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有效的扩展习作训练的研究_第1页
在阅读教学中有效的扩展习作训练的研究_第2页
在阅读教学中有效的扩展习作训练的研究_第3页
在阅读教学中有效的扩展习作训练的研究_第4页
在阅读教学中有效的扩展习作训练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在阅读教学中有效的扩展习作训练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及依据(一)课题的提出1、研究的背景作为工作在教育一线的农村教师,我深深了解这些农村学生,他们纯朴、勤俭、有较强的上进心,但学习基础薄弱,知识面窄,家庭语言环境差、阅读能力差,写作水平低,并且部分家庭较经济条件有限,无法购买过多的课外读物,也不懂得智力投资,更别提上网这种学习方式了。条件好一点的也只是手中有几本作文书罢了。大部分学生提作文就头痛,通常是东拼西揍照抄应付了事。教师指导作文、批改作文煞费苦心,也无济于事。多数学生以背现成作文为主。长期处于写作文便叫苦连天,写作文便照例直抄,有材料也不会应用等现象。

2、2、研究的必要性我认为写作是一种张扬个性,表达心绪的过程,如何能让农村学生自由的抒写内心的感受,改变写作难,信息资源少这种现象呢?我觉得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为他们提供广阔的习作空间,让他们愿意习作、爱习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根据农村教育的现状,我们思考能不能从手中现有的教材为切入点,深入的挖掘阅读教学中的拓展写作资源,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阅读能力的同时能与写作同步发展,以读促写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开始了本课题的研究。3、研究的意义本课题凭借语文的可仿性和可生成性,尽力挖掘教材的隐性功能。着眼于解决学生习作“无米之炊”和“有米难炊”这个习作的“瓶颈”。因此,我们在各种各样

3、的阅读课文教学中寻找规律性东西或拓展点,在“不变”中求“万变”,在“不变”中求异、求新,多角度、多元化的进行解读与拓展延伸,感悟文本,内化文本,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拓展,情感得到升华。在教学中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尽力营造宽松和愉悦的氛围,畅所欲言。只有这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培养。通过教材中教学资源的挖掘运用,主体精神得以焕发,作文信心得以培养,写作兴趣得以激发,表达他们对美的追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创作的灵感和撞击创新的火花。以达到以读促写、读写双张的效果。(二)课题的依据1、心理学提供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研

4、究还指出,阅读是内化的吸收,是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过程;写作则是外化的表达,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过程。通过阅读记忆,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表达才具有心理前提。同时,阅读还能为作文提供范例,提供技能模仿运用的直观形式。从这一意义上讲,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则是阅读的发展和提高。当然,反过来讲,作文又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模仿的心理需要,从而带动阅读、促进阅读。所以说,阅读与作文,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读与写,确实存在着有机结合的客观依据。2、课标与名家提出的要求课标关于学生写作总目标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经说过

5、:“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习作的技巧。”本课题根据新课标要求,借鉴有关作文教学的一些成功经验以及叶圣陶老先生的有关精辟阐述,并结合我校的学生实际情况反复论证进行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新课标要求我们凭借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尤其在读写结合拓展习作训练上,我们力求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从思维的另一个角度看到一个新的天地,获得一种新的论证,打破思维定势,追求思维的独特性和求异性。为习作提供有效地借鉴对象和创造依据,使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成为有缘之水,有本之木。 二、研究工作的开展(一)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以听课、检查、交往等形式对学生

6、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2、调查法以问卷、听课等形式对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从而掌握实验第一手材料,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3、行动研究法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采取行动研究方式,做到教研即教学,教学即教研,以教学促教研,以教研指导教学。4、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提高相应的理性认识,形成相关的课堂教学范例、教学模式和研究经验。(二)研究目标及过程我们的研

7、究目标概括起来说,一是在教学中探索总结读写结合的联结点;二是探索“在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实施的基本教学步骤;三是使学生在读写结合策略的运用中切实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具体来说,研究工作大体分三步进行: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7年12月2008年2月)    2007年12月,我们酝酿选题,在区教科室领导的指导下,完成了课题申报工作。2008年2月20日,收到该课题立项的通知书。    中心组成员开始讨论研究方案。经过认真学习,反复讨论,我们的子课题是按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来划分的。内容为:挖掘教材,预设对话点;立足课堂,生成对话点;

