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工作总结_第1页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工作总结_第2页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工作总结_第3页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工作总结_第4页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工作总结2007年,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在中国科协、民政部和学会挂靠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有关单位的关怀和支持下,在以康义同志为理事长的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国科协七大会议精神,团结和组织有色金属工业战线上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认真履行学会职责,坚持学会宗旨,努力发挥学会"桥梁、纽带"作用和学会在有色金属行业的科技组织作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全年的任务,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科技进步,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7年学会活动计划召开学会工作会议1项,完成0项;国内

2、学术活动33项,已召开学术会议2个,12月下旬召开的会议有两个,有3个会议没有召开;计划进行国内在职教育1项,实际进行了5项;参加国际会议4项,完成3项;出版工作1项,期刊均能正常出版;以上共58项,完成61项。一、工作会议为了落实学会理事会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组织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协调学会各级组织的活动,加强学会各级组织的相互联系,2007年学会秘书处和各级学委会召开了10个学会工作会议,其中各学委会召开的学委会工作会议7个,学会秘书处组织召开了3个。(一)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长工作会议2007年1月31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康义理事长和高德柱、黄伯云、张懿、邱定蕃、屠海令、钮因健副理

3、事长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杨焕文、张洪国副秘书长。康义理事长主持会议,并简要介绍了学会目前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学会在新的一年里应围绕科学发展、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等中心问题开展活动。杨焕文副秘书长汇报了学会 2006年的工作和2007年主要工作安排,钮因健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对学会 2007年计划进行的工作做了补充和说明。(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2007年度常务理事、理事单位,团体会员单位工作会议。6月15日在西宁市召开,来自行业内外的会员单位代表124人出席了会议。康义理事长做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报告。钮因健秘书长做了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工作总结,向与会代表汇报了学会2006年取

4、得的工作成绩和2007年活动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安排。会上,通报了2006年团体会费收支情况。还宣读了2006年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并颁发了证书。(三)中国有色金属学会2007年度学术委员会及地方学会秘书长工作会议。2007年8月21日至24日在哈尔滨召开。钮因健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做了中国有色金属学会2006年度和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并传达了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工作会议"精神,并对学会以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选矿、贵金属、统计、信息学委会及陕西、山西有色金属学会的秘书长在会上介绍了开展学术活动的好经验。会议针对学会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如何更

5、好地进行学术交流发表了各自的意见,提出在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中,应积极邀请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参加会议,以达到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二、学术交流活动作为全国性学术团体,我们始终把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作为立足之本,紧密结合实际,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结合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存在的技术问题,积极组织科技人员进行学术交流。2007年全年共组织召开和参加学术会议33次,其中国际会议3次,组织参会人员85人,发表论文62篇;国内会议30次,参会人员达2300人,发表论文968篇,出版论文集12本。(一)国际会议1.第九届中俄双边新工艺新材料研讨会召开以组委会中方主席、两院院士王淀佐同志为团长,由55位中国

6、材料界的专家和学者组成的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代表团于2007年9月18日赴俄,参加了在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召开的第九届中俄双边新工艺新材料研讨会。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0人,其中俄方65人,中方55人。俄方有4位院士参加了会议,中方代表中有5位院士。论文集共收入中俄双方科技论文148篇。俄中两国专家各作了10个大会报告,分别介绍了近年来两国材料界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其中,中国工程院左铁镛院士作了"材料工业的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大会报告,中国科学院王崇愚院士作了"材料设计的一些科学问题"的大会报告;俄罗斯的潘宁院士作了"材料外层结构及纳米涂

7、层的形成",潘钦科院士作了"利用激光等离子喷涂技术制作高质量纳米薄膜"的大会报告。与会专家对大会报告的内容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交流。会议期间还以墙报的形式发表论文62篇,其中中方18篇。2.组团出席第九届国际充填采矿会议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组织的中国充填采矿代表团一行24人,出席了于4月30日5月2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会议中心召开的"第九届国际充填采矿会议"。会议由加拿大采矿冶金学会(CIM) 主办,麦吉尔大学、皇后大学承办。大会主题为"矿山充填设计的革新与实践"。 会上,中国代表就中国近年来充填技术的进展作了主题发言。在3天的会

