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过关检测】-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过关检测】-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过关检测】-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过关检测】-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过关检测】-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一(人教版)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过关检测】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60分)读北半球1月和7月下层大气气温()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对流层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顶部,南北温差夏季大于冬季B从底到顶的温差,各纬度7月小于1月C顶部,纬度越高,气温越低D从底到顶,气温垂直递减率相同2形成对流层顶高度变化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越高,昼长越短 B高纬度地区的臭氧含量更高C从底到顶的温差,随纬度增加而减少 D纬度越高,近地面气温越低,对流强度越弱3与平流层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处都是上暖下冷B太阳紫外线强度,随

2、高度递减C平流层以上,气温随高度而递减D气温的垂直递增率,低纬地区大【答案】1A 2C 3D【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的特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1.本题考查气压与气温的关系。冬季北半球气温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高度角小,夜长,所以北半球南北温差冬季大于夏季,而对流层大气受近地面影响大,A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从底到顶的温差, 7月大于1月,B错误;对流层顶部,气温大致相同,C错误;从底部至上部,气温垂直递减率增加,D错误,故选A。2.由图可知,对流层的厚度低纬度大,高纬度小,对流层内大气温度在水平方向的差异和在垂直方向上的递减,是造成对流运动的两个主要原因。低纬地区受热多

3、,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所及高度大,对流层顶高;高纬地区受热少,对流较弱,所及高度小,对流层顶低。因此从底到顶的温差,随纬度增加而减少,是形成对流层顶高度变化规律的主要原因,C正确,故选C。3.考查平流层的气温特点,据图可知,平流层高纬度地区下冷上暖,A错误;太阳紫外线强度,随高度递增,B错误;平流层以上,气温随高度而递增,C错误;气温的垂直递增率,低纬地大,D正确,故选D。读下面大气组成表和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关于表中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吸收大气辐射的能力强 B乙:氧原子 C丙:吸收地面辐射 D丁: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5关于大气各层的特点正确的是(

4、)A大气质量约99%都在A层B纬度越低A层层顶越高CB层是臭氧吸收红外线而增温D高层大气对流明显,天气多变6下列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起保护作用的是( )A以煤、石油作为主要能源B加快热带雨林的开发C用NH3代替氯氟碳化物制冷D工业废气直接排放【答案】4D 5B 6C【解析】4读图可知,二氧化碳因甲使气温升高,所以甲为地面辐射;乙属于大气组成中的微量成分,吸收丙使大气增温,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因此推测丙为紫外线,乙为臭氧;丁为水汽,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由此判断:甲为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辐射吸收大气辐射能力强”这句话本身描述就有错误,A错;乙为臭氧,B错;丙为紫外线,紫外线并不

5、吸收地面辐射,C错;丁为水汽,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水汽含量大时,云层较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地面温度较低;同时,空气中的水汽也能大量吸收地面辐射使得大气升温),D正确,故选D。5A为对流层,所包含空气质量几乎占整个大气质量的75%;纬度越低,对流层厚度越厚,对流层层顶越高,A错,B正确;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C错;高层大气密度稀薄,天气稳定,D错。故选B。6以煤、石油作为主要能源以及工业废气直接排放会造成大气污染,AD错;加快热带雨林开发会影响大气中的碳氧平衡,B错;用NH代替氟氯碳化物制冷,能保护大气层中的臭氧层,C正确,故选C。民航客机在飞行过程中,机身后面往往会留下一个长“尾

6、巴”(即飞机尾迹,又叫飞行云),有时这个“尾巴”又细又长且在天空长时间停留,有时又会很短且很快消失。民航航线的位置和高度一般是固定的。下图示意民航客机飞行时留下的“尾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民航客机水平飞行时,其所在大气层的特点是( )A氧气含量高,空气对流作用强B空气强烈上升,节省飞行燃料C大气稳定,利于飞机安全飞行D臭氧含量高,利于燃料充分燃烧8民航客机在高空飞行时留下的飞机尾迹是( )A飞机尾气中的水汽在高空遇冷凝结而成的B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把天空的云划成了条痕状C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气体D飞机在飞行时为了美观有意排出的烟雾【答案】7C 8A【解析】7民航客机水平飞行时

