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全册-教案_第1页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全册-教案_第2页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全册-教案_第3页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全册-教案_第4页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合理膳食平衡营养第一节食物一、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石家庄四十中学孙秋菊教材分析人生活在生物圈中,并从中摄取食物,以满足自身对物质与能量的需求。怎样健康饮食呢?第一课时“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是本册的开篇章节。考虑到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中,学生对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概念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安排了淀粉的探究实验、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实验,最后归纳总结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这样处理教材比原来直接讲述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更符合课标的要求。此外这些营养物质的吸收也正是新陈代谢过程的起始部分,为下面课程的讲解做了准备。这节课的重点是探究食物

2、中是否含有淀粉、验证食物中是否含蛋白质和维生素C。难点是“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这一探究活动。学生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书中已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并做过探究活动。学生对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概念也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学生动手能力较强,表达能力也较好。设计理念本节课设计面向全体学生,提倡探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给学生想的空间、做的时间、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说出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技能性目标1尝试正确使

3、用生物实验用具。2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活动。情感性目标参与小组活动;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1教师课前准备溶液准备包括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蛋清液)橘汁、碘液、10%的氢氧化钠、3%的硫酸铜溶液、清水、蒸馏水等;实验用具包括研钵、试管、解剖剪、解剖针、刀片、纱布等。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安排学生课外搜集材料“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制定一份营养全面的午餐食谱,并在课上带来食谱中的食物(每样食物少量即可)。-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方法一:从兴趣引入:近期将安排一次郊游活动,请每组同学为本组设计一份营养全面的午餐食谱。首先要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方法二:从日常生活引入:从青少

4、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时期,怎样合理饮食才能健康成长。首先要了解食物中的营养同学们知道食物中含有那些营养成分吗?淀粉是我们所需的营养成分之一。同学们所带的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呢?首先请两个同学做一个小试验,来了解淀粉的特性。了解了淀粉的特性,请同学们来根据课题设计实验方案。设计时可参照如下表格:1、实验课题:2、实验用具:3、实验步骤:(注意材料方式处理)4、预期结果:请各组汇报实验方案,其他同学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有同学来进行评价吗?很好。对照实验可以使我们的结论更科学更严谨。谁来评价呢?学生活动淀粉、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两名同学分别往放有清水与放有淀粉糊的溶液中的一到两滴碘酒,

5、振荡并描述现象。然后请同学们总结出淀粉遇碘便蓝的特性。小词典第一条内容)学生四人一组充分的思考与讨论,小秘书进行纪录。方案一:材料:牛奶、碘酒;步骤:向试管中倒入少量牛奶,滴入碘酒。预期结果:若牛奶变成蓝色,就说明牛奶中含淀粉。学生评价:最好做一对照组,用不加碘酒的牛奶,和加碘酒的牛奶进行颜色对比。这样结论会更准确。方案二:材料:面包、碘酒;步骤:向面包上滴加12滴碘酒。预期结果:若面包变成蓝色,则证明面包中含淀粉。学生评价:A、不同材料处理方式:将面包在研钵中捣碎,用水稀释,倒入试管,滴加碘酒。同时用清水加碘酒做一对照。B、选用不同材料:米饭、土豆,但过程-2-提示和建议关于引言:探究提出课

6、题设计实验讨论交流(同学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注意教师的指导与组织作用。)相同。方案三:材料:黄瓜、碘酒;步骤:将碘酒滴到黄瓜的新断面上。预期结果:若黄瓜变成碘酒色,而不变成蓝色,说明黄瓜不很好。同学们都开动了脑筋,含淀粉。方法很巧妙。这组同学选择可能与其他组预期结果了不同的实验材料,很有创意,那黄瓜是否不含淀粉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请各组根据本组修改后的实学生实验,讨论分析实验现象。小秘书验方案完成实验,实验注意原则:进行记录。安全的原则;节约材料的原则;在托盘中操作。实验中请记录: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得出结论。汇报组一:材料:无糖牛奶;步骤:将好。请各组来汇报实验情况。少量牛奶倒入试管,滴

7、1-2滴碘酒;现象:简单陈述实验材料;过程;现象;结果牛奶没有变色,与预期结果一样;结论:完成实验讨论交流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结论。请展示实验现象,有不同意见吗?很精彩。牛奶确实变色了,怎样证明变色不是含有淀粉造成的呢?你能帮助他们完善实验吗?很好。这是为什么呢?很好。请展示你们的实验现象。有不同意见吗?无糖牛奶中不含淀粉。同学评价一:牛奶变色了,变成了近似黄色,是碘酒与牛奶的中间色,没有变成蓝色。用清水加碘酒的颜色做对照。同学评价二:我们组做得也是牛奶,现象是牛奶变色了,结论与他们不同。同学评价三:因为我们用的是无糖牛奶,他们用的是普通牛奶,材料实际是不同的。汇报组二:材料:面包;步骤:往面

8、包上滴加1-2滴碘酒;现象:面包变成蓝色,与预期结果一样;结论:面包中含淀粉。同学评价一:我们用的材料也是面包,处理方法不同,先用研钵捣碎,再用清水稀释,倒入试管,同时用清水做了对照,现象与结论与他们相同。同学评价二:我们用的方法与他们相同,但材料不同,用的是米饭、土豆,现象结论-3-很好。一样。汇报组三:材料:黄瓜;步骤:往黄瓜新断面上滴加碘酒;现象:黄瓜变色,但不是蓝色也不是碘酒色。与预期结果不同;结给大家展示实验现象,很好。论:不知道黄瓜中是否含淀粉。同学评价:我认为黄瓜中不含淀粉,这种颜色可能是其他物质造成的。请展示实验现象,同学们帮助他们分析。教师评价:同学们,课前我发给大家一份材料

