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精编版_第1页
JB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精编版_第2页
JB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精编版_第3页
JB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精编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JB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修订情况介绍(磁粉检测部分)湖南省特种设备检测中心周志伟前言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标准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有关的产品标准和GB150钢制压力容器等的配套标准,由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造分会归口,原机械部、化工部、劳动部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联合发布的强制性行业标准。该标准 94 年 1 月 29 日正式发布, 94 年 5 月 1 日实施。 1995 年 2 月原劳动部下达 1995 年第 65 号文“关于贯彻执行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的通知” ,要求 压力容器行业的设计、

2、选材、制造、安装、使用、检验和修理等一律执行JB4730-94 标准。JB4730-94 标准贯彻执行近10 年来,对规范压力容器的管理,保障压力容器产品质量,提高压力容器行业设计、选材、制造、使用、检验水平,减少爆炸事故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贯彻执行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有些容规中包括的有色金属材料制压力容器的检测方法在标准中尚没有反映;压力管道的检测内容缺口比较大;与锅炉行业的关系不1够明确;射线检测部分尚有一些条款不尽完善,此外在用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的无损检测内容尚无标准规范可循等等。上述问题有的通过标准修改单和标准宣贯进行了修改和说明,有的则尚未解决。2000 年全国质量

3、技术监督总局锅炉局及全国锅容标委决定对 JB4730-94 标准进行修订,现将磁粉检测部分的主要修订内容给大家作一个汇报。第一章范围1检测范围JB4730-94 标准(磁粉篇)检测范围仅限于铁磁性材料制成的压力容器及其零件。 JB4730-2005标准将检测范围扩大到锅炉、 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等承压设备。与承压设备有关的支承件和结构件,如有要求也可参照本标准进行磁粉检测。2标准编制依据在 60 年代,国内不少单位对压力容器进行磁粉检测是采用苏联50 年代的操作规范,有的是按1964 年机械部无损探伤技术条件要求进行检测。到 80 年代,执行 JB741-80钢制焊接压力容器技术条件的附录4(焊

4、缝磁粉检测)和附录 6(螺栓件磁粉检测) 。JB3965-85钢制压力容器磁粉探伤(参照 ASME SE-709 磁粉检验推荐操作方法)和JB4248-86压力容器锻件磁粉探伤(参照 ASME SE-275 锻钢件磁粉检验方法) 制订完成后,国内锅炉、压力容器行业的磁粉检测工作,基本上按照这两个标准执行。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是参照ASME SE-709 和 JIS G0565、2JB3965-85、 JB4248-86 等标准起草的,在压力容器行业普遍使用 。JB4730-2005 标准磁粉检测部分主要参考了下列内容起草:(A)ASME SE-709 (2001 版)(等同于 A

5、STM E709-95 )磁粉检测标准。(B)JIS G0565 钢铁材料的磁粉探伤检验方法及缺陷磁痕的等级分类。(C) ASME 第 8 篇( 2001 年版)。(D) 欧洲标准 EN1290:1998(等同于英国标准)焊缝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E) JB4730-94 标准(F) 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文件。(G) 行业上的一些建议。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由于 GB/T16673 无损检测引用黑光源( UV-A)辐射的测量标准已发布,因此不再用过去 GB5097 黑光源的间接评定方法。增加了国内最新相关标准, 如 JB/T6065-2004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用试片、JB/T6066-2004无

6、损检测 磁粉检测用环形试块、JB/T8290-1998磁粉探伤机。GB/T-国家标准, JB/T-机械行业标准,“T”表示推荐性标准。在我国,影响较大的国外无损检测标准主要是: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ASTM )、3美国机械工程师标准( ASME )美国军用标准(MIL )、欧洲标准( EN)英国标准( BS)日本工业标准( JIS)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ISO)德国标准( DIN )第三章一般要求1对磁粉检测人员的要求磁粉检测人员应符合本标准第一部分中“通用要求”中的要求,但要强调的是:磁粉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 5.0(小数记录值为 1.0),测试方法应符

7、合 GB11533标准对数视力的规定。并一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这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探伤人员未能做到这一点。医学上对色盲和色弱是这样定义的:色盲是指全部或部分失去对颜色的分辨能力;色弱是指对颜色能正确认出,但表现出识别困难或辨认的时间较长。 由于磁粉有多种颜色,并且荧光磁粉检测时,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荧光磁粉的磁痕显黄绿色荧光,所以要求从事磁粉检测工作的人员,不能是色盲,由于色弱者具备对简单的颜色辨认能力,因此本标准不再象 JB4730-94 那样强调“不得有色弱” 。2磁粉检测设备必须符合JB/T8290磁粉探伤机的规定。JB4730-94 标准规定的磁轭提升力指标反映了磁化规范的要求,规4

