一伏的第一天,是敷贴的最佳时机,若错过了这天,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效果也都可以,患者只要在接下来的二伏、三伏对应的日子贴敷就行。每10天贴1次,最好是连续贴3次,为1个疗程,并且连续贴3年。 三伏贴一般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上午11时以前贴完药饼。上午11点到下午1点是午时,中医认为此时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若刚贴完药饼,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穴位贴敷为主治疗,发作日久的虚寒性咳嗽、喘证、哮病、肺胀的肺系疾病感冒口疮面瘫病,第六章 耳压疗法,耳压疗法是指使用丸状物贴压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耳压疗法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偏头痛、三叉神经 痛、坐骨神经痛等曰炎症性疾病如中耳炎、牙周炎、咽喉炎、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炎等功能紊乱性病症如肠功能紊乱、神经衰 弱、癔症等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 结肠炎、荨麻疹等。,中国标准耳穴,耳廓的表面解剖,耳穴的分布定位和主治,耳穴的应用,(一)适应范围各种疼痛性病证各种严整性病证一些功能紊乱性病证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病证内分泌代谢性病证一部分传染性病证各种慢性病证,(二) 选穴处方原则根据中医理论辨证选穴根据现代医学理论选穴根据临床经验选穴,选穴处方原则,根据病变部位选穴根据中医理论辨证选穴根据现代医学理论选穴根据临床经验选穴,耳压疗法基本操作,1、治疗工具:王不留行籽、胶布、镊子、碘伏、棉球。2、操作步骤:在选用耳穴部位进行擦拭消毒,将王不留行籽 粘附在0.6*0.6厘米大小的胶布中央,用镊子夹住贴敷于耳穴上,并给予适当按压,使耳廓有发热、胀痛感(即“得气”)。双侧耳穴轮流使用,2-3日1换。,常用耳压方法,(1)强刺激按压法:垂直按压耳穴上的药丸,至患者出现沉、重、胀、痛感,每穴按压1分钟左右,如有必要,每穴重复操作2-3遍,每天3-5次。本法适于实证、年轻力壮者,对内脏痉挛性疼 痛、躯体疼痛及急性炎症有较好的镇痛消炎作用。,(2)弱刺激按压法:一压一松地垂直按压耳穴上的药丸,以感到胀、酸、轻微刺痛为度,每次压3秒,停3秒。每次每穴按压2分钟左右,每天3-5次。本法是一种弱刺激手法,不宜用力过 重,适用于各种虚证、久病体弱,年老体衰及耳穴敏感者。,耳压示意图,耳穴压豆为主治疗,牙痛肝胆管结石胃脘痛病梅核气鼻鼽病不寐,第七章 推拿疗法,推拿又称按摩,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外治疗法。推拿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运用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特定的部位和穴位,已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医推拿的作用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滑利关节。 现代医学认为,推拿手法的物理刺激,使作用区引起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变化,局部组织发生生理反应,这种反应,通过神经反射与体液循环的调节,一方面得到加强,另一方面又引起整体的继发性反应,从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的改变,达到治疗效果。,推拿治疗总原则,推拿疗法是一门普遍适用于老年、青年、儿童、妇女的治疗方式,副作用少,应用范围广泛,但要取得良效,做到因人因病施治,对推拿医师的要求也很高。(打铁先要自身硬) 推拿的治疗原则是推拿治疗疾病的总的法则。临床工作中,必须“五因治宜:”因人、因病、因症、因时、因地,辨证施推,采用和组合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疾病。推拿的具体治疗方法,是在推拿的治疗原则下制定的,这些原则是: 整体观念,辨证施术; 标本同治,缓急兼顾; 以动为主,动静结合。 手法的基本要求:有力、持久、均匀、柔和、渗透. “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法之所施,患者不知其苦,方为手法也”。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手法总论,手法的施术部位,复位手法,推拿的作用原理,调理疏通经络 促进气血运行 调整脏腑功能 舒筋滑利关节 增强抗病能力,推拿的基本治法,包括 推拿八法(温、补、和、散、 通、泻、汗、清)、 手法治疗、 固定 功能锻炼 等四个方面。,(一)适应证内科病证 外科病证 妇科病证 儿科病证 骨伤科病证 五官科病证,推拿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一些急性传染病,如肝炎、脑膜炎、肺结核等。外伤出血、骨折早期、截瘫初期以及内脏的损伤等。 一些感染性疾病,如疔、丹毒、骨髓炎与化脓性关节炎等。 各种出血症,如尿血、便血、吐血与衄血等。 烫伤与溃疡性皮炎的局部等。 肿瘤及脓毒血症等。,(二)禁忌证,推拿手法简介,补:刺激较弱、较浅、作用时间较长,具有 兴奋作用。 泻:刺激较强、较深、作用时间较短,具有 抑制作用。,(一)推拿手法的补泻意义,(二)基础手法,一指禅推法,滚法吸定部位和接触部位,滚法屈腕和前臂旋后,滚法姿势,鱼际揉法,掌根揉法,掌推法,肘推法,(二)基础手法,指摩法,掌摩法,掌擦法,大鱼际擦法,(二)基础手法,抹法,搓法,(二)基础手法,指按法,单掌按法,掌按法,(二)基础手法,指按法,单掌按法,掌按法,(二)基础手法,屈拇指点法,屈食指点法,拿法,(二)基础手法,捏法,(二)基础手法,踩跷法,掌颤法,(二)基础手法,指振法,掌振法,(二)基础手法,抖法,拍法,(二)基础手法,击法,(二)基础手法,摇法,(二)基础手法,扳法,背法,(二)基础手法,推拿为主治疗,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腰扭伤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凝症膝痹病踝扭伤,第八章 熏洗疗法,熏洗疗法,就是按一定处方用药的中草药经加清水煎煮沸后,先用蒸气熏疗,再用药液淋洗、浸浴全身或局部患处,从而产生治疗作用的一种防治疾病方法。 适用于疖、痈、急性蜂窝织炎、丹毒等外科疾病;血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