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地方标准】db34 t 243-2002 鱼类鱼病防治技术规范_第1页
【db地方标准】db34 t 243-2002 鱼类鱼病防治技术规范_第2页
【db地方标准】db34 t 243-2002 鱼类鱼病防治技术规范_第3页
【db地方标准】db34 t 243-2002 鱼类鱼病防治技术规范_第4页
【db地方标准】db34 t 243-2002 鱼类鱼病防治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2432002鱼类鱼病防治技术规范20020509发布20020509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淡水鱼类疾病的种类131按病原划分132按症状划分14病鱼和健康鱼的鉴别141活动142体色、体形143摄食15鱼病的现场调查151发病情况的调查152饲养管理情况的调查253气候、水质情况的调查26病鱼的检查、诊断261取材262检查的顺序263诊断27鱼病的预防271建立检疫制度272四消四定373科学的饲养管理474人工免疫48鱼病的治疗方法481药浴法482口服法583注射法59常用药品591常用的外用鱼药及使用方法592常用内服鱼药及使用方法593常用鱼药休药期510禁用药品5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用的外用鱼药及使用方法6附录B(资料性附录)常用内服鱼药及使用方法7附录C(资料性附录)常用鱼药休药期8附录D(规范性附录)禁用药品9I前言本标准对淡水鱼类疾病的种类、病鱼和健康鱼的鉴别、鱼病的现场调查、病鱼的检查与诊断、鱼病的预防及治疗提出了具体的检测方法和措施。该项技术规范的实施可减少鱼病的发生,减少养殖鱼类对环境的污染,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水产品。为促进鱼类疾病防治技术的普及,推动水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为新定标准,是在通过调查多个水产养殖单位,结合安徽实际情况,吸收省内外先进的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本标准的附录部分是根据NY50702001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编写。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渔业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本标准归口单位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本标准起草人奚业文董星宇II鱼类鱼病防治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安徽省境内淡水养殖鱼类的疾病诊断,鱼病的现场调查方法,鱼病的预防,鱼病的给药方法,鱼病的治疗等技术操作规程。本标准适用于全省范围内的淡水养殖鱼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50702001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SC10031992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注射规程3淡水鱼类疾病的种类31按病原划分有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原虫病、蠕虫病、甲壳动物病、立克次体、饵料中毒、重金属化学性中毒、机械损伤、理化刺激、环境和水质变化、营养缺乏等。32按症状划分321局部性疾病病理变化主要局限于鱼体的某一部分者。常见的有皮肤病、鳍病、鳃病、胃肠病、肝病、肾病、脾病、鳔病、性腺病、心脏病、脑神经病、胆囊病等。322全身性疾病疾病影响到整个鱼体。常见的有中毒、饥饿、营养不良等。4病鱼和健康鱼的鉴别病鱼和健康鱼无论在外表表现或内部生理上都有明显的差别,依靠检测手段来加以确诊,有些则凭临诊征象便可判断。41活动病鱼则游动缓慢,反应迟钝,或作不规则的狂游、打转、平衡失调或离群独游。