7、应位于大气层中的平流层,平流层空气平流运动,大气稳定,有利于飞机安全飞行,C正确;平流层氧气含量低,空气对流运动弱,AB错;平流层臭氧含量高,但臭氧含量高与燃料充分燃烧关系不大,D错。故选C。8飞行轨迹又叫飞行云,云的本质是小水滴,飞机尾气中的水汽在高空遇冷凝结而形成的小水滴,并不是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气体,更不是飞机为了美观而有意排出的烟雾,A正确,CD错;读图可知,该图中云层很少,但在飞机的尾部形成飞行云,因此并不是飞机把天空中的云划成了条痕状,B错。故选A。霾的形成与水平方向的静风现象、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悬浮颗粒物的增加有关。当大气湿度增加时,霾可以转化为雾,因而霾与雾常常相伴而生,统

8、称雾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9四图中容易出现严重雾霾的天气状况及其原因是()A湿度大,降水多B气压高,气温低C逆温层,风力小D风力小,湿度大10雾霾天气对下列相关产业直接影响最大的是()A果林园艺及乳畜业B环境保护及文教事业C钢铁及汽车制造业D旅游业及交通运输业【答案】9C 10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雾霾形成条件以及雾霾所产生的主要影响。9读图分析可知,图是降雨天气,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较少,不易出现雾霾天气, A错。图显示某地不同气压状况的天数,不是某一天的天气状况, B错。图中气温变化表示垂直方向上有逆温现象,大气层稳定,可能出现雾霾天气,C对。图表示这一天的风速较大,雾霾形成是在静风天气,D

9、错。故答案选C项。10本题主要考查雾霾产生的影响。雾霾天气时能见度降低,看不清景物和道路,直接影响到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D对。对果林园艺及乳畜业、钢铁及汽车制造业、环境保护及文教事业影响较小,且不能直接严重影响,A、B、C错。故答案选D项。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采用该技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图a示意西北地区春播地膜覆盖景观,图b示意西北地区秋季果园地膜覆盖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a中地膜覆盖的首要目的是 ( )A保温保湿B增强光照C防风固土D抑制杂草12图b果园中地膜的主要作用是 ( )A阻滞地面辐射-提高地温B阻滞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提高地面反射率-苹果着色D提高

10、地面反射率-阻吓飞鸟【答案】11A 12C【解析】本题组以地膜覆盖农业生产技术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不同情况下地膜覆盖的目的和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11图a中的地膜覆盖处于农作物播种时期,大多为春季,此时气温较低、降水较少,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地面辐射向外损失的能量,具有保温作用,同时地膜可以减少蒸发,具有保湿作用,这是图a中地膜覆盖的的首要目的,选项A符合题意。由于地膜会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从而减少地表的光照,排除B。地膜覆盖具有一定的防风固土和 抑制杂草的作用,但不是地膜覆盖的主要目的,排除C、D。12图b显示,果园中水果即将成熟,应为夏秋季节,

11、地膜夜晚的保温作用或白天的降温作用会减小土壤的日温差,不利于水果积累糖分,因此排除A、B。图中白色地膜对太阳光具有反射作用,可以使苹果背阳的一面也能接受到阳光,使苹果的颜色均匀,选项C符合题意。地膜提高地面反射率,对飞鸟的阻吓作用有限,不是主要作用,排除D。下面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方向及大小(粗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两箭头传递的能量方向及大小相同,说明甲、乙两地( )A纬度相当B距海远近相同C海拔相当D大气透明度相近14关于甲、乙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大小有关B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大小有关C甲地的气温日较差

12、较乙地小,与大小有关D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甲地大,与大小有关15图中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箭头是( )ABCD【答案】13A 14C 15D【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根据图中的箭头,判断出每个箭头所代表的含义,再进行分析,推断正确答案。13本题考查太阳辐射量的相关知识。据图可知,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的大小与方向与所在纬度位置有关,而与海拔、海陆位置、大气透明度等因素无关,A正确,BCD错误。故选A。14甲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乙地强,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小,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强,气温降低较慢,故气温日较差较乙地小,C正

