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综合练习题与答案_第1页
《流行病学》综合练习题与答案_第2页
《流行病学》综合练习题与答案_第3页
《流行病学》综合练习题与答案_第4页
《流行病学》综合练习题与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流行病学综合练习题一、 解 释下列名词并说明用途流行病学 Secondary attack rate Endemic Outbreak Sporadic Epidemic 患病率 Attack rate 长期变异 描述流行病学 生态学研究 SMR Cohort study Exposure 发病密度 PAR AR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 Biomarkers PYLL 抽样调查 分层分析 Nest case-control study Matching Overmatching Selection bias Confounding bias B

2、ias Odds ratio confounding Screening validity Sensitivity 可靠性 Youdens index 信度 阳性预测值 流行病学数学模 型 cause of disease p risk factor 流行病学实验 干预实验 流行病学效果评价 保护率 安慰剂 盲法 双盲 二级预防 Risk factor 传播途径 传染源 疫源地 国境卫生检疫 计划免疫 垂直传播 Surveillance of disease二、填空题1. 病例对照研究对象选择的原则为 。2. 影响筛检试验可靠性的因素有 、 。3. 混杂因素具备的条件是4. 消灭疫源地的条件有

3、 、5. 定群研究的特点是 、 、和 。6.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误差包括 。7. 常见偏倚的种类有 、 和8. 疾病年龄分析的两种方法是:和9.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的偏倚有 、 三种。 10.定群(队列研究的种类有 三种。 11.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是 、 。 12.垂直传播的方式有 、 和13.疫源地消灭的条件是 。 14.预防接种流行病学效果评价常用指标为 和 。 15.计划免疫接种及其效果评从 、 、 四个方面进行。16.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 、 、 。 17.评价筛检试验应从 、 和 等方面进行。 18.我国进行国境检疫的传染病有 、 。 19.分析疾病年龄分布可采用 和 两种方法。

4、 20.经水传播包括 和 两种方式。21.RR 是 与 之比。 22. Mill 准则包括:、 、22.病例对照研究的选择性偏倚主要有 、 、23. 队列研究可分为三类:、24. 流行病学实验样本估计的条件包括 、 、 、和 。25. 我国 AIDS 的流行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26.评价筛检试验真实性的指标主要有 , , , 。27.影响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的因素有 , 。28.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有 , , 。29.偏倚可分为 和30.病因判断的标准有 、 、 、 、 、 、和 。31.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有 和 。32.流行病学调查中常用的抽样方法有

5、 、 、 、 。 33.流行病学实验研究设计的三原则是。34.病例对照研究的选择性偏倚主要有 、 、 和 。35.流行病学实验样本估计的条件包括 、36.控制混杂偏倚的主要方式有:、 和 。37.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生物标志的种类有:、 。38.进行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39.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主要有 、 、40.传染病周期性形成最主要的原因是 。41.在研究的设计阶段可用于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有 _、 _、 _等。 42.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有 _ _ 、 _ _和 _ _。 43.遗传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 _ _、 _ _、 _ _和 _等。44.描述疾病的季节性可从

6、:_ _ 、 _ _ 、 _ _三个方面入手。 45。疾病爆发的类型可分为:_ _ 、 _ _ 、 _ _三大类。 46.遗传流行病学主要分析方法、等。47.评价疾病的危害和人群生命质量的常用指标是48.恶性肿瘤的年龄别发病率变动类型有、 。49.提出病因假设的法则有 、。50.配比的目的是 和51.队列研究的样本量大小取决于:、。52.依据传染病结局的不同可将传染病分为三类:和 。三、是非题答题说明:叙述正确者在题后(内记 +,叙述错误者在题后(内记 -,并说 明其理由。1. 研究疾病的自然史即疾病的临床和亚临床的发展过程以及转归 。 ( 2. 疾病的病因不明就不能加以预防 。 ( 3.由于

7、 C 因素的存在而使 A 与 B 间有联系,则 C 因素为混杂因素。 (+ 4. 预测值主要受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影响 。 ( 5. 配比研究对照比例愈多效率愈高。 ( 6.SMR 与 SPMR 参照的标准人群是不同的。 (+ 7.AIDS 可以通过母婴传播,因此它又称为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8. 经常应用死亡率比较说明不同地区、 不同国家医疗卫生水平而用病死率来说明 疾病的严重程度。 (+ 9. 危险因子是指那些与疾病的发生有正联系但其本身又不是充分病因的因子,有 时亦称为病因。 (+ 10. 病例对照研究可以研究多种暴露与一种疾病的关系, 而队列研究可以研究多种 疾病与一种暴露的联系 。