8、开阔视野,拓展对话点。也就是课前预设、课中生成、课后拓展。经过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终于迎来了开题论证的日子。区进修学校徐所长和我校长及资深老师组成专家组对我的课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既肯定了该课题的研究价值,也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为了不割裂课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先进行文本资源挖掘小练笔训练,之后就此形成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文体的作文技法点拔训练。 我的思路也渐渐清晰起来。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08年3月2009年12月)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根据上阶段的调查实践积极投入课题实验,全面落实研究内容和措施,开展说课、上课、评课活动,探索出语文在阅读教学中有效的扩展习作训练的理论和教

9、学方法。实验中要做到一方面使学生掌握读中学写、写中再读,多读、多观察、多评改的方法,初步掌握读写的几种对应关系,如从寻找阅读教学中的读写扩展点进行小练笔,从不同文体课文的学习中学习作文中如何拟题,如何立意,如何布局谋篇,如何更准确、简练、生动进行表述等另一方面,要探索归纳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策略”的教学模式。从读到写,从写到读,这中间有个过渡的过程,抓读写结合,就得十分重视对这个过程的研究,努力使教学模式符合读写训练的规律,以加强读写之间过渡的过程,更有效地提高读写的水平。    第三阶段:结题准备阶段(2010年1月2010年6月)本阶段的主要任

10、务是整理实验过程性资料,分析实验过程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归纳总结成功作法和经验,撰写课题实验报告;并汇集课题研究论文、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等做好结题工作。 三、研究进展概况(一)    实施课题研究的原则1、分解性原则在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时,应根据一单元阅读和写作的训练重点,确定读写结合的阶段目标,渗透某个要点和某种写作技能。当学生掌握了这一阶段的策略之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训练。2、练习性原则读写结合策略单凭讲解是不能使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的,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要创造机会,让学生经常随文小练笔,如写开头、结尾、口头读写、写片断等,将“读中学写”落到实处。

11、3、形式多样化原则读写结合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比如学习羚羊木雕之后,让学生仿例文写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情,列出写作提纲;学喂  出来后,让学生想象后来怎么样了?进行想象叙述;在单元写作指导中,重温同类课文的写法等。4、迁移性原则读写结合训练之后,如果不能在广泛的条件中运用,就可能产生惰性。因此,当我们找到读写联结点之后,在课堂训练的基础上,还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开扩视野,在迁移运用中进一步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二)实施课题研究教学准备1、师生关系“学业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只是提前比学生获得了知识,但末知的领域还很多,加此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们要做的是策划设计知识

12、的学习流程,问题解决流程,与学生一起学习,对不材料的学习中,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学生也可以是老师,彼此影响,共同发展。2、学生关系学习中,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好小组。使组内的同学能互助,而组间同学又能互相竞争,既诱发了集体的荣誉感,而竞争又加强了合作学习精神,在具体学习中,倡导个性发殿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使其能全面发展。3、课堂主体以双主体为主,既是老师又是学生,但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虽然在问题瞬间以师为主导,但在解决整个问题流程过程中,是以学生为主角的。4、教学方法课堂上以自学讨论为主,分组进行,并以圈点批注、写法的总结归纳为主的,倡导把握整体、发扬合作学习精神。5、课程配伍完

13、全把课本当作例子,根据目的随机抽取,并配以阅读与写作中的精典文章作为训练的基点,既增加了灵活性,又保证了以充足的时间做为支撑。6、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根据“发展创造再发展再创造”形式螺旋式上升的,在这个过程中,少还了学习的知识作用,既内容的选择,但自学能力也起了一定的制约,这就少不了创造思维力的作用,为此决定采用“朗读引导讨论总结应用自省提高”的训练模式,根据教材的经典文章,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对教材中的写作资源进行挖掘,并有步骤的实施与课堂教学中。(三)实施课题研究的扩展点我在教学中努力的寻找读写结合点,拓宽训练途径,经过学习、借鉴和探索,我确定了以下几个结合拓展点,以提高课题研究的操作性

14、。1、扩写词串2、仿写句子3、补写空白4、仿写段落在教学中遇到一些描写精彩生动,或与学生写作结合紧密、有代表意义的结构段,尤其是课文的开头、结尾、人物肖像描写、心理刻画、对话方式、自然环境描写等精彩段落,都可以用来进行仿写。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了解按事情发展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先总结后分述、按先分述后总结、按并列段式等段的构成方式,逐步形成段的概念。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积累应用人物肖像、心理、动作、对话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描写的词语,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掌握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写景状物、渲染气氛等作文开头形式。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掌握篇