13、确。甲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大小有关,A错误。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大小有关。B错误。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甲地大,与大小有关,D错误。故选C。15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甲图是,乙图是,故正确,故选D。某校一个地理兴趣小组对当地一个山谷进行野外考察,该小组绘制了某时段等压面与等温线图,以便研究山谷风(谷风指空气从谷地流向山坡,山风指空气从山坡流向谷地)的特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中出现的时间是白天图中出现的时间是夜晚此时吹谷风此时吹山风ABCD17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最可能的原因是( )A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气流呈上升运动B夜晚的气温

14、比周围地区低,气流呈下沉运动C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气流呈上升运动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答案】16A 17A【解析】16根据图中等值线,气温等值线向下凹,说明谷地气温低,气压等值线向上凸,说明谷地气压高。山坡气温高,气压低。图示吹谷风,时间是白天,对,错。此时吹谷风,对,错。A对,B、C、D错。17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最可能的原因是夜晚谷地降温比山坡慢,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气流呈上升运动,A对。B、D错。夜晚的气温都是低于白天,C错。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考虑空气垂直运动,O点空气

15、运动的可能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若图示为北半球,P1P2,则O点风向为( )A或B或C或D或19若图示为高空等高面,P1P2,则O点风向为( )A或B或C或D或【答案】18B 19A【解析】18若为北半球,P1P2,则O点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为。若在近地面则还受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最终右偏且与等压线斜交,风向为图中的;若在高空则还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摩擦力忽略不计,风向最终右偏成与等压线平行的方向,即为图中的。B对,ACD错。故选B。19若图示为高空等高面,P1P2,则O点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为。因为在高空,风向只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摩擦力忽略不计,若为北半球则风向最终右偏成与等压线平行的方

16、向,即为图中的;若为南半球则风向最终左偏成与等压线平行的方向,即为图中的。A对,BCD错。故选A。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中国七大淡水湖之一. 洱海四面环山,位于山谷盆地中,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洱海地区形成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局地环流. 读洱海地区某时刻沿2536N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和洱海地区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20图中洱海上空等温面的凹凸现象应该出现在A冬季晚上B夏季晚上C冬季白天D夏季白天21洱海的存在使周边地区A气温日较差变大B风频变大,山风增强C气温年较差变大D点苍山东坡夜雨减少【答案】20A 21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及其影响。20读左图可知,近地面气温较低,应是冬季

17、;湖区气温高于周围地区,冬季的夜晚由于湖泊降温慢,温度高于周围地区。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21结合材料分析,洱海的水热容量大于周边陆地,可以调节气候,使得周边地区日较差、年较差变小,故A、C错误;受湖陆风的影响,白天风从洱海吹向陆地,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洱海;受山谷风的影响,白天风从洱海吹向点苍山,晚上风从点苍山吹向洱海。湖陆风和山谷风在昼夜风向一致,故洱海的存在使周边地区风频变大,山风增强,故B正确;东坡可阻挡夜间洱海水汽,降水增多,故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大小,下图是某大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2有关该城市热

18、岛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晴天热岛强度一直高于阴天B阴天不存在热岛效应C晴天正午时,热岛强度最大D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23对城市热岛强度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城市绿化越好,热岛强度越高B上午8时的峰值与人流、车流高峰期有关C地势低洼的地区,热岛强度较小D热岛强度仅受天气状况影响【答案】22D 23B【解析】22晴天热岛强度12点时低于阴天,A错误。阴天也存在热岛效应,B错误。晴天8时,热岛强度最大,C错误。直接读图判断即可,在晴天时,热岛强度会出现两个峰值。选D。23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是由于人为排放大量废热,晴天时在上午8点时,形成一个热岛强度的峰值,综合考虑人类活动判断应与人流、

19、车流高峰期有关。选B。黑炭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炭化产生的表面以灰黑色为主的一类大气污染物。黑炭能在空气中随大气运动、降水等扩散,会对冰川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全球气候。下图为青藏高原及周边冰雪中黑炭含量(单位为10-9)。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图中虚线框内高含量黑炭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A油气资源开发B交通运输发展C牲畜粪便焚烧D工厂废气排放25青藏高原东南部空气中黑炭含量呈现夏低冬高的特点,原因主要是夏季A太阳辐射强,促进了黑炭的分解B西风势力强,利于污染物的扩散C气温高,利于大气层中黑炭自燃D降水多,利于黑炭随雨水沉降到地面26冰雪表层的黑炭会对冰川产生重要的影响,是因为其对