8、 (+ 11. 预测值主要受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影响 ( 12.IDS 可 以 通 过 母 婴 传 播 , 因 此 它 又 称 为 先 天 性 免 疫 缺 陷 综 合 征 ( 13. 经常应用死亡率比较说明不同地区、 不同国家医疗卫生水平而用病死率来说明 疾病的严重程度 (+ 14. 危险因子是指那些与疾病的发生有正联系但其本身又不是充分病因的因子, 有 时亦称为病因 (+ 15. 多种对照的优点是预防选择性偏倚。 ( 16. 疾病筛检的目的是为了进行疾病的二级预防。 (+17. 实验性研究是按照研究对象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的。 (18. 某病发病率的差异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则移民的人群发病率接近

9、原国籍的发病率,而不同于移民国的率。 (19. 串联试验提高真阳性率。 (20. 细菌性痢疾具有地方性特点,故称为地方病。 (21. 传染性疾病不具有家庭聚集性。 (22.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发病率都存在季节性升高的现象。 (+ 23. 罹患率与发病率本质上是一致的。 (+ 24. 移民中某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同于移居国当地居民,而接近原居住地人群 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据此可认为该病的发生与原居住地人群的生活习惯有关, 因而判断环境因素的作用较大。 (+ 25. 病例对照研究中用比值比来表示疾病与暴露有无关联。 (+ 26. 人群归因危险度是指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的发病或死亡占全部病因的百分

10、比。 ( 27. 混杂变量不应是病因链中的一个环节。 (+ 28. 评价疫苗免疫学效果时,应选择近期内未发生该病流行的地区。 (+ 29. 传染期是决定接触者检疫期限的重要依据。 (+30. 抗 -HCV 是中和性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 31. 因果联系存在时一定有统计学联系的存在。 (+ 32. 分子流行病学着重在群体中探讨暴露因子引起疾病的相关过程。 ( 33. 影响预测值的因素有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重要的是患病率。 (+ 34. 流行病学中的“暴露”一词是指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些危险因素。 ( 35. 分层抽样时层内变异应当大于间变异。 ( 36. 联合试验的灵敏度等于各单一试验的

11、灵敏度之和。 ( 37. 具有家庭聚集性的疾病,其主要致病因素为遗传因素。 (+ 38. 病因、宿主和环境是构成疫源地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 39. 评价预防措施流行病学效果的主要指标是保护率和效果指数。 (+ 40. 理论流行病学可以定性地研究流行过程中各因素的作用。 ( 41. 偏倚是一种随机误差。 (42. 通过普查,可基本搞清疾病的病因 。 (43. 某因素与疾病之间相关表明两者有因果关系的存在 。 ( 44. 易感性是决定暴露至发病整个进程的重要因素。 ( 45. 并联实验提高了特异度而降低了灵敏度 。 ( 46. 某病发病率的差异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则移民的人群发病率接近原国籍的

12、 发病率,而不同于移民国的率。 (+47. 分层可控制混杂,而且可判断研究因素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48. 病例对照研究可以直接计算 RR 。 ( 49. 充分病因应当包括必然病因 。 ( 50. 传染病常常表现有爆发特征,非传染病则无此现象。 ( 51. 患病率的下降主要由于该病发病率的降低,与该病的病程长短。 ( 52. 入院偏倚属于选择偏倚。 (+ 53. 并联试验可以提高筛检试验的特异度。 (54.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在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中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 55. 混杂变量不应是病因链中的一个环节。 ( 56.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所研究疾病的患病率是决定样本大小的重要因素(

13、57. 评价疫苗免疫学效果时,应选择近期内未发生该病流行的地区。 (+58. 垂直传播,又称母婴传播,是指经胎盘传播。 (+59. 试验可提高灵敏度,但特异度有一定程度降低。 ( 60. 对照研究可直接计算 RR 。 ( 61. 病因应当包括必要病因。 ( 62. 通过普查,可以基本搞清疾病的病因。 ( 63. 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发病率都存在季节性升高的现象。 (+ 64. 某病的患病率愈高, 进行该病筛检时所获得的阳性预测值也愈高。 (+ 65. 移民中某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同于移居国当地居民, 而接近原居住地人群的 发病率和死亡率, 据此可认为该病的发生与原居住地人群的生活习惯有关, 因

14、而判断环境因素的作用较大。 ( 66. 病例对照研究中用比值比来表示疾病与暴露有无关联。 (+ 67. 人群归因危险度是指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的发病或死亡占全部病因百分 比。 ( 68. 混杂变量不可能是病因链中的一个环节。 ( 69. 评价疫苗免疫学效果时,应选择近期内未发生该病流行的地区。 (+ 70. 混杂变量不可能是病因链中的一个环节。 ( 71. 抗 -HCV 是中和性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72. PYLL 是衡量残疾失能的指标。 (+ 73. 一种疾病有家族聚集性一定是遗传因素在起作用。 ( +74. 能够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称为传染源。 (+ 75. 信息偏倚一般发生在研