9、,既然我们无法通过实验确定结果,就求助科学家的结论吧。请查阅黄瓜中是否含有淀粉呢。黄瓜中含有少量淀粉,所以便蓝不明显,至于为什么会变成这种颜色,可能象同学们说的有其他物质造成的变色,若感兴趣的同学,下课我们再去查阅材料、讨论。好,下面我们进行总结:1、含淀粉多的;含淀粉少的;不含淀粉的。同学们也可以查阅手头的材料。2、材料的处理方式。含有少量淀粉。含淀粉多的:面食类,如馒头、米饭、面包;土豆。含淀粉少的:黄瓜。不含淀粉的:无糖牛奶。不含淀粉的:牛、羊肉液体的直接滴加碘酒;固体的可以直接滴加碘酒,也可以先捣碎,用水稀释后滴加碘酒。得出结论进行总结很好。下面我们按照上面的步骤来探究食物中是否含蛋白

10、质?首先通过一个实验了解蛋白质的特性。分别向装有1ML清水和1ML蛋白质的溶液中滴加10%的氢氧化钠后振荡,在滴加3%硫酸铜溶液。请同学描述实验现象:清水中出现蓝色沉淀;蛋白质溶液变成紫色。得出蛋白质特性:含蛋白质的溶液与10%的氢氧化钠和3%硫酸铜溶液反应变成紫色。-4-实验1提出问题请根据上一个实验的探究方法,利用蛋白质的特性,来讨论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注意:氢氧化钠有腐蚀性,要小心使用,若滴到手上,要立即用水清洗。请各组同学来汇报实验情况。展示实验现象,很好。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和完成实验,小秘书设计实验进行详细记录。完成实验汇报组一:材料:牛奶;步骤:将少量(注意氢氧化牛奶倒入试管,滴10

11、%的氢氧化钠3%硫酸铜钠使用的安全溶液,并用加了10%的氢氧化钠和3%硫酸铜问题。)溶液变色后的蛋白质溶液进行了对照;现象:结果牛奶变成紫色,与预期结果一样;结论:牛奶中含蛋白质。汇报组二:材料:剥了皮的虾;将虾放表达交流在培养皿中,滴加10%的氢氧化钠3%硫酸铜溶液;现象:虾变成紫色。结论:虾中含有蛋白质。汇报组三:材料:面包;步骤:往面包上10%的氢氧化钠3%硫酸铜溶液;现象:面包变成紫色,与预期结果含少量蛋白质不一样;结论:这种面包中含蛋白质丰富。很好,看来虾中含有蛋白质还很多。含蛋白质多的:虾、牛奶、面包、火腿。含蛋白质少的:葡萄、黄瓜、果汁。这组结论很有用,通过自己动手检验出面包中含

12、蛋白质的多少,我们就可根据需要购买不同种类的面包。好,我们进行总结:含蛋白质多的;含蛋白质少的。关于食物中是否含有维生素C,请同学们课下去探究。根据刚刚的两个实验,请同学们总结食物中含有哪中营养成分;根据同学们搜集的材料还含有哪些营养物质。通过本节课学习来判断图片中的食物中含那种营养成分多。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在饮食上受到什么启发,尤其今天的中午饭,你能提一些建淀粉、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得出结论进行总结学生回答实验2布置回答一:中午饭要营养全面:米饭、肉、知识点总结蔬菜。回答二:不挑食,少吃零食。巩固练习实际应用-5-议吗?。作业:收集食物营养成分标签,了解他们有何不同。可

13、以让学生了解自己所爱吃的零食是否含有全面的营养。课后作业二、营养物质的作用石家庄市第43中学马曾伟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第一节食物的第二课时。安排学生在课下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并根据这些知识编写、表演课堂剧。重点是让学生描述六大营养物质的主要功能。对于“食物中储存着能量”这一事实,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为帮助学生理解食物中含有大量能量,本节安排了燃烧花生种子的实验,教师还可考虑其他例子加以强调说明。学生分析初一学生思想活跃,活泼好动,喜欢表现。以课堂剧的形式学习知识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但实际教学中,要预见到学生考虑问题欠周全,教师要在课前抽时间分组检查或了解情况,减少突发事件影响课堂教学的可能性

14、。设计理念1通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编写剧本-制作道具-表演剧本”的过程,培养学生进一步获取课本以外的生物学信息能力,培养学生写作及表演能力,锻炼胆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发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生物学、热爱生物学的情感。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收集六大营养物质主要功能的资料,得出营养物质的主要功能。技能性目标:尝试通过个人努力,获取课本以外生物学信息;情感性目标:体验积极学习的快乐。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1提前两周给学生布置任务:通过课本和家庭藏书、书店和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分小组收集资料,了解六大营养素的主要功能,编写课堂剧“营养素争功”并制作简单道具,为课堂表演做准备。

