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建设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研究修改_第1页
正文建设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研究修改_第2页
正文建设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研究修改_第3页
正文建设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研究修改_第4页
正文建设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研究修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建设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研究 目 录 绪论.1 一、问题的提出.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3 三、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5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7第一章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理论综述.9 第一节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容.11 第二节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模式.14 第三节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理论.15 第四节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重要作用.16第二章JS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现状 .18 第一节 JS银行的概况.19 第二节 JS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现状 .21 第三节 JS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存在的问题 .23第3章 JS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制约因素.24 第一节 经营制度因素.25 第二节

2、监管制度因素.26 第三节 制度创新因素.26 第四节 市场环境因素.28第四章 JS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对策建议.29 第一节 金融产品创新原则.30 第二节 金融产品创新策略.31 第三节 金融产品创新措施.33结论.34致谢.35参考文献.36 摘 要自从中国加入WTO,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我国金融市场步入了高速发展阶段,这也就使得金融市场迅猛发展大环境下的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因此,强化金融产品更新能力,是商业银行发展壮大的必需要求。本文把金融产品创新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建设银行的实际发展情况,首先从建设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现状出发,并对制约建设银行

3、金融产品创新的因素进行分析。再从建设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原则分析、建设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策略分析、建设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对策及措施分析这几个方面入手,围绕建设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金融创新在建设银行高效且稳定发展过程当中的必要性及其所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关键词:建设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改革;策略建议 Abstractsince the China accession to the WTO,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gro

4、wing background, the financial market of our countryhas entered into the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it also mak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market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are faced with hitherto un

5、known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refore, the strengthening of financial products renewal ability, is essential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the requirements ofcommercial banks. In this paper, the innovation of financial

6、 produc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ing on the re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Bank, first of all,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Bank financial products innovationstarting, and to restrict the Construction Bank financial 

7、product innovation factor analysis. Then from the Construction Bank financial products innovation principleanalysis, construction bank financial product innovation strategy analysis,construction bank financial products innovation count

8、ermeasure and measureanalysis of these aspects, centering on the question of financial product innovation in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launched a detailed analysis andelaboration, and then demonstrates the fun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vitalnecessity

9、60;in the construction Bank of efficient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rocess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its role.Keywords: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financial product; innovation reform;strategy suggestions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

10、行并存的大银行体系,而随着金融体系改革的深化,新兴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银行、农村联合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迅速崛起,进一步强化银行业的竞争,刺激银行金融市场发展。消费金融公司、典当行、贷款人合法化等也在侵蚀着传统商业银行市场,这些均使同业之间的竞争白热化,银行将面临更加强有力的挑战。 我国中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产品种类较少 随着金融机构竞争的加剧,金融产品创新作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显现其推动事业发展的作用。以中间业务为例,2010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并购与重组等融资顾问新产品创造中间业务收入超过800亿元,而同期四大国有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达1130.31亿元,各行中间业务收入均有

11、较高的增长,这些均说明了银行的创新理念和动机正在变化。正因为如此,对于建设银行金融产品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1912年,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通常包括:新产品的出现;新的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新市场的开拓;新的原料供应来源;新的组织管理方法的推广。后来,该创新理论被广泛运用到各种领域,其发展最为突出的是金融创新。金融产品创新作为金融创新的核心内容,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从国外可查阅的文献总结,学者分别从微观、宏观两个角度对金融产品创新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学者基于微观角度主要是研究金融产品的价格决定机

12、理,金融产品与市场均衡之间的关系及金融产品的组合设计等方面。宏观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制度与围家宏观政策三者之问的关系,尤其对金融产品创新怎样影响货币政策实施以及影响的程度研究的比较多。  但是也可以发现,国外对金融产品创新研究的文献较多的情况下都是是掺杂在金融创新的理论研究中,很少单独将金融产品作为特定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缺乏对金融产品创新的深入分析和系统研究。(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于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研究主要是从创新动因、存在的问题及创新策略三个角度出发。1创新动因分析  孙宏(2004)对国外与国内的金融创新理论总结对比分析,

