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交通事故逃逸处罚_第1页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交通事故逃逸处罚_第2页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交通事故逃逸处罚_第3页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交通事故逃逸处罚_第4页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交通事故逃逸处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交通事故逃逸处罚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处罚一、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处罚责任认定重。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可能无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但如果逃逸,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司机就要负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损害赔偿重。按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赔偿费用少则几千块,多则上万元甚至于几十万元,如肇事车辆投保了第三者责任险,发生交通事故后,赔偿时,保险公司有先予支付的义务。但如果肇事车辆逃逸,按保险合同约定,保险公司就不再承担保险责任,车主要承担全部的赔偿费。行政处罚重。按照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第2款规定,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机,不论其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都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刑事责任重。根据刑法第133条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肇事后逃逸的,属法定的加重情节,伤者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伤者没有死亡,机动车驾驶员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将撞伤者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伤者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废的,则构成了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按刑法规定,将会受到更加严厉的处罚。此外,法律还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乘车人指使肇事司机逃逸,致使伤者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上述人员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二、交通肇事逃逸处罚如何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1、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释第3条规定,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和第2款第1至5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这里要注意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所谓“其他特别恶劣情节”,解释第4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解释,“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论上对“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观点。本书认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态度应限于过失,因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为保持犯罪构成的纯洁性,其加重构成的心理态度也应是过失。故解释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值得研究的是,解释第5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因为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而我国刑法理论中共同犯罪则是指共同故意犯罪,“交通肇事罪的共犯”的提法确实令人费解。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2、如何处罚交通肇事逃逸者问专项行动有哪些措施答支队成立领导小组和督察办公室,负责指挥、指导和督导全市的专项行动。各办案大队成立行动专案组,开展逃逸事故侦破工作。对各大队上报的未侦破的逃逸案件逐案分析,根据案件性质,属重大的逃逸案件由支队挂牌督办,属一般的逃逸案件由大队挂牌督办。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报道,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震慑肇事逃逸者,劝导肇事者投案自首。实行举报悬赏制度,凡举报逃逸案件线索的,一经查实,给予3000元至5000元的奖励。举报电话122。问交通事故逃逸者如何界定答交通事故逃逸者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责任,不向公安机关报案,也不采取措施抢救伤者和公私财产而逃离现场的交通事故当事人,以及发生事故后弃车逃逸的当事人。问对逃逸事故的当事人,有关部门如何处罚答首先应当先分清事故的责任。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20条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如果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但经过公安机关的调查,交通事故责任仍然能按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7条、第18条、第19条规定认定的,应当根据有关证据认定交通事故责任,不适用责任推定的原则。应根据当事人所负交通事故责任的大、小,依法律规定对当事人予以相应的处罚。