15、2实验用品:花生豆、酒精灯、火柴、解剖针、试管、试管夹、试管架、量筒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某日清晨,你在匆忙中起床,没吃早餐。到了上午学生活动答: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物提示和建议本课引入也可以从学生的不良习惯调查引入。如:教师可首先调查班内有哪些同学早晨不10:00就已经是饥肠辘辘,无精打采了。如果是在冬季,质,如蛋白质、糖类、脂肪、吃饭来校上课,然后请这水、无机盐等。这些营养物质样的同学谈一谈不吃早甚至会有饥寒交迫的感觉。而午饭后,这些症状立刻就消失了。这是为什么呢?中有些能为人体提供能量。-6-饭的感受。或者出示图片:非洲干旱地区的儿童与城市健康儿童的对

16、比,二、活动探究食物中到底有没有能量?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看看从这个实验中我们能发现什么,得到什么启示。投影实验方案介绍实验的方法、步骤及实验材料提示实验中注意事项投影观察思考:试管中的水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学生虽然不明白什么是能量,但一般都知道饥寒交迫的感觉是“能量”缺乏造成的。可由此引出花生燃烧的实验。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分组实验1、用量筒取10ml水,倒入一试管中2、用解剖针插一花生种子,让学生带问题去做实验点燃教师巡视或个别辅导3、用点燃的花生给试管中的水加热至火焰熄灭小组代表发言试管中的水沸腾起来,这教师组织讨论、交流、说明花生燃烧时有热量放出,评价传递

17、给了试管和水。解释热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得出结论:营养物质中储存有式,这一实验证明花生燃烧时能量释放出了能量,这些能量就储存在花生的营养成分中。食物中的能量储存在哪些营养成分中?除了提供能量,营养素对人体还有哪些作用呢?课前,同学们已经收集了一些关于营养素作用的资料,并分组编写了剧本我比你出色之营养素争功,下面请各剧组作好准备,演出开始。欣赏演出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演出课堂剧演员在欢快的音归纳各种营养素的作用。乐声中出场,就位;其他同学被他们的表演吸引而兴致勃音效一段欢快的音乐勃-7-此处还可以采用分组扮演角色,课堂辩论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各组分别代表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将辩论分成功能自述、自由辩论两

18、个阶段,全组同学共同参预,形成集体,也是一种能够调动同学积极参预的好形式。观看了同学们的精彩表演,我们在兴奋之余一定也有收获,趁热打铁,我们先来归纳总结各种营养素的功能吧!学生发言六大营养素的主要作用(略)投影营养素的作用(略)三、知识整合及补充说明整合(略)。说明:1、糖类、蛋白质、脂肪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人体进行生理活动时所需的能量,主要由食物中的糖来提供,只有人体摄入的糖分不能满足生命活动需要时,才会由蛋白质或脂肪分解供能。因此必须保证每日从食物中摄取一定量的糖分。2、蛋白质既不能在体内贮存,也不能由其他物质转化而来,所以,青少年每天必须吃一定量的蛋白质(约85克

19、),才能满足自身的生长发育需要。补充说明可放在学生总结的间隙或在功能概括完成后统一进行。旨在补充课本剧中未涉及的知识。同时注意:联系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学生军训时,身体较为虚弱的同学会因低血糖而头晕,通过喝糖水等措施可得到缓解。提问早餐只喝牛奶不是一答空腹喝牛奶不好。因为在补充了糖、蛋白质知识种科学的饮食习惯,为什么呢空腹时喝牛奶,奶中对人体有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就会被当作糖类变成热能消耗,这样就等于浪费了蛋白质,很不经济。合理的食用方法是在喝奶前吃一点馒头、饼干和稀饭之类的食物,这样可充分发挥奶类的作用。3、脂肪是人体的储备能源,同时也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有些同学偏食、挑食,只吃素食,是

20、不符合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的。有资料表明,适当补充脂肪对于脑及神经系统发育有益。四、引导应用同学们在学习了这节课之后,讨论交流涉及个人的饮食习后提出此例,可以及时巩固并加深理解糖和蛋白质的作用。针对一些素食的学生,强调脂肪对于发育不可替代作用。自已觉得有哪些收获呢?请各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谈谈个惯,生活中一些实际现象的领悟:如不吃早餐上学;早餐只-8-人想法。喝牛奶;每天只在口渴时才喝水等等。附:课堂剧我真的很不错之营养素争功“要说营养物质对人类的贡献呀,我们糖类首屈一指!因为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细胞“燃烧”我们糖,产生能量,供给全身各个器官使用,这样身体才会运转起来,就像一架机器需要电能,汽车

21、需要汽油一样。要是没有我呀,人早就没命啦!心脏就会停止跳动;四肢肌肉不能运动;就连睡觉做梦时,也需要我们!而且,许多味美可口的食物中都有我”蛋白质说:“糖类只能提供6070的能量,我们不仅能提供能量,还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皮肤、肌肉、脑、内脏、指甲、头发等器官中都有我;人的生长发育更离不开我,像调节生理活动的酶和某些激素,与细菌病毒顽强作战的抗体“勇士”,都是我们蛋白质。脂肪说:“我们脂肪的功劳也不能埋没,平时我藏在皮下,当糖类不足时,就靠我给人体供能,是人体的贮存能源;我还能防止人体热量散失,起到御寒作用;我还能固定人体内脏各器官,如胃、小肠、大肠,减轻剧烈运动对内脏的冲击”。”水说“众所