8、议当中,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土耳其、加拿大会等国家的110多位充填专家、采矿工程师、矿山设计人员就矿山充填领域取得的成就,未来充填采矿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矿物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矿山环境保护等进行了学术交流。3.组团参加第九届东亚资源循环利用国际会议由中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东亚资源循环利用国际会议于10月29日-11月2日在日本仙台召开,我会组织13人代表团参加了会议并由中南大学柴立元教授作大会主题报告。(二)国内会议1.全国有色金属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讨会会议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7月25日,在沈阳召开。申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康义出席

9、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出席会议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01家有色金属企业、设计研究院所和高校的代表。研讨会的任务是总结交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经验,研讨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探索促进产学研结合约有效模式,为促进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2.第二届全国延长铝电解槽使用寿命学术研讨会5月15日在郑州召开。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钮因健教授出席会议并讲了话, 著名铝冶金专家姚世焕、梁学民、王兆文到会指导或做专题报告, 50个单位的114名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经有关专家审核,录用论文71篇, 会前出版了论文集。会上共有16名代表做了学术报告。会场上的学术气氛十分浓厚,代表们针对影响铝电

10、解槽使用寿命的关键问题,展开了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发言之踊跃,争论之激烈是近几年来少有的。3.第十届全国MOCVD学术会议于2007年11月26日至28日在广州召开。300余人参加了会议,其中中科院院士2名,工程院院士1名。本届会议参会单位除了国内的院校和企业外,德国、日本、新加坡、台湾和香港的多家研究机构和院校也前来参加会议,有40多家知名企业参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与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会并做学术报告,在这次大会上共有六个专题的107篇学术报告进行了大会或分会的交流。信息产业部关白玉处长等从国家政策的角度为MOCVD学术和技术指明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中科院半导体所李晋闽所长就&

11、quot;半导体照明与MOCVD的发展机遇"进行了概括性、整体性和前瞻性的分析。4.首届熔池熔炼技术及装备专题研讨会于2007年4月1521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国内外72个单位的158名代表出席了大会。这次大会主要围绕国内外有色金属熔池熔炼技术的发展状况和应用情况进行探讨,分析各工艺技术的特点、适应性和近年来的进步与发展,交流熔池熔炼技术及装备在我国重有色金属冶金中的应用和发展成果。大会交流共分四个部分进行:专题报告,生产技术经验交流,信息交流及冶炼厂实地参观考察。会议发言与大会提问穿插进行,会场讨论热烈,交流气氛活跃。报告会后,大会组委会组织会议代表去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曲靖冶

12、炼厂和祥云飞龙实业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参观考察。这次大会还推动了3个企业改造项目方案的确立。5.第三届全国无轨采矿与装备学术会议于2007年9月12-14日在三峡胜利召开,72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邀请了国家矿山工程技术和机械制造领域的学术带头人、863计划"地下无人采矿设备高精度定位技术和智能化无人操纵铲运机的模型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战凯博士,铲运机国家标准起草人、中钢集团衡阳重机有限公司高梦熊教授等专家分别就"国内外地下汽车研究现状评述及今后发展趋势"、"近几年国外地下装载机的变化与发展"、"矿山凿岩设备的新进展&qu

13、ot;等专题做了大会报告。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机动能源部王亚昆处长、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绿山铜矿冯和平副矿长等与会代表结合企业实际,分别就"矿山无轨采掘工艺、无轨采掘设备研制的产学研合作、无轨采掘设备的应用与管理十无轨采掘设备的配套与技术经济评价"等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广泛务实的交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6.召开第四届全国有色冶炼烟气制酸生产及装备技术会议于2007年7月26-29日在湖北宜昌市召开。65个单位的91位代表出席了大会。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仅下降1.23%,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不降反升,节能减排两大指标均未能完

