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文言文二_第1页
2016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文言文二_第2页
2016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文言文二_第3页
2016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文言文二_第4页
2016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文言文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文言文二【宝山区】(六)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13分)方竹图卷文(明)李贽 昔之爱竹者,以爱故,称之曰“君”。非谓其有似于有斐之君子而君之也,直怫悒无与谁语,以为可以与我者唯竹 ,是故傥(傥:姑且)相约而谩相呼,不自知其至此也。或日:“王子以竹为此君,则竹必以王子为彼君矣。此君有方有圆,彼君亦有方有圆。圆者常有,而方者不常有。常不常异矣,而彼此君之,则其类同也,同则亲矣。”然则王子非爱竹也,竹自爱王子耳。夫以王子其人,山川土石,一经顾盼,成自生色,况此君哉! 且天地之间,凡物皆有神,况以此君虚中直上,而独不神乎!传曰:“士为知己用,女为悦已容。”

2、此君亦然。彼其一遇王子,则踈(古同“疏”)节奇气,自尔神王,平生挺直凌霜之操,尽成箫韶驾风之音,而务欲以为悦己者之容矣,彼又安能孑然独立,穷年瑟瑟,长抱知己之恨乎?由此脱之,鹤飞翩翩,以王子晋世也。紫芝烨烨,为四皓饥也。物之爱人,自古而然矣,而其谁能堪之。 今之爱竹者,吾惑焉。彼其于王子,不类也。其视放傲不屑,至恶也,而唯爱其所爱之竹以似之。则虽爱竹,竹固不之爱矣。夫使若人而不为竹所爱也,又何以爱竹为也?以故余绝不爱夫若而人者之爱竹也。何也?以其似而不类也。然则石阳之爱竹也,类也,此爱彼君者也。石阳习静庐山,山有方竹,石阳爱之,特绘而图之,以方竹世不常有也。石阳将归,难与余别,持是示余,何为者

3、哉?余谓子之此君已相随入蜀去矣,何曾别。【注】有斐:有文采的样子。诗经·淇澳中有“有斐君子”之语。王子:东晋王子猷。他雅爱竹子,有“何可一目无此君”之语。王子晋:即王子乔,东周人,传说他成仙后乘白鹤升天。四皓:指秦末隐居在商山的四位白发皓须老者。相传四皓作紫芝曲,中有“晔晔紫芝,可以疗饥”之句。烨烨,一作“晔晔”,美丽繁茂的样子。21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哉 B乎 C耳 D也22分析文章第段列举王子晋、四皓事例的用意。(3分)_23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昔之爱竹者与王子猷作对比,表明他与竹同类则亲、竹也爱他的观点。 B以士为知己、女为悦已与

4、王子猷爱竹作类比,表现他对竹子的知遇之感。 c第段以拟人手法形象描绘竹子的气节神韵,表达作者喜欢竹子的原因。 D以昔之爱竹者与今之爱竹者作对比,突出今之爱竹者狂放傲慢缺乏真爱。24第、第段画线短语意思相同,它们有何不同作用?(3分)_25作者认为“凡物皆有神”,物也爱人,对此观点加以评析。(3分)_21、C22、仙鹤为王子晋飞翔,紫芝为四皓疗饥,这样由竹子爱人推及到凡物皆有神,凡物皆爱人,使议论更加深入。23、A24、前者由物外形的不同,进一步阐明人性与物性相通,可以彼此视作同类的道理,为下面的议论张本。而后者以方竹在世界上不常有,说明石阳爱方竹、画方竹的原因。25示例1:这种观点并不科学。人

5、与物原本就不是同类,人能感知物的存在而物不具备感知力,所谓的物爱人只不过是人的主观情感投射于客观事物而产生的移情效果,并非真正的物爱人。 示例2:这个观点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建立审美关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人与物之间的平等关系,如文中所说是“其类同”,人以平等真挚之情爱物,人能亲近物,物才能主动向人展示自身之美,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崇明县】(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送孙正之序王安石 时然而然,众人也;己然而然,君子也。己然而然,非私己也,圣人之道在。 夫君子有穷苦颠跌,不肯一失诎己以从时者,不以时胜道也。故其得志于君,则变时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术素修而志素定也。时乎杨、墨,