15、末点题、提升思想,反照前文、首尾呼应,提出问题、发人深思,戛然而止、令人回味的结题技巧。5、描写插图6、续写故事续写,是根据提供的文章开头,通过合理想象,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接写故事情节,写成一篇中心明确、内容健康、可信,事件完整、连贯的文章。那么怎样续写呢?首先,要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以原文的结局为起点,写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其次,要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做到合情合理、真实生动。再次,要在主要人物思想行为、性格特点、语言特点和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续写可分为片断续写和全篇续写。阅读课上的续写以全篇续写为主,即学完课文后,根据原文的体裁、中心、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再续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16、来。7、改写课文改写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变文章的体裁、结构或叙述方法等,充分发挥想象,对原文进行重组、加工的一种训练形式。它可以在原文基础上增删一些情节,也可以改变文章的中心,甚至可以改变题目。它的形式有:改变叙事人称、改变体裁(把古诗改成记叙文)、改变语言(把古文改为现代文、把陈述性语言改为描述性语言)、改变文章叙述顺序(顺叙变倒叙、倒叙变顺)等。由于改写含有创作成份,所以常进地改写练习可以提高写作技巧,发展想象力。如进行古诗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将古诗内容改写成一篇记叙性的文章或写景类的文章。8、缩写课文9、仿写课文所谓仿写,就是模仿课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

17、练方法。首先,可以进行课文结构的仿写,构筑文章骨架。其次,可以进行辞手法的仿写,使自己的文章更有文才。再者,可以进行课文题材的仿写,拓宽选材的思路。10、写读后感在学生研读课文的同时,或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特点之后,引领学生进行研讨、探究、议论、评价,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类文章,抒写学习所得、所思等,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批评性阅读习惯,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思维和思想认识水平。(四)实施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经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我也总结出了一个在阅读教学中拓展习作训练的基本模式:A、布置预习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阅读能否让学生真正的口、手、脑并用,这与能否很好的预习是密切相关的。经过一段实验,

18、我发现学生阅读盲目性很大,没有条理,更别提深入理解,很难在预定的课时内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我为学生列出了三个预习提纲,使学生由浅入深、自主的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理解文章,从而使其对文章内化的同时得到升华。1基础积累  学会运用疏通性圈点阅读,利用手中的工具书积累生字、生词及有运用价值的词语,并能初步的积累文中的佳句。2批圈点注  学会运用圈点符号对文中的或词或句或段进行批注,根据积淀发表见解,突显个性。这要求我们首先要教给学生批注符号,反复训练,使其形成习惯。例如:1“···”词语批注;2“”语句批注;3“”修辞批注;4“”表达方式批注;5“

19、-”写法批注;6“”语段批注3自主分析  根据上二次基础性的批注学习,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性学习,自主根据文章内容,提出不少于5个问题(这项工作需要我们平时教学时必须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抓住书后的习题进行总结:可以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问题;或是针对语段语句理解的、词语分析比较的;结构作用的,或内容延伸的等等)。这样既突显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更会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解读,提高其语文素养。B、课堂教学为体现课堂教学的完整性,我们最好两节并联进行对文本的解读,以便于学生吸收理解。1检测基础  预习完全在于学生的自主性,如没有良好的检测机制,会让学生

20、产生懈怠心理,而不会形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们可采取多种方法进生检验,如采用小组出卷评测、抽学生板书演示等方式来夯实基础,落实“双基”。2美美的读  根据不同文体,课本析选的文章多是文质优美的大家手笔,或是哲理深刻的时文,美美的阅读自然把学生带入文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有感与景、物的不同凡响之美,或被其中的哲理而深深感动,从而理解文章内容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并以此训练了语言感,激发了阅读兴趣。3善于引导  再好的课堂离不开问题,这就需要起主导作用的老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抓好问题的切入点,多层次、多角度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根据自主圈点勾画内容,独立思考、加深感

21、悟能力,进行理解性的感悟解读,从而彰显个性。4讨论深化  深入文章内容时,总会有疑难、个人无法解决的,这就需要小组把问题分类讨论,较难的可合组讨论至全班讨论,这一过程是知识的迁移能力升华的必备条件,老师自然也要协调参与其中,适时引导深化,从而整体局部结合,全面解读文章。5总结技法  好的文章,自然有独到之处,而对于老师而言,我们不仅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更重要的就在于技法的指导,从个体中能同化出适用于此类文章的技法,这才是交给学生受用一生之渔。6应用训练  好的技法需要实践的检验,只有反复应用才能勤用于脑,铭记于心,反用于文,这主要根据选择的同类文体,配以一对一的专

