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计算题 Word 文档_第1页
第五部分计算题 Word 文档_第2页
第五部分计算题 Word 文档_第3页
第五部分计算题 Word 文档_第4页
第五部分计算题 Word 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五部分 计算题5.1 内压圆筒的设计设计条件:设计压力 P=2.0MPa ,设计温度t=330 ,筒体内径 D=800,腐蚀裕量 C=1.5 筒体材料 16MnR(GB6654-1996),焊接接头系数 =1.0解 查 GB150-1998 中表(4-1),取16MnR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为计算压力Pc=P+液柱静压力=2.0MPa (液柱静压力5%的设计压力不考虑筒体计算厚度按式(5-1)计算: =5.84设计厚度 +按GB6654-1996钢板负偏差0.25,按GB150 .1 取C=0取名义厚度 检查: ,与原假设一致,故取名义厚度 合适。5.2 内压球壳的设计设计条件:设计压力:

2、P=0.86MPa,设计温度: =70 ,球壳内径 盛装介质:气体 腐蚀裕量 球壳材料 20R (GB6654-1996)焊接接头系数:=1.0解查GB150-1998中表(4-1),取材料的许用应力为 壳体计算厚度按式(5-5)计算: =设计厚度 按GB6654-1996钢板负偏差,按GB150 .1 取考虑常用规格取名义厚度 检查:查GB150-1998表4-1,根据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重新计算厚度: 设计厚度 取名义厚度 再检查许用应力没有变化,故球壳最终厚度为22。5.3 复合钢板的内压圆筒设计某储罐设计压力P=, 设计温度 ,工作介质具有强腐蚀性,但对奥氏体不锈钢基本无腐蚀。储罐内径

3、 ,焊接接头系数 =1.0请选用罐体材料并设计罐体壁厚解 由于介质具腐蚀特性,筒体材料可选用不锈钢板或不锈复合钢板。以下对两种方案分别进行计算。 罐体选用0CY18Ni10Ti不锈钢板,查GB150-1998表4-1取计算厚度按式(5-1)计算 设计厚度 按GB709,取钢板负偏差: 取名义厚度 检查:许用应力没有变化,取不锈钢板厚度为28。 罐体选用不锈复合钢板 不锈复合钢板基层为16MnR,复层为0CY18Ni10Ti,复层厚度为3。查GB150-1998取复层许用应力 基层许用应力 (设基层厚度为22)。复合板许用应力按式 (3-2)计算: 复合板计算厚度按式(5-1)计算: 查GB81

4、65,复合板总厚1625时,总厚度的负偏差率为7%。应取名义厚度 取 所取名义厚度与原假设一致,故取25满足要求。5.4 计算液柱静压力的内压圆筒设计 某立罐盛装比重为1.16的液体。罐体材料为20R。罐内液面高度3200,罐体内径 设计压力 P=, 设计温度 t=60 ,焊接接头系数 =1.0 试设计罐体壁厚。解罐体底部液柱压力:P液=1.16××3200×9.8=0.036由于罐体底部液柱压力大于设计压力的5%,因此,计算压力 查GB150-1998表4-1取材料许用应力 。计算厚度按式(5-1)计算: 按GB150 .a 不包括腐蚀裕量的圆筒最小厚度不小于3

5、,最小厚度与腐蚀裕量之和 ,大于计算所得的名义厚度。因此最终名义厚度为5 。5.5 的外压圆筒的设计裂解气套管式换热器,内管规程 108×14(高精度管),材料为15,外管规格194×22,材料20G,套管总长度8000,如图。 内管设计温度445,外管设计温度300,管间最大工作压力 , 内管腐蚀裕量 ,试校核内管在外压作用下的稳定。解 管间外压操作工况 a 因为内管 用与.1 条相同的步骤求取B值: 查图 6-2 得A=0.015 b 查图6-5 ,以445内插法得B=105c 按式6-4 计算,取其小值作为许用外压: 式中 取以下两值中的较小值 查表4-3, 查表 ,