6、己不然者,孟轲氏而已;时乎释、老,己不然者,韩愈氏而已。如孟、韩者,可谓术修而志素定也,不以时胜道也。惜也不得志于君,使真儒之效不白于当世,然其于众人也卓矣。 呜呼!予观今之世,圆冠峨如,大裙襜如,坐而尧言,起而舜趋,不以孟、韩为心者,果异于众人乎? 予官于扬,得友曰孙正之。正之行古之道,又善为古文,予知其能以孟、韩之心为心而不已者也。夫越人之望燕,为绝域也。北辕而首之,苟不已,无不至。孟、韩之道去吾党,岂若越人之望燕哉? ,予未之信也。 ,予亦未之信也。 正之之兄官于温,奉其亲以行,将从之,先为言以处予。子欲默,安得而默也?庆历二年闰九月十一日。 注释:诎:同“屈”。杨、墨:杨:杨朱,战国初

7、期哲学家。墨:墨翟,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释、老:即佛教与道教。21.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焉尔 B.也哉 C.矣乎 D.之邪22.对第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君子即使穷困潦倒也要坚定志向改变世俗。 B.孟子和韩愈因为学术素养深厚而成为君子。 C.君子与众人的区别在于坚定志向不从时俗。 D.君子要超越众人使自己能在当世显露出来。23.第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3分)24.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段的两个划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一日得志于吴君 以正之之不已 而真儒之效不白于当世 而不至焉 A./ B./ C./ D./25.作为赠序,本文有赞许义

8、和勉励义,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议论色彩,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4分)_21、A22、C23、批评不以孟韩为心的公卿贵族,(1分)与上文以孟韩为代表的君子形成对比,(1分)同时引出下文对孙正之的褒扬与勉励。(1分)24、D25作为赠序,作者赞扬了孙正之的德才,(1分)同时勉励他持之以恒成就儒道,发挥儒效。(1分)文章将君子与众人、圣人之道与时俗好恶对照来写,并列举孟轲、韩愈的 事例,引用越人望燕的比喻,联系孙正之的立身行事,由面到点,步步深入地进行论述,(论述过程1分)阐明了真正的君子不随俗改变自己,并且会引领时俗走向圣人之道。(阐明的观点1分)【奉贤区】(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1分)

9、天圣七年,予始游京师,得吾友谢景山。景山少以进士中甲科,以善歌诗知名。其后,予于他所,又得今舍人宋公所为景山母夫人之墓铭,言夫人好学通经,自教其子。乃知景山出于瓯闽数千里之外,负其艺于大众之中,一贾而售,遂以名知于人者,繄其母之贤也。今年,予自夷陵至许昌,景山出其女弟希孟所为诗百余篇。然后又知景山之母不独成其子之名,而又以其余遗其女也。景山尝学杜甫、杜牧之文,以雄健高逸自喜。希孟之言尤隐约深厚,守礼而不自放,有古幽闲淑女之风,非特妇人之能言者也。然景山尝从今世贤豪者游,故得闻于当时;而希孟不幸为女子,莫自章显于世。昔卫庄姜、许穆夫人,录于仲尼而列之国风。今有杰然巨人能轻重时人,而取信后世者。一

10、为希孟重之,其不泯没矣。予固力不足者,复何为哉,复何为哉!希孟嫁进士陈安国,卒时年二十四。景祐四年八月一日,守峡州夷陵县令欧阳修序。22.高中阶段我们学过的欧阳修作品有 。(1分)23.下面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2分) A.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也。 C.今有杰然巨人,能轻重时人。 D.尘泥渗漉,雨泽下注。24.“希孟之言尤隐约深厚,守礼而不自放”一句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希孟的文词格外的深沉厚重,谨守礼法而不自我放纵。 B.希孟的语言格外凝练厚重,谨守礼法而不自骋才气。 C.希孟的文辞特别含蓄厚重,谨守礼法而不自我放纵。 D.希孟的语言

