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组备课(教案)_第1页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组备课(教案)_第2页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组备课(教案)_第3页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组备课(教案)_第4页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组备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鄂教版语文第十册 第五单元 主备人: 总60课时第五单元整组备课单元内容简析:本单元以“童年往事”为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我的老师讲述了期间小时,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深深依恋之情。傻二哥一文刻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善良、勤劳、乐观的穷而有志的年轻人的形象。童年的小花狗记叙了作者儿时因为太喜欢一个泥玩具而干了一件蠢事,时后摊主王大爷不但不追究责任还坚持要将玩具送给“我”的事。古诗诵读为约客,语文乐园(一)中安排了读有关人物形象的四字词语,比较句子的表达效果,读记名句,读短文等内容,“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说一说感动我们的人和事 ,“习作”内容是给老师画像。教学本组课文要注意教

2、学的整体性,加强阅读与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加强本单元各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课前注意引导学生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积累感受和体验;课中要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充分读书,在读中感知、感受、感悟、理解、品味;课后推荐作家相关作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会本组课文中的29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合作的能力。4、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5、 学习课文中写人叙事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3、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读懂课文,回味美好、难忘的童年生活。2、 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别人,关爱别人。单元教学重点:1、 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学习写人叙事的方法。2、 读懂课文,受到要时时处处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的思想教育。单元课时安排: 我的老师 2课时 傻二哥 2课时 童年的小花狗 2课时 古诗诵读 1课时 语文乐园(一) 5课时学 科语 文课 题 13、我的老师课 型新 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会本课12个生字。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学习在语境中推断词语的深刻含义的方法,体会语言平实而蕴含丰富感情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学习课文中叙事写人的

4、方法:在叙事时,融进浓烈的感情,在叙事过程中,又画龙点睛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多种方式并用的抒情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2、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心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依循“回忆依恋思念”的感情线索,体味师生之间的美好情谊。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教 学重 点1、学习课文中叙事写人的方法:在叙事时,融进浓烈的感情,在叙事过程中,又画龙点睛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多种方式并用的抒情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2、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心灵。教 学难 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依循“回忆依恋思

5、念”的感情线索,体味师生之间的美好情谊。教 学准 备课件。课 时安 排第1课时: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走进主人公,分析蔡老师的性格特征。第2课时:走进作者心灵,理清作者感情线索。总结全文,完成练习。教学过程动态备课 第一课时 (总第49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有哪些是终生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如果把他写下来,也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的。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二、介绍作者、解题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

6、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我的老师一文是作者于1956年9月29日为教师报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芸芝先生。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的。三、掌握字词,理清课文脉络1、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难读的地方反复读2、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简要回答下列各题:(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本文写了

7、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2)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共记叙了七件事:蔡老师假装发怒;课外教我们跳舞;带我们观察蜜蜂;教我们读诗;我们对老师的依恋;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睡梦中去找老师。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这样安排,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四、深入文本,走进主人公,分析蔡老师的性格特征。1、蔡老师教的是什么学科?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证明?学生快速读书,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蔡教师是教语文(当时称国文)学科的。文中有这几处地方

8、可以说明:(1)“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2)“让我们观察蜜蜂”。(3)“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4)“我用石板一迎”(注:“石板”,是旧时私塾和50年代小学生练习毛笔字、听写生字词用的学习用品。有的地方称之为“粉板”。用石片或木板制成)。2蔡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大家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蔡老师的性格特点。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概括: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热爱学生的好老师。3、课文重点写她的什么品质?(热爱孩子。)4、为从不同角度突出这一品质,作者选取了哪五件事例?你能给每个事例设置一个小标题吗?(假打真爱教跳舞观察蜜蜂教读诗歌排除纠纷。