问犯交通肇事罪后,自首的可否从轻处罚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严格依法处理道路交通肇事案件的通知第一条第4款规定,对犯有交通肇事罪后自首的,可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新闻链接交通事故责任如何认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7条、第18条、第19条对交通事故认定办法作了如下规定第十七条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认定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当事人有违章行为,其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有因果关系的,应当负交通事故责任。当事人没有违章行为或者虽有违章行为,但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无因果关系的,不负交通事故责任。第十八条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第十九条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的一方应当负全部责任,其他方不负交通事故责任。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基本相当的,两方负同等责任。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据各自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划分责任。3、询问律师李律师你好我叔家的女儿在他家的公路边玩耍不小心倒在公路上被车压死,是谁的责任,在调查期间如何处置肇事人,丧葬费能赔付到多少和赔偿能赔偿多少,我们要做些什么,准备些什么,请帮帮忙。在这里珍重的谢谢你了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及处罚摘要本文在介绍逃逸的含义的基础上,就逃逸情形的认定、逃逸与自首的关系和对逃逸的处罚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以期对相关司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所助益。关键词逃逸自首交通事故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61007601一、逃逸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中,“逃逸”一词是指“逃跑、逃走”的意思。1995年6月20日公安部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查缉工作规定第二条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故意驾驶车辆或弃车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案件。逃逸即是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的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笔者认为,逃逸应当具备以下几方面特征1主观方面首先肇事者应明知自己的行为已经造成重大交通事故。这是认定逃逸主观方面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如果肇事者的行为虽然已经造成重大交通事故,而其本人并不知情,也就构不成逃跑的故意。其次肇事者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这种故意应当是直接故意,即肇事者作出的行为是在积极追求逃避法律追究,如果肇事者是因为其他原因,则不构成逃逸。2客观行为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逃离包括驾车逃离或弃车逃离,驾车逃离既可以是肇事者本人驾车,也可以是其他同车人驾车。2场所的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对逃逸规定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而不是“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因此,逃离场所应当是没有限制的,不能仅仅局限于事故现场。3时间的限定逃逸应当发生在事故发生以后至公安交警部门对其第一次讯问这一时间段内。3主体逃逸的主体即为交通肇事的主体,一般是指交通肇事者。二、几种逃逸情形的认定1醉酒肇事后逃离的。行为人醉酒肇事后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是毫无疑问的,但其逃离现场是否要认定为逃逸,则应区分对待,应当综合考虑肇事者体内酒精含量、举止言行及清醒后的反映等。如某甲酒后驾驶农用四轮车将一名男子撞死,随后弃车逃至附近一浴室,打电话给其亲属,称撞了人,现在某某浴室。当其亲属至浴室时,甲已失去自控能力,亲属随即报警。甲清醒后称不记得肇事经过。从甲肇事后的行为来分析,可以推断甲当时并未完全失去自控能力,甲逃离现场且事后拒不供述肇事经过,应当可以认定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表现,构成逃逸。2事故发生后肇事者因被打伤或怕被殴打而离开事故现场。肇事者离开事故现场的原因是为了自身的人身安全,主观上并没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因此,一般不应认定为逃逸。3肇事者自己受伤后先到医院治疗,后才到公安交警部门投案。这种情形一般也不认定为逃逸,因其主观上并无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4事故发生后,没有保护现场而直接到公安交警部门报案。主要要看肇事者供述的真实性如果肇事者不作如实供述,掩盖罪责,那么肇事者不保护现场目的是干扰交警部门查清犯罪事实,主观上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意图,应属于逃逸如肇事者作如实供述,一般不认定为逃逸。三、逃逸与自首的关系有的学者提出,行为人在肇事后虽然离开了事故现场,但后来又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自愿接受法律的追究,从整体上看,其主观上不存在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笔者认为将逃逸与自首相对立的观点是不可取的。自首与逃逸作为不同的法定量刑情节,发生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自首情节只能认定其在自首时有愿意接受法律追究的故意,但不能因此证明其在离开事故现场时没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肇事后逃逸又去自首的,只能说明其主观故意发生了变化,因此,既认定逃逸又认定自首并不矛盾,这种情况在司法实践中也是大量存在的。对肇事者报警后又逃离现场的,虽然其向公安机关报警,但其又离开现场,说明其不愿意接受司法机关的侦查、起诉和审判,不符合自首的构成要件,因而只具备逃逸情节,不具备自首情节。四、逃逸的处罚从逃逸的定义来看“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逃跑的行为。”