8、定磁感应强度峰值Bm 必须达到一定的大小, 对于恒稳直流电或工频交流电通常可用磁轭平均吸力表达,其原理为:对于一定的设备与工件,磁轭平均吸力与铁素体钢板的磁导率、磁极间距、磁极间隙及运动状态等有关,当上述因素不变时,磁感应强度峰值Bm 与磁轭平均吸力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如磁极间距变化,将使磁感应强度B、磁场强度 H 和相对磁导率 变化,因此,提升力指标中应注明磁极间距在 2004 年 8 月的最终统稿中对磁粉检测设备的提升力作出如下要求,“当电磁轭极间距为 200mm 时,交流电磁轭至少应有 44N 的提升力,交叉磁轭至少有 118N的提升力(间隙为 0.5mm)。直流电磁轭间距小于 100m

9、m时至少有 135N 提升力,间距大于100mm,小于等于150mm 时,至少有225N 提升力”。本标准关于提升力的要求与JB4730-94 中的规定出入较大,其中对直流电磁轭的要求是参照ASME SE-709(2001 版)(见表 1)。交叉磁轭的提升力在国内某些标准或文献中为88N,理由是交叉磁轭是由两个交流电磁轭组成,但两个交流电磁轭提升力的合力是矢量和,而不是向量和,为此, 2003 年 8 月磁粉标准修改组做了交叉磁轭提升力试验, 在间隙为 0.51mm 且不考虑行走速度的情况下, 要达到 A1-7/50 探伤灵敏度交叉磁轭至少应有118N 的提升力(注意此处间隙大小和磁轭行走速度

10、对提升力的影响至关重要)。表 1 磁轭的最小提升力磁轭极两腿间距电流类型50100mm100150mm5AC45N-DC135N225N2005 年 3 月在 JB4730 标准定稿会上,专家们指出以上对直流电磁轭提升力的要求是参照了 ASME SE-709(2001 版)的 B 分篇,这只是一个推荐性操作方法,而 A 分篇(强制性)中对提升力的要求是:当使用磁轭最大间距时,每个交流电磁轭至少应有 101b( 4.5kgf)的提升力;每个直流或永久磁铁磁轭至少应有 401b( 18.1kgf)的提升力。所以标准最终稿对提升力作出如下定义:当使用磁轭最大间距时,交流电磁轭至少应有45N 的提升力

11、,直流电磁轭至少应有177N 的提升力,交叉磁轭至少应有118N 的提升力(磁极与试件表面间隙为0.5mn)。ASME SE-709(2001 版)要求的紫外线波长为330390nm,但目前国内生产的紫外线灯波长范围为320400nm。经协商 JB4730-2005 标准中对荧光法检测选用UV-A (波长 320400nm)的紫外线。JB4730-94 标准中规定“工件退磁后表面磁场强度小于160A/m”这个要求太高了, ASME SE-709 规定“在退磁后,试片任何一点处的剩磁不超过 3G(240Am-1)(绝对值)”,GB/T15822-1995 标准也作出同样规定,所以标准最终定为剩磁

12、不超过 240A/m(0.3mT),与 ASME 规范一致。3磁粉、载液及磁悬液JB4730-94 标准仅规定湿法采用煤油或水作为分散媒介,没有将其它多种低粘度油基载液考虑进来,因此本标准规定采用水或低粘度油基载液作为分散媒介。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油的粘度小,在重力作用下,磁悬液流动性6好,探伤灵敏度高,所以国内、外标准都是用运动粘度。国内有关标准对粘度及其计算公式作了如下定义:GB4016-83石油产品术语2-115粘度液体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116动力粘度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所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度率之比,在国际单位

13、制( SI)中以帕·秒( pa·s)表示。习惯用厘帕( cpa)为单位。 1 厘帕 =10-3 帕·秒 =1 毫帕·秒。2-117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 在国际单位制中以米 2/秒表示。习惯用厘斯(cSt)为单位。 1 厘斯 =10-6 米 2/秒=1 毫米 2/秒( mm2/s)。GB265-88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在温度 t 时,试样的运动粘度 V t(mm2/s)按 Vt=C·t 公式计算。式中: C粘度计常数, mm2/S2 t试样的平均流动时间,S