15、究的设计阶段。 (- 76. 传染病流行过程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 77. 病例对照研究适用于特别罕见病的研究。 ( +78. 并联试验可以提高筛检试验的特异度。 ( 79. 预计现患率越高,抽样调查时样本含量越少。 (+ 80. 封闭环境下常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 (+ 81. 免疫人口的自然死亡与人群易感性升高有关。 (+ 82. 混杂因素往往是危险因素。 ( 83. 分层分析可平衡混杂因素,也可分析暴露剂量与所研究疾病的关系。 (+ 84. 双盲是指研究对象和资料分析者均不知试验分组情况。 (+ 85. 并联试验可以提高筛检试验的灵敏度。 (+ 86.

16、人群某传染病易感性升高时会发生该病的爆发流行。 ( 87. 约登指数越大,筛检试验的真实性越好。 (+ 88. 乙型肝炎经血传播,慢性化倾向严重,戊型肝炎也有类似特点。 ( 89. 匹配病例对照研究对照比例越大效率越高。 ( 90. 进行疾病的现况研究时最好采用普查的方法。 (+ 91. 建立某生物学正常指标时最好采用普查的方法。 (+92. 疾病筛检的目的是为了进行疾病的二级预防。 (+93. 串联试验能够提高真阳性率。 ( 94. 药物的临床试验是按照研究对象是否暴露于某因素随机分组。 (95. 某病发病率的差异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则移民的人群发病率接96. 近原国籍的发病率,而不同于移民

17、国的率。 (+97. 随机对照试验(RCT 须前瞻性地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 (+ 四、计算与分析1. 1958年至 1963年间, 西德流行病学者对反应停与新生儿畸形的关系进行了研 究。请根据研究结果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说明反应停与新生儿畸形的关系。 2.某学者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饮水水源与直肠癌的关系进行研究,共收集直 肠癌病例和对照 250人, 其中城市病例 200人 (饮地面水和饮深层水者分别为 150和 50人 ,农村病例 50人(饮地面水和饮深层水者分别为 20和 30人 ,城市对 照 50人(饮地面水和饮深层水者分别为 30和 20人 ,农村对照 200人(饮地面 水和饮

18、深层水者分别为 50和 150人 。请分析引水水源与直肠癌的关系。3.在患病率为 10%的 5000名 40岁以上的人群中,进行了糖尿病患病情况的调 查。基层医生筛查糖尿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 80%。凡经基层医生检出的“阳 性” (可疑 糖尿病者送专科医生检查, 专科医生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 90%。 列出整理分析表并回答下列问题:(1 基层医生检出的糖尿病“阳性”人数为多少?(2 经专科医生检出的无糖尿病的人数为多少?4.某病的患病率为 10%,现采用某种方法对 1000人进行该病的筛查,已知这种 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各为 90%和 80%,试问:1将有多少人被诊断为阳性(异常?这些阳

19、性者患该病的可能性有多大? ( 请列表计算,并写出简单计算步骤 2如果该病的患病率下降为 8%,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筛查,所得到的上述结果 将会发生什么变化?3根据上述计算与分析,你可得出什么结论?5.高血压是脑卒中发生的主要病因。某研究所对 1000名高血压患者和同等数量 的非高血压健康人进行了 5年的随访观察, 结果显示, 高血压组和健康人中分 别有 283人和 21人发生脑卒中, 请计算 RR 和 AR%(ARP,并说明它们的流行 病学意义。6.为考核巴氏涂片诊断宫颈癌的价值, 某临床医师作了诊断试验研究, 以病理诊 断为金标准,其结果如下: 请计算下列指标,并说明各自的意义:灵敏度 误诊率

20、 阴性预测值 阳性似然比7. 某学者进行了口服避孕药(OC 与心肌梗死(MI 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资 料整理如下表:口服避孕药(OC 与心肌梗死(MI 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病例(MI 对照 合计服 OC 39 24 63未服 OC 114 154 268合计 153 178 331问题 1:请计算分析,并判断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的关系。问题 2:考虑到年龄与口服避孕药(OC 有关,也与 MI 有关,年龄可能是个混 杂因素,故按年龄分层,分为 40岁和 40岁两层,资料如下表,请您计算并分析年龄作为混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按年龄分层结果 40岁 40岁服 OC 未服 OC 合计 服 OC 未

21、服 OC 合计 病例 21 26 47 18 88 106对照 17 59 76 7 95 1028.某病的患病率为 10%,现采用某种方法对 1000人进行该病的筛查,已知这种 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各为 90%和 80%,试问:1 将有多少人被诊断为阳性?这些阳性者患该病的可能性有多大?请列表 计算,并写出简单计算步骤。2 如果该病的患病率下降为 8%,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筛查,所得到的上述 结果将会发生什么变化?3 根据上述计算与分析,你可得出什么结论?9.某学者通过检测 HPV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来筛查宫颈癌,与宫颈组织 学诊断结果比较考核其诊断价值,检测结果如下:HPV病 理 诊 断合

