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银行支付民事法律责任初探_第1页
网上银行支付民事法律责任初探_第2页
网上银行支付民事法律责任初探_第3页
网上银行支付民事法律责任初探_第4页
网上银行支付民事法律责任初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电子银行,尤其是网上银行的支付方式以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优势区别于传统的支付结算手段从而得到迅速的发展。网上支付为客户提供724小时无间断服务,使客户无需亲自到银行办理支付业务,但这种快捷服务同时也带来一些安全风险问题,实践中网上支付交易常出现因过失或欺诈使资金划拨失误或延迟的现象,安全风险由此显现,这种由于网上银行业务安全措施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支付风险而引发纠纷,法律责任如何分担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一大问题。本文通过介绍网上支付的概念,分析网上银行电子支付中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对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具体情况对归责原则和民事法律责任问题进行细化,运用法律来解决在网上支付中产生的矛盾与纠纷,合理确定各方当事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以期待更好的发展网上银行电子支付业务,促进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关键词网上支付法律关系归责原则民事法律责任ABSTRACTINRECENTYEARS,VIGOROUSDEVELOPMENTOFELECTRONICCOMMERCE,ELECTRONICBANKING,ESPECIALLYTHEMETHODOFPAYMENTFORITSONLINEBANKINGTOREDUCECOSTS,IMPROVEEFFICIENCYADVANTAGESDIFFERENTFROMTHETRADITIONALMEANSOFPAYMENTANDSETTLEMENTTOBERAPIDDEVELOPMENTTOPROVIDECUSTOMERSWITHONLINEPAYMENT724HOURCONTINUOUSSERVICE,CUSTOMERSNEEDNOTGOTOTHEBANKPAYMENTSERVICE,BUTTHEFASTSERVICEALSOBRINGSSOMESECURITYRISKS,THEPRACTICEOFONLINEPAYMENTTRANSACTIONSOFTENOCCURDUETONEGLIGENCEORFRAUDOFFUNDSFAILUREORDELAYINTRANSFERPHENOMENA,WHICHSHOWTHESAFETYRISKS,SUCHASINTERNETBANKINGANDOTHERCAUSESOFINADEQUATESAFETYMEASURESINTHEPAYMENTOFRISKLEADTODISPUTES,HOWTOSHARETHELIABILITYOFOURNEEDTOSOLVEAMAJORPROBLEMTHISPAPERINTRODUCESTHECONCEPTOFONLINEPAYMENT,ONLINEBANKINGEPAYMENTINTHEANALYSISOFTHELEGALRELATIONSHIPBETWEENTHEPARTIES,INPRACTICETHESPECIFICCIRCUMSTANCESTHATMAYARISEANDTHEPRINCIPLESOFCIVILLIABILITYATTRIBUTABLETOTHEISSUEOFREFINEMENT,USINGTHELAWTOSOLVETHEONLINEPAYMENTSTHECONFLICTSANDDISPUTES,THEPARTIESSHALLREASONABLYDETERMINETHELIABILITY,TOLOOKFORWARDTOTHEDEVELOPMENTOFBETTERONLINEBANKINGEPAYMENTSERVICES,ANDPROMOTEHEALTHYANDORDERLYDEVELOPMENTOFECOMMERCEKEYWORDSONLINEPAYMENTLEGALRELATIONSHIP;RESPONSIBILITYPRINCIPLECIVILLIABILITY目录一、引论1二、网上银行支付概述1(一)网上支付的概念1(二)网上银行支付的特征与风险2三、网上银行支付涉及的法律关系2(一)银行与客户的法律关系3(二)银行间的法律关系3(三)银行与网络服务商和认证机构间的法律关系3四、网上银行支付中民事责任问题归结4(一)网上银行支付民事责任的概念4(二)网上银行支付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4(三)网上银行支付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4五、网上银行支付中的民事责任的具体分析6(一)网上银行原因造成支付损失时的责任承担7(二)客户错误发布指令时的责任承担8(三)第三人原因造成支付损失时的责任承担8六、网上银行支付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9主要参考文献11网上银行支付民事法律责任初探一、引论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用户不断增加,网路服务种类越来越多,特别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电子银行,尤其是网上银行的支付方式以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优势区别于传统的支付结算手段从而得到迅速的发展。