14、在温度 t 时,试样的动力粘度 t(mPa·s)按 t= V t·t 公式计算。式中: V t在温度 t 时,试样的运动粘度, mm2/S t在温度 t 时,试样的密度, g/cm3。ASME SE-709 规定,“为了不妨碍磁粉的流动性,油应有低的粘度,在 100°F(38)温度下,粘度 3.0cst(3.0mm2/s, 3 厘斯),在最低可7能使用温度,不大于 5.0cst(5.0 mm2/s,5 厘斯);为了减少着火的危险,油应具有最低不低于 200°F(98)的闪点;无嗅、不为使用者所厌恶;若使用荧光磁粉的显示,油载液应有低的固有荧光性,不应明显

15、干扰荧光磁粉的显示;无活性,亦即不应使悬浮磁粉变质。 ”以上内容的大部分为本标准最终稿所采用,此处粘度为运动粘度, GB/T15822 亦采用运动粘度方式表示。 JB4730-94 标准中粘度控制在 500020000Pa.S(25)为动力粘度单位,概念有不妥之处,本次修订时,根据行内意见,将其改为运度粘度单位。现在,国外标准中对油基载液性能指标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求使用低粘度、高闪点、无荧光、无臭味的油基载液。对粘度指标主要是考虑在较低温度下载液应有较好的流动性,以保证探伤灵敏度。高闪点指标主要是考虑安全性问题,无荧光是为了保证荧光磁粉探伤时不致干扰正常显示。磁悬液法浓度对显示缺陷的灵敏度影响

16、很大,浓度不同,检测灵敏度也不同。浓度太低,影响漏磁场对磁粉的吸附量,磁痕不清晰会使缺陷漏检;浓度太高,会在工件表面滞留很多磁粉,形成过度背景,甚至会掩盖相关显示,所以国内外标准都对磁悬液浓度进行控制(见表2)。磁悬液浓度应根据磁粉种类、粒度、施加方法和被检工件表面状态等因素来确定。在JB3965-85 和 JB4248-86 标准中磁悬液浓度采用体积沉淀法来确定。这对循环使用的磁悬液浓度测定较为方便,但在压力容器磁粉检测中,绝大部分磁悬液均是一次性使用,若用体积沉淀法来确定磁悬液浓度则相当麻烦。同时,由于磁粉用量不明确,配制磁悬液往往要耗费很长时间才能达到标准要求。配制浓度采用g/L 单位使

17、配制变得简单方便。8本标准配制浓度是在参考了JISG0565 和国内压力容器行业多年来使用经验后确定的。沉淀浓度采用ml/100ml 单位,使得日常工作中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控制时利用梨形沉淀管测定磁悬液浓度变得简捷可行。表 2磁悬液浓度配制浓度( g/L)沉淀浓度(含固体量: ml/100ml)磁粉JB47ASMASTJB47ASMASTJB4730 JB/T6EMEJB473JB/T6E类型30-2030-20ME14-94061SE-71444-0-94061SE-7005090105944-01非 荧1021021.221.22.1.22.1.22光 磁1020粉55.444.4荧光0.5

18、0.100.10.0.10.0.101312磁粉3.454.44标准试件几何形状复杂的零件磁化时各部位的磁场强度很难用公式进行计算,而且方向也难以估计,因此采用传统的磁化方法显然对某些部位检测不合适,磁场会出现不均匀现象。使用标准灵敏度试片可以了解被检工件各部位表面有效磁场强度和方向,有效检测区以及磁化方法是否正确,具有使用简单、直观、方便等优点。JB4730-94 标准中使用的标准试片(块)为A 型试片、 C 型试片和磁场指示器(八角试块) 。A 试片只有 A-15/100、A-30/100、A-60/100 三种试9片,适用于平的探伤面,现增加A-7/50、A-15/50、A-30/50

19、三种试片是适用于有曲率的探伤面,它们是由日本无损检测学会颁布的。根据 JB/T6065-2004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用试片(发布,实施)介绍,试片分类有三种方法: a)按产品类型分: A 型、 B型、 C 型; b)按热处理状态分:经退火处理、未经退火处理; c)按灵敏度分:高、中、低。注 1:按灵敏度等级分类,仅适宜于相同热处理状态的试片;注 2:同一类型和灵敏度等级试片, 未经退火处理的比经退火处理的灵敏度约高 1 倍。由于不退火材料制成试片的磁导率 低,所以它必须比退火材料制成试片具有更大的有效磁场才能显示同一类型和灵敏度等级试片磁痕。 而注 2中是从另外一种角度叙述的:对同一类型和灵敏度