22、计 病人 非病人阳性 40 50 90 阴性 10 100 110 合计 50 150 200 (1对于本项筛检试验你准备从哪几方面进行评价?(2请计算有关这项试验真实性的指标(要求写出主要计算步骤10.高血压是脑卒中发生的主要病因。某研究所对 50岁以上 1000名高血压患者 和同等数量的非高血压健康人全部进行了 5年的随访观察,结果显示,高血压组 和健康人中分别有 283人和 21人发生脑卒中。请计算 RR 和 AR%(ARP ,并说明它们的流行病学意义。11.某学者对一人群进行吸烟与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随访资料如下表吸烟与肺癌关系的队列研究随访资料吸烟量 肺癌 观察 死亡率(支 /日 死亡

23、数 人年数 (1000人年 RR AR AR%0 3 42, 800 0.071-14 22 38, 600 0.5715-24 54 38, 900 1.40 25 57 25, 100 2.27请计算表中各项指标,并说明其意义。根据上述资料,还可分析哪些指标, 12.两位医师共同阅读 100张胸片结果如下:两位医师阅读 100张胸片结果比较乙医师甲医师合计 阳性 可疑 阴性阳性 10 15 15 40可疑 10 10 10 30阴性 20 5 5 30合计 40 30 30 100(1 用哪些指标对上述结果可靠性进行分析评价, 所用分析指标意义有何不同?(2请选择一项分析指标进行计算,并说

24、明其意义。13.某医师进行了饮酒与冠心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OR=6.11, 2=84.29, P0.01,已知吸烟与冠心病有关,调查中发现饮酒者多数也吸烟,将上述研究资料 按是否吸烟分为两组,其结果如下:吸烟与不吸烟者中饮酒与冠心病的关系饮酒史不吸烟饮酒史吸烟病例 对照 合计 病例 对照 合计+ 69 191 260 + 102 190 292 - 9 257 266 - 20 138 158 合计 78 448 526 合计 122 328 450 2=53.99, P0.01 2=24.62, P0.01 (1上述分析的意义为何? (2计算各层间 OR 值,说明其意义,并提出进一步

25、分析的思路和方法。 五、简答题1. 流行病学研究的用途。2. 简述队列研究与流行病学实验的异同点3. 简述对原因不明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步骤4. 流行病学病因研究中常见偏性的种类及控制方法。5. 简述病因研究的基本程序。6. 分子流行病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及近年来应用情况。7. 简述分子流行病学的概念及其应用8. 遗传流行病学的主要分析方法。9. 病因研究中可能出现的联系的种类及病因推导过程中常用的标准。 10. 队列研究的种类和各自的优缺点。11. 实验流行病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2. 疾病病因研究的过程与步骤。13. 流行病学研究病因的步骤及相互关系?14. 简述混杂具备的条件及控制方法?1

26、5. RR 与 OR 的异同点?16. 爆发调查的基本步骤?17. 移民流行病学判断遗传和环境病因因素的依据是什么?18. 简述混杂偏倚的概念及其控制方法。19. 简述疾病三级预防的内容和意义。20. 试比较病例对照研究与前瞻性队列研究的异同点。21. 简述前瞻性队列研究的优缺点。22. 简述爆发的概念及爆发调查的基本步骤。23. 简述队列研究与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异同点。24. 简述混杂和交互作用的异同点。25. 简述疾病筛查的优缺点。26.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有哪些?27.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请简述之。28. 简述流行病学病因研究的基本过程。29. 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类

27、型。30. 试比较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异同点。31. 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类型。32. 简述进行流行病学病因研究的基本程序。33. 试比较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34. 简述分子流行病学的主要用途。35. 简述队列研究和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异同点。36. 简述影响传染病人群易感性升高降低的主要因素。37.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优缺点的比较。38. 简述临床试验设计的三原则?39. 选择偏倚的种类及其防止。40. 疾病病因研究的过程与步骤。41. 简述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的特点。42. 简述建立病因假设的基本法则。43. 简述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异同点。44. 选择偏倚的种

28、类及其防止。45. RR 与 AR (RD 流行病学意义的异同点。六、课题设计1. 乙型病毒性肝炎被认为是肝癌的发病原因, 请你拟订一份流行病学研究计划以证实这一假设。2. 某研究机构为考核甲型肝炎疫苗的预防接种效果, 拟在人群中进行一次现场实验研究,请你制定一个研究方案。3. 用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高血压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目前已有多项报道,结果一致,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联系强度较大(OR 在 2.58 ,现拟进行一次队列研究,以进一步阐明其病因学关系,请你作出一份完整的调查研究设计。4. 据某地观察吸烟与冠心病发生有关, 为探讨其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