6、故 即内管在操作外压作用下的稳定是满足设计要求的。 管间试压验压力 液压试验压力 根据外管材料为20G, 查表4-3 液压试验压力按式3-3确定: 内管在管间试压工况稳定校核 .根据前述计算:A=0.015. 查图6-5,以试压温度20计(按30线)得 B=185MPa. 按式 6-4计算,取其小值作为许用外压: 式中 取以下两值中的较小值 查表4-3, , 故可见内管在管间液压试验下,其稳定性满足要求。5.6 设置加强圈的外压圆筒设计 某减压塔,塔体内径2000,设计压力P=0.07MPa ,塔体圆筒总高8000,两端为标准椭圆形封头(如图所示)。塔体设计温度370,材料20R,腐蚀裕度3,

7、焊接接头系数:=1.0 试计算塔体厚度,并确定当设置3个加强圈时,塔体的厚度及加强圈尺寸?解 无加强圈时的塔体厚度 假设圆筒厚度 则式中:按GB6654-1996钢板负偏差0.25,按GB150 .1 取C1=0 塔体圆筒在外压作用下所需厚度按 .1 步骤计算: 查图 6-2得: A=0.00019 查图6-4,因A值落在307温度线左方,按式6-2计算式中 E=1.69×10 满足稳定设计要求: 设置加强圈时的塔体厚度 设置3个加强圈,将塔体总长分为四段,每段长度LS:设塔体厚度 式中按GB6654-1996钢板负偏差0.25,取C1=0 查图 6-2 得:A=0.00027 查图

8、 6-4 得:B=31 故按式(6-1)计算P满足外压稳定设计要求。 加强圈尺寸 加强圈尺寸按步骤确定: 假设加强圈由80×20的扁钢制作,大气腐蚀裕量取C2=1。查GB709,C1=0.8则加强圈有效厚度 be=b-2C2-C1=20-2×1-0.8=17.2 加强圈截面有效高度:he=h-C1=80-1=79加强圈有效截面积:As=he·be=79×17.2=1358.8加强圈惯性矩: 形心轴矩: 按式(6-8)计算B: 按式(6-9)计算A式中: E=1.69×10 加强圈与圆筒组合段所需惯性矩按式(6-10)计算: 加强圈与圆筒组合段的

9、组合惯性矩:组合截面的形心轴矩:按下式计算:式中:为圆筒起加强作用部分(组合段)的面积。组合截面的惯性矩:式中:为圆筒起加强作用部分的惯性矩。Is>I加强圈满足设计要求。5.7 受内压(凹面受压)的椭圆形封头设计 设计条件 设计压力 P=1.6MPa ,设计温度 t=200 ,封头内径 腐蚀裕量 封头材料 16MnR 式设计一标准椭圆形封头。解 查表4-1按=6n16,焊接接头系数 =1.0 标准椭圆形封头的计算厚度按7-1计算 封头设计厚度 按GB6654-1998钢板负偏差0.25按GB150 .1 取C1=0 封头名义厚度取6 封头有效厚度 封头最小厚度 满足要求 。5.8 受外压

10、(凸面受压)的椭圆形封头设计 设计条件 设计压力 P=1.0MPa ,设计温度 t=100 ,封头内径 腐蚀裕量 封头材料 20R试设计一标准椭圆形封头。解 设定Ri/e假定封头名义厚度=10,按GB6479-1996钢板负偏差0.25按GB150 .1 取C1=0封头有效厚度 查表7-2 K1=0.9 封头的当量球壳外半径R0=K1D=0.9×1020=918 则 Ri/e=918/9=102 按式(6-5)计算系数A: 计算P 查图6-3得B=122 MPa ,按式(6-6)计算P值 确认封头厚度 因P=0.196MPa>P=1MPa 故椭圆形封头名义厚度=10 满足设计要

11、求。5.9 无折边锥形封头设计设计条件设计压力 P=1MPa ,设计温度 t=40 ,锥壳半顶角=30° 腐蚀裕量 锥形材料 20R其它尺寸见图试设计一无折边锥形封头解 锥壳计算厚度 查表4-1 按n=616,取焊接接头系数:=0.85确定 锥壳计算厚度按式(7-7)计算 锥壳大端计算厚度查图7-11 得大端需加强查图7-12 Q=1.17锥壳大端计算厚度按式(7-8)计算 锥壳小端计算厚度查图7-13 得小端需加强查图7-14 Q=2.23锥壳小端计算厚度按式(7-9)计算 锥形封头厚度锥形封头计算厚度取上述三者之大值 =4.2锥形封头设计厚度 按GB6654-4996钢板负偏差0