20、等级试片,未退火材料必须比退火材料施加的外加磁场更大才能显示磁痕,由于外加磁场大,所以它对自然缺陷显示的灵敏度就高。JB/T6065-2004 规定,每件试片上应刻有永久性标准化项目标记: 试片类型符号和热处理状态符号人工槽深 /试片厚度。试片号: A、B、C、D;热处理:经退火为1 或空缺;未经退火为2;人工槽深,试片厚度(略) 。另外, C 型试片分割线为9 条(即 10 小片试片),而 JB/T6065-1992中分割线为 4 条(即 5 小片试片)。A 型标准试片是用来检查探伤装置、磁粉、磁悬液的性能以及连续法10中试件表面有效磁场的强度及方向、有效检测范围、检测操作是否正确等。由日本

21、无损检测学会304 小委员会进行连续法检测时A 型标准试片磁痕显示与磁场强度对应关系的试验。其结果表明,用连续法探出的A 型标准试片的磁痕,几乎不受被检材质的影响,而仅与被检物表面的磁场强度有关。用剩磁法时, A 型试片显示磁痕与被检件的剩磁通密有关,但由于后者与试件的材质、 A 型试片与探伤面的接触状态以及试件产生的磁极有着较大的影响,故不能利用A 型试片直接测试试件的剩磁通。所以A 型试片仅适用于连续法,不适用于剩磁法。据有关资料介绍, A 型灵敏度试片上的磁痕显示与磁化电流和磁场强度有如下大致的对应关系:A-15/100显示时,I= ( 1012)DH=32003800A/mA-30/1

22、00显示时,I= ( 68 )DH=19202560A/mA-60/100显示时,I= ( 24 )DH= 6401280A/m因此本标准中(即对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MT时)应选用A-30/100 试片,灵敏度要求高时,可选用A-15/100。这与后面 3.9 磁化规范中规定连续法时,工件表面场线磁场强度应达2.44.8KA/m 就一致了。(因为 2.4KA/m 2560A/m,A 30/100 显示)。C 型标准试片也是由日本无损检测学会颁布的。C 型标准试片用于焊接坡口等狭小部位,即因尺寸关系,使用A 型标准试片有困难时,用C 型标准试片来代替A 型标准试片。 C-8/50 的灵敏度相

23、当于 A-7/50,C-15/50 的灵敏度相当于A-15/50。JIS G0565 规定:“使用时为使具有人工缺陷面紧贴试件探伤面上,可11用适当的双面粘带粘贴,此时粘带厚度应在100 m 以下”。同样, C 型标准试片分 C1 和 C2,C1 为退火材料制成, C2 为不作热处理的冷轧材料。对C 型标准试片施加磁粉时,应采用连续法,试片的原始形状、尺寸、磁特性发生变化时,不得继续使用。M 1 型多功能试片是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化所生产的,它是将三个不同刻槽深度而间隔相等的人工刻槽以同心圆方式做在同一试片上,其三种槽深分别与 A1 型试片的三种型号相同,这种试片可一片多用,观察磁痕显示差异直观,

24、能更准确地推断出被检工件表面的磁化状态。磁场指示器(八角试块)最早是在美国标准中应用,由于它使用方便,在 JB3965-85 标准中就开始采用。磁场指示器仅用于了解工件表面的磁场方向和有效磁化范围,而不能作为磁场强度和磁场分布的定量测试,但比标准试片经久耐用,操作简便。八角试块是由八块低碳钢经铜焊拼焊而成,他的人工缺陷为铜焊缝,其宽度在0.1mm 数量级范围,试块总厚3.7mm 左右,由于试块刚性大,不可能与工件表面(曲面)很好贴合,同时其厚度为 3.7mm,这些都使得八角试块无法摸拟出工件表面状况,所以,八角试块显现磁痕与工件表面的磁场强度无严格对应关系,因此,八角试块只能作为工件表面磁场方