网上支付为客户提供724小时无间断服务,使客户无需亲自到银行办理支付业务,但这种快捷服务同时也带来一些安全风险问题,实践中网上支付交易常出现因过失或欺诈使资金划拨失误或延迟的现象,安全风险由此显现,这种由于网上银行业务安全措施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的支付风险而引发纠纷,法律责任如何分担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一大问题。我们在开通网上银行时都会跟银行签订一份关于网上银行的服务协议,随着网上银行近几年的发展,各商业银行的银行卡规范章程和说明也逐渐完善,对在支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欺诈性支付、支付指令错误以及支付指令执行瑕疵造成的损失规定了损失的分担规则,但不论是1采用密码规则、挂失规则还是挂失24小时规则,几乎都是将在支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失分配给持卡人承担,这虽然可以避免和减少了银行的责任,却极易打击本就对网上支付存有安全顾虑的客户,使客户放弃网上支付的行为,如果要银行承担过多责任,对于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的网上银行来说未免有些负担过重,也会限制网上银行的发展。因此,只有对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具体情况对归责原则和民事法律责任问题进行细化,运用法律来解决在网上支付中产生的矛盾与纠纷,合理确定各方当事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才能更好的发展网上银行电子支付业务,促进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二、网上银行支付概述(一)网上支付的概念网上支付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通过银行认可的金融工具,经由网络在交易双方之间进行金融交换,从而完成货币支付、资金清算等过程的金融性质服务2。网上支付主要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支付模式,即网上银行模式和第三方支付模式。虽然第三方支付服务组织如支付宝的确发展很快,但真正起核心作用的还是商业银行,故本文研究对象主要限定在网上银行1王耐新,“小额电子支付中的损失分担法律问题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04期,第12页。2周宏伟,“第三方网上支付的监管法律问题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03期,第34页。模式。(二)网上银行支付的特征与风险作为传统银行的扩展与创新的网上银行,它所提供的电子支付业务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探讨其特征有助于更准确的认识,规范的实施和在出现问题时如何快速有效的处理。网上银行支付的特征主要有11无因性,即无论交易的基础原因成立或合法与否,一旦银行按照客户以正常程序输入的指令操作后,支付行为一经作出则不可撤销,不能以原因关系为由否定划拨行为本身的有效性。网上银行支付是以其方便、快捷、稳定为存在理由的,若客户以支付指令有误或是支付原因不合法为由要求撤销已完成的支付行为,这不符合网上银行电子支付存在的意义,其成本与代价也是网上银行所不能承受的。当然,利益受到损失的客户可以主张其他法律救济方式,如要求收款方就错收的款项主张返还不当得利。(2)复合性,因为电子支付技术手段的复杂和网上电子支付过程中涉及各种交易关系,故通常当事人会需要第三方的协助完成交易程序,如网络供应商提供网络支持,认证机构提供认证服务等。(3)技术性,电子支付是采用先进的技术通过数字流转完成信息传输,相关的配套服务技术如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安全认证技术等,都对软、硬件设施有很高的要求。“网银大盗”、“网络钓鱼”和“假银行网站”等有关银行信息安全的事件一直层出不穷,安全是网上银行支付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责任由谁来承担,是因为在互联网上,风险存在于交易的各种环节,我们需要了解一旦损失发生责任该由谁承担,这样各方当事人才能放心的进行交易。作为银行方面,可能会发生技术风险或内部控制风险。技术风险诸如技术漏洞风险,系统设计风险等,内部控制风险则是银行的内部人员过失或故意造成客户与银行资金的损失。在消费者方面,主要是操作风险,如操作不熟练,安全意识欠缺造成信息泄露,以致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另外还有黑客入侵,大规模病毒爆发等安全隐患。