29、拟进行一次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请您设计一研究方案,并拟定出资料分析提纲和说明其目的意义。查阅文献:吸烟与冠心病联系强度 OR=2,发现吸烟者大多数人饮酒,饮酒又与冠心病有联系。该地一般人群中吸烟率为 40%。(201211002p p q p q p z q p z n -+=(00011/p OR p p OR p +-=0.05时, Z=1.96; =0.01时, Z=2.576(双侧 =0.1时, Z=1.2825. 1972年 7月下旬, 上海市郊县广大地区突然发生大量皮炎病例, 形成爆发流行,各县流行情况轻重不等,市区内同时有散发病例。病例总数尚难完全统计,受害者当以十万计,流行过程约

30、为三个月。像这样大规模的皮炎流行,在医学史是未曾见过的。这个病的主要症状是:突然在身体的一定部位,主要是两臂、胸背、腹、大腿出现皮疹,以丘疹为主,患者奇痒难忍,一般历时数日可自愈,但也有延长十余日者。七月初,开始有散发病例,七月下旬至八月中旬出现流行高峰,以后病例稀少,但至九月下旬又出现一个流行余波,皮炎使患者极度不适,影响工作和休息。患者绝大多数是工人和农民。外来的商船,进入吴凇口的次日,即有海员患上述疾病。卫生部门对此病非常关心 ,抽调医学科研人员组成“皮炎调查小组”深入现场,进行调查分析,临床观察和试验,以及研究防制对策。对这样一次皮炎爆发流行,假如让你参加调查,你应该怎样来进行调查呢?

31、 6. 某市拟在社区人群中进行脑卒中的干预实验, 拟随机选两个居委会分别作为实 验组和对照组,该市无脑卒中登记报告制度,也无监测资料,既往抽样调查,脑 卒中患病率为 5%,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该市本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 糖尿病、高血脂、肥胖、饮酒和吸烟等。现需制定实施方案,请回答以下问题:1在干预之前进行脑卒中基线研究(Base-line study 有无 ? 比呀主要目的 是什么?2研究对象重点应是哪个年龄段?3所选居委会应有多少人口,应具备那些条件?4整个研究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处理有何不同?5怎样分期考评干预措施的效果?7. 风疹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 孕妇感染可引发小儿先天

32、畸形。 某研究机构为 了解风疹疫苗的预防接种效果,拟在人群中进行一次现场实验研究,请你制定一 个研究方案。1. 查阅文献了解到一般人群风疹感染率为 40%,接种风疹疫苗人群感染率 约 10%;2 公式3 单侧检验时 Z 或 Z 值相同:Z 0.05=1.64, Z 0.10=1.28双侧检验 Z :Z 0.05=1.96, Z 0.10=1.64双侧检验时 Z 值与单侧检验的 Z 值相同。8. 用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高血压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目前已 有多项报道,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联系强度 较大。现拟进行一次队列研究,以进一步阐明其病因学关系,请你

33、拟出一份调查 研究设计方案。七、选择题 (下列每题各有 A 、 B 、 C 、 D 四个备选答案,回答时从中选择一个最 佳答案,并把试卷相应位置上的字母涂黑,以示正确回答1. 某病在家庭中的分布符合二项分布,说明:A .该病有家庭聚集性,致病因素应从家庭中去寻找。B .该病无家庭聚集性,致病因素应从家庭以外的环境因素中去寻找。C .该病有家庭聚集性,是一传染病。D .该病无家庭聚集性,是一非传染病。2. 关于病因判断的标准,下列哪一项说法不正确A. 关联的可重复性是特指不同的实验性研究结果的一致性。B. 终止效应是指暴露因素减少或去除可引起疾病发生率的下降。C. 关联存在前因后果的时间顺序。D

34、. 关联的强度越大,成为病因的可能性就越大。3. 某病的续发率是指A. 接触者中发病人数 / 接触者总人数 100%B .接触者中患病人数 / 接触者总人数 100%C .一个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的发病人数 /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 100%D .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的患病人数 /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 100%4. 若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时, 由四格表资料算得 2=6.97, P 0.01, 说明:A .因素与疾病无关联B .因素与疾病有关联,因素为危险因素C .因素与疾病有关联,须进一步分析联系强度D .因素与疾病有关联,须计算 95%可信区间5. 某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如下:胆固醇与冠心病关系的病