9、)5、品读课文,选择一件你感受最深的事说一说从那些词句能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热爱。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相机指导重点词句的理解和朗读。6这五件事都和文中的“我”有关系,你能分别说出“我”的感受吗?(老师爱我们;老师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老师扩大我们的知识面;老师对我爱好文学有很大影响;老师关爱我们的心灵。)7、有人认为,本文着重写的是蔡老师爱学生,也有人认为,着重写的是蔡老师令“我”难忘。你的看法呢学生充分讨论。教师归纳:二者不可割裂开来,蔡老师令“我”难忘,是因为蔡老师温柔慈爱、循循善诱、酷爱学生;正是蔡老师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才使得“我”(我们)铭记在心,难以忘怀。第二课时 (总第50

10、课时)一、 走进作者心灵,理清作者感情线索。1、默读课文,找出了表达作者感情的部分的句子。2、同学们刚才找出了表达作者感情的部分词语,仅从这些词语,能否体现作者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为什么呢?学生充分讨论、争辩。教师归纳:这些词语确实可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但是,如果离开一定的语言环境,离开具体的描述语句,就无从体现作者对老师的热爱、怀念之情。 3、贯穿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是什么?你能否列举数例,加以说明?启发学生讨论发言,教师适时点拨。本文的感情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全文从头至尾、字里行间都充溢着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例如,作者所忆述的第一件事,老师对我的“假愠真爱”。“仅仅”一词是表

11、示范围的,说明这是偶然性的、唯一的一次;“好像”道出了蔡老师形似真、实是假的情态;“一迎”这一动作生动地表明了师生之间的亲近、亲热关系:老师爱我们,我们爱老师。因而并不害怕老师;“轻轻地敲”、“边上”。蔡老师并非存心打我,打的动作似重实轻,而且是“敲在石板边上”。慈母般的情怀可见一斑;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轻轻虚打的动作逗得大伙会意的笑了,老师也发出了会意的、温柔的笑声。再譬如第六件事。“不知道”、“值不值得”提它。解决同学间的纠纷,对蔡老师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幼小的心灵而言,所占的分量太大了。老师热爱学生,正确处理好学生间纠纷,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使学生终身难忘。这种事情还不值得一提

12、吗?4、课文中所记的七件小事,显示了蔡老师的美好的心灵,抒发了作者热爱、感激老师的情怀。请问,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乱?如可以,请试一试。如不可以,能否谈谈理由?学生讨论,教师小结: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随着作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叙的思路,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一步步上升。可见,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二、赏析写作特色。根据全文内容,结合预习提示,引导学生就下列问题展开讨论:(1)详略得当、疏密相间的结构。(2)自然朴素的语言,深沉丰富的感情。(3)神态及心

13、理的逼真描写。(4)围绕中心,精心选材。(5)在叙事时,融进浓烈的感情,在叙事过程中,又画龙点睛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多种方式并用的抒情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三、 拓展延伸,写作训练 1、教师:非常真挚而感人的师生情谊,成为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假如作者在写这篇文章以后得知了蔡老师的音迅,而他此时已在文学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准备给蔡老师写一张明信片,你能代魏巍写吗? 明信片都比较短,要特别注意内容的精要,而蔡老师和“我”已多年不见了,我在文学上已颇有建树,所以明信片应包含这样一些基本内容:1通过具体的情节或细节唤起老师对自己的回忆;2得体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思念和感激

14、之情;3表达对老师的祝福。60字左右。 2、学生写作,然后交流。具体写法不求一律,有创意的要肯定鼓励。 3、教师小结:在刚才同学的交流中,我听出了两点:一是同学们已基本掌握了用具体的情节或细节来表现老师,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二是同学们对老师的感情还是很深的。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的老师会爱我们的学生如自己的孩子,我们的学生会爱他们的老师如自己的父母。 六、布置作业 从这堂课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蔡老师的一颗挚爱学生的美好心灵,体会到了作者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学到了要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也再一次的接受了“尊师”这一传统美德的熏陶。课后请同学模仿本文写一篇文章:以“以心发