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形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和应当承担的责任,有助于各方对风险进行严格的控制,防止系统受到侵犯,减少甚至避免欺诈情形的发生。三、网上银行支付涉及的法律关系传统银行通常只需要银行与客户参与即可,网上银行的电子支付则当事人复杂,涉及银行、客户、网络服务商和认证机构,对网上银行支付业务的基本法律关系进行分析,明确法律责任有助于维护电子支付的秩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中银行与客户间的法律关系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1刘心,“网上银行电子支付法律问题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04期,第78页。(一)银行与客户的法律关系银行与客户按照其签订的电子支付合同进行支付过程,除了大额电子资金划拨双方可就某些事项进行协商,一般小额电子资金划拨都是银行事先拟定好格式条款再由客户签字或盖章由此订立电子支付合同,双方间存在着一种合同关系,网上支付中资金划拨的行为实际是合同的履行行为。虽然各银行与客户签订的协议不尽相同,但银行的基本义务都是按照客户的指令,准确及时完成电子支付。在电子支付法律关系中,银行的权利义务主要有银行履行客户指令时必须使用合理的安全方式,如对客户的身份用合适的密码技术进行认证等,银行有义务尽最大可能为客户提供一个安全的交易环境;银行有义务谨慎保护客户的身份信息和交易资料;银行在签订电子支付合同时应向客户提醒风险的存在和相关责任的承担,尤其在格式合同中,对自己有利的条款要向客户说明;在发生一些不可抗力的风险时银行应及时通知客户,避免损失的扩大;由于网上银行提供的是快捷服务,为使风险分担合理,银行不对接受指令前的风险承担责任义务;另外银行出于提供便利服务并收取相对很小比例的费用时不对客户的间接损失承担责任。对客户来说,其权利主要体现在要求银行提供事先约定的服务,并可就一些损失向银行提出赔偿请求,其义务主要是向银行缴纳相关费用;妥善保护个人信息和账户资料;在个人信息或账户信息丢失或泄漏后及时通知银行。(二)银行间的法律关系在电子支付系统中,参与电子支付的银行可分为发送银行和接收银行或其他提供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和结算中介等方面的金融服务的银行,这些银行间负有合同义务,对系统的信息作出反应并遵守其规则。(三)银行与网络服务商和认证机构间的法律关系银行与客户的电脑都是通过网络系统进行连接的,如果网络系统发生故障会造成银行和客户的损失,根据银行与网络服务商签订的服务合同,网络服务商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为了解决网上购物、交易和结算中的安全问题,需要有一个权威的第三方身份认证机构或称CA(CERTIFICATIONAUTHORITY)中心,来证明保证网上交易的公正性和安全性,保证交易双方身份的真实性,保证传递信息的完整性以及交易的不可抵赖性,认证机构应1制定严格的认证操作规则、定期审查制度以及信息控制制度,发布可靠的认证信息,保证操作安全与信息安全。对于在电子支付过程认证机构出现差错造成的损失,也应根据其与银行签订的合同承担相应民事法律责任。1邓翠薇,“网上支付的法律问题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06期,第2021页。四、网上银行支付中民事责任问题归结(一)网上银行支付民事责任的概念无论是一般民事责任,还是网上银行支付民事责任均要遵循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即“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义务,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因此所谓网上银行支付民事责任,是指在网上银行电子支付法律关系中,由于一方当事人的过错或法律规定,侵害国家、法人和个人的合法权益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二)网上银行支付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一般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行为人承担各种民事责任必须具备的条件,是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时进行分析判断的标准。由民法理论可知,一般民事责任具有民事违法行为、损害事实、过错、因果关系4个构成要件。相应地,网上银行支付民事责任也应该有4个构成要件一是网上银行支付行为人的民事违法行为,即网上银行支付的当事人(客户、银行)违反了民法所保护的权利和义务,侵犯了某一方的权利和义务,使其平等的法律地位受到破坏。二要有损害事实,只有造成损害事实,网上银行支付的当事人才能承担网上支付民事责任。它是构成网上银行支付民事责任的首要条件。三是过错,即造成损害事实的行为人具有主观故意或过失。四是因果关系,网上银行支付行为与损害之间要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损害是由网上银行支付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所引起的,网上银行支付当事人才承担网上支付民事责任。