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秦南镇总体规划现状调查报告》_第1页
《盐城市秦南镇总体规划现状调查报告》_第2页
《盐城市秦南镇总体规划现状调查报告》_第3页
《盐城市秦南镇总体规划现状调查报告》_第4页
《盐城市秦南镇总体规划现状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状调查报告指导老师杨新海,蒋灵德,彭锐组员吴沛芝成晋晋俞桦沈鸿飞张菁姝毕婧尤琦费丽王明郑新黄泽吉苏蓉沈荔陶世寅杨晟周寅目录第一章历史沿革5第二章自然地理条件5第三章镇村布局6一、镇域情况6二、空间利用情况6第四章人口6一、人口总况6二、人口变动情况9三、劳动力构成10第五章综合经济11一、概述11二、综合经济121横向对比122纵向对比143产业结构分析15三从业结构分析16四、产业结构171第一产业172、第二产业183、第三产业19第六章工业仓储20一、工业发展概况20二、园区工业21三、工业结构23四工业布局现状及问题27五、仓储27第七章公共服务设施28一、商业金融设施28二、行政办公29三、文教体卫设施29四、综述32第八章居住32一、住宅类型和分布情况32二、居住环境33三、建筑质量33四、设施配套33五、存在问题33第九章道路交通34一陆路交通34二、水路交通36三、交通设施36第十章市政设施36一、给水工程36二、排水37三、电力37四、电讯38(一)电信38(二)邮政39五、广播电视39六、燃气39七、防灾防洪39第十一章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40一、环境保护现状情况与治理情况40二、卫生设施42三、绿化42附图NO。1地理区位NO。6镇域市政设施现状NO。2镇村人口现状NO。7中心镇区用地现状NO。3镇域道路现状NO。8中兴办事处用地现状NO。4镇区道路现状NO。5镇区公建现状第一章历史沿革秦南镇由原秦南镇和中兴镇合并,位于盐城市区西南约三十公里,镇域面积约118平方公里,其北部与建湖县毗邻。现在秦南镇是这一片的中兴区随着职能的强化势必要对其做个详细的长期的规划。为了做好保持原有的文化特色,历史风俗习惯,我们对秦南镇,中兴区的历史沿革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相传在明“洪武赶散”苏州阊门移民到此落户,移民中以秦、谭两大户为主,聚落初建,取名秦谭庄。明嘉靖年间,官府看中这里既是盐城、兴化、宝应三县交界处,又是水陆交通要塞,曾在此设过几十间粮仓,附近几十里的农民到此糙米交粮,粮仓对门有一长八丈左右的大码头,史称“仓缺口”,后人以秦氏大户、南有粮仓,名之“秦南仓”。紧挨着秦南镇的中兴区已有600多年历史,明“洪武赶散”以来就是商业、手工业繁华发达的地方。解放前有800多人口,有6条巷道,均以巷内大姓为名,原有“慈氏禅院”等一里三庙五祠堂古迹都毁于战火。中兴还是革命根据地,1942年建立民主政权以来,是历届区、乡政府所在地。1957年8月18日撤区并乡,在中兴旧辖境建立中兴乡;1958年9月18日中兴鞍湖两乡合并成立先锋人民公社;1959年4月15日先锋人民公社解体,分别单独成立中兴、鞍湖人民公社;1968年3月成立中兴人民公社革委会;1981年9月将中兴公社改为河夹寺公社;1983年8月下旬河夹寺人民公社改建为河夹寺乡;1986年3月将河夹寺乡恢复为中兴乡;1996年9月撤乡建镇;1999年与秦南镇合并,成立秦南镇中兴办事处第二章自然地理条件随着秦南镇职能的转换,为了适应其经济建设发展,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就很有必要对秦南镇的自然地理条件做详尽的调研。秦南镇位于东经120度,北纬32度32分,距盐城市区西南三十公里。镇域面积117平方公里。其西、南、北部分别与兴化、宝应、建湖三市县毗邻。镇域内河网密布,主要河道为朱沥沟、蟒蛇河、红旗河、团结河、三里河、商侍河等。秦南属苏北里下河河网地区,地势平坦,地面高程一般为1325M之间。土质以核桃土、芦粟末土、勒泥土、白脚土为主。由于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秦南季风盛行,夏季温热、冬季寒冷,雨水充足,四季分明。年均最高气温为258C;年均降雨日数为1111天,年降雨量最多达10557MM;常年水位08M,历史最高水位为35M;全年无霜期为215天。中兴区土地面积412平方公里,镇内地势高程为20,地理坐标为东经11953,北纬3322,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适应于生长多种作物,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常年水位为08米,历史最高水位为315米,常年降雨量9001000毫米,历史最高温度为395,最低温度为173。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秦南已成为盐都县域西部极具发展潜力的重要城镇。第三章镇村布局一、镇域情况秦南镇镇区集中了行政、文化、教育、商业金融、医疗卫生、娱乐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在集镇东南方,即泽夫大桥南,单独规划设立了工业片区,为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提供了发展平台。农村居民点分布较散,部分呈团块状,聚集在自然村庄;部分呈圩条状沿圩堤而建,用地不经济。现状行政村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经济基础一般,自然村居民点出行不便,居住的分布格局与镇村规划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全镇现有行政村24个,行政村密度为20个/百平方公里,平均每个行政村850户,2806人;全镇现有自然村256个,自然村密度约216个/百平方公里,平均每个自然村80户,263人。二、空间利用情况镇域范围内各业用地,严格按照秦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管制,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严禁占用耕地。到2004年全镇土地总面积1775892亩(1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478490亩,占6465,建设用地2339565亩,占地总面积127,林地2844亩,占016。