15、现心,以爱博得爱”为题,精心选材,注意详略安排,介绍一位你的老师,字数500字左右。 板 书设 计 13我的老师回忆我 喜爱 蔡老师依恋思念作 业设 计1课后练习第一到第四题。2、方格本写本课生字。3、读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教 学反 思学 科语 文课 题 14、傻二哥课 型新 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本课新词。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并体会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傻二哥“傻灵傻灵”的性格特点。过程与方法: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傻二哥又老实又热心助人,不自私自利的好品质。教 学重 点理解作者

16、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傻二哥的,为什么说傻二哥是“傻灵傻灵”的。教 学难 点理解作者是如何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教 学准 备课件。课 时安 排第1课时: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第1段;第2课时:学习课文47自然段,总结全文,有感情朗诵课文,完成练习。教学过程动态备课 第一课时 (总第51课时)一、 简介作者,导入新课。1、 我国现当代有一位著名的评剧演员新凤霞,她不仅戏演得好,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叶圣陶先生称赞她的文章“不加虚饰,不落俗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她的一篇文章傻二哥。(板书课题)2、 读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教师相机梳理归纳:为什么叫他“傻二哥”?“傻二哥”傻在何处?就让我

17、们带着疑问一起走进课文吧。二、 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1、 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 生词认读,正音。3、 逐段读文章,交流释词情况。4、 说说你从文章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三、 讲读课文第一段(1-3)。1、 读完课文,傻二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相机讲读第二自然段,傻二哥很会吆喝。指导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2、 课文有没有那个自然段概括的写出了傻二哥的特点?勾画出来。指名,板书。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 (总第52课时)一、 回忆课文内容,完成板书。二、 精读课文,理解感悟。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感受傻二哥的“傻灵傻灵”。3、 默读课文第4-6自然段,哪些地方让你

18、感受到了傻二哥的“傻灵傻灵”,做勾画批注。4、 全班交流体会,指导学生读找到的句子。(1)描写外貌的句子(第4自然段)。“穿着”、“留着”、“斜背着”形象地描绘出傻二哥的样子;出去买糖却是如此讲究,透出一股傻劲。相机指导朗读,引导读出对傻二哥工作认真、勤劳之美的赞扬。(2)描写动作的句子。(第5自然段)。指名读,体会叠词的作用和用词的多样性,“伸伸”、“晃晃”、“试试”,吆喝前手和脚的动作都具体的描摹出来,连吆喝的准备工作都做得一丝不苟,傻二哥的“傻”劲呼之欲出。谁想来试着吆喝一下?(演示动作)师引:快,想吆喝的就一起来吧!(边读边演示)看书上的插图,如果你就在傻二哥身边,看到傻二哥这样认真的

19、一招一式,这样认真的一举一动,你会想些什么?会说什么?(预设:傻劲十足,自己设计动作吸引孩子们;对工作一丝不苟;非常老实;勤劳乐观)相机朗读:把你们眼中看到的带到文字中,读出来吧!(3)相机指导朗读,读出傻二哥的性格特点。5、 交流讨论:傻二哥真傻吗?为什么说傻二哥是“傻灵傻灵”的?三、 总结全文。a) 课文的五方面内容。b) 写作方法。师小结:傻二哥“傻灵傻灵”的特点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那是因为作者抓住了人物性格特点,通过外貌、动作等细节描写使人物活灵活现。课外请同学们做个小练笔: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写你们班上某位同学,读给大家听听,看看是否写出了人物的特点。 板 书设 计 14、傻二

20、哥吆喝的内容 爱给人帮忙“傻灵傻灵” 衣着(善良、勤劳、乐观、穷而有志) 吆喝前的准备 有耐心,不怕麻烦作 业设 计1、抄写生字生词。2、小练笔: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写你们班上某位同学,读给大家听听,看看是否写出了人物的特点。教 学反 思学 科语 文课 题 15、童年的小花狗课 型新 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认读本课7个生字,掌握本课新词。2、 学习文章中写人叙事的方法,抓住印象最深的情景展示人物形象。3、 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协作探究,同时给学生以展示的平台,让他们的想象能力得以充分发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王大爷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与