22、周知,水是生命之源,人的体重的2/3都是我们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所有的营养物质和各种代谢废物都必须由我们来运输,才能送到目的地。知道吗,由于塌方而困在井下的矿工,十几天不吃饭,可因为有了一瓶宝贵的水,才坚持到被救。”无机盐说:“我们无机盐在体内含量虽不多,兄弟姐妹可不少,作用也很重要!如果没有我们的钙、磷二兄弟,人的骨骼和牙齿,就会象果冻一样软,人能站立起来吗?更不用说走路了!如果没有铁哥,人就会患缺铁性贫血,面色苍白,头昏眼花,上课时精神不集中,学习效率不高;还有我们的碘小姐缺少了它,人就会患大脖子病;缺锌,食欲减退,严重的会使青少年停止发育。同学们,多吃虾皮、排骨、鱼,多喝牛奶、骨头汤,

23、补钙吧!多吃海带、紫菜,补碘吧!“行了,无机盐,听我的吧:我们维生素可是个大家族,有30多位成员呢,虽然我们既不是构成细胞的原料,也不提供能量,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绝对少不了我们。如果长期缺乏我们中的一种,就会引起疾病,影响身体健康。缺乏维生素C时刷牙易出血;缺乏维生素B1时易患神经炎,引起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严重时患脚气病;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的吸收,维持骨的正常发育。儿童严重缺乏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出现鸡胸、方颅等症状。朋友们,知道吗,猕猴桃等水果中,西红柿等蔬菜中,都有我们家族的大批成员。”三、怎样实现合理膳食石家庄市第中学郭学艺、周素芬教材分析怎样合理膳食这一小节通过同学们对聪

24、聪和明明一天的膳食是否合理、营养是否平衡的探究,来认识合理膳食的重要性。探究竟是难点,合理膳食是本节的重点。这一小节指导学生合理膳食、平衡营养,这也是这一章的主旨所在,所以它在这一节乃至在本章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分析本节与学生的饮食有关,学生会很感兴趣,学生对重量单位“克”没有直观的认识,对“热价及热价单位kj”也很陌生,这是学生在探究竟时的障碍。所以本节要让学生提前预习,疏导障碍,效果会更好。设计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说出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会随年龄、身材、健康状况和劳动强度的不同而不同。2说出青少年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特点。-9-技能

25、性目标尝试利用资料、信息进行探究的方法。情感性目标1关注自己的饮食,合理膳食。2养成爱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习惯。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课前要对本节的探究竟和小辞典进行预习,预习课本后的部分食物营养成分表(附表一)和课本后的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附表二),老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一个表格,内容分别为聪聪、明明的早餐、午餐和晚餐的营养物质种类、重量、营养物质能量、钙含量。学生分成12个大组,每组备一个计算器(自带)。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创设情景我们请一个女同学(体形较瘦)和一个男同学(体形稍胖)来说一下他们的饮食特点。或引用课本中身边事的插图做成动画播放。这两名同学的饮食是否合理呢?今天

26、,我们根据课本上的食谱来计算一下。用事实说话。学生活动这两个同学分别讲自己的饮食。提示和建议可以从各餐的食物种类、多少,饮食习惯(是否挑食,是否爱吃零食,是否饥一顿,饱一顿)各方面去说。板书:三、怎样实现合理膳食。活动探究把全班同学分成12大组,其中两组同学计算聪聪的早餐、两根据食物营养成分组同学计算聪聪的午餐、依此类表将聪聪和明明一天的推,最后两个组计算明明的晚餐。食物分别换算成糖类、蛋老师发给每组相应的食谱表。白质、脂肪和钙的重量。计算方法的注意事项:1、鸡蛋、西红柿要分开算。2、米饭在后面的食物营养成分表中可以直接查出来,但注意玉米粥和大米粥的计算方法是按纯玉米和大米的重量,不包括水的重

27、量。3、表格中给出的数值是每100g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的量,计算时要注意换算,不要弄错。教师出示一个如下的总表聪聪(或明明)的营养成分表蛋白质糖类脂肪钙早餐用计算器分组计算。午餐晚餐-10-每组的学生一定要分好工,如一人负责读食物的重量,一人负责从食物营养成分表中查找相应食物对应的营养成分的含量并读数、换算,一人负责按计算器,一人负责做记录。计算方法的讨论很重要,否则容易计算时出错。再改就耽误时间了。聪聪和明明一日食谱营养成分表,将学生回答的结果,填入表格内。教师提前应计算过,做到心里有数。如果出现差异,老合计参照小辞典,将糖类、蛋师应立即判断出谁的错误,白质、脂肪的重量换算成马上纠正。不要耽

28、误太长的全班同学分组算出聪聪三餐中所吃的蛋白质、糖类、脂肪、钙的总量。明明的计算方法与聪聪的一样。怎样计算出他们所吃食物中能量的数值?根据小辞典,将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重量换算成能量能量。(千焦)糖类和蛋白质的热价是,脂肪的热价是一天摄入的总能量计算时间。老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能量单位千焦(以后的物理学习中会讲到。)计算时,最好将蛋白质和糖类写在一起,因为它们的热热价是一克营养物质在体内为:(蛋白质+糖类)重量价一样,容易计算。可以省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叫该物质的热价。引导学生找出这样一个公式现在我们打开课本看一下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中的总能量和钙的供给量讨论聪聪和明明的蛋白质和能量的供给