全镇共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1202078亩,其中耕地10538685亩,共26片,938块,基本农田保护率在9167,现在由于人口大量外出,各村用地紧凑度呈下降趋势,各村用地紧凑度及建筑用地如下表所示。秦南镇各行政村用地紧凑度与面积表行政村名总土地面积(公顷)紧凑度略沿村420915033陈祁村360426043大同村425647038大成村634525042周伙村347432033连心村586859042施湾村306918038泾口村323867042千秋村603056037华府村513855035秦兴村467413032宝奎村551801039东方红村638645035富康村642506012美满村458210033灯塔村687412038三河村278699037关陈665237055亭湖135986035凤翔村852981045贺家驿村407002029南环村500273036第四章人口一、人口总况2001年6月,盐都进行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秦南镇与中兴镇合并。截至2001年底,秦南镇域总面积为1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32平方公里(109776亩)。秦南镇下辖2个办事处,5个居委会、24个行政村,人口总户数31570万户,户籍人口8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6万人,人口密度744人/平方公里。秦南人口主要以汉族为主,其他民族人口极少。2002年以来,镇域人口呈明显减少的趋势一方面是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因素;另一方面是由于受宏观环境及行政政策的影响,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而引起的。(一)人口概况秦南镇下辖1个街道办事处,5个居民委员会,24个行政村,除镇区人口比较集中,其余个村人口分布比较平衡(见图31)。2006年秦南镇各村镇人口一览表图31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砖桥居委会西桥居委会梭圩居委会孙伙村委会关陈村委会张燕村委会胡村村委会商侍村委会宋村村委会北严村委会王村村委会东季村委会武刘村委会南张本村委会泾口村委会总人口资料来源秦南镇统计办截至2006年底,秦南镇域共有居民31570户,总人口规模为86380人。其中男性人口为44446人,女性人口为41934人,镇域男女性别比为1061,当年全镇非农业人口为24805人,占总人口的287。具体数据统计在(表32)的总人口一览表详细列出20022006年秦南镇总人口一览表表32资料来源秦南镇统计办由表看出31,20022006年,秦南镇的总户数与总人口呈逐年减少的趋势,目前也仍然持续减少的趋势,这样的态势对秦南的城镇化发展是不利的。在男女人口比例方面,男性与女性的增长相对平衡。非农业人口虽然有量,但占总人口的比例并不大(2006年仅287)。1、人口组成秦南镇的人口主要由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暂住人口和寄宿人口组成。下图(33)是2002年至2006年,秦南非农业人口与总人口的关系图。总的来说,非农业人口有一定量,但是很明显比例是偏低的,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镇化进程。其中2002年末至2003年期间,出现非农业人口大量减少,其主要由于受宏观环境及行政政策的影响,大量的城镇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和学生外出求学引起的。此后,非农业人口逐步回升,至2006年底,在数量上接近2002年的水平。20022006年秦南镇总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柱状图图(33)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总人口(人)非农业人口(人)资料来源秦南镇统计办2、城镇化水平人口的组成进一部反映了秦南镇城镇化水平。在2002年至2006年期间,秦南镇人口(人)年份总户数(户)合计男女非农业人口(人)2002年32785893464598443362308222003年32669883534542242931188632004年32280878704511142759188482005年31898877064398843718188622006年3157086380444464193424805出现了一段波动(图33)。出现这样的波动,一方面是由于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大量城镇外出打工经商人员和学生求学外迁,另一方面秦南镇在合并之后,经济上得到较快的增长,城镇区的建设也取得长足的进步,城镇人口增多。因此,城镇化水平先降低后反弹(图34),城镇化水平的潜力可以进一步的挖掘。20022006年秦南镇城镇化水平波动图图34城镇化水平波动图000501015020250303504年份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城镇化水平资料来源秦南镇统计办3、人口年龄构成年龄构成指城镇人口中各年龄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现将2006年秦南镇人口年龄分为6组托儿组(04岁)、幼儿组(59岁)、小学组(1014岁)、中学组(1519岁)、成年组(男2059岁,女2054岁)和老年组(男60岁以上,女56岁以上)。为了分析的需要,年龄统计作出百岁图(图35)和年龄构成图(图36)。从(图35)看出,514岁区段的男性比女性明显多出,出现这样的状况会影响直接结婚率、育龄妇女生育率和就业结构,其余年龄段保持基本平衡的态势。2006年秦南镇人口百岁图图35资料来源秦南镇统计办从(图36)看出,成年组人口数占了59(占大多数),说明秦南就业情况处于健康状态,并且存在较大的劳动力潜力,为城镇化水平提高的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学组和小学组分别为7、10,劳动后备军处于正常的状态。老年组的比例为14,虽小于老年化标准17,但是存在年龄结构老龄化的趋势。总的年龄结构处于一个相对健康的状态。