21、体会,让学生感受他的善良、慈祥、有爱心,从而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时时处处播撒爱心的人。教 学重 点感受一位善良、慈祥、有爱心的老大爷形象。教 学难 点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小花狗”给予我的究竟是什么?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为什么一直把它带在身边。教 学准 备课件。课 时安 排第1课时: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抓住文章主线;第2课时:学习文章主要部分,总结全文,完成练习。教学过程动态备课 第一课时 (总第53课时)一、导入新课。1、前面我们了解到魏巍孩提时的老师给人无尽的怀念,新凤霞笔下的傻二哥让人印象深刻,今天我们要读到的一篇文章是著名作家萧复兴对儿时生活的一段回忆,文中透露出了自己对生活

22、的独特感受。2、(板书课题)知道读体,童年的小花狗到底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回忆呢? 二、 指导自学1、 要求轻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2、 想想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谈谈他留给你的最初印象。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四、初步感受主要人物形象1、快速默读,谁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文中的主要人物。2、文中对王大业的描写笔墨不多,能找出作者对这一人物最直接的一个整体描述吗?3、小结:王大爷和它的小摊儿,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也让孩子们的童年有了美好回忆。4、朗读表达五、课堂小结第二课时 (总第54课时)(课前板书:王大爷 “我”)一、 感受人物形象、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童年的小

23、花狗。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师:通过前面的预习,我们认识了一位王大爷。这位王大爷是个什么人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第一部分1至3自然段。(学生自读课文1至3自然段)(教师板书:随和 手艺好 收入低)、师:提起王大爷的手艺,那真是不错!做出来的泥玩具栩栩如生。作者就特别喜欢王大爷做的一只小花狗。(画一箭头从“王大爷”指向“小花狗”,板书:做)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花狗呢?请同学读接下来的一个自然段。师:你看到一只可爱的小花狗了吗?(生答)师:还有谁看到了?(学生举手,指一名同学)也请你来读。(学生再读)师:你喜欢这只小花狗吗?(生答)师:那你来读接下来的一个自然段。师:(看书中插图)上学的时候,我在想回家的

24、时候,我在想吃饭的时候,我在想就连睡觉的时候,我还在想那一阵子,我满脑子都是这只只可惜(没钱买下来)师: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春节前)师:眼看春节一天天近了,这个时候在想些什么呢?(春节一天天近了。小花狗肯定也要过节了)师:(打断)小花狗要过节了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过年的时候,小花狗会被人买走。)师:被谁买走?书上是怎么说的?(不知会跑到谁家,和哪个幸运的孩子一起过。)师:在作者的眼中,这还仅仅是一个泥玩具吗?师:而是(童年的一个好伙伴。)师:有这样一个小伙伴,那可真是幸运啊。可是这个好伙伴过年的时候要和别人一起玩耍了,你的心情怎样?生交流。师:请你接着读。、师:(接)在这样的心情下,我干了一件

25、蠢事。请同学们自读第7、8自然段,看看作者干了一件什么蠢事。生自读交流。 “我”趁着天黑人多偷了小花狗。(画箭头从“我”指向“小花狗”,板书:拿)后来被爸爸发现了,让“我”还了回去。(板书:还)师:在还小花狗的时候,作者是怎样的?(跟在爸爸身后,我非常害怕,头都不敢抬起来。)师:头为什么不敢担起来?(惭愧、害怕)师:怕什么?、师:王大爷又是怎样做的呢?请一位同学读第9自然段。(指名读)师:(出示减掉关键词之后的文字)请同学读这一段文字,大家听一听有什么不同?出示:王大爷看着我,要把小花狗送给我,爸爸不答应,说这样会惯坏了孩子。最后,王大爷收回小花狗,嘱咐着爸爸:“别打孩子!过年打孩子,孩子会不