25、向是否正确的一种粗略校验工具,而不能作为工件表面磁场强度及其分布的定量指示。使用磁场指示器时,当磁场指示器上没有形成磁痕或没有在所需方向形成磁痕时,应改变或校正磁化方法。国内大多是个体生产,质量不一定能很好保证,磁场强度不足时,也能显示* 型,严重妨碍它的使用,这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ASME SE709(2001版)规定:磁场指示器应放置在被检工作表面上,且使镀铜的一面远离被12检表面。该标准磁场指示器图上只标注一面为厚度0.25±0.025mm 铜皮,而 JB4730-2005 标准的送审稿上的磁场指示器图上标注为二面铜皮,标准最终稿修改为一面铜皮,与 ASME 标准一致。 B 型

26、标准试块是美国 ASME SE709 推荐的环形试块,它是用于中心导体法时估判磁化检测技术的全面性能及灵敏度的一种工具,它适用于直流电( DC)和三相全波整流电( FWDC ),通电并施加磁粉时,形成的环外沿上的磁痕显示数量将指出所使用的系统的相对灵敏度,如果所述的显示数量不能探测到,则磁粉、磁悬液、磁化方法、磁化设备及其组合都必须进行检查和修正。B 型标准试块已被JB/T6066-2004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环形试块引用。 E 型标准试块适用于交流电( AC)和单相半波整流电,也是用于中心导体磁化方法中,它与英国 BS 标准试件和日本 B 型试块接近, E 型标准试块也被 JB/T6066-2

27、004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用环形试块引用。B 型和 E 型标准试块原都在送审稿的附录 A 中作了详细介绍,在2005 年 3 月的定稿会上,专家们认为中心导体法在锅炉压力容器行业使用不太多,所以删去了送审稿中附录A“标准试块的类型、图形、尺寸及使用方法”,但在本标准正文节中强调了中心导体磁化方法标准试块应符合 JB/T6066-2004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环形试块。由于制作统一的标准缺陷样件极其困难,各单位自行收集、制作的样件又有差异, 这会带来质量异议,因此本标准不提倡采用标准缺陷样件。5磁化规范13磁粉检测应有适当的磁场强度,为了使磁痕显示的一致性,磁场强度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通常是

28、77;25% ,影响磁场强度的因素是工件的尺寸、形状、材质以及磁化技术等,这些因素的变动范围广泛,所以很难制定严格的磁场强度规则以适用于每种工件。标准中介绍了四种方法来确定磁场强度:a) 用磁化电流表征的磁场强度按所给出的公式计算;b) 利用材料的磁特性曲线,确定合适的磁场强度;c) 用磁场强度计测量施加在工件表面的切线磁场强度,连续法为2.44.8KA/m,剩磁法为 14.4 KA/m ;d) 用标准试片(块)来确定磁场强度是否合适。ASME SE-709( 2001 版)中规定:“磁场强度计与霍尔效应切向场探头用于测量切向场峰值,探头应放在被测表面上能确定最大场强处。施加磁化力同时,测量的

29、磁场强度大小在3060GS 范围内时( 2.44.8KA/m),指示的为恰当的磁场强度。 ”这与本标准中的四种方法之一“用磁场强度计测量施加在工件表面的切线磁场强度,连续法检测时应达到2.44.8KA/m”是一致的。通电法和中心导体法a) 空心件用直接通电法不能检查内表面不连续性,因为内表面磁场强度为零。用中心导体法能检测工件内外表面与电流平行的纵向缺陷和端面的径向缺陷,外表面检测时应尽量使用直流电或整流电。中心导体法用交流电进行外表面检测时,会在筒形工件内产生涡电流 ie,因此工件的磁场是芯棒中的传感电流 It 和工件内的涡电流 ie 产生的磁场的叠加, 由于涡电14流有趋肤效应,由此导致工

30、件内外表面的检测灵敏度相差很大,对磁化规范确定带来困难。国内有资料介绍:对一内径为80mm,厚 2mm 钢管通交直流电磁化,为达到管内、外表面相同大小的磁场,通直流电时二者相差不大,而通交流电时,检查外表时的电流值将是检查内表面时电流值的2.7倍。因此用中心导体法进行外表面检测时,一般不用交流电而尽量使用直流电和整流电。b) 使用中心导体法时如果电流不能满足检测要求时可用偏置芯棒法,JB4730-94 标准规定芯棒偏心放置时,芯棒与工件内表面的间距为1015mm,实际操作时此间距很难控制且没有必要,检测时芯棒靠近内壁放置不仅灵敏度高, 而且操作方便, 因此 JB4730-2005标准将原 JB