11、特别委婉厚重,谨守礼法而不自骋才气。25.第二段为什么要写卫庄姜、许穆夫人诗篇被孔子记录下来而编入国风之事?(3分) 26.赏析第二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22.(1分)伶官传序(秋声赋)23.(2分)D24.(2分)C25.(3分)衬托谢希孟虽诗才杰出,却不能“彰显于世”。引出作者的希望:“今有傑然巨人,能轻重时人,而取信后世者,一为希孟重之,其不泯没矣。”表明欧阳修看重人才,不受时俗偏见束缚,为有才的人鸣不平,爱护人才。26.(3分)反复、反问、短句。音韵和谐,简洁有力。强调突出了作者为谢希孟这样有才气的女子不能彰显于世而感到惋惜不平,哀叹自己只能写序加以赞赏,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社会

12、偏见。【虹口区】(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蕾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赀。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处,数日亦死。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牡丹之来也,未尝自言曰:宜重吾价,宜置吾庭,宜黜汝旧,以让吾新。一月之间,忽予忽夺,皆子一人之为。不自怒而怒花,过矣!当

13、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死,其一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宠之,怒而贬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然则子之病,病乎己尊而物贱也,性果而识暗也,自恃而不谋诸人也。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主人不能答,请具砚削牍,记之以自警焉。 (袁枚小仓山房文集,有删改)【注】鄂韡:花蕾繁盛。赀:财货22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矣 B、焉 C、哉 D、也23第段画线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_ 24第段中“客”举“善种花者”这一例子的目的是_25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根据自然规律,移

14、植花木宜在春季,可主人却在冬季移植,结果导致原有的牡丹枯死。 B、主人认为新牡丹株高蕾多,比原有的牡丹好,新牡丹死了,才知道还是原有的牡丹好。 C、客人认为主人处理不当,使旧牡丹死去。如今主人不责怪自己反而怨花,是错上加错。 D、作者认为导致原有的牡丹的死亡的根本原因在于主人自身的修养、性情、见识有问题。26纵观全文,简析作者的写作意图。(3分)_22.B (2分)23答案示例:通过对主人因新牡丹花开得不好而一怒之下将其废弃使其枯死的举动, 与先前高度重视新牡丹的所作所为进行对比。并引出第段“客”对“主人”的指责。(3分)24.答案示例:与主人种花进行对比,突出了主人种花全凭自己的喜怒,全然不

15、顾花木的习性与土壤是否适宜,最终导致新旧牡丹全都死亡的错误。(3分)25D (2 分)26答案示例:作者托物言志,借物喻人,以牡丹的遭遇喻人才的遭遇,既生动形象又委婉含蓄地批评了统治者仅凭自己的喜怒对人才生杀予夺的社会现实;并对人才的不幸遭遇寄寓了深切的同情。(意对即可)( 3分)【参考译文】冬天,山中有位老翁挑了一株牡丹,(牡丹)有一人多高,枝条繁茂,花苞蔟簇数以百 计。主人对它另眼相看,出高价买了下来。怕栽在别处与这株牡丹不相称,庭院中原有几株牡丹,4夺地移到别处,把地方让出来。上面用錦帐遮盖,晚上点上烛火,客人来了, (主人)常指着它感到自豪。不久,花开了,花瓣薄得像蝉的翅膀,大大不如原

16、先的那几 株牡丹。于是主人愤怒地将它移到假山上,第二次又移到墙边,牡丹很快枯死了。主人感到对不起原有的那几株牡丹,并且嫌庭院太空,便将原来的牡丹移回原处,没过几天, 它们也枯死了。来访的客人指责主人道:“您没见过善于种花的人吗?适宜在山上长的就种在山 上,适宜在庭院中长的就栽在庭院,如果迁移它,应该在冬天而不是春天。所以人和花 常能两全其美。您既然根据外貌认为那株牡丹是良种,一见不如原来想的那样,立即粗 暴地摧残损害他们,移栽不按时节,牡丹花含冤而死理所当然。况且牡丹来时,并不曾 自己说:应该看重我的身价,应该把我栽在庭院中,应迁移你原有的旧花,(把地方)让 给我这新来的。一个月中,忽而珍视它

17、,忽而贬抑它,都是您一个人所为。不责怪自己 却迁怒花,错误啊!如果当初,新的牡丹虽然买来,旧的牡丹先不移走,比较它们开的花 哪一种更好,然后再移栽,就都不会死掉了;即便当初将旧牡丹迁走了,(发现情况不妙 后)却不急着将他迁回原处,那么,新牡丹死了,旧牡丹却能不死。您急急忙忙,既不懂 生物的习性,又不知道土壤是否适宜,高兴了就抬举它,生气了就摧残它,主人如此喜怒 无常,花的命也就送掉了。那么,您的毛病在于看重自己却又轻视生物,性情专断却又 缺乏见识,自以为是却又不和人商量。以后您的庭院中,大概不会再有花木了 !”主人听了无以对答,于是准备下笔墨纸砚,记下这件事情来警戒自己。【黄浦区】(六)阅读下

