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思卡尔智能车硬件培训ppt课件_第1页
飞思卡尔智能车硬件培训ppt课件_第2页
飞思卡尔智能车硬件培训ppt课件_第3页
飞思卡尔智能车硬件培训ppt课件_第4页
飞思卡尔智能车硬件培训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10-30“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培训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车 模电机:540舵机:S-D5B车模.车 模车模:G768电机 RN-260舵机:TABA3010C车模.车 模电机 RN-260D车模.车 模E车模电机 RS-380.电磁组:四轮车模双向运行。车模使用 C 型车模,车模运行方向允许双向运行。车 模 运 行 方 向.光电组:四轮车模双向运行。车模使用 B 型车模,车模运行可以在比赛过程中,根据赛道要求随时调整运行方向。车 模 运 行 方 向.光电组:车模直立行走。使用 D、E 型车模。车模运行时只允许动力轮着地,车模直立行走。车模运行方向应按照图3 所示:车 模 运 行

2、方 向.车 模 改 装 规 则禁止改动车底盘结构、轮距、轮径及轮胎;如有必要可以对于车模中的零部件进行适当删减。禁止采用其它型号的驱动电机,禁止改动驱动电机的传动比。禁止改造车模运动传动结构。禁止改动舵机模块本身,但对于舵机的安装方式,输出轴的连接件没有任何限制。.车 模 改 装 规 则禁止改动驱动电机以及电池,车模前进动力必须来源于车模本身直流电机及电池。禁止增加车模地面支撑装置。在车模静止、动态运行过程中,只允许车模原有四个车轮对车模起到支撑作用。对于摄像头平衡组,车模直立行走,在比赛过程中,只允许原有车模两个后轮对车模起到支撑作用。为了安装电路、传感器等,允许在底盘上打孔或安装辅助支架等

3、。.车 模 调 整 参 数 前轮调整 后轮调整 减震弹簧 其他调整.前 轮 调 整前轮是转向轮,前轮调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主销内倾 ;主销后倾;前轮外倾;前轮前束.前 轮 调 整主销内倾 主销内倾是指主销装在前轴略向内倾斜的角度,它的作用是使前轮自动回正,增大摩擦力,避免甩尾。角度越大,前轮自动回正的作用越剧烈,但是转向时也越费力,轮胎磨损也增大。主销内倾角一般在5080之间。 主销内倾是将主销(转向轴线)的上端向内倾,是主销轴线与通过前轮中心的垂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主销内倾由前轮悬挂上的螺纹来调节。.前 轮 调 整主销内倾.前 轮 调 整主销后倾 主销后倾是指主销装在前轴端略向后倾斜的角度,

4、它的作用使车转弯时产生的离心力所形成的力矩方向与车轮偏转方向相反,迫使车轮偏转后自动恢复到原来的中间位置,主销后倾越大,在高速时,前轮越稳定,但是转向时也越费力。主销内倾角一般在小于30。 主销后倾是将主销(转向轴线)的上端向后倾,是主销轴线与通过前轮中心的垂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主销内倾由前轮悬挂上的垫片来调节。.前 轮 调 整主销后倾.前 轮 调 整前轮外倾 前轮外倾是指前轮安装后,其上端向外倾斜,前轮的旋转平面与纵向垂直平面间形成一个夹角,称之为前轮外倾角,其主要作用是使转向轻便,前轮外倾角一般在0.5020之间。 . 前轮外倾的作用在于提高了前轮工作的安全性和转向操纵轻便性。前轮设置外倾角

5、后,地面对前轮的反作用力沿前轮旋转轴线的分力将前轮压向转向节内侧,可防止汽车行驶中前轮向外脱出,同时地面反力的作用线更接近于转向节轴的根部,可以减小转向力,使转操纵轻便灵活。前 轮 调 整前轮外倾.前 轮 调 整前轮前束 小车两个前轮安装后,左右两前轮的旋转平面不平行前端略向内收束,这种现象称为前轮前束。左右两前轮间后端距离A与前端距离B之差(A-B)称为前轮前束值。前轮前束值一般为012 mm。.前 轮 调 整前轮前束 前轮前束的作用是保证汽车的行驶性能,减少轮胎的磨损,前轮在滚动时,其惯性力会自然将轮胎向内倾斜,如果前束适当,轮胎滚动时的偏斜方向会抵消,轮胎内外侧磨损的现象会减少。前轮前束

6、由舵机拉杆的螺纹来调节!.后 轮 调 整差速器调整 汽车拐弯时,左右两轮的转速不同,差速器的作用是利用“能量最低原理”自动分配两轮的转速,使汽车平稳过湾 飞思卡尔智能车使用的是滚珠差速器,虽然差速性能不及行星轮差速器,但是调整的好,足以满足车模的需要。 通过后轮的紧固螺母来调节。.减 震 弹 簧 调 整改变减震弹簧的预紧力可以改变底盘的刚度,从而改变形式效果。飞思卡尔车模的弹簧预紧力可以通过垫圈的个数来调节。.传感器数量不超过 16 个。传感器数量统计规则如下:光电传感器接受单元计为 1 个传感器,发射单元不计算。CCD 传感器计为1 个传感器。磁场传感器在同一位置可以有不同方向传感器,计为一

7、个传感器。电磁组用于检测起跑线永磁铁的干簧管或者霍尔传感器,无论多少个均计为一个传感器。对于车模的车速和姿态进行检测的传感器也计算在内。传 感 器 数 量 要 求.赛 道 规 则赛道材质 赛道路面用专用白色 KT 基板制作,可以铺设一至三层KT 板材。赛道铺设背景的材料和颜色没有任何限制。.赛道尺寸 初赛,跑道所占面积在 5m7m 左右,决赛阶段时跑道面积可以增大。赛道为封闭曲线形式,赛道的总长度没有限制。光电组和摄像头平衡组的赛道宽度不小于45cm;电磁组没有赛道宽度限制。赛道与赛道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60cm;如下图所示。赛 道 规 则.赛 道 规 则.赛 道 元 素.赛 道 规 则.

