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梁力学分析以及工程意义_第1页
交叉梁力学分析以及工程意义_第2页
交叉梁力学分析以及工程意义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28-王坤腾-交叉梁1 首先引入一个概念一线刚度EI/L,它是反映线性构件抗弯刚度的参数,EI只 能反映截面抗弯刚度,而EI/L却能较好的反映构件的抗弯刚度,因为同截面构 件长度愈大的量,它的抗弯刚度就越小,构件的抗弯刚度与构建的长度成反比。2线刚度比是指构件之间线刚度的比值,假设量的构件A和B,它们的线刚度比为iA/iB,若构件之中有一个构件的线刚度比另一个构件的线刚度大很多(一 般情况下当iA/iB8 ),时,往往可以假设该构件的线刚度无穷大;反之,若某一 构件的线刚度比其他构件小很多,可以把他的线刚度假设为零。3 正交交叉梁系中,若两个梁的线刚度相近,楼面荷载为双向传递;若线刚度 相

2、差悬殊,则楼面荷载沿刚度大的方向传递。楼盖中的次主梁系是交叉梁的一个 特例,这里的次梁若按一个方向的交叉梁设计, 它的线刚度比和它正交的主梁的 线刚度小很多。4 . 交叉梁 的传力分析如 图所示:有梁L1和梁L2,它们的截面为矩形L1 (bix hi) ,L 2(b2 X h2),于是梁L1的惯 性矩I仁bi X h3/12,梁L2的惯性矩I2=b2X h23/12;把板上的均布荷载等效为作用 于梁交点处的集中荷载,把两个梁分别进行受力分析,由交点处挠度相等,和竖 直方向的平衡方程可以得到如下方程:P1+P2=RD; 3 1=3 2= ( P1X L13) /( 48E1X I1 ) = (

3、P2X L23) /( 48E2X 123) 由方程可以得到:P1X L13/I仁P2X L23/I2,即是P1X L13/ ( bi X hi 3)=P2X L23/( b2X h2 3)由上式进行以下分析:b1b2时,两者相差不大时得到式子:P仁P2X( h1/L1 ) 3/( h2/L2 )3把该式代入式,可以 得到P2=P/ 1+ ( h1/L1 ) /(h2/L2) 3 I P1= P-P2= ( h1/L1 )/(h2/L2) 3/ 1+ ( h1/L1 )/ (h2/L2) 3,通过这 两个式子进行讨论:从以上两式可以看出,荷载传递的路线只与梁截面的 高跨比有关,并且荷载沿跨高比

4、大的梁传递的力较多,当梁跨高比的比值(h1/L1 )/ (h2/L2)三2时,可以按交叉梁进行计算布置梁系;当 (h1/L1 )/ (h2/L2)2时,荷载基本上沿跨高比较大的梁传递, 这时形成主次梁关系。 h1=h2时,形成井字梁,此时梁L1和梁L2所分担的荷载分别为:P仁P (L2/L1) 3/ 1+ (L2/L1) 3,P2=P/ 1+ (L2/L1) 3L2/L 仁1 时,P仁 P2=P/2;L2/L1=1.2 时,P2=0.37P;L2/L仁1.5 时,P2=0.237P;L2/L1=2 时,P2=0.111PL2/L12时,沿L2方向传递的力已经很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按单 向受力考虑。 h1Mh2时,按主次梁状态分析。工程应用:交叉梁系又叫网格梁结构,这种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很多,例如, 工厂的工作平台,桥梁的桥面系列以及民用建筑的井式楼盖,就是钢筋混凝土面 板和起支撑作用的交叉梁系组成。 交叉梁系在两个方向均布置有刚度相同,互相起支撑作用的梁,从而发挥其最大效能,以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而不必在中间布 置柱列,有时候交叉梁还用于基础中。有一交叉梁屋盖,长边边长LI,短边边长Ls 当 Ls=4 5 米时,最好做成交叉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