31、4730-94标准中棒与内壁间距1015mm 以及按空心工件厚度来确定磁化电流值的表 11-4 删去,芯棒靠近内壁放置时,导体与内壁接触时应采取绝缘措施。此外,本标准中表 3 通电法和中心导体法磁化规范同样适应于偏置芯棒法。不同的是通电法和中心导体法磁化电流计算公式中D 为工件横截面上最大尺寸,而偏置芯棒法时D 为芯棒直径加两倍工件壁厚。c) 在轴向通电法中,选择直流电(整流电)连续法:I= (1232)D,这与 ASME SE-709(2001 版)一致, JB4730-94 中为I= (1220)D,不适合有特殊要求的工件检验,因此选择的磁化电流范围扩大了,在交流电连续法中,JB4730-

32、94 标准中 I= (610)D,同样不适用于有特殊要求的工件检验,为此将选择的磁化电流范围扩大,上限扩大到15D,即本标准规定I= (815)D。触头法15JB4730-94 标准中触头法选择的磁化电流是:T20mm 时, I= (34)倍触头间距, T20mm 时,I=(45)倍触头间距, 在 ASME 标准中规定:T19mm 时, I= (3.54.3)倍触头间距,但国内已习惯使用I= (3.54.5)倍触头间距,这样的数值便于记忆,同时也在磁化电流的误差范围之中,因此本标准也规定, T19mm 时,I=(3.54.5)倍触头间距。另外,ASME规定 T19mm 时, I= (3.94.

33、9)倍触头间距,国内已习惯使用I= (45)倍触头间距,而且误差不大,本标准采用了后者。磁轭法JB4730-94 标准中磁轭的磁极间距控制在50200mm 之间,由于磁极附近会产生漏磁场吸附磁粉形成非相关显示,为排除漏磁场干扰,所以JB4730-2005 标准将最小磁极间距扩大到75mm,这一规定与ASME 规范一致。交流电磁场具有趋肤效应,因此对表面缺陷有较高的灵敏度。此外,由于交流电方向不断的变化,使得交流电磁轭的磁场方向也不断变化,这种方向变化可搅动磁粉,有助于磁粉的迁移,从而提高灵敏度。而直流电磁轭由于其磁场深入工件表面较深,有助于发现较深层的缺陷。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在同样的磁通量情况

34、下,磁场深度大,磁力线可穿过面积也大,所以单位面积上的磁感应强度就低,从而降低了检测灵敏度。有资料表明,直流电磁轭在大于6mm 的钢板上进行磁粉检测时, 尽管电磁轭的提升力满足标准要求( 177N),但用 A 型灵敏度试片测试,表面磁场强度往往达不到要求。一般来说,承压设备表面及近表面缺陷的危害程度较内部缺陷要大。16如果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检出率高,对于承压设备的安全则比较有利,所以对锅炉、压力容器的焊缝进行磁粉检测时以采用交流电磁轭为好。而对薄壁压力管道来说,采用直流电磁轭由于其磁场深入工件表面较深,有助于发现较深层的缺陷,可以弥补内部缺陷的检测真空,因此这种方法较交流电磁轭为好。平行电缆法

35、角焊缝由于其结构原因,进行磁粉检测较为麻烦。角焊缝检测一般采用触头法、磁轭法等。JB4730-94 标准把平行电缆法作为一种磁探伤方法引入,实际检测时应是将电缆缠绕在接管上进行,实质上还是线圈法。但是JB4730-94 标准中图 11-6 平行电缆法示意图容易使人产生这样一种印象,采用这种方法检测时磁力线的一部份在空气中,被检工件中的磁场被大大减弱,扭曲和分布不均匀,并且检测角焊缝中的纵向缺陷如纵向裂纹时,裂纹与大部分磁力线不切割故探伤灵敏度低,因而检测不可靠。因此本标准在修订时删去平行电缆法检测角焊缝的内容。应该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检测角焊缝,均应使用A 型或 C 型灵敏度试片来检测灵敏

36、度,以确保检测效果。线圈法(A)JB4730-94 标准规定:线圈法的有效磁化区在线圈端部0.5 倍线圈直径的范围内。( B)ASTM E1444-94a 规定对于低充填因数线圈法, 有效磁化区在线圈中心向两侧延伸 0.5 倍线圈直径范围, 对高充填因数线圈法, 磁化有效区是从线圈中心向两侧分别延伸 200mm。17( C)美国 ASME 规范第卷第 7 章“磁粉检验”中 T-774.2 中规定:如果线圈磁化范围扩大到超过线圈任一边 6in.(152.4mm)时,其适当的磁场应由 T-753 的磁场指示器来确定。( D)国内有单位对两种不同规格工件( 90×760;52×4