2006年秦南镇人口年龄构成图图362006年秦南镇人口结构图461075914托儿组幼儿组小学组中学组成年组老年组资料来源秦南镇统计办通过以上分析,年龄结构相对平稳健康,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因素1秦南计生育工作的成效;2秦南镇基于城镇发展的基础上来的,不同于新兴城镇的情况3秦南镇在盐都区占有很大的地位,包括教育、工业、农业等。4镇区人口秦南镇区规划区范围包括砖桥、虹桥、虹园、中徐、河夹等五个居民委员会。镇区规划区面积为529平方公里。截至2006年底,镇区规划区范围内常住人口规模为22,992人。镇区规划区人口构成情况详见下表37。2006年秦南镇区规划区人口构成表资料来源秦南镇村镇办表37农业人口4,874人常住人口(人)非农业人口16,580人暂住人口133人寄宿生1,404人总计22,992人二、人口变动情况(一)自然增长情况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日益规范和深入,镇域范围内的人口增长得到了一定的控制,镇域人口自然增长总体呈现平稳态势(见表38)。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质量的逐步改善,秦南全镇人口的平均寿命也在逐年提高。20022006年秦南镇域人口自然增长一览表表38项目年份总人数(人)出生人数(人)死亡人数(人)自然增长率()2002年91,7796056110072003年91,5926316270042004年91,4595445940552005年91,3385445960572006年91,187603543066资料来源秦南镇计生办20022006年秦南镇域人口自然增长一览表表39项目年份总人数(人)出生人数(人)死亡人数(人)自然增长率()2002年89,3466316870632003年88,3536365071462004年87,8705544511172005年87,7068725623532006年86,380716668056资料来源秦南镇统计办据2006年底人口调查资料显示,当年全镇人口出生率为829,死亡率为773,人口自然增长率达056。2002年至2006年六年间,镇域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1218,人口的自然增长保持了相对平稳趋势。(二)机械增长情况受宏观环境及行政政策的影响,近年来两镇的人口机械增长有一定的波动。截至2006年底,秦南全镇人口机械增长率为1591。随着人口流动的日益增加和就学机会的逐步增多,全镇人口的迁入迁出均呈现上升趋势。而在迁出人口中占较大比例的是因就学而迁出秦南镇的学生。由于近年来,秦南镇域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增长,与此同时镇区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城镇人口增多,同时外出打工求学的人员也在增多。因而在近年来秦南全镇人口机械增长呈波动态势(见图表36),在20022006五年间,全镇年均机械增长率为1078。20022006年秦南镇域人口机械增长一览表表310项目年份总人数(人)迁入人数(人)迁出人数(人)机械增长率()2002年89,346358153713202003年88,353309143212712004年87,8703889746672005年87,7063047785402006年86,38080221761591资料来源秦南镇统计办20022006年秦南镇域人口机械波动图图311200000150000100000500000000050000100000150000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总人数(万人)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从图311中看出,秦南镇人口自然增长率对总人口的因素相对较小,对总人数影响其决定因素是机械增长率,所以人口的管理在于机械增长率控制与引导。秦南的机械增长率出现较大的波动,表现为人员外出,从2002年至2006年,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这一趋势要适当改变。三、劳动力构成截至2006年秦南镇域农村实际劳动力人口规模为28,755人。劳动力产业结构为一、二、三的颈形模式,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从业人口比重逐年上升,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基本保持不变。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为14,466人,占同期农村总劳动力人口的50,第二产业从业人数为4,719人,占总劳动力人口的16,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为9,570,占总劳动力人口的34(见表312)。秦南镇农村劳动力结构一览表表312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项目年份农村劳动力总数(人)从业人数(人)比重()从业人数(人)比重()从业人数(人)比重()2002年30,86616,630543,6771210,559342003年29,43815,507533,8051310,126342004年29,29115,342524,1381498,11342005年28,95314,908514,730169,315332006年28,75514,466504,719169,57034资料来源秦南镇统计办图313劳动力构成是指城镇人口中社会劳动者按其从事劳动的行业性质划分,各占劳动者总数的比例。从图313中可以明显看出,秦南超过半数的劳动力停留在第一产业的劳动中,比例偏大,阻碍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第二产业劳动力偏少,经济发展受到了阻力,其原因如下1从秦南镇区的规模来看,仍然存在着规模偏小,区域中心不发达,本质上导致经济发展的阻力,从而无法提供很多劳动力工作岗位;2从秦南镇劳动力的素质上看,缺乏技术高的劳动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秦南的劳动力结构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和优化,以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加快城镇化建设。