18、文,完成第21 25 题(12 分)题尔遐园居序张鼐缁衣化于京尘,非尘能化人也。地不择其偏,交不绝其靡;精神五脏,皆为劳薪。能于此中得自在者,其惟简远者尔遐以治行入官柱下,卜居西城之隅。数椽不饰,虚庭寥旷,绿树成林,绮蔬盈圃。红蓼植于前除,黄花栽于篱下。亭延西爽,山气日佳。户对层城,云物不变。钩帘缓步,开卷放歌。花影近人,琴声相悦。灌畦汲井,锄地栽兰,场圃之间,别有余适。或野寺梵钟,清声入座;或西邻砧杵,哀响彻云。图书润泽,琴尊潇洒,陶然丘壑,亦复冠簪觞咏之娱,素交是叶。尔遐尝言:“高林受日,宽庭受月。短墙受山,花夜受酒。闲日受书,云烟草树受诗句。”余谓非尔遐清适,不能受此六种。然余尝笑人眼目

19、不天,辄浪谈泉石,桎梏簪裾,彼实无所自树乃尔。夫能自树者,寄澹于浓,处繁以静,如污泥红莲,不相染而相为用。但得一种清虚简远,则浓繁之地,皆我用得,马头尘宁复能溷我?尔遐读书高朗,寡交游,能自贵重,而以其僻地静日,观事理,涤志气,以大其蓄而施之于用,谁谓园居非事业耶?然尔遐临民,卓然清静,中州人比之为刘襄城、卓太傅,则今日之园居,其又以六月息者,而九万里风斯在下,吾益信京尘之未必不能息人也。21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 分)A矣 B乎 C欤 D耶22第段加点的“此”指代的内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2 分) 23对第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得简远需放开眼界,不甘束缚。

20、B“自树”是得简远的关键所在。C得简远便能适应官场的污浊。D尔遐得简远,于园居中积蓄力量。24从表达方式角度分析第段与第段的关系。(3 分) 25评价本文所提倡的“简远”思想的意义。(4 分) 21、B22、官场的喧嚣劳顿23、C24、叙议结合(先叙后议),尓暇园中清雅与人之轻适,只要内心清虚简远,即使于农藩之官,也能化繁为简,卓然亲近利益百姓的道理,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与上文相照应。25、本文的简远是指为官之人在险恶污浊的环境中,不与世俗为伍,能“自树”,人在官场,心在远方。评价:历史意义:这种“寄澹于浓,处繁以静”的思想常是中国传统士大夫为人的一种境界追求,实为可贵。现实意义:这种思想

21、在今天的社会对为官之人,治学之人,读书之人有着积极影响及【嘉定区】(六)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12分)赏花 【清】黄图珌山园日静,花径风甜,即一草一木,莫不怡人心,爽人目;况乎众香毕具,百态娟妍,既可人怜,奚容不赏?然一瓯茶、一杯酒,吟风醉月,赏必求其宜也。乃为之书。兰花空谷幽兰,不言自芳,孔子是为猗兰之操。余皆圣人之徒,当焚香对琴,重其声而和之。兰独守贞择禄,不类他卉。置之盆中,携近书案间,自有一种善气迎人。兰之品类最多,色色俱可去俗,当为珍之,以作盆玩。若置之庭砌,与众草为伍,既不能舒其志,亦无所见其长,何异士之困穷不遇者?梅花梅花,清客也,和靖爱之而植。周天之数,吟咏甚富。赏宜启湘