13、得出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动冈在于:(1)逃避金融管制;(2)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3)科技进步。卜亚(2010)认为当前银行业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动因有利率、居民收入提高、金融脱媒及资本约束等方面的压力。王茜(2010)基于供求动机,将博弈论运用于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分析中,得出结论:商业银行要勇于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取胜。2创新存在的问题吕彦昭、郑杨、陈娟(2006)在对我围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存在着以下问题:(1)创新动力不足,行为被动;(2)创新范围局限于表内业务;(3)金融产品创新起点不高;(4)不重视合作,重复劳动较多;(5)独创性低,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孙宏(2004

14、)同意以上观点。3创新策略方面张宁(2002)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进行定义: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是为了在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利润的增长,而在经营体制和经营手段方而进行改革;并分别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进行创新设计;最后指出创新的重点是中间业务类产品上,同时注重创新营销方式和树立品牌意识。杨皓(2007)从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定义和方式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产品创新的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观念、制度、战略、科技、产品开发和评估模式方面进行创新。 三、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把金融产品创新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建设银行的实际发展情况,首先从建设银行金融产品

15、创新的现状出发,并对制约建设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因素进行分析。再从建设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原则分析、建设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策略分析、建设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对策及措施分析这几个方面入手,围绕建设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主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建设银行金融产品的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本文研究中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

16、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在研究中还应用了问卷调查法,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启发人们的思维。导致新的发现。 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本文对于建设银行金融产品的研究创新从建设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原则分析、建设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策略分析、建设银行

17、金融产品创新的对策及措施分析这几个方面入手,围绕建设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金融创新在建设银行高效且稳定发展过程当中的必要性及其所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但是由于本人学识有限,本文对于金融产品具体的内容还未进行展开分析,导致此次研究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有些偏差。第一章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理论综述第一节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容较为丰富,简单的理解就是商业银行为了适应当前或未来的金融形势的发展,通过改革经营管理制度和研发或改进金融产品达到金融产品创新的目的。目前世界范围内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创新金融

18、工具,通过金融工具的创新来实现金融产品的创新。二是通过金融技术的创新来完成金融创新这一重要任务,三是利用金融制度的变革为金融的创新铺平道路。一般来说,金融工具创新主要是指将银行金融工具的不同特性进行排列组合,每一种金融工具都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有些金融工具的收益性大,但是它的风险性也较大。有些金融工具的收益性小,流通性大其风险性也小。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等特性的不同排列组合会给金融产品的创新带了新的生机。通过不同特性的组合,以适应市场现实的需求。金融技术的创新主要是指通过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金融知识,通过技术手段的提高来实现创新。例如,银行通过结合电子商务和现代金融实现了金融产品电子化网络化

19、的创新。最后一点是金融制度创新,金融制度是金融业发展的准则和基石。任何一个行业都不能没有制度的约束。然而制度有时候也可能制约创新的发展。因此,在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中要对与金融活动有关的市场制度、管理制度进行变革,以适应现代市场的要求创新。一般来说,金融创新还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即新颖性和效益性。新颖性表示与以往不同,在金融产品上有了实际的变化。具有时代性的特点,这样更容易被金融产品的购买者接受。效益性自然不言而喻。银行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因此,效益性往往也是银行决策者最为关注的一项指标。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一部分的金融创新,其根本目标必然要和商业银行的根本目标效益性相一

20、致,这也是金融创新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和标志。金融创新的发展历程也说明了这一点。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容也有不同的划分,现今金融界对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内容主要有两大观点。一种观点归纳为广义的金融创新。另一种观点则可以认为是狭义的金融创新。狭义的金融创新指的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减少了国家干预经济之后所引发的的金融创新,这一时间段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实行到了七十年代导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滞涨局面的出现,商业银行的发展遭遇了危机和挑战,他们不得不进行金融创新。而到了上世纪末期,由于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全球金融也出现了新的元素