35、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高胆固醇 对照组 病例组有 66 50无 192 208OR 应按下式计算:A . 20866 / 19250 B . 50192 / 66208C . 208 / 66D . 208/(192+208 / 50/(50+666. 发病密度适用于:A .横断面调查人群 B.队列研究人群 C.普查人群 D.筛查人群7. 流行病学实验分为 :A .临床试验和社区试验两类 B. 治疗试验 , 干预试验 , 预防试验三类 C .临床试验和预防试验两类 D. 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三类 8. 流行病学实验与队列研究的区别在于A .前者在实验室后者在现场B .前者是干预实验后者是

36、社区实验C .后者对研究对象控制了某种因素D .前者对研究对象控制了某种因素9. 盲法应用是为了避免A. 信息偏性 B. 不依从偏性 C. 选择偏性D. 无应答偏性10. 扩大免疫计划规定对儿童进行哪四种疫苗的接种A .麻疹疫苗、乙脑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和卡介苗B .麻疹疫苗、流脑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和卡介苗C .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和卡介苗D .麻疹疫苗、乙脑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和流脑疫苗11. 进行队列研究时,最容易出现的偏倚是(A. 信息偏倚 B. 失访偏倚 C. 选择偏倚 D. 混杂偏倚12. 根据某医院 20年来 500例肺癌住院病人分析,吸烟者占 80%,不吸烟

37、者仅为20%,说明吸烟者易患肺癌。该结论(A. 正确,因为肺癌患者的吸烟率高B. 错误,因为没有计算 P 值C. 错误,因为只是一个医院的资料,代表性不够D. 错误,因为只是病例组的吸烟率,而无对照组的吸烟率13. 流行病学探讨病因的一般程序是(A. 从人为联系到统计学联系 B. 从间接联系到统计学联系C. 从统计学联系到因果联系 D. 从间接联系到因果联系14. 发病密度常用于哪些类型研究中发病频率的计算A. 横断面研究 B. 队列研究 C. 普查 D. 病例对照研究15.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时,由四格表资料算得 A 因素 2=3.97, P0.05; B 因素 2=6.78, P0.01

38、,说明(A. A、 B 两因素与疾病均无关联 B. A 、 B 两因素与疾病均有关联C.A 、 B 两因素均为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D. B因素与疾病的关联性较 A 因素强 16.移民流行病学研究有助于了解A . 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作用效应B . 社会因素及自然因素的作用效应C . 病因、宿主、环境三者的关系D . 遗传因素及社会因素的作用效应17.有人研究高血压与脑血栓的关系,其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如下:高血压与脑血栓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高血压史 对照 脑血栓病例有 66 50无 192 208经计算 OR 为:A . 20866 / 19250 B . 19250 / 20866C .

39、 208 / 66D . 208/(192+208 / 50/(50+66 18.对 10000人进行随访,暴露于饮酒的 2000人中 50人发生了食管癌。而不 饮酒的 8000人中也有 40人发生了食管癌, 那么饮酒与食管癌的联系强度为: A . 2 B . 2 C . 5 D . 0.219.下列哪项指标不能在血清中直接测到A . HBsAg B .抗 -HBsC . HBcAg D .抗 -HBc20.疾病的三间分布是A . 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 . 年 龄分布、性别分布、季节分布C . 年 龄分布、季节分布、地区分布D . 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21. 1998年通过的

40、传染病防制法规定需要报告的传染病分几类?共有多少 种疾病?A. 2类, 30种疾病 B. 2类, 35种疾病C . 3类, 35种疾病 D. 3类, 39种疾病22.某地对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的效果进行评价,观察资料统计如下 (该地区人口稳定 :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接种效果评价资料整理表未发病人数 发病人数 发病率实验组 999 1 0.1% 对照组 900 100 10.0% 其效果指数与保护率依次为A . 100, 99% B . 99%, 100C . 110, 99% D . 99%, 11023.在以医院为基础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最容易出现的偏倚是A .信息偏倚 B .观

41、察偏倚C .选择偏倚 D .混杂偏倚24.根据某医院 20年来 500例肺癌住院病人分析,吸烟者占 80%,不吸烟者 仅为 20%,说明吸烟者易患肺癌A. 正确,因为这是患者中的吸烟率B. 错误,因为没有计算 P 值C .错误,因为只是一个医院的资料,代表性不够D .错误,因为只是病例组的吸烟率,而无对照组的吸烟率25. 反映病因与疾病联系强度的最好指标是A . RR B .发病率 C . PAR% D . SMR26. 某病在家庭中的分布符合二项分布,说明:A . 该病有家庭聚集性,致病因素应从家庭中去寻找。B . 该病无家庭聚集性,致病因素应从家庭以外的环境因素中去寻找。C . 该病有家庭