22、帘,拂石榻,静坐于花间,吸清茗,读汉书,毋焚异香,毋对俗客,毋语世事,毋泛霞觞,如是可以为和靖友矣。冰清玉润,足称出世之芳姿;貌婉心娴,洵是重闺之佳丽。香入轻烟而宛宛,色凝佳月以盈盈。当此时也,铁笛迎风,瑶琴横膝,抛残世上弹不了之棋局,收拾人间做不完之春梦。噫,非吾为之,其谁能之?疏影暗香,孤标别韵。且丽且妍,自得佳人之态;极清极冷,常怀君子之风。至若雪满山中,卧当林下,即使铁心石肠,亦为情移意夺。梅花宜植于松冈竹圃间,另放一园,庶不失为岁寒三友,鼎峙以垂清名也。桃花欲赏是花,必求一叶小舟,随风漂泊,芳香红雨,可许近攀远眺,自得武陵渔人误入花源之想也。至若陆地赏桃,既不得其宜,而反增吾俗。君其

23、慎之!即可助娇,尤能销恨,闺阁所宜植也。世俗忌之,吾亦莫知其所以然矣。(选自看山阁闲笔卷十三)【注】猗兰之操:即猗兰操,琴曲名,相传为孔子所作,也称幽兰操。周天之数:此处代指梅花。泛霞觞:谓饮酒。21、对画线句“赏必求其宜也”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赏花一定要处于最合适的场景。B、赏花一定要拥有最合适的心情。C、赏花一定要采取最合适的方式。D、赏花一定要具备最合适的态度。22、可填入文中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耳 B、矣 C、哉 D、也23、作者认为赏梅之“宜”在于 (3分)24、桃花“闺阁所宜植也”,但“世俗忌之”,为什么?结合日常阅读予以探究。(3分) 25、作者笔下的

24、兰花、梅花、桃花都有君子之风,但其内涵又各有侧重,请集合原文概述之。(3分) 21、B22、C23、拥有与林和靖一样的精神境界,怀有君子之风;郑重的态度和清雅的方式赏梅;能欣赏梅花“冰清玉润”的“出世之芳姿”。24、可通过比较李白、崔护等诗歌中桃花的意象或民俗中桃花的寓意来探究桃花种植环境的“宜”与“不宜”。自圆其说条理清晰可也。25、兰花重在“幽”,内涵表现为坚贞脱俗;梅花重在“清”,是“清客”,内涵表现在在清高的节操;桃花重在“隐”,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静安区】(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 2分)秋夜小洞庭离宴序【唐】苏源明 源明东平太守征国子司业,须昌外尉

25、袁广载酒回源亭,明日遂行,夜留宴,会庄子若讷过归莒,相里子同祎过如魏,阳谷管城、青阳权衡二主簿在座,皆故人 彻馔新樽,移方舟中。有宿鼓,有汶簧,济上嫣然能歌五六人共载。止回源东柳门,入小洞庭,迟夷彷徨,眇缅旷漾;流商杂徵,与长言者啾焉合引;潜鱼惊或跃,宿鸟飞复下,真嬉游之择耳。 源明歌曰:“浮涨潮兮莽迢遥,川后礼兮扈予桡。横层沃兮蓬迁延,川后福兮易于舷。月澄凝兮明空波,星磊落兮耿秋河。夜既良兮酒且多,乐方作兮奈别何!” 曲阕,袁子曰:“君公行当挥翰右垣,岂止典胄米廪邪!广不敢受赐,独不念四三贤!”源明醉曰: “所不与吾子及四三贤同恐惧安乐,有如秋水!” 晨前而归。及醒,或说向之陈事。源明局局然

26、笑曰:“狂夫之言,不足罪也”乃志为序。【注】东平:唐代郡名。后文的须昌、莒、阳谷、青阳、宿、汶、济上,均为地名;袁广、庄若讷、相里同祎、管城、权衡等是当时的几位贤士。迟夷彷徨:悠然荡漾。眇缅旷漾:水面渺远幽旷。流商杂徵:乐曲悠扬。长言者:唱歌的人。啾:吟唱。嬉游之择:游玩中最妙之事:川后:河神。君公:敬称对方。行当:此行应当。挥翰右垣:担任中书省官员。,典胄米廪:代指国子监司业。所:如果。局局:俯身大笑。22填入第段方框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2分) A随 以 至 矣 B从 于 及 也 C随 于 至 也 D从 以 及 矣23对全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写于作者调任国子监司