第五章综合经济一、概述秦南镇目前是江苏省苏北综合实力五十优乡镇,盐城市首席明星乡镇、十强工业乡镇。截止2006年底,全镇实有耕地面积109776亩,镇域人均耕地面积127亩,工业企业355家。地区生产总值占盐都区GDP的9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3,255元,略低于盐都区14,614元的平均水平。六年来,秦南镇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综合经济实力逐步提升,各项经济指标均稳步增长,三大产业比例从2002年的226546228优化为2006年的225325。2006年年末,秦南地区生产总值为114,494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3,2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056元。镇内建有5个工业小区,总占地面积6479亩,拥有各类企业260家,初步形成化工、电子、机械、轻纺、建材等主导行业。其中生物农药、电容电器、压力容器已成为三大支柱产业。2002年2006年秦南镇内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表41项目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元)79,13785,28398,675112,600114,494人均GDP(元)8,8579,65311,23012,83813,255经济增长速度()77715701411168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6年05,00010,00015,0002006年农村劳动力结构(人)2002年2006年秦南镇内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图41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20022003200420052006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人均GDP(万元)经济增长速度秦南镇自2002年以来,经济一直呈增长趋势,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GDP均在稳步增长中,2004年是经济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二、综合经济1横向对比秦南镇与龙岗镇、潘黄镇、大冈镇等15个镇同属盐都区,这15个镇的发展依托各有侧重。2006年盐都区各乡镇国民生产总值一览表图422002年2006年盐都区各乡镇国民生产总值一览表图43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20022003200420052006大纵湖北农港楼王学富义丰尚庄葛武北蒋秦南龙岗潘黄郭猛大冈2006年盐都区综合经济指标一览表表42国内生产总值万元第一产业(万元)第二产业(万元)第三产业(万元)秦南114494254966023028768大纵湖40400169501245011000北龙港42519153641620410951楼王4030816005167827521学富17313630847106295义丰53812159412004217829尚庄317209850887013000葛武2834264521064011250北蒋18689642946427618龙冈2103153328013073446301潘黄140615110757999049550郭猛81086215384059618952大冈113495185046644828247新都9309820004289848200西区8388227735642547地区生产总值万元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大纵湖北农港楼王学富义丰尚庄葛武北蒋秦南龙岗潘黄郭猛大冈新都西区地区生产总值万元2006年盐都区综合经济指标一览表图44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秦南大纵湖北龙港楼王学富义丰尚庄葛武北蒋龙冈潘黄郭猛大冈新都西区国内生产总值万元第一产业(万元)第二产业(万元)第三产业(万元)从盐都区各镇历年经济发展比值可看出,秦南镇的GDP(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长,在全区15个镇中排名第三。秦南的发展以第二产业为主,排名第四,除此以外秦南镇的其他两个产业的产值基本排在前五位。与龙岗镇,潘黄镇相比发展态势有趋缓的现象,在盐都区的经济地位也有被赶超的危险。2006年盐都区综合经济指标比例一览表图45盐都区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图秦南大纵湖北龙港楼王学富义丰尚庄葛武北蒋龙冈潘黄郭猛大冈新都西区2006年盐都区第一产业比例一览表图46盐都区第一产业比例图秦南大纵湖北龙港楼王学富义丰尚庄葛武北蒋龙冈潘黄郭猛大冈新都西区从上表可以看出,秦南第一产业的产值在盐都区中所占的比重是15个镇中的第二位,可见目前秦南镇的第一产业还是比较发达的,但是在经过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之后,所占的比例也许会有所下降。2006年盐都区第二产业比例一览表图47盐都区各镇第二产业比例图秦南大纵湖北龙港楼王学富义丰尚庄葛武北蒋龙冈潘黄郭猛大冈新都西区从上表可以看出,秦南镇的第二产业产值在盐都区15个镇中的地位相对第一产业比较靠后,位于第四。虽然从个体上来讲,秦南镇主要以工业为主,但是在横向对比中,可以看出其第二产业所存在的不足,根据调查,目前秦南镇的工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规模小,后劲不足。根据这一问题,规划中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整合秦南镇现有的工业企业,并且在今后的发展中避免小型分散工业的产生。根据对比,秦南镇的工业发展可以走发展特色工业的道路,比如现有的生物农药制造业就有很好的发展前景。