(三)网上银行支付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作为新兴电子商务支付手段的网上支付,不同于传统的支付方式,其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特殊性质导致不能完全适用民法的一般规定。因而,在确定网上银行支付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时,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网络环境支付的要求,使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能够合法地完成。这就要求作为民事责任原则一种的网上支付民事责任原则,一方面要考虑与传统民事责任归责原则体系的协调与衔接,另一方面要体现电子支付的特征。我国民法通则在确认过错责任为一般原则的同时,也规定了无过错责任原则等。在追究民事违法行为人的法律责任时,是以过错责任为一般原则,而以无过错责任原则为特别原则。对于网上银行支付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笔者认为应以过错推定原则为主,公平责任原则为辅,理由如下1过错责任原则。又叫过失责任原则,法律一般规定受害人应有证明过错行为人有过错的义务。根据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若没有过错就不承担民事责任,只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民事责任。网上银行支付的民事责任主要表现为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在这些责任情形中,如果是网上银行或是客户故意或过失的原因而损害他方的利益或造成电子支付未能完成或迟延支付,很多观点认为应采取过错责任,即若是客户有意或重大过失泄露密码等信息或未按要求进行安全防范造成损失客户应承担过错责任,若因银行未能认真审核客户身份的真实性,未妥善保管客户信息资料造成客户资金损失,应由银行承担过错责任,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从举证上来讲,银行相较于客户来说有着信息与技术的不对称性,若由客户来举证银行的过错极为不易,所以如果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不能很好的保护客户利益。2无过错责任原则。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明确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执行这一原则,主要不是根据责任人的过错,而是基于损害的客观存在,根据行为人的活动及所管理的人或物的危险性质所造成的损害后果间的因果关系,由法律规定的特别加重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能够更好地保护被害人,通过不考虑加害人是否存在过错,而使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网上银行电子支付中,网上银行拥有资金和高新技术优势,掌握的信息也更为全面,故处于强势地位,与之相对的作为消费者的客户,则是处于弱势的,例如在对是否提供合理的安全保障系统而导致损失的纠纷中,对于声称尽到义务无过错的银行,客户在举证方面存在很大困难,若根据过错责任很可能使网上银行不负任何责任;再者交易过程等资料通常由银行保管,在发生纠纷时,客户很难对银行是否尽到合理履行如身份核查等审慎性义务进行举证,因此对网上支付中网上银行的民事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可以很好的保护消费者权益。但是如果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没有一定的限制,会造成银行承担全部责任的情形,这会影响银行的积极性,也不利于网上银行支付业务的长远发展。3过错推定原则。是指行为人在不能证明其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即根据事实推定其有过错的情形。推定过错责任,就是在行为人不能证明他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就推定其为有过错而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在进行网上银行电子支付时常发生由于客户或银行的过失导致网上支付的失误或迟延。在电子支付过程中,客户的义务是发出正确的支付指令,网上银行的基本义务是按照客户的指示,准确、及时地完成电子支付。当发生指令错误、支付迟延等情况,导致资金划拨失误或失败,造成对方当事人的损害。这时,应先根据违约事实和损害事实推定致害一方的当事人在主观上有过错,认为自己没有过错的当事人应承担举证责任,证明没有过错。证明成立,则可以免除责任;无法证明或证明不足,则推定构成违约责任或者其他责任。这是因为1电子支付涉管理软件、大型服务器和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每个当事人所采用的硬件设备和管理1王越,“电子支付法律问题研究”,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03期,第4546页。