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助教案(修改定稿)(共6页)_第1页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助教案(修改定稿)(共6页)_第2页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助教案(修改定稿)(共6页)_第3页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助教案(修改定稿)(共6页)_第4页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助教案(修改定稿)(共6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中考专题复习助教案主备人:盛辉 审核人:谢放清 徐雪华 课时: 1 课时课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教学目标:1.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相关知识;2.掌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考点、题型及解题思路和方法;3.提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应考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查的主要内容及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应考能力。教学准备:1. 学生准备:预习剑指中考P104页内容;研究中考总动员P149-150的两个例题;完成导学案“专题探究”部分习题。2. 老师准备:导学案及教学课件。学习内容及导学流程方法指导或行为提示一、目标导学1.导入介绍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

2、2.明确目标 学生自主梳理反馈,教师补充明确。小组探究。【探究步骤】组内交流解题疑难;探究解题思路与方法;整理意见,形成笔记。小组展示。【展示要点】明确考点;答题思路;方法总结。横向、纵向比较是表格题的关键,这道题由于只有横向比较的数字,因此只需横看,有些表格有多横排,就要纵向比较。 二、知识梳理考什么?1. 依据预习,学生反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考点。明确:分析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筛选并整合文章中的重要信息根据文章内容,尝试探讨实际问题对非连续性文本,能综合比较、分析、归纳多种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怎么考?2. 依据中考总动员P149-150的两个

3、例题,学生自主梳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题型,并对5个考点进行提炼。明确:出题形式:选择题 填空题 问答题 出题内容:筛选信息,探究概括理解感悟,陈述理由 推敲词句,体味效果 找出方法,说明作用特别说明:益阳中考去年考的还是说明文阅读,今年可能改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但可能还是会兼顾考到说明文的一些知识。3、 专题探究探究一:筛选信息,探究概括典例剖析一(文本类)【例题一】2018年益阳中考样卷,题目见附件资料。【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归纳概括材料的能力。题干中的“阅读专家观点,概括网络谣言的危害”提示答题范围在选文的【专家观点】部分,找出关键语“导致不明真相的群众产生恐慌情绪,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4、误导不明真相的网民,损害公众的利益”,提取概括即可。因此答案可归纳为: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秩序)。(1分)损害公众利益。(1分)【方法小结】信息筛选难度不大,一般就是寻找答案。答题步骤是: 1.读:读题目,提取关键词; 2.找:找定位,回原文;3.想:想问题,提炼整合; 4.答:答周全,扣题目。典例剖析二(文本类)【例题二】“成语探究”,题目见附件资料。【例题解析】这是一道由三则文本类材料组成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题目的要求是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像这样的题,首先要细读每则材料,弄懂每则材料的意思,我们会发现每则材料都与“成语”“文化”有关,并可找到与之对应的关键句:“成语是浓缩的文化”“许多

5、成语出自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典籍”“一些成语的出现是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我们从中可以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三则材料的“同”,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共性,得出这样的结论:成语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或成语和文化关系密切。【方法小结】探究材料,概括要点 1.细读材料,求同存异; 2.把握共性,提炼观点;3.组织语言,准确表达。典例剖析三(表格类)【例题三】2017年株洲中考,题目见附件资料。【例题解析】要读懂表格,首先要读懂标题,两个表格的标题分别是:表一“20122016年我国老年人口统计表”;表二“我国老年人消费规模预测 ”标题确定了表格统计的内容和项目,其中第一个表格还统计了我国老年人每

6、年占总人口的比重,然后要仔细观察表格中的数字资料,通过“横向”或“纵向”的比较,找到其中的规律,最后用准确的语言把这些规律表达出来,这些规律就是从中得出的有意义的结论。表一可这样表达:我国老年人口逐年增长,占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两个要点各1分)表二可这样表达:我国老年人消费规模将快速发展(扩大、扩展)。(要点:“将”“快速”“发展”各1分)。 【方法小结】表格题先要读标题了解表格内容,抓住表格中每一栏、每一格所透露出的文字和数字信息,通过横向、纵向的比较,抓住图中事物发展的规律,用简明、连贯的语言表达出来。 1、审标题,知主题 2、明内容,找规律(横看纵看,比较)3、得结论,精表达(抓住标

7、题、表头内容,把握数字规律)探究二:理解感悟,陈述理由(文本类)典例剖析【例题一】2018年益阳中考样卷第2题,题目见附件资料。【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材料的体悟能力。抓住关键词“自由”分析,“自由”是合乎法律法规的自由,是不会给他人带来伤害的前提下的自由,在享有自由的同时也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张某的行为对社会秩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对她实行10天的行政拘留处罚也是应该的。【答案示例】对网友自由之声的观点需要辩证地来看;(1分)公民固然享有言论自由,但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在享有自由的同时还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自觉维护舆论环境;(1分)张某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我国法律,扰乱了社会秩序

8、,有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所以,对她实行10天行政拘留处罚是完全应该的。(1分)【方法小结】谈看法、启示、提建议:既要围绕阅读材料,又要结合实际生活,有自己的感悟与见解,切忌绕开阅读材料,不切实际地陈述。答案组织上要注意采用总分结构,即我认为理由是根据材料的观点,我的启示是针对的问题,我的建议是归纳:定向搜索,依据原文,逐条提炼,借“题”发挥,分条表述探究三:推敲词句,体味效果(综合类)典例剖析【例题四】2017年邵阳题,题目见附件资料。【例题解析1】说明文语言具有准确严密的特点,品味的词多半为副词,首先要了解“几乎”表示“将近于”的意思,放在句子中意思是中国城市学生手机使用率之高。然后看“几

9、乎”这个词去掉之后,句子就变成了所有学生都使用手机,这显然不合实际,因此不能删去。【方法小结】这类题型的答题格式为:表态,不能删;定性,该词的的意思是(或表 );比较,如果去掉,句子意思会有什么变化;归结,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探究四:找出方法,说明作用(综合类)典例剖析【例题四】2017年邵阳中考,题目见附件资料。【例题解析2】这类题首先要有说明方法的知识储备。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列数字:准确说明( );作比较:突出强调了(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举例子:运用事例具体说明了( )。材料一中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如10%,40%两个数字,准确说明了农村学生使用手机的人也多起来了;另外还举了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在禁止学生在学校使用手机的做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学生使用手机的危害性。【方法小结】说明方法及作用记主要说明方法,找说明对象特点,明说明方法作用。【方法总结】读题读文知大意,确定区间找关键。选择判断细比较,归纳作答数要点。4、 巩固提升(2016邵阳中考)关注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题目见附件资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