27、业,离开东平之时。 B全文记述了与友人泛舟湖上,游宴达旦的情景。 C作别时,友人祝愿作者在仕途上有更大的发展, D秋夜临别不免感伤,良宵美景仍萦绕浓浓愁绪,24赏析第段画线句。(2分)_25对第段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袁广委婉提示作者,要看在老朋友的面上,提携大家。 B作者回答愿与友人同甘苦,表现了真挚、坦诚的友情。 C文末将前面对话当作酒后狂言,请友人原谅自己轻诺。 D高雅的歌词与饶有趣味的对话相交织,行文富有变化。26本文既是赠序,也是游记,请任选一个角度,简本文的文体特点。(4分)_22(2分)B23(2分)D 24(2分)动静对照:以深水中的鱼和投宿的鸟在音乐声中或“惊”

28、或“跌白”或“飞”或“下”的举动,衬托夜晚湖面的幽静:(1夯)鱼跃鸟飞,还增添了夜晚宴游的情趣。(1分)25(2分)C 26(4分)答案示例: 【赠序】赠序是离别时对朋友的推荐、赞贺、勉励的文章。本文作为赠序,是作者赴任时写给前来送别自己的袁广等朋友的:(2分,指出赠序的大意和本文作为赠序的大致内容,各1分)序文中吟歌诗、叙友情、感离别;还针对朋友对自己的请托,表达了自己的志趣,从精神上给朋友以慰勉。(2分,赠序的共性内容和本文的独特主旨,各1分)【游记】游记是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本文作为游记,描写了作者和友人畅游小洞庭的见闻和感受。(2分,指出游记的大意和本文作为游记的大致内容,各1分)本文

29、描绘了湖上美景,赞叹此夕湖上泛舟乃“嬉游之择”;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美景和友情的珍惜,表明作者愿与朋友同忧共乐的情怀。(2分,游记的共性内容和本文的独特主旨,各1分)【闵行区】(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 3分)小云山记(清)王夫之 湘西之山,自大云并湘以东,其复数十。大云之山至东,其陵乘十数,因而曼衍,以至于蒸水湘水之交。登小云,曼衍尽见,为方八十里,以至于蒸水湘水之交,遂逾乎湘。 天宇澄清,平烟幂野,飞禽重影,虹雨明灭,皆迎目授朗于曼衍之中。其北则南岳之西峰,其簇如群萼初舒,寒则苍,春则碧,以周乎曼衍而左函之,小云之观止矣。春之云,有半起而为轮困,有丛岫如雪而献其孤黛。夏之雨,有亘白

30、,有漩流,有袅雨,有隙日旁射,耀其晶莹。秋之月,有澄淡而不知微远之所终。冬之雪,有上如暝,下如月万顷,有夕灯烁素,悬于泱莽。山之观,奚止也? 小云之高,视大云不十之一也。大云之高,视岳不三十之一也。岂止大云,岳之视所能度越此者,唯祝融焉,他则无小云若。盖小云者,当湘西群山之东,得大云之委,而临漫衍之首者也,故若此。是故湘西之山,观之尤者,逮乎小云而尽。 系乎大云而小者,火云庞然大也。或曰:“道士申泰芝者,修其养生之术于火云,而以小云为别馆(旅馆),故小之。”虽然,尽湘以西,终无及之者。自麓至山之颈,皆高柯丛樾,阴森葱绿。陟山之巅,则古木百尺者,皆俯以供观者之极目。养生者去,僧或庐之。庐下莳杂花

31、,四时萦砌。右有池,不雨不竭。 予自甲辰始游,嗣后岁一径之。不倦。 注释:(1)陵乘:高山。(2)曼衍:山峰连绵不绝。(3)泱莽:天空。(4)岳:指南岳衡。(5)祝融:即祝融峰,衡山主峰之一。22第段开篇先写大云山及周围群山,这样写有何用意?(2分)_23第段中,作者先说“小云之观止矣”,后又说“山之观,奚止也?”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3分)_24阅读第段,概述小云山得名的缘由(2分)_25下列对“养生者去,僧或庐之”一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养生的道士去到那里,僧人就给他安排住宿。 B养生的道士离开此处,僧人有时居住在这里。 C养生的道士去到那里,有时僧人也在此居住。 D养生的

