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第四单元 第15讲 化学与生活复习_第1页
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第四单元 第15讲 化学与生活复习_第2页
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第四单元 第15讲 化学与生活复习_第3页
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第四单元 第15讲 化学与生活复习_第4页
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第四单元 第15讲 化学与生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5讲 化学与生活,考点一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六大营养素,六大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2.营养素的作用,糖类,油脂,1)能提供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的物质有蛋白质、糖类、 油脂。其中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_,人体的备用,能源是_,一氧化碳,催化,化学,2)蛋白质的功能: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机体生长及修补 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血红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它与_ 结合能力比与氧气结合能力强 200 倍,所以煤气中毒会导致人 缺氧而死。酶也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是生物_剂。蛋 白质易被高温、重金属等因素破坏,发生变性,变性属于 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3)糖类的功

2、能:糖类由_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 物,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4)油脂的功能:油脂是油和脂肪的合称,是人体生命活动,的_物质,C、H、O,后备能源,食物,5)维生素的作用:维生素具有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 维持身体健康等作用。大多数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直接合成, 需要从_中摄取。 温馨提示 缺乏维生素 A 会患夜盲症;缺乏维生素 C 会患坏血病,考点二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化学元素 根据在人体内的含量,化学元素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氧,钙,损坏,偏食挑食,2.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主要指的是铁(Fe)、锌(Zn)、硒(Se)、碘

3、(I)和氟(F)5 种元素。 即使是必需的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的问题,摄入不足或 者摄入过量均会_人体健康。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不可能都存在于某一物质中,所以在饮食中要均衡搭配,不可 _,3.对人体有害的元素,铅(Pb,镉(Cd,汞(Hg,主要有_、_和_三种。 温馨提示 (1)缺铁会患贫血病。 (2)缺锌会引起智力低下、发育不良。 (3)缺碘会患甲状腺肿大(或大脖子病)。 (4)缺氟易产生龋齿。 (5)青少年缺钙易得佝偻病;老年人缺钙易得骨质疏松症,考点三 有损人体健康的常见物质 1.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化学式为_,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 体,俗称“隐形杀手”,易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

4、可使人,缺氧而死,CO,不能,2.甲醛 用甲醛浸泡过的水产品,_食用(填“能”或“不 能”,3.黄曲霉素 霉变的大米等食物中含有很多的黄曲霉素,_食用 (填“能”或“不能”)。 4.工业酒精 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化学式为 CH3OH),不可饮用。甲醇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损害作用, 少量可致失明,大量导致死亡,5.双氧水,不能,H2O2,双氧水主要成分是_,用双氧水浸泡过的水产品也 不能食用,考点四 有机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 1.有机化合物(简称_) (1)含义:含有_元素的化合物,2)生活中简单的有机物,碳,CH4,甲烷:化学式为_,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是沼

5、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具有_性,可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燃料,乙醇,C2H5OH,特殊香味,酒精:化学名称是_,化学式是_,是有 _的液体,易挥发。 乙酸:俗名醋酸,化学式为_,是调味品食 醋的主要成分,食醋中含醋酸 3%5,葡萄糖:化学式为_,CH3COOH,C6H12O6,有机物,可燃,2.有机物的分类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为有机小分子和有机高分子 两种类型,3.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合成材料,1)有机高分子材料按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_ _和合成高分子材料(简称_)。棉花、羊毛 和天然橡胶等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三大合成材料指的是塑料、 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材料,2)合成高分子材

6、料有链状结构和网状结构。_结构 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具有热塑性,如_;_结构的 合成高分子材料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因此具有热固 性,如_,链状,塑料袋,网状,电视机外壳(合理即可,4.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的鉴别 (1)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注:聚氯乙烯塑料袋有,毒,不能用来装食品,有,燃烧法:点燃后闻气味,_(“有”或“没有”)刺 激性气味的是聚氯乙烯塑料,2)鉴别真假“羊毛”线。 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是羊毛线;不易断的是合成 纤维线,化学方法:燃烧法,烧焦羽毛,分别点燃它们,产生_的气味,燃烧后的产物可以 用手指挤压成粉末状的是羊毛线;有刺激性气味且燃烧后的产 物用手指挤压后不