2006年盐都区第三产业比例一览表图48盐都区各镇第三产业比例图秦南大纵湖北龙港楼王学富义丰尚庄葛武北蒋龙冈潘黄郭猛大冈新都西区目前,秦南镇的国内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在盐都区15镇中均排在前四位,在盐都区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而秦南镇在盐都区中的经济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在秦南,现有盐兴高速和盐金高速穿镇而过,这些交通都可以为秦南的经济发展提供帮助。便利的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因而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充分利用秦南陆路交通与河道,使之为秦南镇带来经济发展动力。2纵向对比2002年2006年秦南主要经济指标变动一览表表432002年2006年秦南主要经济指标变动一览表图49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农民产值增长增长比例产值(增加值)比例增长比例产值(增加值)比例增长比例产值(增加值)比例增长比例人均纯收入增长比例万元万元万元万元(元)2002年79,1373062266,45754572,344228738412003年85,2837771,0372222393,579548444571,5302302347341498022004年98,6751577933,9522322816,681541686672,7592269803345208942005年112,60014111592,010221498,669551629763,26422781830548121262006年114,494168124646223681,8855261121743,1332513401606510652,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22006年秦南主要经济指标变动一览表第一产业产值增加值万元第二产业产值增加值万元第三产业产值增加值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2002年2006年秦南主要经济指标比例变动一览表图410100102030405060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22006年秦南主要经济指标比例变动一览表第一产业比例第一产业增长比例第二产业比例第二产业增长比例第三产业比例第三产业增长比例从2002年到2004年,秦南镇第一产业的地区生产总值基本呈折线式增长趋势,2002年到2004年,第一产业的地区总产值一直处于上升趋势,随后到2006年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开始呈负增长趋势,并且到2005年在三产中所占的比值达到了近5年的最低值,但在06年其所占比值又有所上升。第二产业在三产中所占的比例基本不变,在2004年其增长比例较前三年明显增加,但在随后2年的发展中,呈负增长趋势,其所占比例在2006年降到了近5年的最低值,从这里可以看出,秦南的工业发展还处在震荡时期,没有进入稳定发展的态势。这与秦南目前的工业规模小,后劲不足有关。虽然目前发展态势不好,但就产值所占比例来说,工业仍然是占主要部分的,所以它仍然是整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而同时,第三产业的崛起也不会被忽视,未来也将成为带动该镇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3产业结构分析2006年秦南镇产业结构为225325一、二、三的鼓型结构模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之和相当。虽然第二产业的比重今年来有所下降,但是决定秦南镇经济走势仍然是第二产业。2002年2006年秦南主要经济指标变动一览表图4112006年秦南镇产业结构图225325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22006年秦南镇地区生产总值及构成情况单位万元表4420022003200420052006数值增长率数值增长率数值增长率数值增长率数值增长率年均增长率地区生产总值79,13785,28377798,6751570112,6001411114494168982第一产业17,85118,88858122,840209224,85088025,496260953第二产业43,18646,76582953,446142962,115162260,230303894第三产业18,10019,63084522,389140625,653145828,76812141231人均GDP(元)8,8579,65389811,230163412,838143313,2553241072秦南地区生产总值及构成情况图412秦南地区生产总值及构成情况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20022003200420052006(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秦南镇近5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都保持增长,但是近年的发展速度渐慢,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982,但2006年相比2005年增长率仅为16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072,但2006年相比2005年增长率仅为324。第一产业发展平稳,年均增长率为953;第二产业在20052006出现下滑的趋势,增长率为负值,年均增长率仅为894第三产业保持稳中求升的发展态势,年均增长率达到1231。以上分析说明秦南镇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近年第二产业的下滑使秦南镇地区生产总值发展缓慢。第一和第三产业虽然发展平稳,但还不能作为推动经济的主要动力。