29、量是否合理。钙的供应情况呢?聪聪的能量摄取基本够、明明的能量偏多。钙量摄取都基本满足。17.15+脂肪重量聪聪一天的食物折算成蛋白质的重量是84.6g。总能量是8025.85kj,钙是997mg。明明一天的食物折算成蛋白质的重量是154.7g,能量是13228kj钙是mg聪聪每天所需的能量应是9200kj,钙是1000mg,明明每天所需的总能量应是10000kj,钙应是1200mg.聪聪的能量的摄取量偏少,明明的能量摄取得太多。在大量喝奶的情况下,他们的钙量摄取都基本满足。聪聪还应少吃含蛋去一些麻烦。一天的食物总能量蛋白质总能量钙聪聪:白质多的食品。尤其是早明明:餐应有适当的糖类,糖类是否合理

30、:是主要的能源,以供应上午繁重的学习任务。由于明明长期的饮食不合理,能量超过正常的营养标准,时间长了就变成了小胖墩。明明应少吃含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食品,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晚餐。你能给明明出谋划策,怎样-11-才能做到“既能吃饱,又不肥胖”引出全民缺钙的问题早餐饭量不足、质量不晚上多喝奶高,饮食中普遍缺钙。应对照聪聪的食谱、分析一下你自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己的饮食是否合理,每天的饮食中蔬菜、水果、牛奶是否都齐全?你们每天都吃早饭吗?吃;不吃;一般不吃早饭。引出不吃早餐和早餐蛋白质偏高的问题。如果不吃早饭,上午有什么感觉。这样长期下去,有什么不好呢?饿的难受,有时感到头晕。听课精神不集中

31、中午就大吃一顿。容易生胃病,影响学好,所以,我们为了身体健习。康,一定要吃好早饭。常言道:“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蛋白质在体内既不能贮存,也不能由其他食物转化而来。每天必须摄取应一定量的蛋白质。但是,早餐只吃鸡蛋、喝牛奶等蛋白质高的食物也不好,会损失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只会把它当成能量使用,还增加了肾脏的负担。一日三餐要合理搭配。三餐食物多样、粗细搭营养学家建议每日摄取的要怎样搭配才算合理?早中晚三餐的比例应是3:4:3有没有听到人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这句话中“半大小子”是什么意思呢?配、油脂适量、甜食少吃、食物种类要有2050种。食盐限量、三餐合理、饥饱适当。早餐选择

32、热能高的食物,如面食和肉食。午餐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晚餐不宜吃过多的蛋白质和脂肪类食物。“半大小子”说得是我们中学生。引出食量与年龄有关对,那么,“吃死老子”又说明了什么?好,是的,有的同学甚至比“半大小子”说得是青少年阶段。说明这一阶段吃得很多。-12-父母吃得还要多。那么,这一阶段为什么吃得那么多呢,?很好,所以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吃饱,千万不能饥一顿,饱一顿。健康地度过中学阶段。由此看来,人们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还有没有其他的因素?如我们上完体育课,干完一天的地里活,吃饭上有什么变化。我们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需要的食物多。与年龄有关,上完体育课我感觉引出与运动量有关那么,

33、对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到饿,吃得比平常要多。和什么因素有关呢?干完一天的活,吃得也很多。和运动强度有好了,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关。人体摄取的营养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还与性别有关,与身材大知识总结及实际应用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随年龄、身材的大小、健康状况和劳动运动强度的不同而有差异。合理的营养对人体有哪些小有关。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比成年人要相对多一些。合理营养能使身体板书: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和年龄、身材健康状况、劳动强度等因素有关。板书:好处?营养不足,或营养不当,对人体有哪些害处?好,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不要相互攀比,营养合

34、理就行。最后,我们总结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谁能说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正常生长发育。增强抗病合理膳食,平衡营养。能力。保持身体健康。学生:影响发育。学生:体质下降。学生:出现营养不良,过瘦或过胖。学会了计算食谱的方法,懂得了合理膳食的让学生来总结。重要性。教师可以是当提示,最后老今天我们通过计算探究,利用小辞典和食物营养表的知识,学会了计算有机物的能量的方法,学会判断食谱是否合理。能够阐明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形成师再将学生总结的汇总一下,这样效果会更好。-13-合理膳食的习惯。同学们课下来思考一下,怎样通过食物补钙,参照课本后边的食物营养成分表来回答多吃什么食物可以补钙。(牛奶,酸奶,牛奶

35、粉)重视全民缺钙的问题,平时注意饮食补钙。附:聪聪的食谱的计算方法食物名称蛋白质g糖类脂类钙mg鸡蛋75牛奶250馒头50芹菜100米饭15039鸡蛋西红柿(25、100)83326098010.51110牛肉炒油菜25、100带鱼50玉米粥25馒头100火腿肠50菠菜100豆腐50牛奶250能量总共能量071加50g油194559051差149第二节食物的消化一、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石家庄市中学范文平178210814186682260教材分析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是本节的的基础,对于消化的概念科学表述及理解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学生验证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设计与操作对于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的科

36、学态度及动手能力非常重要。同时要注意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分析-14-由于消化概念较抽象,而此名词在日常生活中有经常用到。所以要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或不准确的理解,从而形成科学准确的概念。设计理念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提高能力,并从中学到知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2阐明消化的概念。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并完成,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