21、,出现了表外业务、筹资证券化以及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三大金融热点。目前,国际商业银行已经将国际金融创新的主要主要内容放在金融产品、金融工具的创新多样化,表外的重要性日趋增强,融资方式证券化以及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这几个方面。而广义上的金融创新涵盖的内容和范围都要远远大于狭义上的金融创新。广义上的金融创新将金融看做一个整体。通过整个金融体系的创新来实现金融行业的创新。从现实意义上来说,这无疑是一项积极的举措。通过金融体系不断成长、创新的过程可以进一步促进银行的发展。概括的说广义上的金融创新就是指是指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进行内部要素的变革。从银行内部机构的设置,对金融市场的分析,传统业务的开展,新

22、业务的研发,银行金融制度的管理等等一系列方面出发进行金融创新。那么本文研究的对象就是广义上的金融创新,因为它更具代表性,更有现实意义。本文金融创新的内容当然也包括了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金融制度的创新三方面。对商业金融创新内容的分析能够了解目前我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吸收国外商业银行几十年发展的经验以及金融学知识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纵观世界金融体系,金融体制的改革总是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要谈金融创新的内容是离不开金融环境这一重要影响因素的。金融创新的环境对金融创新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一点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当时的金融环境是布雷顿森林体

23、系的解体和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利率和汇率出现了剧烈波动。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需要对自身的金融产品进行创新,研究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同样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随着滞涨影响的不断加深。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以及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世界经济环境的发展,此时作为银行就必须进行改革。与此同时市场的空白又给商业银行创造了新的业务。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催生了电子金融的创新。加之这一时间段内国际金融学理论不断丰富使得商业银行的创新力大大增强,市场的饱和已经促使商业银行不断降低创新成本,而重视金融科技的发展。当今国际社会金融市场仍旧是风起云涌,国际金融新秩序有待形成。对于金融

24、领域内为了应对变化莫测的现状而发生的这些变革,我们将其统称为“金融创新”。 第二节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模式三十多年来西方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主要有三种模式:1.风险导向型。在金融创新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更好的规避利率风险带来的损失,因此银行针对规避利率风险,采取了转移利率风险的创新模式。通过研发浮动利率的金融产品,以浮动利率的债权债务工具和期货期权工具成功转移了一定的汇率风险。这一模式的优点是以市场利率风险为导向,在创新金融产品的同时既达到了产品丰富的要求,又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双管齐下降低了银行的汇率风险,同时发展了多种多样的金融衍生工具。例如,货币远期交易来降低和分散贷款风险。这系列的

25、金融创新举措都表明西方金融机构对于金融风险的担忧和为了降低金融风险所做出的努力。2.管制导向型。随着近些年来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业作为一个高收益高利润的行业也越来越发展壮大。银行与银行之间的竞争也就显得更加激烈。为了避免银行之间激烈的竞争而带来的金融秩序的混乱,政府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实行严格的管制措施。此时,银行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就会就必须要适时的对政府的管制进行规避。同时政府对金融机构发展的限制越来越明显,促进了金融机构寻求规避管制的创新活动的发展。管制导向性模式的发展使得金融银行的创新更具针对性,也通过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银行业的整体发展。3. 技术导向型。技术导向型模式在近几年来发

26、展迅速。是源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产品的创新趋势越来越朝着电子化的技术创新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金融产品投向市场,电子金融产品又必须要依赖于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无论是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都进一步降低了提供金融业务的成本,使得金融产品的创新更具动力。同时在横向领域方面,拓宽了金融产品的市场。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必将带来金融产品的突破性变化,给银行电子金融产品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以技术带动利润最大化,再通过利润的投入扩大技术的投资,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带动利润的增加,形成金融创新的巨大推动力。 第三节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理论 第三节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理论欧美国家对于商业金融

27、银创新的研究早已进行。西方经济学阵营中,对商业银行创新作用的利弊认识存在着较大差异,因为商业银行创新存在着利益的冲突,并且受制于整个经济金融环境。但是绝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商业银行创新利大于弊。从创新主体看,商业银行只有当预期创新能为其带来净收益时才会从事创新活动;从社会效果看,商业银行创新不仅增强金融活力和渗透力,还能有效地促进市场机制的灵敏度和作用力,有力推动经济金融健康稳定的发展。但是少数经济学家如亨利西蒙斯则认为商业银行创新的弊远大于利,他们认为商业银行的创新利是眼前的,而弊却是长远而深重的。 早在1912年,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他的书中就指出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一些方法和建议。并形成

