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迹》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迹》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迹》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迹》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_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迹》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 24 课月迹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1、 会认“妒、袅”等 6 个生字,读准“悄、累”这 2 个多音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1、 了解月亮的足迹都会出现在哪里,品味月色的美。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2、 理解“月亮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的含义。体会孩子的童真、童心、童趣,能说出作者通过 寻找月迹所要表达的感情。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策略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赏读文章,理解月亮代表的情感和寓意。1、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孩子们寻月踪迹,同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 句进行感悟、诵读,真切地了解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2、

2、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 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3、 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认识文中奶奶的形象,理解“月亮是属 于我们的,每个人的”这个句子的含义。抒发人们期盼美好事物,人人都能享有的纯真愿望。 课前准备:1、预习提纲(1) 搜集与月亮有关的资料和古诗词。(2)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3) 再读课文,理清寻月踪迹,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4) 回读课文,能说出作者通过寻找月迹所要表达的感情。(5) 体会作者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抒发情感。多媒体

3、课件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 师: 月亮,是中国人心中永恒的情结,那温润晶莹的月色曾经牵动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那 么,在孩子的眼里,月亮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著名作家贾平凹为我们营造的 澄澈透明的童心世界,一起去寻找美好的月迹。(板书:月迹/贾平凹)2、 作者资料。(贾平凹在陕西农村长大,父母为他取名平娃,“娃娃”的“娃”,长大后就用陕西 方言中的“凹”来代替了“娃”)3、解题。题中“月迹”的“迹”是什么意思?(踪迹、足迹)谁在寻月迹?他们在哪儿找到了月亮的 踪迹?音乐声中请大家听老师读课文,从文中寻找答案。【设计理念】从题目直接导入,开门见山,并通过理解

4、题目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什么事情?重点写了什么内容?边读边圈画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1、 生读课文、圈画课文重点情节。2、 师生交流。明确:时间中秋的夜里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门外人物奶奶、我、弟弟、妹妹事件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重点寻月亮【设计理念】借此明确课文结构、确定教学重点。三、研读课文。要求:月亮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从文章中找出具体描写月亮的语句,一边读一边画。1、 生读课文,边读边画,师巡视指导。2、 过渡:中秋节的夜晚,人们必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赏月,这一家子也不例外,但月亮却像个调皮的 孩子一样和

5、孩子们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孩子们等了好久还是不见月亮的踪影,只好回中堂里缠 着奶奶给他们讲故事,奶奶讲了一个又一个,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可奶奶的思想却开了小差 她突然说:“月亮进来了!”在她的指引下孩子们终于寻到了月亮3、 师: 同学们,你们找到月亮了吗?在哪找到的?你找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3、 师生交流。(1)镜中看月。具体操作步骤:a:生说地点,读直接描写月亮的语句。师板书地点,引导品味“款款地、溜”,并指导朗读“款 款地、溜”部分。(竹帘儿上的月亮是怎么进来的?“款款、溜”写出了月亮什么样形态?) b:师投影展示修改内容,与原文进行比较阅读,品味“儿化音”作用,并指导朗读。c :全班齐读

6、。d :孩子们终于盼来月亮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后来月亮又匆匆地走了,那时孩子们的心情又是什 么样子的?(师生交流明确,师板书“高兴失望”)(2)院中望月。具体操作步骤:a :设问:同学们,你们还在哪里找到了月亮?(生回答,师板书“院中望月”)b :师投影设问:在院子里,孩子们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生答:月光、桂树、月 亮。师问:什么样的月光?什么样的桂树?什么样的月亮?(暗暗引导学生关注叠词)c :师投影展示修改内容,与原文进行比较阅读,品味“叠词”。d :孩子们在院子里看到了月光,看到了天上又圆又大的月亮,看到了院子里粗粗的桂树,那时那 刻,孩子们有什么感觉?(进一步体会叠词的作

7、用和童心的感悟力)e :投影展示“填空”,强化叠词(全班齐读)f :后来是奶奶告诉我们月亮里有人了,谁呀?(嫦娥)一个很漂亮的女子,孩子们才知道原来只 有漂亮的孩子才配在月亮里,我们中三妹最漂亮,我们不觉开始羡慕嫉妒起三妹来,可当三妹说 月亮是属于她的时,大家便争执起来。(师边引导边板书总结孩子心理的变化:羡慕嫉妒 争执)(3)略析“河中寻月”和 “眼瞳见月”。(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为什么?这句话“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是 在强 调什么?主动去追寻!)(4) 教师根据板书,总结本文线索明线是“月亮运行之迹”,暗线是“孩童心理变化之 迹”。(5) 寻月心理变化。a、寻月过程中孩童心

8、理的发展变化过程表现了什么?明确:镜中月亮由圆而亏而消失,大家都很“失望”。听说月中有树有人,三妹和月中嫦娥一样漂亮,三妹便觉得月亮仅属于她,大家由“羡 慕”而“嫉妒”,不由得“争执了起来”。听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大家“越发觉得奇了”。河中寻月,眼中见月,“原来月亮竟是这么多的”,一番议论之后,大家“都觉得满 足”。b、这些孩子们心理的变化过程表现出了什么呢?明确:因一时的不了解而产生的失望之情反衬了孩子们渴望了解外界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因不能拥有月亮而产生的嫉妒和争执,反衬出孩子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大家“越发觉得奇了”同样表现了孩子们渴望了解外界事物的强烈好奇心。认识到“月亮是

9、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都“觉得满足”,没有一个人想独占月亮, 只要大家都拥有就好,表现了童心的纯洁美好。(6)作者为什么要以“月迹”为标题?写孩子们对月迹的追寻有什么意义?明确:“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的变化轨迹,寻月的 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它有轨迹。(7)这篇文章与传统的吟咏月亮的诗文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显著的不同?明确:传统的吟咏月亮的诗文,常以月亮的圆缺比拟人世的盛衰,抒发伤感乱离、期盼团聚的思 想感情。本文的不同就在于通过月亮抒发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作品的感情基调是温馨融洽、 积极向上的。四、总结。同学们,我们刚才在不断寻找的过程中,找到了我们每

10、个人心中的小小的圆圆的月亮,当我 们心有一轮明月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拥有了无限广阔的天空。【设计理念】作者通过寻月踪迹,引导学生借助重点词句,理清寻月踪迹,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 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了解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以及期盼人人都能享有美好事物的纯真愿 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读月迹一文可以让学生跟随孩子们一起走进八月十五那个夜晚,走进那童话般的世界。学 生很快地读起来,在读中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品味字词的味道,欣赏月亮的美好。那一个个叠 词,那一个个儿化音,一个个动词或形容词都在品味和欣赏中变成了一首首童诗。月亮在窗帘格 儿、院子里、酒杯里、沙滩上,小河里变换着情调,款款的、玉玉的、银银的、颤颤的,月光下的 一切是那样美好和充满诗意。月亮是如此美好,它是我们所要的。奶奶说,你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月亮,是这样吗?学生带着 好奇和童心又上路了。他们在酒杯里,在小河里,在眼睛里,最后在每个人的心中找到了月亮。每 个人心中的月亮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可以与自己说说悄悄话的月亮,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