37、00);材质为 35CrMo ;采用湿连续法油磁悬液;电缆与工件紧密缠绕(高充填因数);中档灵敏度试片 C1-15/50 作了一系列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试片无论是放在电缆中还是放在距电缆端部 200mm 处,C1-15/50 灵敏度试片上人工缺陷均能清晰显示。根据试验结果,本标准从保守角度考虑采用了 ASME 规范中的规定:线圈法有效磁化区是从线圈端部向外延伸到 150mm 范围内。由于线圈法的参量多,假设条件也多,造成计算结果的误差也较大。 因此,对超过 150mm以外区域的磁场强度应采用标准试片确定。( E)线圈法在原送审稿中采用的是 ASME SE-709(2001 版)的内容,现有

38、四点要说明。a)ASTM E 1444-01 中对低充填因数线圈纵向磁化的条件是:线圈的横截面积是被检零件横截面积的10 倍或更多倍时,即Y10 使用公式NI45000 。而 ASME SE-709 (2001 版)中规定的条件为:线圈的内径大L / D大超过零件的内径尺寸(工件的直径小于10% 的线圈内径),即 Y100。本标准的 2004 年 8 月送审稿中采用了后者。 在 2005 年 3 月标准定稿会上,根据国内不少单位的一致要求,希望低、中、高充填因数全部定义为线圈横截面积与工件横截面积比,所以在本标准最终稿中,对低充填因数线圈纵向磁化的条件采用了ASTM E1444-01 的规定,

39、即 Y10,这样就对所有18不同直径工件和线圈所采用的低、中、高充填因数磁化条件进行了复盖。b)中充填因数线圈的磁化电流值,在ASME SE-709 中列出是:NI( NI )h (10y)( NI ) l ( y2) / 8国内专家们有二种意见,一是中充填因数线圈的情况暂时不列入标准中,等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委员会与美国ASME 总部联系后的结果再决定(中充填因数线圈公式不使用不妨碍产品出厂),第二种意见是把公式列入标准中,直接使用,因为国外标准都采用了中充填因数线圈公式,本标准采纳第二种意见。c)JB4730-94 标准没有空心工件有效直径参数的要求,该规定与95版 ASME 的规定相一致。

40、在 2001 版 ASME 中增加了空心工件有效直径参数要求,本标准按 2001 版 ASME 的要求,增加了空心工件有效直径的规定。在低、高充填因数线圈应用公式中的 L/D,当计算空心工件时,工件直径应由有效直径Deff 代替。对圆筒形工件:221Deff2D0DiD0圆筒外直径Di 圆筒内直径对非圆筒形工件:D eff2 AtAh /12At 零件总的横截面积Ah零件中空腔横截面积19以上两个 D eff 公式摘自 ASME SE-709 。d)周向磁化时,磁化电流的大小是按工件直径或横截面上最大尺寸D 来计算的。而在进行线圈法纵向磁化时, 磁化电流是按工件的长径比L/D来选择,这是线圈法

41、纵向磁化的一个特点。其原因在于:铁磁性材料磁化时,由于材料中磁极所产生的磁场称为退磁场,它对外磁场有削弱作用,用符号H 表示。H=N J (式中H0退磁场; J磁极化强度; 0真空磁导率; N 退磁因子)。磁极化强度 J 是与工件截面的单位面积上的磁极强度有关的物理量,退磁因子N 是与工件的 L/D 值有关的系数。 L/D 值大,工件磁极外部的磁力线通过空气的路程长,磁阻大,工件形成的退磁场H 就小。反之, L/D 值小,工件磁极外部的磁力线通过空气的路程短,磁阻小,磁力线易闭合,工件形成的退磁场H 值就大。在进行纵向磁化时, L/D 值对工件的磁化效果影响极大。因此,在制定线圈法纵向磁化规范

42、时,必须根据工件 L/D 值的大小来选择克服了退磁场 H 影响之后的有效磁场,使之达到规定的数值,以确保检测灵敏度。 JB4730-94 标准所给经验公式是考虑到上述因素而制定的。由于在L/D 15 时,退磁因子 N 已很小( L/D=10 时,N=0.215),对工件磁化场影响较小, L/D 数值再增大, N 更小,影响更弱( L/D=20 时, N=0.0775)。而当 L/D 3 时,退磁场影响很大, 工件磁化需要很大的外加磁场强度, 才足以克服退磁场的影响,对工件进行有效地磁化。因此JB4730-94 标准中规定,线圈法的计算公式不适于 ( L/D)3 的工件,此时若要使用线圈法,可采