28、了彼特理论,他认为创新通常包括:新产品的出现;新的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新市场的开拓;新的原料供应来源;新的组织管理方法的推广。后来,该创新理论被广泛运用到各种领域,其发展最为突出的是金融创新。金融产品创新作为金融创新的核心内容,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从国外可查阅的文献总结,学者分别从微观、宏观两个角度对金融产品创新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学者基于微观角度主要是研究金融产品的价格决定机理,金融产品与市场均衡之间的关系及金融产品的组合设计等方面。宏观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制度与围家宏观政策三者之问的关系,尤其对金融产品创新怎样影响货币政策实施以及影响的程度研究的比较多

29、。  但是也可以发现,国外对金融产品创新研究的文献较多的情况下都是是掺杂在金融创新的理论研究中,很少单独将金融产品作为特定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缺乏对金融产品创新的深入分析和系统研究。从商业银行发展的大方向上看,当代商业银行创新虽然有利有弊,而且利弊作用都放大了,但其利始终占主导地位。用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来分析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没有创新就没有当代商业银行所表现出来的高层次和高水平,就不可能使商业银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巨大的能量和贡献。而商业银行创新过程中的弊端多是一种潜在的危在西方经济学阵营中,对商业银行创新作用的利弊认识存在着较大差异,因为商业银行创新

30、存在着利益的冲突,并且受制于整个经济金融环境。但是绝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商业银行创新利大于弊。从创新主体看,商业银行只有当预期创新能为其带来净收益时才会从事创新活动;从社会效果看,商业银行创新不仅增强金融活力和渗透力,还能有效地促进市场机制的灵敏度和作用力,有力推动经济金融健康稳定的发展。但是少数经济学家如亨利?西蒙斯则认为商业银行创新的弊远大于利,他们认为商业银行的创新利是眼前的,而弊却是长远而深重的。 从商业银行发展的大方向上看,当代商业银行创新虽然有利有弊,而且利弊作用都放大了,但其利始终占主导地位。用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来分析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没有创新就没有当代商业银

31、行所表现出来的高层次和高水平,就不可能使商业银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巨大的能量和贡献。而商业银行创新过程中的弊端多是一种潜在的危险,这种弊端是可以通过不同创新活动予以克服或减轻的。   第四节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重要作用一、金融创新对货币定义和货币划分的作用 从整个货币发展的里程来看,一般认为货币经历了朴素的商品货币阶段、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符号货币阶段、电子货币阶段四个阶段。各阶段就其作为货币的价值与本身所包含的价值而言,具有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数字货币等多种形式(其中数字现金是电子货币发展的较高阶段形式)。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使得理论界对货币的定义变得

32、日益困难。货币到底是什么?传统的货币定义认为货币是为广大公众所普遍接受的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马克思和一些当代主流经济学家均认为“货币是一种社会关系”;而米尔顿·弗里德曼和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的年轻教授曼昆却说“货币是经济中人们经常用于购买其他人的物品与劳务的一组资产”;社会学家西美尔则把货币视作为“一切价值的公分母”、“价值的现金化”:“货币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活动的物化,是一种纯粹功能的具体化。”在围绕着理解和把握货币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上,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被长期困扰,特别是金融创新使货币的外延越来越广泛,所以对货币的界定越发复杂。金融创新,特别是大量金融业务创新后,涌

33、现了许多新型账户,这些账户的出现使传统货币供给层次划分出现混乱,例如NOW、ATS、MMDA等新型账户都具有开具支票的功能,类似于活期存款,理应划入1,但这些账户余额又大部分放在投资性储蓄账户上,实际上它应属于2。由于类似的金融创新,各国对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不断进行修改。英国已有1、2、3、DCE、PSL1、PSL2等8个货币供给指标,从1970年到1984年间修改货币定义9次之多。美国在19711984年间共修改货币定义7次,货币供给指标发展到目前的1、2、3、L和Debt5个。尽管频繁修改,金融创新带来的难题并未完全解决,如电子账户、多功能信用卡和网络支付账户等对应的货币层次,各国中央银行