32、道士离开此处,有个僧人住他的房屋。26阅读全文,简析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_22点明小云山的地理位置及周围的环境,(1分)为下文写登小云山所见之景作铺垫。(1分)(铺垫内容要明确,只写“为下文做铺垫”不给分)23不矛盾。(1分)登小云山看到的山峰形态的变化是有限的,(1分)而随着四季变化呈现的景色却是无穷的。(1分)(笼统地说两种情况下看到的景色不同只给1分,一定要答出“变化”)24相对大云山的高大,它比较矮小。(1分)道士在大云山修道养生,以小云山为旅馆。(1分)25B26结束全文(“收束全文”,“总结全文”不对)。(1分)表现出小云山美景无限,令人百看不厌,(1分)表达了作者对小

33、云山独特的喜爱之情。(1分)【浦东新区】(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贫乐庵记(金)耶律楚材 三休道人税居于燕城之市,榜其庵日贫乐。有湛然居士访而问之日:“先生之乐可得闻 ?曰:“布衣粝食,任天之真。或鼓琴以自娱,或观书以自适,咏圣人之道,归夫子之门。于是息交游,绝宾客,万虑泯绝,无毫发点翳于胸中。其得失之倚伏,兴亡之反覆,初不知也。吾之乐良以此耳!”曰:“先生亦有忧乎?”曰:“乐天知命,吾复何忧?” 居士进曰:“予闻之,君子之处贫贱富贵也,忧乐相半,未尝独忧乐也。夫君子之学道也,非为己也。吾君尧舜之君,吾民尧舜之民,此其志也。使一夫一妇不被尧舜之泽者,君子耻诸。是故君子之得志

34、也,位足以行道,财足以博施,不亦乐乎!持盈守谦,慎终如始,若朽索之驭六马,不亦忧乎!其贫贱也,卷而怀之,独洁一己,无多财之祸,绝高位之危,此其乐也。嗟流俗之未化,悲圣道之将颓,举世寥寥无知我者,此其忧也!先生之乐,知所谓矣;先生之忧,不其然乎?”道人瞪目而不答。 居士笑曰:“我知之矣。夫子以为处富贵也,当隐诸乐而形诸忧;处贫贱也,必隐于忧而形诸乐。何哉?第恐不知我者,以为洋洋于富贵,而戚戚于贫贱也。”道人曰:“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吾子之谓矣。请以吾子之言以为记。”22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夫 B哉 C欤 D矣23从句式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3分)_24.第段中说“处贫贱也

35、,必隐于忧而形诸乐”,其原因是_。(用自己的话说)(2分)25.下列对第段画线句理解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赞扬了居士安贫乐道的精神。 B.抒发了道人深受启发的喜悦。 C.突出了居士谦虚自抑的品行。 D.表明了道人认同居士的观点。26.第段说理思路清晰,请加以分析。(4分)_22.(1分)C23.(2分)运用整句,(1分),节奏鲜明(1分),强调了乐的具体内容,凸显了三休道人雅致充实的生活情趣(1分)。24.(2分)恐怕不了解我的人(1分)认为我对贫贱感到忧伤(1分)。25.(2分)D26.(4分)首先亮出忧乐相半的观点(1分),再指出君子应具有的理想,接着分别从得志与贫贱两方

36、面对比阐述忧乐的内涵,最后点明三休道人的忧乐(2分)。总分式说理,层次清晰,逻辑分明,增强说服力(1分)【普陀区】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烟艇记陆游 陆子寓居,得屋二楹。甚隘而深,若小舟【甲】,名之曰“烟艇”。客曰:“异哉!屋之非舟,犹舟之非屋也。以为似欤,舟固有高明奥丽逾于宫室者矣,遂渭之屋,可不可【乙】?” 陆子曰:“不然。新丰非楚也,虎贲非中郎也,谁者不知?意所诚好而不得焉,粗得其似,则名之矣。因名以课实,子则过矣,而予何罪? 予少而多病,自计不能效尺寸之用于斯世,盖尝慨然有江湖之思,而饥寒妻子之累劫而留之,则寄其趣于烟波洲岛苍茫杳霭之间,未尝一日忘也。使加数年,男胜鉏