37、备为学生实验准备:淀粉溶液、馒头、碘液、蒸馏水、试管、烧杯、玻璃棒等;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多媒体课件(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的flash动画);人体消化系统挂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课前给大家布置的吃馒头的作业完成的怎么样?请同学讲讲他两种吃法的感受。提出问题:为什么细嚼慢咽感觉有甜味呢?为什么大口快吃不觉的甜而细嚼慢咽感觉有甜味那么麦芽糖是怎么来的呢?如何证明是唾液发挥了作用呢?教师提示学生科学的实验一定要设置对照实验,并且提醒学生实验时要注意实验安全,特别是水浴加热时避免烫伤请同学分组讲述自己的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和由此得出的结论。对于实验失败的小组要分析失败的原因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描述自己的感受(

38、大口快吃不觉的甜,细嚼慢咽感觉有甜味)学生根据经验回答(淀粉转变成麦芽糖)学生思考回答(细嚼慢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学生提出假设:是否是口腔中的唾液在起作用。学生设计实验,并利用教师准备的材料料用具进行实验学生描述实验设计及结果例如:某组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将2mol淀粉溶液加入1号试管,加入1mol唾液将2mol淀粉溶液加入1号试管,加入1mol蒸馏水学生活动提示和建议课前要求学生体会大口快吃和细嚼慢咽馒头的不同味觉感受提示与建议-15-教师评价:设计了1号管和2号管做对照实验非常好,而且对照组和实验组加入的淀粉溶液的量相同只有一个变量就是,1号管加入的是唾液,2号管加入的是蒸馏水,设计的很

39、科学,为什么实验失败呢?教师提示:人体的体温是多少度?我们的实验温度是多少?如何让环境温度与体温相近呢?可以采取水浴保温的方法唾液是从哪里来的呢?(出示人体消化系统图)口腔内有三对大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分解食物中少量淀粉成为麦芽糖所以馒头会感觉越嚼越甜。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这是化学消化演示食物在口腔中消化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化学性消化有一个直观了解大家在吃饭时爸爸妈妈常常说,要细嚼慢咽不要囫囵吞枣,否则会不好消化,这是指谁的作用呢?在吃食物是我们的舌头也没有休息,它有什么作用呢?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食物的消化起什么作用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提醒学生实验时要注意实

40、验安全,特别是水浴加热时避免烫伤那位同学说一下实验结果?由此结果可以说明牙齿、舌有何作用呢?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是物理消化那么什么是消化呢?出示人体消化系统挂图让学生说明各教师活动向两只试管中加入2-3滴碘液实验预期结果:1号管由于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而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2号管由于淀粉没有被分解,淀粉遇碘液变蓝实验结果:1号管和2号管都变蓝说明都有淀粉存在学生思考回答(实验的环境温度低于体温,唾液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学生回答(保温)学生思考学生观察学生观看学生回答(牙齿)学生回答(搅拌)学生动手做课本上的实验学生回答并分析:馒头渣的一组加入碘液基本不变蓝,说明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了,馒头块一组

41、加入碘液后变蓝,淀粉没有分解学生回答(牙齿把食物由大块分成小块,舌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学生活动-16-若无多媒体课件,可让学生看课本13页图1-8并加以适当讲解提示与建议部分结构,学生不明确的教师予以指正。大家提到的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组成消化道,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的过程,叫做消化。消化包括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请同学们举例说明什么是物理消化?什么是化学消化?哪位同学能把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描述出来呢?牙齿在消化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如何保护我们的牙齿呢?学生回答的不全面的地方教师补充。进一步引申,大家知道全国爱牙日时哪一天吗?是每年的9月20日同学们知道我们的牙齿是由什么构成

42、的吗?龋齿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大家阅读开眼界了解这部分知识。这节课大家都学会了那些知识呢?那位同学来说说?食物在口腔只是进行了初步消化,哪里是食物进行消化的主要场所呢?这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生凭经验常识回答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思考总结并回答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学生思考尝试回答学生阅读开眼界自学学生自己总结,进一步巩固本节知识二食物在胃肠内的消化石家庄市中学范文平教材分析食物在胃肠内的消化是食物的消化一节的核心知识,且课本中提到很多学生以前没有接触到的名词,如: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所以新的信息量较大,是学生理解掌握有一定难度,可利用一些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如多媒体课件。学生分

43、析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为胃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通过本节的教学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明白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的原因。设计理念运用探究性教学方式,通过实验、学生自学、讨论等手段,是学生很好的掌握此部分知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淀粉蛋白质的消化过程。-17-2说明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场所的原因。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并从图中读取所需信息,并加以总结。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2通过酶的发现过程的学习,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求知欲望,从小树立勇于攀登、勇于拚搏的精神。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多酶片、鸡蛋、研钵、烧杯、试管等;人体

44、消化系统挂图;胃的解剖图;食物在胃肠中消化过程的多媒体课件(蛋白质在胃里的初步消化flash动画,淀粉、蛋白质、脂肪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的flash动画)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复习提问:食物在口腔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中午吃的饱饱的,经过一下午的学习和活动,晚上又饿了。饿时感觉胃里空空的,肚子咕咕叫,食物在胃和小肠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我们跟随它们来一次人体探奇。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是胃,请同(学们看看胃里的“地形图”出示胃的解剖图)大家看看胃里有什么结构?哪类食物在胃中消化呢?演示食物在胃中消化的多媒体课件在蛋白质消化中什么物质起了重要作用呢?由此大家想一想我们平时认为的胃是消化食物的主