34、目前尚无明确答案。所以金融创新使得对与货币的定义和货币层次划分更加难以界定,从而直接作用到货币流通速度的分析与测定。二、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的关系 货币乘数是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产生派生存款的作用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在一定的名义GDP下,货币乘数B和货币流通速度V之间存在着反比关系,即在一定的产出水平下,货币流通速度增大,则货币乘数减少;反之亦然。所以要分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流通速度的作用,只要找出作用货币乘数的因素,就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三、从修正的货币乘数看金融创新对货币流通速度的作用 金融创新对货币的定义和货币层次的划分产生了深刻的作用,随

35、着金融工具种类的不断丰富,无论是流通中的现金、各类存款等流动性不同的货币供给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金融创新对货币乘数的各种作用因素的作用变化如下。四、对现金的作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货币的发展将会成为货币的主流。经济体之间的借贷、消费、转帐等将无一不是通过网络进行结算,支票和现金结算将逐步减少。特别是数字现金是在银行存款转移支付工具的逐渐深化和对现金通货的逐渐挤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子货币的高级发育形态,是货币经历实物货币、贵金属货币、代用符号货币(纸币)等各种发育阶段类型的电子货币的不断发展和演化的产物,具有良好的匿名性、无限的分割性、真实的价值性、快捷便利和可交换性等一系列的优点,

36、可以推知,数字现金对货币形态演化的这种作用趋势将使数字现金不断挤占现金通货纸币和存款通货的某些形态而逐渐成为未来数字货币时代的最主要流通货币形式之一,它是现金纸币通货和存款通货的最佳替代者,因此,从其一问世以来便迅速挤占现金和存款通货中数字现金前期各种发育形态的电子货币的位置,并且后来居上。不难推知,随着数字经济对整体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高,实体经济对现行的现金纸币通货的需求将因数字现金的逐渐挤占而大幅缩减到少量存在,数字现金则会广为流行,而结算性临时存款通货的大部分将逐步转化为数字现金形态,小部分仍将以卡型电子货币形态和存款转账型电子货币形态存在,但也将逐渐向数字现金形态转化。第二章JS银行金

37、融产品创新的现状 第一节 JS银行的概况 中国建设银行(简称建设银行或建行)最初行名为中国人民建设银行,1996年3月26日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成立于1954年10月1日,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五大商业银行之一。1994年是建设银行重要转折发展的一年,按照政府对投资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建设银行将长期承担代理财政职能和政策性贷款职能分别移交财政部和新成立的国家开发银行,开始按照商业银行的要求,对经营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2013年10月29日,中国建设银行(欧洲)有限公司及中国建设银行卢森堡分行在卢森堡开业。中国建设银行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与多个大型企业集团及中国经济战略性行业的主导企业保

38、持着银行业务联系,营销网络覆盖全国的主要地区。2013年6月末,建设银行市值为1,767 亿美元。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成立,2005年登陆H股市场,2007年杀回A股市场。尽管建设银行看似成功地进行了股份制改革、上市、稳步转型,但在其背后长久以来的国有银行运作模式带来的惯性和行为定式,依旧产生了长远的影响。为了抓住重组改制和上市的契机,建设银行在这几年成功借鉴了英美发达国家银行的创新经验,对资产、负债以及中间业务等展开了不遗余力的创新。翻阅了建设银行现有的金融产品,个人金融方面,负债业务有本外币储蓄一本通、通知存款、定活两便储蓄存款等;在资产业务类,常见如个人住房贷款、个人助

39、业贷款、个人质押贷款、个人消费额度贷款等;在中间业务方面,代理缴费、代销商业保险、外汇买卖、保险箱、各类国债、投资咨询、代理基金销售业务、颇具建行特色的乐当家个人理财、得利盈等更是层出不穷,最具有知名度的,则是建行的龙卡了。以上业务不但满足了客户多层次的需求,让客户的资产配置的灵活性得到了增强,同时建设银行自身的经营空间也得到了拓展。于此同时,应当意识到,由于技术、体制、宏观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建设银行同样存在着缺乏原创性、金融产品创新结构失衡,各类创新产品联动性不强、业务创新市场化进程缓慢、创新与销售和宣传脱节、金融创新的风险控制能力不足等普遍存在的问题。种类介绍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 是指建设