26、高兴的!”师:感觉有什么不同?(平淡、不生动等等)师:(出示原文)再请一位同学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出示:王大爷爱怜地看着我,坚持要把小花狗送给我,爸爸坚决不答应,说这样会惯坏了孩子。最后,王大爷只好收回小花狗,反复嘱咐着爸爸:“千万别打孩子!过年打孩子,孩子一年都会不高兴的!”师:体会到什么?(爱心)师:你是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 “爱怜”、“坚持”、“只好”、“千万”)师:(板书:有爱心)带着你的理解和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这个自然段。师:这样的王大爷,你喜欢他吗?师:除了喜欢外,你还会怎么做?、师:真懂礼貌,王大爷更喜欢你了。过了一年,王大爷要到其他地方去了。默读课文的第10自然段,你体会到

27、什么?(默读体会)师:谁来说一说王大爷在的时候是个怎样的情景?师:现在王大爷走了,又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说一说?师:你希望王大爷留下吗?、师:你想对王大爷说些什么?请同学们默读第10自然段,把上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出示:过了一年,王大爷要到其他地方去。最后一天收摊儿的时候,我站在一旁,默默地望着他。他看看我,什么话也没有说,收起摊子回家了。那一天,小街上显得冷冷清清的,_,我真想_。)(指名读文后补充)指名生说。教师相机创设情景。师:王大爷上次没有责备你,还嘱咐爸爸千万别打你。你想说(再指名)如果王大爷有事一定要走呢?你会祝福他吗?(生交流)师:原来有这么多的话要说,但作者说了没有?(没有

28、)师:而是站在一旁默默地望着他,默默地想挽留,默默地感激,默默地为他祝福。你能体会出作者当时的感受吗?师指名生读第十自然段。师:一切都静在不言中,作者最后用了一个省略号,将所有想说的话都隐含在其中。、师:第二天,王大爷走了,故事到这儿就结束了吗?我们接着往下读。第二天,王大爷走时,我去上学了,没能见到他。等我放学回到家,一眼看见(指名接着读:桌上放着一只小花狗,脖子上系着红绸子,绸子上挂着小铃铛)师:这不正是作者曾经朝思暮想的小花狗吗?而今它就在自家的桌上。这个时候,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又看到了些什么,又想说些什么呢?轻声读这一部分,再想一想,把这些句子补充完整。(出示:第二天,王大爷走时,我

29、去上学了,没能见到他。等我放学回到家,一眼看见桌上放着一只小花狗,脖子上系着红绸子,绸子上挂着小铃铛,我想起了_,我仿佛看到了_,我真想对王大爷说:“_。”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师:把“涌”改成“流”好不好?为什么?师小结:心情难以言表,我们看到的只有这充满复杂情感的泪水,这里也用了一个省略号。怀着对王大爷的感激和这万千的回忆和思絮,一起来读这个自然段。(齐读第11自然段)、师:王大爷走了,可他留下了我最心爱的小花狗,(板书:送)那里面有我的教训,更有王大爷撒下的爱心。一起读:三十多年过去了,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师:我为什么会一直把这只童年的小花狗带在身边?(板书:一直带在身边)仅仅是因

30、为喜欢这个泥玩具吗?(指名交流)师:这样一只小花狗,作者带在身边三十多年,你认为作者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师:(出示作者照片及简介)本文的作者是肖复兴,当代作家,他的作品朴实无华,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看上去颇为平常的故事。而正是在这一系列似乎谁都经历的故事中,作者写出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观感,写出了人的精神渴求。这里有他自己的一段话,我请一个同学读一读。(出示肖复兴的语录,指名读)出示(指名生读):人其实是很脆弱的,伤怀往事,尤其是蹉跎的青春往事,心里的感受无可言说。我知道,无论过去是对是错,是可以伤感,还是可以悔恨,都是不可追回的了。人可以回过头往后看,但路却总是要往前走。过去的路是一张弓,只能弹射得