45、要场所的观点是否教师活动正确呢?那么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呢?那么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是什么呢?好,我们向下一站出发。请同学们观看食物在小肠中的消化过程的多媒体课件看过之后,哪位同学讲一下你认为消化的主要场所在哪儿呢?学生活动学生回忆回答学生观察学生自学相关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学生回答(蛋白质)学生观看学生分析回答(胃液中的蛋白酶)学生活动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陈述理由学生思考回答(短时间内容纳大量食物)学生观看学生思考回答(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18-提示与建议若无课件可以以版画的形式在黑板上给学生画出提示与建议若无课件可以以版画的形式在黑板上给学生画出为什么呢?淀粉、蛋白质、脂肪在小肠

46、分别被分解成什么?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都是小分子物质,在其分解过程中离不开一种重要的物质,是什么呢?人体的何种器官能分泌消化这三种物质的酶呢?请同学们通过实验亲自体会胰液中的酶对蛋白质的消化作用。哪位同学说说本组的实验现象?由此实验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呢?在实验中哪一组是实验组?哪一组是对照组呢?在制人造胰液时为什么要加入碳酸钠溶液呢?是为了是胰液中的酶更好的发挥作用患有肝炎的病人厌食油腻的食物这说明肝脏有什么作用呢?对于胆汁的作用大家课下可通过“试试看”亲自动手了解大家知道人为什么要一日三餐呢?不同的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不同我们吃的常是混合性食物在胃中停留约4-5小时,所以要一日三餐胃和

47、小肠对食物的消化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要好好爱护它们,请同学们谈谈如何爱护它们呢?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一些所)学生思考回答(淀粉、蛋白质、脂肪都是在小肠中彻底被分解)学生回答(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学生思考回答(酶)学生思考回答(胰腺、小肠)学生讲述实验结果:A试管逐渐变澄清,说明蛋白质逐渐被分解B试管无变化,说明蛋白质没有分解,学生回答:说明胰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A组是实验组,B组是对照组学生提出各种猜想学生自学并回答(肝脏分泌胆汁,乳化脂肪成微滴,但不含消化酶)学生各抒己见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活动提示与建议补充,

48、如有些同学很爱学习,晚上吃完饭马上就去学习,用我们今天所学知识谈谈这样做对身体好不好?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酶是怎样被发现的呢?请同学们看一看开眼界,了解酶的发现过程。这节课大家都学会了那些知识呢?那位同学来说说?学生活动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回答学生阅读自学学生自己总结,进一步巩固本节知识-19-第三节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石家庄市二十七中学苏丽丽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了解了食物的消化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食物被消化后形成的营养物质是如何被人体所吸收和利用的。编者力图通过几个层层深入的实验,引导学生建立小肠结构的模型,同时理解小肠结构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这也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学

49、情分析学生已具有了关于营养物质的作用及消化的过程的知识,进一步来学习营养物质的吸收应该是容易接受的,但由于学生没有人体血液循坏(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方面的知识,对于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可能有一些难度。另外,本节实验内容较多,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一个考验。小肠标本学生容易心生厌恶,教师课前应检查实验材料,鼓励学生端正态度。设计理念本节内容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设计了几个实验,从用肉眼观察小肠环形皱襞的实物结构,到模拟小肠环形皱襞的制作,再到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分别观察小肠绒毛的结构,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旨在向学生传递科研方法的信息,从而提高每个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消化

50、道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2举例说出营养物质是如何被人体利用的。能力目标1尝试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体验小肠的结构特点。2使用显微镜观察小肠绒毛结构。3提高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对小肠结构的观察和功能的分析,逐步确立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实验材料的准备:猪的小肠、人的小肠壁切片、放大镜、显微镜、培养皿、剪刀等。教学幻灯片:小肠绒毛结构模式图、消化道不同器官的吸收功能图(表)。学生活动准备: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纸和笔,4人为一小组,确定组长。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示和建议导入新课:今天早饭大家都吃了些什么?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哪些

51、踊跃回答:牛奶、稀饭、油条、面包、拌黄瓜等。-20-营养物质?那么,这些营养物质消化后怎样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出示消化道不同器官的吸收功能图表,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图表。提出问题: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否都要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分别在消化道的什么部位被吸收?消化道吸收营养成分的主要场所在哪里?活动探究:组织活动内容,指导学生学会生物学的观察顺序:宏观微观提示学生注意皱襞是怎样回答:蛋白质、糖类、维生素、脂肪、无机盐、水。认真阅读图表:分析、比较、讨论。得出结论: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疑问:为什么小肠的吸收功能如此强大?肉眼观察:每小组将准备好的猪的小肠顺肠管剪开肠壁,对照小肠环形皱襞示

52、意图,用手摸皱教师引导,及时评价。此处也可以先学习小肠的结构,再总结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吸收功能。对于积极动手的学生及时排列的?出示问题:小肠的环形皱襞有什么意义?请同学们亲自实践后再来回答。思考问题:变化前后单位长度的面积有什么变化?对于理解小肠的吸收功能有什么启示?襞的表面,派一名代表描述自给予鼓励。己的感觉。得出结论:皱襞表面绒绒的。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亲自做:学生依照课本的提示制作小肠环形皱襞模型。得出结论:大大增加了小肠的-21-教师巡视指导教师指明: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思考问题:绒毛有什么作用?(教师图示绒毛在皱襞上的排布,引导学生分析)教师讲解: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的管壁