40、银行或建设银行接受委托向在中国大陆境内城镇购买、建造、大修各类型房屋的自然人发放的贷款。建设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主要包括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即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包括个人一手房贷款、个人再交易贷款住房贷款即二手房贷款、个人商业用房贷款、个人住房抵押额度贷款等)、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和个人住房组合贷款。 信用卡业务:中国建设银行作为国内较早涉足发行信用卡的国有银行,已经有了不少的信用卡种类。中国建设银行已经发行的信用卡都以“龙卡”冠名,已经公开发行的龙卡种类有:龙卡名校卡、龙卡商务卡、龙卡汽车卡、东航龙卡、上海大众龙卡、龙卡香港精彩旅游信用卡、建行VISA明卡、艺龙畅行龙卡、芒果旅行龙卡、龙卡(大师杯

41、)网球卡。 建行银星国际速汇业务,是建设银行与银星国际速汇公司合作推出的个人国际速汇业务,是指建行应客户委托,通过银星速汇公司,解付个人境外外汇汇款或将个人外汇资金汇往境外的小额国际汇款业务。 在巩固传统业务优势的同时,投资银行等新兴业务发展迅速,2008年实现收入32.03亿元,通过推进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及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投资、项目融资等新型财务顾问业务,不断拓展AA级以上客户、跨国公司、外资银行、大中型企业等财务顾问客户,仅财务顾问业务实现手续费收入23.77亿元,增幅高达165.10%。为小企业量身定做的系列金融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到2008年,全行小企业贷款余额达2,495.32亿元

42、,较年初增长11.16%。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了电子商务联贷联保、速贷通和订单融资等产品,半年内向175个客户发放贷款5.2亿元。率先于内地同业创设了“客户接待日”制度,建立了从总行、分行到支行的各级管理人员定期接待客户机制,客户服务个性化、差异化工作取得进展。一方面网点转型扎实推进,另一方面组建了私人银行顾问与专家团队,建成了81家财富管理中心和1,570多个理财中心,北京和上海私人银行先后开业,为中高端客户提供专属理财产品、资产管理、顾问咨询、公益慈善信托等全方位、个性化服务。 2008在为奥运服务中,除积极办理外币兑换、旅行支票和外币受理等涉外金融服务外,还特别推出了95533多语种电话银

43、行服务功能,为境外客户提供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日语、韩语等多语种服务支持,努力提高服务境外来华客户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与美国银行合作开发的ATM取现互免手续费业务, 使持有美国银行借记卡和信用卡的运动员和游客可以在建行ATM享受到免服务费取现的服务。第二节 JS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现状 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建设银行对业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已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造。目前,全国各分行已基本完成新一代综合应用系统的上线工作,且运行良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新系统的设计体现了“大会计”的思想,它整合了以前几乎所有的柜台业务系统,为产品设计金融创新硕士论文中实现本外币一体化、对公对私一体化等扫清了障碍,而且也为

44、建设银行开发全国性的金融产品奠定了网络基础。建设银行金融产品现状 自从成立新产品开发委员会以来,建设银行的新产品开发工作有了较大改观,加强了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的研究,基本确定了新产品开发的工作流程,建立了完整的产品档案,积极协调各部门的新产品开发工作,形成了新产品开发的整体合力。但是,新产品开发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市场调研不充分,还未形成针对客户市场细分的系统性、前瞻性的产品需求方案。其次,各单位仍习惯于从分管范围的角度提出新产品的创意,多头对客户和技术开发部门,使全行新产品开发陷于“需求乱、开发慢、不统一”的状况。最后,新产品宣传营销的针对性不强,对全行效益增长的贡献率不高。