20、太阳辐射A吸收强,加速冰雪消融B吸收弱,加速冰雪累积C反射强、加速冰雪消融D反射弱、加速冰雪累积【答案】24B 25D 26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利用能力。24“黑炭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炭化产生的表面以灰黑色为主的一类大气污染物”表明黑炭的形成主要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使用有关。油气资源开发是以开采为主,不是以燃烧和使用为主。故A错误。 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运营和公路交通的发展,火车和越来越多的汽车沿主要交通干道驶入青藏地区,导致道路沿线黑炭数量增加。故B正确。牲畜粪便焚烧不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不会产生黑炭,故C错误。青藏地区工业产业活动较少,所以黑炭的

21、主要来源 不是工厂废气。故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B。25“黑炭能在空气中随大气运动、降水等扩散”说明影响黑炭浓度的因素主要是风和降水。根据材料判断,太阳辐射不是影响黑炭浓度的主要因素。故A错误。西风冬季强,夏季弱,夏季青藏高原受西风影响小,故B错误。即使夏季气温高,大气层中黑炭也不会自燃。故C错误。青藏高原夏季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利于黑炭随雨水沉降到地面。故D正确。26与冰川相比,黑炭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较强,会使冰川表面增温,从而加速冰雪消融,故A正确。与冰川相比,黑炭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较强,故B错误。冰川反射强,黑炭反射弱,故C错误。冰川反射强,黑炭反射弱,黑炭的存在会使到达地

22、表的太阳辐射增多,从而加速冰雪消融。下图中R地为我国内陆某地,大气运动夏季主要受局地温差影响,冬季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全年多大风,风力发电产业发达。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27R地的风向( )A夏季为西北风B冬季为东南风C夏季为东南风D冬夏季节相反28影响R地多大风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大气环流C局部温差D植被差异【答案】27A 28A【解析】考查风向的判断,地形对气候的影响。27由材料可知,该地大气运动夏季主要受局地温差影响,冬季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夏季R地东侧为沙漠,升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风从西向东运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为西北风;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我国大陆盛行西北季风,R地冬

23、夏季风向相同,均为西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28读图可知,R地位于我国西北部,从地形来看,处于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带,受狭管效应影响,多大风,故影响R地多大风的主导因素是地形,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冰雾是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俗称“冒白烟”。冬季,当近地面气温很低时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微小冰晶便可形成冰雾。为减轻冰雾带来的灾害,当地因地制宜设计了高效日光温室。温室前屋面上覆盖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草苫(音:shn。草帘子、草盖子。)等保温材料两层。图中,左图为大兴安岭冰雾日变化示意图,右图为日光温室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9一天中,冰雾高峰期出现在9时前后的原因是()

24、地面辐射最强相对湿度大气温很低风速较强ABCD30冰雾出现日,为增强日光温室的效果,当地农民掀起和盖上草苫的时间分别是()A午后、20时前后B10时前后、15时前后C日出前后、日落前后D午后、日落前后【答案】29B 30D【解析】29冬季,大兴安岭9时前后可能气温最低,但地面辐射在13时左右最大,错误。9时气温低,相对湿度大,利于冰雾的形成,正确。冬季大兴安岭昼短夜长,9时也可能是气温最低,正确。风速较强不利于冰雾的形成,错误。故选B。30温室前屋面上覆盖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草苫等保温材料两层。在冰雾出现日,为增强日光温室的保温效果,白天或光照强烈时应该让温室内获得更充足的光照,就应该将草苫等保

25、温材料掀起;在光照差或无光照时将保温材料覆盖保温。当地农民掀起应该是在白天,特别是白天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时以获得最多的光照;盖上草苫的时段应该是气温较低、光照较差时,主要是夜晚,因此也就是日出前后是当地农民盖上草苫的时间。故选D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共40分)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多年观测发现,夏季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同海拔大气高出4-6。高原上大气的热力上升运动,带动四周水汽向高原集聚辐合上升,形成降水,使高原上冰川、积雪广布,湖泊众多(下图)。全球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影响巨大。(1)分析夏季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同海拔大气高的原因。(2)用箭头绘制夏季热力作用下青藏高