逃跑是一种行为,只要行为人一着手即视为逃跑行为已完成,并不需要一个实行过程,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视为行为的完成。因此,逃逸应当属于举动犯。举动犯无既未遂之分,着手实行犯罪就构成既遂,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但举动犯存在犯罪既遂形态与犯罪预备形态、预备阶段的中止形态之别。故逃逸也就存在既遂、预备及预备中止三种形态,在处罚时也应根据其所处形态的不同而有所区别。1只要肇事者为逃避法律追究而一作出逃跑行为的,不论其是否成功逃离现场,都应认定为逃逸既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对肇事者为逃跑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如借他人的机动车辆准备逃离、支开事故现场的证人而准备逃离等等,都属于逃逸预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可以比照逃逸既遂犯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3肇事者在预备逃跑过程中,自动停止了行为,放弃了逃跑的,属于逃逸预备中止,与上述二种逃逸行为相比,其社会危害性程度显然很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由于逃逸的前提是在交通事故已发生,也就是说在逃逸之前被害人已造成了损害,而逃逸预备阶段的中止,对被害人进一步的的损害是微乎其微的,因而可以对该行为免除处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及处罚己口口年月下占枉金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及处罚蒋志书摘要本文在介绍逃逸的含义的基础上,逃逸情形的认定、就逃逸与自首的关系和对逃逸的处罚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逃选自首交通事故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离括驾车逃离或弃车逃离,逃包驾车逃离既可以足肇事者本人驾车,也可以是其他同车人驾车。的。对肇事者报警后又逃离现场的,然其向公安机关报警,虽但其义离开现场,明其不愿意接受司法机关的侦查、诉和审判,说起符合自首的构成要什,凶而只具备逃逸情节,不具备自首情节。场所的范围高人民法院最关于审瑚交通肇事删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问题的解释第三条列逃逸规定为为逃避法“四、逸的处罚逃律追究而逃跑”而不足“,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现场”【,人此,离场所应当是没有限制的,能仪仪局迷不事故现场。从逃逸的定义来看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逃跑的行为。逃跑足一种行为,”只要行为人一着手即视为逃跑行为已完时间的限定逸应当发生在事故发生以后至公安交警成,逃并不需要一个实行过程,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视为行为的完成。此,逸应当属于举动犯。举动犯无既未遂之分,逃着手实部门对其第一次讯问这一时问段内。主体逃逸的主体为交通肇事的主体,一般足指交通肇行犯罪就构成既遂,不存在犯罪未遂题,举动犯存在犯罪既口但事者。遂形态与犯罪预备形态、预备阶段的中止形态之别。故逃逸也就二、几种逃逸情形的认定存在既遂、备及预备三种形态,预在处罚时也应根据其所处醉酒肇事后逃离的。行为人醉酒肇事后应当承担干应的形态的同有所区别。刑事责侄足毫无疑问的,其逃离现场足否要认定为逃逸,但则应只要肇事者为逃避法律追究而一作出逃跑行为的,不论其区分列待,当综合考虑肇事者体内酒精含量、止言行及清醒足否成功逃离现场,应举都应认定为逃逸既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反映等。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肇事者为逃跑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借他人的机如如某甲酒后驾驶农用四轮车将一名男了撞死,随后弃乍逃至附近一浴室,电话给其亲属,打称撞了人,在某某浴摩。现当其亲动车辆准备逃离、支事故场的证人丽准备逃离等等,兕都属于属至浴室时,已火去自控能力,属随即报警。甲清醒后称不逃逸预备,据甲亲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第记得肇事经过。甲肇事后的行为来分析,以推断甲当时外未可以比照逃逸既遂犯从轻处罚、从可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完全失去自控能力,甲逃离现场且事后拒小供述肇事经过,当应可以认定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表现,构成逃逸。肇事者预备逃跑过程,自动停止了行为,放弃了逃跑的,于逃逸预备中止,属与上述二种逃逸行为相比,其社会危害性程度显然很小,根据华人民共干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事故发生后肇事者被打伤或怕被殴打而离开事故现场。“没应造肇事者离开事故现场的原因足为了自身的人身安全,土观上升没定对【止犯,有造成损害的,当免除处罚;成损害的,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因此,一般不应认定为逃逸。应当减轻处罚。山逃逸的前提足在交通事故已发生,”也就是说肇事者自己受伤后先到医院治疗爿到公安交警部门投在逃逸之前被害人已造成了损害,后而逃逸预备阶段的中止,对被案。这种情形一股也不认定为逃逸,因其主观上,无逃避法律追害人进一步的的损害是微乎其微的,因而可以对该行为免除处究的故意。罚。作者简介蒋志书,苏省金坛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委员,州大学法学硕士在读。江苏2016交通肇事逃逸处罚标准规定2016交通肇事逃逸处罚标准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特别恶劣的交通违法行为,要承担更为严厉的法律后果。交通肇事后,受害人往往处于孤立无援的危险状态,由于这种状态是由肇事人的交通违法行为造成的,所以产生了肇事人及时消除这种危险状态的法律义务。肇事后逃逸,不履行法定义务,事实上形成了新的违法行为。因此,交通肇事逃逸,无论是民事赔偿责任、行政处罚责任,或是刑事责任都要比没有逃逸严重得多。以下是三种责任详细介绍。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这里所说定为推定过错责任由于当事人逃逸导致事故现场遭到破坏,使交管部门对事故责任难以认定,首先推定其有过错,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若其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才可减轻其责任,这方面也加重了逃逸人的举证责任。