45、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建设银行的产品现状都使我们感到了产品创新的迫切性。产品创新的社会基础和内部环境为我们提供的技术基础表明产品创新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全面的金融产品创新管理体系,加速产品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已经迫在眉睫。 近年来,通信、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标准规范的陆续出台,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特别是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MTPS)的建立,给移动金融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指导性的方向。 移动金融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支付业务,是对金融渠道和金融工具的重要创新。中国建设银行充分认识到移动金融带来的机遇,主动适应变化和挑战,借助多年来积累的个人客户、合作商户信息,发挥银

46、行在支付结算领域的天然优势,积极开拓移动金融领域的新天地。一、符合标准 基于芯片 移动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标准的建立。2012年底,人民银行正式发布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从产品形态、业务模式、联网通用、安全保障等方面明确了系统化的技术要求,确立了以“联网通用、安全可信”为目标的技术体系架构,推动我国移动金融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进程,为我国移动金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我国全面推进PBOC标准金融IC卡的发行,金融IC卡的高度安全性为移动金融的交易安全保驾护航,为移动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标准的引导下,中国建设银行与中国银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近场支付标准与金融IC卡产品相结合,在

47、全国首家推出了基于SWP-SD模式的移动金融产品。目前,建设银行推广的移动金融产品,以移动支付系列标准为基础,基于金融IC卡芯片,在保证移动金融产品安全性的前提下,进行业务创新、模式创新,推动移动金融业务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把握趋势 积极探索。近年来,中国银联、运营商、终端设备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移动金融产品,建设银行也将移动金融业务作为金融创新的主要突破口。2012年,建设银行在全国首家推出了基于SWP-SD模式的移动金融产品。通过将金融IC卡信息写入SD卡的方式,实现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功能。近场支付按照金融应用和行业应用相结合的原则,在一些地区还将移动支付与公交、地铁、社保、校园卡相结合,实

48、现一卡多用。远程支付则可以通过手机直接购买机票,用于消费等。该产品的推出标志着建设银行在移动金融业务上迈出了第一步。 建设银行在注重自身移动金融业务推广的同时,也重视与运营商等产业链各方的合作。2013年,建设银行与中国银联、中国移动实现了TSM(可信服务管理)平台的对接,通过TSM平台实现银行个人化数据的下发,成功将银行IC卡数据通过空中渠道写入运营商SIM卡中。客户只需要去运营商营业厅免费更换SWP-SIM卡,就可在运营商定制的安全智能手机上享受移动金融服务。从客户体验上来看,客户登陆运营商的手机钱包客户端,选择建设银行移动金融卡应用,输入身份证、建行借记卡号等要素进行身份认证,身份认证成

49、功后,就可申请下载建行移动金融卡。这种模式的产品是国内移动金融产业合作的一大尝试,实现了移动与金融的有机结合。 在系统建设方面,建设银行移动金融业务发展遵循“符合行业标准、灵活自主拓展、确保信息安全”思路,以集中与整合为出发点,兼容三大主流技术方案和合作模式,在充分研究各种模式利弊的基础上完成了自有TSM平台的建设,同时多种方案模式并行研究推进,积极融入移动金融生态圈。 二、依托顶层设计 接入MTPS平台 为更好地促进移动金融向服务更加丰富、应用更加广泛、功能更加强大的普惠民生方向发展,2013年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银行卡清算组织、通信运营商等完成了国家级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基础设施MTPS的建

50、设,定位在基于“联网通用、安全可信”的金融行业标准,在此顶层架构下建立多个企业TSM并存的移动金融健康生态环境,解决企业TSM建设缺乏统一接口、TSM系统之间缺少互联机制的问题。MTPS平台的建设为商业银行、通信运营商、第三方机构等参与方搭建了互联互通的桥梁和纽带,避免社会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有利于移动金融产业的健康、高效发展。建设银行于2013年率先接入MTPS平台。在充分利用MTPS平台“互联互通、安全可信”特点的基础上,建设银行与四川天府通公司合作,将地铁、出租、电影等行业应用写入到SD卡中,成功实现金融应用和行业应用的整合。客户在建行四川分行办理一张移动金融SD卡,就可以持卡消费,乘坐