软件都有可能不同,其内部运行结构和数据可能部分涉及到商业秘密的范畴,如果要求受害人去证明加害当事人的过错,是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通过要求银行来进行举证以证明其没有过错,增加了银行免责的困难,有利于保护客户的权益,减轻其损失。对于网上支付,过错责任原则不能很好的保护消费者利益,无过错责任原则又使得银行方责任负担过重,而在网上支付领域适用过错推定原则既减轻消费者举证困难,也给予银行方证明自己无过错不承担责任的机会,是较为公平合理的。4公平责任原则。民法通则第132条的规定“当事人对造成的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作为一种补充原则,在两种情况下可对网上银行支付的民事责任适用公平责任一是未经授权的支付,即非资金所有人的第三方通过欺诈或其他方式发出支付指令侵权的行为。在网上支付中,对于不法分子入侵、伪造、假冒或盗领等行为造成当事人损失应由不法分子承担责任,但在找不到侵袭者或其无法承担责任时由谁来承担责任呢,这时可考虑公平责任原则在网上银行、客户、网络经营商和认证机构间对责任进行合理分担。二是有电子支付合同的存在,但不清楚是哪一方的过错引起的网上支付失误或失败也可适用公平责任原则。在大多情况下,公平责任并不表现为责任的平均分担,而是由当事人一方承担责任或承担较多的责任更为公平合理。如卡尔拉伦茨所言,“合同中的均衡与公平原则并不仅仅指狭义的等价原则,即要求给付与对待给付至少必须具有相近的价值,而且还关系到如何公平地分配那些与合同相关的负担和风险的问题。”1当一方遭到重大损失由于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和过错责任原则而得不到赔偿显失公允的情况下,法院可根据双方当事人的实际情况,由无过错但财产较多的一方承担一部分损失,这种由双方按“公平合理负担”的原则共同承担损失的确定民事责任的准则,是公平合理的体现与存在。五、网上银行支付中的民事责任的具体分析我国对于网上支付责任划分主要规定在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中第89条“金融机构在提供电子银行服务时,因电子银行系统存在安全隐患、金融机构内部违规操作和其他非客户原因等造成损失的,金融机构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因客户有意泄露交易密码或者未按照服务协议尽到应尽的安全防范与保密义务造成损失的,金融机构可以根据服务协议的约定免于承担相应责任,但法律法规另有约定的除外”。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第45条规定“非资金所有人盗取他人存取工具发出电子支付指令,并且其身份认证和交易授权通过发起行的安全程序的,发起行应积极配合客户查找原因,尽量减少客户损1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60页。失”。对于网上银行电子支付的民事责任,分析损失发生的原因是界定消费者损失责任如何承担的标准,我国的相关规定并没有包括现实中可能发生的一些具体情况,所以有必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具体而言可以从银行、客户以及银行客户以外的第三人原因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即因为网上银行原因造成支付损失,客户错误发布支付指令和第三人原因造成支付损失时的责任承担。(一)网上银行原因造成支付损失时的责任承担可归纳于网上银行的原因有网上银行迟延支付、未适当执行支付指令、未执行支付指令或是错误执行支付指令,在这些情况下银行是否承担责任,承担怎样的责任将予以讨论。当发端人的电子支付指令这一付款指示没有被接收行在执行日以前及时执行时是为迟延执行支付指令,如果接收银行迟延执行支付指令,虽然资金划拨完成,但根据美国统一商法典,接收银行有义务向发端人或受益人支付由于不适当执行造成的迟延期间的利息。如果接收银行违反法定或约定义务执行支付指令,致使资金划拨未完成、未使用发端人指定的中间银行或资金划拨系统者签发了一项不符合发端人支付指令规定的支付指令1,造成上述三项后果之一就是未适当执行支付指令,银行应承担在资金划拨中的费用,和由于未适当执行产生的额外费用和利息损失向发端人承担责任。在发送人与接收银行之间存在协议,接收银行有义务执行发送人的支付指令,且在发送人有足够资金支付其签发的支付指令金额时,接收银行仍未执行发送人的支付指令,此种情况为网上银行未执行支付指令,由于其与发送指令人间有合同存在,故接收银行应承担违约责任。根据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的规定,若接收银行未执行发送人签发的支付指令,则接收银行就发送人在交易中的费用以及就产生于未执行的额外费用和利息损失,向发送人承担责任。还有一种情况是网上银行在电子支付过程中执行了支付指令,但执行错误,即在支付命令的内容中存在错误或在支付命令的传递中发生错误,致使错误支付了电子资金,这种网上银行错误执行支付指令的情形,网上银行的过错程度显然比不适当执行指令要大很多,因为该行为直接导致合法所有人的资金被划拨至其他当事人账户中,造成客户账面资金损失的严重后果,故不同于前面三种银行只对额外费用和利息承担责任的情形,在错误执行支付指令情况下,银行除对利息和额外费用承担责任,还要对客户的账面本金进行赔偿,当然,为避免网上银行陷入无限的商业风险,出于保障和鼓励网上银行发展的角度考虑,网上银行不应承担客户的间接损失。