行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也就是说,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该规定是对交通事故逃逸人员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将被吊销驾照且终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论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刑事责任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犯罪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的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另外,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来源HTTP/JIAOTONGSHIGU/JIAOTONGDONGTAI/交警部门尚未处理时外逃构成交通肇事逃逸龙源期刊网HTTP/交警部门尚未处理时外逃构成交通肇事逃逸作者杨青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2016年第03期【案情】2016年10月30日,被告人刘某无证驾驶无牌轻骑摩托车,因刘某驾车注意力不集中,将同向未靠边行走的行人李某撞倒在地。当即刘某打电话报警,向前来处理的交警承认了交通肇事的犯罪事实,并与交警一起将刘某送至医院进行抢救。次日,刘某预交了20000元的医疗费,并承诺负责刘某后续医疗费。案发后第三天,刘某得知李某伤势严重可能导致死亡,因害怕被关押,于第四日外逃。2016年11月7日,李某因抢救无效死亡。交警部门认定刘某负本次事故的主要责任,李某负次要责任。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刘某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时虽没有马上逃离现场,也参与了救助伤者和主动承认责任,但其在刘某抢救无效死亡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我国刑法的司法解释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规定没有限定时间和空间,只要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为逃避法律追究而有逃跑的行为,均可以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故认定被告人刘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逃逸,依法以交通肇事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九个月。【点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至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交通肇事逃逸是作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节规定的,那么对于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前提条件是构成交通肇事犯罪,同时行为又要有“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故意,并实施了逃跑的行为。逃避法律追究并不仅指逃避刑事责任,也应包括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刑法确定交通肇事逃逸加重量刑情节是为了打击交通肇事当事人推卸、逃脱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的行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其中既包括对于伤者的救助,刑事责任的承担,也包括在交通事故中死亡的死者亲属的经济赔偿。其次,该司法解释对于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由于交通肇事是过失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并不深,在处理中对于不是直接从事故现场逃离,对伤者予以积极救助后逃跑的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但在量刑上要予以考虑从宽。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认定与处理摘要由于机动车数量的激增,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屡见不鲜,扩大了交通事故的危害性,给交通案件处理带来了阻碍。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对于交通肇事逃逸与因肇事逃逸致被害人死亡有了明确的司法解释,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有些细节问题仍然有待商榷。在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认定与处理时,应当注意行为人的主观动机、行为的客观表现等。关于交通肇事行为的定性,则主要把握逃逸行为时间、加重情节的处理以及因逃逸致被害人死亡。关键词交通肇事罪主观动机客观表现作者简介柳文思,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206602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迅速上升,我们国家居民所拥有的机动车数量也有的大幅度的增加。与之而来的是我们的交通肇事犯罪的数量也有大量的上升,尤其是在交通肇事后为了逃避法律责任的逃逸行为已经是屡见不鲜。这样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依照有关的统计数据,我国每年的交通事故高达五十万起,因此而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了十万。简单的说,也就是五分钟就有一个人因为交通事故而失去生命,每分钟都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致残,经济损失每年达到上百亿。从我们的工作实践中的调查结果来看,有接近四成的肇事司机在肇事后选择逃逸,结果使得被害人因为错过了抢救时间而失去生命。不但造成危害结果的扩大,也给公安交警的工作制造了障碍。笔者从工作的实际出发,粗浅的谈谈关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认定与处理。一、交通肇事罪的定义交通肇事罪通常是指未能遵守有关的交通法规而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造成了人员伤亡以及严重的财产损失。依照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造成了重大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有重大损失需要判处3年以下的刑罚或者拘役;对于那些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另外的恶劣行为的可以被判处3年至7年的刑罚;因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导致被害人死亡的要被处于7年以上的刑罚。