53、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便于小分子物质通过,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总结:在消化过程中,食物的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就叫做吸收。通过以上学习,使我们理解了小肠之所以是消化、吸收最主要的器官,是与它的特定结构相适应的。营养物质被人体吸收后如何利用呢?引导学生复习食物的消化及营养物质的作用。出示讨论问题: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进入人体后,怎样被利用呢?吸收面积。放大镜观察:剪下一块小肠壁,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用放大镜观察。每小组各派一名代表描述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小肠每个皱襞上都有许多突起。得出结论:增大了小肠与食物接触的面积。显微镜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人体

54、小肠壁切片,对照小肠绒毛模式图,认识小肠的结构。每小组各派一名代表描述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小肠壁绒毛上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建议教师出示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结构示意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肠的吸收功能与结构的相适应。使学生树立生物学功能与结构的统一性观点。讨论、交流。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22-实际应用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所遇到的健康问题:1、肠炎病人为什么消瘦?2、解释分析便秘的原因。3、喝酒为什么伤胃?回答:1、葡萄糖进入人体后,大部分仔细胞内分解而释放能量,供人体各种生命活动利用,多余部分,储存备用。2、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合成蛋白质,作为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原料。3、甘油和脂肪酸

55、吸收后又合成脂肪。讨论回答:1炎病人小肠运动过强,导致吃进的食物不能彻底消化就被排除体外,既是消化了的营养物质也不能全部吸收,所以,吃的再多,也不易胖起来。2在大肠内存留时间过长就变的干硬,不易排出。3精主要在胃内被吸收。第四节食品安全石家庄市裕华区教研室李红英石家庄市外国语学校付志强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本章合理膳食平衡营养的扩展和延伸。食品安全在改革开放的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又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现象值得人们去探讨和思索,所以,本节内容与当今人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重点是让学生关注食品安全,增强辨别能力。学生分析学生对有害食品有一些了解,但缺乏鉴定食品安全的知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知道

56、的更少。食品安全和同学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学生本身有强烈的学习食品安全的要求,而且安排的实验简单易行,因此这一节学习起来很容易。设计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懂得食品安全不仅仅是国家的事、社会的事,而且是我们每个同学及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自己的事。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举例说出几种鉴别食品是否安全的方法。技能性目标:尝试利用石蕊试纸测定液体食品是否腐败的方法。情感性目标:关注食品安全。-23-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任务:每人收集23种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2、实验用品:玻璃棒、烧杯、石蕊试纸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导入新课卫生部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1998年,卫生部共收

57、到食物中毒报告55起,中毒人数5836人,死亡88人;而到2000年,收到的中毒报告增至150起,中毒人数为6273人,死亡135人。从这一段材料中大家发现了什么问题?怎样鉴别食品是否合格呢?二、活动探究1.怎样鉴别食品标签是否规范请同学们拿出收集的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参照课本第22页的“小辞典”进行鉴别。学生活动提示和建议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现在的食品存在着安全问题,有很强的说服力,可激发学生学习鉴别食品是否安全的兴趣。学生回答如:食品中毒的案件越来越多。食品安全和人的生命息息相关,食品安全非常重要。组织讨论、交流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认真阅读食品包装上的文字说明,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教师可

58、提前多了解食品标签上的一些信息,如eqoac(,R)表示个别辅导组织生生辨析,教师予以肯定、纠正或补充内容生法(节选),分析、讨论。注册商标、条形码表示可用电脑来识别的商品密码等。小组代表发言如:1、规范,符合中华人若学生收集的标签都规范,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教师可提前收集一些不规范2、不规范,如没有生产的让学生鉴别。日期、保质期、厂名或厂址等等。买有包装的食品时,应怎样判断食品是学生讨论、回答如:1、看标签是否规范-24-学以致用否过了保质期呢?2、察看食品的颜色教师组织讨论,及时评价,对提出好的方法的同学给予鼓励。教师可提醒大家购买食品时,尽量不要购买街头小商小贩的食品,以防上当受骗。2、

59、怎样鉴别食品是否安全出示新鲜的粥和已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的粥(已变质)请学生设计方案说出鉴别的方法。教师予以评价并归3、闻食品是否有异味4、摸一摸食品的软硬学生发言:如:1、闻一闻是否有酸味2、观颜色,若有气泡或浸出液,可能变质3、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两纳,闻味法、观色法是个烧杯中的液体,滴在两张石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蕊试纸上,观察试纸的颜色变鉴别方法,今天大家来化,如果变为红色,溶液为酸尝试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性;如果变为蓝色,则溶液为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实验法的科学性的鉴定。碱性;如果不变色,则溶液是中性的。变成酸性或碱性的则为变质。学生做实验教师可提前做一下实验,看效果是否明显,材料最好选教师巡

60、视、引导、评价描述实验现象,汇报实验接近中性的(如玉米粥、小米结果:甲烧杯的液体使石蕊试粥或豆浆等)。纸变成了红色,证明粥已经变酸,变质;滴乙烧杯液体的试此实验也可使用PH试纸,效纸没有变色,证明粥是新鲜的。为了防止食物变质,我们经常把食物放在冰箱里保存,冰箱是食品的“保险箱”吗?从食品安全方面考虑,学生纷纷发言果更明显。教师可提前让学生向家长使用冰箱应注意什么?如:1、不是保险箱。食品不咨询家庭使用冰箱保存食品要保存太长时间。的情况-25-教师组织讨论,补充、归纳并提醒大家平时要树立食品安全意识。三、知识整合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2、放前要把蔬菜、水果洗干净。3、食品袋不要有毒,生举反面事例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