三从业结构分析20022006年秦南镇从业人员及构成情况单位人表4520022003200420052006数值增长率数值增长率数值增长率数值增长率数值增长率从业人员30,86629,43846329,29105028,95311528,755068第一产业16,63015,50767515,34210614,90828314,466296第二产业3,6773,8053484,1388754,73014314,719023第三产业10,55910,1264109,8113119,3155069,57027420022006年秦南镇从业人员及构成情况图413秦南镇从业人员及构成情况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20022003200420052006(人)从业人员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图414对照秦南镇经济的发展特点和各产业人员的投入情况可以看出,20022006全员劳动生产率基本保持稳定,略有下降。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劳动生产率逐年下降,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劳动生产率在20022005逐年提高,但在2006年保持稳定;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劳动生产率在20022005逐年下降,但在2006年呈略微上升趋势。2006年秦南镇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占全部从业人口的50,这部分人口创造出的第一产业的产值占全镇产总值的2227;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占全部从业人口的16,这部分人口创造出的第二产业的产值占全镇产总值的5261;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占全部从业人口的34,这部分人口创造出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全镇产总值的2513。可以看出,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大小是按照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顺序排列的。从上图可以看出,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占50,但创造的产值只占总产值的2227,说明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还较多,没有发挥出现代农业所应具有的规模效益。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占16,但创造的产值占总产值的5261,说明这部分从业人员的劳动生产率较高,第二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应大力发展。通过第一、二产业结构与从业结构的比较,可以得出,应调整从业人员的结构比例,适当增加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更好的发展第二产业。四、产业结构目前秦南镇的三大产业处在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上的,并且还在向更加合理的产业结构发展。1第一产业2006年全镇实有耕地面积109,776亩。人均耕地面积为127亩,其中,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为165亩。2006年全镇农业实现GDP(国内生产总值)25,496万元,比上年增加了02。在农业内部结构中种植业和牧业已经成为秦南农业的支柱性行业。目前秦南镇在无公害稻米、水产养殖、畜禽饲养、蚕桑生产方面都已形成了显著的规模优势。2006年秦南镇粮食产量94476吨,棉花产量216吨,生猪出栏54037头,家禽出栏3238728万只,禽蛋产量26747吨,水产品产量6721吨。2005年秦南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情况单位万元表46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业服务业合计总产值17546172824228830345052255图4152005年第一产业内部构成34346161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业服务业秦南镇第一产业的内部结构中,牧业是占据着首要地位的。但是渔业和农业所占比例也相当高,在以后的第一产业中要特别注意挖掘这两个方面的特色。2001年2006年秦南镇农业经济指标变动表表472001年2006年秦南镇农业经济指标年份耕地面积(公顷)增长比例()农业机械总动力(千瓦)增长比例()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亩)增长比例()粮食总产量(吨)增长比例()20017318442222120202104352761812002731830004612292411928105380997559207720037045373475343061186810419113603542016200470450004823514712079106121857037516602005704500050666504125011117453080946150220067045000521042841340812272983944761671图416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1年2006年秦南镇农业经济指标变动示意图耕地面积(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千瓦)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亩)粮食总产量(吨)虽然秦南镇近5年来产业结构在调整,一产所占比例在下降,但是其各项农业指标均呈增长趋势,到2006年达到历史最高值,说明秦南的产业结构还需要经一步调整优化,使各项农业指标能呈稳步下滑趋势。2、第二产业目前秦南镇以生物农药、电容器、压力容器等工业为其主导产业该镇的工业地区生产总值正在逐年的稳定增长中。2006年秦南镇的工业经济发展缓慢,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57982万元。