二、对于在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后的逃逸行为的看法出于统一执法标准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对于交通肇事后逃逸与因为肇事逃逸而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具体含义与如何有效的界定与区别做出了司法解释,但是还有有一些问题需要加以仔细的区分和判断。下面就在适用司法解释过程中需要加以关注的一些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人的主观动机行为人逃逸通常是为了通常是为了逃避自己本应承担的抢救受害人以及所应担负的责任。只是一种较为积极主动的内心活动。我们都知道交通肇事罪并不是主动犯罪,是因为行为人的过失所造成。但是在发生肇事后却逃逸,这是主动的行为,具有主观上的故意。因为行为人知道因为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是为了逃避责任才构成了肇事后的逃逸行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客观方面逃逸行为在客观上常常表现为故意离开或者隐蔽起来,让人无法看见。在实际中就是想尽办法尽快离开肇事现场。逃逸行为究其实质是对受害人未能积极主动的施救与逃避本应担负的责任。行为人只要在在肇事后有其中的任何一个行为就符合了逃逸的构成要件。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定性交通肇事后逃逸,在刑法中判处三年至七年刑罚的规定中是要求有加重的情节方能够适用。作为加重犯,上述的内容中依旧有诸多问题要求我们仔细理解,好好把握。其一,行为人的逃逸行为所发生的时间一定要在交通事故发生以后。假若是为了逃避警方的追捕而驾驶机动车将他人撞伤,这个行为我们就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因为其行为不论主管与客观均不符合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要件,所以不能依照交通肇事来处罚。其二,作为情节加重犯,是不是只需要行为人在肇事后采取了逃逸的行动就需要适用该规定来处罚。有部分的法律专家认为只要行为人有了肇事的行为且发生了逃逸的行为就符合了加重情节。就需要适用三年到七年的刑罚。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单纯的情节加重犯就是由基本罪与单纯的加重情节这二者组合而来,并且有明文的规定较重的刑事处罚。基本罪通常是指行为人所施行的行为或者正在施行的行为符合刑法分则中所明文规定某个犯罪的构成要件。而所谓单纯的严重情节,仅仅以本文所探讨的逃逸而言,尽管已经逾越了基本罪所指定的范围,也就是说已经不是属于基本罪的构成要件。所谓的加重情节是与基本犯相互比较来说,只有在法院量刑的时候才具有实际的作用,而法院量刑是必须建立在行为人的行为具有犯罪事实的基础上,需要符合构成的要件。在犯罪的构成要件已经完全吻合后才有去商议单纯情节加重犯的基础。基本犯罪与单纯加重情节这二者是单纯情节加重犯中无法割裂的组成部分,二者是不能缺少任何一个而单独存在,只有基本犯罪已经存在,才有可能会有单纯性加重情节的存在,单纯性加重情节是依附于基本犯罪之上的。所以我们在思考逃逸行为的处罚就需要从犯罪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并加之以单纯情节加重的有关原理作为我们的指导。其三,对于因为逃逸而致使被害人死亡的理解。因为逃逸而致使被害人死亡是特指行为人在肇事发生以后不是去积极主动的抢救被害人而是为了避免本应担负的责任选择尽快的逃离现场,这样造成被害人因为未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而失去生命,使得本应该能够延续的生命提前终止,其所产生的后果较为严重,属于主观上的恶意行为。所以,刑法中明文规定对于这样的行为需要处于7年以上的刑罚。在实际的认定工作中需要着重注意下列几点1行为人对于被害人可能死亡这一结果的心态。在行为人交通肇事之后,行为人对死亡的结果可能的主观态度是较难以区分和辨别,其中所引发的各种争议也较多。现在较为有争议的有三类观点一个观点认为可以将其转为故意犯罪;另一个观点以为这一规定既适合于过失致人也同样应该适用于行为人的间接故意导致被害人死亡的情况;最后一种观点将其适用范围限定的较为狭窄,认为仅仅应当适用于因为被害人未能够得到及时的医治而死亡的情况。笔者个人是支持最后一种观点。因为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心态必定是极为慌乱,其逃逸也是在未能成熟思考,慌乱做出的决定,其恐慌的原因也就是害怕法律的惩罚,但行为人心中想必也是非常清楚只要实际情况被发现,且被害人不幸失去了生命,这样自己将会需要承担更为严重的法律后果。所以,在行为人的内心深处可能一直在保佑被害人不会死亡。因此,行为人对于被害人死亡的后果不会有故意的成分存在,而且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也是行为人不愿意发生的。另外我们依据一罪与数罪的理论,可以发现确实不应含有故意的成分在内。我们的刑法是行为人行为构成的犯罪数量来明确所应当受到惩罚的犯罪数量。过失与故意是完全不相同的两种罪过表现形式,行为人以过失或者故意来施行的犯罪行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犯罪的构成要件,理应成为不同的犯罪。假若我们认为逃逸造成被害人死亡中应当含有主观上的故意,那么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不但符合交通肇事罪同样也应当符合故意杀人罪,那么就应当对此进行数罪并罚,而不能依照交通肇事罪来衡量处罚的标准,不然就与一罪与数罪相区别的理论相互矛盾。最后,依照罪责刑相互之间能够适应的原则也不能含有故意心态在其中。因为我们如果在处罚的时候将行为人在逃逸后对于被害人死亡的后果是不论过失与故意的话均采用同样的惩罚,这样所造成的后果显然是与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有冲突。2因为行为人逃逸而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客观因素。笔者以为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精准的掌握好行为人逃逸而致被害人死亡的客观要件,尤其是需要着重的关注以下两点首先,逃逸的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后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假若受害人在肇事行为发生后已经死亡或者即将死亡,即便能够受到立即的施救也同样会死亡,则行为人的逃逸与被害人的死亡是没有因果关系存在。其次,我们需要明确逃逸和死亡这两者间因果关系的顺序;也就是逃逸致人死亡之间的因果顺序一定要依照因在前果在后的顺序,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只能是行为人的逃逸发生在前,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在其后。假若是行为人在肇事的当时就已经造成被害人死亡,然后再逃逸。