1李志春,“电子支付中网上银行的民事责任”,湖南大学,2004年04期,第3740页。(二)客户错误发布指令时的责任承担客户的支付指令通常要指明受益人和执行资金支付的机构,通常为银行。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分别规定了客户指定受益人错误和客户指定银行错误的情形。在客户错误指定受益人时,可能有两种情形的受益人记载错误无法确定受益人或受益人不存在和记载的受益人账户名称和账号二者不指向同一对象,统一商法典规定当存在对受益人情况有误,不能确定受益人时,任何人无权受益,由此造成的利益及其他损失由发端人自行承担。客户还有可能重复指定受益人,如客户发布了一个指令后,不小心又重发了相同的指令,若是大额资金,银行通常会打电话咨询客户资金用途但若是小额资金,银行通常会直接划拨,这样就无法确定是客户的重复指令或是新的指令,如果确是由于客户错误的重复指令而银行遵照该指令将资金划拨,那么该损失应由客户承担损失。同理,客户错误的指定划拨资金数量,如将一万元误发成十万的指令,此种情况下,银行也无法识别,即使银行向客户进行确认,但仍会出现诸如客户电话无法接通的情况发生,在此种情况下银行按照客户指令进行划拨出现的损失也应由客户承担。若是客户错误指定银行,这种情况下,发生资金损失的可能性会比错误指定受益人要小,实践中发生的可能性也不会很大。但如果接收指令银行因信赖客户指令而遭受损失或是支出一些额外费用,客户应予以赔偿。总之,对于客户错误发布指令时的责任分配,由于客户有义务保证自己支付指令的正确性,故其应当对向银行发出的指令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果是因为客户的故意或过失造成自己或银行的损失,责任应由客户自行承担,对于严格遵照客户指令支付的网上银行,若其没有存在疏漏等过失,则不应承担责任。(三)第三人原因造成支付损失时的责任承担在网上银行电子支付涉及诸多当事人里,除了客户和网上银行以外,由于其他方造成的电子支付损失作为第三人原因进行责任确认对于网上银行电子支付业务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网络服务提供商等提供配套服务系统的供应方来说,其主要对自己的产品质量负责,故在此主要讨论未经授权划拨导致损失时的责任。非法第三人盗用资金所有人密码等相关信息进行非法划拨是网上支付的一大安全隐患,对于损失究竟由银行还是客户承担,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关于“安全程序”规章对由未经授权的支付引起的损失责任承担进行的规定值的我国立法借鉴,“安全程序”是指1接收银行与其客户达成协议,以客户的名义签发给接收银行的支付命令将通过安全程序进行认证且银行遵循了安全程序,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无论支付命令是否得到客户授权,接收银行1李霞,“网上银行实务中若干法律问题探析”,金融电子化,2007年09期,第1015页。接收的支付命令视为客户签发的支付命令,此欺诈所造成的损失由客户承担。这种情况需要满足的条件是银行与客户达成协议约定支付指令必须经过安全程序确认;使用的安全程序应当具有商业上的合理性;银行出于诚实及善意接收支付命令;银行已遵守安全程序。如果接收银行同时满足了上述4个条件,那么客户有责任承担支付指令相应的后果。也就是说未经授权的支付命令所导致的损失原则上由银行承担,但若接收银行与客户已经约定以客户名义签发给接收银行的支付命令顺利通过安全程序并自行承担违反安全程序的风险,除非客户能证明违反安全程序是由银行方所致,否则所受损失由客户承担。另外还可以参照上述美国相应的责任承担划分尽快建立健全我国网上银行电子支付的立法,我国可以由权威机构订立一个安全程序,对于未经授权的划拨这种情形在客户与银行两者的利益中间取一个平衡点,对双方的利益都要保护,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篇很好的体现了公平责任原则,对于风险的分担尊重双方约定的安全程序,既对客户的利益予以相对合理的保护,又能激励客户及时报告未经授权的资费的发生或可能发生,从而促进网上银行电子支付业务的发展。六、网上银行支付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由于国内的网上银行可以理解为传统银行业务的上网,故网上银行应遵守商业银行法第73条的规定,否则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主要有停止侵害、恢复原状、支付迟延支付的利息和赔偿损失等。民法通则规定了10种民事责任方式,其中可以用于网上银行支付的民事责任方式为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以及第111条规定的“要求履行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在网上银行电子支付法律关系中,可以按照参与主体的不同,即从银行、客户和认证机构或其他参与主体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首先银行承担责任的形式通常有四种L返还资金,支付利息。如果资金迟延或未能划拨,银行有义务返还客户资金,并支付从原定支付日到返还当日的利息;2补足差额,偿还余额。如果接收银行到位的资金金额小于支付指示所载数量,则接收银行有义务补足差额;如果接收银行到位的资金金额大于支付指示所载数量,则接收银行有权依照法律提供的其他方式从受益人处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