51、地铁、出租,享受观影优惠。2014年5月,建设银行国内首款基于MTPS平台的移动金融产品发行,这标志着MTPS平台的落地,也标志着国内移动金融业务向标准化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三、业务实际相结合 总分联动 建设银行在移动金融业务的推广过程中,采取总分联动的策略,一方面,总行确定主要的产品种类,选择了部分分行逐步推广;另一方面,也鼓励分行结合实际业务情况、IC卡受理环境等因素,对外试点推出了多种模式的产品。四川、宁波、河北、厦门等多家分行开通了SWP-SIM模式的移动金融业务,并积极与当地银联、运营商合作,整合多方资源。宁波分行将当地市民卡与SIM卡相结合,推出了SIM-PASS模式的产品,实现

52、了空中充值功能,使用宁波的这张移动龙卡能够进行刷卡消费、乘坐公交、出租等。同时,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人民银行把宁波市作为移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创新试点城市之一,建行宁波分行正在积极研发基于MTPS平台的SD产品,实现移动金融业务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为扩大移动金融产品的作用力,2014年5月15日,中国建设银行在成都举办移动金融产品发布会,正式对外推出基于MTPS的移动金融创新产品。用手机代替银行卡和现金,体验该产品的几种应用场景,包括:乘坐地铁公交、通过自助贩卖机购买饮料、刷手机进出小区停车场、线下刷POS购买图书、在建行网点ATM上查询等。建设银行四川分行个人金融部工作人员在介绍该产品

53、时说:“建行每张移动支付卡片均通过安全认证,通过空中下载的方式实现开户。卡片既能连接虚拟平台,又可实现物理接触,支持线上线下支付。” 很显然,该产品是移动金融与金融IC卡的又一聚合创新,基于MTPS平台提供安全可信、互联互通的公共服务,将行业应用写入SD卡中,既实现了传统的金融应用,又能整合跨行业应用;既有效利用了现有的线下受理渠道,又能满足线上支付的需要。四、开放合作 协同发展 移动金融产业链涉及主体众多,包括银行、通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机构、地铁、公交、社保等,都将是产业链中的一部分。同时,移动金融应用与账户载体分离、账户管理机构与载体管理机构分离以及应用发行与载体发行业务流程分离的特点,

54、注定了参与主体之间须本着开放的态度,共同开发、共同发展。跨行业合作是移动金融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建设银行在推广移动金融业务时,打破传统思维,在充分发挥自己的品牌、网络、服务、技术等优势的前提下,联合产业各方,探讨各种可行的合作方案,通过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推出满足客户更加多元化需求的金融服务产品。下一步建设银行将继续加大移动金融应用推广力度,尽快形成市场规模,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第三节 JS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存在的问题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金融行业市场化的加速变革,银行业的“生态环境”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银行业的收入及主营利润从过去的近乎单纯依靠存贷利差正逐渐朝着多

55、元化的方向寻求突破和发展。当前,我国的银行各类业务范围在不断扩大,其中金融产品所占的比例增长也最为迅猛。可见,金融产品创新已俨然成为我国银行提高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各商业银行拓宽市场的重要武器。然而,由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一系列触目惊心的后果,不单使之前处于世界金融产业格局中占呼风唤雨地位的发达国家纷纷身陷囹圄,同时也令金融产品市场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意识到了金融创新背后潜藏着的巨大风险。如何在进行金融产品大胆创新的同时,牢牢把握住原则,如何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金融产品创新策略,如何落实和实施金融产品创新的措施,都是我国银行不得不面对的难题。目前我国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一、金融产品互相模仿情况严重。 通过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产品与我国银行金融产品的比较,不难发现,我国银行金融产品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相比之下,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产品往往具有很强的原创性。这其中又有几个因素,其一是我国银行由于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实行计划经济,经营理念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转变,创新机制无法有效的建立。其二是我国银行金融创新产品不具有知识产权或专利权的保护,一旦有银行出现热销的新产品,各银行必定会争相模仿,推出类似产品,近两年各银行间推出的各类货币资金产品某某宝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因此,尽管看似当前我国银行金融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