则只能说明受害人的死亡与行为人的逃逸是没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不在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范围之内。假若我们没有准确的知晓这一问题就会造成这二者之间存在有因果关系的错误论断。3因为行为人逃逸而造成被害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这二者之间的区别与分辨。从多年以来交通肇事后的实际情况来看,肇事后逃逸的所表现出来的现象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在事故发生了之后,行为人心中知道发生了事故为了能够逃避法律的惩罚而逃离了肇事的现场。第二类是行为人在事故发生了之后,在观察了事故的情况之后为了避免承担责任而逃离了肇事现场。第三类是行为人在事故发生后,为了能够防止他人发现受害者,而将受害者由肇事现场转移至其他地点,然后逃逸。假定这三种情况均发生了受害人死亡的后果,依照我们的法学理论与实际情况,会将第一类与第二类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对于第三类的情况,依照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的明文规定则应当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来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笔者个人以为,因逃逸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之间的区别还是较为明显。其主要的不同点有三条。首先,它们的主观与客观方面均不相同,因逃逸致人死亡中行为人是过失,在主观上并没有故意要致被害人死亡,而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中行为人主观方面均有明显的故意行为。其次,这二者之间的行为方式也是有明显的差别。因肇事致人死亡中行为人采取的方式是听之任之,不去采取补救行为,是不作为的表现;而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中行为人的行为方式是作为,是主动的侵害被害人的权益。最后,这二者对于受法律保护的利益侵害的程度有明显的不同。行为人在肇事后逃逸,受害人有可能会被他人发现而受到救助,因此逃逸行为也只是能够对于生命或者健康造成伤害。所以逃逸行为对于受法律保护权益的侵害程度要远低于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这也正是我们刑法中对于交通肇事逃逸惩罚的严厉程度要低于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原因之一。总而言之,我们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车辆的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在持续的增加。而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案件也一并增加,且呈现出高发案率、案发范围大、受害人死伤惨重等明显的特征。这已经成为了我们在社会交通方面存在已经的顽疾。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司法认定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只有对其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才能在司法实践中做到准确把握、全面判断、不枉不纵,让法律更好地为办案实践服务。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交通参与者的交通素质与公德意识、法律的处罚与保障等都与当前的发展趋势不太适应,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参考文献1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公安部法制局公检法办案指南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XX2李文峰交通肇事罪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XX3陈兴良陈兴良刑法学教科书之规范刑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XX4王良顺交通事故责任与交通肇事罪的认定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65陈海燕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问题之考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6LUOSHUAI论文论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与处理目录摘要2绪论3一、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3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及其构成要件31、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32、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要件5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性质与责任认定71、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性质72、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责任认定7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司法适用8因逃逸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区别81、因逃逸致人死亡的适用范围82、因逃逸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区别10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适用11结论13参考文献14论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与处理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肇事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一些“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案件也逐年增多,严重地威胁着公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和处理在司法实践和理论上都存在诸多争议,我国刑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交通肇事后逃逸”及“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相关问题作出了规定,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理因为有明确的立法规定所以操作较为简便统一,而正确认定是着手处理的前提,但是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则有许多立法尚未明确的问题。