14、成。这次大会围绕我国有色冶炼厂烟气治理以及烟气脱硫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烟气制酸生产技术经验,以及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与装备。生产设备制造厂家把他们新开发出来的产品进行了展示,并把他们新研发的技术成果进行了介绍。丹麦托普索公司在大会上主要介绍了该公司自主研发的20mm大环形(VK38)催化剂在生产中降低二氧化硫排放及减缓压降的重要作用,特别介绍了在陕西金堆城等企业的应用情况。7.2007年力学试验技术研讨会于10月28日至10月31日在山东省烟台举行。50名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上海材料研究所的王滨教授,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王福生高工等人分别作了大会报告。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

15、中心的张金生研究员等人畅谈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各种试验技术问题和试验机维护、保养的经验。一些代表在座谈会上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有关试验技术和试验机维护、保养,以及维修改造等多方面的问题,与会的资深专家对这些问题都做出了详细地解答。8.第3届数字矿山技术交流研讨会于2007年11月16日19日在湖南郴州成功召开。68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江西理工大学矿业信息化研究所所长、美国MineSight软件中国代理黄勇教授等十位专家分别就"数字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数字技术在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的应用"等作了精彩的专题报告,与会代表还就计算机与数字技

16、术在采矿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展开了热烈讨论。三、抓好继续教育工作 (一)举办培训班和研修班学会根据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科技进步快速发展的需要,组织有色金属工业各个生产环节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推广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操作方法,促进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持续高速发展。根据有色金属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针对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短缺、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的现状,必须紧密结合我国地质条件和矿产资源特点,加强地质勘探,大力发展应用先进的勘探理论和技术,提高找矿成功率。为了大幅度提高矿产资源勘探的综合能力,提高地质勘探人员的技术水平,学会决定不定期的组织培训班,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对地

17、质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目前我们已在地质部门举办了四期研修班,其中"最新固体矿产勘查理论与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及探测技术应用高级研修班"三期,"全国探矿工程新技术、新方法推广应用研修班"一期,邀请了陈毓川院士等国内外著名地质专家讲授找矿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让广大地质工作者及时汲取国内外最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目前已有240多人参加了培训。今后还将举办冶金、材料加工方面的培训班,目前正在积极准备中。(二)推广科技新技术、新设备,为广大会员单位服务为了能在有色金属行业液固过滤领域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新工艺,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于11月2-4日在温州市举办了&q

18、uot;刚性精密微孔过滤技术在有色冶金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四、充分发挥科技期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努力办好学术期刊科技书刊的出版和发行能有效地扩大和延伸科技交流,是不开会的学术交流。利用各种期刊和书刊及时有效充分地的反映和交流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科研成果和科技进步的成就,推动科技信息交流,提高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技术水平,学会加强了对主办期刊的管理工作。(一)为保证刊物的正常出版和发行,学会秘书处协助各刊物编辑部为争取中国科协的资金支持和申报中国科协优秀期刊资助做了大量的联络和沟通工作。学会作为期刊的主办单位积极做好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项目申报工作。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稀有金

19、属材料与工程获得资助。(二)中国有色金属优秀期刊奖、优秀期刊工作者奖评选2007年1月912日在广州召开全国有色金属优秀期刊奖、优秀期刊工作者奖评审会,邀请了21位专家参加了评审工作。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期刊奖和期刊工作者奖评选办法,评审专家组从基本情况、学术和技术质量、编辑出版与印刷质量等多方面经过认真、细致地综合评价,共评选出有色金属优秀期刊一等奖8个,二等奖17个,三等奖16个;有色金属优秀内部刊物奖11个;有色金属优秀期刊工作者64人。2007年3月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二届理事会二次会议上颁奖。五、充分发挥学会的学术团体作用,做好技术咨询和服务工作(一)圆满完成中国科协交给的任务,协助召开第九届西部科技论坛由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青海省政府共同主办,青海省科协、省经委承办,有关全国学会、西部12个省(市、区)科协等协办的"第九届中国西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专家论坛"于8月21日在青海会议中心隆重开幕,论坛主题为"科技自主创新与西部工业发展"。来自国家有关部委、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以及西部十二省市的300多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这一全国性的学术交流盛会。科协指定我会为本届论坛的协办单位之一,我们邀请邱定蕃院士做了资源循环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影响特邀报告,并组织青海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