37、犁,女任纺绩,衣食粗足,然后得一叶之舟,伐荻钓鱼而卖芰芡,入松陵,上严濑,历石门、沃洲,而还泊于玉笥之下。醉则散发扣舷为吴歌,顾不乐哉!虽然,万钟之禄,与一叶之舟,穷达异矣,而皆外物,吾知彼之不可求,而不能不眷于此也。其果可求欤?意者使吾胸中浩然廓然,纳烟云日月之伟观,揽雷霆风雨之奇变,虽坐容膝之室,而常若顺流放棹,瞬息千里者,则安知此室果非烟艇也哉!” 绍兴三十一年八月一日记。 【注】烟艇:烟波中的小舟。22第段的【甲】【乙】两处中应填入的虚词是( )(2分) A也 乎 B焉 也 C然 邪 D者 哉23第段划线句中的“彼”指的是,“此”指的是。(2分)2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8、 )(2分) A客人对主人把小屋命名为“烟艇”,虽有不同看法,但也十分赞赏。 B作者反对“因名课实”,认为诗意的想象可以超越外物的限制。 C文章以主客对话引发自己的观点,是一种借题发挥的写作手法。 D这篇文章表面作旷达语,实际寓有陆游“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叹。25分析作者将自己的居所取名为“烟艇”的原因。(3分)_26文章第段在语言上采用整散结合的句式,请对此加以赏析。(4分)_22、C23、万钟之禄,一叶之舟24、A25、一是因居所“甚隘而深”,形似小舟;二是以此填补“意所诚好而不得焉”的缺憾,寄托自己隐逸江湖的志趣;三是因为功名不可求,唯有归隐江湖之趣还可以通过遐想求得。(“形似”、“好”

39、而“不得”、“可求”,4点中答出3点即可满分)25、答案示例:作者以灵活多变的散句叙写自己困于现实、无法报效当世的人生遭遇,表明屋名“烟艇”的原因,吐露内心沉郁的痛苦;问以“男胜组犁,女任纺绩”、“入松陵,上严濑”、“纳烟云日月之伟观,揽雷霆风雨之奇变”等整句淋漓尽致地抒写归隐江湖、逍遥游历、开阔生命境界的美好梦想,增强语势,调节音律。整散结合,张弛有致,琅琅上口、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参考译文二】陆游寄居他乡,获得房子两间,(屋子)很狭窄并且深邃,好像小船的样子,命名它为烟艇(烟波中轻快的小舟)。客人说:“真奇怪啊,屋不是船,就像船不是屋,可以认为它们相似吗?船本来有高敞明亮深邃富丽超过宫室

40、的,就被称作屋,可不可以呢?”陆游说:“不是这样的,新丰不是东楚的丰县,虎贲郎不是中郎蔡邕,这谁不知道?想想实在爱好而不能得到的事物,(如果)得到一个大体相似的事物,就命名它了。根据事物的名称来苛求它的实际情况,那么是您错了,而我有什么过错呢?我年纪轻的时候就多病,自己想着不能在当世施展微小的作用,我就曾有所感慨产生了归隐江湖的念头。然而妻子儿女的饥饿寒冷拖累我,强迫我留下来,我就只能把自己的志趣寄托在烟波洲岛的旷远与迷茫中,一日也不曾忘掉。假使再过几年,儿子们能够胜任耕种的劳动,女儿们能够胜任织布的劳动,穿的吃的都大致满足了,这样以后得到一叶小舟,就砍砍柴钓钓鱼卖卖菱角和芡实,入松陵,上严濑

41、,游历沃州而回来,停泊在玉笥山下,醉了就披散头发击舷唱唱吴歌,难道不快乐吗?”“虽然这样,很多的俸禄和一叶小舟,是得志与不得志的差别罢了,但是它们都是身外之物。我知道万钟之禄不可以得到,就不能不念念不忘一叶之舟,那果真能求得吗?归隐山水的意愿使我的胸怀浩大空旷,可收纳云霞日月的雄伟壮观,能包揽雷霆风雨的奇异变幻,即使居住在狭小的房屋,而常觉得像顺流行船,转瞬之间游于千里之外,那么怎么知道这小房间就不是烟艇呢?”绍兴三十一年八月一日记。【青浦区】(6) 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13分)三游洞序 白居易 (1)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又明年春,各祗命之郡,与知退偕行。三月十日参会于夷陵。翌日,微之反棹送予至下牢戍。 (2)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初见石,如叠如削,其怪者如引臂,如垂幢。次见泉,如泻如洒,其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翳,梯危缒滑,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自未讫戌爱不能去。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