目前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尚未统一,其行为性质究竟是作为还是不作为理论界也有不同意见,而争议最大的要属对“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理解,学界目前对于其是否包括二次逃逸“致人死亡”尚无统一认识,对于其主观罪过形式是只包括过失还是也包括故意学界也尚存争议,这些立法尚未明确的问题都有很大的研究探讨空间。本文拟从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性质及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司法适用等方面探讨分析以上争议,以期能有助于司法实践正确处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关键词交通肇事逃逸司法解释因逃逸致人死亡司法适用绪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机动车辆总数激增,截至XX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亿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XX年全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2亿元,交通事故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与此同时,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激增,成为刑事司法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研究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和处理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与1979年刑法相比,1997年刑法增加了“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等加重情节,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定刑,这是鉴于交通肇事逃逸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充分表明了严厉打击恶性交通犯罪的立法意图。但是,由于刑法条文规定的原则性、概括性和实际案件的复杂性、多样性,对于交通肇事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定性和处理在司法实践中大相径庭,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1月10日发布了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包括交通肇事逃逸在内的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作了比较全面、详尽的规定。必须承认,该司法解释的公布施行对统一学界的认识分歧和解决司法实践的困难等方面,其意义无疑是重大而积极的。但是,刑法理论对交通肇事逃逸及“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进一步论争并未因此而结束,相反,解释本身的一些具体规定与刑法条文之间的冲突引起了学界的更大争议。至今,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行为性质、“因逃逸致人死亡”是否包括二次逃逸及其主观罪过只是过失还是也包括故意理论界仍有很多分歧。本文试图从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性质、司法适用等方面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一、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及其构成要件1、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从字面上看,“肇事”,即引起事故;“逃逸”,即逃跑,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环境或事物而离开。交通肇事逃逸,通常也被称为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引起交通事故后躲避于己不利的境况的行为。而在刑法学界,通常有以下几种表述第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重大交通事故,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第二,“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不依法报警、保护现场、等候处理而私自逃跑。或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不依法报警、保护事故现场等候处理,而是私自逃跑,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第三,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运输肇事后为逃避追查而逃跑;第四,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不履行相关法定义务,故意逃离现场的行为。而解释第三条规定,所谓“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即指行为人具有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情形之一均系交通肇事构成基本罪的情形,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可见,解释是将逃逸的目的限定在了“逃避法律追究”上。这种规定显然忽视了救助伤者的问题,会出现一些极不合理的现象一是交通肇事后行为人既不逃逸但是也不救助伤者,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即使救助而死亡,但因其没有逃逸,就不能加重处罚;二是交通肇事后行为人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后再逃逸,或者拿出经费委托他人佯装路人救助伤者,自己逃逸,这种情况下行为人虽然逃逸,但他救助了伤者,其交通肇事的社会危害性已明显降低,但因其逃避了法律追究,仍然要加重处罚。这显然不符合立法原意,本人认为,刑法对交通肇事逃逸加重处罚,除了督促肇事者不要逃避法律追究外更主要是督促肇事者救助伤者。