42体色、体形病鱼则体色变黑或褪色,失去光泽,或有白色或红色斑点、斑块,或鳞片脱落、长“毛”,或鳍条缺损,或粘液增多、体表呈白色层块状,或鱼体消瘦、腹部膨大或肛门红肿等。43摄食正常鱼类食欲旺盛,投饵后即见抢食;病鱼则食欲减退,缓游不摄食或接触鱼饵也不抢食。5鱼病的现场调查51发病情况的调查发病的时间、症状,死鱼的数量、种类、大小,水体中饲养鱼的种类、数量、大小、种苗来源。病程的长短、死亡高峰、当时的气候、水温、水质情况。养殖区的工厂、排污和水源的情况。日常的防病措施和发病后已采取的措施。52饲养管理情况的调查放养密度,每天投喂饵料的次数和数量,饵料的种类和质量,饵料的来源、贮藏、消毒等记录。食场、食台,池塘的消毒情况,发病塘或网箱周围其它塘、箱的情况,已往发病史等。53气候、水质情况的调查现场重点测定有关气温、水温、降雨、风力、风向、盐度、酸碱度、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水流、水色、透明度、硫化氢等有关污染指标,以便为进一步诊断提供必要的依据。6病鱼的检查、诊断病鱼检查,采取肉眼检查(目检)和显微镜检查(镜检)相结合的方法,目检和镜检可同时进行。61取材应选择症状明显的病鱼作材料,为了有代表性,一般应检查35尾。死亡或已腐败的病鱼不宜作为检查材料,未检查到的材料鱼,应在原塘水中蓄养,以保持鲜活状态。62检查的顺序检查要按一定顺序进行,原则上是从外到内,由表及里,先检查鱼体体表,然后检查鱼体血液和脏器、组织。体表、鳃、肠道为必须检查部位。621体表目检头部吻、口腔、眼和眼眶周围、鳃盖、躯干、鳞片、鳍、肛门、尾部等部位有无异常,各部位是否有充血、发炎、溃疡、脓肿、瘢痕、鳞片松驰、脱落、竖鳞、鳍缺损等征象。刮取体表、鳍等部位的粘液,加一滴清水,做成湿片镜检,是否有致病性原虫、蠕虫等寄生虫。622血液从心脏或尾动脉取出血液滴一滴在载玻片上,或将吸取的血液全部注入培养皿中,再取与血清交界处的血液滴一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镜检,或可检出细菌、异常血球、寄生原虫、蠕虫等。623鳃目检鳃瓣是否完整,颜色有无异常,有无寄生虫。剪下病变鳃丝放在载玻片上,用镊子或解剖针把鳃丝逐一分开,镜检,发现是否有细菌、真菌、原虫、蠕虫和甲壳类等病原体。624内部器官从肛门沿腹线和侧线剪开,除去一侧腹壁,露出整个内脏。解剖时勿剪破胆囊,记录有无腹腔液及其浊度、颜色,有无寄生虫。观察各组织器官的体积大小、颜色深浅。从咽喉和靠肛门处剪断消化道,取出整个内脏,在解剖盘中小心分开各器官,剥离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按下列顺序镜检心脏、膀胱、胆囊、肝胰脏、脾脏、肾脏、肠系膜、胃肠道、性腺、气鳔、脂肪组织、脑、脊髓、肌肉等;也可重点检查其中若干个部位。胃肠道可从胃、前肠向后剪开,检查前中后三段,注意胃肠内食物充盈情况,胃肠壁有无发炎、溃疡。刮取肠内粘液少许,放在加有07生理盐水的玻片上镜检。其他脏器可用压片法检查。63诊断病鱼的诊断是较复杂的一环。有的鱼病单凭目检可做出诊断,而大多数鱼病面须镜检,才能做出诊断。有些鱼病还要与细菌学或病毒学检测、生化或组织病理等测检手段结合才能得出结论。病原的分析,要与病原的毒性、侵袭力、数量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结合起来。7鱼病的预防71建立检疫制度为了防止鱼类疫病的传播,可参照我国制订的口岸淡水鱼类检疫暂行规定,对鱼类进行检疫,检疫方法主要有现场检疫、实验室检疫、隔离检疫等。72四消四定四消即池塘水体、鱼种鱼体、饲料食场和工具消毒;四定即投喂饲料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721池塘水体消毒,见表1。表1药物清塘的种类和方法药物每亩水深(单位/米)用量(单位/千克)用法放鱼时间0050106075在池底挖几个小潭,倒入石灰,待吸水溶化即向四周泼洒包括岸脚生石灰1125150加水溶化后泼洒全池7天后005010510漂白粉1135加水溶化后向全池泼洒35天后生石灰漂白粉1658065加水溶化后泼洒全池1012天后茶粕14050捣碎后加水浸泡2448H,连渣带汁一起加水泼洒全池710天后巴豆135在石臼内捣碎,放入坛内,用3盐水密封浸泡2448H,加水泼洒10天后鱼藤精115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710天后0050101550氮水160100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干水清塘的放药后一天即可灌水5天后722鱼体消毒,见表2。