目前正在筹划中的工业园建成后将会进一步优化秦南镇的投资环境,为工业经济的发展增加新的动力。2006年秦南镇工业基本情况表48其中私营工业个体工业有限公司工业总产值产值(万元)比例()产值(万元)比例()产值(万元)比例()57,98217,3953011,5962028,99150图4170102030405060私营工业个体工业有限公司2005年2006年图418第二产业各项地区生产总值比例图私营工业产值(万元)个体工业产值(万元)有限公司产值(万元)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秦南镇的工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正在向有限公司发展,这对于以后工业的发展和管理是非常有利的。图419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秦南镇在20022005保持高速的增长趋势,但是2005年的第二产业总产值为62115万元,2006年减少了1895万元,程负增长。根据统计,目前秦南镇还存在许多小型的、分散型的工业。特别在一些以工业为主的村内,存在大量的由于无法达到工业生产标准还在进行地下操作的工业企业,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厂房闲置。目前秦南镇对这一类工业采取的是整改提高、淘汰退出、逐步减少的应对措施。这些工业形式在规划中需要进行整合,以发挥其在工业经济中的积极作用,从而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秦南镇第二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且后劲不足,因此调优挑高二产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所必需的。3、第三产业2006年秦南镇全镇实现三产增加值年均增长1214。基本形成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为特色的三产布局。目前,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成为秦南镇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目前秦南镇的第三产业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经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后。秦南镇的第三产业将会有更好的发展。20052006年秦南镇第三产业产值构成对照表表4920022006秦南第二产业实现GDP产值一览表2005年2006年年份项目产值(万元)比例()产值(万元)比例()第三产业总增加值31,81432,334水利管理业54025402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9,2982928,998278批发零售、贸易餐饮8,9832829,983309金融保险2,349742,56979房地产1,845581,74554社会服务业5,730185,130159卫生体育、社会福利962311,06233教育文艺、广播电视1,787561,98761国家政党机关社会团体64226422图420第三产业各类总产出比例图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金融保险房地产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社会福利教育文艺、广播电视国家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2006年全镇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实现产值9,983万元,占当年全镇第三产业产值的309,占全镇第三产业产值榜首,并且较2005年略有增长,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占当年全镇第三产业产值的278列全镇第三产业产值第二位。以上分析说明,秦南镇作为盐都区的中心镇,以及秦南镇以前良好的商贸基础,秦南有发展批发贸易和交通运输的潜力,我们要发挥自身优势做大做强以上两个行业,加强规模化建设,形成区域优势。但就第三产业的规模和对整个镇域经济的贡献度而言,秦南镇域第三产业的发展依然较为落后。2006年第三产业实现GDP仅占当年全镇GDP总值的2513。集中表现为虽然第三产业发展近5年来速度较快,但是在整个镇域GDP产值构成中第三产业对整个地区经济的拉动力不强;第六章工业仓储一、工业发展概况近年来,全镇镇村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工业在全镇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比重,并使得秦南工业在全县乡镇工业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2005年,企业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由“九五”期末的50提高到2005年的80以上,年纳税百万元以上的企业由“九五”期末的3家增至2005年度6家,年纳税超50万元的企业由“九五”期末的4家增至2005年度9家。定报企业增至25家。规模企业优势凸现。1工业对全镇GDP的贡献及横向比较2006年分镇GDP工业表51资料来源秦南镇统计办地区生产总值(万元)工业增加值(万元)增长()比例()大纵湖4040010322162555北龙港4251914839197349楼王40308156642443886学富173134005252313义丰53812160542252983尚庄317206683312107葛武2834277252342726北蒋1868938362182053秦南1144944488537392龙岗2103151156071985497潘黄140615698422424967郭猛81086363181834479大冈113199653761715775从表51看出,除龙岗,潘黄外,秦南地区生产总值排第三,但工业增加值低于大冈,排第四。秦南镇工业占GDP的比重为392,而大冈镇工业占GDP的比重为5775。说明秦南镇工业在三大产业中占有较大比重,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但06年工业增加值呈负增长,有下滑趋势。