首先,肇事者主观上逃逸的目的并非仅是逃避法律追究,在现实中许多肇事者逃逸的主要原因是害怕承担救助伤者而产生的经济损失并非单纯的害怕被法律追究;其次,在事故发生后肇事者身负救助伤者和接受法律惩罚的双重义务,在发生事故被害者身负重伤的现场紧急情况下,显然肇事者首先应履行的是救助伤者的义务而非将伤者放任不管而去自首;第三,从法律上惩罚与救助的逻辑关系上来讲,追究法律责任是因为肇事者对被害者造成了伤害,而救助义务的履行正是对这种伤害的弥补,如果因为追究法律责任而耽误了救助伤者岂非失去了追究法律责任的实际意义;第四,现今,交通肇事逃逸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正是因为逃逸致使伤者得不到及时救助而非肇事者逃避了法律追究;第五,从刑法原理上看,一般刑法只对犯罪后不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给予从轻处罚而不对犯罪后逃避法律处罚给予从重处罚,交通肇事罪同其他过失犯罪一样,不应将逃避法律追究作为加重处罚的理由,刑法之所以这样规定正是为了督促肇事者救助伤者。综上所述,本人认为解释将逃逸的目的仅限定在逃避法律追究上是不全面的,救助伤者与承担法律责任均是肇事者肇事后所面临的不利情况,对这两种义务的逃避都是肇事者逃逸的目的不应仅看到逃避法律追究而忽略了逃避救助义务。因此,交通肇事逃逸应定义为行为人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后为了逃避救助伤者的义务或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2、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要件交通肇事逃逸的主观方面虽然交通肇事行为本身为过失,但是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则是肇事者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而逃逸,主观上是一种故意,无论其逃逸的目的是解释限定的“逃避法律追究”还是现在学术界广泛认为应加入的“逃避救助义务”,明知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都是交通肇事逃逸成立的前提。如果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并未清醒认识到发生了交通事故而是认为只是机动车的正常颠簸碰撞而继续前行的话则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因为,此时肇事者虽然有“逃逸”的客观行为也有继续前行离开现场的外在行为表现,但在肇事者主观上这种行为只是自己正常行驶的连续化而已,他并不可能知道自己已经承担了救助伤者的义务及等候法律追究的义务,也就谈不上为了逃避法律追究或规避救助义务而逃逸了。当然,此处的“明知”并不要求肇事者对事故知晓到事无巨细的程度,只需肇事者对事故发生有大概的认识即可,可根据行为人当时的状态、当时的路况、天气情况、肇事后的行进路线、肇事后的反应、表现及一般经验来进行综合判断。交通肇事逃逸成立的主观心态只能是故意。关于交通肇事逃逸的目的前文已叙述过解释的规定和学术界的观点,笔者认为,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主观动机只要是符合为了逃避法律追究或逃避救助义务其一,都应认为是符合了交通肇事逃逸的主观方面。交通肇事逃逸的客观方面逃逸行为客观上表现为逃脱、躲避,其主要表现为肇事后驾车逃离现场弃伤者于不顾。但逃逸并非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如果将伤者移至他处再行逃跑的也成立逃逸,或者并未逃离事故现场在事故发生后拨打急救电话而自己躲在暗处等待救护车到来将伤者接走后再离开现场的也成立逃逸。逃逸行为的本质是为了逃避救助义务及承担法律惩罚的义务,只要行为满足其一则成立逃逸。对于交通肇事逃逸的时空因素将在下文中详述。此处我们需注意的是实践中不属于逃逸的情况。实践中,发生交通事故后,被害人亲属等由于一时的冲动,在非理性的悲愤情绪支配下,对肇事者实施殴打报复的情形并不少见。如果肇事者是因为在现场或将伤者送至医院治疗后害怕伤者亲属殴打报复而暂时躲避,事后又主动投案的,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因为肇事者既未逃避救助义务也未逃避责任追究。还有就是肇事者履行了救助义务并不否认肇事行为的存在只是事后通过让别人承担责任或者编造被害人过错情节等手段企图转移、减轻责任的行为也不应认定为逃逸。因为逃逸行为所产生的作为义务是事故发生当时及时救助伤者和责任的认定,不应包括肇事行为清楚的前提下单纯的事后责任的分担和处理。交通肇事逃逸的时空因素第一,交通肇事逃逸的时间因素对逃逸行为应有一个准确的时间限定并非是事故发生后的无限时段。逃逸的时间段与肇事者所承担的救助与承担法律责任的时间段有密切联系。逃逸应在重大事故发生后即行为已经构成了交通肇事罪后,如果行为人的交通违规行为尚未构成交通肇事罪仅造成一般的交通事故则之后的逃跑行为并不属于本文探讨的逃逸此处不加赘述。救助义务的持续时间段由于受自然属性发展比较容易把握,而对于法律追究我们需区分形式意义上的法律追究和最终的责任承担。与“逃逸”相联系的形式意义上的法律追究是指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者须配合交警部门现场鉴定,接受事故处理机关关押及等待责任认定。在此阶段逃跑而不承担相关义务属于交通肇事“逃逸”。至于肇事者因经济上的原因赔付不能或者不愿赔付从而转移财产抗拒执行则属于最终意义上的责任承担问题,与交通肇事“逃逸”无关,肇事者逃避最终的责任承担不构成刑法第133条交通肇事罪规定的情节加重责任。综上,逃逸行为的限制时间段应为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后至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有关部门到场处理前,在此中间如交通肇事后逃跑、将伤者移至他处后逃跑或是将伤者送至医院后逃跑均属于逃逸。需要强调的是,事后责任处理阶段逃跑并不属于本文所论述的逃逸。第二,交通肇事逃逸的空间因素对于逃逸的空间认定不应局限于逃离案发现场。逃逸的本质是逃避救助伤者和接受责任追究的义务,因此肇事者放弃义务履行的地点就为逃逸的地点。大多数情况下,肇事者是在案发后直接从案发现场单纯逃逸,但也不乏将伤者搬离事故现场后逃跑或在履行救助义务途中后悔将伤者弃之不顾更甚者是将伤者送至医院救助后才逃跑的,这种情况下肇事者主观上存在逃避责任追究的意图仍然成立逃逸,所以对逃逸的空间限定不应局限于事故现场也包括抛弃伤者的地点及抢救现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性质与责任认定1、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性质刑法上的不作为可以精炼的理解为应为能为而不为。即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不作为的义务来源有法律明确规定的义务、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和先行行为义务。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必须移动对应当标明位置,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或者执勤交通警察,听候处理。也即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