42、聚集性,是一传染病。D . 该病无家庭聚集性,是一非传染病。27. 关于病因判断的标准,下列哪一项说法不正确A . 关联的可重复性是特指不同实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B . 终止效应是指暴露因素减少或去除可引起疾病发生率的下降。C . 关联存在前因后果的时间顺序。D . 关联的强度越大,成为病因的可能性就越大。28. 某病的续发率是指A. 接触者中发病人数 / 接触者总人数 100%B .接触者中患病人数 / 接触者总人数 100%C .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的发病人数 /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 100%D .一个潜伏期内接触者中的患病人数 / 易感接触者总人数 100% 29. 若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

43、时,由四格表资料算得 2=3.97, P 0.05,说明:A .因素与疾病无关联B .因素与疾病有关联,因素为危险因素C .因素与疾病有关联,须进一步分析联系强度D. 因素与疾病有关联,须计算 95%可信区间30. 某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如下:胆固醇与冠心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高胆固醇 对照组 病例组有 66 50无 192 208OR 应为:A . 20866 / 19250 B . 50192 / 66208C . 208 / 661D . 208/(192+208 / 50/(50+6631. 发病密度适用于:A .横断面调查人群 B.队列研究人群 C.普查人群 D.筛查人群32.

44、 流行病学实验分为 :A .临床试验和社区试验两类 B. 治疗试验 , 干预试验 , 预防试验三类C .临床试验和预防试验两类 D. 前瞻性和回顾性两类33. 流行病学实验与队列研究的区别在于A .前者在实验室后者在现场 B .前者是实验研究后者是调查研究C .后者对研究对象控制了某种因素D .前者对研究对象控制了某种因素34. 盲法应用是为了避免A. 信息偏性 B. 不依从偏性 C. 选择偏性 D. 无应答偏性35. 我国计划免疫规定对儿童进行哪四种疫苗的接种A .麻疹疫苗、乙脑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和卡介苗B. 麻疹疫苗、流脑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和卡介苗C. 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

45、联合制剂和卡介苗D. 麻疹疫苗、乙脑疫苗、百白破联合制剂和流脑疫苗35. 流行病学实验分为 :A. 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三类 B. 现场和实验室两类C. 治疗试验 , 干预试验 , 预防试验三类 D. 临床试验和预防试验两类36. 进行糖尿病检出方案中,将甲实验的血糖筛选水平定在 160mg/100ml,乙实验 定在 130mg/100ml,这将意味着:A. 甲实验的灵敏度比乙实验高B. 甲实验的特异度比乙实验高C. 甲实验的阳性预测值比乙实验低D. 用甲实验的假阳性数比乙实验多37. 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A. 年龄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 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季节分布C. 人群

46、分布、季节分布、地区分布D. 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地区分布38. 流行病学探讨病因的一般程序是A.从人为联系到统计学联系 B.从间接联系到统计学联系C.从间接联系到因果联系 D.从统计学联系到因果联系39. 选择男性 45岁以上的 10000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吸烟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吸烟者 4000人中 50人发生了冠心病。而不吸烟者 6000人中也有 50人发生了 冠心病,那么吸烟与冠心病的联系强度:A .其联系强度为 1.25%B .可以分析, OR=1.5C .可以分析, RR=1.5 D .不能计算40.流行病学实验与队列研究的区别在于A. 前者在实验室后者在现场B. 前者是干预实验

47、后者是社区实验C. 前者对实验对象控制了某些因素D. 后者对实验对象控制了某些因素41.盲法应用是为了避免A. 信息偏性 B. 混杂偏性 C. 选择偏性 D. 无应答偏性42.根据某医院 20年来 500例肺癌住院病人分析,吸烟者占 80%,不吸烟者仅 为 20%,说明吸烟者易患肺癌A . 正确,因为这是患者中的吸烟率B . 错 误,因为没有计算 P 值C .错误,因为只是一个医院的资料,代表性不够D .错误,因为只是病例组的吸烟率,而无对照组的吸烟率43.效果指数是指 :A. 对照组发病人数与实验组发病人数之比B. 实验组发病人数与对照组发病人数之比C. 对照组发病率与实验组发病率之比D.

48、实验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之比44. 某地 1990年度疫情资料统计,狂犬病患者 50人全部死亡,该资料可计算 A.粗死亡率 B.死亡专率 C.调整死亡率 D.病死率45. 据以往调查, 某地血吸虫病感染率为 25%。 现拟复查, 应按下式计算抽查人数 (设定 =0.05, d=0.1P?A. 400 0.25/0.75 B. 400 0.75/0.25C. 100 0.25/0.75 D. 100 0.75/0.2546. 进行队列研究时,最容易出现的偏倚是A .信息偏倚 B .失访偏倚 C .选择偏倚 D .混杂偏倚 47. 确定暴露于某因素与某病发生因果联系时 , 下列哪一条不加考虑 :