12、.25 按GB150 .1 取C1=0锥形封名义厚取6。5.10折边锥形封头设计设计条件设计压力 P=1.6MPa ,设计温度 t=200 ,锥壳半顶角=30° 腐蚀裕量 锥形材料 16MnR其它尺寸见图所示试设计一折边锥形封头解 折边锥形封头大端计算厚度: 查表4-1 按n=616,取焊接接头系数:=0.85查表7-4 K=0.754查表7-5 f=0.5619过渡段计算厚度按式(7-10)计算:与过渡段相接处的锥壳计算厚度按式(7-11)计算: 折边锥形封头小端计算厚度:查图7-14 Q=2.18 小端过渡段计算厚度按式(7-9)计算: 折边锥形封头锥壳计算厚度锥壳计算厚度按式(

13、7-7)计算: 封头厚度 封头计算厚度取上述三者之大值:=5.01封头设计厚度 钢板负偏差0.25 按GB150 .1 取C1=0锥形封名义厚取8。5.11 圆形平盖的设计设计条件设计压力 P=1.6MPa ,设计温度 t=100 , 腐蚀裕量 封头材料 16Mn试设计一平盖解查表4-5 查表7-7 系数 K=0.35 焊接接头系数:=1.0平盖计算厚度按(7-29)计算:平盖设计厚度 圆形平盖名义厚度 取64。5.12 螺栓连接平盖的设计设计条件设计压力 P=1.0MPa ,设计温度 t=200 ,公称直径 DN =800, 平盖材料 16MnR,螺栓材料:30#垫片材料:石棉橡胶板 =3。

14、平盖腐蚀裕量 ,其它如图所示试设计一平盖。解 结构尺寸设计:垫片尺寸参照JB4704-92,垫片外径取854,内径为810,厚度3,螺栓配置和法兰尺寸参照JB4703-92,螺栓规格M20,螺栓数量32个,螺栓中心圆直径,法兰外径 平盖厚度计算: 按法兰计算螺柱载荷W查表4-1 按 查表4-7 查表9-2 m=2.0 y=1.1MPaN= 按式9-4 按式9-5 按式9-6 按式9-7 需要的螺栓面积 取与 之大值 =7011M20螺栓的截面为225.2 预紧状态下螺栓设计载荷 按9-8操作状态下螺栓设计载荷 按式9-9 计算平盖厚度焊接接头系数: =1.0 预紧状态 按式(7-29)计算 操

15、作状态 按式(7-29)计算平盖设计厚度 钢板负偏差0.25 按GB150 .1 取C1=0平盖封名义厚取46。5.13 不另行补的开孔设计条件设计压力 P=1.8MPa ,设计温度 t=250 ,圆筒内径 Di =1400, 名义厚度 ,接管规格 89×6 开孔个数1 个,开孔不通过焊缝试考虑开孔补强解根据GB150 8.3条 P=1.8MPa<2.5 MPa接管规格 89×6 ,其公称外径小于或等于89,接管最小壁厚满足表8-1要求,且为单个开孔,满足不另行补强的所有要求,故本孔可不另行补强。5.14 厚壁管补强设计设计条件设计压力 P=2.5MPa ,设计温度

16、t=300 ,圆筒内径 Di =1000, 名义厚度 ,设置 228×14 的厚壁插入式接管,材料:圆筒 16MnR 接管 16Mn 开孔未通过焊接圆筒厚度附加量: 接管厚度附加量: 接管外伸高度 接管内伸高度 试以厚壁管进行补强设计。解 补强及补强方法判别 补强判别 根据GB150 8.3 条 允许不另行补强的最大接管公称直径DN为89,本接管公称直径DN=200>89,故须另行考虑其补强。 补强计算方法判别 开孔直径 本开孔直径 满足条的计算方法适用条件,故可采用8.5条(等面积法)的开孔补强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开孔所需厚度 圆筒计算厚度 按式(5-1)确定 接管有效厚度:

17、 开孔所需补强面积A 按式(8-1)确定 A 有效补强范围 有效宽度B 按式(8-7)确定 有效高度 外侧有效高度 h1按式(8-8)确定 取式中小值 故h1=53.7 内侧有效高度 h2按式(8-9)确定 取式中小值 故h2=50 有效补强面积圆筒多余金属面积圆筒有效厚度: 圆筒多余金属面积A1按式(8-11)计算: 接管多余金属面积接管计算厚度接管多余金属面积A2按式(8-12)计算 补强区焊缝面面积(焊脚取14) 有效补强面积: 补强结果 >1826补强满足要求。5.15 联合补强设计 设计压力 P=1.6MPa ,设计温度 t=80 ,圆筒内径 Di =2000, 名义厚度 ,沿

18、轴向设置两个相邻的内平齐接管,接管尺寸分别为168×7和129×8,两孔中心距为320,接管外伸高度均为h1=200,开孔未通过焊缝,圆筒焊接接接头系数=0.85厚度附加量:圆筒C取2, 接管C取2,材料:圆筒 接管 补强圈 试进行开孔补强设计。解 补强及补强方法判别 补强判别因两孔中心距小于两也平均直径的两倍,且大于两孔平均直径的倍,故应按“联合补强”进行设计。 补强方法判别开孔直径:接管1 接管2 因 Di=2000>1500 而接管1 且 d<1000接管2 且 d<1000均满足要求 条的计算方法适用条件,故可采用8.5条(等面积法)补强方法进行计

19、算。 开孔所需补强面积 圆筒计算厚度 按式(5-1)确定 开孔所需补强面积A按式(8-1)确定 接管1 A=158×11.13+2×11.13×(7-2)(1-0.96)=1763接管 2 A=207×11.13+2×11.13×(8-2)(1-0.96)=2309 有效补强范围 有效宽度 有效补强宽度B按式(8-7)确定接管1 取大值故B*=316接管2 取大值故B*=414注:暂不考虑两相邻开孔有效补强范围的重叠对有效补强面积的影响。 有效高度 外侧有效高度h1按式(8-8)确定接管1 取小值故h1=33.3外侧有效高度h1按式(

20、8-8)确定接管2 取小值故h1=40.1 内侧有效高度h2按式(8-9)确定接管1 取小值故h1=33.3外侧有效高度h1按式(8-8)确定接管1 取小值故h2=0接管2 取小值故h2=0 有效补强面积* 圆筒多余金属面积圆筒有效厚度:圆筒有效厚度: 圆筒多余金属面积A1按式(8-11)计算:接管1 接管2 接管多余金属面积接管计算厚度 按式(5-1)确定 接管1 接管2 接管多余金属面积A2按式(8-12)计算:接管1 接管 2 补强区内焊缝面积*(焊脚取16mm) 有效补强面积* 接管* 1 接管* 2 所需另行补强面积 接管*1 接管*2 由于两相邻开孔有效补强范围的重叠,应在两接管“

21、所需另行补强面积”中增加的补强面积:(见下图) 两开孔共需另行补强面积 补强圈设计 拟采用补强圈补强,补强圈尺寸如图所示 所需补强圈厚度补,宜以两孔之间的补强,面积要求进行计算 补 =考虑钢板负偏差并圆整,取补强圈名义厚度为10mm应能满足要求。但在工程中便于取材,可直接取与圆筒相同的厚度,即补=16mm,补强面积绰绰有余。且此联合补强也满足的要求,是合适的。5.16 非径向接管的开孔补强计算 某一圆筒上的切向接管。圆筒内径 Di =760, 名义厚度 接管内径 扣除钢管负偏差后为12.5mm,接管位置如图所示。计算压力 , 室温操作,圆筒和接管在室温下的许用应力 分别为94MPa和102MPa,圆筒和接管的厚度附加量均为零;接管为无缝管,圆筒的A类焊缝为双面焊,100%射线擦伤。接管通过圆筒的A类焊缝。试对其开孔补强进行计算。解承受内压所需要的圆筒厚度: 承受内压所需要的接管厚度:接管材料强度削弱系数: , 取 和圆筒轴线相交90°截面的分析:在圆筒计算厚度中间面上通过开孔中心的开孔弦长计算; L=305mm 对于和圆筒轴线相交90°截面,应力校正系数F=0.5 其中: B=2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