31、我们向前飞奔肖复兴。师:这就是肖复兴,你想对他有更多的了解吗?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他童年的小花狗,请同学们再来把课题读一遍。师:伴着作者的脚步,我们认识了一位(指向板书)随和、有爱心的王大爷。课后,大家可以读一读他的另一篇为纪念叶圣陶先生而写的回忆文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二、创设情境,运用写法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在表现“我”对小花狗的喜爱之情的时候,是怎么描写的?(细腻的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王大爷善良、宽容品质,是怎么描写的?(抓住了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眼神、一种态度和一句人物语言描写。)表达“我”对王大爷的无限依恋、感激之情,又是怎么写的?(还是抓住了“我”的眼神进行描写,

32、表达情感。)教师提炼写法:像作者这样运用白描的写法,寥寥几笔,抓住人物最有特点的眼神,来展现印象深刻的情景,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写叙事文的方法。播放视频:学校文明礼仪示范长廊上,一个学生撞到示范生,不仅不道歉,还反唇相讥,示范生强忍怒气,不与争执。教师提示:注意仔细观察视频中人物的眼神。请把片中人物给你印象最深的情景描写下来,注意抓住人物眼神的特点。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点。学生交流练笔,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评价练笔,巩固对写法的掌握。教师小结。 板 书设 计 方案一: 15、童年的小花狗 偷拿“小花狗” 慈祥、善良、充满爱心 送我“小花狗”时时处处播撒爱心方案二: 15童年的小花狗“我”喜欢小花狗

33、送王大爷爱怜地看(眼神)默默地望、眼泪“涌”(眼神)抓住人物特点展现情景的写法作 业设 计1、抄写生字词。2、小练笔:运用本课所学到的写作方法写话。3、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 学反 思学 科语 文课 题 诗词诵读约客课 型新 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气息。教 学重 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教 学难 点能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情感。教 学准 备课件。课 时安 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动态备课一课时 (总第55课时)一、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

34、力。(1)指名读。(读后评读)(2)填空练习。约客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所做。二、教师点拨。(1)知诗人,解诗题。赵师秀(-)宋代诗人。字紫芝,号灵秀,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光宗绍熙元年进士,宁宗庆元元年任上元主薄,后为筠州推官。诗工五律,细微精炼,有赵诗秀集二卷。 (2)明诗意,感情读。师: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看能不能说说诗句的含义。开头两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便点出了时间、地点。时间是六七月份,地点在江南一带,正是江南多于季节。蛙声阵阵,所以是夜晚,而且居住于乡下,四周安静,这里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美:

35、雨声不断、蛙声一片,看似热闹的环境,反衬出诗人在下文中要表现的“寂静”。练读这两句。 后两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呢而又有几分焦急的等着,没事干,“闲敲棋子”,静静的看着闪闪的灯光,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的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下更显出作者焦急的心情。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一个“敲”,一个“落”,呼应的那么巧,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练读这两句。 (3)悟诗情。 师: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清远,在自然亲切的描述中,给人一种淡薄悠闲的贴近感。特别是最后两句,尤

36、觉有余音绕梁之感。那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4)朗读全诗。三、练习背诵。 板 书设 计 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作 业设 计1、 背诵、抄写古诗。2、默写古诗。教 学反 思学 科语 文课 题 语文乐园(五)课 型新 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积累人物形象的成语、 四字词语,体会句子表达效果,学习名言,阅读练习,习作给老师画像过程与方法:以课本为主适当延伸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习积累,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教 学重 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教 学难 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教 学准 备课件。课 时安 排五课时教学过程动态备课第一课时(总第56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