表2鱼体消毒的常用药物和剂量药物名称用量(PPM)水温()浸浴时间主要防治病种152515MIN20MIN硫酸铜8101520MIN30MIN淡水鱼的车轮虫、斜管虫、鱼波豆虫等原虫病和中华鳋病15252020H24H福尔马林20352020H24H淡水鱼的车轮虫、斜管虫、小瓜虫等原虫病、三代虫病、指环虫病15MIN30MIN淡水鱼的车轮虫、斜管虫、鱼波豆虫病高锰酸钾102010202H25H锚头鳋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101520MIN30MIN漂白粉有效氯30810152015MIN20MIN淡水鱼的细菌性皮肤病和鳃病漂白粉硫酸铜108102020MIN30MIN分别溶化后混合,用于淡水鱼细菌性皮肤病、鳃病、寄生虫性皮肤病、鳃病的预防消毒敌百虫(90晶体)102010MIN20MIN淡水鱼的三代虫、指环虫、中华鳋、锚头鳋等病。注意淡水白鲳、甲壳类不能使用。食盐水235MIN15MIN淡水鱼粘细菌性鱼病、水霉病、车轮虫、鱼波豆虫、小瓜虫、斜管虫等原虫病呋喃西林153010MIN30MIN淡水鱼的各种假单胞菌病、气单胞菌病、弧菌病等723饵料、食场消毒投喂水草可用6PPM漂白粉液浸泡20分钟30分钟,施用粪肥追肥,要经过发酵后投入。动物性饵料在高温季节应存放冰柜内,防止变质。每月用漂白粉和硫酸铜各025千克化水泼洒消毒食场12次;食台每57天应清洗曝晒,或放入石灰水、漂白粉水中浸泡,或换入消毒过的食台。724工具消毒工具包括捞网、扦捕网、木制工具等,在发病池塘使用过后,都要消毒后再使用。消毒的办法一是在阳光下曝晒,二是用10PPM硫酸铜浸泡20分钟(网具)或在5漂白粉液中消毒处理(木制工具等)。725四定四定即投喂饵料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在保证饵料质量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位置投喂一定数量的饵料。四定的关键是定质,即饵料要新鲜、优质,这是提高鱼体对疾病抵抗力的重要一环。73科学的饲养管理731控制放养密度732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7321适时加注新水在69月生长旺季,每710天加注新水一次,早春和晚秋每1015天加水一次,每次在原水深基础上加注20CM30CM水。7322合理使用增氧机晴天时中午开,阴天时次日清晨开。7323定期调节水质养殖期间,每隔20天,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10千克15千克,溶水后全池泼洒。733控制病原生物的传播定期对渔场的鱼病作检查,发现病情及时投放药物,采取隔离措施,切断传播途径。74人工免疫利用免疫学原理进行人工免疫,是防治鱼病的重要途径之一。草、青鱼等病毒性出血病,使用灭活疫苗注射可有效地防治。一般采用腹腔注射,鱼种规格5CM10CM的,注射稀释成1100浓度的疫苗为01ML02ML,10CM15CM的鱼种注射03ML05ML,其他规格的鱼种酌情增减。注射后的鱼种用2食盐溶液浸泡消毒3MIN。8鱼病的治疗方法81药浴法主要用于杀灭鱼体表和鳃部寄生的病原体。811浸洗法把鱼放入溶有药物的水中浸洗,采取较高的药物浓度进行短时间的药浴。一般作为鱼转池及运输前后预防消毒用。812泼洒法在全池遍洒药液,使池水达到一定浓度,杀灭鱼体外及池水中的病原体。此法作为养殖期间水体消毒的使用。813挂袋篓法在食台或食场周围悬挂盛药的袋或篓,形成消毒区,当鱼来到摄食时达到杀灭鱼体外病原体的目的。此法适用于疾病早期的治疗,尤其在面积较大的水体中使用的较多。814用药量的计算用药量(克)鱼池水体积(M3)需用药物浓度(PPM)1PPM1立方米水体中用药1克82口服法是对鱼类内脏器官疾病的一种药物治疗方法。将药物或疫苗与病鱼喜吃的饵料,拌以粘合剂,制成适口的药饵投喂,杀灭鱼体内的病原体。此法适用于疾病早期的治疗。821投药量822药饵种类8221颗粒药饵投药量每千克体重鱼所用药量鱼的总重量将药物、鱼饵(商品饵料)以及粘合剂(面粉、榆树粉等)按比例混和,用手工或机械制成颗粒饵料。药饵的大小应根据鱼体大小确定。