22、项训练,使阅读与反练结合,潜移默化中完善技法,提升阅读能力。3、课后提高学是内化吸收的过程,是知识的积累、习惯的养成、情感的熏陶的过程,而写则是检测与释放的表现,这就需要我们善于挖掘课文的激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1仿写训练  无论是哲理深刻的时文、剖析现实的小说、刻画人物的记叙文、优美景色描写的散文都会有仿写切入点,我们要寻出精美的句子为例,进行仿写训练,既激发了联想、训练了发散思维,又培养了创新能力,为学生写作从词、句、段方面打下了夯实的文字基础,增加其文章的内涵。2谈写启示  好的文章如陈年的美酒,越思越醇,沁人心脾,能使思想从心灵内部萌生,而萌生内化也需要释放,才

23、能达到学至升华。这要求学生选择对文章不同方面(或内容、思想、技法、结构等)进行评价,既提高了文字的表述能力,又培养了逻辑思维,使学生懂得在写作时从哪些方面进行构思,从而出佳作。3写作施实  阅读与写作分不开,好的写作技法自然能够衍生出好的文章,此时可让学生根据技法,小试牛刀,进行写作训练,以达到阅读与写作共进的目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完全根据“发展创造再发展再创造”的形式成螺旋式上升的,而这个过程中,知识与技法起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少不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模式的构建无形中既传授了知识,又点拨了技法,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能自主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法,反作用于文章的分析与写作的

24、训练,使二者齐头并进,共同提高。 四、研究成效(一)对教师产生的影响教育科研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更是一个提高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知识素质的过程。课题研究使实验教师的素质有了一次飞跃性的发展和提高。1、理论学习给我的科研能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教育科研对教师成长的第一促进作用就是引导和督促教师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帮助我不断提高教育理论素养。并在学习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边学习边实践,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这种螺旋式上升的教学方式使我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2、又

25、读又写,提高了教师的运用教材的能力。此课题的研究课题重在挖掘语文教材隐性的功能,在阅读教学中读写并驾齐驱,打破以往读写脱离的陋习,撑起读中悟写、读中导写、以读促写和以写促读的一片蓝天。要在阅读教学中寓写于读,就要做到将教材“一课两用”,就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实验研究,我觉得独立分析教材、处理教材、寻找教材中读写迁移点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的能力不断增强。3、能力有了提高。在教学中能树立运用“读写结合策略”教学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互促进。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适应新课堂改革的要求。4、两年多的研究成果可以初见成效:研究论文建构阅读模式

26、 提升写作能力发表在松原教育与吉林省新课程改革2008年1期上;同时也获得了2008年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    在课题的引领下,我的市级课题特色阅读与写作今年年初已顺利结题。同时也承担区级公开课2节,区级研讨课5节,校级讲座6次。(二)实验对学生产生的影响。1、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乐于习作学生怕作文,对作文不感兴趣,跟我们教师对作文的重视程度和引导方法有关。按教材安排学生一学期只需完成八篇大作文,再加上八次小练笔,一学期充其量才中有16次习作的机会,语文的大部分时间是花在阅读教学上的。这样从客观上无意识地造成了语文教学重“读”轻“写”的局面,学生的作文兴

27、趣自然得不到激发和培养。此课题的研究课题将读与写紧密地结合地一起,做到立足于“读”,着眼于“写”。为了将“写”的训练目标落实好,教师必须熟读课文,以独特的视角挖掘课文中有利于“写”的因素,并以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方式组织阅读,在学生读通、读透,有所感悟和体会的基础上,进行“写”的训练的迁移。由于是有所借鉴、有所感悟和体会,此时的学生对“作文”也能“夸夸其谈”,也能“下笔有神”,也能感受作文所带来的自信与快乐。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也就养成了。2、 拓宽了学生的作文思路,让学生善于组材 以往写起作文,学生常常总会搜肠刮肚,总是“无话可写”。究其原因,除了学生生活经验不足,生活体

28、验不深,可写的素材少之外,主要是因为学生的作文思路没有打开,不懂得审题,不懂得立意,不懂得根据作文的要求去搜集题材。此课题的研究课题注重以课文为凭借,以某一读写结合点为契机,先对学生进行“由此及彼”的模仿训练,再进行“举一反三”的拓展训练,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被激活后,作文的思路自然而然就宽了。只要给一个作文题目,学生的头脑就能快速运转,诸如“写什么”,“表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通过什么事来表现”,“我亲历的哪件事最典型,最有说服力”,“事件的哪个环节应该重点写”等问题一一闪现。通过仔细推敲,整个作文的框架就清楚,脉络就清晰。 3、夯实了学生的文字功底,让学生精于表达    此课题的研究课题更重要的在于立足教材,倚重阅读,充分发挥每篇课文的作用,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语段让学生品读、理解、揣摩、赏析,体验和感悟祖国文字之精妙,景物之丰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