2工业总产值概况2006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15600万元,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的7026,实现工业销售收入215,600万元。当年有限公司实现产值107800万元,占当年全镇工业总产值的50。2006年秦南镇工业基本情况表52资料来源秦南镇统计办其中私营工业个体工业有限公司工业总产值产值(万元)比例()产值(万元)比例()产值(万元)比例()2156006468030431202010780050图表51列出了20012006年工业总产值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近年来秦南镇工业虽然总体上保持较好水平,但发展很不稳定,2005年工业总产值比2006年高出43,原因之一是06年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下降,之二是有些工业企业效益不高。图表51工业总产值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工业总产值二、园区工业秦南镇于2002年10月实施工业园区启动区建设工程,仅2年多时间,吸取投资119亿元,共有14家企业进园,到2004年底,累计开发土地面积1013公顷,累计投资额12223万元,其固定资产单位土地投资额为804万元/亩,2003年园区启动区主营业务收入累计为167亿元,2004年为277亿元,增幅66,其单位土地营业收入18871万元/亩。已实现总收入453亿元,水,电,有线电视,电信杆线架设到厂门外,园内主支干道已形成“四纵四横”的框架,排水系统同步配套到位。这样将使进园建设项目的投资成本大大减少。盐城市秦南工业园区启动区2003及2004年度积聚发展情况表表56成长性投资产出当年营业收入(万元)增幅累计投资(万元)已开发面积(M2)序号企业名称2003年2004年2003年2004年2003年2004年2003年2004年秦南纺织772615454123100151纺织有限公司66953574995280012斑竹袜业3347241848257982892894933674673苏源亚特1264381582925279828569035600370674大明化工机械189022057441782916940669406695红星电子892210795211222217417334240016雷鸣电器98112501274859385913334453367坚锋电动工具68688091179162724920668280018新华化纤机械9151107321170821321334273359国申电线电缆15357955148800410佳诚机械9834571541026800311亚华玻璃50131982333512港苏机械71542302973000213欣荣电子5018205942333514绿丰药业35025122146160008合计166716276856777721186584986921013384注加粗表示规模以上企业投资产出标准厂房建设就业单位土地投资额(万元亩)单位土地营业收入(万元亩)新增面积(M2当年投资额(万元)当年新增(人)企业名称2003年2004年2003年2004年2003年2004年2003年2004年2003年2004年秦南纺织116416621820182570纺织有限公司1189159465065150斑竹袜业1078782945234004580105058110239687苏源亚特315353715052149023621450365152486大明化工机械29684786309843611207051257233516红星电子47604343152997260455271462603雷鸣电器429556849051838255150026215241515坚锋电动工具524859322155192621042020243486新华化纤机械533852286270516510427512125国申电线电缆72411633520364280佳诚机械7019643506361945亚华玻璃566143210201064138港苏机械67321591240126760欣荣电子5881434948100220绿丰药业51145910601102468合计9061804222918871295319802288198026841019从表57可以看出,从营业收入,累计投资和开发面积等各方面来看,都有显著的提高。这些企业绝大部分都是规模以上企业,可见工业园区对秦南镇工业的集中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可以预测工业园区的工业数目将会继续增加。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160000营业收入累计投资已开发面积2004年2003年总的来说,2006年底,秦南镇共有工企业116家(现有资料统计),其中镇办企业61家,有7家在园区。村办企业55家,分布在各个村,最多的村4家,最少1家,基础薄弱。应减少村办工业,加强园区工业建设,集中发展镇区工业。三、工业结构工业结构得到优化。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取得明显成效,一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在汽车工业的带动下,重工业发展较快,全年实现增加值1433亿元,增长232;轻工业增加值1279亿元,增长201。工业结构中,轻重工业比例由上年的4753改变为472528。以制造业为主的项目推进活动成效显著。120052006年工业结构比较表53是05和06年工业结构的变化情况。秦南镇共有私营工业,个体工业,有限公司三种类型的工企业。20052006年度工业经济类型结构变化情况表53企业数资产总额2005年2006年2005年2006年数量个比例数量个比例数量万元比例数量万元比例私营工业162456316845412890048071739530个体工业16345921674514886614751159620有限公司30845359452234937182899150合计3551003701006011510057982100从业人员工业总产值2005年2006年2005年2006年数量个比例数量个比例数量万元比例数量万元比例私营工业570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