8、赛 道 元 素.赛 道 元 素.电 池 的 使 用正确充电:推荐使用比赛选配的充电器。该充电器是为玩具电池设计的廉价的充电器,内部没有智能充电控制电路,只能采用恒功率充电模式,最大充电电流为700mA,平均充电电流300mA,涓流充电电流小于100mA,充电时间约为10小时。.电 池 的 使 用正确放电:由于镍镉电池具有记忆效应,对电池的不完全放电将会人为的降低电池的电容量;从放电曲线可以看出,随着电池电量的减少,其电压也会逐渐降低,当电压降低到某个阈值后继续放电,电池电压将很快的跌落。这个阈值就是电池的放电下限电压。厂家给出了放电下限电压为6V。因此,在使用时,建议在动力车的电源设计中加入电

9、池保护电路,当电池电压低于6V时切断电路,用来保护电池。如果没有保护电路,要注意,电池接通时人不要离开。因为当电池电压降到接近6V时,电池已经给不出多少电流,已经没有能力驱动电机了,此时一定要及时断开电路,到了给电池充电的时候了。.放电曲线(在3A的大电流放电条件下得到的结果)电 池 的 使 用.小 车 系 统 结 构 框 图汽车动态分析车速控制系统方向控制系统赛道检测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策略规划系统行为决策系统路况记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 电 机 及 电 机 驱 动电机参数每个组都不一样,自己查相关参数! 额定功率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 额定转速. 电路连接好后,用一个逻辑输出的信号来控制马达。高电

10、平(逻辑1)让继电器导通,马达转动;低电平(逻辑0)让继电器断开,马达停止。 电 机 及 电 机 驱 动. 电 机 及 电 机 驱 动 在电路相同的情况下,把马达的“极性”反过来接,可以控制马达的反转,断开继电器就能控制停止。问题来了:如果我们要同时需要马达能够正转和反转和速度,怎么办?. 电 机 及 电 机 驱 动我们想要同时控制正反向的话,就需要更多的电路最简单的就是H桥电路。H桥电路的“H”的意思是它实际电路在电路图上是一个字幕H的样式。我们先来看一个概念:马达速度。当我们在其中一种状态下,频繁的切换开关状态的时候,马达的转速就不再是匀速,而是变化的了,相应的扭矩也会改变。通常反应出来的

11、是马达速度的变化。. 电 机 及 电 机 驱 动. 电 机 及 电 机 驱 动. 电 机 及 电 机 驱 动. 电 机 及 电 机 驱 动. 电 机 及 电 机 驱 动 直流斩波器电动机系统原理图和电压波形. 输出电压计算 电动机得到的平均电压为: 电 机 及 电 机 驱 动. 电 机 及 电 机 驱 动.PWMt/T:为PWM脉冲的占空比,决定平均电压的大小!T内平均电压脉冲电压幅度UP高电平“1”低电平“0”Tt 电 机 及 电 机 驱 动. 舵 机 及 舵 机 驱 动舵机基本参数型 号: S3010 电 压: 4.0 6.0 V角度控制: 1/ 400us工作速度: 0.16 + 0.0

12、2 堵转力矩: 6.5 + 1.3 Kg.cm.三线连接方式红线:电源线+6V黑线:地线白线:PWM控制信号 舵 机 及 舵 机 驱 动.PWM信号由接收通道进入信号解调电路BA6688的12脚进行解调,获得一个直流偏置电压。该直流偏置电压与电位器的电压比较,获得电压差由BA6688的3脚输出。该输出送入电机驱动集成电路BAL6686,以驱动电机正反转。当电机转动时,通过级联减速齿轮带动电位器Rw1旋转,直到电压差为0,电机停止转动。 舵 机 及 舵 机 驱 动.利用占空比的变化,改变舵机的位置。方波脉冲信号的周期为20ms,当方波脉冲宽度改变时,舵机转轴的角度发生变化,角度变化与脉冲宽度的变

13、化成正比。 舵 机 及 舵 机 驱 动.关于赛道检测方式赛道路径几何特点: 由直线和圆弧组成。赛道路径检测内容: 确定路径中心位置。 确定路径方向。 确定路径曲率。 需要在赛道垂直方向上 35点便可确定道路参数。赛道路径检测方法.竞赛规则:校内赛:每个组别选取前两名参加赛区赛,并颁发学校一、二、三等奖。赛区赛:每个组别选取参赛队数的10%参加全国总决赛,并颁发赛区一、二、三等奖以及优胜奖。全国总决赛:每个组别前三名获得特等奖,40%左右参赛队伍获得一等奖,其余成功参赛的获得全国二等奖。“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时间、规则.最 佳 路 线 问 题.最佳路线问题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智能车仿真系统特点:赛道与赛车环境模拟控制算法的仿真验证路径识别的方案分析离线/在线仿真相结合基本构架赛道设计界面.最佳路线问题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智能车仿真系统.最佳路线问题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智能车仿真系统.硬件设计的一般流程1、确立设计需求。2、选择合理的方案。3、绘制原理图和PCB图。4、焊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