7、成粉末状的是合成纤维线。 温馨提示 真羊毛是天然纤维,假羊毛是合成纤维,考点五 开发新型材料 1.新型材料,包括纳米材料、超导材料、复合材料、隐身材料等。 2.新型材料开发的方向 向环境友好方向发展,1.(2013 年广州)学习化学帮助我们形成更科学的生活方式,A,B,A.食用肉类和牛奶可以补充维生素 C B.用天然气代替煤作燃料可减少 SO2 的排放 C.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D.对垃圾的分类回收可节约资源,2.(2013 年佛山)属于有机高分子的是,A.甲烷,B.淀粉,C.乙醇,D.丙氨酸,3.(2012 年肇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B.化学纤维

8、和羊毛可以用燃烧法区别 C.生物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多吃无害 D.有机物都是含碳的化合物,CO、CO2 也是有机物,4.(2013 年湛江)2013 年5月 16 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网 站公布第一季度餐饮食品抽验结果。其中一项结果为 44.4%的 大米制品抽检产品发现镉超标。 (1)这里的镉是指_,A.原子,B.离子,C.单质,D.元素,2)已知镉(Cd)在化合物中通常为2 价。镉在金属活动顺 序表中位于氢的前面。写出镉与盐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反应 类型:_; (3)市民想尽量躲开含镉食物。请你给市民提一条建议: _,答案:(1)D,2)Cd2HCl=CdCl2H2,置换反应,3)

9、食物尽量多样化,通过膳食多样化来降低某种食物中可,能存在的污染,题型一 六大营养素 例 1(2014 年广东)如下图是芝麻酱说明书,下列关于芝麻,酱判断正确的是,芝麻酱 每 100 g 含: 蛋白质:19.2 g 脂肪:52.7 g 糖类:16.8 g,维生素 A:17 g 铁:50.3 mg,硒:4 g,钙:720 mg (提醒:可引起部分婴儿过敏性皮炎,A.不含微量元素,B.不含糖类和油脂 C.婴儿要慎用,D.钙含量高于蛋白质 答案:C,题型二 化学元素、物质与人体健康 例 2 (2014 年梅州)有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B.维生素 D.无机

10、盐,A.油脂 C.蛋白质 答案:B,题型三 有机合成材料 例 3 (2014 年广州)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B.塑料包装袋 D.木质桌椅,A.羊毛围巾 C.玻璃杯 答案:B,题型四 化学与生活综合题,例 4(2014 年揭阳)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目前市场上有:高钙奶粉、补锌口服液等,人体缺铁可,能会引起_,2)家用净水器中含有大量活性炭,其作用是_。 (3)将如下两种物质(A.食盐、B.花生油)分别加入水中,能 形成溶液的是_(填字母),再分别加入洗洁精振荡, 能出现乳化现象的是_(填字母,4)在厨房炒菜时,在客厅都能闻到菜香味的主

11、要原因是,_,5)在农业生产中,施用的硝酸钾(KNO3)属于_,肥料,6) 我们通常把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_,7)当森林发生火灾时,救火的措施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 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其原理是_,8)制作下列用品所列出的材料中都是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A.雨伞:尼龙绸伞布、不锈钢伞骨 B.牙刷:尼龙刷毛、塑料刷柄 C.夹钳:钢钳嘴、橡胶钳柄 D.导线:铜丝芯、塑料皮,9)某“组合转化”技术是将 CO2 和 H2 在催化剂和加热条 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_,解析:(1)从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方向去分析解答; (2)由于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 素;(4)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菜香分子运动到客厅,所以能闻 到菜香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