43、用磁极加长块来提高长径比的有效值或采用标准试片实测来决定电流20值。对于( L/D ) 10 的工件,公式中( L/D )取 10,这样既能保证磁化效果,又便于计算。前已述及, JB4730-94 标准对低充填因数线圈纵向磁化条件是参照ASME SE-709(2001 版)规定为 Y100,而本标准规定的Y10 是参照ASTME 1444-01 ,为了保证引用内容的一致性,参照ASTME1444-01 ,本标准中规定线圈法的计算公式不适应于L/D 2 的工件,当( L/D )15 时取( L/D )为 15。e) 本行业中剩磁法很少使用,也不用(或很少使用)线圈法对工件作剩磁法检验,因此这部分

44、内容就不列入。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内容是参照 ASME SE-709 和 JIS G0565 的要求而制订的,国内有些单位在这方面做得不够, 因此在标准中专门列一节强调这个问题。表 3 为 ASME SE-709 中建议的设备保养和校验时间间隔。项目两次标定间的最长时间照a、可见光强度1 周b、黑光强度1 周明c、本底可见光强度1 周系a、湿磁粉浓度8 小时或每次换班时统b、湿磁粉污染情况1 周性能c、断水试验1 天设a、安培表精度6 个月备b、定时器控制6 个月校c、快速断路6 个月/定校d、自重校验6 个月核e、光度计校验6 个月21安全防护安全防护是参照 ASME SE-709 和国内无损检

45、测安全防护的实际情况而制订的。被检工件表面准备被检工件表面,特别是焊缝表面少量凹凸一般可不打磨,涂层厚度不超过 0.05mm 时,可以带涂层进行磁粉检测,但工件和电极接触部分必须清除干净。ASMESE-709( 2001 版)规定: “薄的非导电涂层(数量级约为0.020.05mm)一般可能不会干扰显示的形成,检测区及附近非导电涂层或复盖层大于 0.05mm 时,必须验证证明对最厚涂层处亦能探测出不连续性”国内有资料介绍, 当涂层厚度为 0.5mm 时,亦能发现 A-30/100 灵敏度试片上的人工缺陷显示。本标准送审稿中原有“如果涂层更厚,必须证明整个存在最厚涂层的地方能够不妨碍磁粉检测,否

46、则应该去除”,为保守起见在标准的最终稿中将此段话删去。被检工件表面如需打磨, 根据实际情况, 标准工作组成员建议表面粗糙度由原 JB4730-94标准中 Ra12.5 m 放宽到 Ra25m,本标准采用了。为了增加对比度,提高磁粉检测灵敏度,允许使用反差增强剂。检测时机常用的低合金高强钢属于易淬火钢一类。在焊接过程中,若因措施不当使得焊缝中存在淬硬组织,或未严格按工艺要求进行焊接使焊缝金属中有较高的氢含量,或有较大的焊接残余应力,则焊缝容易产生冷裂纹。其22中延迟裂纹是一种常见形式。它不是焊后立即产生,而是在焊后几小时至十几小时或几天后才出现。若磁粉检测安排在焊后立即进行,就有可能使容易产生延

47、迟裂纹材料的焊缝检测变得毫无意义。因此JB4730-94 标准规定,对于那些有可能产生延迟裂纹的材料,其磁粉检测应安排在焊后 24 小时进行。应注意的是,焊后24 小时是容规的最低要求,对于某些产品来说有可能采用更长的时间,这时应按较严格的要求执行。如 GB12337钢制球形储罐就明确规定对有可能产生延迟裂纹的材料,其磁粉检测应安排在焊后 36 小时进行。此外对有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在热处理后还应增加一次无损检测(主要指的是磁粉检测) 。第四章检测方法1磁粉检测方法磁粉检测方法分很多种,详见表4,过去的磁粉探伤标准在适用范围内只提干磁粉法、湿磁粉法、 荧光和非荧光法,例如JB3965-85钢制压力容器磁粉探伤、JB4248-86压力容器锻件探伤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也有的磁粉探伤标准,在适用范围内不提具体的探伤方法,例如 ZBJ04006-87钢铁材料的磁粉探伤方法 、 HB/Z72-83 航空零件磁粉探伤说明书、国家军用标准 GJB2028-94磁粉检验。在 GB/T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