26、原与周边地区大气运动示意图。(3)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冰川产生的影响。【答案】(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青藏高原空气稀薄,晴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快,地面辐射强;高原大气离地面近,吸收的地面辐射多,气温高;周边同海拔高度大气因距地面远,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2)如下图。(3)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面积减小,雪线升高。【解析】本题以夏季热力作用下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大气运动示意图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从原理上分析,大气的主要热源来自地面辐射;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原面空气稀薄,天气晴朗,

27、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快;注意问的是较周边同高度大气高,高原大气离高原地面近,吸收地面辐射多,气温高;周边同高度大气因距地面远,接受地面辐射少,气温低。(2)青藏高原气温较周边同海拔大气高,空气遇热会膨胀上升;周边大气温度低,空气遇冷收下沉,形成热力环流。(3)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冰川面积减小。温度升高,雪线升高。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南宁市位于以邕江河谷为中心的盆地之中,盆地向东开口,南、北、西三面均为山地,河流汇集于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南宁市城市热岛效应显著增强,对城市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南宁市

28、从城市总体规划角度构建城市降温通道,以期缓解与减轻城市热岛效应。下图示意南宁市降温通道实施规划。(1)阐释南宁市利用降温通道缓解热岛效应的基本原理。(6分)(2)指出南宁市降温极核和降温节点的分布特点,并推测其土地利用类型。(6分)(3)除建设降温通道外,请你再为南宁市提出三种缓解热岛效应的措施。(4分)(4)说明降温极核除降温功能之外的生态和社会效益。(4分)【答案】(1)南宁市的降温通道由邕江水系和城市主干道组成。邕江水体比热容大于混凝土和柏油路面,吸收相同热量,两者温度上升幅度不同,形成温差,加大热力环流的循环速度,起到降温效果;河流又可以通过蒸发降温,并将部分热量带出城外,使城区温度不

29、致过高。南宁市主干道两旁植树种草,形成林荫大道,绿化带可以遮阳隔热,绿化带植物的大量蒸腾,对周边环境具有显著的降温增湿作用,从而缓解热岛效应。降温通道可以将郊区凉爽的风引入城区,从而缓解热岛效应。(2)降温极核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降温节点主要分布在城市内部。降温极核用地:农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公园与绿化用地。降温节点用地:城市公园与绿化用地。(3)控制使用空调,提高建筑物隔热材料质量,减少人工热量的排放;建筑物淡色化,以增加太阳辐射的反射量;用透水性强的新型柏油铺设机动车道,渗水砖铺设人行道,以储存雨水,降低路面温度;提高能源利用率,改燃煤为燃气;节能减排,提倡低碳生活,发展循环经济;控制城

30、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积极建设卫星城等。(4)南宁市地处河谷地带,周围山地环绕,降温极核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南宁市提供青山绿水的宜居环境,成为城市居民节假日旅游的目的地,游览价值高。【解析】本题以南宁市降温通道实施规划为材料,考查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1)结合图中南宁市降温通道实施规划中的降温通道可知,缓解热岛效应的基本原理可从水体的比热容大、城市主干道的植被等方面分析。南宁市的降温通道由邕江水系和城市主干道组成。水体比热容大于混凝土和柏油路面,吸收热量大,升温慢;河流可以把热量传输到城外。植树种草,可以遮阳隔热,植物大量蒸腾水分,具有降温增湿作用。降温通道可以将郊区凉爽的风引入城区,从而缓解热岛效应。(2)读图,结合图例可知,降温极核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降温节点主要分布在城市内部。降温极核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故可以推测用地类型为农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公园与绿化用地。降温节点主要分布在城市内部,可以推测其用地类型主要是城市内部的公园与绿化用地。(3)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基本措施主要从减少人为排放热量,扩大绿地和水体面积,控制城市人口、建筑规模,城市规划特别是城市道路的规划几个方面来阐述。控制使用空调,提高建筑物隔热材料质量,减少人工热量的排放,减少热量来源;建筑物淡色化,以增加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