8222拌和药饵在商品饵料中,均匀地拌入药物,然后加水调和成浆状,直接投放在食台上。8223药物草料将药物混和在已调稀的粘合剂上使成糊状,涂洒在草料上,略干后投喂。83注射法一般只在亲鱼及人工注射疫苗时采用。831腹腔注射在腹鳍内侧基部斜向胸鳍方向进针,其注射深度和所用注射针头视鱼体大小而定,以鲤鱼为例,见表3。表3鲤鱼的重量与针刺入深度的关系重量(千克)注射针刺入深度(毫米)51823415203131829151710052301以下12832胸腔注射在胸鳍基部内侧斜向头部方向进针。其注射深度视鱼体大小而定,以不伤及心脏为准。833肌肉注射在背鳍前与侧线基部之间,即鱼体最厚部位,与鱼体呈3040的角度,向头部方向进针注入,以不到脊椎骨为度。9常用药品91常用的外用鱼药及使用方法见附录A。92常用内服鱼药及使用方法见附录B。93常用鱼药休药期见附录C。10禁用药品见附录D。6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用的外用鱼药及使用方法序号药物名称使用方法主要防治对象常规用量MG/L或ML/M3浸浴纤毛虫、鞭毛虫等寄生性原虫病810(15MIN30MIN)1硫酸铜蓝矾、胆矾、石胆COPPERSULFATE全池泼洒纤毛虫、鞭毛虫等寄生性原虫病0507浸浴纤毛虫、鞭毛虫等寄生性原虫病10005H30H2甲醛(福尔马林)LIQOURFORMALDEHYDE全池泼洒纤毛虫病、水霉病、细菌性鳃病、烂尾病等1030浸浴三代虫、指环虫、锚头鳋1015H20H3高锰酸钾POTASSIUMPERMANGANATE全池泼洒斜管虫、车轮虫124氯化钠SODIUMCHLORIDE浸浴细菌、霉菌、车轮虫、斜管虫135敌百虫(90晶体)METRIFONATE全池泼洒甲壳类、蠕虫等寄生性鱼病03056生石灰QUICKLIME全池泼洒白头白嘴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暴发性鱼病每亩水深1米用15KG20KG7漂白粉BLEACHINGPOWDER全池泼洒微生物疾病如皮肤溃疡病、烂鳃病、出血病等10208二氯异氰尿酸钠SODIUMDICHLOROISOCYANURA(有效氯55以上)全池泼洒微生物疾病如皮肤溃疡病、烂鳃病、出血病等03069三氯异氰尿酸TRICHLOROISOCYANURICACID(有效氯80以上)全池泼洒微生物疾病如皮肤溃疡病、烂鳃病、出血病等010510二氧化氯CHLORINEDIOXIDE全池泼洒微生物疾病如皮肤溃疡病、烂鳃病、出血病等0520浸浴预防病毒病如草鱼出血病、传染性胰腺坏死病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等草鱼种30、15MIN20MIN鲑鳟鱼卵30505MIN15MIN11聚维酮碘POVIDONEIODINE含有效碘10全池泼洒细菌性烂鳃病、弧菌病、鳗鲡红头病、中华鳖腐皮病等幼鱼、幼虾0510成鱼、成虾1020鳗鲡、中华鳖2040注本表所推荐的常规用量,是指养殖水水温在2030,水质为中度硬水(总硬度50MG/L90MG/L水体),PH值为中性,其余指标达GB11607时的鱼药用量。附录B(资料性附录)常用内服鱼药及使用方法序号药物名称主要防治对象常规用量(按体重计)MG/(KGD)使用时间D1土霉素OXYTETRACYCLINE肠炎病、弧菌病等50806102四环素TETRACYCLINE肠炎病及由立克次体或支原体引起的疾病751006103红霉素ERYTHROMYCLIN细菌性鳃病、白头白嘴病、链球菌病50574诺氟沙星NORFLOXACIN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溃疡病等205035盐酸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鳗鱼细菌性烂鳃病、烂尾病、弧菌病、爱德华氏菌病等1520576磺胺嘧啶SULFADIAZINE赤皮病、肠炎病、链球菌病、鳗鱼弧菌病等10057磺胺甲基异噁唑SULFAMETHOXAZOLE肠炎病、牛蛙爱德华氏菌病100200578磺胺间甲氧嘧啶SULFAMONOMETHOXINE竖鳞病、赤皮病、弧菌病50200469磺胺二甲异噁唑SULFAFURAZOLE弧菌病、竖鳞病、疖疮病、烂鳃病等2005004610磺胺间二甲氧嘧啶SULFADIMETHOXINE肠炎病、赤皮病202003611呋喃唑酮痢特灵FURAZ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