49、A.联系的强度和联系的特异性B. 剂量反应关系与现代科学知识协调C.时间顺序 , 即暴露于疾病发生之前D. 对联系进行统计学检验所得 P 值大小48.流行病学研究的偏性主要指A. 抽样误差 B. 系统误差C. 随机测量误差 D. 时间顺序误差三、多选题 (6分,每题 1.5分,请选择两个及以上最佳答案 1. 确定某因素与某病的因果关联时,主要考虑(A. 关联的强度 B. 剂量反应关系C. 时间顺序,即暴露于疾病发生之前D. 对联系进行统计学检验的 P 值大小2. 历史性队列研究的特点为(A. 是一种观察性研究 B. 可广泛探索病因 C. 属于回顾性研究 D. 可以计算 RR3. 下列哪些指标可

50、反映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A.RR B.PAR C. 发病率 D.AR4. 描述疾病流行强度时常用A .流行 B .周期性 C .季节性 D .散发流行病学思考题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那种说法正确,流行病学是:A. 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 B.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C .只研究疾病的预防 D.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E .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2. 流行病学研究中所指的群体是A. 只限于一个家庭 B.只限于非病人 C.一定范围内的人群D .只限于全人类 E.只限于病人3. 流行病学的特征A. 群体特征 B.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 C.预防为主的特征 D.对比的特征

51、E .以上均是4.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A. 描述性研究 B. 分析性研究 C. 实验性研究 D. 理论性研究E. 以上均是5. 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任务A. 防治传染病 B. 治理水源 C.慢性非传染病的防治 D.研究治疗方案 E .以上均不对6. 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A. 病人,非病人,一般人群 B. 疾病,伤害,健康C. 传染病,慢性病,伤害 D. 身体,精神,社会 E. 以上均不对7. 欲调查某病在某地的危害状况,进行现况调查,宜选用A. 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病例调查 D.住院病例调查 E.个案调查 8. 对病因不明的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A. 因果推断 B.寻找

52、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 C.验证病因D .确定病因 E.以上均不是9.A. 为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宫颈癌B .为了调查大学生乙肝感染情况,可不必调查所有大学生C .一次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D .一项在健康人群中发现可疑的肺结核患者的调查E. 对个别发生的艾滋病进行调查1抽样调查2普查3筛选10. 在沿江农村用皮肤试验来筛检肝血吸虫病,试验结果见表试验 肝血吸虫病 合计有 无阳性 117 53 170阴性 8 312 320合计 125 365 4901.该试验的正确指数A. 1.79 B. 0.79 C. 0.94 D. 0.85 E. 0.152.该试验的阳性预测值A. 0.69 B.

53、 0.98 C. 0.02 D. 0.94 E. 0.793.该试验的假阳性率 A. 0.06 B. 0.21 C. 0.15 D. 0.02 E. 0.69 11. 以下符合生态学研究的特点的是A. 属于分析流行病学 B.以个体为观察分析单位C .群体水平上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D.确定病因 E.以上均不是 12. 以下关于描述性研究正确地是A. 主要描述分布的三大特征:时间,地区,人群 B.无需设立对照C . 不能分析暴露与效应之间的联系 D. 是分析流行病学的基础 E. 以上均是 13.有人用红外线扫描和 X 线摄片两种方法在一批妇女中筛检乳腺癌,试验结果 见表试验结果 乳腺癌红外扫

54、描 X线摄片 有 无+ + 40 20+ - 10 20- + 30 10- - 20 2450合计 100 25001 两种方法并联使用,所得的灵敏度A. 0.39 B. 0.80 C. 0.98 D. 0.99 E. 0.602两种方法并联使用,所得的特异度A. 0.39 B. 0.80 C. 0.98 D. 0.99 E. 0.603 两种方法串联使用,所得的假阴性率A. 0.39 B. 0.80 C. 0.98 D. 0.99 E. 0.604 两种方法串联使用,所得的正确指数A. 0.39 B. 0.80 C. 0.98 D. 0.99 E. 0.6014.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55、 发病率和患病率是一样的 B现患率和患病率是不一样的C 患病率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病的新病例的频率D 发病率指某特定时期内人口中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E. 发病率的分母中不包括具有免疫力和现患病而不会发病的人15. 下列哪个指标是用于测定发病率不准确且病死率极低的传染病的流行强度 的 ?A 病死率 B现患率 C超额死亡率 D累积死亡率 E罹患率16. 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A 年龄、性别和种族 B职业、家庭和环境 C国家、地区和城乡D 短期波动、季节性和周期性 E时间、地区和人间分布17. 罹患率可以表示为:A .(观察期内的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B .(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C .(一年内的新病例数同年暴露人口数100%D .(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E .(观察期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18. 衡量疾病危险程度的指标是:A 患病率 B感染率 C引入率 D发病率 E 续发率19. 满足患病率 =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A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相当稳定 B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病程相当稳定 C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患病率相当稳定 D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当地人口相当 稳定E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